儿子今年研究生毕业了,是属马的,作为母亲我想送一首诗词,不知道英文怎么写怎么写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范文一:六年级语文第六、七单元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一课时课题:制定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活动计划,使学生心中更加明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及意义。2、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更好的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迈进诗歌的殿堂。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阅读单元导语,导入课题。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1、活动要求:(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2、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3、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1)指名读“活动建议”。(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4、学生自由组合(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5、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2.师生共同评议。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板书设计活动计划1、活动时间2、活动内容3、参加人员4、分工情况第二课时课题:《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他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二、出示学习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三、自学质疑:1.借助工具书学会生字,把诗句读通顺。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四、展示交流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五、总结学习方法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六、 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七、 课堂练习1. 连线。《采薇》
白朴《天净沙·秋》
艾青《太阳的话》
叶赛宁《白桦》
杜甫《春夜喜雨》
《诗经》2.“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选自《采薇》,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3.“随风潜入夜,
》中的名句。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写的一首。5.“
,一点飞鸿影下。”这是元代白朴所写《天净沙·秋》中的诗句。同朝代的马致远写的《天净沙·秋思》也很有名,请你背下来。板书设计学习方法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第三课时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2.了解古诗的特点。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二、出示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2.了解古诗的特点。3.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三、设问导读,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四、学生自学五、交流反馈1.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①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西江月:词牌名
天净沙:曲牌名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② 解释个别词语。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② 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五、当堂练习朗诵这两首诗歌。板书设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第四课时课题:《天上的街市》《白桦》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3.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2.小结导入二、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三、设问导读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五、展示交流1.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2.全班展示3、总结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六、课堂检测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诗。课题:诗海拾贝活动目的: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活动过程: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1.小组讨论。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四、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课题: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5、师生交流归纳: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设问导读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6.师生交流。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课题:自己动手写诗活动目标: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2.尝试写诗。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出示活动目标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2.尝试写诗。二、出示活动要求1.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2、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三、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第七单元老人与海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三分钟演讲第一课时一、导入明标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二、自学质疑1.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再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 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三、小组交流四、展示点拔五、训练拓展六、小结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导入明标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二、自学质疑三、小组交流1.默读课文,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2.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四、展示点拔五、训练拓展(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六、小结反思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板书设计:老人与海鸥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2.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导入明标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二、自学质疑1.读课文,想想: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四、分组交流集体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五、训练拓展六、小结反思板书设计:22*跑进家来的松鼠贮存粮食灵巧可爱树上搭窝原文地址:六年级语文第六、七单元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一课时课题:制定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活动计划,使学生心中更加明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及意义。2、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更好的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迈进诗歌的殿堂。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阅读单元导语,导入课题。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1、活动要求:(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2、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3、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1)指名读“活动建议”。(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4、学生自由组合(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5、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2.师生共同评议。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板书设计活动计划1、活动时间2、活动内容3、参加人员4、分工情况第二课时课题:《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他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二、出示学习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三、自学质疑:1.借助工具书学会生字,把诗句读通顺。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四、展示交流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五、总结学习方法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六、 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七、 课堂练习1. 连线。《采薇》
白朴《天净沙·秋》
艾青《太阳的话》
叶赛宁《白桦》
杜甫《春夜喜雨》
《诗经》2.“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选自《采薇》,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3.“随风潜入夜,
》中的名句。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写的一首。5.“
,一点飞鸿影下。”这是元代白朴所写《天净沙·秋》中的诗句。同朝代的马致远写的《天净沙·秋思》也很有名,请你背下来。板书设计学习方法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第三课时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2.了解古诗的特点。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二、出示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2.了解古诗的特点。3.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三、设问导读,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四、学生自学五、交流反馈1.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①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西江月:词牌名
天净沙:曲牌名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② 解释个别词语。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② 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五、当堂练习朗诵这两首诗歌。板书设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第四课时课题:《天上的街市》《白桦》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3.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2.小结导入二、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三、设问导读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五、展示交流1.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2.全班展示3、总结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六、课堂检测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诗。课题:诗海拾贝活动目的: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活动过程: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1.小组讨论。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四、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课题: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5、师生交流归纳: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设问导读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6.师生交流。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课题:自己动手写诗活动目标: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2.尝试写诗。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出示活动目标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2.尝试写诗。二、出示活动要求1.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2、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三、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第七单元老人与海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三分钟演讲第一课时一、导入明标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二、自学质疑1.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再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 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三、小组交流四、展示点拔五、训练拓展六、小结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导入明标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二、自学质疑三、小组交流1.默读课文,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2.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四、展示点拔五、训练拓展(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六、小结反思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板书设计:老人与海鸥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2.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导入明标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二、自学质疑1.读课文,想想: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四、分组交流集体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五、训练拓展六、小结反思板书设计:22*跑进家来的松鼠贮存粮食灵巧可爱树上搭窝
范文二:第六单元目标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1.收集整理能表现自己学习生活的“成长袋”、奖状、照片,回顾个人和集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激发自己对母校、老师的眷恋,体悟老师的培养之恩和殷切期待。
2.阅读“阅读材料”和自己收集的怀念母校和老师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树立并交流自己美好的志向。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进一步表达自己临别时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情。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策划并组织一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 过程与方法“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成长足迹”板块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依依惜别”板块有选择的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台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教学中围绕综合性学习,读“阅读材料”,自主、合作、探究,开展活动。 课时安排:11课时成长足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回忆小学阶段美好的时光,写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2、和同学畅谈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并制作成班级纪念册。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再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1、围绕“难忘”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教学课时:六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小学即将结束,我想同学们一定难忘最初入学的情景,也最难忘自己的启蒙老师,在你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交流讨论。
学生自由讨论。
交流。二、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自读材料,说说你的体会和收获。
你的启蒙是怎么样的,你能对全班同学说说吗? 三、课件出示阅读材料《老师领进门》。教学过程同上。四、同学们,你能将你最难忘的启蒙用你的笔写下来吗?
学生自由作文。第二课时一、学生继续作文 二、教师巡视辅导。三、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五、找出一篇优秀习作,全班在一起评议好在哪里,为什么?还可以进行修改。 六、出示一篇中等习作,让全班同学读读,然后说说还怎么修改。 七、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八、学生将修改后的习作认真誊写,然后编写成文集《难忘启蒙文集》第三课时一、齐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二、学生交流,分小组说说自己最敬重的教师,然后全班交流。三、教师出示阅读材料《新来的王老师》《忘不了的笑声》《作文本上的红圈圈》
学生自读材料,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1、你读过这些文章后有什么体会?2、学生讨论,教师到底为我们做过些什么?3、在你的小学生涯中,有哪位老师为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4、动手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第四课时一、学生继续作文。二、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四、请学生朗读每个小组的优秀习作,学生谈感受,他们的习作好在哪里,为什么? 五、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六、布置课外作业:收集难忘师恩的诗歌,散文。第五课时一、导入在前几次的学习中,我们用我们的笔表达了对启蒙教育,对教师的表达之情。我想,同学们的小学生活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一定是难以难忘的,那么今天我们来写写自己的小学生活。二、教师指导写作方法。1、这次的习作你准备写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同学、一次比赛,一次活动、 校园的景色、一次教育,一次错误 三、提示注意事项1、给你的文章选择一个好的文题
2、先写一个简单的提纲3、文题不限,散文,记叙文,诗歌都可以。
4、文章注意详略得当,不可面面俱到,平均使力。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五、学生未完成的习作在课外继续完成。第六课时一、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留住如花年华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今天我们就来拿起自己的画笔,拿起自己的钢笔,把我们最美的小学生活记录下来。 二、今天我们的手抄报分小组办。同学们自由组合小组并明确分工。
学生分组活动。 三、教师温馨提示:1、手抄报要美观,大方。
2、内容的选择要多方面的。3、每个细节的处理都要细致,争取精益求精。 四、学生分组办手抄报。 教后记依依惜别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五篇课文的内容。2、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过程与方法:1、认真阅读这一单元中的几篇“阅读材料”,看看别人对小学生活有着怎样特殊的感情,感受他们对小学生活的怀念。2、开展“,我真想对你说”及给母校、老师、同学赠言等活动,表达自己的一片深情。3、为母校做点事。4、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会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难点: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 教学方法:学生全员参加,自主活动,自己策划。 教学课时:五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将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二个版块:依依惜别 二、学习阅读材料〈〈给老师的一封信〉〉
1、自由读短文,注意读通句子。
2、思考: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从这封信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4、教师提示书信格式。三、学习〈〈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1、讲话稿有什么特点?
2、这篇讲话稿好在什么地方? 四、全班交流。五、同学们,我们也来学学这两位小作者,你想写什么呢? 六、学生写一封信或者写一份讲话稿。 七、全班交流。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建议书的格式吗? 二、复习建议书的格式。 三、学习〈〈给校长的建议〉〉
你从中学到了些什么?四、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你认为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应该给谁提建议呢?
讨论交流。五、学生动笔写建议书。六、小组内交换了读读建议书,你从他人的建议书里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他人的建议书还有什么问题? 七、学生修改建议书。八、教师收集建议书,将有意义的建议书投入学校的意见箱。第三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展示自己学生的同学录,让学生欣赏。 二、欣赏诗歌〈〈同学录〉〉
说说同学录有什么好处?三、同学录里最主要的内容有什么呢?
毕业赠言四、教给学生毕业赠言的写法。
1、学生读读书上的毕业赠言。
2、说说写毕业赠言应该注意什么?3、你能仿照这样的毕业赠言给你的老师同学写下你想说的话吗? 五、学生先自己装扮自己的同学录,然后相互写毕业赠言。 六、无法在当堂课里的完成的同学请在课余时间完成。 七、小结:请同学们好好珍藏自己的同学录,这是你们美好的小学生活的记载。第四、五课时一、激趣导入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让我们用自己的歌声,用自己的舞姿,用自己的才华来锁定我们六年酸甜苦辣的时光。二、确定主题三、分小组讨论毕业联欢会的时间以及相关问题。
1、时间2、组织形式
3、主持人的选择
4、串词的编写
5、摄影以及其他事宜 三、学生分小组准备联欢会
节目报名组
教师布置组音响设备准备小组,摄影小组
演员组 四、学生自由准备
范文三:第五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口语交际·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留在心里的印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写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个故事。“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故事。教学目标:1.揣摩人物的特点,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4.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5.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教学重点:1.揣摩人物的特点,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教学难点: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课时安排:建议本单元课时数为12课时17、《少年闰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课时
19、《一面》
20、《有的人》
回顾·拓展五
范文四:教学课口题语际交习作四知与识力:能1. 解了惜珍源资重的性。 2.要确建明议的书写书格式。3 熟读、.背诵关环保有的传口宣和标语号 。教目学标 过程与法方:引学导生结合生实活际和身边的事,例结合课内容, 讨文论交如流珍何惜源、保资环境护,而进完成关相习。作 情感度态值价观:起唤生对单元课文的学整体忆回,一进感步受类人的生 存周与环围境休相戚关、不可分的密关,知系道该应投环身,保关爱家 。 教学园重点 口语交际与习作。教 学点难 学生成完作习指,学导生修。改 前性作 置.搜1集与保环相的宣传关口号和语。 标业设计 2.集搜于关境环染、污源浪资费破、坏园家的料资。 1.生活中种浪各费源资、污 染环、 境坏破家的园良不行为相关资料的。 教准备 学.2备准关全球于生环境态况的状数和我国字态环生境况状数字,的 以及今重庆地年旱区灾况统情数计。 课字安排时四课时
一 课第时 学教节 教学环计 教设学流(程教环节学教师、动活学生、活动、成生设、板书设预计)等整回体顾 导学引整体生回忆本单课元文 。引出话 出谈示外资课,生看后料、听谈后感受教。引出本次口语师交际主题。 主题 教提供师讨论路思要和,围绕求“什么要为惜资珍”源“怎和样珍 惜开展论 讨源资为”要主切入口,织组学生由自分,组展开极积论讨。 班全交,教师注流意议评一。面方引导学生认听取各小真组汇报在, 集交体流 比、判较中不断完断善理解认和;另识一方要引导学面生对言学生 语言是发否规范是否清、进楚适行点当。评结合生 实活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有哪还不尽如些意人的 师生评地议方 ,出提改整见意和建议。以组小为位单展第二轮讨论,评比开环 保“建议金子”点 鼓。励学走向生活生留意观察自己,周围生的活况状,于铺对浪张、费 师小教结 随意坏的破行进行为醒提。第
二学环节教 课 教时设学 习作指导计一 揭、导入题,引思考 1起这.组,我一学们习了只《一个地球有》《和狼的故事鹿》《这片 土是地神奇》的《和山不青》四篇课文,快速浏老,说说览的你感。受 (针对一课,也可针对可整单个谈感元)受2 .谈话:是,我们呀以赖存生的地球只有个,一它多么需我要的们保护呀可生活中,!费资源浪污,染环的境现象却见屡不鲜回忆。一 ,下听你到过、看过到亲或身历的这样的事。 经班交全。可流结合自己以的资料进行展。示 3.结小并交任务代:样这的现真象是人触让目惊,心面满目疮痍 的对地妈球妈,我应该们的很多很多。做那,今么就天我让们拿起手中的 笔写一写,这些不的良象现,向关部有门吁呼保环吧板!书:建 书 三、议确明求,要流建交议 .1生自学读题己明,确要。求 2.建书有内容是什议?(么针对费资浪源污、环染的不良现象境, 向有部关提门改出进建议。 3).书中诉我们写告建议有书些哪步?骤 1)先写(清楚在的存问 题()2说明再产生原的因( 3最)后出解决的问提题建议的4
.针刚才对学们同的说些现象那,你 有什建么议?什么有的办法?好 出来大提家交流。5 .们来咱看下几篇例文一学生快:速读文章 。尊的各敬校位导领:我 将毕即业,开离己的自校,母入步学中的殿堂。年六前我,东 二小学来从到奋小斗学我对毕,之业事不在满,觉得还很遥乎远。事过境 ,我马迁就上要开我离母的了,难免校有些不。舍在 开前,我离想仍为母的校展发我尽后最的一份。每年力夏,天我 最们注的就是学关习饮和问水题天气炎热,而。没有水,实喝难 受。其实,饮水问题在原的在于人为。炎因热,时很同学多直接打龙 开喝水头不,水用接瓶。造了浪费的成水明比显真正引用的水多被倍 几情的。况命生源的流失泉不免,让我些有伤。浪感水费的学同全部都报着图 方便认为水和不他们用出钱,浪就费浪费心理的如。要果正 这种纠情,不是况一朝夕一的事对。于的匮乏,水相信各位领校导比我清 楚多。了此为,我了个想决解方的,但法标不治治本关键,于在对学 的教育生 现在, 。许大学里多用水使电都刷要,卡 样这 ,学就生尽量会约, 节为因出是己自的钱所,学以的生度态会有就三六百度十大弯转我。建 学生进议行效。在饮水处仿用这种设备使,样这,生们学就不能接直 用了引更,何谈成倍的费浪虽然成本?比高较但,,是真水实价值 的是限无的节约,水种美德是学校也。不必担心长的家反应学。生喝再多的水 ,也要只几钱元,长不会为了家少很的而钱对反相,会为学 反校这种护水保资源做的法拍称手。 快即我离开将母了,校最后母校提向此建,若有益,议望能纳。采此
敬致 礼六班四 张旭博 020 年 11 0 2月0
日校少先队全员:地, 球这位人的母亲类 ,我生命的摇篮们 ,经是曾样美丽壮那,观和蔼 可!她亲私无为我的提们供种资各.但源人们却随是意坏毁自 然源资,污染环 ,境造 成系一生态列难灾 给人,类生带来严重存胁.威 作 为球村地的公民小我,有责们任有义,从务小做事,从身边起做起 保护们的我境,保护我环们以生存赖的园家使我们能在,一干净个环 的里境学习生活因。我此全向少校先队提员以下出建议 第一:,用不次一筷性子因,为快筷餐材的料树木是. 第,提二爸醒妈妈爸买时菜用塑不料便方袋以,少白色减垃. 圾三第我们要,节约水,用晨洗脸时早要把水头龙小拧.活中生 学会要循环利用水. 第,四顾照自己好身的边一一草木爱护花、。草我让同们小一 起茁壮成长树.第五, 节用约纸,草把纸稿满写不,要只写个数几字就掉扔 。同学们,保护境人环有人责,让我们动行来吧起我们.有只个 一球地没有,了地,我球们处无可.去信相要我们努只力地球,重会 焕发生机新,新重丽的美 !议建:人昂泽李 0201年
0日大家 看了几这文章篇,得觉对写议建有什么书需注意要地方的 (引?学生着重从格式上导)谈 议建书格式:题标;呼称正文;;建议姓人名建议团或名体;称日期 。 三第课
时成习完作 1学.生行习作进教,巡回指导,并对师困有的难学生进行别指导个 2.。学生成初完稿,进行我修改。自第 四 课时
学教节 环、一教小结师主,从要以几下个面:方1 是.否清楚存在的写题 2问.是说明否产生的原 因3最后.否提出解决的问题的是议建4 .议建书式格否是正确标题:;呼称;文; 5正建.议人名或建姓议体团称名;期。日二、 扬表优秀: .学1习生的优作点。 .学生习2作在存问题。 的、三欣佳作 赏、四学生自己改自修己的作 五.出文一篇示有题的作问文。 、学1读习作,生看习看作哪中地些方存在不足帮他修。改 2.小组合修改。 作.讨论会3指名交修改。流 作习讲评书设计板建议书 先写清存楚的问题 再说明产生的在因 原后最提解决出问题的的议 建教学思(反绕围学教方式学习、效、课程果源的开资发利用、成功与不足等与进反行)思通阅读过学提习示,确口语明际交要求,的生的审题能学力得到提了高。 合作习学 资,共源, 享多的更生参与学流交。学生 据表达根要对需资进行料加, 处工信理息的能也力得到培养了“精点子。”的评比着眼现,实对学,环生意保识 的培养积有极的义。意次口语交际本重的是点引学导生合结生实活和身边的际事 例讨,论流如何珍交资源惜、保护环境问题的具有,较的现实强义意课。资料外的 补充教学对标的目达成有重要具用。作时同,语交口能际力现代公民是必的 备能力,一次每练的习有都较明确要的,求有利于也学生的让语口达表规范。更 本次习的关键作,习是前作要做一的定准。引导学备生回所忆见所闻交流 自己了解、走,的情况访,相互启,是“建议发”的的目更加确明。读学写中。通过阅 例文读了,解议建书内在和格容式上要求,的些正是这应文写作的关键用。 巡在中,对有视难的困生进行学个别导指针,对性更强。兴是最趣好老的,师是行 的动内力驱。利漫用画学生对吸引力,的学让生主更动愉更快参与到学习地中 。来漫画人爱看,但对其内人却不涵得人见人都。懂老几师句点,深拨入浅,出有 助生学解理图意。根据语文课标准的建议程,“抓住取材应构思、起、草加、 等环工节,让学生在作实写中学会写作践,”同时又“重要引导学视生自在我 修改相和修改互的过中提程高写作力”能。本次习作教,前学有导指后有讲评,, 学生整个在程过中学、实习、践累积看得出,设计的长远眼者和光良用苦心。
范文五: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
程 二 次 备 课预习题纲1、初读课文,划出生词,读一读,想一想。 2、搜集有关张思德的资料。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出示《怀念张思德》:巴山蜀水多英雄,思德本是苦寒衣。 革命事业无贵贱,伐薪烧炭一心红。虽言安邦赖股肱,平凡岗位亦建功。 石峡峪里埋忠骨,领袖名篇传域中。请同学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张思德的资料介绍给大家。教师小结:张思德同志牺牲后3天,毛主席在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直到今天,在中国武装力量的队伍中,仍有这样标准的口号——“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思考:毛主席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为人民服务)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1、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二、正确对待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相互爱护。)毛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把几个方面的意思像层层剥笋一样,一层一层讲得非常清楚。2、学习第2自然段,自读,思考:(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哪句话最重要?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2)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3)、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4)、联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李大钊、郝副营长、董存瑞、焦裕禄、孔繁森等)5、归纳学法:先找中心句,再归纳段意。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围绕这个观点主要写几层意思?二、再读读文,重点探究1、学习第3段(1)学生默读,思考:这段话是围绕什么意思来说的?毛主席围绕这个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清楚的?小组讨论、交流:围绕“我们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写的,共有6句话。第一句话讲我们如果有了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二句话讲不管什么人向我们指出都行,都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第三、四句话是说我们虚心听取批评的前提,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第五句话是举“精兵简政”的例子,再次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第六句话讲毛主席总结提出我们的队伍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这六句话,围绕“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展开,层次非常清楚。
范文六: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环 节 提 示课题: 12.为人民服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 的启蒙教育。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警句和学生自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认识课文中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课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 1.运用课件,介绍革命先烈张思德同志的事迹,激情导入。 激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趣 3、简介背景 导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当时正处 入 新 于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 课 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 利。 4、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2 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 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 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 而牺牲。 二、 初 读 课 文, 整 体 感 知 三、 自 读 自 1. 用 自 己 喜 欢 的 方 法 把 课 文 读 正 确 、 流 利 。 2. 出 示 课 件 , 检 查 词 语 , 自 由 读 , 指 名 领 读 3.检查读文,你认为哪段难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练读 4.指导难写字。1. 认 真 读 课 文 , 看 文 章 围 绕 “为 人 民 服 务 ”讲 了 哪 几 个 方 面 的 意 思 。 2. 把 自 己 觉 得 含 义 深 刻 的 句 子 划 下 来 , 并 想 想 从 中 体 会 到 什 么 。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悟, 讨 论 交 流 第二课时 一、 复 习 巩 固 一、 精 读 深 悟, 朗 读 展 情 1.检查生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学习课文一二部分 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 (1)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2)勾画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彻底”就是 做到底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只有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 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 (3)小结:这段话点明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4)齐读。 2.探讨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1)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 (2)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 得有价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 (3)理解司马迁的话。 ( “固”本来; “或” ,有的; “于” ,表示比较。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 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 (4)谈一谈生活当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 (如董存瑞、雷锋、孔繁森、赖宁、江姐、 、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 (5)小结归纳学法,找中心句,归纳段意:这段话主要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 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二、合作探究,理解句意。 1.学习第三部分(第 3 自然段) 。 (1)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 兴旺起来。 ) (2)理解句子: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 三句讲,凡是“说得对” 、 “对人民有好处” ,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会接受、 照办。 (3)用“因为,,,,所以,,,,拓 展 延 伸 积 累 运 用板 书 设 计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的句式说说怎样正确对待批评 小结:这一段讲党的队伍日益壮大的原因。 2.学习第四都分(第四自然段) 。 (1)思考: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 ( “不怕困难” 、 “不怕牺牲” 、 “互相爱护” ) (3)理解句意: (这“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 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不 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 3.自读第五部分(第 5 自然段) :思考: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意义 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升华拓展。 1.朗读课文,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 (要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 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2.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力 所能及地为人民服务? 四、积累运用,树立志向。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把自己觉得需要记住的语句抄写下来。 12.为人民服务 1.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革命目标) 2.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死的意义) 3.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是非标准) 4.为人民利益提高勇气。不怕牺牲 (具体要求) 5.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团结全体人民(形成制度)教 学 反 思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环 节 提 示课题: 12.为人民服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 的启蒙教育。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警句和学生自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认识课文中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课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 1.运用课件,介绍革命先烈张思德同志的事迹,激情导入。 激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趣 3、简介背景 导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当时正处 入 新 于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 课 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 利。 4、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2 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 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 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 而牺牲。 二、 初 读 课 文, 整 体 感 知 三、 自 读 自 1. 用 自 己 喜 欢 的 方 法 把 课 文 读 正 确 、 流 利 。 2. 出 示 课 件 , 检 查 词 语 , 自 由 读 , 指 名 领 读 3.检查读文,你认为哪段难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练读 4.指导难写字。1. 认 真 读 课 文 , 看 文 章 围 绕 “为 人 民 服 务 ”讲 了 哪 几 个 方 面 的 意 思 。 2. 把 自 己 觉 得 含 义 深 刻 的 句 子 划 下 来 , 并 想 想 从 中 体 会 到 什 么 。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悟, 讨 论 交 流 第二课时 一、 复 习 巩 固 一、 精 读 深 悟, 朗 读 展 情 1.检查生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学习课文一二部分 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 (1)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2)勾画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彻底”就是 做到底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只有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 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 (3)小结:这段话点明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4)齐读。 2.探讨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1)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 (2)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 得有价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 (3)理解司马迁的话。 ( “固”本来; “或” ,有的; “于” ,表示比较。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 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 (4)谈一谈生活当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 (如董存瑞、雷锋、孔繁森、赖宁、江姐、 、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 (5)小结归纳学法,找中心句,归纳段意:这段话主要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 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二、合作探究,理解句意。 1.学习第三部分(第 3 自然段) 。 (1)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 兴旺起来。 ) (2)理解句子: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 三句讲,凡是“说得对” 、 “对人民有好处” ,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会接受、 照办。 (3)用“因为,,,,所以,,,,拓 展 延 伸 积 累 运 用板 书 设 计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的句式说说怎样正确对待批评 小结:这一段讲党的队伍日益壮大的原因。 2.学习第四都分(第四自然段) 。 (1)思考: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 ( “不怕困难” 、 “不怕牺牲” 、 “互相爱护” ) (3)理解句意: (这“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 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不 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 3.自读第五部分(第 5 自然段) :思考: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意义 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升华拓展。 1.朗读课文,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 (要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 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2.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力 所能及地为人民服务? 四、积累运用,树立志向。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把自己觉得需要记住的语句抄写下来。 12.为人民服务 1.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革命目标) 2.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死的意义) 3.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是非标准) 4.为人民利益提高勇气。不怕牺牲 (具体要求) 5.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团结全体人民(形成制度)教 学 反 思
范文七:学年度第一学期案例分析乐民镇中心小学2013年10月陈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案例分析课题:《穷人》课型:阅读新授课教材分析: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穷苦渔民的悲惨生活,表现了穷苦的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能对人物进行评价。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对话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3.联系上下文,了解人物的心理,体会省略号的作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1)结合写作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通过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4.教学重、难点:1、把握课文的内容,能比较正确地评价人物。2、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苦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教具准备 摘抄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的小黑板。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穷人》,齐读课文2、 回忆一下,课文中的穷人指的是谁?板书:桑娜 渔夫 西蒙3、 学习了课文的1——7自然段,这三位穷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勤劳、坚强二、 自学探究,小组合作交流1、 师:他们除了勤劳、坚强,还有什么别的品质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41页。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问题我解决:1、 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8——11自然段。思考:桑娜还具有什么品质?2、 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把有感受的句子划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3、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三、 汇报交流:(一) 体会桑娜品质师:通过刚才学习,桑娜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读课文语句并谈体会生:桑娜很善良(板书:善良)她看到西蒙死了,就伸出援助之手,把孩子抱回家生:桑娜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师:你从哪句体会到的。生:“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说明她根本就没细想,就把这事给做了师:体会得真好。同学们,“非这样做不可”什么意思?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生:不这样做,孩子会冻死,会饿死;生:不这样做,桑娜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良心,对不起西蒙……师:就是因为桑娜的善良,她才会毫不犹豫地把死去的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谁愿意把这样句话读给大家听听,体现出桑娜的善良一生读。互评:他读得怎么样?(优、缺点)师评:你读得很流利,同学们的建议你愿意接受吗?师指导读:同学们,在读这句话时,除了“非这样做不可”要重读,“这样做”也要加重语气。学生练读,试读,齐读师:在抱孩子的时候,桑娜是不假思索的,把孩子抱回家后,她想了什么呢?“她忐忑不安的想……也好。”师: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文中大量使用的标点符号是——
生:省略号师:省略号的的连续使用,表明了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同学们,你们小声把这段话读一读,思考:课文写了桑娜哪些心理活动?(生:紧张、激动、担忧、害怕、坚定……)师:这么复杂的心理活动,谁能通过读体现出来?一生读:师:复杂的心理活动读出来了吗?还不太明显。没关系,因为咱们对这段话还不太理解,所以读起来有点难度,那么,我们就先来理解这段话同学们,如果你是桑娜,当你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你会担忧什么?试着把第一个省略号补充完整生:……原来桑娜担忧的中孩子和丈夫。那她又害怕什么?又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定呢?这两个问题你们小组自己讨论解决,试着把后面的几个省略号加以补充。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试着把省略号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补充,现在,你能理解桑娜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了吗?好,下面咱们再来读这段话。读到省略号时,应怎样读?(停顿一下)学生试读一生读:(指导读,提醒学生注意省略号)谁还想试试(自评:自己觉得哪儿读得好?教教大家)学生齐读尽管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有没有改变?从哪句话体会出来的?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生:善良:为了收养孩子,挨打挨骂桑娜也不在乎生:善良:只要丈夫同意收两个孩子,自己受点皮肉之苦也没什么)
师:说得好。桑娜(板书: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多么善良的桑娜。老师也被桑娜这种行为深深地打动了,也想读读这段话,行吗?
(师范读)老师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别净说好的,你认为老师哪儿读得还差点?(学生指出,跟学生练读)再齐读(二)归纳学习方法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学习8——11,我们认识了桑娜的善良,我们是怎么体会到的?学习办法:1、读课文2、划句子3、找重点词(三)提出学习问题师:渔夫又有什么别的品质呢?我们就用体会桑娜品质的学习方法来体会渔夫的品质。如果你是老师,你会为学生布置什么样的学习任务?问题我解决:1、 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至课文结尾处。思考:
渔夫还具有什么品质?2、 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把有感受的句子划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3、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四)体会渔夫品质师:桑娜的丈夫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渔夫很善良师:从哪里体会到的?生:……师:善良的渔夫决定收两个孤儿,聪明的孩子,你告诉我,这一决定对桑娜、对渔夫意味着什么?对他们的五个孩子来说,孩子们可能会怎样?这些渔夫想到了没有?从哪句话体会到的?生:……在困难面前,他退缩犹豫了吗?而是做好了准备。从哪句话体会出来的
哦,我们,我们总能……的)“熬”这个字如果能替换,你想用哪个字?生:哪个最好?好在哪里呢?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样的日子用“熬”来过?生:苦日子)师:也就是说,渔夫为了————,做好了————的准备)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同学们,为了体现渔夫的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在读这段话时,你认为应该怎样读?生:……四、 主题的升华师:现在咱们再回味一下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穷人,是不是整篇内容都在写穷人的“穷”?你认为他们哪儿不穷?师:是啊,他们是那样的勤劳、善良、坚强。学到这,你心中有什么疑问?生:他们这样勤劳、善良,为什么会成为穷人呢?师:问得好!为什么这样的人会成为穷人呢?(回忆一下,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有关写作背景的)就是因为沙皇的专制统治,使得勤劳、善良的他们成为穷人。尽管他们生活上是那样的贫穷,但精神上却是那样的富有!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你看,桑娜拉开了帐子,夫妇二人看到的是,自己的五个孩子和西蒙的两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声中安静地甜甜地睡着。此时无声胜有声,两颗美好的心灵进行着碰撞。桑娜和渔夫会说些什么呢?他们是怎样抚养七个孩子的?他们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遗憾的是,托尔斯泰老爷爷却没有继续写下去。庆幸的是,多年后,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诞生了!他,就在我们的班级里。就是你们自己呀。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编下去?那就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课件十一)师:昔日的〈〈穷人〉〉己经流芳百世,相信今天你们的续写一定会风云再起,有信心吗?下面就把你的构思跟小伙伴说一说吧。五、布置作业师:同学们,课下你们继续构思这篇课文的续写。下节课咱们再一起续写、交流、评价。
范文八:注:标题四号黑体内容小四宋体 行距为单倍行距小学( 语文备课 人 教 学 目 标)第( 十一)册《 穷人 》教学设计春风送 课型 新授课 暖 1、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 3、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第1课时教 材 分 析重点 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难点 教具 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列夫托尔斯泰图片 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 过程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新课。 从题目看, 1、读课题,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我们知道这 2、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 是一篇写人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 的文章,可 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 作者却是以 六十多年。 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一类人的总 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 称“穷人” 不朽名作。 为题目,这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有什么深刻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穷人》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的寓意呢? 2、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文中的“穷 3、学生讨论,汇报。 人”穷到了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什么样的程 第一段(1、2 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 度,然而除 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归来。第二段(3—11 自然段)讲述桑娜看望生病的 了穷他们还 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 有什么特别 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的地方呢?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 的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3、交流学习,理解词义: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浩大,不可阻挡,也用来形容人的感情十分激 动。阅读详情:心惊肉跳:形容恐惧不安。 蜷缩:身体弯曲的缩着。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课文记叙 了渔夫和她 的妻子桑娜 关心、同情 邻居西蒙, 在西蒙死后 毅然收养了 她的两个孤 儿的故事, 反映 穷人 板 书 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设 计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教 学 反 思《穷人》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小说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经过作 家巧妙的文学加工就变得充满温情、悬念以及最淳朴、真实的心灵美。本节课我引 导学生搜集了大量托尔斯泰的资料,整理出他的写作风格,并对课文初步进行了分 析,学生分段概括段意时比较顺风顺水。对本课的字词,我尽量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 来理解认识,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较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 学任务。
范文九:9《穷人》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 人的穷困和悲惨。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美好 品质 教 学 重、难 点 课 前 准 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教学总时数2 第1 教时教 学 过 程一、出示课题、解题 1. 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 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 时代背景。 3.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 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 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 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 事。 )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开火车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 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教学总时数2第2教时阅读详情:教 学 过 程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 1.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 《穷人》 一文的写作年代, 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 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 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 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二、理解:“穷”人(精神上的富有) 2.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 3.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 朴,,,,) 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虽然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 他们不是穷人! 4.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 5.请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勾出来。 三、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并感情朗读 1.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 课件出示: (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 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从哪 些词语体会到的?那就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2)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 (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 爱,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 )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桑娜沉思,,,, 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2)她忐忑不安地想:,,,,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由于桑娜家 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 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 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 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 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 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矛盾的心理过程通过读展示出来呢?抽生读。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 这样做不可。”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文中还有谁有?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 体会渔夫高尚品质。 (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 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 (3)同桌分角色读。 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阅读详情:(第一次,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的桑娜,现在却不 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的情况时,她脸色发白,说话断断续续, 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沉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 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 内心的激烈斗争。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 怜的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 (4)课件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 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 高尚的心。 ) 4.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 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 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 三、小结全文、续写课文 1.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 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 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2.学生续写。 3、 学生交流续写,评价作品。 四、推荐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拜读他 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 、 《复活》等。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的是 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鱼。 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_!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_垂下来。 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抄写生字词 穷人 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 板 书 设 计作 业 设 计教 学 反 思 ( 随 笔)
范文十:注:标题四号黑体内容小四宋体 行距为单倍行距小学(语文 )第( 语文 )册《 九 》教学设计备课 春风送 课型 新授课 第 一 人 暖 教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目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标 教 材 分 析 重点 难点 教具 教学环节课时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件教学 过程设计意图 6 年 10 月 19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日,鲁迅先生 1、 导入: 人都有生死。 对待生和死,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不幸病逝于上 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题上,有 海。 “赶快收 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哪个同学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子? 殓,埋掉,拉 学生举例,教师评析、小结。 倒” “忘记我, 2、根据本课内容,介绍鲁迅的《自嘲》和散文诗集《野草》 。 管自己的生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活”是他最后 3、听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 的遗言。然而 学生自读诗歌。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的结 构层次。 (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 ,是全诗的总纲;第二、 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五、 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 小组合作,阅读研讨 1、找出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每节诗的后两行) ,人们真的会 2、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忘记他吗?事 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隔 13 年, 诗人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感情。 臧克家写下了 指名朗读诗歌,读出各节的真情实感。(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可 《有的人》一 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或者变化语气、语调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诗歌的 诗。今天,我 内在感情) 们就来学习这 对比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诗歌中使用对比,能产生强烈的感情 首诗。 (板书课 冲突。这首诗每一小节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细读诗歌,体会诗歌对 题) 比的写法。阅读详情:板 书 设 计教 学 反 思教学之前我有些疑虑,如何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深刻内涵,感情受到触动。最 后我决定通过对比朗读去让学生感受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不同的结 果,从而进一步去感受鲁迅先生的爱憎和人生理想。最后引导孩子们联系实际说说 什么样的人才是为人民的人,对于小学生来说该如何去做。 教学中,简单的教学程序很快帮学生突破了难点,他们懂得了为了人民的人将永生, 与人民为敌必然灭亡。他们进行了对比朗读,注重了朗读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粤语不知道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