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含山县县厕所串串座机是多少,不是百度糯米上的手机号。有没有含山的朋友知道,在线等

如果和县、含山划入马鞍山
&&&&&&&&&&&&&&&
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撤销地级巢湖市&&&
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为所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巢湖市人民政府驻卧牛山街道,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
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国函(2011)84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巢湖市及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皖政(2011)8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地级巢湖市。
二、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巢湖市人民ZF驻卧牛山街道,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
三、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
四、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
五、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规定及时勘定,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省自行解决。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经此区划调整,原四市2010年GDP总量及“六普”人口、人均GDP
GDP(亿元)&&六普常住人口(人)&&人均GDP
2702.50&&&&&&&&
5702466&&&&&&&&&&&&47392
1108.63&&&&&&&&
2263000&&&&&&&&&&&&48989
&& 马鞍山 
811.01&&&&&&&&&
1366302&&&&&&&&&&&&59358
巢湖&&&&&624.95&&&&&&&&&
3873000&&&&&&&&&&&&16136
&&&&&&&&&&新三市2010年GDP总量及六普人口、人均GDP
GDP(亿元)&&六普常住人口(人)&&人均GDP
2961.95&&&&&&&&
7457466&&&&&&&&&&&&39244
1328.63&&&&&&&&
3443000&&&&&&&&&&&&38589
&& 马鞍山 
956.51&&&&&&&&
2304302&&&&&&&&&&&&41510
我市目前只有130万人口,且辖下当涂县尚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请问我市有何能力带动两个总人口相当于我市现有人口的县?
两县地处江北,与江南县份如当涂等相比,基础太过薄弱,短期内不会有任何作为,只会让我市背上沉重的负担,而耽误当涂的发展。
长江不是黄浦江、珠江,长江下游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有实力跨江发展,即使巨人南京,辖下的浦口也只是鸡肋,成为南京的尴尬。而南京人民正在反思,如果南京不花费那么多精力跨江,而大力发展江南,可能江宁又是一副新气象。
我市需要的仅仅是和县沿江地区,仅仅需要建个深水港以及迁移部分厂区过江,但代价不该是和县内陆地区,更不应该把含山也加上。
和县、含山两县在历史上从来未与我市同处一个政区(除9.4短短5个月),两地与我市在文化、生活习惯上没有共鸣。
马鞍山何必想拿什么和县?
你都要跟南京跑路了,找个累赘别把自己也赔进去;南京之所以挑马鞍山是因为:1)马鞍山只辖一个县,操作起来最方便;2)马鞍山虽在安徽,但比起江苏不算很穷;3)在长江以南。搭上什么和县后,看看以上三条你还剩哪条。南京会看得上和县?老实说,连淮安这种城市也瞧不上它。当然,合肥、和县会赞同这么做,因为如此以后马鞍山想跑就没那么容易了。
和县与巢湖、马鞍山的历史
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据《尚书》、《禹贡》、《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史料记载,历阳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属吴,吴亡入越,越亡入楚。战国楚东侵至泗上,遂属楚。秦嬴政元年(公元前221年),秦兼并诸侯统一全国,分为36郡。灭楚,置历阳县,属九江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历阳属淮南国。王莽时期(公元前9—13年),一度改为明义县。东汉分十三州郡,历阳属扬州,治所历阳。三国时期(220—265)属吴为重镇。晋太康六年(285),属扬州淮南郡。永兴元年(304),分淮南郡之乌江、历阳、阜陵、龙亢四县,置历阳郡。宋(南北朝)永初三年(422),历阳郡属南豫州,辖历阳、乌江、龙亢三县。文帝元嘉七年(430),罢南豫州并豫州,历阳郡属豫州。元嘉八年(431),历阳郡辖历阳、乌江、龙亢、雍邱、赞阝县五县。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分淮南北,复置二豫州,历阳郡属南豫州。大明五年(461),乌江县与怀德县合并,立临江郡。历阳郡辖历阳、龙亢、雍邱、赞阝县四县。永光元年(465),撤临江郡,乌江县仍属历阳郡。元徽元年(473),赞阝县划归新昌郡。永明二年(484),雍邱县划归陈留郡,历阳郡辖历阳、龙亢、乌江三县。北齐天保六年(555),齐、梁在历阳协和,改历阳为和州。隋大业三年(607),复置历阳郡,下辖历阳、乌江二县。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和州。武德六年(623),和州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贞观元年(627)和州属淮南道,辖历阳、乌江二县。武后长安四年(704),和州辖历阳、乌江、武寿(今含山)三县。天宝元年(742),和州复改为历阳郡,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乾元元年(758),历阳郡仍改为和州,属淮南节度使。宋代和州为上州,置和州防御使,统于淮南西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和州镇守万户府,属淮西总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改置和州安抚司,至元十五年(1278),和州安抚司升为和州路,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至元二十八年(1291)和州路复降为和州,属庐州路。明洪武七年(1374),属凤阳府,不久直属南京。洪武十三年(1380),设直隶和州,属京师,下辖含山县。清顺治二年(1645)和州属江南左右布政使司。乾隆八年(1753),属安徽巡抚部院,安庐滁和道。日,和州光复,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改和州为和县,直属省都督。民国21年(1932),属安徽省第五行政专员督察区。民国29年(1940)4月,日军侵占和城,汪伪成立和县公署。国民党县政府迁至善厚集。民国31年(1942),新四军在抗日根据地功剩桥南陈村,成立和含行政办事处,后成立和县县政府。1948年7月,成立和含爱国民主县政府,同年11月,和、含划开。1949年1月成立和县民主县政府。日,和县全境解放,同年10月,改为和县人民政府,属巢湖地区。12月,划归南京市管辖。1950年春,仍属巢湖地区。1952年,属芜湖地区。1958年12月,和县与含山县合并成立和含县,划归马鞍山市。1959年4月,仍归属芜湖地区,同年5月,和含县划开。1965年,隶属巢湖专区管辖。
巢湖的历史
巢湖市(原巢县)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三千多年。商时地属南疆,故名南巢。《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
  周时为巢(伯)国地。春秋时为楚属国。四至大致东到昭关(今属含山县),西至庐江,南达长江,北到巢湖。巢国多次被吴国所占,《春秋》: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公会吴于橐皋”,即今柘皋。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灭吴,巢国还楚。
  秦统一后,置郡县,今柘皋一带为橐皋县,今巢湖以南为居巢县,也作居鄛。两县均属九江郡。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设淮南国,领居巢。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居巢改属庐江郡(橐皋仍属九江郡)。东汉橐皋归逡遒县(今肥东),居巢为刘般封国,称居巢侯国。东汉末年,袁术占据淮南,重立居巢县。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居巢属吴。二十二年曹操占居巢,此后一直隶属曹魏。西晋在原居巢境分设居巢、临湖、襄安,隶属庐江郡。南北朝设南豫州,领南礁郡;刘宋大明三年(公元459年),居巢易名蕲,隶属刘宋。萧齐因之。南梁置合州,蕲所在的南谯郡属之。
  隋统一后,改合州为庐州。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襄安改属庐江郡。据《隋书·地理志》载:襄安“有龟山、紫微山、亚父山、半阳山、白石山、四鼎山”。至此,今巢湖市东、西、北方位大致形成。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析襄安为开城、扶阳两县,隶属巢州。七年州废,合两县名巢县(巢县一名,当始此),隶属庐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巢县属淮南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州为郡,隶属庐江郡。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归淮南军领辖,次年庐江郡改为庐州,随属之。五代始属唐。天五年(公元908年)唐亡,归吴。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属南唐,归昭顺军。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归保信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设无为军,治所在巢县城口镇(今无为县城),领巢县、庐江二县。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县治设巢城(今巢湖市址)。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析巢县南、庐江东置无为县。至此,今巢湖市的四至基本确定。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升巢县为镇巢军,属沿江制置使司。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设无为路,镇巢军隶之。二十三年再称巢州。二十八年,置巢州为县。自此巢县名至改置巢湖市前一直未变。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分天下为十八道,巢县属淮西道。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归淮南江北行省。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吴设中书省,巢县隶庐州府无为州。清废州设府。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巢县属庐州府,归江南左布政使辖;康熙元年(公元1667年)改属安徽省,后属安庐滁和道辖。
  民国元年(1912)元月,巢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至民国17年8月属安庆道,民国21年10月至民国27年7月属第二专区,后改属第五专区。民国27年10月25日改属第三专区。民国28年元月改属第五专区。
  1949年元月13日,内定巢县属江淮解放区第五行政区,县政府设柘皋镇。4月21日改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日,巢县改属芜湖专区。同年县政府迁至巢城。日改属合肥市。日复属芜湖专区。日复设巢湖专区,专区驻巢城,巢县隶属之。日,巢湖专区改称巢湖地区,巢县隶属不变。日,省政府转发国务院批复决定,撤销巢县改置巢湖市,行政区域不变。日,巢湖市正式成立,仍属巢湖地区。
&&&&&&&&&&&&&&&&&&&&&&&&&&&&&&&&&&&&&马鞍山的历史
  马鞍山地区历史悠久。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先后由吴改属越国和楚国。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县治今当涂县丹阳镇)。东晋北方战乱,难民南迁。成帝咸和四年(329),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徙,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永和元年(345),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刺史赵胤将州治移置牛渚(今采石),牛渚一度成为侨置豫州的首府。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马鞍山地区属南丹阳郡。隋开皇九年(589),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徙治姑孰,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迄今相沿不变。从这时开始至1956年的1368年间,马鞍山地区均属当涂县。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明清府治隶属不变。
  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属安徽省。民国25年(1936)前后,马鞍山属当涂县第二区(区所在地采石)和第三区(区所在地慈湖)。日马鞍山解放,至建市前,区乡建置屡有变更。日前,属当涂县第十二、十三、十四区。此后,上述区名分别改为霍里、慈湖、采石区,日后,区辖乡的范围如下:霍里区辖平晓、花桥、祠林、凤凰、胜利、濮塘、杜新、民主、尚钟、潘马、聚星11个乡和霍里镇;慈湖区辖贤塘、明阳、佳山、梅山、冯杨、金泉、霍罗、兴台、雨山、慈湖10个乡;采石区辖汤阳、宝庆、金议、三联、金泰、石船、普集、西江、尚锦9个乡和采石镇。1954年2月,马鞍山镇人民政府成立,属当涂县。这是首次以“马鞍山”命名的地方行政建置。1955年8月,马鞍山矿区人民政府成立,为县级政权机构,隶属芜湖专区。同年12月,区乡调整,行政建置为霍里区、采石区、马鞍山矿区,共辖11个乡3个镇。其中霍里区辖5个乡:霍里乡、祠林乡、濮塘乡、尚钟乡、冯杨乡;采石区辖1个镇5个乡:采石镇、雨山乡、宝庆乡、金山乡、小桥乡、江心乡;马鞍山矿区辖2个镇1个乡:马鞍山镇、向山镇、慈湖乡。
  日,当涂县人民委员会根据省民政厅关于马鞍山矿区划市问题的指示,经同马鞍山矿区政府、马鞍山铁厂、向山硫铁矿研究后,向省民政厅书面报告未来马鞍山市行政区域的面积和区划,初步划作建市的行政区域有:马鞍山矿区和霍里区的全部、采石区的采石镇和雨山乡。总人口68339人,总耕地面积14.12万亩。同年5月12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遵照国务院内务部的意见,决定先成立马鞍山市筹备处。7月3日,省人委下发关于成立马鞍山市筹备处组织机构的通知。通知规定市筹备处下设办公室和民政、财粮、工商、文教卫生、劳动建设、公安等科局。待筹备处成立后,原矿区人民委员会(人民政府)的建制即宣布撤销。9月15日,以原矿区政府为基础,成立马鞍山市筹备处。10月12日,经国务院第39次全体会议批准,同意设置马鞍山市。10月15日,省人委发出关于设置马鞍山市的通知,决定马鞍山市委托芜湖专员公署督导,其行政区域为:马鞍山矿区全部,采石镇的全部和雨山、汤阳、冯杨、霍里、尚钟等乡各一部。11月18日,马鞍山市筹备处正式从当涂县接收以下行政区域:1.原马鞍山矿区全部,包括马鞍山镇、向山镇、慈湖乡。2.采石区采石镇全部;雨山乡大部分,包括兴台、雨山、佳山3片;宝庆乡红星农业社第14生产队。3.霍里区尚钟乡潘马农业社潘村、潘姚、高龙背3个生产队;霍里乡霍里农业社岘下生产队;冯杨乡一部分,包括霍罗农业社的6个生产队,三联农业社全部,高潮农业社部分生产队。
  日,马鞍山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马鞍山市人民委员会。9日,马鞍山市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
  马鞍山建市后,属省辖市。1958年6月改为芜湖专区辖市。10月22日,省委决定,将芜湖专区的当涂、和县、含山三县划归马鞍山市领导,并于当年11月1日正式办理交接手续。日,当涂、和含(由和县、含山两县合并而成)两县复归芜湖专区领导。日,马鞍山复为省辖市,至今未变。日,省政府决定将当涂县(不含大桥公社)划归马鞍山市领导。6月30日,市、县交接工作完毕,从7月1日起,当涂县改属马鞍山市。
马鞍山脱皖入苏[为发展环境]&&
&回复日期:
马鞍山要不是比芜湖小,GDP一定不会比芜湖少!不过从长远看,芜湖要是低估马鞍山,认为马鞍山不会反超芜湖,那一定是一个愚蠢的想法!真的,因为你们忽视了马鞍山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很有可能是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了!我总认为马鞍山有像张家港、江阴那样的发展潜力,因为在拥有良好区位的同时,马鞍山重化工业已经超级发达,一般重化工业发达的地区,轻化工业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马鞍山已经率先进入工业化后期了!
  偶从来不怀疑马鞍山能不能超越镇江!镇江的区位比马鞍山还差,看起来在沪宁线上,但是稍微偏了一点,京沪高速不经过市区,未来苏南的物流、资金、技术就是南京和苏锡常之间的事,镇江充其量就是扬州融入苏南的中继站!润扬大桥看起来对镇江有好处,其实是对扬州有好处,大桥建好之日,就是镇江加速落后于扬州,被扬州辐射之时!这个话,镇江人看了肯定不高兴,但是确实是我理性的分析!未来的镇江一定会被扬州挤出苏南版块!
  作为安徽东大门的马鞍山市,近年来在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和南京一小时都市圈进程中,充分发挥紧邻南京的优势,加速与南京在交通、旅游、工业等产业对接和资金、技术、人才、物资等要素流动,两市间已呈现出经济贸易一体化的明显特征。
早在1986年,我市就成为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成员市,2001年9月,与南京签订了《关于加强两市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成为“南京都市圈”成员。此后,两市开始启动全面合作计划。在交通对接方面,连接苏南的313、314省道改建工程基本完工,与宁马高速公路联网的马芜高速公路,连接当涂县与高淳县的当高大桥、连接南京三环线到禄口机场的高速公路、马鞍山到江宁小丹阳的公路改造工程等一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在旅游建设方面,双方共同推出长江“时光隧道”一日游活动,积极为双方重大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客源;目前,南京等地的多家旅行社将旅游热线延伸到马鞍山,南京市民到马鞍山短途旅游、休闲日益增多。
在产业对接方面,南京雨润集团购并马鞍山当涂肉联厂后,累计投资1个亿,在马发展食品加工业,仅今年1至8月份,销售收入就达7700万元;南京新宇公司投资4800万元,收购当涂钢铁厂,并实施技改,南京已全面参与马鞍山机械、化工、纺织、服装、房地产等各行各业的发展。
在科技对接方面,马鞍山还与南京签订了《科技合作意向书》,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达成全面合作协议,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两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并与南京合作开展研究生培训、远程教育、医疗、科研,科技、教育协作硕果累累。同时,联通马鞍山与南京的宽带城域网正在加紧沟通;马鞍山建筑、设计、中介等各类市场向南京全面开放。
苏果超市是江苏省著名的商业企业,自1999年在马鞍山开办第一家连锁店后,通过加强与马鞍山珍味南北货公司的合作,不断扩大投资,到去年底,苏果在马鞍山已有连锁店19家、直营店2家,年销售收入达1.3亿元。苏果在马鞍山的发展,已成为其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宁马在商贸等服务业方面的合作。近年来,南京市民到马鞍山购房、餐饮、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势头也在不断增强。两市资金往来结算以每年5个亿的速度增加,2002年高达70亿元。而这又只是宁马两市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一部分。
自从我们的大华广场的家乐福开张以后,商品零售业发展似乎有些势不可挡。现在华润苏果,沃尔玛,乐购,B&Q都相继落户我们马鞍山,另人刮目相看。芜湖似乎自从不温不火的沃尔玛以后就再没了动静。这让芜湖人看了都有些后怕。
马鞍山港口货运量出口总额超过了芜湖港口,马鞍山省级开发区招商引资超过了芜湖的国家级,马上就可以升级为国家级,蒙牛建了亚洲最大的冰淇淋加工基地,在当涂建亚洲最大的人工牧场,雨润建亚洲最大的副产品加工基地,广州丽白,安徽星马汽车,亚洲最大的工程车生产基地,泰尔重工,山鹰造纸,还有什么日资,美资企业,今年马钢产量已经达1000万吨,明年新区投入运行,将达到1600万吨。很多南京的企业把总部放在新街口,工厂放在马市开发区,国际机场离马鞍山比离南京还要近。至于大学,马鞍山的安工大发展很快。
马鞍山又引进了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师大,东南大学准备在马建分校,建大学城,马鞍山的高校这块我们可以不用担心了。现在偶们马鞍山准备循序渐进的把当涂县撤县化区,大桥建好后,和县划过来,(和县以前就是马鞍山的,只是没有大桥,交通不便,防汛指挥中心不好统一调度),而且,马鞍山规划了两条轻轨,十字型的1号线和二号线。可以这么说,上海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瓶颈,长三角确立了中国发展经济中心的地位,南京等城市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马鞍山比芜湖离长三角快1小时,快1小时就是节约成本,就是节约人力物力,我们的地理优越不言而喻的。
&回复日期:
  和县人为什么更认同马鞍山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历史沿革:1958年,和县与含山县合并成立和含县,划归马鞍山市。从马鞍山建市一开始,就连当涂还在芜湖管辖之下的时候和县、含山就属于马鞍山市的组成部分。马鞍山市的创立发展也有和县、含山人的一分劳动,和县、含山人对马鞍山有感情。
  2、文化:和县主体与马鞍山语言、文化、习俗更相近。
  3、经济:和县与马鞍山的经济往来频繁。没联系就没感情,和县经济的支柱:和县蔬菜、和县民工都是从马鞍山走向全国的。当初和县菜农把自家种的菜靠自行车运到马鞍山卖,然后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壮大的。
  4、亲缘:马鞍山以前是一个小村庄,先有马钢后有马鞍山市。第一批马鞍山创业者当涂人、和县人占绝对对数,马鞍山至少有1/4的移民是和县人。和县人对马鞍山的认同可想而知。
  5、地理:和县与马鞍山、芜湖都是隔江相望,但和县更多的区域是与马鞍山相望的。
如果区划调整在所难免,和县应当整体划归马鞍山,或者整体划归芜湖;个人倾向和县整体划归马鞍山。现在流行的方案是“芜马分和”——马鞍山得到和县主体,芜湖得到西梁山以南的区域,也就是说芜马各拿走各自的辐射区。
  1、如果将芜湖辐射区拿走,和县将立即成为安徽省三流县。即使拿走两个镇,和县也要阵痛一番。
  2、裕溪口是和县人心中永远的痛。裕溪口在属于和县的年代与汉口、浦口号称长江“三口”。在属于芜湖管辖的40年,裕溪口日渐以衰,现在的裕溪口还不如和县沈巷。
  3、芜湖辖县有三个,本来压力就大。如果加上无为这个超级县与和县,芜湖更吃紧。而马鞍山只辖一县,加上和县、含山两个袖珍县,仍然可以适应。
  4、“马鞍山迟早将成为南京的一个区,这样和县可以成为南京直辖市的一部分,马鞍山大桥的建设将会考虑到和县经济发展。”
所以偶倾向马鞍山整体拿下和县。如果和县划给马鞍山,马鞍山在安徽的地位会如日中天!
  随着马鞍山长江大桥建设进入倒计时,巢湖市和县着手规划建设马鞍山大桥经济开发区,发展“桥头堡”经济。
  规划的大桥经济区位于该县南部的姥桥镇境内,总规划区面积89.9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至长江岸线,西至和沈路以西3公里,北至太阳河,南至姥下河南3公里,开发区规划建设四个功能区:钢铁生产和精加工区,重点承接马鞍山市的钢铁生产和精加工企业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产业,仓储物流区,主要依托该县的长江岸线和深水码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专业性的码头仓储物流产业,使之成为长江中下游新兴的港口物流集散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主要依托马鞍山长江大桥景观、江堤与内河岸线景观和该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影响,沿姥下河一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人居服务区,大力发展商贸、金融、文化娱乐、商住、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配套性的第三产业,完善经济区的整体功能。
&回复日期:
原来早在民国时期,交通银行就在马鞍山设立了分行,后来建国后,在交通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了马鞍山建行分行
  民国28年(1939) 马鞍山江边至南山矿区复线铁路筑成通车,总长38.6公里。&&
这个就是马钢矿区铁路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全通的根据
    ◇ 马鞍山矿业所建成生活供水系统,供水量为每小时60吨。
&回复日期:
和县应尽早脱离巢湖,回归马鞍山,因为经济原因南京迟早将成为直辖市,马鞍山将成为南京的一个区,这样和县可以成为南京直辖市的一部分,马鞍山大桥的建设将会考虑到和县的经济发展。”
偶认为区划调整应当本着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规律的原则来进行。
  和县方言区域细划为三个部分。主体语区为县城周边及和县北部,这里的居民讲的是介于巢湖话和马鞍山(南京)话之间的和县话;西部北部居民讲的方言则很象巢湖、含山话(和县主体人称为山腔,此地为山区)和县北部话;南部讲的是芜湖市区话。
  经济上可以分为两部分----芜湖辐射区、马鞍山(南京)辐射区。芜湖辐射区与马鞍山辐射区的分界线在西梁山镇(和县北部由于不靠城市因而经济上仍然属于马鞍山辐射区)。马鞍山辐射区面积相当与芜湖辐射区的2~3倍。从目前情况看芜湖辐射区要比马鞍山(南京)辐射区平均发达5-8年。芜湖辐射区是和县最富裕的,比县城周边都富裕,是和县的精华所在。芜湖辐射区范围随着大桥的通车以及交通的改善,范围扩张很快,有明显的北扩倾向。从认同上来讲和县对马鞍山、芜湖都很认同,更认同谁呢?西梁山镇之南更认同芜湖,西梁山之北更认同马鞍山。
  ===========================================================
  随着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成,马鞍山辐射区的经济不会比芜湖辐射区差,现在的落后只不过是交通不畅所造成,而且和县感情上更认同马鞍山。 和县地处皖东,长三角地区的边缘,皖江开发的最前沿,向为江淮水陆之要冲。左挟长江,右控昭关,天门峙其南,濠滁环于北,依十朝古都南京,濒九州米市芜湖,举目可眺钢城马鞍山。总面积1412平方公里,人口65万,辖10镇,107个村委会、32个居委会。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10万。
  和县区位优势独特。穿境或沿边缘而过的合巢芜、合宁、宁马芜三条高速公路构成金三角框架。乘车自县城至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芜湖湾里机场均不到90分钟。“黄金水道”——长江流经和县境内65公里,有三处18公里长江深水岸线资源。已经建成的公铁两用桥——芜湖长江大桥引桥即落脚在和县南端。南京长江大桥至和县北端也只有40公里,南京长江三桥至和县北端只有5公里。已规划的马鞍山大桥将于2006年建设,其引桥在和县东端。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已形成,投资、旅游,方便快捷。
  如果马鞍山长江大桥建成后能收回和县,马鞍山经济以及人口都将会有一个飞跃。
&回复日期:
  其实宁马除了地铁轻轨外,应该还有第三种更为切实的选择,而且投资额比轻轨更小,那就是在宁马之间架设全国为数不多的高架单轨,请大家看清楚了,是高架单轨,不是轻轨,也不是有轨电车,因为有轨电车是在陆地上行驶的,高架单轨是高架的(废话),高架单轨和轻轨以及有轨电车都是两回事,大家千万别混为一谈。其实据偶的理解,高架单轨就是把有轨电车架在高架上,无污染(电力)不堵车,安全性非常高,接近100%,速度快,每小时可达80公里,几乎的就是轻轨的速度,你试试让公共汽车在马路上跑这么快,看看交警同志会不会逮你。而且高架单轨最大载客量只有30人左右,占地小,即使在闹市区建,都不会大煞风景。而且投资非常小,收回成本的时间还快。去过澳门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们马鞍山的街道再窄也不会比人家澳门窄吧,再小也不会比澳门小吧,当然富裕程度肯定是比我们富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马鞍山建成高架单轨,其实高架单轨也是轻轨的的一种,原来轻轨分为双轨和单轨以及多轨三种,而高架单轨的诸种优势实在是很适合我们马鞍山的实际情况。由於马鞍山受地理環境及地質條例所限,既不可能象北京、廣州、上海、香港、台北那樣以「地下鐵道」形式出現,也不可能像北京、香港、台北那樣搞「輕軌鐵路」〔台北將「輕軌」與「地鐵」合稱「捷運」〕,更不可能像上海那樣搞「高速浮磁」,故只能興建類似深圳華僑城「高架輕鐵」那樣的輕便軌道系統。當然,「高架輕鐵」也有多種,包括雙軌、單軌、懸掛等。而以马鞍山街道并不宽阔來看,深圳華僑城式的單椿、單軌結構,既不與地面人車爭路,又節省投資,而且還可以穿樓入室,較為適應「具備旅遊觀光功能」的要求。
  深圳華僑城高架单鐵的模式,是值得我們參考的。這種模式有幾種好處:一、軌道天橋較窄,而且橋柱也不粗,佔地面積較少,即使是穿行新馬路,也不會對地面交通造成較大影響。相反,等於增多一重交通空間,增加通過容量。二、車廂節數少,但班次頻度密,仿佛加了拖廂的公共汽車,適合市民和遊客的生活或遊覽的節奏。三、不受地面交通塞車、紅綠燈的限制管束,發、到站較為准時,方便宁马之间更为密集的交流。四、以電力作動力,噪音也較少,有利於環保。五、空中軌道在市區蜿蜒而行,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增加市區景觀。
更正一下,大家从这些高架单轨列车图片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高架单轨的载客量比正儿八百的地铁轻轨都要小的多,完全适合宁马交流的实际情况,宁马之间建地铁轻轨这类很有可能是浪费,倒不如借鉴深圳的情况在宁马之间建高架单轨。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昆明市将投资20亿元人民币,于今年底明年初建造第一条高架单轨“空中巴士”线路。
  象公共汽车、地铁和轻轨一样,高架单轨也是一种城市交通工具,只不过它是在距离地面5、6米到12米左右的空中运行,因此称为“空中巴士”。与轻轨相比,高架单轨具有造价低、节约成本的特点。在首都北京每建设一公里轻轨大约需要3亿元人民币,高架单轨只需1.2亿元;
  单轨高架采用橡胶轮胎,象公共汽车一样在水泥路上运行,不象轻轨等在铁轨上运行要发出轰隆隆的响声,因此噪音很小,不会干扰市民的生活,能够起到良好的环保作用;不占用任何土地资源,每条线路宽仅为0.8米,不会遮挡阳光照射到地面,车内采光也不受影响,还可以游览观光;爬坡性能比较好,高架单轨每小时的时速能高达80公里,在城市只需要50-60公里即可。
  目前,世界上只有加拿大、日本和马来西亚三国拥有高架单轨这种交通工具和生产技术,而我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40个,适于发展高架单轨,昆明市将建造的这条国内首条高架单轨线路就是和马来西亚一家单轨车辆制造和生产公司合作的。
  据马来西亚相关人士透露,这条高架单轨线路的技术谈判及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初步确定五年内在昆明市建造三条“空中巴士”线路,全面解决交通拥挤的状况。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开工建设的第一条,将从昆明国际机场出发,全长17公里,两年内建成,具体事宜还在进一步商谈当中,待协议签定之后将正式开工建设。
  下面为更正后的内容:这篇新闻了清楚的说明的北京的高架单轨一公里的成本是一亿二千万左右,20公里的成本就是24亿,北京作为首都,昆明作为我们国家数一数二的著名旅游城市(目前昆明的市区房价已经破万)成本自然比我们马鞍山高出许多,仍然按照三分之一计算,如果建一条20公里(20公里正好贯穿马鞍山市区延伸到当涂),贯穿我们马鞍山市区的高架单轨,并且和南京南站的地铁枢纽接轨(新的南京南站将会有数条地铁汇聚于此),仅仅需要8亿亿,费用并非高的离谱,仍然可以承受的起,而且整个工程仅仅只需2年左右,在时间上也并非遥不可及,即使三条高架单轨同时建,二年后我们马鞍山就等于拥有了三条轻轨,三条高架单轨的总投资不过24亿,并没有超过我们马鞍山的承受能力。
这个是有轨电车
想想看吧,如果宁马之间的高架单轨直接对接紧邻马鞍山的新的南京南站,这就意味着南京的地铁网络对于我们马鞍山来说是触手可及,我们不用大笔投入巨资就能把南京以后发达的地铁网络揽入怀中,投资不大建设时间不长却有巨大收益,何乐而不为。
  马鞍山市距南京仅有40多公里,特别是宁马高速公路开通后,马鞍山到南京只需半个多小时,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来马鞍山度假的游客特别多,尤其是身在闹市的南京人大量涌入马鞍山,目前日均客流量约7000人,如此客流量,就是建四五条高架轻轨都不为过,当然为保险起见,先建设两三条高架轻轨试试看再说,效益明显再续建三四条。
&回复日期: 17:20:00
  南京也正在把日本模式和英国模式一道移植过来!就是采用地铁与城铁无缝换城,将主称与卫星城紧密连接,然后通过之间的换乘站,将旅客方便的导入进城际铁路系统内进行市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
然后,再利用市区各个不同的方向,设立中等规模的城际列车站,舒缓交通枢纽的压力!
也就是说,以后南京市民不仅可以选择南京站,南京南站等巨型交通枢纽坐车,也可以选择地铁+公交化的城际列车进行省市之间的运转!
  江北轻轨与江宁环状轻轨将在十一五期间(2010年前)开工建设
  而且纬三路过江隧道,也会同步与2010年前开工,从最新规划的地铁网络图中看,极有可能是地铁4号线与隧道捆绑过江
  我想南京市如此大规模展开地铁建设,是有充分根据的。首先,国内上海,北京,广州的地铁建设速度,往往是5,6条线一道建设。
  其他二线大都市,例如沈阳,成都,杭州,重庆,西安,建设速度也至少是两线齐发,就连省内的苏州与无锡市,建设起轨道交通也是起点高,速度惊人,规模庞大。所以作为财力雄厚的南京市,加快建设地铁,形成网络,就显得更为必要。尤其是未来5年,城市人口还将急剧膨胀,私家车不仅有可能瘫痪都市交通,更会带来剧烈的环境污染。所以国内大都市纷纷不惜血本把钱砸到公共交通上,其实已经完全摆脱了所谓"面子工程"的骂名,成为实实在在的"未雨绸缪"。从这个意义而言,2002年国务院以宏观调控为名,下令冻结地铁项目的审批,现在看来似乎是有点不明智。  
现实的交通堵塞问题,惟有依靠轨道交通才可以解决;而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更需要依靠轨道交通进行遏止。尤其是中心城市人口疯长,必须依靠轨道交通这样的基础设施进行消化分流,否则整个城市功能将难以承受。因此,国内城市,除了近20个一二线的大都会在拼命修地铁,近来也时有耳闻诸如长沙,郑州,南宁这些三四线城市,积极进行轨道交通的建设准备。
话又说回来,谈到南京的轨道交通建设,09年,南京将拥有75公里运营里程的地铁(地铁1号线,1号线南延伸线,地铁2号线,2号线东延伸线)。同时确定在建里程有64公里(地铁6号线西北环,地铁三号线,地铁2号线西延伸线),如果再算上江北,江宁轻轨,或者是地铁4号线。那么乐观预计,南京在09年,不仅地铁实际运营里程接近80公里,而且在建里程将有可能达到120公里左右(极有可能未来也采分期建设的方式)。如果预计成真,那是非常值得骄傲与自豪的。
期待未来南京的轨道交通,可以直接跳过国内学习的阶段,多到日本,美国等地去学习。尤其是要借鉴日本轨道交通的模式,真正把快捷,方便,人性化,准点这些优秀运营品质,带给南京市民。
地铁建成初期的十年左右时间都是亏损的,就连香港地铁也是在建成后十五年后才开始盈利的,而南京地铁就是充分借鉴了香港地铁的盈利模式,其实有些东西表面是再亏损可是它带动的经济增长却是无法估计的!F1赛车上海战每年也都亏损可是它却带动周边的经济啊尤其是楼市!再看南京奥体,它的件设带动周边楼价迅速增长
&回复日期:
  南京需要完整的郊区铁路网络连接周边城市,尤其是连接南京都市圈最核心的城市马鞍山,这是南京作为都市圈核心城市的需要,这在同时扩大了南京禄口机场未来的影响。要记住,南京机场是未来中国邮政的速递中心,也是决定中国邮政能否夺回已经被DHL,UPS,FedEx等洋人夺去的70%!!!的国际速递业务的关键所在!!!
  南京城与郊现有的铁路资源已经不差,但是需要引入‘郊区铁路’的概念,多设小型的站点,使之为城市的扩容服务,同时在短期内节约巨额投资。比如现有宁芜铁路尽可能早地进行改造,尽快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
  根据国家经济和交通的规划,亚洲最大的铁路南京南站建成后,南京将由目前的地区铁路枢纽晋升为国家铁路枢纽站,南京将成为全国五大铁路枢纽之一,年均发送人次超亿人。
  看看上面国家”十一五”铁路规划中南京的铁路建设,你就会知道未来国家铁路网中最牛的就是南京了.
  上面图中,有三条绿色的就是南京,表示在”十一五”铁路规划中要建设的新城际铁路,全国最多,再加上原来的铁路,南京将成为全国铁路线最多的城市,怪不得南京要建亚洲规模最大的南京南站了。
近来在论坛,特别是发展版看到和县要并入马鞍山的帖子!一时间传的沸沸扬扬,好像真有这回事!我承认,到现在还没看到确切新闻出处,恐怕更多的是道听途说!
和县并入马鞍山,随着长江大桥,马滁,马巢的联系一打通!一直制约马鞍山东西交通的瓶颈打破,和县也貌似迎来的发展的机遇,向芜马靠拢的捷径!看起来马和一家已经势在必行了!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美好吗?我想谈两点,内因和外因!
&外因,假如马和的行政区划做出了调整,那就犹如一个导火索,引发安徽其它城市的兼并热潮!近的芜湖,芜湖肯定要插一脚,他是不会放弃和县西梁山以南芜湖自己的势力范围的!你马鞍山并和县,可以,那无为也要纳入我旗下,反正芜湖不可能,也绝不会吃亏!
& &合肥,芜马一旦并了和县无为,那意味着巢湖的市中心居巢区和下属的庐江县,合肥是要定了,别忘了滨湖一直是合肥的城市发展战略!好了,巢湖被合马芜拆分肢解!那其它城市呢!就拿皖北双雄——蚌埠和淮南,前者肯定会借这个大好时机,要求合并蚌埠自己的母线(凤阳),后者淮南也会大力向南发展,加速合淮同城化,对近在咫尺的六安辖县(寿县)也会要求合并!因为这两个市与这两个县是在太近了,就在家门口,而且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安徽城市中个子最小,但实力不小的铜陵!看着合马芜瓜分巢湖这块大蛋糕!他难道不会吵着要分一杯羹,趁机扩大自己的城市规模?所以,马鞍山并和县实在是阻力重重!这样等于安徽的行政区划重新洗牌,省里的动作会很大,得不偿失!况且,人家巢湖作为皖江城市一员在皖江城市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才雄心壮志的喊出发展口号:历程3--5年内,建成皖中的三大产业基地!这边就听说自己将成为历史,这叫巢湖情何以堪?
&& 说内因,不得不承认,马鞍山已经后劲不足了,面对前面合肥芜湖的一路狂飙,后面滁州宣城蚌埠的奋力追赶,标兵越跑越远,追兵越追越近,一个经济危机就把我市打回原形!经济发展停顿了整整一年,在07年和芜湖半斤八两的情况下,被芜湖趁机甩开!我市的规模工业和财政收入面对合芜的迅猛越加显得颓废萎靡,今年财政收入能不能保持多年来的全省三甲还很难说,毕竟后面的安庆紧紧的咬着不放!我们还有当初和合芜叫板的资本了吗?恐怕暂时是没有了!十一五,是马鞍山失去的五年,虎头蛇尾这个成语再贴切不过了!
& 说些丧气话不是妄自菲薄,而是马鞍山现在最紧要的不是区划,如果真并的话,我认为就要和县,决不能要含山!自己都疲态尽显了,还想跨江发展,也不怕步子太大扯到蛋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全力做大做强三大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取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向南和当涂早日无缝对接,拉开城市框架!和县,大桥一建成,注定要和马鞍山当涂绑在一起,除非他不思进取!合并不合并将来条件成熟再说,先同城化发展才是根本!(一家之言,不喜勿喷,顺便祝贺"80后MDB“新版主上任!)
安徽沿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安徽六个沿江地市,都是沿江割据,没有一个跨江的。芜湖和铜陵表面上长江对岸有地区,可惜是个飞地,豆大的一点地方,实际是个摆设。
沿江各市中,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都想跨江。安庆长江大桥一通,安庆必定南下,抢占大渡口甚至是东至,和沿江铁路挂上钩,搞交通枢纽。铜陵一直认为自己太小,对于江北的枞阳县有所考虑。芜湖更是不满自己的地盘在历次调整中一次次的瘦下去,从22县到8县到4县再到现在的3县,对于这个规划颇大的城市来说,把江北的无为、和县的大块地盘搞到手,就等于在江北有了腹地,才能搞大手笔。而马鞍山作为安徽最富地区,发展劲头近来一路狂飙,势不可挡。对和县的大块优良土地胃口大开。
作为跨江的据体步骤,把弱势的池州、巢湖瓜分掉是必然的。关键是大家怎么分,谁都想要好的。在调整中,铜陵有可能整个吃掉池州。那么作为交易,安庆向铜陵以枞阳换东至也顺理成章,这笔交易双方都是满意的。而巢湖方面,无为是个大块头。铜陵3区1县70万人,芜湖4区3县220万人,而无为一个县就是130万,其县城恰好和铜陵、芜湖成等腰三角。无为的民营经济不错,因此芜湖和铜陵都想染指,但是它的个头又太大,整个吞下唯恐消化不良,两地对此有所保留。我认为芜湖取走东部及县城,而无为西部和枞阳合并成新县划入铜陵是比较合理的。而在和县方面,芜湖和马鞍山又要厮杀。和县是安徽地理最好的县,大片的平整土地和六十多公里的江岸,使它具备了发展大工业的最好条件,未来的前途不可估量。和县县城就在马鞍山对面,对马鞍山的归属很强。马鞍山志在必得。但是芜湖深知得到和县重大意义,更要为裕溪口解决飞地问题。因此对于和县这块肥肉,能多贪一口就多贪一口,起码要把和县南部拿到手。更为关键是南京直辖,南京直辖必带马鞍山,如果和县要划给马鞍山,过不了几年就会被马鞍山带入南京,这对安徽省是赔本买卖。因此和县的问题也是暗藏玄机,马鞍山理争力据照单全收,芜湖老谋深算火中取粟。有可能合肥和南京还要商讨,因此和县的归属也不确定。
安徽省对于各市的要求,一向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拖!!!不过转机来了,随着合肥对居巢的要求,安徽省首先在拆分巢湖方面有所松动,接着赵树丛在省里为安庆活动。各方就沿江的调整讨论过,不过芜湖却一反常态大唱反调。理由是无为有100多公里的长江大堤,防洪花大钱,省里又不出血,这笔费用芜湖不可接受。这次协调虽然草草收场,但是各方要跨江的信息是明确的,就是看怎么分了。更大的变化是在后头,安庆大桥很快就要通车,一旦安庆先把大渡口拿到手,就等于是安徽省解禁了。那么马鞍山、芜湖、铜陵必然争先恐后的向省里伸手,再想一想合肥最近对长丰的大甩卖,就是为吃进居巢做准备。巢湖最近搞了个禽流感让安徽又丢了脸,将好趁此机会将其撤消。由此看来,只要沿江各市联系合肥多做点工作,沿江的调整并非不可实现。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鞍山市含山县林头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