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魅族mx3刷机的cpu频率比Gs4低一点?是考虑查到技术问题还是三星...

经验7248 米
在线时间578 小时
版本6.5.17
积分 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86 积分
积分 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86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123
MIUI版本6.5.17
mx3的CPU真的是和S4一样吗。。。频率是多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经验16811 米
在线时间1015 小时
版本4.10.31
见我喜欢的人,做我想做的事。
机型HTC Sensation
签到次数20
MIUI版本4.10.31
MX3用的是三星 Exynos 5410,频率为1638MHz
前解答组,现已退组
经验1865 米
在线时间232 小时
版本V7.0.6.0.KHHCNCI
积分 23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3 积分
积分 23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3 积分
机型红米手机1S TD 4G版
签到次数15
MIUI版本V7.0.6.0.KHHCNCI
自己看看对吧
经验932 米
在线时间155 小时
版本V7.1.3.0.KXECNCK
积分 13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3 积分
积分 13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3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双网通版
签到次数13
MIUI版本V7.1.3.0.KXECNCK
经验307 米
在线时间7 小时
积分 3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 积分
积分 3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 积分
机型Nexus 4
不在意,够用就行。
经验17831 米
威望135 米
在线时间1041 小时
版本6.1.11
机型小米手机4
签到次数110
MIUI版本6.1.11
MX3降低了频率!!MX3 频率是1.6MHz,
经验1532 米
在线时间78 小时
积分 17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9 积分
积分 17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9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2/2S
签到次数26
MIUI版本3.9.6
a5604868 发表于
回复 longlong90 的帖子
MX3降低了频率!!MX3 频率是1.6MHz,
是1.6Ghz吧
经验192 米
在线时间28 小时
版本4.5.23
积分 2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8 积分
积分 2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8 积分
机型红米手机1S-WCDMA/CDMA
签到次数15
MIUI版本4.5.23
通过手机发布
a5604868 发表于
回复 longlong90 的帖子
MX3降低了频率!!MX3 频率是1.6MHz,
1.6M 逆天。。。
MIUI 2000万
MIUI 2000万发烧友纪念勋章
1000万用户纪念勋章
MIUI1000万用户纪念勋章
MIUI五周年
MIUI五周年纪念勋章
MIUI三周年
MIUI三周年纪念勋章
已关注极客秀微信
已关注微信
关注腾讯微博
已关注腾讯微博
关注新浪微博
已关注新浪微博
MIUI 100周
100周发布纪念勋章
MIUI 3000万
MIUI 3000万发烧友纪念勋章
MIUI俱乐部发烧友
MIUI俱乐部发烧友
小米手机2终身荣誉勋章
小米手机2终身荣誉勋章
百万壁纸评审纪念勋章
Copyright (C) 2016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34号 | 京ICP证110507号魅族MX3的处理器是什么型号的?_百度知道
魅族MX3的处理器是什么型号的?
魅族MX3的处理器是什么型号的?跟高通的骁龙600哪个好?
楼主你好 魅族MX3采用的是三星 Exynos 5410处理器
这个处理器比高通600优秀多了
应该说是和800争锋的 希望可以帮到楼主
其他类似问题
19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p>您好、28nm制程.meizu://www,魅族MX3的处理器规格如下CPU.6GHz A15×4+1、LP HKMG工艺)您还可以详细了解一下<a href="http.html" title="http://www.2GHz A7×4.com/products/mx3spec.meizu:Exynos 5410智能8核处理器(1.com/products/mx3spec
CPU:Exynos 5410智能8核处理器(1.6GHz A15×4+1.2GHz A7×4、28nm制程、LP HKMG工艺)MX3使用智能8核处理器,是高性能与低功耗的最佳搭配。 受益于超前的Cortex-A15架构和最先进的28nm LP HKMG工艺, 它的运算能力是上一代的1.8倍。
魅族MX3采用的是三星 Exynos 5410处理器
这个处理器比高通600优秀多了
应该说是和800争锋的。
Exynos 5410,三星生产的,双四核也就是俗称的八核
处理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理由!
主题帖子社区积分
机&&&&&&&型:魅族 MX4 Pro版&&&&&&&本:5.6.5.17 daily总签到数:429
轻松注册,让你轻松玩转Flyme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笨笨的一天 于
16:50 编辑
本文转自微博头条文章,作者:
00601uDhgw1f3bj8pv4n7j31hc0zkk8r.jpg (76.38 KB, 下载次数: 2)
10:37 上传
没想到才过了不到半年,PRO 5 就迎来了自己的下一代。虽然这次楼主第一时间黑来了一台机器,但是本着任何结论都需要经过实际体验的原则,楼主还是先默默用了两周,才过来给各位写这个帖子。经过两周的使用楼主对 PRO 6 基本上算是有了一个自己的概念,希望这个帖子能给各位买了的和没买的观众们一些参考。
回想两周前发布会上,楼主对这机器还是有些怀疑的,毕竟单独从纸面上看 PRO 6 对于 PRO 5 而言有不少明显的退步,价格也没啥惊喜,但是这就意味着 PRO 6 够不上 6 吗?两周后楼主已经改变了看法,如果你现在问我支持不支持 PRO 6 ,那我当然是支持的。虽然“忘记参数”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几年了,但 PRO 6 是迄今为止第一台让楼主能真正感觉到忘记参数的机器,简而言之,这应该是第一台能让普通人摸过以后一言不合就付款的机器——至于配置什么的,嘛,那是啥?不信的话,且听楼主慢慢说(chui)。
----外观----
一台手机最吸引人的是啥?配置?性能?速度?还是?那当然是外观了。如果一台机器让人看着舒服,拿着顺手,那么距离卖掉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楼主会从外观开始,毕竟这两周 PRO 6 其实就是靠外观征服了楼主。
1acbf1d50dadb2e2a09c911.jpg (55.21 KB, 下载次数: 2)
10:38 上传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 PRO 6 相对于 PRO 5 的最大改变,楼主认为可能可以用“秀气”,这种感觉曾经在MX3上也出现过。当然,高端大气的设计语言和复杂华丽的细节如果能做到那自然是极好的,但是毕竟也要考虑到国产环境的现实,如果一个手机能做到几乎每一个设计元素都能和谐统一,那么基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好设计,因为其实很多很多产品根本连这点都做不到。还记得楼主曾经在 PRO 5 的体验里写了,PRO 5 的设计给人一种很冲突的感觉:圆润的机身,但是又配上了刚硬的高光T槽,这种冲突感让 PRO 5 看起来说不出来的不舒服。PRO 6 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进步。
2dd531d7f436ffbf7f8242.jpg (68.67 KB, 下载次数: 2)
10:39 上传
机身正面的改变并不大,依然是传统的大圆角矩形设计,下方的腰圆Home键是MX4 Pro之后出现的设计,形状和机身整体的设计风格明显比之前的方块更搭配。上面的听筒部分设计成了全对称,这应该已经成了现在主流的设计追求,嗯,除了完全没有追求的品牌。这点在白色的机型上会更明显,因为黑色面板看不到右边那个光感开窗,不过楼主还是更喜欢黑色面板,毕竟黑屏一体感会好的多,只可惜第一批并没有黑色版本,让人略有些遗憾。
201e281a1270251ffead37e2d9e7712b.jpg (43.06 KB, 下载次数: 2)
10:39 上传
PRO 6 还有一个很细微的改变,那就是喇叭听筒的网罩从不锈钢片换成了编织网,这个设计终于解决了长久以来听筒缝积灰以后几乎不可能清理干净的问题,现在只要用软毛刷一扫就可以一丝不留,进步明显。
6f87a20b5a67f7bce61c866.jpg (21.51 KB, 下载次数: 2)
10:40 上传
而背面呢则是变化最巨大的部分,好几个主要设计细节都有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天线开槽。MX5和 PRO 5 的机身天线部分设计楼主在之前的拆机里都分析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由此带来的喷漆导致 PRO 5 和MX5上下两块区域不可避免的色差,也必须靠T槽来装饰,同时漆面和铝合金的手感区别也让上手以后的手感显得比较奇怪。这次 PRO 6 使用了新的一刀切天线设计,我们先不管这样的设计有多复杂,但是至少从美观角度来说,带来了两个非常明显的改善。
4e36efd2dea4d7b828c1e.jpg (37.43 KB, 下载次数: 2)
10:40 上传
adba41ab3ddf2df66ef1b75d9960370f.jpg (33.75 KB, 下载次数: 2)
10:41 上传
首先是分割线从直线变成了弧线,在圆润机身上,这不再是一个冲突的设计元素,让 PRO 6 的背面显得风格更统一。其次是这样的设计让 PRO 6 的上下两部分不再需要喷漆,终于可以保留铝合金本身的表面。这不仅带来了更统一的手感和质感,还有一个很细微但是也很重要的改变,那就是 PRO 6 下方扬声器孔这些孔终于可以倒角了。PRO 5 上因为表面附着者一层油漆,是无法倒角的,因此孔会刮手不说,看起来也显得档次感不够,但是 PRO 6 可以和iPhone一样在每一个开口处拉一圈 0.2mm的高光倒角,在光照下没一个小孔都闪烁着小小的光泽,档次感瞬间就比 PRO 5 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8ebfc91c7ca2c39f7d2d1.jpg (24.2 KB, 下载次数: 2)
10:42 上传
8eb6f5cdbcb6cf24223baa.jpg (37.85 KB, 下载次数: 2)
10:42 上传
这是天线,和 PRO 5 相比,PRO 6 的摄像头开窗尺寸也明显小了一大圈,这也让 PRO 6 的背面显得更加收敛,更加“秀气”,毕竟一个巨大的黑色摄像头盖太过于吸引眼球,会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这就像十年前的手机明明摄像头一点点大,却非要做一个巨大的装饰圈,还把参数都印上去一样,这种设计放到今天大多数人都不太喜欢。PRO 6 的摄像头不仅小了,还薄了,这还是在 PRO 6 整机厚度比 PRO 5 还薄的前提下实现的,关键是CMOS尺寸却完全没有变化。只能说现在的光学设计的确越来越厉害了,想必成本也不会低到哪儿去。
141b8c38e1b47eb46019.jpg (52.89 KB, 下载次数: 2)
10:43 上传
aab8b619744a.jpg (39.74 KB, 下载次数: 2)
10:43 上传
不过相对于摄像头的收敛,PRO 6 的闪光灯部分这次变成了惹眼的东西:从长条形改成了圆形,中间激光周围一圈10颗LED,整个闪光灯部分的尺寸甚至都没比摄像头小多少。这与其说是一个漂亮的设计,在楼主看来倒不如说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设计,因为楼主觉得你说它漂亮吧……不觉得,但是说它丑吧……似乎也有些违心。只能说,有特点。至于环闪什么的,说真这么小的环闪基本也没什么用,亮度方面,10颗小的也不能说就一定比2个大的亮到哪儿去(楼主感觉好像还比 PRO 5 暗一点点),真要说好看,可能放大以后的细节会显得很精密吧?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其实楼主怀疑应该并不是美学优先考虑。因为 PRO 6 加大了激光测距器的功率,让测距范围提升了四倍,那么更大功率的测距器自然需要更大体积,那么如果依然沿用 PRO 5 的设计,长条形区域太大会显得太丑,所以干脆改成这样中心黑圆,周围一圈儿,不仅比 PRO 5 设计放大更漂亮,还让机身背面所有设计元素都统一到了圆形,整机风格也更和谐,可以说一举两得吧。
e3b73dbbe45fc2bc462f1b4.jpg (67.01 KB, 下载次数: 2)
10:44 上传
f79a6c6bb0ad55effe0a97addc810272.jpg (24.83 KB, 下载次数: 2)
10:44 上传
f2b9e1ea3.jpg (25.85 KB, 下载次数: 2)
10:44 上传
但是这个设计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测距器区域变大以后更容易沾上油污之类的东西,导致测距结果被干扰。如果谁在使用 PRO 6 的过程中感觉近距离对焦好像在抽风,记得也擦一擦闪光灯窗,说不定有奇效。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外观。然而 PRO 6 最大的提升其实是手感,明显要比 PRO 5 圆润细腻的多。这又是为啥?楼主觉得主要原因应该有两个方面。
9b952e77e86e2d4c23a3b.jpg (51.65 KB, 下载次数: 2)
10:45 上传
第一个是显而易见的,尺寸小了嘛。5.7寸缩到5.2寸,对于正常尺寸的人而言,这必然是更顺手更舒服的尺码,楼主之前一直在用 PRO 5 ,几乎每时每刻都感觉手机要摔,尤其是打字的时候格外不爽,因为要点到屏幕另外一侧的边缘会非常别扭。这两周换成 PRO 6 以后,虽然也不能像曾经的4寸机一样随心所欲,但是至少再也不用担心手机随时都会掉了。同时5.2寸的尺寸也不算太小,不论你是拿来刷论坛、看网页,还是看视频,5.7寸和5.2寸的感觉都不会有多大的区别,所以楼主非常喜欢这个尺寸,也希望以后大家不要再把旗舰做的奔着6寸去,多来点儿5寸左右的旗舰吧,这个尺寸真的够了。
071521bcf036aedab6eb7cb5.jpg (29.35 KB, 下载次数: 2)
10:45 上传
第二个原因就比较细节,那就是 PRO 6 的机身侧边曲线修改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过,自iPhone6苹果普及2.5D玻璃概念以来,弧面玻璃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看起来高端,而是让玻璃和机身的弧线可以完美衔接,让手机侧面看过去像是一个完整的半圆,这样不论是握持,还是手指从侧边扫过都会显得非常舒服。PRO 5 是魅族第一次做2.5D玻璃,虽然实现了,但是不论是弧形的范围还是弧度都比较小,外加机身侧边的45度高光切边比较宽,所以更接近于iPad,握持的时候能感觉到圆弧只有一半,手指扫过的时候也能明显感觉到不连续。PRO 6 虽然没有彻底去掉这圈儿45度镜面倒角(毕竟这一圈对于机身正面看过去的质感有极大的提升),但是把宽度缩小到了不到 PRO 5 的一半,同时面玻璃的2.5D弧度不仅仅是厚度还是范围都明显增大,于是如果你从侧面看过去,PRO 6 虽然没有做到iPhone那样几乎完全对称的弧度,至少也是相当接近的。这和手机尺寸缩小一起,给 PRO 6带来了犹如iPhone一样圆润细腻完整的手感,两个字,舒服,三个字,真舒服。
355df2e306d9ad8cbddd.jpg (20.43 KB, 下载次数: 2)
10:46 上传
f936bf7be1.jpg (52.37 KB, 下载次数: 2)
10:46 上传
所以综合来说,PRO 6 在外观上设计语言更统一,设计细节更精致,在手感上更舒服,一眼看过去显得很高端,拿在手里显得更高档,不怪楼主在卖场路过,一分钟内都能看到两个一言不合就付钱的。这种感受,足以让人无视配置是什么东西就产生购买的冲动,而这实际上是几乎所有互联网品牌最缺少的东西。曾经的魅族做不到,这是魅族第一次,应该也是国内互联网品牌产品里的第一次。
不过话说回来,楼主说了这么多 PRO 6 的外观和手感足以让人忘掉配置,意思是 PRO 6 的配置就不堪入目么?这倒也未必。
----硬件----
PRO 6 的硬件配置这里就不详细列了,毕竟相信对硬件有兴趣的肯定都很清楚,剩下不关心的也没必要去了解。这里楼主就挑几个有意思的地方来聊一聊吧。
首先,X25,20nm,绕不开的话题。这是一款千元级的SoC吗?你说是,可以是,你说不是,也可以不是。因为决定一台手机价值的并不是只有SoC一个,否则买电脑只需要上船就行了,不到4000块就有i7独显,于是其他所有电脑都不用卖了么?那也未必不是嘛。那么核心问题也就是X25到底够不够用,这个可以分成几方面来看。
CPU部分,X25其实和7420差不了多少。你也许会说不对啊7420是14nm的,X25是20nm的,工艺落后了一代啊,没有3D晶体管啊。没错,14nm和20nm的确差距很大,但是这样的差距综合起来看,30%也差不多了,但X25的大核是CortexA72,从单线程测试结果来看,同功耗的性能领先7420的CortexA57也差不多30%,甚至还不止。所以在单线程的情况下,X25和7420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你要说7420有四个大核,X25只有两个,这并不重要,因为如果现在的SoC里有超过一个大核满载,那么妥妥的已经要降频了。
f3e41ff6ef095299afeb99d.jpg (96.15 KB, 下载次数: 2)
10:47 上传
b92acd2bd61f6bfb06fdda.jpg (96.69 KB, 下载次数: 2)
10:47 上传
但是如果不跑大核呢?7420的四个A53核心最高频率只有1.5GHz,但X25有四个2.0GHz的A53,在执行一些中等负载的任务时,X25可以用高频A53跑,而7420就只能用低频A57,这之间的能耗比差异基本又可以抹平工艺之间的差距,所以虽然X25的工艺比7420落后一代,但是总体来看,这两个SoC在CPU方面的差距其实并不大,不论是功耗还是性能。
GPU方面差距就有些大了,毕竟X25的GPU只是MaliT880MP4,虽然标称频率高达850MHz,但是实际跑起来估计很难稳定在这个频率,相对于7420可以运行在600MHz左右的MaliT760MP8,二者的差距可能会高达两倍左右。不过嘻嘻嘻嘻,这对楼主而言并不是个问题,因为楼主并不玩手机游戏。
当然,这算开了半个玩笑,因为不能说所有人都不玩游戏。不过手机上的游戏,真正需要性能的大作并不算太多,更不是主流,迄今为止楼主也没见过有多少人会真的喜欢在手机上玩评测里用来测性能的NBA2016,而从其他评测的结果来看,PRO 6 虽然跑NBA2016的确下场很悲惨,但是其他的游戏运行起来压力并不大。楼主偶尔在手机上玩炉石传说,PRO 6 和 PRO 5 的表现基本一致,速度差不多,并没有感受到两倍的差距。而其他的2D手游比如各类转珠游戏(这些可能更主流一些),卡或者不卡与其说是GPU性能,不如说系统优化影响更大,所以总体来说X25的性能虽然看起来的确缩水了,但应该是不需要担心不够用的。
但是X25的确因为自身的限制,让 PRO 6 的存储体系显得落后了一个时代,内存从LPDDR 4 3200降低到LPDDR 3 1866,闪存也因为不支持UFS接口而退回到eMMC 5.1。这两个是很多人都非常看重的退步,但实际上只有UFS有实际影响,内存几乎没有。
理论上说LPDDR 3 1866的理论内存带宽是14.9GB/s,而LPDDR 4 3200则高达25.6GB/s,差距接近一倍,但是如果我们来看看7420和X25的Geekbench的内存带宽测试结果呢?
6ff09e402bdbc7d85fdb2cc.jpg (102.33 KB, 下载次数: 2)
10:48 上传
facd2bccfca0.jpg (103.47 KB, 下载次数: 2)
10:48 上传
主要关注一下多线程下的复制性能,因为这基本意味着系统内存带宽极限。结果非常神奇,理论带宽超过X25几乎一倍的7420在内存性能上只快了一丁点儿,10%左右。
这会不会是特例?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同样支持LPDDR 4的Kirin950的结果,因为楼主没有真机,所以这里用网上查到的数据代替。
d9ef3bcbe47aa7ebea4ee3f.png (83.8 KB, 下载次数: 2)
11:10 上传
可以看到,同为LPDDR 4 3200的Kirin 950,多线程复制速度反而比7420慢一点点,和X25几乎一模一样。
一不做二不休,楼主连带把的数据也都找出来了。
bc2a61a592fb2a.png (93.71 KB, 下载次数: 2)
11:10 上传
41a865b478be7f19efac6.png (98.23 KB, 下载次数: 2)
11:10 上传
终于不一样了,820和8890的内存性能终于有了飞跃式进步,虽然他们支持的LPDDR 4频率大约在4000左右,也只比7420和Kirin950理论带宽高了25%,但是实际取得了70%和50%的提升。
当然,有一个细节,为什么在 PRO 5 上Geekbench3是跑在AArch32,楼主也不知道,两个安装程序是完全一样的,这不知道会不会带来什么影响。但是实际上,这些结果说明了并不是你用了LPDDR 4 就能实现超越LPDDR 3 的内存性能,有些时候甚至会得不偿失。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看一看ARM SoC的标准架构就能明白了。
634aff5cc6cbfcfa1b1ec.png (87.05 KB, 下载次数: 2)
10:52 上传
为了不变成看不懂的中文,这里楼主只做最基本的解释:ARM SoC内部,内存颗粒是连接在名为DMC的内存控制器上,然后内存控制器和CPU都连接在一个叫核心一致性互联总线也就是CCI上。因此CPU要访问内存,需要经过CCI,然后是DMC,然后才是内存。
7420作为一颗标准的Cortex A57+A53的SoC,使用的是CCI-400型一致性互联和DMC-400型内存控制器。DMC-400型内存控制器本身并不直接支持LPDDR 4,但是可以通过DFI接口,靠第三方提供的PHY实现对LPDDR 4 的支持。7420应该就是依靠了第三方提供的PHY从而支持LPDDR 4 的。
Kirin950呢?根据外媒提供的数据,虽然它的CPU部分使用了Cortex A72,但是并没有搭配ARM推荐的CCI-500,而是继续使用了上一代的CCI-400,内存控制器自然也就一定也还是DMC-400。因此总体来说架构和7420是很接近的。
X25作为一个3丛设计,必然也必须使用了CCI-500,但是ARM官方搭配CCI-500的依然还是DMC-400,不同的是MTK并没有使用第三方PHY,直接就只提供了LPDDR3支持。
所以问题就得到了解释:这三个SoC虽然内存有LPDDR3也有LPDDR4,互联有CCI-400也有CCI-500,但是极限内存带宽都只有10GB/s左右,这说明这个限制就是DMC-400导致的。这就意味着,只要一个ARM SoC使用了DMC-400控制器,那么它用的到底是LPDDR3还是4并不重要,也没有区别。所以说 PRO 6 的X25虽然看起来内存规格相对于 PRO 5 的7420倒退了一大步,但实际性能并没有多少区别,各位大可不必介意这一点。
至于,8890的内部互联使用了名为SCI的三星一致性互联,到底修改了什么不得而知,这里楼主猜测应该会和ARMCCI-550比较接近,而820由于在硬件设计上是有三级缓存(虽然上市的时候屏蔽了)的,因此它所采用的互联更接近ARM CCN-504,这两个互联最大的提升是可以搭配更新的DMC-500/520,从而实现真正的对LPDDR 4 的支持。所以这两个SoC在搭配LPDDR4的时候带宽能明显超过Kirin950和7420,原因正在这里。
至于MTK今年下半年的旗舰产品X30,不出意外会升级到CCI-550和DMC-500,因此MTK的思路就不难明白了:在没有区别的时候我没必要支持LPDDR 4,等我支持的时候,就一定是能发挥效果的。这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务实的决定,毕竟只支持LPDDR 3 肯定能让X25的成本下降一些,毕竟可以少买一个IP嘛。
内存部分可以认为基本没区别,但是闪存部分就不能这么认为了,同样的因为X25没有提供接口,所以 PRO 6 的闪存只能使用eMMC 5.1,这明显是比如UFS2.0的。那么差距有多大呢?
3aec9b3379c2.jpg (152 KB, 下载次数: 2)
10:52 上传
bacdfa73f7bae9c744f51.jpg (151.18 KB, 下载次数: 2)
10:52 上传
UFS接口有什么好处应该不需要再提了,不过有趣的是 PRO 6 的闪存虽然是eMMC5.1,但是性能好像也不错,尤其是4K随机读取性能并没有比以随机性能见长的UFS闪存低太多,当然,写入性能差的还是挺多的。不知道这是不是Android 6.0对闪存性能有一定的优化,还是 PRO 6 为了补偿UFS的缺席使用了高速的eMMC5.1,总之,闪存性能应该是 PRO 6 上相对于 PRO 5 最大的倒退,但实际倒退的幅度比想象的稍小一些。
----体验----
其实手感应该也算是体验的一部分,但是之前在外观部分已经聊过手感了,那么我们就从屏幕开始聊吧。PRO 6 的屏幕从5.7寸降低到5.2寸,分辨率不变,对于Pentile排列的AMOELD而言,显示细腻度肯定是有一定提升的,但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PRO6这片屏幕终于支持色彩空间管理了!这绝对是一个重大利好,因为多年以来AMOLED屏虽然拥有近乎于完美的对比度,但过高的饱和度一直是评价两极分化,有一些人喜欢,但是更多的人还是不太接受那种过于鲜艳的颜色。三星自GS6以来提供了屏幕色域调节功能,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外加更为准确的校调,让AMOLED屏幕在基本模式下成为了移动设备里效果最好的显示屏,同时拥有了完美的对比度、灰阶、响应速度、色准、亮度,甚至还有功耗。
问题是GS6开始这一代的屏幕,国产厂家一直以来似乎都没有机会用上,不论是 PRO 5,还是其他品牌使用了AMOLED的产品,几乎全都不支持色彩控制,PRO 5 的问题更明显一些,因为不仅仅不支持色彩控制,红色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整屏的色彩发青,色温调节也无法调回来。而 PRO 6 就不同了,它应该是首次在国产手机里提供了色域控制,基本模式对应sRGB,照片模式对应Adobe RGB。
56b2fd381ca4b615c39d70cdd539dbac.jpg (124.45 KB, 下载次数: 2)
10:53 上传
在这两周的使用中,楼主一直在用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下颜色显示非常纯正,丝毫没有过饱和问题,以至于看起来甚至有一些IPS液晶屏的感觉。顺带一提,现在有很多厂家使用的所谓负液晶,宣称色域范围提升多少多少,这并不是优点,对于显示设备而言,更高的原生色域只是为了能更准确的去还原标准色域,但是如果不加控制的滥用高色域屏幕,除了让屏幕看起来更浓艳以外没有任何优点,这就像一道菜里撒了一碗味精一样。PRO 6 的屏幕调节到基本模式以后,如果你打开相机预览,在屏幕里看到的色彩和真实场景几乎是完全一样,回放照片的时候甚至会有一点点恍如在看窗外的世界,这种感觉在 PRO 5 上是完全找不到的。在楼主看来,PRO 6 这片屏已经完全达到了GS6甚至GS7的水平,除了最高亮度稍有不足以外。
94cdf6e566ff3ed113632c.jpg (139.27 KB, 下载次数: 2)
10:54 上传
b7c949df1ec41ee6dbcc1a068c0b558f.jpg (107.51 KB, 下载次数: 2)
10:54 上传
色温是 PRO 6 屏幕的另一大进步。PRO 5 的白色准确说是偏青的,这意味着 PRO 5 如果你把色温往暖调,结果是变绿而不是变黄,观感会更加难看。PRO 6 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虽然为了照顾大部分人的需求而将默认色温设置在了大约7500K左右,但是 PRO 6 本身的白色是准确的,几乎没有偏色,于是当楼主把色温调节向左移动大概1.5厘米以后,楼主就得到了想要的精确的6500K白点(实测6522K),纯正完美的白色,各种舒服。
332b57ad701bdbfaa6cf1deedcf28691.jpg (137.31 KB, 下载次数: 2)
10:55 上传
而且 PRO 6的黑边也相当的窄。
89b2c502a1ac7d4a63dc.jpg (65.07 KB, 下载次数: 2)
10:55 上传
所以说,PRO 6 的屏幕相对于 PRO 5 有着天壤之别一般的进步,这是很难在纸面参数上表现,但是实际使用能轻松发现的。楼主在这两周的使用中,最喜欢的两点就是 PRO 6 的手感和屏幕,可以说,硬件配置最多只能让你用起来快,但是好手感和好屏幕能让你拿着舒服,看着舒服,为了这些,楼主愿意放弃一点性能,何况 PRO 6 实际用起来并不慢。
没错,虽然 PRO 6 的配置看起来倒退了不少,但是 PRO 6 实际用起来并没有比 PRO 5 慢多少,在各种日常应用的使用、切换时,基本感觉和 PRO 5 差不多,甚至会因为屏幕更小,反而觉得动画会更细腻。由于标配4GB内存,在多后台场景下甚至还会比3GB的 PRO 5 更好一点儿。区别比较大的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应用安装,另一个是触屏。
PRO 6 在应用安装上明显比 PRO 5 慢很多,这应该是UFS vs eMMC导致的,前面说到这两个闪存之间的性能差距,虽然在其他地方体现的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这方面差距很大。这也能从测试结果得到解释,PRO 6 不论是在连续读取、连续写入还是随机读取上都没比 PRO 5 慢多少,唯独随机写入慢很多,正好安装就需要随机写入。不过好在安装应用这个并不是太常见的操作,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是触屏延迟方面,PRO 6 和 PRO 5 的差距有些明显。PRO 5 的触屏跟手程度是很好的,类似于IOS一样屏随手动的感觉,但 PRO 6 的屏幕延迟就要比 PRO 5 高不少,回归了Android“搓果冻”的感觉。不知道这到底是由于触屏导致的还是软件导致的,希望后续还能有优化。
速度是不慢,那发热和续航呢?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哪怕一模一样的硬件,放在体积小了一圈儿的机器上,热感也会明显很多。PRO 6 在日常使用时的发热要比 PRO 5 明显,这点毋庸置疑,如果你拿来看网页、看视频、拍照录像这类,那么可以确认的是很快PRO6就会变得温温的,不过目前为止也仅限于温,不会烫。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这比 PRO 5 差远了,PRO 5 可是怎么用都不发热的,这其实是个错觉,因为 PRO 5 是去年9月底发布的,还没经历过夏天……实际上随着气温转暖以后,PRO 5 在日常使用中也会有一些热量,并不像是冬天用那样给人感觉简直就是冷冰冰。当然,PRO 5 的热感肯定会比 PRO 6 低一些,毕竟14nm的7420功耗会更好,只是 PRO 6 的发热程度目前为止还是可以接受的。
ee0c17eee2649fce0cd3eab.jpg (75.12 KB, 下载次数: 2)
10:56 上传
这也可以通过续航来作证。从本质上说,一台手机所有的发热都来源于电池,正比于整机功率,因此如果一台机器可以拥有不错的续航,那么再怎么样它也不会热到哪儿去。PRO 6 的电池是另一个很大的争议点,在同等尺寸的手机里(不包括iPhone),它几乎是电池最小的,只有2560mAh,比 PRO 5 少了整整500mAh(取整),接近20%,这让很多人担心 PRO 6 的续航会不会崩。楼主一开始也对此有比较严重的担心,但是实际使用下来,楼主发现PRO 6 的续航似乎并不是那么不堪。楼主单卡移动2G,全程WiFi,亮度自动,高性能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连续使用(QQ、刷论坛、刷网页)下的亮屏时间可以做到5.5~6小时,这个成绩虽然比不上PRO5的7~8小时,但是对于一台手机而言也是足够用一天的了。游戏续航楼主也测试过,使用 PRO 6 玩炉石传说30分钟掉了9%的电量,折算下来游戏也可以连续玩5.5个小时,几乎和刷论坛差不多,而且机身发热也很轻微。
目前也有很多第三方的评测测试过 PRO 6 的续航,总体来说,虽然电池容量比较小,但是 PRO 6 在5寸手机里的续航是正常的,和那些3000mAh的对手相比并没有多少差距,这一方面佐证了 PRO 6 的发热是正常水平(从功率角度说和 PRO 5 差不多),另一方面实际上反而带来了一个优点,那就是充电快。
PRO 5 的充电速度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而 PRO 6 在电池容量缩减的情况下依然维持了24W的充电功率,因此充电速度进一步提升,从90分钟充满进步到了60分钟充满(友情提示:发热巨大,不过放心不会爆炸),尤其是初期充电,10分钟就可以充25%,只要你有足够多的快充头,时间再紧也可以轻松复活。所以楼主认为在保证基本续航的前提下,电池小其实是优点,毕竟大家都用6个小时,你充满要俩小时,我只要一小时,差距还是挺大的。
这一溜下来好像聊了不少点,的确基本都没有深入的说,但是这些方面 PRO 6 基本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你在担心,那基本可以放心。下面楼主打算找几个大家都关心的点,单独的聊聊这两周的感受。
首先是3D Press。这是苹果Force Touch技术的翻版,原理官网都有。PRO 6 应该是目前量产发售的手机里除了iPhone以外第一台支持此类技术的型号,虽然在技术上赶了个早,但是也必然会面对一个先行者都会遇到的问题:用途,尤其是Android环境下。实际上从软件上看,PRO 6 的3D Press压力数据是通过标准Android指针框架的Prs值输出的,范围从0.00到1.00,连续可变。这说明了两点,首先 PRO 6 的压力触控并不是简单的一级或两级,是可以实现多级控制的,其次3D Press并没有使用自创的数据结构,理论上任何第三方应用如果去读取原始指针数据的值,都可以在 PRO 6 上实现对压力的读取。当然,在缺乏统一API的前提下,基本不会有应用会这么做,所以目前如果第三方程序要实现对类Force Touch支持,只能在 PRO 6 上通过魅族提供的API单独开发,这就有些类似之前对SmartBar的适配了,楼主个人感觉难度比较大,尤其是考虑到首先Android 6.0可能就会提供官方的压力API,其次这个功能恐怕并不会在未来成为标配,所以在 PRO 6 上3D Press可能更多的还是应该被看作是技术展示。
从体验角度来说,PRO 6 的3D Press还是比较容易触发的,而且还可以设置力度等级,楼主设置成了轻,因此并不需要用太大的力量就能比较稳定可靠的触发3D Press的效果,和iPhone的体验差不多。不过如果从整体角度来体验的话,PRO 6 在振动回馈上的体验是不足的,毕竟 PRO 6 只使用了普通的线性振子,并没有和苹果一样自己研发更为高级的结构,因此振动不论从细腻度还是变化程度上都要落后很多,不过这也并不能算是一个太大的问题。
那么3D Press到底有什么用?短信预览、照片预览这些其实并不太好用,目前3D Press最主要的还是桌面图标的“右键菜单”。PRO 6 绝大多数的系统应用都支持3D Press菜单,比如:
27c2d4fbd9cd48290bd8.jpg (79.82 KB, 下载次数: 2)
10:57 上传
b482ab530d78af3af89ad0dff19ccdff.jpg (79.61 KB, 下载次数: 2)
10:57 上传
afc0bc70bcbdd52b069ea.jpg (76.52 KB, 下载次数: 2)
10:57 上传
总体来说的确是可以提供一些方便,但是某些程序的3D Press菜单内容还有待商榷。音乐应用的菜单就比较实用,但是设置的是什么情况?WLAN直接从下拉通知栏就可以操作,辅助功能拿来干啥?至于关于手机……拨号的菜单里只有新建和搜索联系人,为什么没有拨号盘呢?所以楼主认为,如果以后可以的话,可以考虑调整一下自带应用的3D Press菜单属性,比如给录音机加上“通话录音”,给计算器加上“汇率转换”,把设置的菜单改为“护眼模式”、“电源模式”和“备份”,诸如此类,让3D Press功能更加实用一些。
至于第三方应用,目前微信支持3D Press,但是微博并不支持,QQ也不支持,力度一般般,希望未来可以更进一步。总体来说,3D Press在 PRO 6 上基本算是个聊胜于无的功能,幸好 PRO 6 的续航并不是不能接受级,否则为了3D Press牺牲的电池容量恐怕就会让人惋惜了。
接着是无线。PRO 6 之所用了X25平台,很重要的原因应该就是支持全网通。因为楼主卡不多,所以没有对比着测试,不过基本上来说,PRO 6 的电话信号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新天线的设计看起来表现还是挺好的,通话质量也不错,至少没出现过听不清的情况。不过楼主并没有仔细测试过手机信号,所以这块就不多做说明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WiFi信号。
9dbc39aca55.jpg (134.32 KB, 下载次数: 2)
10:58 上传
4f2f0d36ccbc2e7bc62ba6d.jpg (134.89 KB, 下载次数: 2)
10:58 上传
这次X25平台搭配的无线芯片从MT6630升级到了MT6631,WiFi部分从1x1的802.11ac升级到了2x2,理论上说支持了866Mbps的吞吐率,但实际上应该是因为这次一刀切的天线设计始终还是不太容易驾驭,恐怕并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设计两组WiFi天线,因此 PRO 6 并没有实现2x2MIMO,还是只有单通道,上限为433Mbps。不仅如此,因为天线设计的变化,NFC天线估计也没地方放了,所以 PRO 6 也去掉了NFC功能,这应该算是美丽的代价吧。从信号强度来看,对比一下 PRO 5,可以看到在连接同一个路由器的时候,绝对强度值是差不多的,都在-57dBm左右,但是 PRO 6 的链接速度是单通道ac满速的433Mbps,而 PRO 5 就只有130Mbps,这也许意味着 PRO 6 拥有更高的信噪比。此外,如果再来看看信号的时间变化图,可以发现 PRO 6 对于信号强度中等强度以下的WiFi信号稳定性要远好于 PRO 5,后者的信号曲线出线了非常频繁的断续。所以总体来说 PRO 6 的WiFi信号要比 PRO 5 好一些。
91e91ae7f121c28cdf66d1.jpg (194.78 KB, 下载次数: 2)
10:59 上传
04db2abdcf555b.jpg (197.65 KB, 下载次数: 2)
10:59 上传
至于断流问题,MT6631经过了升级以后,楼主目前使用下来并没有感觉到断流的现象,不论是打炉石还是看视频,都没有问题。楼主并没ping过路由器,但是有一些第三方测试证实了X20/25平台的WiFi已经彻底修复了这类问题,不需要再担心了。
提到信号,就不能忘了USB 3.0。 PRO 6 的Type C口补全了USB 3.0支持,但是众所周知USB 3.0会对LTE和WiFi信号产生比较明显的干扰,这个问题 PRO 6 是否解决了?出乎意料也不出所料的是, PRO 6 默认并没有开启USB 3.0,而当你试图开启的时候,会弹出这个提示:
16580a90eba15a40b998b.jpg (94.46 KB, 下载次数: 2)
10:59 上传
至于影响有多大楼主就没测试过了,楼主平时倒文件都是用无线共享的,嘻嘻嘻嘻。
----拍照----
PRO 6 的CMOS型号并没有变化,依然是IMX230,但是实际效果和 PRO 5 区别很大。我们一个一个来看。首先是摄像头的造型, PRO 5 的机身厚度是7.5mm, PRO 6 是7.25mm,然而 PRO 6 的摄像头突出高度比 PRO 5 少了接近1mm,要知道这可是在CMOS尺寸保持在1/2.4下做到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 PRO 6 把这个摄像头设计在机身顶部的话,完全可以不用突出甚至可以凹下去……这说明 PRO 6 的摄像头有着全新的光学设计,整体厚度下降了几乎2毫米。随之而来的是 PRO 6 的镜头等效焦距从27mm变成了23mm,广角范围更大,但是不可避免的四周的进光量和中央的差距也更大。虽然内置算法对此做了一些校正,但是在某些场景下还是可以看得出照片边缘的成像素质是有一定下降的,这也是把摄像头做薄必须付出的代价。
966e62caf691a45e8ece.jpg (32.69 KB, 下载次数: 2)
11:00 上传
薄的另一个代价就是 PRO 6 依然不支持光学防抖。不过在 PRO 6 上引入了一些新的算法,让 PRO 6 在出片率上相对 PRO 5 有了明显的提升。如果你有 PRO 6 的话,就会发现,当环境光暗到一定程度以后, PRO 6 取景器的顶部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月亮图标,这就意味着 PRO 6 启动了多帧合成模式。在这个模式下, PRO 6 的成像延迟会有一点点的提升,按下快门的时候会感觉卡了那么一下,但实际上此时的出片率相对于 PRO 5 而言会有质的提升,根据楼主的体验感受,再也不用像 PRO 5 那样屏息凝神,拍完一张还要仔细检查, PRO 6 现在只需要在拍的时候基本地稳一下手机,就几乎可以保证拍出一张不会模糊的照片,拍照体验明显提升。不仅如此,多帧还可以提升相机的极限ISO表现, PRO 5自动模式的最大ISO只能到1600,而 PRO 6 可以突破4800,此时噪点控制会比 PRO 5 略差,但是可以极大的缩短快门时间,提升出片率,毕竟首先要拍的出,其次才能考虑画质。至于光线充足的时候,两部手机的拍照速度都很快,差距则来到了白平衡和自动曝光上了。
PRO 5 的拍照一直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白平衡和自动曝光稳定性欠佳,拍出来的照片经常偏色或者过曝。 PRO 6 在这两方面有着质的提升,哪怕是在复杂光源情况下, PRO 6 的出片也基本能保证正确的色彩,自动测光也显得准确得多。这里楼主放几张对比。
这些是 PRO 5 的:
82be28ccadad38dfebc9026.jpg (186.33 KB, 下载次数: 2)
11:17 上传
984c1eead94bfb024ff895f6.jpg (318.85 KB, 下载次数: 2)
11:17 上传
3ddf637ee8fea92314ffeccba3be3024.jpg (213.9 KB, 下载次数: 2)
11:17 上传
27eaa0a5ddfd81dbad52.jpg (131.29 KB, 下载次数: 2)
11:17 上传
这些是 PRO 6 的:
cfba9683aab.jpg (179.38 KB, 下载次数: 2)
11:20 上传
3fae444040fededd7fb68fd.jpg (289.91 KB, 下载次数: 2)
11:20 上传
977ed00898d.jpg (199.32 KB, 下载次数: 2)
11:20 上传
fada3a333eaeca96c71297.jpg (107.86 KB, 下载次数: 2)
11:20 上传
但是 PRO 6 目前的相机,在对焦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当你以拍摄风景等远景大场面的时候,基本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你希望拍摄近物,尤其是暗光下的近物,那么有一定的几率会出现来回拉风箱无法合焦,或者停留在错误的对焦点上,而且对于快速变化的场景反应并不灵敏,甚至会根本没有反应。对此,一部分是由于 PRO 6 目前的对焦算法存在一些小问题,根据楼主得到的信息,这些问题内部版本已经解决了,买到 PRO 6 的只需要等待下次固件更新即可解决。另一部分则是源于之前提到的激光测距组件表面有太多灰尘。
不过总体来说,PRO 6 的拍照体验要比 PRO 5 好很多,可能画质会有一些轻微的下降,但是用起来要比 PRO 5 省心的多。大部分情况下你不再需要反复确定拍出来的照片是不是清晰的,而且色彩和曝光也基本是准确的。由于视角的提升,拍摄大场面时的冲击力会更好,或者简单来说,一张照片里也可以拍出更多的内容。
来几张样片:
0cf1aea681f8a17257eed9c2a18883fe.jpg (137.23 KB, 下载次数: 2)
11:21 上传
29f74d789adef93f1427b3.jpg (308.09 KB, 下载次数: 2)
11:21 上传
b5c6ef328dd7e8ef4b07e90.jpg (231.99 KB, 下载次数: 2)
11:21 上传
da92a1c4ced3d746d4591c19daadd8ec.jpg (137.95 KB, 下载次数: 2)
11:21 上传
7d790182ccf7e9e7dfcf8.jpg (117.01 KB, 下载次数: 2)
11:21 上传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PRO 6 的前置摄像头也有很大的提升,CMOS从OV5670升级成了OV5695,而且关键是实际体验角度 PRO 6 的自拍,得到了楼主身边妹子朋友的一致好评,以至于楼主的手机经常被她们拿走疯狂自拍,一个多小时都回不来……因此如果有妹子想要买或者需要向妹子推荐 PRO 6,完全可以用自拍做卖点,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好了这次体验就先写这么多吧,让楼主来总结一下:这是一台设计漂亮,屏幕看起来养眼,造型拿在手里舒服,用起来也挺省心的手机,也许硬件并不扎眼,但是绝对够用。看起来的档次感、拿手里扎实的质感、适中的尺寸和价格,都让 PRO 6 有资格成为一台让人摸一摸就忍不住想买的产品,也对得起6这个数字。这个时代,手机已经成为快速消费品,一两年就会换新,再顶级的配置,无非也就是领先大半年,今年的旗舰,说不定还拼不过明年的千元级。但是一台手机如果需要定价到2500,那么它一定会在很多不为人注意的地方下功夫,这些东西配置看不出,纸面写不了,但是当你拿起来,放下去,每天看几个小时的时候,终究都是能体会到的。与其去追求半年之后就会淘汰的配置,为什么让自己更舒服一点呢?
2015纪念勋章2015年度评选纪念
关注新浪微博已关注官方新浪微博
关注微信已关注官方微信
MX4 Pro拥有MX4 Pro
熊猫骑士熊猫骑士
解答解答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族mx3刷机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