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视频时间长怎样添加局麻药

杨柏华& 包长顺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硬膜外麻醉期间引起局麻药中毒原因。方法 分析1986年6月至2010年8月行连续硬膜外麻醉1924例,发生局麻药中毒68例,对于资料完整的68例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连续硬膜外麻醉发生局麻药中毒3.53%,其中32.35%为导管误入血管所致,67.65%为其它原因及血管壁损伤。结论 硬膜外麻醉中预防局麻药中毒首要问题是避免导管误入血管及血管损伤。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导管;误入血管; 局麻药;中毒
【中图分类号】R3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07-0131-01
&&&&&&& 硬膜外麻醉时导管误入血管虽属少见,但如果处理不当可引发局麻药中毒甚至惊厥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总结了68例中毒的发生原因、处理原则、预防措施。
&&&&&&& 1资料与方法
&&&&&&& 1.1我院自1986年6月至2010年8月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中1924例,发生局麻药中毒68例,占3.53%,其中子宫切除术28例,卵巢肿瘤切除术20例,剖宫产手术20例,年龄在23-68岁,其中发生惊厥3例,发生寒战42例,眼花、耳鸣、心慌恶心者23例。严重惊厥抽搐3例。
&&&&&&& 1.2 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例1.女44岁,行卵巢囊肿切除术。麻醉取L2.3间隙穿刺,向头端置管4cm,回吸无血后,注试验量0.75%布比卡因4ml,6min后测无明显阻滞平面,随又注入0.75%布比卡因11ml,患者述有头昏、眼花,随即出现全身抽搐,口唇表紫,血压增高、脉搏增快,立即面罩给氧,静注地西洋10g,抽搐缓解。手术在局麻下完成。术终拔管时见注射器内有血液回流,硬膜外导管有血块阻塞。
&&&&&&& 例2.女50岁,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取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4cm,置管后见注射器内有血液,注射0.75%布比卡因,当推入7ml时病人突然头昏、眼花等症状,随即发生惊厥。立即面罩给氧,静注地西洋10mg,惊厥控制。随之呼吸停止,面罩给氧2min后自主呼吸恢复。20min后清醒。在全麻下完成手术。
&&&&&&& 例3.女28岁,剖宫产术,取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cm,回吸无血,注入2%的多卡因4ml,5min后测似有阻滞平面,随又注入0.75%罗呱卡因8ml,病人即出现全身抽搐,立即面罩给氧,经脉注射地西洋15mg,抽搐即止。麻醉无效,改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完成手术。术终拔管检查见有血块阻塞导管达20cm.除上述三例典型病例外,其余65例均在推药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耳鸣、眼花、恶心、寒战等局麻药毒性反应症状。
&&&&&&& 2结果
&&&&&&& 导管误入血管22例占32.35%,其它原因46例,占67.56%,其中惊厥抽搐3例占局麻药中毒的4.41%,寒战占61.76%,耳鸣目眩、心悸、恶心占33.82%。
惊厥抽搐3例均改麻醉,该全身麻醉10例,其余给予地西泮和咪达唑仑后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
&&&&&&& 3讨论
&&&&&&& 局麻药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毒性惊厥为临床上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是局部麻醉药中毒的严重表现,局麻药中毒时首先表现为舌或唇麻木、头晕、视物模糊不清、言语不利、语无伦次,严重者意识不清、惊厥、呼吸心跳骤停。因此,要时刻警惕患者出现局麻药中毒的先驱症状,密切留意心电图的变化,对于出现有神经和心血管毒性反应的患者应该冷静对待[1],仔细分析并做好抢救局麻药中毒的抢救准备,一旦发生中毒应及时有效治疗、正确处理确保麻醉安全。局麻药中毒的原因是单位时间内局部麻醉药入血所致,有文献报告布比卡因在血浆浓度高于5ug/min时将出现毒性反应[2]本组有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32.35%,回吸导管均有血液回流,如果盲目注射局麻药可能引起严重中毒反应,本文3例惊厥就是由于误入血液所致。有时虽经反复回吸无血,但在注药过程中即出现头昏、眼花、耳鸣、烦躁等局麻药先驱中毒症状也应诊断为局麻药中毒。我们分析回吸无血的原因可能是硬膜外导管与之误入的静脉血管管径相贴近,回吸时血管壁吸附在硬膜外导管尖端斜口处或导管口与静脉壁紧贴有关,应引起注意。硬膜外麻醉置管误入硬膜外腔血管,如果发现不及时而局麻药注入可能导致严重中毒反应,如何预防是关键。我们的体会是:1、本文有三例发生抽搐惊厥,均采取面罩给氧,建立有氧通气,同时给予止惊药,咪达唑仑3mg-5mg,缓慢静注,抑制抽搐惊厥。新近报告用异丙酚可以抑制局部麻醉药引起的惊厥,文献表明2mg.kg-1异丙酚(诱导剂量)通常是安全的,对于局麻药中毒惊厥的抑制作用完善、可靠.[4]2、向外退管1-2cm,当置管后如发现硬膜外导管有血液回流时,除导管直接误入血管,也有一种可能是穿刺置管时损伤了硬膜外腔静脉使导管周围出现少量血肿,此时退管1-2cm,回吸无血后,可在严密观察下注药。本组46例经此处理后,效果满意完成手术。3、经上述处理无效或担心误入血管者本文有3例改间隙重新穿刺置管,且不可盲目推注局麻药。4、如果已向硬膜外注入一定量的局麻药仍无完善阻滞效果者,应改其它麻醉方法,以防局麻药逾量中毒,本文有10例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5、严格执行硬膜外麻醉操作规程,重在预防。Moore认为,惊厥导致的缺氧和酸血症如在15-30s内得到治疗和纠正,可以有效预防或控制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一旦出现CNS毒性症状,苯巴比妥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以提高惊厥阈[3]常规静脉输液,o氧等同时给予脂肪乳剂静脉输入,可以拮抗、解救、加快局麻药的代谢,20%脂肪乳剂推荐剂量为1-3ml/kg[5]。脂肪乳剂对局麻药中毒治疗可以改善布比卡因对心肌的毒性。
[1]黄文起,刘宽智,局麻药物对神经和心血管的毒性(J),广东医学,):
[2]陈武荣,布比卡因毒性反应三例报告(J),临床麻醉学杂志,):182
[3]祝t,张宏,局麻药心肌毒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4, 1(2):25-27
[4]韩倩,张山,乔玉敏等,丙泊酚抑制长效酰胺类局麻药致大鼠中毒惊厥作用的比较(J),天津医药,):461-463
[5]陆捷,江伟,脂肪乳剂解救局麻药中毒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458-460
作者单位: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硬膜外麻醉术后通常多长时间麻药可以排泄掉? 局麻加静脉镇痛手术后,多相关问题
提问时间: 07:42:34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14
病情分析: 你好:考虑这是癫痫的征兆。建议你及时正规医院检查一下,对症治疗。祝健康!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20:36:53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40岁
问题分析:上述情况多属于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原因导致的,建议使用健脑补肾丸,谷维素和参芪五味子治疗的意见建议:晚上用热水泡泡脚,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睡前多一些运动,睡前听听音乐,从心里上给自己减压,放松
回复医生:共4个回答
提问时间: 09:43:31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25岁
问题分析:一般贫血,或者颈椎病变都可以引起头晕的再就是血糖低也可以引起的!建议您最好是做查明病因再做对症药物治疗。意见建议:建议你做头部和颈部的彩色多普勒和脑血流图检查,找到病因,对症治疗。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11:07:38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31
问题分析:你好,头晕可能是感冒,颈椎病,贫血,心律失常,休息的时间和质量不好,都是可能导致的意见建议:最好到医院请医生诊治,确认头晕病因,对症下病,及早治 疗祝健康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10:45:08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38岁
病情分析:你好,以前有过拔牙史吗?可能是由于麻药注射到血管引起的中毒反应。或者是空腹注射麻药的晕厥反应。也有可能是对麻药有过敏。意见建议:一般无多大影响,可自行恢复。如果有过敏史,则以后拔牙或其他手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09:14:33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27岁
头晕可能是感冒,颈椎病,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心律失常,休息的时间和质量不好,都是可能导致的,需要找到原因,针对性的治疗才行。另外注意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都有可能的啊.检查清楚再说。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06:32:26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43岁
病情分析: 您好!您的情况在排除有高血压引起的表现时,其次应注意有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颈椎病或眩晕症引起的表现的,意见建议:首先应进一步检查一下的,确定具体引起的原因后,积极对症治疗即可。在有脑供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13:16:49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33岁
指导意见:你好,可能是属于封闭影响的,也可能是属于体质性因素,这种情况一般及时休息,继续对症治疗,看中医调理试试。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20:42:41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42岁
问题分析:你好,你这个情况下可能是贫血的情况,也有可能是颈椎病或者是血压高造成的,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的。意见建议:检查清楚后对症进行治疗,不需要过于担心的,注意好好的休息,放松心情,不要熬夜,保持心
回复医生:共3个回答
无需注册&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性别:男女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
*提问字数大于10字以上,描述越清楚医生回答越详细哦
向全国15万专家即时咨询胡灵群教授: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中毒之防范
查看: 3724|
评论: |原作者: 论坛助手
摘要: Question1硬膜外血管内置管会有什么后果?现在有什么好办法抢救局麻药血管内注射造成的心脏骤停?答:硬膜外导管血管误置可以造成局麻药全身中毒。中毒的轻重度取决于注射哪一种局麻药和剂量,最严重可以导致心脏骤
Question1硬膜外血管内置管会有什么后果?现在有什么好办法抢救局麻药血管内注射造成的心脏骤停?答:硬膜外导管血管误置可以造成局麻药全身中毒。中毒的轻重度取决于注射哪一种局麻药和剂量,最严重可以导致心脏骤停。注射过程中一定要每隔5毫升回抽检查是否存在回血,询问患者是否有耳鸣、金属味觉、口周麻木等,监视心律失常,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用正在注入的局麻药,按照美国区域麻醉和疼痛医学学会已经发布的、有别于其他心脏骤停的《局麻药全身中毒药物治疗》中的要求作出以下行动:呼喊救命陈述局麻药中毒气道:100%氧气通气(编者注:用简易呼吸气囊(AMBU),严重的气管插管)控制癫痫:苯二氮平类药物首选;避免在血液动力学不稳的病人使用丙泊酚通报给最近的体外循环设备中心控制心律失常需要适当调整基础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方案,增加复苏的时间避免加压素、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局麻药减少单次肾上腺素用量到&1 微克/公斤体重(著者注:马上启动心肺复苏全套,根据简单心肺复苏(BLS)快速胸外心脏按摩,100次/分)20%脂肪乳剂治疗(括号内的剂量按70公斤体重计算)静脉推注(一分钟左右)1.5 mL/kg (标准体重) (~100mL)持续点滴 0.25 mL/kg/min (~18 mL/滴速器控制)顽固性循环衰竭者重复推注1-2次顽固性低血压者滴速加倍到0.5 mL/kg/min循环稳定后继续滴注10分钟以上建议前30分钟最大用量约10 mL/kg
到报告病例,到 报告脂肪乳剂使用
Question2局麻药中毒的症状是什么?答:中毒的表现根据血浓度高低,可以耳鸣、金属味觉、口周麻木、周围肌肉抽搐、癫痫大发作、昏迷、呼吸停止。也可以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以至心脏骤停。
Question3由于硬膜外麻醉引起的局麻药中毒发生率是多少?答:有个系统回顾比较了1982年前后美国局麻药中毒发生率。1982年前四个研究的累计发生率是100/10,000(550/55,159),82年后的另四个研究累计统计发生率急剧下降到4/10,000(26/64,722)。这也被其他的研究所证实,比如,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产妇死亡率、并发症率,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医疗法律诉讼数据库研究。
Question41982年前后,美国麻醉界发生了什么事让局麻药全身毒性发生率这么大幅度的下降?答:局麻药全身毒性问题引起了美国麻醉界高度关注。除了笼统的注意,加强教育,加强监护以外,以下几条措施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注射前回抽不一次性(间隙性)注射完成设定局麻药的最大剂量应用血管内注射指示剂的试验剂量
Question5有什么办法减少产妇硬膜外导管的血管内置管,避免局麻药的全身中毒?答:经过统计30个研究结果后,最近的荟萃分析列出了五个可以减少硬膜外导管血管内置管的办法。侧位置管与坐位置管的血管内置管比值比是0.53(95% 可信区间 0.32– 0.86),六个研究的累计比从 11.9% (81 of 683)降到 6.7% (48 of 720) ;预注盐水硬膜外腔扩充(或盐水法)后与单纯空气法的血管内置管比值比是0.49(95% 可信区间0.25-0.97),八个研究的累计比从10.8% (77/715)降到5.8% (53/952);单口导管与多口导管的血管内置管比值比是0.64(95% 可信区间0.45 -0.91),五个研究的累计比从10% (110/1102)降到6.8% (76/1125);单口钢丝加强型聚氨酯导管与多口聚酰胺导管的血管内置管比值比是0.27(95% 可信区间0.10-0.74),在一个研究中发生率从11.3% (11/97)降到0% (0/103);置管深度≤6厘米与≥7厘米的血管内置管比值比是0.27(95% 可信区间0.10 – 0.74),三个研究的累计比从15% 降到5.4% 。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为什么产妇容易发生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而出现局麻药全身中毒?答:避免出现这一致命性情况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产妇的心肺复苏十分困难。由于子宫的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孕产妇硬膜外静脉扩张明显,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和局麻药全身中毒发生率远比非妊娠期妇女高。
Question720毫升的初始剂量会不会造成高位椎管阻滞?会到大脑上的硬膜外腔吗?什么是高位椎管阻滞的预警症状?答:在西北大学普林斯蒂妇女医院临床实践中,给予15-20毫升局麻药物,让感觉平面的阻滞程度从产前需要的胸10镇痛水平达到剖宫产需要的胸4外科手术麻醉水平,是阴道试产转剖宫产常规采用的麻醉方法。没有见到过全脊髓麻。原来脊髓部分的硬膜外腔在枕骨大孔部位附着,和颅脑内的硬膜外腔没有交通。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射的局麻药,不会达到大脑内的硬膜外腔。但是如果不小心造成蛛网膜下腔置管,即使5毫升的剂量都有可能造成高位腰麻甚至全脊麻险恶情况。预警症状包括:双臂麻木、呼吸困难、发声困难、挣扎呼救。这时需要考虑给100%氧气袋甚至气管插管维持人工呼吸直到麻醉平面降低到T2水平以下。
Question8分娩镇痛硬膜外置管会出现移位吗?如何应付?提倡间断性注射局麻药有必要吗?答:孕产妇的硬膜外腔因为子宫增大造成下腔静脉受压和硬膜腔内静脉曲张,可能导致总体容量减少和蛛网膜下腔变小的现象。硬膜外导管随时间移位,理论上有进血管出现全身局麻中毒,进蛛网膜下腔全脊麻,到硬膜外腔外失效的可能。建议在非紧急情况下,先测平面后,到手术室后间断性推药;在紧急情况下,则权衡利弊,在转运病人前5-10毫升,到手术室检测平面,考虑是否完成余下的10-15毫升或全身麻醉。这种临床处理,高位阻滞非常罕见,会在十年见到一次。但出现肩背部非常难以忍受的胀痛却时而可见。前者可能是管子的蛛网膜下腔移位或和硬膜外腔存在人为的交通,加上脑脊液因硬膜外腔挤压相对减少,腰麻所需局麻药减少所致。后者则可能由于硬膜外腔减少后引起的,也算不能完成20毫升推注的预兆。
Question9在分娩镇痛阴道产转为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时分次给局麻药有什么好处?答:1)保持转运期间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2)帮助测出感觉平面,指导是否需要改变麻醉方法,比如腰麻或全麻;3)减少硬膜外腔的扩张,改为腰麻时,减少困难,也可减少高位腰麻和全脊麻的可能;4)让手术切口部分提早阻断,在即刻剖宫产时,在胸4尚未到达时,就可以启动手术。
在产房里开始推药一直有争议。反对者主要考虑转运过程中的不测因素。大多数人认为,在紧急情况下,如果不在产房开始推药,因为硬膜外麻醉不能及时跟上,全麻剖宫产的机会会大大增加。
Question10麻醉车上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东西?还每班查?每次补充?答:正像第一章所述说的,预见性医学在产房里极为关键。对于像高位/全脊麻或血管内硬膜外导管误置这样的低概率事件,还有产房高危性和多变性,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确定所有抢救药物、抢救器械、设备、耗材,包括气道的、产后大出血的、还有心脏骤停的,班班到位。我们能对付这些紧急情况的时间有限,甚至没有任何预警信号。时间就是生命,而且是两条人命。除此以外,我们还必须有应付所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知识、预见性和技能,还需要精于交流和团队合作医疗。每一、二小时定时查访制,产科、麻醉、助产/护士每班的定时碰头会都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协作解决问题和防患于未然。(无痛分娩中国行合作供稿 新青年麻醉论坛)(“无痛分娩中国行”发起人兼总管,美国西北大学芬堡医学教育院士&&胡灵群&&供稿,美国华盛顿中心医院高级麻醉主治医师&&曹锡清&&审稿)
新青年麻醉论坛微信号:xqnmzcn新青年&&新麻醉&&新思想*合作,投稿,平台交流 请加微信:xyzcn99共创麻醉人自己的微平台,欢迎投稿荐稿! 请回复 06 查看方法
Powered by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用不同速度向硬膜外腔推注局麻药对麻醉范围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局部麻醉药(医药用品)_百度百科
局部麻醉药
(医药用品)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的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递的药品,简称“局麻药”。在保持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可逆的引起局部组织痛觉消失。一般的,局麻药的作用局限于给药部位并随药物从给药部位扩散而迅速消失。
局部麻醉药简介
最早应用的局麻药是从南美洲古柯树叶中提出的生物碱(cocaine),但由于吸收后毒性大,使用受到限制。1904年根据可卡因的化学结构特点,人工合成了低毒性的(procaine)后,使用范围不断扩大。1943年合成的利多卡因(lidocaine)则是酰胺类局麻药的典型。
根据化学结构类型,可将局部麻醉药分为:对氨基苯甲酸酯类(普鲁卡因、苯佐卡因)、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氨基醚类及氨基酮类(达克罗宁)等。
局部麻醉药局麻药的应用方法
1. 表面麻醉(topical anaesthesia)
2.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3. 传导麻醉(阻滞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block anaesthesia)
4. 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腰麻,subarachnoid anaesthesia,spinal anaesthesia)
5. 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
局部麻醉药构效关系
常用局麻药在化学结构上由三部分组成,即芳香族环、中间链和胺基团,中间链可为酯链或酰胺链。根据中间链的结构,可将常用局麻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酯类,结构中具有-COO-基团,属于这一类的药物有普鲁卡因、丁卡因等;第二类为酰胺类,结构中具有-CONH-基团,属于这一类的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局部麻醉药的化学结构类型较多,根据临床应用的局部麻醉药,如酯类、酰胺类以及酮类,可将其化学结构概括为三部分即亲脂部分,中间链和亲水部分。
1、亲脂部分可分为芳烃及芳杂环,但以苯环的作用较强,这部分保证药物分子具有相当的脂溶性。亲水性胺基部分通常为叔胺结构(因其刺激性较轻),既保证药物分子具有一定水溶性以利转运,也提供了与Na+通道受点部位结合的结构基础。因此,局部麻醉药的亲脂性部分和亲水性部分必须保持适当的平衡。这种平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离解常数来描绘。其作用顺序为:
苯环≥吡咯≥吩噻≥呋喃
当苯环上引入羟基、烷氧基、氨基得麻醉作用增强,以对位上引入氨基,丁氨基等局部麻醉药作用尤佳。
2、中间链与局部麻醉药作用持效时间有关,并决定药物的稳定性。
3、中间链中n以2~3个碳原子为好,碳链增长,可延效,但毒性增大。
4、亲水部分为仲胺、叔胺或吡咯、吡啶等,以叔胺为好。烷基以3~4个碳原子时作用最强。
5、为了保持药物在局部的较高浓度 ,维持一定的作用时间,脂溶性不能太大,否则易透过血管壁,随血液流至全身,使局部浓度降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但为了便于制剂在一定范围体液内扩散,又要有一定的水溶性。
局部麻醉药局麻作用
局麻药的作用与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的直径大小及神经组织的解剖特点有关。一般规律是神经纤维末梢、神经节及的突触部位对局麻药最为敏感,细神经纤维比粗神经纤维更易被阻断。对无髓鞘的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低浓度时可显效。对有髓鞘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则需高浓度才能产生作用。对混合神经产生作用时,首先消失的是持续性钝痛(如压痛),其次是短暂性锐痛,继之依次为、、触觉、压觉消失,最后发生运动麻痹,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首先阻断自主神经,继而按上述顺序产生麻醉作用。的恢复则按相反的顺序进行。
局部麻醉药作用机制
目前公认的是局麻药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voltage-gated Na+ channels),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局麻药的作用具有频率和电压依赖性。
局部麻醉药体内过程
1.吸收局麻药自作用部位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和速度决定血药浓度。影响因素有: (1)药物剂量; (2)给药部位; (3)局麻药的性能; (4) 血管收缩剂。
2.分布 局麻药吸收入血后,首先分布到脑、肺、肝、肾等高灌流器官,然后以较慢速度分布到肌、肠、皮肤等血液灌流较差的部位。
3.生物转化和消除 局麻药进入血液循环后,其代谢产物的水溶性更高,并从尿中排出,酯类局麻药主要由假性胆碱酯酶水解失活,如有先天性假性胆碱酯酶质量的异常,或因肝硬化、严重贫血、恶病质和晚期妊娠等引起量的减少者,酯类局麻药的用量都应减少。酰胺类药物的转化降解规律尚不完全清楚,主要在肝细胞内质网代谢转化,故肝功能不全的病人用量应酌减。
局部麻醉药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procaine)是常用的局麻药之一。对粘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普鲁卡因在血浆中能被酯酶水解,转变为对氨苯甲酸(PABA)和,前者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故应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普鲁卡因也可用于损伤部位的。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故用药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但皮试阴性者仍可发生过敏反应。对本药过敏者可用利和利多卡因代替。
氯普鲁卡因 (chloroprocaine) 采用化学修饰方法将普鲁卡因分子中对氨基苯甲酸的2位上用氯原子取代形成氯普鲁卡因,形成新一代局麻药,是酯类短效局麻药,有较强的抗光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可持续给药而无快速耐药性。氯普鲁卡因毒性较低,且其代谢产物不是引起过敏的物质,不需要做皮试,临床应用方便易行
2.利多卡因(lidocaine)又名赛因(xylocaine),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局麻药。相同浓度下与普鲁卡因相比,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及安全范围较大等特点,同时无扩张血管作用及对组织几乎没有刺激性。可用于多种形式的局部麻醉,有全能麻醉药之称,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本药也可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选用此药。
是用碳酸氢钠调节的pH值,并在二氧化碳饱和条件下制成的碳酸利多卡因灭菌水溶液,以28℃为临界点,28℃以下无结晶析出,因此,碳酸利多卡因应在较低室温使用,药液抽取后必须立即注射。由于释放CO2碳酸利多卡因较盐酸利多卡因,具有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所需时间短、对阻滞节段无影响、血药浓度安全范围窄等特点。
3.丁卡因(dicaine)又称地卡因(tetracaine)。化学结构与普鲁卡因相似,属于脂类局麻药。本药对粘膜的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以0.5%~1%溶液滴眼,无角膜损伤等不良反应本药也可用于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因毒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
4.布比卡因(bupivacaine) 又称麻卡因(marcaine),属酰胺类局麻药,化学结构与利多卡因相似,局麻作用较利多卡因强、持续时间长。本药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levobupivacaine) 为新型长效局麻药,作为布比卡因的异构体,在理论及动物试验的证据证明具有相对较低的毒性。
5.(ropivacaine)化学结构类似布比卡因,其阻断痛觉的作用较强而对运动的作用较弱,作用时间短,对心肌的毒性比布比卡因小,有明显的收缩血管作用。适用于硬膜外、臂丛阻滞和。它对子宫和胎盘血流几乎无影响,故适用于产科手术麻醉。
局部麻醉药临床应用
1.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是将强的局麻药根据需要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末梢麻醉。用于眼、鼻、口腔、咽喉、气管、食管和泌尿生殖道粘膜部位的浅表手术。常选用丁卡因,如耳鼻喉科手术前咽喉喷雾法麻醉。
2.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是将局麻药溶液注入皮下或手术视野附近的组织,使局部神经末梢麻醉。根据需要可在溶液中加少量肾上腺素,可减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作用时间。浸润麻醉的优点是麻醉效果好,对机体的正常功能无影响。缺点是用量较大,麻醉区域较小,在做较大的手术时,因所需药量较大而易产生全身毒性反应。可选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3.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所分布的区域麻醉。阻断神经干所需的局麻药浓度较麻醉神经末梢所需的浓度高,但用量较小,麻醉区域较大,可选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和布比卡因。为延长麻醉时间,也可将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合用。
4.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aesthesia)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spinal anaesthesia),是将麻醉药注入腰椎蛛网膜下腔,麻醉该部位的脊神经根。首先被阻断的是交感神经纤维,其次是感觉纤维,最后是运动纤维。常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丁卡因和普鲁卡因。药物在脊髓管内的扩散受病人体位、姿势、药量、注射力量和溶液比重的影响。普鲁卡因溶液通常比脑脊液的比重高。为了控制药物扩散,通常将其配成高比重或低比重溶液。如用放出的脑脊液溶解或在局麻药中加10%葡萄糖溶液,其比重高于脑脊液,用蒸馏水配制溶液的比重可低于脑脊液。病人取坐位或头高位时,高比重溶液可扩散到硬脊膜腔的最低部位,相反,如采用低比重溶液有扩散入颅腔的危险。
脊髓麻醉的主要危险是呼吸麻痹和血压下降,后者主要是由于静脉和小静脉失去神经支配后显著扩张所致,其扩张的程度由管腔的静脉压决定。静脉血容量增大时会引起心输出量和血压的显著下降,因此维持足够的静脉血回流心脏至关重要。可取轻度的头低位(10°~15°)或预先应用麻黄碱预防。
5.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是将药液注入硬膜外腔,麻醉药沿着神经鞘扩散,穿过椎间孔阻断神经根。硬膜外腔终止于,不与颅腔相通,药液不扩散至脑组织,无腰麻时头痛或脑脊膜刺激现象。但硬膜外麻醉用药量较腰麻大5~10倍,如误入蛛网膜下腔,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硬膜外麻醉也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及心脏抑制,可应用麻黄碱防治。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等。
6.区域镇痛(regional analgesia)近年来,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及局麻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理想的围术期镇痛的有效方法,通常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酰胺类局麻药如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在区域镇痛中运用最为广泛,尤其是罗哌卡因,具有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特点,使其成为区域镇痛的首选药。
局部麻醉药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 局麻药的剂量或浓度过高或误将药物注入血管时引起的全身作用,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
(1)中枢神经系统: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不平衡,中枢神经系统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症状。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是边缘系统兴奋灶向外周扩散所致,静脉注射地西泮可加强边缘系统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防止惊厥发作。(2)心血管系统:局麻药对心肌细胞膜具有膜稳定作用,吸收后可降低心肌兴奋性。多数局麻药可使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因此在血药浓度过高时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心血管反应。
局部麻醉药防治
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掌握药物浓度和一次允许的极量,采用分次小剂量注射的方法。小儿、孕妇、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适当减量。
变态反应 较为少见,在少量用药后立即发生类似过量中毒的症状。一般认为酯类局麻药比酰胺类发生变态反应为多。
防治:询问变态反应史和,麻醉前做试敏,用药时可先给予小剂量,若病人无特殊主诉和异常再给予适当量。另外局麻前给以适当巴比妥类药物,使局麻药分解加快,一旦发生变态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抢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