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碧江区新闻二中高一(七)班陈启涛的成绩排名

《找人事网》 寒窗问鼎时,只待金榜题名! 手机站:
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访问地址
贵州公务员、事业单位QQ交流群: 有兴趣的可以加入。
您当前的位置:&>&&>&&>&
《找人事》贵州公务员、事业单位QQ交流群:
《找人事》贵州人事考试信息:
《找人事》贵州招考简章100条:
《找人事》贵州招考简章正在报名中...:
综合成绩=笔试成绩*0.4+试教成绩*0.6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综合成绩=笔试成绩*0.4+试教成绩*0.6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综合成绩=笔试成绩*0.4+试教成绩*0.6
【公告】感谢您对《找人事网》的支持,如果有排版错误、附件失效、网站问题请联系QQ:
更多信息请查看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碧江区人民政府2015年工作报告
字号:&[&&]&视力保护色:
碧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17日在区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碧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杨彪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两次特大洪涝灾害影响和既要加速发展又要消化债务等复杂形势,紧扣主基调主战略,围绕“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定力,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开足马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推项目、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朝着后发赶超、率先小康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过去一年,是我区经济增速在全省排位大幅提升、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的一年。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10.8亿元,增长17.1%,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财政总收入28.55亿元,增长12.9%,公共财政收入11.09亿元,增长19.5%。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中排位第4,创历史最好水平。平台建设形成新格局。碧江经开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心三品”主导产业体系初见端倪,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吸纳就业8500人;和平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产值1.8亿元,吸纳就业1.2万人;坝黄观光农业园区新入列100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大明边城景区游客突破8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600万元,增长60%;坝黄示范小城镇“8+3”项目基本完成,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睿力国际城、麒龙国际会展城等城市综合体项目难中求进,逐渐成为城市新地标。要素保障取得新进展。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2.96亿元;区属平台公司融资到位资金11.89亿元;年末辖区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47亿元,增长31.2%,名列全省第1,贷款余额188亿元,增长38.9%,名列全省第2;完成土地报批470公顷、土地出让57公顷;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31人,帮助企业招工4000余人。全面小康达到新高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39元,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75元,增长14.4%,均名列全省第2。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7%,居全省第10、全市第1,小康25项监测指标全面达标,“三项核心指标”提前实现了小康目标。所有这些,极大地提振了全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了我区加快发展的正能量,传递了碧江蹄疾步稳的好声音。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项目投资和运行调度。坚持把项目建设、扩大投资作为第一动力,把目标管理、运行调度作为基本抓手。强化目标分解。年初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由县级领导带头抓好落实,并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过程监督和动态考核。强化项目带动。对项目建设实行“五个一”推进工作机制和目标倒逼机制,组织召开3次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有力推进了农夫山泉、天翔棉纺、同德制药、海螺水泥等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亿元,增长24.7%,其中产业投资比重达到54.8%,名列全省第6。强化日常调度。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思路,定期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大行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二)狠抓主导产业培育。以“5个100工程”为重点,打造吸附要素、聚集产业和带动发展的战略平台,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加快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新增土地流转3万余亩,果蔬、油茶、核桃、竹子、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建成万元田1.33万亩、万元山1.87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5家、家庭农场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个;铁骑力士生猪扩繁场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标准化养殖场9个,发展养殖大户244户;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个;完成水稻种植保险4.32万亩、森林保险46.61万亩及生猪养殖保险7329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2亿元,增长7%。新型工业发展实现突破。碧江经开区综合测评跨入全省前十位,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项目落户园区。大力推进“个升企、企升规、规改股”工作,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总数达到50户;启动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积极探索“园中园”发展模式,吸引一批中小企业入驻园区,城区50余户食品个体加工户重组整合为善美源味糕点、聚兴米粉、西施豆腐三家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投资120亿元,增长9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增长32.3%,增加值27.6亿元,增长20%,增速名列全省第10、全市第2。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梦幻锦江”总体规划和5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开辟了水上公交,新增星级酒店3家;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开发,与17家旅游电商开展合作,接待游客475万人次,增长25%,实现旅游总收入43亿元,增长26.2%,荣获“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城乡市场购销两旺,新兴商贸业态蓬勃发展。笑哈哈商贸物流城、万丰国际商贸城一期项目投入运营,武陵山现代医药物流园、宝庆现代商贸物流园建设进展顺利;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了百家购、同城易购等网络商务平台。新增民营企业803户、个体工商户4205户,新扶持发展小微企业165户。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1.02亿美元,增长25.0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2亿元,增长13.3%,名列全省第13。
(三)狠抓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交通水利建设扎实推进。铜玉高铁碧江段顺利推进,全面完成清水塘至和平公路提级改造,新建小康路200公里;瓦屋克兰寨中桥建成通车,漾头大桥、和平利王中桥进展顺利;骂龙溪、甲洲旅游码头如期完工;配合市级实施了九龙洞景区旅游环线公路建设;开工建设马岩水库,完成水利防护工程3处8.2公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座,新增改善灌溉面积0.97万亩,解决3.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功能明显提升。建成木杉河湿地公园碧江段,武陵大道、睿力大道建设有序推进,启动实施西外环至洞冲道路、北门至东关道路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粮食直库、桂花塘、桐梓坳等片区棚户区改造;新建沿江栈道2公里;改造城区排水管网21公里,新建城区供水管网32公里;碧江新区行政中心主体工程完工,配合市级抓好“两横一纵”路网建设;碧江经开区新建道路15.6公里、标准厂房30多万平方米。小城镇及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坝黄、漾头、和平等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集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漾头九龙村、坝黄长坪村、宋家坝村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启动9个农村集中建房示范点建设,实施村庄整治701户、农村改厕1.2万户;硬化通组道路40公里、人行步道30公里;完成电网改造118公里;新增25个行政村通宽带,31个自然村通电话,完成7个乡镇邮政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全面完成“环保十件实事”各项任务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万元GDP能耗下降2.82%;扎实推进“五城联创”,创建文明小区10个,完成背街小巷硬化亮化3.5公里;启动实施小十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强力推进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环境保护“六个一律”执法行动及锦江河流域环境污染专项治理,搬迁养殖小区8个,拆除养殖网箱540口,整治沿岸排污口51个、违法排污企业3家;聘请河道保洁员160名,修建垃圾中转站11个、垃圾池117个;完成通道绿化5047亩、营造林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9.1%。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区)称号。
(四)狠抓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区、乡两级产权交易平台,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1.5亿元;启动村改社区和农民市民化改革试点,完成20个村委会改社区居委会工作,完成农民市民化1.5万人;全面组建乡镇规划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城乡规划建设秩序;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滑石、和平、瓦屋撤乡设镇已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加强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推行了城镇社区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建立区乡村三级网格化网络平台系统;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要件72个,减少审批环节150个,平均压缩审批时限57%;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放宽注册登记条件,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先照后证”全面推行;开展固定资产投资评审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共服务外包试点;教育、卫生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开放水平日益提高。深入推进“八争”工作;推行外来客商“卡行铜仁”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客商质量;创新招商方式,反复对外招商,新签约项目105个,签约资金109.8亿元;新开工项目73个,投产项目27个,实施到位资金86亿元;加强与昆山市交流合作,签订并积极落实对口帮扶框架合作协议;贵州银行、贵阳银行入驻碧江,区财源担保公司获批开业,新增银行服务网点70个、小额贷款公司3家;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19次省、市工作交流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全省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碧江点工作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五)狠抓民生实事和社会管理。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努力补齐短板、兜住底线。区财政民生支出19.5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81.94%。扶贫攻坚稳步推进。实施生态移民搬迁643户2727人;争取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5000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1个;全面完成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完成雨露计划培训2000人,减少贫困人口78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4.55%。就业创业取得新突破。推进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启动实施“雁归工程”,实现“雁归人员”创业585人、回乡务工4267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47人,开发持有公益性岗位882个,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106人;城镇新增就业120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9%以内。社会保障上新台阶。继续提高各类社会保障参保率,参保总人数达到22.6万人次,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每人每年2200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平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新建保障性住房10162套,改造农村危房3147户;沙子坳、照壁岩等安置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安置房10万平方米惠及近千家安置户。教育事业长足进步。深入推进教育“9+3”计划、“4+2”突破工程,第十五中学、第十八小学、铜仁一中初级中学开校招生,新增教学班级75个,城区教育“大班额”化解达61%;新建山村幼儿园28所、农村学校食堂9所、寄宿制教师公租房168套、校园塑胶运动场10个,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卫生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区中医院迁建工程主体完工,川硐镇区域中心卫生院、坝黄镇卫生院改扩建投入使用,启动区妇幼保健院、区艾滋病防治中心及17个村卫生室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名列全省第2,连续3年全市第1。完成6个计生服务站(室)建设,人口计生工作在全省“一类县”实现了进位目标。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举办了中国传统龙舟大赛和碧江区第二届职工篮球赛;组团参加全市第二届运动会,获得金牌84枚,名列全市第1;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4个;完成直播卫星接收装置安装调试4108户;完成区图书馆维修改造和电子图书自助借阅系统建设;明·万历《铜仁府志》(点校本)出版发行。社会管理不断创新。深入推进“平安碧江”建设,积极开展“7+3”社会治安整治行动,加快实施“天网工程”,全面加强综治、禁毒、维稳工作,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7.68%。推行社会管理网格化,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整治力度,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六)狠抓政府自身建设。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关于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作风相关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开展“三个开刀”专项整治,切实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严格执行“约法三章”,“三公”经费支出下降25.72%;强化财政收支、政府投资和经济责任审计,对38个预算单位实行预算公开,清理违规公务用车93辆、超标准办公用房4072平方米;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坚持民主考评科(股、站、所)长制度;加强民生项目特派监督工作,围绕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推进、民生政策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区政府工作部门由26个减为24个;制定完善了《加强科学民主决策的意见》等21项制度规定,开通政府微信和书记、区长——群众网上交流直通平台,办结回复群众留言1156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主动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邀请区人大、政协领导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6件和政协委员提案59件,回复率达100%。
与此同时,国防教育、民兵、双拥、统计、市场管理、外事侨务、档案、科普、气象、区划、农机、轻纺、烟草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等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们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始终坚持既要有思路、又要有举措,始终秉持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政绩。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后发赶超的发展势态,苦干实干加力干,就一定能够把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碧部队、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企业少、规模小、水平低;投资增速放缓,对经济的拉动明显减弱;财政持续增收困难,收支矛盾突出,政府性债务和风险防控压力加大;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仍是短板;民生事业发展尚有欠账,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少数干部作风不实、服务不优、效率不高、落实不力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将高度重视,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毫不懈怠,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厚望。
2015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既要牢牢把握全国、全省、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又要深刻认识我区的“四个新常态”,即:加强协调配合,强化执行抓落实的新常态;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实现产业转型与生态优先的新常态;坚持实施开放带动、锐意改革创新的新常态;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拼抢争第一的新常态。新常态意味着新考量,蕴含着新机遇,催生着新动力。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的艰苦奋斗,我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汇聚起了强大的新动力。归结起来一是宏观经济走势向好,中央、省、市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新政策,省、市加大对我区支持的政策红利汇聚的新动力;二是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高速时代和高铁时代的来临,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汇聚的新动力;三是战略平台集聚能力显著提升,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汇聚的新动力;四是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政风民风持续改善,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高涨,盼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汇聚的新动力。我们只要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向好、经济走势趋好、自身条件变好的发展形势,主动把碧江的发展放到全国、全省、全市新常态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去谋划,坚定不移地实施“四大”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扩大投资规模,更加注重做大经济总量,更加注重做强实体经济,全力向上争取支持,向外引进投资,向内挖掘潜力,时刻保持进取之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实现碧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抓项目、实招商、兴产业、调结构、惠民生、稳改革、优环境、防风险,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突出特点、提升亮点,推动碧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6.5%左右,力争17%;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6%、18.6%、16.5%;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左右;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面完成省、市下达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96%以上,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
围绕实现全年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在扩投资稳增长优结构上持续发力。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第一动力,确保全年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以上。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认真研究国家宏观定向调控政策导向和碧江区情实际,用足用好国家财政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重点围绕交通、水利、城乡建设、土地整治、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治理等方面科学编制项目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确保全年争取项目资金12亿元以上。切实抓好贵园信贷通、金融扶贫、定向支农再贷款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完善配套措施,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政银企深度合作,力争辖区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增加30亿元以上、各类贷款余额增加35亿元以上。认真研究运用PPP融资,探索推行产业园区整体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建设用地保障,加快推进在建项目质押土地出让,全年完成土地收储50公顷以上、土地报批550公顷以上。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交通投资20亿元以上,确保建成通村油路108公里,完成谢桥至桐木坪公路提级改造,启动锦江航道疏浚工程,漾头大桥、川硐屋场土中桥建成通车;配合上级加快推进铜玉高铁、渝怀铁路复线、铜仁至怀化高速公路、铜仁客运北站及城区公交站场建设。完成水利投资8亿元以上。加快推进马岩水库建设,确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大坝截流;争取密槽水库立项建设;完成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鱼帽灌区工程,新增改善耕地灌溉面积1.3万亩。推进和平陈家寨500千伏变电站、铜仁城东220千伏变电站建设。抓好铜仁110千伏浅滩变电增容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移动4G基站、村村通宽带基站等能源通讯项目建设。提升实体产业投资比重。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优化投资的主攻方向,围绕碧江经开区、和平生态农业园区、坝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大明边城景区等“5个100工程”发展平台,突出抓好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和数据信息产业项目建设,确保产业投资比重达到55%以上。认真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强化规划引领指导作用,准确把握我区区情实际和发展阶段特征,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精心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加强协调争取,注重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支撑,注重主要目标和重大项目的测算谋划,注重本级规划与上级规划的对应落实,力争更多政策、更多项目挤入上级规划盘子。
(二)在推动工业扩量升级增效上持续发力。大力推进工业发展“三年大攻坚”,继续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积极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大行动,努力做大工业、做优产业、做强企业,确保完成5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80亿元以上、2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做大食品用品药品产业。完成碧江经开区“一心三品”产业规划,扎实抓好项目引进、落地、建设和投产达产工作。把提高园区及标准厂房的企业入驻率和单位面积产值作为重点内容,从筑巢转向更加注重引凤,力争经开区工业产值突破120亿元。开工建设广英石材机械制造、好彩头食品、广州三地电子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一鸣科技饲料、坚磊新型材料、武陵冶化异地改扩建、百丽鞋业二期、天翔棉纺二期、海螺水泥二期等项目。推动中小企业加速发展壮大。大力推进“个升企、企升规、规改股”工作,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扩大规模、兼并重组、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实现壮大升级,帮助企业开辟拓展销售市场,着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中小企业商标注册、食品加工企业QS认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技工作站进园区、科技工作者进企业,加快威顿(铜仁)化工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争取有关研发、检测中心入驻碧江,争取筹建中国干细胞工程试验分基地。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10亿级产值企业达到2家,1亿级产值企业达到10家以上。推进建筑业加快发展。推广运用节能建材和地源热泵;加快组建城投公司旗下建筑施工企业,助推城投公司实体化运行。力争新增1家二级以上施工总承包企业、2家三级以上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各乡镇分别发展1家以上劳务分包企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工匠培训制度,加快乡镇建筑施工队伍建设。确保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5亿元,增长17.5%。
(三)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上持续发力。以现代农业园区和“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品种品质品牌”战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确保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亿元以上。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思路,启动全区“农旅一体化”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园区土地流转4万亩以上,推进“七进园区”和园区景区化“十个一”工程建设。推进和平生态农业园区提质升级,继续扩大特色产业种植规模,打造园区品牌,努力开辟农产品营销新渠道;推进坝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企业入驻,完善休闲旅游设施,努力建设高品质休闲园区。在每个乡镇规划建设1个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并在年内初见成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区新发展精品水果0.3万亩、蔬菜0.2万亩、油茶1万亩、竹子1万亩、中药材0.3万亩;铁骑力士扩繁场全面建成,发展生猪代养户80户以上,新增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建成万元山1.5万亩、万元田1.66万亩;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力争2个以上农产品通过产地认证;统筹抓好农业综合保险工作。做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家庭农场、家庭林场、家庭养殖场、家庭手工场、家庭连锁商场(商店)、家庭旅馆、家庭餐馆、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场两馆两社”建设力度,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以上;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探索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有效联结的组织模式,推进“三社合一”建设,努力培育一批百万元村、十万元村、万元村,让各种集体经济组织遍地开花,引领农村经济发展。
(四)在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上持续发力。启动实施服务业集聚区“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推动旅游发展升级。重点围绕旅游实体招商、项目建设、市场营销和专业服务,积极开发自然、生态、人文相融合的复合型旅游产品,着力构建“快进慢游”服务体系和“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梦幻锦江”、大明边城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五彩桃源”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及坝黄、和平城市农业公园规划建设;以农业园区、特色小城镇、乡村旅游为载体,大力发展城郊休闲游、农业观光游;加强旅游集散中心服务能力建设,规划建设自驾游服务站;推进智慧旅游开发,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网络平台及各类媒体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26%以上。推进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加快铜仁东1000万吨货运编组站建设,提升我区物流运载能力;继续实施乡镇杂货店升级为超市、马路市场升级为专业市场、主城区沿街店面升级为大型综合市场、城市社区沿街零担叫卖升级为商业网点、小广告和熟人营销升级为网上门店的“五个升级工程”;扶持笑哈哈商贸物流园、万丰国际商贸城、现代商贸物流园等专业物流市场做实做强,加快推进汽车贸易城和重型汽车交易市场建设,力争年内投入运行;加快推进民主路商业步行街人防工程建设,完成小十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启动锦江南路文化街区打造,着力改善老城区商贸环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启动农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区平台和智慧产业园电子商务区建设,建设武陵山农业特色产品O2O体验馆,加快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电商试点建设;加快发展家政服务、金融保险、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等产业。让商贸产业壮大成为碧江的支柱和支撑。
(五)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持续发力。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三年大会战”。坚持以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按照“新区提速、老城提升、镇有新街、村有新寨”的要求,推进景城融合、产城互动、教城一体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良好环境。着力强化规划编制和执行。优化和完善碧江经开区、坝黄农业园区等“5个100工程”发展平台规划,启动漾头集镇控规及和平、六龙山、桐木坪等集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规划执行监督和检查力度,加强乡镇规划委员会工作,提高集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持续加大“两违”整治力度,坚决打击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一年时间实现“两违”整治工作常态化管理。着力推进碧江新区开发。加快推进碧江新区城市化项目建设,新区行政中心全面完工实现入驻,完成行政中心东西大街、新联大街、文笔北路等道路工程;配合市级抓好新区“两横一纵”路网、环城大道、凉湾大道、凉湾库区及九龙洞湿地公园等项目规划和建设;加快推进川硐教育园区治安、教育、卫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设置格落坡派出所、交警中队,增设6个治安岗亭和城管岗亭、2个交警岗亭,建成3所小学、1所幼儿园、2个卫生服务中心。着力推进碧江经开区建设。逐步推进经开区7号、11号上段、17号等道路建设,初步形成“四纵四横”路网格局,新增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建成配套保障性住房3800套;配合市级加快推进园区供水一期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园区环保、研发、检测和公共交通、金融服务、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及规划展示馆等配套功能设施建设。着力推进老城改造提升。加快西外环至洞冲道路、武陵大道(含铁路桥)、睿力大道(含铁路桥)建设,确保年内全面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南岳半岛、西外环、曹家园等片区开发建设和粮食直库、桐梓坳、桂花塘、枇杷湾、黄家院子等棚户区改造;完成杨柳塘殡仪馆一期工程建设;以周逸群故居和中南门古城为核心,启动周逸群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强力推进江宗门片区开发改造,打造城市文化传承保护区;配合市级抓好城区排水管网及架梁山、文笔峰等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推进各乡镇小城镇建设的同时,重点实施坝黄小城镇二期和污水处理工程、漾头小城镇、和平小城镇二期建设;继续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以高速公路、省道、景区、小城镇为主线,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启动实施9个农村集中建房点、5个村庄整治和200户农村住房提升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200户;解决2.46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通寨路30公里、人行步道15公里;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线路102公里;完成20个行政村通宽带、30个自然村通电话。着力推进城镇管理创新。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加强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建设,探索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管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物业公司等参与组成的“一核多元”社区共管共治机制,充分发挥居民互助自治作用,着力提高居委会(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建设社会服务工作队伍。着力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坚持一手抓环境治理、一手抓生态建设,严守生态底线。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小河流域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和区乡村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2万亩,扎实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森林覆盖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63平方公里;加快推进贵州碧江(天生桥)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积极开展“锦江生态达标年”各项工作,加大锦江河流域污染整治力度;深入推进“五城联创”,按要求完成市级下达的年度目标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城区背街小巷硬化亮化,完善背街小巷环卫设施,推进碧江经开区环卫设施和各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持续发力。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围绕做活城市经济,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吸附积聚外力,激发市场投资热潮。以需求、问题为导向,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房屋确权颁证,加快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流转、融资工作机制,扩大农村产权交易规模和融资规模;加快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区属投融资公司及财源担保公司市场化运作,严格按照“锁定存量、严控增量、分类施策、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争取省级债券,盘活存量资源,增加国资收益,消化存量债务。建立健全国有投融资公司“借、用、管、还”工作机制,充分利用一年剥离过渡期,争取棚户区改造、土地收储、水利、交通四大领域的融资规模,解决在建项目后续融资,有序推动新建项目融资;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全口径预算体系,全面推行财政预决算公开;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试点范围,将政府项目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管理、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国有资产拍卖、城市环卫及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加油、保险等纳入试点目录;试行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扩大“营改增”范围,全面实行网络发票管理制度,提升税收征缴服务能力和水平;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优化政务环境,窗口工作做到“三通、四办”,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确保畅通,基本符合法律法规的完善疏通,需前置条件的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对资料齐全的立即办,资料不全的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重大项目跟踪办。进一步理顺乡镇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乡镇“小部制”改革,建立各乡镇综合执法队伍,促进乡镇工作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增强市场活力为导向,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认真落实“3个15万元”扶持政策,力争全年新增各类企业8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4200户以上,新扶持发展小微企业200户以上,民营经济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高;着力聚焦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工作提到更加重要的高度、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5个100工程”发展平台,围绕现代物流、食品用品药品以及生态农业、建筑业、大健康、文化旅游、数据信息等产业,创新招商方式,加大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力度,探索委托招商,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招商活动。加快对接落实香港产业园、奥特莱斯、圣迪乐现代养鸡场等项目落户。确保全年签约项目110个以上,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5个以上,实施到位资金108亿元以上;抓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清理规范和兑现工作,最大限度地稳定投资企业的人心和信心;启动建设碧江对外经济综合商务区,争取落户碧江经开区保税仓;加强与昆山市的交流合作,继续落实好去年签订的对口帮扶框架合作协议。
(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扎实抓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全力抓好扶贫攻坚。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完成扶贫生态移民581户2121人,巩固“减贫摘帽”工作成果,年内减少贫困人口0.5万人。积极扩大就业创业。认真落实各项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创造财富;继续巩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成果,启动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加快实施“雁归工程”,新增雁归人员创业就业4800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25万人以上,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5000人以上,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以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成“五项基本保险”参保22.7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健全城乡低保标准稳定增长机制,提高保障标准10%以上;完成川硐老年养护楼和梵净山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3000套、公租房9000套;加快推进照壁岩、茅溪、沙子坳、猪鬃厂等安置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继续推进教育“9+3”计划、“4+2”突破工程和“3361”师训强教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加快推进铜仁二中体育馆、第十中学扩建、铜仁一中初级中学校舍、三中校舍等中小学基础设施项目,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实行常态化管理;继续抓好山村幼儿园建设,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网格化管理。加强卫生、计生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继续抓好卫生计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计生工作水平。区中医院迁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区妇幼保健院、区艾滋病防治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应急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立完善计生工作管理机制,确保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6‰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8‰以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组建乡(镇、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和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确保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全民健身、送电影送戏下乡等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建成川硐新区体育馆和1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进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创建工作,出版发行二轮续修《铜仁市志》和《碧江年鉴》工作,完成中南门古城万氏大院、禹家大院等四个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启动东山寺规划和建设。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进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积极构建以企业、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和创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大力提升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年内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50件以上。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平安碧江建设“五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创新群众工作机制,着力抓好综治、禁毒、维稳和信访工作,加强社会稳定“十大风险点”排查处置化解工作,切实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夯实社会稳定基础。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六打六治”专项行动,确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认真做好全面小康达标评估验收工作。今年是我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估验收年,建成一个实实在在、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主攻薄弱环节,补齐小康短板,加强小康监测,确保各项指标达标。强化小康宣传,深入开展“知小康、话小康、建小康”系列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全面小康内涵。认真做好迎检工作,确保3月底前完成市级申报工作,10月底顺利通过全面小康达标省级综合评估验收。
同时,加强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建设和平、坝黄人工影响天气设施;认真落实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县);大力推进外事侨务、残疾人、档案、统计、妇女儿童、老龄、科普等事业发展,大力支持国防教育、双拥、民兵及群团组织工作。
(八)在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持续发力。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以政务权责清单化、政务运转平台化、政务行文公开化、政务活动智能化、政务服务人性化为基本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减政、减负、减支,扎实抓好政务服务规范化和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织牢社会保障网、公共安全网、生态保护网,制定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下放部分行政审批权限,将小额贷款贴息、婚姻登记等权限下放至乡镇;在坝黄镇开展部分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委托下放试点工作。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区级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库和专家咨询制度,把公共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贯穿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确保行政决策制度可行、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制定政府决策第三方评估办法和政府决策纠错问责实施办法。合理界定重大行政决策范围、事项和量化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健全行政决策后评估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规范文明公正执法。把依法行政成效作为衡量政府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完善执法听证程序,规范听证行为,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重点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部门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干部法制培训,切实增强干部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强化行政权力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新闻媒体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坚持把公开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法将政务信息、行政审批纳入电子政务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努力做到全区行政事务“一网办公”、行政审批“一网打尽”、行政权力“一览无余”;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十项规定和区委九项规定,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措施,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推进政风持续好转;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廉政准则;继续深入开展“三个开刀”专项整治,下大力气整治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负面典型曝光制度,对不履行或滥用行政权力的严肃问责,坚决查处权钱交易等腐败案件,加大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力度,深入推进民生特派工作,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今天的碧江,势头正强劲;明天的碧江,前景更广阔。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凝聚新动力,推动新发展,为实现碧江的后发赶超、率先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碧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一心三品”:指在碧江经济开发区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食品、药品、用品特色产业。
“8+3”工程:即在每个示范小城镇建设或完善1个路网、1个标准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农贸市场、1个市民广场或公园、1个污水处理设施或垃圾处理设施项目、1个敬老院、1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基础上,力争建设1个体育场、1个产业园区、1个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小康三项核心指标:指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环境质量指数。
“五个一”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机制、一抓到底的项目服务机制。
“个升企、企升规、规改股”:指个体户升级为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
工业“百千万”工程:指省级抓100户企业立标杆、市级抓1000户企业强骨干、县级抓10000户企业夯基础,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格局,以企业强产业、以产业强工业、以工业强经济,为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提高有力支撑。
“园中园”发展模式:即工业园区内所发展生成的孵化园。目前碧江经开区范围内包括中小企业创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智慧产业园和食品产业园等。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指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等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
锦江水上公交:指锦江水上公交巴士,主要承担锦江水上公共交通运输和梦幻锦江的旅游线路功能,有利于促进碧江经济发展和锦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环保十件实事:一是实施锦江河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二是实施PM2.5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实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县城全覆盖,建立严格的大气等环境因子的监测、会商、发布机制;三是强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四是实施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五是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六是加快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七是推进国家级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城市建设;八是开展噪声污染治理行动;九是加强环境监测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十是倡导生态消费、推进污染减量化工程。
五城联创: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
“六个一律”执法行动:指建设项目未经环评审批以及未按环评要求落实污染防治设施的,一律停建、停产;对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私设暗管等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从重处罚;对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一律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排污单位严重违法导致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和造成严重后果且社会影响恶劣,负有监管职责的国家公职人员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一律追究行政责任;涉及国有企业的,同时追究国有企业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污染饮用水水源,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私设暗管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等严重污染环境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排污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一律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进入企业环保信用黑名单,记入贵州省企业诚信信息网信用信息数据库,对其进行失信惩戒。
八争:指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人才、争出经验树典型、争召开现场会、争融资规模、争改革试点。
“卡行铜仁”服务:是我市全面推引的为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体现来我市投资创业的招商引资企业家身份,而办理的《投资绿卡》,让持卡人(客商)在其投资企业所在县区、开发区、高新区能在工作、生活方面享受高效、便捷服务的一种招商引资软环境制度。
贫困发生率: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的比例。
雁归工程:是我市为了满足铜仁现实发展的需要而实施的一项旨在引导和扶持铜仁籍在外人员返铜创业就业,从而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工程。
“4+2”突破工程:指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优美教室建设、安全围墙建设在内的教育突破工程。
“9+3”义务教育:指在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确保以县为单位,到“十二五”末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对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行3年免费教育。
“3361”师训强教:指用3年时间打造30个示范基地学校培育6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使教育质量跃居全市第一。
城区学校“大班额”:指把城区初中、小学班额人数控制在54人以下。
普及十五年教育:指从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到初高中的6年,一共15年。
“7+3”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指严打犯罪“雷霆行动”、治安防范“织网行动”、治安乱点“清除行动”、整肃毒害“扫毒行动”、平安校园“护校行动”、医院环境“整治行动”、网络整治“净网行动”,加强“三强”行为“治理行动”、反邪防邪“飓风行动”、市场秩序“整顿行动”。
社会网格化管理:指依托三维仿真地图实现网格内“人、事、地、物、情、组织、单位”等信息直观展现、常态化管理、智能分析,以硬件网络平台、数据平台、应用平台、业务平台为支撑,整合整个区域的资源、事件,以“信息采集、事件上报、事件处理、事件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六步闭环流程,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体系,构建“一体化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平台体系。
“六打六治”专项行动:指打击矿山企业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行为,整治图纸造假、图实不符问题;打击破坏损害油气管道行为,整治管道周边乱建乱挖乱钻问题;打击危化品非法运输行为,整治无证经营、充装、运输,非法改装、认证,违法挂靠、外包,违规装载等问题;打击无资质施工行为,整治层层转包、违法分包问题;打击客车客船非法营运行为,整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及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和长途客车夜间违规行驶等问题;打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整治违规住人、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封闭等问题。
“三个开刀”专项整治:指在全市党政机关向“不找熟人办不成事开刀”,在司法系统向“有理有据得不到公正结果开刀”,在乡村、社区向“没得关系得不到公平对待开刀”。
“营改增”:指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
PPP运作模式: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三个万元”工程:市委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创建亩年产值达万元的田、亩年产值达万元的山,到2016年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
“七进园区”:即基础设施建设进园区、装备设施进园区、花卉苗木进园区、电子商务进园区、消费主体进园区、有机生产标准进园区、文化标准进园区。
园区景区化“十个一”:即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停车场、一座公厕、一条旅游公路、一个体验场所、一处休闲设施、一批引导标识、一批购物场所、一批餐饮住宿设施、一批水电配套设施)工程。
百万元村、十万元村、万元村:指村级集体经济产值达到百万元、十万元、万元。
平安建设“五项行动”:指背街小巷亮化行动、天网地网延伸行动、吸毒人员收戒管控行动、零发案小区创建行动、平安建设大宣传行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仁市碧江区教育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