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李述斌妮 是我初中同学,现在失联了,她是武汉是黄陂区人,是84年或85年出生的。麻烦各位能帮忙找下吗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微型电网的并网方式初探
阐述了微型电网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微型电网并网的几种基本结构,初步比较各自优点得出VSC符合微电网并网要求,着重分析了背靠背VSC简化数学模型,对背靠背VSC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法,分析得出具体的功率解耦控制方法.
ZHANG Bao-li
LI Wei-hua
HOU Ji-kun
作者单位: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西安,710032
商洛供电局,陕西商洛,726000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48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5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Item 140.119/37166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166
日期:&2003
上傳時間:& 12:34:58
摘要:&方志的編修是文化的儲存,卷帙浩瀚的方志,其囊括的空間涵攝府、廳縣等行政區域,所記載的時間又具連貫性,是清領時期遺留下的重要文化資產。而藝文志的纂輯猶如文化積累過程的印記,透過本論文檢視方志藝文志,解讀清領時期臺灣古典文學的創作群組及其創作取向。
本文研究範疇限定在清領臺灣212年間(1684年-1895年)已出版之臺、澎方志;而府、廳縣志、采訪冊中,凡有〈藝文志〉一門者,皆為討論之文本,計有《臺灣府志》、《重修臺灣府志》(周志)、《諸羅縣志》、《鳳山縣志》、《臺灣縣志》、《澎湖志略》、《重修福建臺灣府志》、《重修臺灣府志》(范志)、《重修臺灣縣志》、《續修臺灣府志》、《重修臺灣縣志》、《澎湖紀略》、《續修臺灣縣志》、《澎湖續編》、《彰化縣志》、《噶瑪蘭廳志》、《噶瑪蘭志略》、《淡水廳志》、《澎湖廳志稿》、《澎湖廳志》、《苗栗縣志》、《臺東州采訪冊》、《恆春縣志》、《鳳山縣采訪冊》24本。
在第一章緒論中,敘述研究動機、研究現況,並確立研究範疇。第二章先行將「藝文志」釋義,界定正史藝文志與方志藝文志纂輯方式的差異;再探索清代臺灣方志纂修的時代背景與情形;並依編纂者對藝文志文體區分為15類;進而對方志中的「凡例」、「小序」、「總論」、或編纂者之詩文唱酬,尋繹其的文學觀點,以為其甄錄詩文之標準。第三章則就藝文志之內容,分為三組作者群,分別以其身分類型作作品內容的探討,得知文士於創作過程,一般多侷限於既定的傳統詩文觀,若遭逢重大環境變易,如山河變色、行旅異域,均足以影響其興感及創作題材,故明末遺民詩人詩作多假時節以興金甌缺損之感;至若流寓文士眼見與內地迥異的山川氣候、人文習俗,常將景物行諸吟詠或訴諸文字;而臺澎本土新興文士,除創作大量詠物紀勝詩文外,亦有省視地方動亂、反思風土民情的作品。第四章則以藝文志中作品的書寫形式,以「結構」、「辭采」、「意象」三面向探論之;藝文志作品之作者群承自中國古典文學的脈絡,又加以明清八股取士的舊習,以致於詩文結構大多跳離不出既有的窠臼,然而透過本論文的舉例疏證,可見其強力於辭采的經營;雖然在意象的審美意識上,未有及於同時期內地文士的創作,然而文學的抒情言志作用已然呈現,不論是示現實境,或託物詠懷皆有可觀的面貌。第五章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一、方志類(依書名筆劃排列。下同)小琉球漫誌
臺北o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7年恆春縣志
臺北o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0年重修鳳山縣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重修臺灣府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重修臺灣府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重修臺灣縣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苗栗縣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雲林采訪冊
臺北o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年清一統治臺灣府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淡水廳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新竹縣志初稿
鄭鵬雲、陳朝龍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新竹縣采訪冊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彰化縣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鳳山縣采訪冊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鳳山縣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福建通志臺灣府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臺東州采訪冊
不著撰著人
臺北o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0年臺灣志略
臺北o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年臺灣采訪冊
臺北o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年臺灣府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臺灣府志三種
北京o中華書局
1985年臺灣紀略附澎湖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臺灣澎湖紀略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臺灣通史
臺北o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78年臺灣通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臺灣縣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臺灣輿地彙鈔
臺北o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5年諸羅縣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澎湖志略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澎湖紀略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澎湖續編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澎湖廳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澎湖廳志稿
豪、潘文鳳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年噶瑪蘭志略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噶瑪蘭廳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噶瑪蘭廳志續補
臺北o成文出版社
1983年續修臺灣府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續修臺灣縣志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年二、目錄提要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公藏方志目錄
王德毅主編
臺北o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
1985年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
金恩輝o胡述兆編
臺北o漢美圖書
1996年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北京圖書館編
北京o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7年國立地方志聯合目錄
中國科學院編
北京o中華書局
1985年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
臺北o中央圖書館
1960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線裝書目錄
臺北o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199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籍總目
臺北o故宮博物院
1968年清代臺灣三十三種地方志采訪冊紀略人名索引蔡志展編
臺北o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000年臺灣文獻書目解題o方志類
臺北o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8年臺灣公藏方志聯合目錄
臺北o中央圖書館
1960年臺灣史檔案文書目錄
黃富三主編
臺北o臺灣大學
1997年臺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
莊英章主編
臺北o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年臺灣先賢著作提要
新竹o新竹社會教育館
1974年臺灣漢人移民史研究書目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出版1989年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
吳福助主編
臺北o文津出版社
1999年三、文學、哲學專著文學經典與臺灣文學
臺北o富春文化
2002年中國文人的自然觀
顧彬著、馬樹德譯
上海o人民出版社
1985年中國文學批評史
王運熙、顧易生
臺北o五南出版社
1993年中國文學批評史
臺北o明倫出版社
1972年中國文學批評通史
鄔國平、王鎮遠
上海o上海古籍
1996年中國文學理論史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
臺北o洪葉出版社
1994年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
張少康、劉三富
北京o北京大學
1995年中國詩學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
臺北o幼獅出版
1977年中國詩學體系論
北京o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1992年台灣文化論
臺北o玉山社出版
2003年台灣文學史
福州o海峽文藝出版
1991年台灣文學史綱
高雄o文學界雜誌社
2000年台灣文學隔海觀
臺北o風雲時代出版
1995年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臺北o駱駝出版社
1997年金川詩草百首鑑賞
臺北o文史哲出版社
1997年近體詩創作理論
臺北o洪葉文化公司
1997年近世中國經典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o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4年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
侯中一編校
臺北o寧波同鄉月刊社
1977年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
艾略特著、杜國清譯
臺北o田園出版社
1969年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
臺北o學生書局
1991年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
臺北o麥田出版社
1995年旅行與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
臺北o書林出版社
2001年旅遊文學論文集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
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0年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
臺北o文津出版社
2002年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
臺北o文津出版社
1996年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
臺北o蘭臺出版社
2002年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施懿琳
高雄o春暉出版社
2000年詩與美
臺北o洪範書局
1984年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
嘉義o嘉義市立文化中心
1998年臺灣古典散文選讀
臺北o五南圖書出版社
2003年臺灣文學集
葉石濤編譯
高雄o春暉出版社
1999年臺灣文學散論
臺北o文史哲出版
1994年臺灣竹枝詞選集
臺北o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
臺北o文津出版社
2000年臺灣古典詩面面觀
臺北o巨流出版社
2002年臺灣詩史
臺北o文史哲出版社
1999年臺灣詩錄
南投o臺灣省文獻會
1971年臺灣詩選注
臺北o正中出版社
1996年興亡千古事--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歷史
臺北o故鄉出版社
1980年歷史與思想
臺北o聯經出版社
1976年學詩門徑
臺北o學生書局
1983年簡明台灣文學史
古繼堂主編
臺北o人間出版社
2003年四、歷史文化專著方志今議
商務印書館編審部
臺北o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6年方志新論
臺北o正中書局
1974年方志學
上海o商務印書館
1935年方志學研究論叢
臺北o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0年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
臺北o南天出版社
1995年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論文集
許雪姬、林玉茹編臺北o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9年中國地方志
臺北o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5年中國地方志綜錄
臺北o新文豐出版社
1975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臺北o里仁書局
1995年海峽兩岸地方史志暨博物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9年清代臺灣方志研究
臺北o臺灣學生書局
1996年清代臺灣之鄉治
臺北o聯經出版社
1979年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
臺北o漢鑫出版社
1992年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
臺北o天工出版社
1985年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
臺北o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1997年章氏遺書
臺北o漢聲出版社
1973年臺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
臺北o臺灣省博物館
1994年臺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
臺北o聯經出版社
1982年臺灣文化志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5年臺灣平埔族史
臺北o南天書局
1986年臺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
臺北o常民文化
1997年臺灣史
南投o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年臺灣史管窺初輯
臺北o浩瀚出版社
1975年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臺北o聯經出版社
2000年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
臺北o允晨出版社
1989年臺灣的原住民
臺北o臺灣省博物館
1996年臺灣開發史研究
臺北o聯經出版社
1989年臺灣開發與族群
臺北o前衛出版社
1995年臺灣歷史上的人物
臺北o成文出版社
1981年簡明中國方志學大綱
臺北o文史哲出版社
2000年五、論文類(一)學位論文《沈光文及其文學研究》
林煜真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郁永河《稗海遊記》研究》
陳虹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孫元衡及其《赤嵌集》研究》
吳玲瑛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2年《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
林淑慧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清代流寓詩人及其詩之研究》
周滿枝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0年《清代臺灣方志之研究》
盧胡彬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5年《清代臺灣民變研究》
劉妮玲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2年《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
詹素娟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年《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
蔡淵洯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0年《清代臺灣武備制度的研究--臺灣的綠營》許雪姬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2年《清代臺灣婦女生活的研究》
卓意雯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
施懿琳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1年《漢書藝文志研究》
香港珠海書院中國歷史研究所研究生畢業論文
1975年《論《臺灣省通志稿》之纂修--以革命、學藝、人物三志為例》
曾鼎甲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1999年《臺灣天然災害類古典詩歌研究--清代至日據時代》
戴雅芬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2年《臺灣光復前重要詩社作家作品研究》
陳丹馨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臺灣詩社之研究》
王文顏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9年《道咸同時期淡水廳文人及其詩文研究--以鄭用錫、陳維英、林占梅為對象》
謝智賜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藍鼎元研究》
藍國榮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年(二)期刊論文〈中國古代方志及其文化價值〉
吳祖鯤《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期
1993年9月〈方志之名稱與種類〉
朱士嘉《禹貢》半月刊第1卷第2期
1934年3月〈內地旅臺文人及其作品〉
賀嗣章、廖漢臣《臺灣文獻》第10卷第3期
1959年6月〈史前時期的臺灣〉
宋文薰《歷史月刊》第21期
1989年10月〈北臺灣傳統文學發展概述--清代至日治時代〉(上)
黃美娥《國文天地》第16卷第9期
2001年2月〈北臺灣傳統文學發展概述--清代至日治時代〉(下)
黃美娥《國文天地》第16卷第10期
2001年3月〈朱一貴事件淺探〉
《臺北文獻》第38期
1976年12月〈有關臺灣文學研究的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
方美芬《文訊》月刊第185期
2001年3月〈明清之際臺灣移墾社會的原型〉
張明雄《臺灣文獻》第40卷第4期
1989年12月〈故宮檔案與清代臺灣史研究〉
莊吉發《臺灣文獻》第49卷第3期
1998年9月〈從文獻資料看臺灣平埔族〉
李亦園《大陸雜誌》第10卷第9期
1955年〈從中文文獻資料談平埔族研究〉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臺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
1988年6月〈從歷史文獻看中國在臺澎的主權〉方豪《東方雜誌》第5卷第1期
1971年7月〈從臺灣府縣廳志探測清代臺灣之民生經濟〉
莊金德《方志通訊》第3卷第3期
1954年12月〈區域特性與文學傳統〉
龔鵬程《古典文學》第12集
臺北.學生書局
1992年〈康熙年間清廷治臺政策及其檢討〉 張明雄《臺北文獻》直字第74期
1985年〈開啟臺灣文學研究的另一扇窗〉
黃美娥《文訊》月刊第174期
2000年4月〈清代中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
方豪《臺灣人文》季刊第3期
1978年4月〈清代台灣方志在人類學的材料〉
程俊南《臺灣風物》第49卷第2期
1999年6月〈清代的幾部《臺灣府志》〉
李秉乾《國文天地》第5卷第11期
1990年4月〈清代前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
方豪《臺灣人文》季刊第2期
1971年1月〈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
余英時《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9卷第1期
1976年1月〈清代後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
方豪《臺灣人文》季刊第4期
1978年7月〈清代巡臺御史傳略及詩錄〉
臺灣史蹟研究中心《史聯雜誌》第13期
1988年12月〈清代流寓文人楊浚在臺活動及其作品〉
黃美娥《臺北文獻》直字第127期
1999年3月〈清代福建人士與臺灣方志〉
鄭喜夫《臺灣風物》第20卷第2期
1970年5月〈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
黃富三《食貨月刊》
1981年4月〈清代臺灣方志在社會人類學的材料--以「臺灣府志」與「諸羅縣志」有關1717年以前的平埔族風俗紀錄為主〉
程俊南《臺灣風物》第49卷第2期
1999年6月〈清代臺灣儒學的教育宗旨析論〉
林孟輝《孔孟月刊》第37卷第8期
1999年4月〈清初旅臺文人之臺灣社會觀察--以郁永河《稗海遊記》為例〉
何素花《聯合文學》第13期
1995年12月〈清初臺灣的社會救濟措施〉
黃秀政《臺北文獻》第33期
1975年9月〈清循吏姚瑩治臺事蹟及其經世文章〉張雄潮《臺灣文獻》第15卷第1期
1964年3月〈第一部「臺灣府志」--蔣毓英纂修〉毛一波《東方雜誌》第18卷第4期
1984年10月〈對臺灣史研究的期待〉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12期
1989年12月〈《稗海遊記》研究〉
費海璣《書目季刊》第6卷第2期
1971年9月〈稗海遊記: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莊雅仲《新史學》第4卷第3期
1993年9月〈斯土斯民--活躍在清代臺灣歷史上的人物〉
馮明珠《故宮文物月刊》第19卷第218期
2001年5月〈詩經中的懷鄉主題〉
李昀瑾《中正大學中文所研究生期刊》第4期
2002年12月〈僻地上的文采詩情--我看《金門縣.藝文志》〉
王小莉《中國地方自治》第55卷2期
2002年2月〈臺灣方志之纂修及其體例流變述略〉高志彬《臺灣文獻》第49卷第6期
1998年9月〈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以出版專著為例〉
施懿琳政治大學《臺灣文學學報》第1期
2000年6月〈臺灣古典文學專題〉
黃美娥政治大學《臺灣文學學報》
2000年6月〈臺灣平埔族的歷史重建與文化理解--讀《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
張隆志《古今論衡》第2期
1999年6月〈臺灣早期文學史話〉
徐坤泉《文獻專刊》第2卷第3、4期
1975年9月〈臺灣的文學簡介〉
毛一波《臺灣文獻》第27卷第1期
1976年3月〈臺灣府志六修說之誤〉
怡《臺灣風物》第21卷第4期
1971年12月〈臺灣海洋文化之初探〉
莊萬壽臺灣師範大學《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
1997年3月〈臺灣清代地方志之研究--以康熙年間所編之臺灣府志為例〉
張勝彥《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0卷第5期2000年2月〈談談清代地方志的特色〉
任麗洁、裴琦《文史雜誌》
四川.文史研究館
1994年1月〈論二十世紀西方歷史敘述研究的兩個階段〉
新《思與言》第37卷第1期
1954年12月〈論中國古典文學的兩大主題--從〈登樓賦〉與〈蕪城賦〉探討「遠望當歸」與「登臨懷古」〉
廖蔚卿《幼獅學誌》第17卷第3期
1983年5月〈論方志之史地兩源及其發展〉
林天蔚《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1990年7月〈論清康熙時期納臺爭議與臺灣開發政策〉(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地田野研究室主辦之「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國際研討會」)
湯熙勇《臺北文獻》直字第114期
1995年12月〈諸羅縣志的地理學評價〉
陳正祥中央研究院《臺灣文獻》第9卷第4期
1999年3月〈劉良璧與臺灣府志〉
謝浩《臺北文獻》直字第34卷
1975年12月〈歷史敘述與近代英國史學傳統的轉變〉周樑楷《興大歷史學報》第8期
1998年6月〈歷史藝文志的斷限〉
喬衍琯《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51期
1985年6月〈歷史藝文志漫談〉
喬衍琯《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1卷第2期1994年12月〈陳第東番記考證〉
方豪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7期
1956年〈陳第與東番記〉
許俊雅《中國學術年刊》第13期
1992年3月〈道光間增修臺灣府志小考〉
鄭喜夫《臺灣風物》第22卷第2期
1971年6月〈舊命題的全新架構--明清之際的經世思想〉
林保淳《幼獅學誌》第19卷第4期
1987年10月〈藝文志釋義〉
周駿富《輔大圖書館學刊》
描述:&碩士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2
資料來源:&
資料類型:&thesis
顯示於類別:
文件中的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pdf150KbAdobe PDF511.pdf110KbAdobe PDF603.pdf109KbAdobe PDF606.pdf50KbAdobe PDF614.pdf296KbAdobe PDF1610.pdf697KbAdobe PDF2228.pdf796KbAdobe PDF2109.pdf773KbAdobe PDF2927.pdf167KbAdobe PDF701.pdf212KbAdobe PDF1012.pdf1210KbAdobe PDF2924.pdf74KbAdobe PDF532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著作權政策宣告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Copyright&&&&
Enhanced by &
Copyright&&&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四卷本《李自成》全新面世吴永平等  本报讯 经过精炼、压缩、补写和近千余处错讹的订正,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
  五卷本《李自成》是已故著名作家姚雪垠的代表作,反映的是明崇祯 十一年(1638)至清顺治二年(1645)农民起义的悲剧历程,同时在广阔的背景上再现明末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与精神风貌。从上世纪60年代推出第一卷引起轰动到80年代第五卷的出版,一直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其第二卷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历经近半个世纪,至今仍被人们传诵。为纪念作者在历史小说创作上的成就,中国作协专设“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
  因受写作年代所限,洋洋300万言的《李自成》是一部没有最后完成且留下许多遗憾的作品。上世纪70年代,姚老写过一份《〈李自成〉内容概要》。从《概要》看,其未完成的是计划中的第四卷即崇祯十五年(1642)冬至十六年(1643)冬的一段历史。因其卷帙浩繁,小说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技术性问题,如前后矛盾、史实错误等。著名历史学家胡绳、作家秦牧等都曾指出过。而招致最多批评的则是小说中的“现代化痕迹”,阶级斗争的观念,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拔高等问题。姚老生前虽有修改的想法和计划,但因身体原因未能付诸实施。
  精补本《李自成》由四部曲《天寒霜雪繁》、《闻说真龙种》、《长风驾高浪》、《风散入云悲》组成,在保持了原著基本构架和风格的基础上,补写了20万字,压缩了100多万字,据出版方长江文艺出版社介绍,新版《李自成》在语言、细节、情节上对原作进行了大量的压缩精简,特别是原著中有关拔高李自成、高夫人的情节作了大量删节,对红娘子、邵时信等的“忆苦”段落也力加删削,去掉当年为防“棍子”而外加的说明性、议论性文字。精补本还就原著中近千余处叙述自相矛盾或失去照应、史料及历史常识问题、诗词格律的失误以及语病等也都作了修补。新版的《李自成》在结构上更完整紧凑,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更符合历史逻辑,对历史的认识和表现也更丰富。已先睹为快的著名文史学者冯天瑜评价此精补本“同高鹗功业相类”。
  担任此次修订补写工作的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俞汝捷先生。俞先生研究小说理论和小说史多年,著述甚丰。在1977年秋至1985年春任姚老助手期间,帮助姚老整理文字、查找史料,曾多次商议《李自成》的精简修改工作并初定修改方案,对姚老的写作风格和创作思想非常了解,可以说是担任此次修改精补工作的最佳人选。
谈俞汝捷先生对《李自成》第一卷所作的精简
  俞汝捷先生精补的《李自成》(下简为“精补本”)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原著为五卷,精补本为四部,共精简约百万字。
  俞先生依据什么原则对原著进行精简?精简后的艺术效果较之原著如何?这是广大读者所关心的。笔者试将“精补本”第一部相关章节与原著第一卷作对比观照,以窥其大概。[1]
  《李 自成》第一卷初版于1963年,修订版问世于1977年,是全书中最为出彩且有定评的部分,其中崇祯议抚、杨嗣昌督师、南原大战、卢象升殉国、商洛潜伏、挥泪斩鸿恩、义送郝摇旗、谷城双雄会、老神仙请金星、张献忠起义等情节,都堪称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典范篇章,至今仍脍炙人口。按常理推断,该卷精简的难度最大。
  该卷问世40余年来,可谓好评如潮,即使有所针砭,也大都限于指瑕。评论界所指出的瑕疵大致可归纳为:第一,“若干描写中多少存在”着“现代化”的痕迹[2];第二,若干“知识性”的描写“游离于情节描写”之外[3];第三,为避免曲解而在“有些地方发了一些多余的议论”[4];第四,有些叙述和对话内容“过分冗长”[5]。
  作家姚雪垠仙逝之后,前助手俞汝捷先生遵照其遗愿,耗时两年,完成了这一浩繁的工程。他采纳了各方面(包括姚雪垠本人及评论家)的意见,确定了精简的原则,即“在保持章节完整的前提下,从语言、细节、情节入手,下比较细致的删节功夫;在删节的同时,将原著存在的若干瑕疵,如现代化痕迹以及情节的自相抵牾、细节的重复、史料的失察、诗词格律的失误、语病等一并予以解决”[6]。
  “精补”后的实际情况是:该卷原有32章,精简后仍为32章,全部精彩“单元”均得保留,未动筋骨;该卷原有418670字,精简后为332996字,被精简部分占该卷的五分之一,小于精简总比例;且被删节部分散见于各章各节各段各句,无伤于原著风采。 一
  “精补本”不是通常所谓的“节本”,以往的“节本”往往采取整段整回的删节。“精补本”也不是通常所谓的“缩写本”,以往的“缩写本”往往使用改编者的语言重新叙述。俞汝捷先生所下的却是前人未曾尝试过的工夫,即把“删略的功夫全花在对语言、细节、情节逐字逐句的推敲上。”
  现以“精补本”第一部“北京在戒严中”单元首章前三段为例,逐段分析删节前后的艺术效果(原为724字,删后632字,圆括号内为删节前原著用字,方括号内为补正前原著用字,下同):
  崇祯十一年十月初三(日)晚上,约摸一更时分[天气],北京城里已经静街,显得特别的阴森和凄凉。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兵丁,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家家户户的大门外都挂着红色(的)或白色的纸灯笼,(灯光昏暗,)在房檐下摇摇摆摆。(在)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用木版印刷的戒严布告。在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敲着破铜锣或梆子,瑟缩的影子出现一下,又向黑暗中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风声里逐渐远去。
  此段只删改了10字(含标点,下同)。以阴历计日,“初三”即可;“天气”虽通,“时分”更雅;“的”字和“了”字最易滥用,据俞汝捷先生云,“(五卷本中)仅这两个字被我删除的可能就有数百乃至千余个之多”;“灯光昏暗”被删,盖因下句有“微弱的灯光”;“在”可有可无,删后读来更上口。
  城头上非常寂静,每隔不远有一盏灯笼,由于清兵已过了通州的运河西岸,所以东直门和朝阳门那方面特别吃紧,城头上的灯笼也比较稠密。城外有多处火光,天空映成了一片紫色,从远远的东方,不时地传过来隆隆炮声(,好像夏天的闷雷一样在天际滚动)。但是城里的居民们得不到战事的真实情况,不知道这是官兵还是清兵放的大炮。
  此段只删节了15字。以雷声比喻炮声较为习见,为保持全段的写实风格,不如剔除主观印象。
  从崇祯登基以来,十一年中,清兵已经四次入塞,三次直逼北京城下。所以尽管东城外炮声隆隆,火光冲天,(城内有兵马巡逻,禁止宵行,)但深宅大院中仍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那些离皇城较近的府第中,为着怕万一被宫中听见,在歌舞侑酒时不用锣鼓,甚至不用丝竹,只让歌妓用紫檀或象牙拍板轻轻地点着板眼,婉转低唱,有时歌声细得像一丝头发,似有似无,袅袅不断,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盘旋(,然后向神秘的太空飞去)。主人和客人们停杯在手,脚尖儿在地上轻轻点着,注目静听,几乎连呼吸也停顿下来。(歌喉一停,他们频频点头称赏,快活地劝酒让菜,猜枚划拳,)他们很少(人)留意城外的炮声和火光,更没人去想一想应该向朝廷献一个什么计策,(赶快把清兵打退,)倒是那些住宿在太庙后院中古柏树上和煤山(的)松树上的仙鹤,被炮声惊得(不安,)时不时成群飞起,在紫禁城和东城的上空盘旋,发出来凄凉的叫声。
  此段删节了67字。“城内有兵马巡逻,禁止宵行”被删,是由于同章第一段已提到“净街”;“歌喉一停……”等句被删,无庸深论;歌声“然后向神秘的太空飞去”被略,是考虑到“婉转低唱”可以“绕梁”,但不能达远。 二
  俞汝捷先生的“删略”功夫不仅体现在对原著赘字冗语敏锐的“发现和解决”,更体现在对原著细节描写的精心推敲和斟酌。后者,也许更耗时费力。
  以“精补本”第一部“潼关南原大战”单元首章前三段为例试作分析,这是李自成及其农民军的第一次“亮相”,其细节描写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段描写的人物是李自成的旗手,删节前后情况如下:
  杨嗣昌与卢象升在昌平会晤的几天以后,一个霜风凄厉的晚上,在陕西东部、洛南县以北的荒凉群山里,在一座光秃秃只耸立着一棵松树的山头上[在一座光秃秃的、只有一棵高大的松树耸立在几块大石中间的山头上],(在羊肠小路的岔股地方,肃静无声,)伫立着一队服装不整的骑兵,大约有一二百人。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生着连鬓胡子的)骑兵,好像龙门石刻中的(天王像或)力士像那样,(神气庄严,威风凛凛,)一动不动地骑在马上,一只手牵着缰绳,一只手紧紧地扶着一面红色大旗。这幅大旗带着用雪白的马鬃做的旗缨和银制的、闪着白光的旗枪尖儿,旗中心用黑缎子绣着一个斗大的“闯”字。
  此段删节了65字。原著描写旗手所站的位置有点模糊,“精补本”明确了其站位;原著对旗手“身材魁梧……”的细节描绘堪称传神,但与下一段对李自成“高个儿……”的陈述重复,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嫌,“精补本”于是将其略去;原著将旗手譬喻为“天王像或力士像”,有叠床架屋之累,“精补本”取其一,且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力士”的“神气”。
  第二段描写的人物是农民军统帅李自成,删节前后情况如下:
  大旗前边,立着一匹特别高大的、剪短了鬃毛和尾巴的骏马。马浑身深灰,带着白色花斑,毛多卷曲,很像龙鳞,所以名叫乌龙驹。(有些人不知道这个名儿,只看它毛色乌而不纯,就叫它乌驳马。)如今骑在它身上的是一位三十一二岁的战士,高个儿,宽肩膀,颧骨隆起,天庭饱满,高鼻梁,深眼窝,浓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正向前边凝视着[一双炯炯有神的、正在向前边凝视和深思的大眼睛]。(这种眼睛常常给人一种坚毅、沉着,而又富于智慧的感觉。)
  此段删节了61字。原著对其身材神态的描绘远逊于旗手,“精补本”将旗手的有关描写精简后,李自成的“高个儿……”的神采才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原著对李自成“眼睛”的描绘是静态的,“精补本”将其语序进行了调整,变成动态;原著“这种眼睛常常给人……感觉”似嫌多余,“精补本”将其略去。
  第三段描写李自成的装束,删节前后情况如下:
  他戴着一顶北方农民常戴的白色尖顶旧毡帽,帽尖折了下来。因为阴历十月的高原之夜已经很冷,所以他在铁甲外罩着一件半旧的青布面羊皮长袍。为着在随时会碰到的战斗中脱掉方便,长袍上所有的扣子都松开着,却用一条战带拦腰束紧。他的背上斜背着一张弓,腰里挂着一柄宝剑和一个朱漆描金的牛皮箭囊,里边插着十来支雕翎利箭。(在今天人们的眼睛里,)这个箭囊的颜色(只能引起一种美的想象,不知道它)含着坚决反叛朝廷的(政治)意义。原来在明朝,只准皇家(所用的)器物上(可以)用朱漆和描金装饰,别的人一概禁用。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还特别作了严格规定:军官和军士的箭囊都不准朱漆描金,违者处死。然而我们如今所看见的这位战士,从他开始起义的那年就背着这个箭囊。九年来,这个箭囊随着他(驰骋数万里,纵横半个中国,)饱经战阵,有的地方磨窳了,有的地方带着刀伤和箭痕,而几乎整个箭囊都在年年月月的风吹日晒、雨淋雪飘、尘沙飞击中褪了颜色。
  此段删节了45字。原著“在今天人们眼睛里……”,是作者现身发议论;“驰骋数万里……”等语,用“饱经战阵”足可概括;于是,皆被略去。
  经过删节后,李自成农民军无复“天杀星”的狰狞,而李自成也似乎降低了一点“政治”高度。 三
  “精补本”较之原著,最大的特点是基本消除了“现代化”的痕迹。
  俞汝捷先生认为原著的“现代化”倾向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当年为防‘棍子’而外加的说明性、议论性文字”,“二是融化在情节中的文字,也就是形象塑造问题。”前一方面实际上说的是“非小说语言”问题,后一方面实际上说的是人物形象的“理想化”问题。
  原著中第一类“现代化”倾向的文字被尽数“汰除”。第一卷首章出场的人物是崇祯皇帝,姚雪垠未用漫画式的笔法来丑化他,而把他当作“人”来描绘,这在当年是颇为犯忌的。为了堵住极“左”人士之口,他不得不插入若干议论。如:
  “长久来为着支持摇摇欲倒的江山,妄想使明朝的极其腐朽的政权不但避免灭亡,还要妄想能够中兴,他自己会成为‘中兴之主’,因此他拼命挣扎……”
  “但是由于他所代表的只是极少数皇族、大太监、大官僚等封建大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广大人民尖锐对立,而国家机器也运转不灵……”(1977年版第3页)
  在“精补本”中,这类“非小说语言”全部被删除。
  原著中第二类“现代化”倾向的情节也被谨慎地删节。第一卷第4章写到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由于史料匮乏,虚构的成分很大,曾有论者讥其过“高”,并非毫无道理。如以下两段,删节前后情况如下:
  高桂英是李自成的结发妻子,今年才三十岁。虽然(是农民家庭出身的姑娘,)小时没读过书,但是近几年来(由于肩上的担子愈来愈重,工作需要她必须认识几个字,更好地帮助丈夫,她在马上和宿营后)抽空学习,已经粗通文墨。她有苗条而矫健的身体,带着风尘色的、透露着青春红润的,线条爽利的椭圆脸孔,大眼睛,长睫毛,眉宇间带着一股勃勃的英气。(八九年的部队生活和她的特殊地位,养成她举止老练、大方,明辨是非,遇事果决而又心细如发。在封建时代,一个三十岁的少妇能够具备这样的德行,应该说是历史的奇迹。但是实际上又没有什么奇怪,正如她自己常说的:“要不是走投无路,只好跟着男人造反,还不是一辈子围着锅台、磨台转?”)
  她是(赫赫有名的、)已故的农民军领袖高迎祥的侄女。高迎祥和李自成两个家族虽然不是同县,却是世亲。自成的堂伯母就是高迎祥的姐姐。依照所谓“侄女随姑”的古老风俗,迎祥的侄女嫁给了自成。高桂英既是迎祥的侄女,又是自成的夫人,(加上她自己也有使人不能不敬佩的美德,)所以在高迎祥和李自成所统率的这一支农民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她自己也很重视维护高迎祥的光荣传统,有时遇到部下做事不对,她就说当年高闯王如何如何。倘若是她的弟弟高一功或其他高姓的将校们犯了错误,她就伤心地告诫他们,说:“如果五叔活着,他可不允许你们这样!”(有时她也称呼高迎祥的字,说“如岳叔”如何如何,把高迎祥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要他们作为榜样)
  原著586字,删节后313字,删节近二分之一。如果说人物“理想化”的程度因此有所降低,大概不会说错。
  此外,“精补本”对原著第一卷整段、数段乃至十数段的删节也是有的。如第4章描写李自成爱兵如子的一段插叙(573字)全被删去,第20章描写高夫人“绣‘闯’字大旗”的情节(1384字)尽数被删,第26章老神仙尚炯与牛金星谈家世及儿时趣事的对话(2302字)也被删略。删节者用心良苦,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1]“精补本”第1部《天寒霜雪繁》的底本是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姚雪垠著《李自成》第1卷(共32章)及第2卷的部分章节(共14章)。本文只论及前32章,不涉及后14章。
  [2]严家炎:《李自成初探》,《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21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3]江晓天:《评李自成》,《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236页。
  [4]王毅、李悔吾:《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战争历史画卷》,《李自成评论集》第27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5]陈美兰:《光辉的形象,成功的创造》,《李自成评论集》第42页。
  [6]文中俞汝捷先生的自述皆出自《精补本后记》,下不另注。
妙笔改删补 新词韵味多 ――喜读《精补本李自成》中的诗词
  读到姚雪垠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时,是在上个世纪那场“大革文化命”的浩劫之后。姚老广博的历史知识,长篇史诗式的写作技巧,熟练驾驭文字的功力,无不令人敬佩!但也有两点当时就让我感到不足:一是可能姚老年岁大了或写作时间过长,故数百万字的鸿篇巨制,难免在文字上有臃肿拖拉不够洗练甚至相互抵牾处 ;二是小说中人物所写的诗词楹联在格律上都有些问题,令人遗憾!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小说常借书中人物写些诗词,甚至连章回目录也大都以排比诗句命名。如“四大名著”中《红楼梦》里的诗词作品,便都是完全合律脍炙人口的佳作,它对人物塑造和美学欣赏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近日读到由俞汝捷先生精简和补充的《精补本李自成》,颇感欣喜,曾有的遗憾消失了。他不但对原著删尽冗繁,补足阙漏,而且对原有的诗词楹联也作了精心的修改和删除,在补写部分还新撰了若干诗词。他又别出心裁地将全书分为四部,每部用一句五言杜诗作标题:《天寒霜雪繁》、《闻说真龙种》、《长风驾高浪》、《风散入云悲》。这些诗题决不是画蛇添足故弄技巧,而是画龙点睛匠心独运,是与这场历史悲剧“潜伏―转折―挺进―败亡”的进程紧密关联的。
  汝捷先生幼承庭训,古文化基础深厚,才华横溢,于诗词楹联无不精工。他担任姚老助手达8年之久,为姚老创作巨著《李自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得姚老的信任和倚重。姚老年过半百才涉猎格律诗词,尤爱杜诗;但在写作上往往有格律不当处,时同汝捷先生切磋。如原著第3卷第8章中有一首题山海关澄海楼的《满江红》。该词上阕有两句原为:“三十年间征伐事,俱都是虎头蛇尾。”
  汝捷先生当时看后即指出,“俱都是虎头蛇尾”的句式错了,建议改为“潮来潮落楼前水”,其词义不仅较原句含蓄,亦更符合小说中对澄海楼景色的描写。姚老听后非常满意,立即作了修改。(见《〈姚雪垠诗抄〉编后记》)但囿于种种原因,原著中这类不合格律的作品有些仍然存在,在这次的精补本中,方始得到精心的修改或删除,兹略举数例如下:
  原著第二卷第十八章中,李信有首《沁园春》:“登古吹台,极目风沙,万里欲空。叹平林尽处,烟村寥落,田畴如赭,零乱哀鸿。我本杞人,请君莫笑,常怕天从西北倾。凭谁去,积芦灰炼石,克奏神功?英雄未必难逢,且莫道人间途已穷。幸年华方壮,气犹吞牛;青萍夜啸,闪闪如虹。应有知己,弯弓跃马,揽辔中原慷慨同。隆中策,待将来细说,羽扇从容。”显然,这首词上阕的“常怕天从西北倾”,下阕的“气犹吞牛”、“闪闪如虹。应有知己”,有词意不佳、押韵有错或不合词律的毛病。精补本分别改为:“常恐天倾地陷东”、“气犹吞海”、“刃闪如虹。应有知交”,这就完全合律了。特别是“常恐天倾地陷东”一句堪称神来之笔!不仅将不押韵的毛病改为了押韵,且词义不变而更完整。盖此句典出西汉刘安《淮南子》中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用得浑成自然,别饶韵味。
  原著第二卷第二十三章中,潘独鳌写有一首七绝:“三过禅林未参禅,纷纷羽檄促征鞭。劳臣岁月皆王路,历尽风霜不知年。”这首诗首尾两句的平仄都为仄起句,第6字均应仄声而用了平声,故精补本改为:“三过禅林未悟禅,纷纷羽檄促征鞭。劳臣岁月皆王路,历尽风霜又一年。”
  原著第二卷第四十一章中,有长老写的四句偈言,劝李信早日回头,立地成佛:“一苇慈航渡迷魂,劝君早进般若门。鸡虫得失何须管,莫忘前生有慧根。”
  前两句明显失律,精补本改为:“花雨缤纷般若门,慈航一苇渡迷魂。”
  原著第二卷第五十一章中,李自成随着宋献策走到牛金星的题诗地方,读到三首七绝。后二首的首句分别为“踏破群山不觉险”、“百代中原竞逐鹿”,都犯“三仄尾”,故精补本改为:“踏破群山何觉险”、“百代中原争逐鹿”。
  原著第二卷第五十二章中,有一副当年建成福王宫时,一位大学士奉万历皇帝“圣旨”撰写的对联,悬挂在中间的两根柱子上:“福祉满河洛,普天同庆;王业固嵩岳,与国并休。”这副对联在平仄上多有谬误,精补本改为:“福祺盈洛水,普天同庆;王业固嵩山,与国齐休。”
  原著第三卷第二十七章中也有一副楹联:“十载汗马,半载孤城,慷慨忠王事,老臣命绝丹心在;千里归魂,万里悲风,挥涕悼元老,圣主恩深恤典隆。”因问题太多,故在精补本中干脆删去了。
  原著第三卷第四章中,有位幕僚依照当时习惯,用《西江月》词牌拟好檄文稿子,呈给杨嗣昌:“不作安分降将,效尤奋臂螳螂。往来楚蜀肆猖狂,弄兵残民无状。云屯雨骤师集,蛇豕奔突奚藏?勉尔军民捉来降,爵赏酬功上上。”因完全不合词律,在精补本中也被删去了。
  下面再来看补写部分新撰的一些诗词。
  汝捷先生不仅是写作格律诗词的行家里手,也是文艺评论和小说审美的专家。其所著《小说二十四美》在海峡两岸发行逾10万册,因富于真知灼见而深受读者欢迎。这次他在精补本中根据情节需要所补写的诗词,也是锦上添花,极为精当。
  如精补本第三部第四十七章中,有一首李岩的七律:“二载随军底事忙?更无灯市供徜徉。清辉伴影萌诗境,暖意将春上画堂。空穴来风终落落,异乡看月转茫茫。梦回不尽登楼感,犹幸依刘莫自伤。”字里行间显露出这位造反举人既要“和光同尘”,又难舍往日生活环境的落落寡合的复杂心情。诗味浓郁,颇有唐风。
  又如精补本第三部第四十九章中,施离间计的陈慕平在服毒自杀前留下四句诗:“奇计施来未患穷,贼魁心事定成空。他年平寇书传世,记取陈生第一功!”
  这首绝命诗简练流畅,夫子自道,完全符合其人身份。
  在精补本第三部第五十三章中,华叔敏将老神仙尚炯即兴吟哦的两句诗化为一首咏太湖的《菩萨蛮》:“凡人争道湖光美,神仙尤为湖光醉。恍似一珠擎,湖心夕照明。无边波漫漫,一棹归来晚。人在画图中,苍茫眼界空。”这首词写景状物,词意优美,颇得宋人神韵。
  在精补本第三部第五十九章中,田见秀和憨云法师一起送客出门。走到院中,大家又不禁仰望巍峨的大雁塔。一个文臣笑着向田见秀说道:“将军淡泊功名,一心向佛;而行事宽仁,德辉远布。在下不揣浅陋,要送将军两句诗。万勿见笑为幸。”接着抑扬顿挫地吟道:“功名轻雁塔;声誉重鸡林。”(鸡林――古国名,即新罗,此处系夸张地形容声名远播。)此诗虽只两句,却言简意赅,对仗工稳,是诗中佳联。
  诗于明代虽已式微,而李梦阳、杨慎、谢榛、王世贞、钱谦益、陈子龙、吴伟业辈仍颇具影响。其前后七子、公安、竟陵诸派,论诗衡文虽亦有毁誉,但对格律诗词写作的基本规则还是极力维护的。小说中作为举人出身投入义军的李岩、牛金星辈如写些不合律的作品,不但有悖情理,也会使历史小说的艺术性受到损害。姚雪垠先生生前亦早觉察,故完全同意汝捷先生解决全书“诗词格律失误”的建议,可惜此志未酬就溘然长逝而留下了遗憾。而今这一夙愿终由其老助手汝捷先生完成实现,如姚老地下有知,当可笑慰了吧!
                           2007年岁末于武昌烟雨阁
原载:《中华读书报》
阅读数[2066]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述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