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二院甲状腺科医托称治甲状腺

病人遇“医托”没诊断 3000多元换来40包草药_新浪黑龙江新闻_新浪黑龙江
病人遇“医托”没诊断 3000多元换来40包草药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评论
“医托”将王大姐带到了这家位于文林街27-1号的门诊部。
  “本来是到哈市医院复诊,没想到却遇上医托,被骗到文林街上一家门诊,大夫给开了3000多元的中药,手里没收据也没诊断,想投诉都不知道去哪儿。我该怎么办?”昨天,从宾县来的王大姐到百姓接待室求助时痛哭流涕。记者随后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这家门诊上周刚刚因同样问题被调查。
  复诊途中遭遇“医托”
  “我也不懂啊,真没想到还有这样坑人的。”在编辑部,王大姐回忆起当天的情景,右手捶着胸口泪珠一对对往下掉。王大姐说,她家住在宾县农村,6月16日,她到哈医大二院看病,被诊断出有轻微脑梗。7月28日,她的侄子陪她到医院复诊。刚走进医院门诊大院,她就犯病了,迷糊恶心,不得不坐下来休息。这时后面来了两名中年妇女,凑过来搭讪,询问她的病情后表示:“我也有你这个病,我认识门诊二楼有个大夫看这个病看得可好了,我带你去。”正说着,前面又走过来一名中年妇女,很熟络地接过话茬:“你们不用去了,大夫到别的医院出门诊了,跟我一起去吧。”王大姐糊里糊涂就打车跟着她们去了文林街27-1号。
  “那是一家门诊,我正迷糊,在窗口挂号花了10元,却没有诊断书。诊所里面的一个大夫给我把把脉,又看看以前的检查结果,就说去交钱吧,给我开的这药准好使。”王大姐说,这位大夫给开了40天的中药,她被收取3320元药钱,却没拿到收据。回到借住的亲戚家,她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王大姐的侄女说,王大姐带着这些药回来后就一直哭,还说不行就把这些药吃了看看。她不放心,带着药到附近社区门诊请大夫给看看。社区大夫表示,这种药对于脑梗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血压不正常的病人服用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记者帮忙要回药费
  昨天,记者陪同王大姐来到文林街27-1号,这是一个位于居民院内的小二楼,楼上挂的牌子上写着“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附属医院第一门诊”。走进该门诊,在一层最里间,记者找到29日给王大姐开药的大夫。这位大夫没有佩戴胸卡,记者询问其姓名,她说自己叫韩凤兰(音),对于开药依据什么,为什么没给王大姐出具诊断书,这位韩大夫表示,“有问题找门诊主任说。”
  随后,在门诊挂号窗口,一名女子接待了记者一行人,对于没有诊断书怎么开的药,她表示:“诊断不是乱开的,这个你不懂,你必须做一系列检查后才能开诊断书。药是依据你们自己带来的检查结果直接开的。”见记者等人强烈要求退药,这名女子最后说:“药要是没熬可以退。”随后,给王大姐退回3320元药费。
  诊所上周刚刚被调查
  虽然要回了自己的药钱,王大姐表示,为了不让更多人上当,还要就此事进行投诉。随后,记者陪同王大姐来到南岗区卫生局医政科。听完王大姐的经历后,南岗区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周四也有跟王大姐同样遭遇的患者到他们所投诉。他们对这家门诊的资质进行过调查,发现该门诊是经省里审批的,有三名医生的执业地点没有变更。监督所只能查看资质,至于王大姐投诉“医托”问题,最好向警方报案。
  对于这个答复,王大姐非常失望,卫生监督部门如果管不了还能去哪里投诉?有行医的资质就能随便开药骗人吗?刚刚被投诉还有“医托”往这里领人,如此经营,到底该归谁管?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哈尔滨德源医院雇医托拉患者 谎称哈医大二院专家坐诊
检查现场被医托骗来的患者,不敢相信自己受骗了。(视频截图)
哈尔滨德源医院院长。(视频截图)
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据龙视新闻频道《新闻在线》节目报道:14日,新闻在线专访参与采访制作医托节目的真相记者,为您揭秘医托调查背后的真相。如果不是记者拍摄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我们真的不敢相信,竟然存在着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专门欺骗外地患者的"医托儿"团伙。那么,对于这些医托的违法行为,深受其害的哈医大二院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将如何进行打击呢?
真相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医托的生意还挺火,短短半个小时,就有四伙医托成功骗来了患者。记者搜集了足够的证据,就把情况反映给了香坊区卫生监督所。
在德源医院里,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正巧撞见这位韩大夫正在给一些被医托骗来的患者看病。
有了执法人员的介入,这些被骗的患者还有点不敢相信自己被骗了呢,而在记者调查过程中,曾经多次亮明身份劝说患者不要上当,结果却让人吃惊。
《真相》记者张国龙说,当发现外地患者被骗了,他还不相信你,内心是非常着急的,有的老太太还以为你要抢她药似的,还藏起来,这个就让我很苦恼。
当院方拿出来那些所谓的医大二院大夫的职业证书后,真相大白,他们都是从外县聘请来的医生。
《真相》主编满国峰说,医生和医院都是有职业资格的,都是有合法手续的,他们参与到医托欺骗的行为中来,我们感觉非常不能理解,恰恰是因为这些正规的医生医院,给了医托存在的基础。
这样的医院和医生,绝对不能放纵他们的行为,可当执法部门查处这些医院的时候,却在证据方面遇到一些阻碍。
《真相》主编满国峰说,在检查当中,就发现涉嫌使用医托的医院,管理上非常混乱,我们认为不应该是他管理水平的问题,很可能是有意为之,因为他这种混乱主要表现在,药材的出库入库没有登记记录,相关诊疗活动没有票据证据,他这个管理混乱实际上,销毁了他涉嫌欺骗欺诈的相关证据。
医托可恨,那些和医托一道为了金钱而行骗的医生更可恨,患者们该如果防止上当受骗呢?记者在长达一个多月的调查中也总结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真相》主编满国峰说,我觉得最简单的就是,你上哪看病就要在哪看病,要相信正规的大医院,尤其是外地患者,你到医大一院也好、医大二院也好,那就在这看病,只要你这样,不出这个院就不会被骗。
频道·精选新闻生活综艺
评价: -->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榜
龙视新闻本月点击排行
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黑ICP备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05077本网法律顾问:黑龙江孟繁旭律师事务所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高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看病要谨防医托
广州日报报道:广州黑心医托月入近万 80多岁老人也入伙记者调查发现:上千医托驻扎各大医院周边 月入上万骗急骗穷
介绍1人当场提成药费50%
“80多岁的老人家,还会骗人吗?”在广州南沙区打工的43岁湖南人唐国平从未到大医院看过病,去年9月他带着高烧不退的小女儿晓晓第一次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刚走出地铁,就被几名演双簧的医托骗至位于荔湾区的广州仁康医院找“走穴”的“老教授”看病,骗光了身上的上千元钱,换回一大袋中草药。这些草药险些令晓晓丧命,她后来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一度还下达了病危通知。唐国平幡然醒悟,他最难以置信的是80多岁的老人也在医托团伙中扮演“老教授”来骗一个重病小孩,这让他对人性产生了质疑。
记者根据唐国平提供的线索,深入调查,发现广州存在一个上千人的医托产业链条,他们骗人钱财,戕害生命,遍布各大医院附近及广州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以民营小医院、门诊为据点,疯狂敛财,月入上万元。
文、图/ 记者练情情
1141元换来一堆烂草头
唐国平在广州打工十余年,是一名电工,平时以电话接散工为生计,月入3000元左右,是家中经济支柱。其大儿子现年19岁,因自幼患乙肝,在家待业。唐国平夫妇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思思,她是唐妻妹妹未婚所生,妻妹因精神受创离家出走,思思一直跟随唐国平生活。唐国平的亲生女儿晓晓与思思同龄。
去年5月起,晓晓突然高烧不断,先后在南沙多家医院就诊,未有起色。9月1日,唐国平夫妇抱着高烧的晓晓,一大早坐地铁来到中山一院。还未走出烈士陵园地铁站,唐国平正仔细地研究着地铁出口的指示图,两个中年妇女凑过来说:“孩子病了吧?我有个侄子也是这个样子,是中山一院的苏教授看好的。”唐国平一听,心里一喜。此时,外面正哗啦啦下着大雨,两个中年妇女故意借雨伞给他们,并要带他们去中大北校区校园里去找苏教授。
唐国平说,中年妇女将他们带到孙中山铜像附近,指着一栋红楼说,“苏教授”就在红楼后面那个楼办公。这时候,又走来一对中年夫妻和一个男子,中年妇女跟那个男子打招呼,并称其“王医生”。“王医生”说“苏教授”现在不在学校,在荔湾区那边办公。那对中年夫妻正要去找“苏教授”拿第二疗程的药,于是就跟唐国平一家一起打的去广州仁康医院找“苏教授”。一路上,那对中年夫妻不停地说“苏教授”的药怎么见效。
到了仁康医院,花54元挂了号。“苏教授”在办公室里等着,看起来有80多岁了,对面还坐着一名“助理”。“医生按了按小孩的脖子,把了下脉,又用听筒听下心音,不到十分钟,就看完了。”唐国平说,“苏教授”把一张处方单交给“助理”,“助理”立即用计算机一算,说要3000多元。唐国平感觉不对劲,但又总觉得这么老的医生应该不会骗人。“助理”问他带了多少钱,他说只剩下1200元。“助理”说,那你就先拿一个星期的药,共计1141元,然后带他去付款。
回到家,唐国平把药一一打开看,一共有13服中药,五维赖氨酸片和利咽灵片各三盒。他嗅出中药有股霉臭味,便与老婆商量,先不要给孩子喝,自己先试试。唐国平老婆喝了一剂中药,一个小时候后觉得喉咙疼痛,就不敢给晓晓喝了。他们之后又打电话给中山一院,发现没有“苏教授”在仁康医院出诊,确信自己上当受骗了。“我一向很尊敬老人,没想到,老人家还要来骗生病的小孩。”唐国平痛心地说。
第二天,唐国平夫妇又抱着晓晓到中山一院就诊,在门口遇见了那几个医托,医托转身逃跑了。这回,晓晓被确诊为。由于家境贫寒,唐国平给晓晓选择了经济型治疗方式,并四处借钱,目前已经借了亲友4万多元。
数日前,记者在中山一院黄埔分院探望了晓晓。她目前状况比较稳定,还需继续治疗几个月。
医托团伙月入花红平均15万
这些昂贵的中药究竟是什么成分?记者将其拿到中山一院的药房检验。药剂师将其中的成分分拣出来,发现有八种药材,分别是千层低、荆芥、薏米、浙贝、大枣、生地、藿香和僵蚕。“这些主要是治疗的廉价中草药。”药剂师判断,像千层低,15g也就几分钱,就算每样都以15g计,核定价格为9.09元,顶多不超过10元。以正常的价格计算,在仁康医院开的一袋子药顶多值百余元。
而记者也发现,唐国平手上握着的最重要的“证据”,仁康医院开出的1141元的发票,其实是假发票。
去年12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西湾路138号的广州仁康医院,只见有数个穿护士服的人在聊天。记者声称要找苏教授开药,护士不屑地说:“苏教授早就不在这了,你有他电话就电话联系他吧。”
唐国平用手机联系了其中一名女医托。她说,苏医生已经不在仁康医院坐诊了,现时在位于王府井附近的广州益康医疗门诊部。记者随后来到益康门诊部,发现“苏教授”果然在那里,仁康医院的原班人马已经腾挪到这里了。益康门诊部不时走出几个刚刚拿了药,拎着鼓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的人,记者尾随其中一名年轻女子,她跟一对也是拿了药的中年夫妇在路口分手后,走到区庄地铁站,没有进去,又抄近路折回益康门诊部,基本可以断定她是一名女医托。
记者在百度上搜索关键字“仁康 医托”或“益康
医托”,发现有不少患者在网上诉说自己在这两家医院被医托坑骗的经历。
根据群众举报,去年12月30日,广州市越秀区卫生监督所已查处在益康门诊部违法执业的“苏教授”等人。
一名“潜伏”在广州医托中的线人A君对记者说,前两年,他举报了三元里大道某门诊,警方现场逮到了正在开“股东大会”的40多人的医托团伙,查获了他们的分红账本。账本显示,该医托团伙月入花红平均在15万左右。而以单个医托计算,他们平均每月获利常常过万元。
多部门联动方能打掉医托团伙
中山一院的教授罗学群说:“医托猖狂到什么程度,连我们医生有时候在横过马路时,都被医托拉住,介绍去看某个教授。”因此,一般大型医院,都会在院内显著位置张贴“小心医托”的提醒。但医院的负责人也普遍反映,这些年医院与医托“智斗”、“武斗”,也奈何不了他们,“我们不是执法部门,医院外面的人,我们没权力管。”A君则透露,有些医院的保安实际已被医托收买,对医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A君遗憾地向记者表示,虽然那次举报三元里大道某门诊很成功,但警方最后仅抓了3个老板,拘留一个月左右就放出来了。他们现在又在别的地方开张了新的诊所,重操旧业。
越秀区农林派出所的谭警官告诉记者,他们也经常接到患者对医托的投诉,但很多时候,他们抓到了医托带回派出所,不久又只好放人,只因证据不足。
医托这块硬骨头,有关部门“啃了”多年仍无法解决。A君说,他经常思考要怎样才能把医托彻底端掉,“我觉得,彻底端掉医托,只有公安、卫生、工商、药监等多个部门联合,才可能解决。”
医托月入上万
老板有房有车
“不要以为只有那些‘托’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假医生、假收银、假患者、假药、假发票,他们是一个犯罪团伙,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非法产业链。”A君告诉记者,广州的医托规模上千人,仅老板就有70人,每三个老板带一个40人左右的医托队伍。所谓“老板”,一般是某个医疗场所或租赁医疗场所的合伙人,他们只负责场租和管理事宜,但往往获利最丰,多数已在广州买房买车。
药方吃不死人治不了病
负责牵线搭桥的医托一般是夫妻档,年收入15万~25万元,以湖南衡阳人居多。会说广州话的,往往收入更高,因为更容易取得病患的信任。医托没底薪,每介绍一个人,当场提成药费50%,剩余50%药费汇入到月终花红,医托以自己完成的业绩比例参与月终花红分配。
另外还有一名“老医生”,打着知名老教授的旗号,有些连医生资质都没有,披上白大褂,装装样子而已。这些“老医生”一般要求会说广州话,每月也有几千元收入。药方有固定模式,有一种自制的药丸,要价40元,一般至少开30包。药丸不过是淀粉糖丸子,吃了死不了,但绝对也治不了病。那些中草药,也都是廉价的凉茶或者药。“老医生”开药很狠,一开开一个疗程,45天,病人需要花3000多元,用红白蓝那样的大袋子才能把药背回去。
医托准时上班正常放假
医托主要瞄准那些不熟悉广州的大医院,从外地过来的患者。尤其是慢的患者,开点中药,马虎过去,说不定还有回头客。虽说药吃下去不会致命,但却耽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这对本就贫穷、又有病人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医死人的,我知道的就有两回,都闹得很大。”A君说。
医托们跟白领一样,准时上班,正常放假。在医院附近的医托,工作时间是上午6:30~12:00,下午2:30~4:00。在广州火车站附近的医托只在上午上班,6:30~12:30,因为坐火车来看病的人一般都是上午抵达。周六日,医托的“生意”最红火。“这几天,广州的这些医托都准备回老家去过春节了。一般年十六才复工。”A君透露。
广大市民如发现被医托所骗,请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举报医疗机构,可拨打广州市卫生局电话020-;举报医托,请及时拨打110。如欲帮助女孩晓晓或者有医托的相关新闻线索,也请向本报报料,电话:020-。
(广州日报)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1:19
高勇大夫的信息
高勇大夫电话咨询
高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高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高勇大夫提问
高勇的咨询范围:
男性不育症,早泄,阳痿,18岁以上,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门外地市民来哈看病遇医托 称“同病相怜”带你找名医
频道主编:
  新晚报3月27日讯 &我和母亲去医大二院看病,却稀里糊涂地被人带到小门诊部,开了40天的中药,这人就是托!&日前,双鸭山市民司女士反映自己遭遇医托一事。而记者调查发现,司女士被带去的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附属医院第一门诊部去年就曾遭曝光,且近一年的时间里关于该院&医托&的投诉已有多起。&介绍人&口中的医大二院退休名医更是&查无此人&。
  &巧遇&病友稀里糊涂买药三千多
  据司女士介绍,母亲总觉浑身无力,17日,她便带母亲到哈医大二院就诊。而刚到医院,就有俩自称克山患者的女子过来搭话。&聊着聊着就说她跟我妈一个症状,是医大二的韩凤兰(音)大夫给看好的。还热情地领我们去找韩大夫。&但几人没走多远就&遇到&一名小伙,并被告知,&韩大夫退休了,在文林街一个门诊部出诊呢。&
  三说两说,母女俩被两女子领去了文林街27-1号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附属医院第一门诊部。&她俩进屋给我们介绍韩大夫后开药就走了,我们挂号后韩医生给我妈号脉,看了以前的病例后说是脑梗引起的神经痛,然后就开了40天的中药,花了3560。&司女士说。
  从挂号到购药离开,也就10分钟,没有诊断书和收据,这让回到住所的母女俩心里画了魂。再到大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与风湿有关,&我琢磨着碰到医托了。&司女士说。
  &同命相连&退药提&韩主任&好使
  18日,记者与司女士母女一同来到文林街27-1号调查。刚到门口就见一男子拎一大包药走出。而该男子的经历与司女士母女基本一样,医大二院挂号时遇到&克山女病友&,被介绍去找韩大夫,再碰到&病友&被告知大夫退休并被领到文林街就诊。&医生给开了3000多的药,说吃完就能好。&男子说。
  在该门诊部,司女士拎着药刚一进门,收费窗口工作人员就表示,&找韩主任啊,有事跟我说就行。&被告知想退药时,该女子确认药未动后立即退掉了药费。
  频遭投诉名医&韩大夫&何许人也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2014年7月媒体就曾报道过该门诊部被投诉医托一事,且其后又曾多次接到来自内蒙古、宾县等多名外地患者关于该门诊的投诉,经历基本相同,都是被从医大二院带来开了3000多元的中药。
  记者就此向南岗区卫生监督所反映此事,执法人员于24日对该门诊部进行了检查发现:该门诊有医疗执业许可证,但执照显示该地址为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附属医院第三门诊部;此外,包括&韩主任&在内,当日在该门诊部的6名医护人员现场均无法提供行医资质证明。执法人员当场对相关当事人下达了约谈通知。
  而对医大二院退休名医&韩凤兰&,记者也向哈医大二院进行了求证,被告知:&经向人事部和老干部处查询证实,韩凤兰非哈医大二院退休医生。我院也没有医生在该诊所出诊。&
  警方提示怀疑医托应及时报警
  昨天,记者向南岗区卫生监督所了解约谈结果被告知,到目前,当天6人只有3人提供了合格的资质证明。&韩凤兰等3人出示的是复印件,我们不予认可。该门诊部负责人表示将尽快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也将调查其行医地点是否与注册相符。&执法人员说,27日是约谈最后期限,如仍无法出具资质证明,卫生监管部门将按规定进行查处。
  对于&医托&一事,辖区所属的文化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该所此前也曾接到过关于该门诊部医托问题的报警。&报警后我们按照法条正常处理。&民警同时提醒,市民和外地患者如遇到医托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不对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