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转学需要学籍号,一个小学生学籍号查询系统有几个

不管你转学到哪 这号码伴你一生 每个学生领得一个终身学籍号
来源:城市商报
我要评论()
同时按统一编码规则编发的还有学籍辅号 学生当前情况一目了然
今年上半年,新版《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启动,除一年级新生外,苏州市在读学生全部&一人一籍&。今秋入学,新规迎来首个升学季。昨天,记者在&江苏省基础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发现,目前每个学生拥有两个号,分别为学籍号和学籍辅号,学籍号全国统一,终身使用,而学籍辅号则反映学生当前在校状况。从本学期开始,所有学生的学籍辅号也按照全国统一规则编码。
□商报记者 黄贤君/文 蒋世颖/摄
学籍号终身不变
19位代码按身份证号规则生成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新版《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学籍管理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学籍号为学籍管理唯一识别代码,由教育部统一制定下发。
在善耕实验小学教导处办公室,老师沈琼正在操作打开&江苏省基础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在&基本信息管理&中点击&学籍基本信息&,全校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一目了然。基本信息第一行就列出了个人标识码,即全国系统学籍号,并用绿色黑体字注明&已经与全国系统对接&。
记者在系统中看到,目前学生拥有的全国版学籍号共有19位代码: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
&L可能代表已经进入全国系统所有学生的临时学籍号。&沈琼一边指着系统屏幕,一边解释说。因为目前全国系统仍处于过渡阶段,学生还只是临时学籍号。等到系统完善或者成熟后,全国正式学籍号的编码规则应该是:G+身份证号(对于有身份证号的学生)或J+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3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对于没有身份证号的学生)。
根据规定,学生所拥有的学籍全国统一,终身唯一,籍随人走,无论公办还是民办,不漏一校一生。而此前使用的学籍号只能管理省内的学籍规范,而且每到不同的阶段,学籍号都会被重新采录。也就是说,以前,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要换4个学籍号。
学籍辅号看当前
新生按新编码规则统一编写
在系统中,除了全国统一的学籍号,还有一个学籍辅号,代表学生现在的就读情况。
&全国统一学籍号要在登录系统之后,才能查到学生历年来的就读情况。而学籍辅号凭着编码规则,这个学生目前在哪个学校就读一目了然。&沈琼说,以前各个地区的学籍编码规则各不相同,分辨起来很困难,如今有了统一的编码规则,根据分类代码,就能知道这个学生在什么类型的学校、处于什么阶段。
学籍辅号共有18位代码,第1位为学段代码,用字母表示,小学X、初中C、高中G;第2、3位是省辖市代码后两位;第4、5位为县(市、区)代码后两位;第6位为学校类型代码,如小学2、初中4、九年一贯3、特殊教育8等等;第7位为学校性质代码,如公办学校1、民办学校2等等; 第8、9、10位为学校代码后三位;第11、12、13、14位为入学年份;第15、16、17、18位为学生编号。按照这个规则,一所学校里,每个学生的学籍辅号代码前10位都是一样的,老师只需要编写后面8位代码即可。
2014年新生,全部按照新的编码规则统一编写学籍辅号。新生上报信息采集时间从昨天起至9月15日,提交审批时间为9月16日至9月30日。等到审批结束后,每个学生的学籍辅号将不能再做更改。
统一管理优势显现
转学流程网上操作简单明了
因为新规在上学期期中才开始启动,当时还不涉及转学的问题,到了这学期,全国统一管理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全国系统打通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日常学籍管理业务,学生转学仅需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其他流程在网上进行即可,这极大方便了学生和家长。
昨天上午9点半,沈琼正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处理学生转学的相关手续。在&学籍变动管理&中,分设&省内转学&、&借读结束&、&跨省转入&、&重要信息变更&等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学籍号点击查看信息。点开其中一个学生的信息,一张电子版的&江苏省学生申请审批表&呈现在眼前,表上详细罗列了学生的姓名、原户籍地、原家庭常住地、新户籍地、新家庭常住地、转入学校、转出学校、转学原因等信息。还有转入学校意见、转入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意见、转出学校意见、转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意见,四方审核现在只需在系统内点点鼠标就能在网上完成。
&以前学生转学,家长要来回奔波好几次。&善耕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刘菁告诉记者,在没有网上操作以前,家长需要在原来所在的学校开一张纸质联系单,到接收学校开接受证明,回到原学校盖转学证明的章,再送到接受学校,有些地方还要求到主管教育部门敲章,现在所有的环节都省了。而且,不同地区开的证明也不同,有的时候很难辨别真假,有了全国统一的平台后,这些问题都可以规避。
人到哪学籍跟到哪
能杜绝虚假学籍和重复学籍
实际上,除了学籍号,新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学生的学籍档案覆盖的信息更为全面,能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等问题。
早在2004年,我省在学籍管理方面已有一套完整体系,省教育厅对全省学生的学籍统一入库管理。但是局限性在于:只能管理省内的学籍规范,而且每到不同的阶段,学籍号都会被重新采录。现在全国学籍系统联网,那么学生便只有一个学籍号,无论在省内还是省外,人到哪,学籍就跟到哪。不管是省内转校还是跨省转校,都要凭借全国统一学籍号,才能开具转学证明。
&江苏省在学籍管理上一直都很规范,但是很多省外转学生就不能保证了。&刘菁说,有些转校生,可能是在老家学的不好,想换个新地方再读一年,又或者有的学生开了转学证明后,没有去新学校就读。
这样的情况很多学校都碰到过,就是因为一些地方对学籍的规定管理不够严谨,出现有人利用虚假学籍作假的事。
学籍全国联网后,只要输入姓名和学籍号,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都能查得到,对于没有学籍的学生,学校将一律不接收。学生学籍信息发生变化,学籍进行转接或学生毕业(结业、肄业)时,也都能及时录入到电子学籍系统中,并将证明材料归入学生学籍档案,可以有效杜绝&高考移民&、大城市择校、留守儿童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困难。
除了转学,以前与转学相关的借读也全面取消。根据新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均不再设置借读。如果还有在读的借读生,义务教育阶段的遵循&籍随人走&的政策做好过渡,高中现有借读生也会自然结束,不会招收新的借读生。
责任编辑:
备案号:苏ICP备号关于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20个问题标准详细解答:跨省转学流程
来源:微言教育 责任编辑:yuxueshan
6.因特殊原因未建籍的非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以补建学籍吗?怎样操作?
可以补建学籍。由学生所在学校上报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再逐级报送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提交教育部进行全国学籍查重(核查是否有重复建籍情况),查重没有问题的,由所在学校为学生补建学籍。
理论上,学校均应为没有学籍的学生及时建立学籍。但为防止恶意或过失重建学籍,确保学生学籍全国唯一,保护相关学生利益,维护学籍管理秩序,对非一年级学生补建学籍的,必须进行全国查重。
7.在输入地无学籍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是否可以返回原籍就学?如何建立学籍?
可以。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当前有关规定,符合输入地规定条件的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可以在输入地就读也可以返回原籍就读。不符合条件的,应返回原籍就读。在未经批准的“学校”就读的,将无法建立学籍。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关于做好无学籍流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应按照法律规定,妥善安排返回原籍的无学籍学生入学,并为其建立学籍,不得以无学籍为由拒绝接收其入学。
8.小学生毕业后,跨省转学去一个不同学制的地区就读,如小学生毕业地区为“五四学制”,目的地为“六三学制”,如何处理?
除符合输入地规定条件的随迁子女外,原则上学生小学毕业后不应跨省就学。
对于少数确需跨省就学的,如果两地学制不同,根据《义务教育法》确定的“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应由转入地学籍主管部门依据本地规定确定就读年级。
转入地学校确定要接收的,由其直接通过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系统,在网上发起学籍转接申请,不需要家长往返奔波。
9.跨省转学需要哪些单位核办?流程是什么?
跨省转学与省内转学一样需要四方核办:转入学校、转入学校学籍主管部门、转出学校、转出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其流程依次是:转入学校发起跨省转学申请(需要正确输入学生姓名和学籍号,输入有错的,将无法办理而退回转入学校,需要重新发起),转入学校核办,转入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转出学校核办,转出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四方核办无误后,由转入学校调取学生档案。办理完成后,转入学校应告知家长。
整个过程均在网上进行,家长只要确认转入学校已经正确发起转学申请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省份对转入学生的时间有规定,家长为孩子转学时应了解相关省份的要求。
10.毕业后跨省就学需要哪些单位核办?流程是什么?
毕业后跨省就学需要三方核办:接收学校、接收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毕业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其流程依次是:接收学校发起跨省就学申请,接收学校核办,接收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毕业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通过三方核办后,由接收学校调取学生档案。办理完成后,接收学校应告知家长。
同样,整个过程均在网上进行,家长只要确认转入学校已经发起转学申请即可,不需要额外再做其他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此功能仅在招生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开放,开放时间由各省在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统一时间段内安排。
相关内容阅读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热门调查榜
热门资讯榜
大家都爱看
据《武汉晚报》报道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后如愿怀......
人社部:公务员工资调整方案文件已发到各单位
日,北京市各级机关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
内地公务员工资调整方案出台“增长6成”系误解
近日,缅甸克钦武装与缅军发生大规模交火,导致大批中国人......
【东京食尸鬼第二季3集提前更新】东京食尸鬼第二季3集提前更新揭......
2015年1月共有22只新股发行申购,下为各新股上市时间一览表:
晨光文具、龙马环卫、永艺股份、健盛集团、浩丰科技、苏试......
何以笙箫默第21集剧情介绍
赵默笙与米菲尔起争执
钟汉良嫣《何以笙箫默》21、22集电视剧全集1-35剧情介绍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鹤壁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 日
&&&&&&& 一、学生家长应向哪级教育部门反映问题?  学 生家长所投诉问题只涉及一所学校的,如建立学籍、更改学生信息等,应向该学校的直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涉及两所学校,如转学、删除重复学籍等,应 向两校共同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原则上,两校在同一县域的,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同一地市两个县域的,向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同一省 份不同地市的,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在不同省份的,向教育部反映。  根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确定的分级负责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只处理由本级负责办理的投诉。遇到学生家长越级反映情况时,上级部门将会告知下级部门公布的热线,或以督办形式转交下级部门处理。  二、电子学籍系统是否对转学截止日期进行控制?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入学截止日期控制功能,根据《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十一条规定及省教育厅的工作安排,2015年河南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省内转学”业务的办理功能开通时间:日-日(一般为开学两个月内办理转学手续)。  三、因特殊原因未建籍的非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以补建学籍吗?怎样操作?  可以补建学籍。由学生所在学校上报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再逐级报送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提交教育部进行全国学籍查重(核查是否有重复建籍情况),查重没有问题的,由所在学校为学生补建学籍。  理论上,学校均应为没有学籍的学生及时建立学籍。但为防止恶意或过失重建学籍,确保学生学籍全国唯一,保护相关学生利益,维护学籍管理秩序,对非一年级学生补建学籍的,必须进行全国查重。  四、在输入地无学籍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是否可以返回原籍就学,如何建立学籍?  可以。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当前有关规定,符合输入地规定条件的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可以在输入地就读也可以返回原籍就读。不符合条件的,应返回原籍就读。在未经批准的“学校”就读的,将无法建立学籍。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关于做好无学籍流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应按照法律规定,妥善安排返回原籍的无学籍学生入学,并为其建立学籍,不得以无学籍为由拒绝接收其入学。  五、小学生毕业后,跨省转学去一个不同学制的地区就读,如小学生毕业地区为“五四学制”,目的地为“六三学制”,如何处理?  除符合输入地规定条件的随迁子女外,原则上学生小学毕业后不应跨省就学。  对于少数确需跨省就学的,如果两地学制不同,根据《义务教育法》确定的“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应由转入地学籍主管部门依据本地规定确定就读年级。  转入地学校确定要接收的,由其直接通过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系统,在网上发起学籍转接申请。  六、跨省转学需要哪些单位核办,流程是什么?  跨 省转学与省内转学一样需要四方核办:转入学校、转入学校学籍主管部门、转出学校、转出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其流程依次是:转入学校发起跨省转学申请(需要正 确输入学生姓名和学籍号,输入有错的,将无法办理而退回转入学校,需要重新发起),转入学校核办,转入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转出学校核办,转出学校学籍 主管部门核办。四方核办无误后,由转入学校调取学生档案。办理完成后,转入学校应告知家长。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省份对转入学生的时间有规定,家长为孩子转学时应了解相关省份的要求。  七、毕业后跨省就学需要哪些单位核办,流程是什么?  毕 业后跨省就学需要三方核办:接收学校、接收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毕业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其流程依次是:接收学校发起跨省就学申请,接收学校核办,接收学校学 籍主管部门核办,毕业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通过三方核办后,由接收学校调取学生档案。办理完成后,接收学校应告知家长。  同样,整个过程均在网上进行,家长只要确认转入学校已经发起转学申请即可,不需要额外再做其他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此功能仅在招生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开放,开放时间由各省在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统一时间段内安排。  八、如何查询学籍转接工作进度?  关于转学进度,学生和家长向转入学校咨询即可。转入学校有接受学生和家长查询的义务,可以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实时查询。  九、跨省转学需要提供学籍号,如何获得?  请家长主动联系转出学校,获取学籍号。按照要求,转出学校必须主动配合提供。如果学校不配合,家长可以向其直接的学籍主管部门投诉。  十、学生办理跨省转学时,在电子学籍系统中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户口本上或者身份证件上的信息完全一致,但系统提示“转出省份校验错误”,不能提交转学申请,该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初次建立学生学籍时录入的相关信息有错误,在学籍系统中查不到该学生的信息,所以无法办理转学。具体解决办法是,联系转出学校按规定程序修正学生信息,再提交转学申请。  十一、转学流程中,转入学校已发起申请,并且转入学校和学籍主管部门都已审核同意,但总是被转出学校驳回,该怎么办?  在 全国电子学籍系统中,驳回就是有核办权限的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不同意转学。学生和家长遇到被驳回情况时,要及时与做出驳回处理的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沟通, 看是否符合相关地方规定的转学条件,是否关键信息有误,或出现临时的技术问题,以便尽快重新发起申请并获得核办通过。如果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不同意,学生 和家长有异议的,可参照对第一条的答复进行投诉。  需要说明的是,转学也是学籍异动的一种,其条件和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家长在为孩子转学之前,应了解相关省份的规定,并提前与转出学校做好沟通。国家现行政策不鼓励学生无序流动,不支持择校转学。  十二、学生在学籍系统中如为非在校生状态或有在办业务,是否可以转学?  非在校生状态,包括休学、复学、出国、其他离校等情况。非在校生状态不能转学,学生和家长须按程序请学籍所在学校将其恢复为在校生状态后才能转学。  极个别学籍有时会遇到学生信息变更、问题学籍处理等正在进行的在办业务,也不能办理转学。只有把这些业务办完,才能转学。  十三、在招生过程中,学生本该去A校,但是却被B校录取并调档,造成该学生在A校没有学籍信息,该如何处理?  学生和家长可向B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反映,责成B校同意释放学生学籍。之后,向A校申请以转学的方式向B校调取学籍。  A、B学校之间或学籍主管部门之间有争议的,可参照对第一条的答复进行投诉。  十四、学生在外省小学(初中)毕业后,如何回户籍地就读初中?学校以无法调转学籍为由不接收学生怎么办?  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不得以无学籍或无法调转学籍为由拒绝接收。确定接收学校后,对有学籍的,由接收学校发起相关流程调转学籍。无学籍的,参照第四条的答复建立学籍。  十五、转学过程中,能跨年级吗?  转接学籍只能在不同学校的同一年级内进行,不能跨年级转学。
浏览次数: 【】
鹤壁市教育局主办 鹤壁市教育局网络中心建设与维护
地址:淇滨区黄河路283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学籍号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