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增肥喝中药多长时间见效能见效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通过针灸确实是可以有效增肥的。
指导意见:
针灸对于减肥或者增肥的治疗,其原来是通过对人体胃经和大肠经的调理治疗,帮助完善胃肠功能,所以既有减肥的作用,也有增肥的作用!
病情分析:
针灸也能增肥:中医认为,瘦弱是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造成,调理胃肠,针灸可以帮忙。还有研究表明,胖瘦和基础代谢(安静时维持正常生理所需的能量)有关,瘦人基础代谢较高,消耗大,而针灸对调节基础代谢也有作用。
指导意见:
针灸增肥第一步,要增加身体能量,使全身气血充足,各脏器运行正常健康,尽可能及时排除体内垃圾。这一步在实施时,放开饮食禁忌,只要不吃对健康有害的食品即可,但注意不要暴饮暴食。多睡觉,保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针灸增肥第二步,敲胆经。先疏通胆经,有利于下一步按摩经络时的废物排出。针灸增肥第三步,根据自身特点疏通相应经络,最好达到全身经络全部畅通。增肥要比减肥难得多。如果选择针灸,10次为一个疗程,至少要3个疗程才能见效。医生询问:
病情分析:
您好!针灸也是可以达到增肥的效果的。
指导意见:
中医认为,瘦弱是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造成,针灸可以帮忙调理胃肠,对调节基础代谢也有作用。所以可以增肥的。
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时效关系对比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时效关系对比研究
【摘要】: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以及体力劳动的减少,肥胖症的发病率与日俱增,已成为全球首要健康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肥胖症以每5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增长,粗略计算发病人数已近5亿。每年肥胖症促成的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已达30万,并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头号杀手。肥胖是个仅次于吸烟之后的第二个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与艾滋病、吸毒、酗酒并列为世界性四大医学社会问题。因此要积极关注肥胖,了解肥胖带来的危害。肥胖症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是引发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脑卒中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目前治疗肥胖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西药、手术、针灸推拿、汤药治疗等。总结近几年文献报道发现,针灸治疗此病有效果好,无副作用的优点;西药治疗靶点明确,但是效果不佳,且有部分副作用;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但是手术危险,术后反应严重。因此相较现代医学而言,针灸在治疗肥胖病上有持久、可长期使用、毒副作用极少的特点。
但目前的研究报告多是使用单一疗法,缺乏不同针灸方法之间的疗效比较,特别是起效时间规律与疗效关系对比,尚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而目前针灸减肥临床存在疗效差异较大,疗程长短不一,各疗程治疗方案固定不变、病人没有时间治疗等等问题,筛选有效、稳定、方便的针灸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减肥效果值得继续研究探讨。
通过对比针刺、耳穴、穴位埋线3种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体重下降规律,动态观察不同针灸方法减肥的起效时间的差异以及体重下降趋势特点,从而指导临床以提高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广东省中医院门诊病人以及招募的自愿者,根据研究目的和受试对象的标准(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符合标准的受试对象随机分配至耳穴组、穴位埋线组、针刺组3个组,每组40例,疗程3个月。动态观测,并记录每个受试对象接受治疗前、每次治疗时及疗程结束后的量表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不同针灸方法达到临床有效点(体重下降≥3kg)时间的差异以及对比各疗程体重下降趋势特点。
1.治疗前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女性94例,男性21例,女性多于男性,年龄32-50岁居多,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以上。
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三组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3个疗程后,耳穴组、针刺组和埋线组体重均显著减少(P0.05),且3疗程疗效优于2疗程(P0.05),2疗程疗效优于1疗程(P0.05),说明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3.耳穴组治疗1疗程后,显效率0%,总有效率10.5%;2疗程后,显效率10.5%,总有效率55.2%;3疗程后,显效率36.8%,总有效率76.3%;针刺组治疗1疗程后,显效率0%,总有效率10.5%;2疗程后,显效率26.3%,总有效率73.6%;3疗程后,显效率81.5%,总有效率89.5%;埋线组治疗1疗程后,显效率5.1%,总有效率20.4%;2疗程后,显效率23.0%,总有效率74.2%;3疗程后,显效率76.9%,总有效率92.3%。1疗程后三组间体重、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治疗的继续,2、3疗程后针刺组、埋线组与耳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埋线组优于耳穴组,针刺组与埋线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4.体重变化趋势:体重下降可大致分为2个阶段,第1疗程减重速度较第2、3疗程减重速度快。
5.耳穴组、针刺组、埋线组达到临床有效点(体重下降=3kg)所需时间不同,50%的患者达到临床起效点:耳穴组为45天,针刺组为38天,埋线组为36天;95%的患者达到临床的起效点:耳穴组为69天,针刺组为59天,埋线组为59天;三组起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埋线组起效最快、针刺组次之、耳穴组最慢。
1.耳穴压豆、针刺疗法及穴位埋线3种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都是有效的,3种疗法均能有效减少肥胖病人体重,其中穴位埋线与针刺疗效均优于耳穴压豆,穴位埋线与针刺疗法比较无明显差异。
2.针灸减肥的疗效是长期累积的,3疗程疗效优于2疗程,2疗程疗效优于1疗程,说明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3.体重的下降过程不是直线下降的过程,体重下降过程可分为2阶段,1疗程减重速度较2、3疗程减重速度快。
4.三组起效时间不同,穴位埋线组最快、针刺组次之、耳穴组最慢。
5.在实际操作方面,穴位埋线较针刺更具优势,穴位埋线操作简单,成本低、治疗需时短但作用时间长,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246【目录】:
中文摘要3-5Abstract5-9引言9-11第一章 文献研究11-25 第一节 中医对肥胖病的认识和研究现状11-17
一、古代文献对肥胖的病因病机认识11-12
二、现代中医整体观对肥胖的认识12-13
三、古代文献关于针刺减肥的记载13-14
四、现代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研究进展14-17 第二节 西医对肥胖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17-22
一、西医关于肥胖病病因的研究17-19
二、现代医学治疗肥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19-22 第三节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机理研究22-25
一、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作用机理22-23
二、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作用机理23-24
三、穴位埋线减肥的作用机理24-25第二章 临床研究25-41 第一节研究对象25-26
一、病例来源25
二、诊断标准25
三、纳入标准25
四、排除标准25-26
五、剔除标准26
六、终止标准26 第二节 研究方法26-28
一、随机分组26
二、治疗方法26-28
三、观察指标28
四、疗效标准28
五、数据分析28 第三节 研究结果28-35
一、一般情况比较28-29
二、治疗结果29-35
三、不良反应观察35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35-41
一、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35-38
二、提高针灸减肥疗效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和探讨38-40
三、存在问题和展望40-41结语41-42参考文献42-45附录45-47致谢4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美香,刘翠芳,李梅香;[J];按摩与导引;2003年01期
张海峡;连芬宁;;[J];北方药学;2011年07期
黄慧芹;;[J];北京中医药;2010年03期
陶弢,邹大进,刘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朱现民;胡兴旺;李桓;王松鹏;;[J];光明中医;2009年03期
谢永亮;刘小卫;周国平;;[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08期
艾炳蔚;;[J];江苏中医药;2007年01期
曾洪玉;;[J];江苏中医药;2007年01期
王传明,唐卫东,赖华明;[J];江西中医药;2005年10期
张理梅;张蓉;;[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守菁,阎怀士,崔中路,陈昆州;[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肖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黄琴;王升旭;洪顾麒;朱剑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张静波;方朝晖;;[J];安徽医药;2009年01期
魏群利,刘志诚;[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孟云凤;陈卫华;周美启;付文如;;[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赵李清;施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熊莉华;朱立群;刘英华;陈秀华;;[J];按摩与导引;2007年06期
张海峡;连芬宁;;[J];北方药学;2011年07期
洪佳璇,吴慧芬,高雅文;[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启才;;[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应存;;[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刘小卫;周国平;李江山;彭亮;王德军;李武;谢永亮;;[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张秋海;;[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赵绛波;万红;;[A];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卢文;斯维特娜.曼恩;;[A];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腧穴专业委员会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陈秀华;奎瑜;陈润东;;[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徐斌;刘志诚;袁锦虹;毛珍;邵清华;王欣君;;[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五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张利泰;刘薇薇;;[A];中国针灸学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闫润虎;;[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康德强;[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陈姵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陈企忠;[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郭人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孙鑫;[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于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田世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徐明明;[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欧阳强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莫宝庆;[D];南京医科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丽;[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任旭;[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董升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于婷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永凯;[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姜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邓雪梅;[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春艳;[D];吉林大学;2011年
高磊;[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王君;[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芝兰;[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张路;[J];北京中医;2003年01期
陶善平;王峰;黄美芳;沈其星;周丽艳;单永华;;[J];北京中医;2007年08期
张宽智;[J];北京中医;1994年04期
赵志国,王少锦,葛建军,孙立虹,康锁彬,田新乐,徐华州;[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9期
罗小光;罗能先;姜铭;陈勤;黄瑾;杨勤;;[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6期
黄乃好;胡玲;蔡荣林;汪克明;李梦;吴子建;孟云凤;;[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邹大进,吴坚,徐茂锦;[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陶弢,邹大进,刘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李伶,魏锡文,杨刚毅,邱鸿鑫;[J];分析仪器;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敬;[J];中国针灸;2005年09期
鞠诣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吴弢,高翔,施杞,许瑛瑛;[J];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03期
邓艳华;彭唯娜;毛湄;马晓晶;罗云;穆岩;肖晓玲;;[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年12期
易琼;柏玲;刘元华;唐筱璐;;[J];西南军医;2008年04期
孙钰;;[J];针灸临床杂志;2008年09期
许军峰;;[J];针灸临床杂志;2009年08期
江龙河;韩方磊;丛海波;;[J];中医正骨;2011年08期
王晓;[J];中国针灸;1997年01期
邹伟俊;;[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玉蓉;刘评;;[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林咸明;;[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蒋瑞珂;陈敏;;[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王天俊;;[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石月萍;管洪;刘聪;;[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赵宏;刘志顺;郭旭;;[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黄国付;杨金梅;;[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陈莹;黄文静;王君南;王瑾;梁繁荣;;[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张虹;赵凌;茅释之;袁秀丽;冉连辉;袁前;;[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黄曙晖;;[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黄丹 通讯员
于丽珊;[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王乐 吴越;[N];文汇报;2010年
杜精锐;[N];健康报;2006年
周颖;[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冯立中 陈旭;[N];健康报;2006年
刘保延;[N];健康报;2006年
刘保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张东风;[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新华;[N];医药经济报;2005年
健康时报记者
孙为立;[N];健康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达洙;[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雅莉;[D];兰州大学;2012年
蔡颖铭;[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铭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彭琳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衷晟越;[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李雪薇;[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仁正;[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王宝华;[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麦超常;[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邢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丁艳亭;[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黄子泰;[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银妮;[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闫晓黎;[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陈裕;[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梁艳;[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林之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张永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瘦脸针多长时间见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