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全国有几个仓库郏学功

中国有多少个姓_百度知道
中国有多少个姓
程,沈,梁,邹,彭,江,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钱,张,吴,陈,蔡。新顺序是,七字姓39个,袁《中国姓氏大辞典》,车,三字姓4850个,侯,石,康,我国新的“百家姓”顺序已经新鲜出炉,施、地区,秦,邓,冯: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麹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印宿白怀 蒲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郤璩桑桂 濮牛寿通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向古易慎 戈廖庾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殴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鲜于闾丘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梁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岳帅缑亢 况后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新的百家姓顺序是,徐,赵,尹。这项调查和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马,四字姓2276个:【百家姓顺序】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我国当今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均存在使用汉字姓的情况,五字姓541个,吕,八字姓14个,叶,方,汪,苏,贾,雷,林,郑,洪,孙,六字姓142个,怯,龚,胡,任,邱,钟,史,但中国人最常用的还是李,熊。其中,单字姓6931个。笔画最少的姓为1笔,严,常,廖,姚,白,萧,武,牛,汉族和少数民族姓氏大约各占一半,毛,高,韦,笔画最多的姓为30笔,潘、陈,田,朱,蒋,阎。除汉族以外,韩,于。通过县,赖,许,姜,顾。目前仍在使用的中国人姓氏超过7000种:王,共获得姓氏4100个,得到了2、杨等常见姓氏,宋,崔,段。虽然《中国姓氏大辞典》中收录的汉字姓氏多达23813个,孔,李。据专家研究,周,九字姓7个、张,金,罗,贺,龙,陆,董。调查涉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十字姓1个,一共收录了23813个姓氏,郝,郭、刘,戴.96亿人口的数据,曾,中国100个常见大姓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5%,万,他们在各地的分布有规律且决定了各地总人群的遗传组现存的有、省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夏,何,刘,历时两年,杨,卢,范,黄,薛,谢,唐,杜,曹,余,魏,孟,丁,傅,谭,邵,从而得到了当今中国新百家姓的排序、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中国共有4100个姓
袁义达介绍,实际上,对中国姓氏的调查早在20年前就曾经进行过,但当时调查的抽样率很低,只统计了57万人,找到了3000多个姓氏。“当时的抽样率太低,因此结果并不可信。”
此次由袁义达主持的研究课题调查人群数量将近3亿,覆盖几十个县市,基本上涵盖全国。课题小组总共花了两年时间,找到了4100个姓,并对人数进行了统计。
首次发现“难”姓村
在这次调查中,很多生僻的怪姓也被发现,这些姓氏从来没有被记载过,过去看到时,还以为这些怪姓是因为笔误产生的,但经过这次调查后发现,这些怪姓有其深远的根源。
袁义达举例说,在河南,研究组发现四个姓“难”的小村,里面的男女老少全姓“难”,当时研究组曾认为这个姓是笔误造成,不具有统计意义,但韩国文化署听说了这个消息后...
百家姓不全,具体有多少我也不知道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漫谈苏轼葬郏之因――乔建功
王现宾打印 关闭漫谈苏轼葬郏之因――乔建功
王现宾添加时间:[]&&作者:[乔建功
王现宾]&&点击数: 漫谈苏轼葬郏之因
乔建功& 王现宾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探索苏轼葬郏原因进程中各个认知阶段的特征和影响,同时以翔实的资料着重论证了苏轼葬郏实为无奈的选择这一新的命题,通过反思,汲取教训,启示真谛。
关键词:苏轼 葬郏 探因& 进程 无奈选择
黄州和郏县有着不解之缘。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自黄州量移汝州,虽然中途折向常州,但是十七年后,最终还是长眠于汝州郏城小峨眉。黄州、郏县因苏东坡而结缘,可谓一脉相通,情有独钟。探究苏东坡葬郏的真正原因,对于走近苏东坡,认识苏东坡,学习苏东坡,都不无裨益。值此黄州“东坡文化国际论坛”召开之际,谨以本文敬献于此隆重论坛,聊表点滴晚学后进的慕苏之心,同时也借此就教于方家师长。
苏轼葬郏是苏轼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历来说不清,道不明的老话题,同时又是一个人人都想了解的新话题。尤其是近年来旅游业炽热,参瞻郏县三苏坟的人员大增,人们在拜谒游览一番之后,势必会问及苏东坡为何葬郏这个话题。人们怀念、崇拜苏东坡的感情愈深,急于弄清这个话题的心情愈是强烈。本文试就自己近年的读书心得体会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漫漫探索路
据文献记载探究苏轼葬郏原因始自元代。郏县三苏园祠堂前东现有一块高2米的石碑,题名为《三苏先生祠堂记》,曹师可撰写,是为纪念县尹杨允创建三苏祠堂所立。这篇碑记写于元至正壬辰(1352)3月,记述了三苏祠堂兴建的经过和意义,是一篇研究三苏墓祠很有历史价值的文献。其中谈到苏轼葬郏原因时说“昔东坡先生由黄州而来,为汝之团练副使,。墨相其风土于郡治之东约六十五里,乡曰钧台,里曰上瑞,有山曰峨眉,…观其形胜,适可为宅兆之佳地。…因病以书嘱弟子由曰:‘吾死后葬之于汝。’既卒,由是而安厝之。”这里是说,苏轼任汝州团练副使期间,看到钧台乡上瑞里处的小峨眉,是宅兆之佳地。所以他病危时嘱弟安葬于此。此说一出,影响久远,历代地方史志多有所载。碑刻加史志,言之凿凿,几成信史,给后世造成很大混乱。
时光推移到1479年,也就是明代成化年间,为纪念吴中、吴节兄弟相继修复三苏祠堂,胡谧曾撰写《重修三苏祠墓记》。此碑刻已毁,该文收于《正德汝州志》,后地方志和有关文集多有转载。此文谈到苏轼葬郏原因时说道“盖文忠尝谪汝,爱其地有山,形胜类其乡,遂有终焉之志。因号曰‘小峨眉’。贻书仲氏文定曰:‘他日我死,贫不能归,其葬我于是。’”这里说苏轼之所以葬郏,是因为他在被贬汝州期间,看到这里的山水胜似家乡峨眉,于是就有将来安葬于此的想法,并把这里的山命名为“小峨眉”,同时写信嘱托弟弟,将来把自己安葬在这里。山水风光为一代文豪大师所倾慕,且作为归葬之地,对此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当然都无限荣光,都乐于接受。古往今来,东西南北“谁不说俺家乡好啊”之情,人皆有之!于是此论便不胫而走,风靡数百年,长盛不衰。以至上个世纪80年代诸多国家级报刊、书籍仍沿袭此说。如李绍连发表在1973年第七期《文物》的《宋苏适墓志及其他》及1981年第一期《今古谈》的《苏轼、苏辙乐葬河南小峨眉》,1983年第一期《历史知识》陈显泗的《三苏为何葬河南》,日《河南日报》第一版《郏县“三苏坟”修缮一新》的消息,甚至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辞典.?郏县?三苏坟》也说“苏轼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贬授汝州团练副使时,曾赞赏此处似其家乡峨眉山,因嘱其弟在他死后葬于此地。”等等,不一而足。有关地方史志及大大小小的宣传材料,在谈到苏东坡时无不源于此说。长期以来,此说已成舆论主流。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进步,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随着三苏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苏轼量移汝州团练副使,根本就没到任,经朝廷批准,行至南都(商丘)就折道直奔常州而去。那么,无论曹师可之说,还是胡谧之论,岂不是无本之木吗?看来有些古人之言,即使石刻碑记也不足信。那么,苏轼葬郏的谜底究竟何在呢?
巍巍嵩山绵延纵横数百里,苏东坡一纸“即死,葬我嵩山下”,其弟苏辙就径直把他葬在郏城小峨眉,想来此地必有独特魅力,如果兄弟俩事先不亲临其地,指地为穴,苏辙能这样准确做到吗?那么,苏轼何时来过郏城小峨眉?何时在此选择墓地?就成为问题的症结。于是,人们就循着这条一般思维的正常思路,苦思冥想,寻找证据。不少志士仁人纷纷撰写论文,发表见解,探寻苏轼葬郏的原因。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已故刘英照先生撰写的《苏轼为何葬在郏县小峨眉》。
文章认为,苏轼练汝未曾到任,并不等于苏轼一生就没有来过汝州。郏县地处许洛古道之要冲,据史料记载,苏轼经过许洛古道的机会有五次。第一次进京赶考,第二次入川奔母丧,第三次凤翔赴任,第四次任满回朝,这四次都正值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时期,不可能有选择墓地之举。第五次是绍圣元年闰四月,苏轼罢定州任,知英州(广东英德县)军州事。途中他曾携长子苏迈从陈留折道汝州,向时任汝州太守的弟弟苏辙筹借路费,并在汝盘桓数日。如果选择墓地,只有这一次,也是最有可能的一次。因为此时苏轼已入暮年,时近六旬,又在贬谪途中,心情沮丧,选择墓地正在情理之中。作者格物致知,令人不可不信。但是文章在谈到苏轼如何选择墓地时就显得底气不足了,便演绎了一段苏辙送别兄长的传奇轶闻说,二苏登临道教圣地莲花山,站立山巅,北望嵩岳逶迤,南瞰汝水萦带,脚下两道山梁,东西对峙,状如列眉,青山绿水,风景如画,不由赞赏胜似家乡峨眉。作者自知其事没有文字依据,只能说这是情理中的事,这次只是赞赏,并没有选择墓地。什么时候选择墓地呢?作者拉出了元丰七年苏轼自黄量移汝州途中,赴筠州与苏辙告别时写的《别子由三首兼别迟》的第二首(简称《别子由诗》):
先君昔爱洛城居,& 我今亦过嵩山麓。
水南卜筑吾岂敢,& 试向伊川买修竹。
又闻缑山好泉眼,& 市穿林泻冰玉。
遥想茅轩照水开,& 两翁相对清如鹄。
文章说,这就是苏轼赞美包括小峨眉山在内的嵩山一带山水,并打算在此隐居的明证,后来家人就遵“即死,葬我嵩山下”之命,把他安葬于此。
在当时情况下,该文确属最新研究成果,曾轰动一时,先发表在《中州今古》杂志1984年第五期,后在第四届苏轼学术研讨会上交流。此后就有不少人引用《别子由诗》,说明苏东坡赞美郏城小峨眉,着意在此隐居,安葬。此意虽显牵强,但这也是苏文中新发现的仅有的一点,所以显得弥足珍贵。
苏东坡以善于为文著称,平生无意不可表达,无事不可入文,就连洗澡搓背这样的琐事都能写就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而选择墓地这样的大事,为何没留下蛛丝马迹?对郏城小峨眉怎么就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多少士人学子数百年来在茫茫“苏海”中,苦苦寻觅,几近山穷水尽。难道说此路不通?抑或另有蹊径?
果其不然,时光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2002年纪念苏轼葬郏九百周年暨第十四届苏轼学术研讨会在轼、辙葬地――河南郏县召开。大会提交的论文中有一篇是王昊先生撰写的《苏轼葬郏之谜窥测》。该文首次提出苏轼葬郏源于苏辙致信兄长,商量为八郎妇黄氏选择墓地事宜,苏轼回信(即致子由第八简)表示“葬地,弟请一面果决,八郎妇能用,吾无不可用也,更破十缗钱买地,何如留作丧事,千万莫循俗也”。苏轼同意和八郎妇黄氏同用一块葬地,于是遂成苏轼葬郏之事实。另有一篇是谢照明和潘民中二位先生合写的《郏县三苏坟相关问题辩证》。该文引用大量史实,说明小峨眉山名历来就有,并非苏轼所命名,苏轼也没有亲勘墓地,苏轼之所以葬郏,是他同意和八郎妇黄氏同用一块葬地。这两篇文章的问世,在苏轼葬郏探因领域里无异于石破天惊,别开洞天,掀开了实事求是,科学研究苏轼葬郏的新篇章。本应组织力量继续深入研讨,揭开苏轼葬郏的神秘面纱,遗憾的是,不知何故却就此搁浅。这两篇文章的影响面也仅局限于此次学术研讨会而已,本文旨在旧话新提,聊作引玉之砖,发扬苏东坡实事求是,勇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把苏轼研究推向深入,再续新篇。
无奈的选择
大量史料表明,苏轼葬郏并非出其本意。他生前无论身为朝廷重臣,还是被贬海南天荒,心系梦绕的都是回归眉山故里,兄弟“夜雨对床”,终老归葬老翁泉下。早在治平四年(1067年),32岁的苏东坡在眉山老翁泉安葬嫡配夫人王弗时,就将坟墓“凿为二室,期于子同”,希望将来与亡妻“死能同穴”(《祭亡妻文》)。晚年,苏辙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说得更明白,“先垄在西,老泉之山,归骨其旁,自昔有言,势不克从,夫其不怀?”看来在葬地问题上,父亲曾有遗言,兄弟也曾有约,他们的本意都非常想安葬在故乡祖茔父母身旁。
苏东坡对汝州、郏城这块地方并不陌生。早年他西出巴蜀,东进汴京,至少曾五次路过,绍圣元年,还曾在汝州盘桓数日。应该说,他对这里的山水地理,人情风俗是有所了解的。所以元丰七年(1084年)3月,神宗手诏苏轼从黄州量移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时,他十分勉强,不愿前往。行前他在《别黄州》诗中说:“长腰尚载撑肠米,阔领先裁盖瘿衣,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意思是说,黄州的“长腰米”还留在肚中,因汝州流行大脖子病,我已预先准备好领子阔大的衣服。我不会老死江湖不被起用,未来的岁月将一展抱负,免得老朋友们非议、担心。
同年八月,苏轼行至金陵会晤沈逵,在《送沈逵赴广南》一诗中说,“勾漏丹沙已付君,汝阳瓮盎吾何耻”。意思是,你去广南可以得到传说中勾漏山的仙丹,我到汝州去,可能会患上大脖子病,并且像瓮盎一样大。
看来,苏轼对汝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流行大脖子病。这种病医学上叫甲状腺肿,是缺碘引起的地方病,是贫穷落后的象征。患者的脖子粗胀肿大,有的赘瘤达五、六斤重,使人容貌变形,发音不清。望之令人生厌。直到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种病在当地还屡见不鲜。近年来,由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政府大力推行食盐加碘,此病才基本绝迹。
苏轼对这种大脖子病历来就很反感。嘉佑七年(1062年),他在凤翔签判任上,在《怀子由》诗中劝慰没去商州赴任的苏辙说“夷音仅可通名姓,瘿俗无由辨颈腮。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内容是说,商州人说话像外国语,仅可通名姓,很多人生着大脖子病,不辨肩颈,这样的地方不去也罢。
这次,他在离黄来汝前给当地朋友王齐愈(文甫)的信中说得很明白:“蒙恩量移汝州,比(近来)欲乞依旧黄州住,细思罪大责轻,君恩至厚,不可不奔赴,数日念之,行计决已。”(《与王文甫书》)宁愿仍旧住在荒敝的黄州,也不愿前往人地两生的汝州,为了不忍拂违神宗恩赐知遇的厚意,才勉强汝州之行。一路上他游山逛水,探亲访友,迤逦而行,姗姗来迟,行程将近一年。
也就是在这次赴汝州途中,于元丰七年五月,他绕道筠州探望被贬至此的弟弟苏辙,临别时写下了上述的《别子由诗》。诗中讲了对将要去的地方――汝州及附近地方的印象和将来生活的设想。如果说诗中含有准备在此隐居的意思,那么,时过五个月,在扬州和泗州两上《乞常州居住表》,坚辞恳请朝廷不愿前往汝州,一再申请要求居住常州,又该作何解释?
次年二月,苏轼在南都商丘,接恩诏获准常州居住,使他欣喜若狂 。离开黄州时他曾作《满庭芳》一阕为别,现在则“蒙恩放归阳羡,复作一篇:(略)”。于是,马上调头而回,不到一月就来到常州。他在《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中写道“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放归阳羡,梦想成真,喜于言表。
苏轼晚年,从海南北归途中,蒙恩任便居住。弟弟苏辙致信苦苦相劝兄长,前去许昌比邻而居,但是苏轼慑于政治风云莫测,又一次选择了常州,并最终客死于此。
苏轼在两次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刻,独钟情于常州宜兴,并均放弃了前往汝州、许昌居住中原的机会。苏东坡一生漂泊奔走,足迹几达半个中国,但每一处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愿望,唯有卜居宜兴才是他自主选择的结果。美丽富饶的吴越阳羡,“土如濡,米如珠“,山清水秀,极富诗情画意。他一生曾于熙宁七年和元丰八年两度在此置买田产。他在《楚颂帖》中感叹:“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意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
苏东坡一生如此钟爱阳羡,最终又客死常州,为何不就近安葬于彼,而又专留遗言,不惜千里迢迢转葬于郏县一隅呢?
事情是这样的。在绍圣年间的党祸纷争中,苏东坡先被贬岭南惠州,再流放海南儋州。苏辙也先贬筠州,又迁雷州,再徙循州(广东龙川)。在长达七年的贬谪流放生涯中,苏轼是由三子苏过相伴。苏辙则始终由三子苏远和儿媳黄氏(八郎妇黄氏)相陪,服侍照料自己和史夫人的起居生活。不幸的是,在到达循州的第二年(元符二年,1099),八郎妇黄氏身染瘴毒不治而亡。对于八郎妇黄氏的死,苏辙深感悲痛,专为其撰写《祭八新妇黄氏文》。文中对儿媳为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颠沛千里,备尝艰辛,以致不幸身亡的愧疚心情,充满字里行间,并表示“犹冀灾厄有尽,天造有复,全柩北返,归安故土”,决心对八郎妇黄氏有个好的交代。
翌年(元符三年,1100)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后权同听政,对元v党人的政策有所缓和,纷纷量移或内迁。轼、辙兄弟二人的命运也开始发生转机。苏辙先移永州,再迁岳州,十一月接旨“提举凤翔府上清宫,外州军任便居住”。于是他就率领家人带着八郎妇黄氏的灵柩,千里迢迢,匆匆忙忙,在岁末赶至许昌。苏辙是个笃守信用的仁人君子。他回到许昌刚过罢春节,二月二十二日就给哥哥写信,一是劝兄长来许昌比邻而居,二是和哥哥商量安葬八郎妇黄氏的事。苏轼此时正在海南北归途中,行至真州时接到弟弟来信,时值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五月。也恰在这时苏轼和表兄程德孺及钱世雄等人在金山相聚,听到向太后去世后,朝中局势骤变。于是他立即复信,告诉弟弟决计不再北上赴许,而将南下常州居住。在谈到葬地时说,“葬地,弟请一面果决。八郎妇能用,吾无不可用也。更破十缗钱买地,何如留作丧事,千万莫循俗也。”
这段话是苏轼关于葬地事留下的最重要的文字资料之一。遗憾的是苏辙的二月二十二日简早已散佚于历史的烟云之中,苏辙为八郎妇选择葬地如何讲述,已无从考查,但这并无碍大局。苏轼行文历来惜墨如金,言简意赅。他关于葬地的这段话同样如此。这是一句在特定前提条件下,富含逻辑推理的肯定式答复,之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我们从中至少可以看到三个重要问题说得相当明白:
一、葬地,有两块可供选择。一块是自家已有的,一块是需花十缗钱再买的。苏轼主张就用自家已有的,不要再花钱另卖葬地了。这是这段话的主题思想。二、苏辙安排八郎妇黄氏的葬地,此时苏轼尚未染疾,兄弟二人都健康如常。但也安排了老兄弟二人百年之后的最终归宿之地。所以,此葬地为苏家族人之墓地。三、关于葬地之事,让弟弟一面果决,但千万莫循俗也。
天有不测之风云,苏轼五月复信,六月即病倒,七月便去世,翌年即葬郏城尚瑞里。从时间如此紧迫来看,郏城尚瑞里处的葬地,就是第八简中兄弟二人所讨论的自家的田地(有关此事拙作在《苏轼研究》2008年第三期已有论述)。病危时,又“以书嘱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 子为我铭”(《东坡先生墓志铭》),仍是第八简心痛弟弟,告诫不要另卖葬地,这一主题思想的重申。
大量史实表明,苏轼的“阳羡情结”,虽然终生不渝,但常州宜兴仅是他生前的理想居住之地,最终归葬郏县实为兄弟情义高于一切。“葬地,弟请一面果决”,寥寥数语,血浓于水的是手足之情,溢于言表。此时,苏辙慢说选择郏县葬地,即使选择其它任何地方,兄长也会义无反顾地前往相随。“夜雨对床”是弟兄二人的终生夙愿,生前难以实现,身后归葬一处也不失为莫大幸事。只要不使弟兄一个人孤单独处,埋葬在哪里都可以。正所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明代著名学者王尚炯(号苍谷,郏县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兵部主事,曾任吏部验封员外郎,四川参政,浙江右布政使)在浩瀚的苏学海洋中,独独采撷此联,又配以横额“青山玉保匾獍哑淇淌⒎挥谌辗卦海咽舅臻巅V颉SΩ盟担怨认壬嵌炼臻巅5牡谝蝗恕?上冶埠笕粟ね绮涣椋丛谑浪椎娜ψ永锿磐糯蜃ρ罢宜臻巅5脑颍菀锍隽硕嗌倜烂畹拇岛蜕衩氐腻谙搿&&&&&&&&&&&&&&&&&&&&&&&&&&&&&&&&&&&&&&&&&&&&&&&&&&&&&&&&&&&&&&&&&&&&&&&&&&&&&&&&&&&&&&&&&&&&&&& &&&&&&&&&&&&&&&&话又说回来,既然轼、辙的本意都非常想安葬在祖茔父母身旁,为什么他们不直接归葬四川眉山呢?过去有人说,苏轼葬郏是因为经济窘迫,关山阻隔,路途遥远,难以回蜀。仅此解释恐怕难以令人信服。试想,苏轼客死常州,既然能千里迢迢把灵柩运到汝州郏城,难道就不能再进一步运抵四川眉山?如走水路,溯长江而上,至乐山再入玻璃江,可直抵眉山故里,岂不是更便当一些!所以笔者认为,经济拮据是真,为是否花十缗钱买块葬地,尚且使老弟兄俩颇费掂量,可见窘困之甚。但更重要的还是政治形势的险恶,使他们难以回蜀。
在熙宁变法以至绍圣年间的党祸纷争中,轼、辙兄弟始终处于斗争的风口浪尖上。由于苏轼那率直的天性,雄辩的口才和辛辣的笔锋,首先被陷“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五年。此虽属个案,却震动朝野。后哲宗亲政,新党得势,大规模迫害元v党人,东坡又首当其冲,先贬惠州,再至儋州,必欲置之于死地。期间,他“深自闭塞,…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见及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答李端叔书》)。即使偶尔与人书信,往往再三叮嘱“不须示人”或“看乞,火之”。苏辙也说“士大夫皆讳与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巢谷传》)。孤寂无望与战粟惶恐之情,可见一斑。后来的量移和内迁,仅是朝廷的一种宽恕和恩赐,并不是平反或昭雪。他们仍是朝廷的罪人。然而即便这稍许的缓和松动,也只是短暂的一瞬。向太后听政不到一年即去世。左相韩忠彦顷刻失势,右相曾布立即跋扈起来。苏轼闻之,顿生警觉,连敢去许昌和同弟弟团聚的勇气都没有了,还谈何别论。长达七年的流放生涯已使他们“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随之而来的蔡京执政,更是是彤云密布,党祸再起。苏轼还没有下葬,就被“追贬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其元追复旧官告交纳”。苏辙也“自太中大夫降复朝奉大夫”在后来的元v党碑上,兄弟二人两度榜上有名,尤其是苏东坡两次都被列为待制以上官员的首恶。对他们的学术著作以至“毁书绝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剥夺一切人身权力。
世道有升降,人心无古今。我们现在说起千年前轼、辙兄弟的遭遇,可能没有切身体会,但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扩大反右或十年动乱时的情景,就可以感同身受到他们的境遇。那时的他们无异于“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的牛鬼蛇神”,“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更何况苏轼还是犯有前科的“极右+反革命”,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他们还敢有何奢望?
时差上下近千年,专制暴力所造成的恶果是类同的。轼、辙兄弟二人此时已经彻底沦为垮台的罪官,贫穷的异乡人。古人历来重视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但是更重视衣锦还乡,光宗耀祖。遥想治平二年,兄弟二人置办父亲苏洵和轼夫人王弗的丧事,奉皇命官船直送眉山故里,朝廷诏赐银绢,达官贵人各致厚赙,沸沸扬扬,风光无比。昔日他们是展翅云天,比翼齐飞的一双“凤凰”,而今却是遍体伤痕,人人嫌恶的两只“乌鸦”,天壤之别,今非昔比,“愧见江东父老”之情,尽在不言之中。
轼、辙兄弟葬郏,除了政治形势所迫外,还有多种因素促成。苏辙自绍圣元年在许昌西买田,至建中靖国元年已七年之久,“子孙安之,殆不复迁”。而眉山故里早已人去楼空,廖无亲人。另外苏辙之所以定居许昌,选择墓地于汝州郏城,受范镇影响颇大。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仁宗时举进士第一,知谏院,授端明殿学士,累封蜀郡开国公,晚年定居许昌,一生为官以忠耿直谏著称,与苏洵故交。轼、辙常得其关照提携,亲如叔侄。苏过之妻及苏远之续娶皆为范镇之孙女。苏、范两家可谓世交+姻亲,不但同属四川老乡,而且在朝政治倾向又相吻合,所以,过从甚密,关系非同一般。苏辙在《祭范子中(镇之长子)朝散文》中说“苏氏、范氏,同出昆维,蜀公告休,居颖之湄,我老去国,归亦从之。”对此,我们的苏学大家孔凡礼先生也有同感,在他所撰写的《苏辙年谱》中说“苏辙谋居与定居颖,与范氏有联系,镇及妻葬于汝州(临汝)之襄城,苏辙兄弟葬于郏城,属汝州,皆在汝州之东南,相距甚近。”
总之,苏东坡在人生的最低谷,无奈之中选择了郏城,郏县的山山水水敞开无私的胸怀,热情地接纳了这位昔日的罪官,今世之骄子。郏县因为苏东坡而增加几多光彩,苏东坡静卧小峨眉安享千年。郏县人民视三苏坟为“传家之宝”细心呵护,爱戴有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即使在风雨如磐的十年动乱期间,人们千方百计,智护圣贤,使三苏墓祠完好留存。常言道“患难之交贵似金”。千百年来历经沧桑这种情意比金子还要贵重,比白玉还要纯洁,。这比那子虚乌有的“乐葬小峨眉”,比那难以使人信服的“形胜类其乡”等说法,岂不是要高尚得多,神圣得多吗?
思考和启示
回顾苏轼葬郏探因之路漫长而又曲折。公允地说,本文开头有关苏轼葬郏探因的几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均为依据事理主观推测之言,尽管缺乏直接证据,却代表着一个时期的认知水平,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崇敬苏东坡的殷切心情。人们认知过程总是由不知到渐知,逐步深化,逐步修正,并且不断往复循环。今天的一百步,是在过去九十九步基础上积累而来的。对过去的认知不能简单的妄自菲薄,而应认真梳理,剔抉扬弃,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定能启示真谛,受益多多。
有一个问题长时间萦绕笔者脑际,苏轼致子由第八简中关于葬地的一段话,与苏学其他著作一样流传于世近千年,为什么那些汲汲探索苏轼葬郏之因的士人学子就没有发现?最近,我县长期主管文化教育工作的原副县长,苏轼学术研讨会理事,第四届苏轼学术研讨会的主要组织者,年近八旬的高文焕同志坦言告诉我,苏轼关于葬地的一段话,他是1982年在黄冈召开的第二届苏轼学术研讨会上,第一次从复旦大学王水照教授那里听到的。至于看到第八简全文就更晚一些。后来从河南大学借到一本王宗稷的《东坡先生年谱》,如获至宝,用毛笔小楷工工整整抄写一遍,前后耗时7个月,。高县长的一席话使我释疑解惑又使我颇为感慨。苏轼葬郏之因长期没有获得重大突破,主要客观原因是郏县地处偏敝,信息闭塞,占有资料有限,才使探索之路显得曲折而又漫长,这或许就叫做“说的不知道,知道的不说”吧!
在没有全面占有资料的情况下,人们面对“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的遗言,极易产生无尽的遐想。如果我们运用三极思维的科学考证方法,准确把握,精心“吃透”二苏的一系列文字资料,把认知客体放到北宋末年社会政治的大环境和苏家族人行踪关系的小环境中去分析研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胸怀东坡,目游北宋”,就自然得出苏轼葬郏是无奈的选择这个比较接近历史的结论。这个声音眼下还很微小,但是它有大量史实依据作支撑,所以显得生机无限。事实证明,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两极思维方法是经不起历史推敲的,陈陈相因,积非成是的陋习是没有生命力的,害怕苏学研究会扰乱旅游市场的种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改变已有的成见是艰难的,否定自我更是痛苦的。让我们放下包袱,解放思想,发扬东坡精神,把苏学研究从“象牙塔”里解放出来,推向政治化,社会化,群众化的新高潮。
1、&&&&&&&&&&&&& 《苏东坡全集》苏轼&&&& 珠海出版社&&&&&&&&& 1996
2、&&&&&&&&&&&&& 《栾城集》&& 苏辙&&&&&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 《苏轼年谱》孔凡礼&&&& 中华书局&&&&&&&&&&& 1998&
4、&&&&&&&&&&&&& 《苏辙年谱》孔凡礼&&&& 中华书局&&&&&&&&&&& 2001
5、&&&&&&&&&&&&& 《宋史》&& 脱脱&&&&&&& 中华书局&&&&&&&&&&& 2001
6、&&&&&&&&&&&&& 《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 中华书局&&&&&&&&&&& 1961
7、&&&&&&&&&&&&& 《郏县志》清同治三年 郑州美术出版社&&&&&&& 1983
8、&&&&&&&&&&&&& 《郏县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
9、&&&&&&&&&&&&& 《三苏坟资料汇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6
10;《三苏坟艺文类编》王正瑞 五州传播出版社&&&&&& 2001
11、《苏东坡在平顶山》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
12、《郏县名胜古迹》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2000
13、《中华通史》陈致平 花城出版社&&&&&&&&&&&&&&&&&&&&&&&&&&&&&& 1996
&打印 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有几个铁路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