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的命若琴弦全文中老瞎子形象分析

命若琴弦中老瞎子与他的师傅有什么样的故事?_百度知道
命若琴弦中老瞎子与他的师傅有什么样的故事?
命若琴弦中老瞎子与他的师傅有什么样的故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老瞎子和小瞎子是靠着对光明的向往的信念活下去的,他们的命就如那一根根琴弦。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
作者简介 ? ? ? ? ? ?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并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全国文学大奖。1998年病情转为尿毒症,终止透析。 目录 ??????
午餐半小时没有太阳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来到人间命若琴弦? ? ? ? ? ?
午餐半小时没有太阳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来到人间命若琴弦小说三篇第一人称别人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两个故事老屋小记往事另一种理想主义 许纪霖作者主要著作目录? ? ? ? ? ? 书评: 00:14:17   来自: -_倔老泡 (只要你想,我们就永远在一起。) 命若琴弦的评论 &&    可能是比常人更加坎坷的人生经历,史铁生更懂得珍惜生命,更会享受生活。       时间在一直走,从不停下;人每天都在变,也是从不停下。说不定那天,就和那琴弦一般,奏响最美妙乐音的时候,却戛然而止。       弦断有谁听?
13:21:33   来自: 沐雨草 (广阔的世界存在于每颗开阔的心。) 命若琴弦的评论 &&   当自己意识到苦苦追寻的药引仅仅是师傅一代代虚幻的目标。   老瞎子破灭的愿望下,依然选择给小瞎子再次编织一个目标给他。   因为目标不仅仅是小瞎子受苦难的源泉,也将是小瞎子心灵苦涩的支柱。   一旦支柱倒下,生命没有目的,就会破碎。   选择苦涩但是还有一丝希望地生,还是放弃希望?   就算是命不好,也要活着。就算是瞎了残了,也要让他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支持着让他活着。   总比死了强。   老瞎子这样想道。      活着比死了强是一代代老瞎子不变的观点。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如果一生都追求不到幸福,要靠老一辈虚幻的目标来作为遥远的幸福标志,那么活着,会是一个好选择吗?   我们常常劝那些想不开的人,“活下去,还有希望。”   但一代代的老瞎子不断地为一代代的小瞎子增加琴弦的数量,客观上仿佛就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希望的。   只有怀抱希望给我们的生命力。   求生的能力。
13:58:34   来自: 青牛退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命若琴弦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师父把一个可以开眼看世界的药方子,封在老瞎子的琴槽里,告诉他:这个药方需要用弹断的1000根琴弦做药引子。从此老瞎子翻山越岭,风里来雨里去,以弹三弦琴说书为生,从一个青春少年,弹到了白发老者,老瞎子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一辈子的辛苦是值得的,能看一回,好好看一回,怎么都是值得的。五十年过去了,老瞎子把弹断的1000根琴弦捆好,剥开蛇皮,把那个药方从琴槽里取出来。可是“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就象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悦耳的曲子。       ………………       老瞎子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走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       最后老瞎子又把药方封进了自己的徒弟小瞎子的琴槽里,说自己记错了,让小瞎子记住,得弹断1200根。      读罢,陷进这个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中,沉思了好一阵:一种悲哀与无奈充满了心头,疗救一个瞎子,世上还有比老瞎子留下的这个“药方”更好的办法吗?可是老瞎子的“药方”是药方吗?不是,这个药方是善意的谎言,可,这是没有法子的法子。这不免让人想起鲁迅的《祝福》里的祥林嫂问的那句话:“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作者怎么回答的? “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其实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瞎子。于是许多过来人,告诉我们,信仰基督吧,那样死后可以上天堂,信仰佛吧,那样来世就可以如何如何…………种种的说法都有。于是有的人相信了,按照教义说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认真生活。他们死了,真的上天堂了吗?真的来世如何如何了吗?无从证明。但这就够了,如同老瞎子的师父临终说的那句话:“记住,人的命就象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可是,现在为什么有人,非要想尽一切办法证明瞎子的那个药方是假的,是伪科学的,是根本不可能治好瞎子眼睛的,并且以为自己是智慧的,不被那样愚昧的“谎言”欺骗,以为自己高明的不能再高明了?认真想想,是这样吗?      相信弹断1000根弦就可以开眼看世界的瞎子,他的一生就是艺术人生;相信做1000件帮助别人的好事,就可以有好报应的人,他的一生就是善良人生;相信挣得1000万元,才能获得幸福的人,他的一生就是金钱人生;相信读1000本书就可以开悟的人,他的一生就是书香人生……       老瞎子碰上他师父老老瞎子这样好的人生导师,是他的幸运,因此,老瞎子的人生变的不一样了。我觉的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老瞎子这样,虽然眼睛瞎了,可是心灵却无比明亮的人,来做青年人的导师!   
22:10:30   来自: 遥歌 (回归) 命若琴弦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看史铁生的短篇,苍凉的背景和同样萧索的两段人生,读完后,不知道是凄楚还是另外一种领悟。       “ 弦,只有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老瞎子,弹了50多年的琴,也说了50多年的书,就为了弹断1000根弦,然后取出他师傅给他的治眼睛的药方,看一看这个只存在他想象中,新奇却苍茫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有过疲倦,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可最终都坚持下来,就为了这最后的梦想。当他最后打开那张药方,被人告知上面竟空无一字的时候,整个人就这样突然一下子空了“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不唱,一天天迅速的衰老。”心弦断了,便再也没有什么能让他支撑着活下去。       老瞎子有一个徒弟,小瞎子,17岁。是一个懵懂的年龄。因为喜欢上一个村里15岁的小姑娘,有着纯洁而美好的梦想。总是冒着被骂的风险将师傅的电匣子拿出去和小姑娘一块听,琴声在山谷中幽幽的回荡。而最后却因为小姑娘嫁出大山而“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老瞎子也曾劝导过小瞎子,那东西是碰不得的,他们,只有弹好了琴才能够生活下去。可小瞎子不听,依然怀揣着美好的希望。现实却终究是现实。他注定要走老瞎子的路。       记得小说的最后,小瞎子问老瞎子是不是弹完1000根弦就真的能治好眼睛,老瞎子告诉他,得弹断1200根弦,一根一根真正的弹断。他知道,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数字,但也只有这样,或许小瞎子才能坚持着走下去,有信念地生活。       有希望始终还是美好的,即使很多时候只是在YY。      
20:53:48   来自: 阿冰噶 (加油I(^ω^)J) 命若琴弦的评论 &&   看完这本书里的《命若琴弦》,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震撼,尤其是老瞎子在那儿一直弹啊弹,谈到他追求的那一根;小瞎子在遭受爱情失败时那近乎疯狂的状态,也许只有史铁生手中的那支笔能够写得出来这么震人心弦的作品,细细品味吧,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感觉。
20:51:24   来自: ljmfamily (让每一天都拥有它的意义) 命若琴弦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老一少一对说书的瞎子,踉踉跄跄而又颇有些情致地在大山中跋涉,以到各个村子说书谋生。生活对他们而言绝不轻松,但他们却都还算平稳地走在人生路上。毕竟,小瞎子还太年轻,世界才刚刚在他面前展开,情窦初开的诱惑、大山外面的多彩生活,一切都吸引着他向前走去。而老瞎子虽已阅尽人间百态,却有一个未了的心愿:看看这个世界。为这,老瞎子日日数、年年盼,终于等到第一千根琴弦崩断的一刻,只是……   只是,弹断一千根琴弦,换来的只有空空如也的白药方。老瞎子的世界幻灭了,他的生命已没有了方向。当心中的前方消失,终点就近在咫尺了。   所以,他明白了为什么师父弹断了规定的八百根琴弦,临死却说本应是一千根;所以,当他看到小瞎子失去恋人后只剩下一个精神支柱:“我要看看这个世界!”他才会说:“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吧!我记错了……”一个轮回的故事又开始了。生命在这一代代的善意欺骗中延续……   我想(尽管也许不甚全面):生命有时需要的就是像这琴弦一样绷紧的状态吧,不是为了抵达某个终点的数字,而是为着下一次重新饱满地绷紧。       09.04.27
20:11:08   来自: cool_Pro (Enjoy everyday & forget everyt) 命若琴弦的评论 &&   看这本书的时候也在看王小波,两者一向比较,虽然王小波的想象力狂颠,但是个人还是更喜欢史,觉得能和他产生更多的共鸣。   像《第一人称》就是我很喜欢的类型,就是“想象力+信息=个人世界”的最好说明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关于政治的方面我不了解,也不喜欢,但很赞他的风格,很黑色,很幽默,很讽刺!   电影为背景的戏剧,喜欢!用电影的方式表现了一种,现实和想象间的交融互动。让人分不清楚梦和现实。不知道有没有真的表演过
20:20:29   来自: 宛因 (相信幸福) 命若琴弦的评论 &&   生命中,有些事情可以选择,而有些事情却不然。   比如,我们无从抉择自己所生的年代,所生的家庭,我们无法主宰自己将有怎样的容颜,将有怎样的智慧。   然而,上天让我们降临,却意在让我们好好的活着。   史铁生的这个故事之所以震撼我,也许正在于作者自己――一个在生命最应盛放的年纪遭遇无法想像的挫折,却最终挺过来的人。   因为荡开的笔墨有一个真实的背景,所以它不是无病呻吟,而显出了它的深度。      也许,不曾遭遇过这样的打击,我们亦万万不会有这样的思考。生命中很多沉思的机会,都被我们放过。   在最最困难的时候,是什么支持着他们活下去?   是谈断一千根弦的药引子,加上一张白纸的药方。   这样,老瞎子觉得他可以看一眼这个世界,他不枉此生。   这样,小瞎子不会再面对这样多的不公平,也许如果他不是瞎子,他可以娶兰秀儿。   于是为了那一千根弦,弹过一生。      一千根。   自从学琴以来,我似乎只弹断过两根弦,还只是因为初学时方法不对,渐渐入门后就再没有把弦弹断的经历。   那么一千根,也许太多了。足矣让一个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足矣让一个人为了那一个目标奋斗一辈子。   可是,一千根亦太少,少的毕竟让老瞎子有生之年弹断了一千根,有生之年知道了这个美丽的谎言。   历尽沧桑的老瞎子比我想象的要平静。   我想原因,或许是能不能睁开眼睛已经不重要了。――   老瞎子这一辈子难道没有怀疑过那药方?连年少的小瞎子都懂得这其中的荒诞。   可是老瞎子信了,或者说是欺骗自己去信。   信了,便可让自己的生活有一点依靠,让自己在悲酸中有一点想头,让自己在失意中有一点安慰――也许再坚持,我就可以看一眼这个世界了,我就不枉费这一辈子的辛苦了。   老瞎子何尝不知道,别说是没有这样神奇的药方,就算是有,一千根,何尝容易!等到弹断一千根,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却只有相信,因为人要活下去。   老瞎子相信,恰恰说明了他有一颗想要活下去的心!      “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年少时理解不了这句话的老瞎子,在七十年的光阴磨洗中,或许悟出了这句话的意思。   命若琴弦。而生命的价值正在于弹拨的过程,弹过,欢笑过,落泪过,体会过,便不枉此生。弹好了就够了,至于那个遥遥无期的愿望,是不实现都无所谓了。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   因为注定,年轻的我们无法解读人生的“过程论”,我们必须有一个目标。      也许,梦想能做到如此,也就达到了她应有的效果吧。   只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早些懂得――命若琴弦,弹好了就好了。   我们追不到那些虚妄,而最终珍视的却不是我们想追的东西。      生命因此,便有了弹不断的美丽。      
17:26:42   来自: Jed?C (让她放心,我取消关注了) 命若琴弦的评论 &&   泰州的新华书店里,有名家的专柜。那是高一的时候了。《命若琴弦》在其间,兴冲冲的买下。老瞎子和小瞎子给我带来的理想化精神力量,让我从读书开始写字。只能说感谢史铁生。很多残疾的人,并非如海勒般残疾的厉害,如同卡森?麦卡勒斯。他们的心灵柔软而脆弱。然而他们的敏感和笔却无比的犀利,直入残破身躯下敏感的心。世界残破之下有着不同于一般的色彩。而,色彩便是一切。
16:32:51   来自: 里克 (天天天蓝) 命若琴弦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知道史铁生最早是在一个叫电视散文的栏目播的《我与地坛》,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看起来很轻松平静,说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副豁达的样子,让开始找人生坐标的我一个劲儿的心向往之。对当时的我来说,听道理还是挺挑的,觉得一个残疾人静静的说些话,要比四肢健全的人大声疾呼的更入耳些,于是记了很多此岸彼岸之类的,外表看起来也一副很通透的样子,世事通达皆文章么,自觉走上了拽文的路。    工作以后就开始迷惑,生活的目标啊,人生的意义啊统统琐碎了起来,要么忙着写这个发那个,要么就是彻底的闲散颓废,一晃眼的这么几年过来,回头看看,实在还是有些惭愧。       这两天忙着赶进度之外,又找到一个看书的网站(矮番薯http://www.ifanshu.com)。网上什么东西都有,往往就没有你需要的,好一点的网站现在也有点可遇不可求的意思了。       看了史铁生的一个短篇《命若琴弦》,觉得有点话想说。故事很简单,讲的是山里的一对瞎子说书艺人,师傅在刚出懵懂的时候吃了眼睛看不到的亏,爱情上受过伤害,师傅的师傅给了老瞎子一个能看一眼世界的药方,但是要用一千根亲自拉断的琴弦作药引子才能去抓药,师傅也是个瞎子,原本来能够拉断一千根琴弦去抓药看一眼光明的,但是数目记成了八百根,落得个郁郁终老。       于是,老瞎子练了一手好三弦,瘦骨嶙峋,衣衫褴褛奔走在山区的大小村落之间,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高价买来的一个电匣子(收音机),还有放在琴盒里的纸药方和蛇皮琴膜摩擦发出的沙沙的声音。小瞎子是在没了妈妈之后被送来跟着师傅学艺的,偏在老瞎子就要拉断人生的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开始喜欢和野羊坳一个声音尖细的女生一起偷偷的听电匣子,师傅虽然苦劝,但拉够一千根后还是耐不住看一眼世界,丢下徒弟去抓药了。       魂牵梦绕几十年的药方自然是白纸一张,徒弟也因为小妮子远嫁山外不吃不喝,老瞎子整了整琴,告诉徒弟原来自己也记错了数目,药引子应该是一千两百根自己拉断的琴弦。目的本来没有,却从虚的目的和现实之间扯了根弦,只为了看一眼,人生只有在这拉紧的弦上才弹拨出叮叮咚咚的声响。       当然你也可以说又把石头推上山了。       现代寓言一样的故事,明眼人看着山里瞎子的种种疑问,油然便起了俯视的心态,可将这五光十色的眼前世界换成那虚无飘渺的未来,只怕每个人也像睁眼瞎一样的吧。现在常有等到某某如何如何的时候,我就会如何,真想什么时候盲着双眼对未来的日子时,可以不用管那一千四百根琴弦吧。         
23:48:17   来自: Tatiana 命若琴弦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在王小波的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写小说需要深得虚构之美,也需要无中生有。遂合上书思考:这无中生“有”或许是作家无意识塑造的艺术对象,却在无形之中闯入读者心灵之域的某种突如其来之物。       很早以前读史铁生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就有类似的感受。    如果说,读者是一本小说最终裁决者的话,那么我在《命若琴弦》看见了一样东西:关于信仰危机、生存无意义与存在价值的终极PK。很早以前忘记在谁的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生命本身是无意义的,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是什么意义。于是人们必须找到某种信仰,心怀信仰,一切幸福或者痛苦的遭遇便转化为崇高的价值,于是产生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本能的顺应了天命承受的生命之重。    我想《命若琴弦》就是一部深刻诠释上述结论的最好故事样本:       “苍茫的深山之中,匆匆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他们流窜于各个村落之间,以拉三弦说书为生。老瞎子有一个心愿,他的师傅曾经告诉他琴槽里有一张治疗失明的药方,只有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把药方取出来抓药。于是老瞎子天天盼、夜夜盼,盼了五十年,尽心尽力的弹断一根又一根...终于有一天大功告成了,他欣喜激动的取出了药方去药铺子抓药,结果没料想到那里面竟是一长无字的白纸...    梦想瞬间崩塌,老瞎子觉得忽然觉得生命已无所依。于是他告诉小瞎子,只有小瞎子弹断1200根时,才能打开琴槽去取药方。他想,1200根对于小瞎子是个遥远的数字,他希望小瞎子永远的扯紧欢跳de琴弦,不必打开那无字的白纸......”       人们一直企图寻找生命的意义、幸福的彼岸。然而在广漠而荒凉的生命里有什么目标是真正存在、不会泯灭的吗?又有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值得人们为之活的吗?于是在老瞎子发现那张支撑他生存的药方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时,就不可遏止的滑向了虚无的深渊。人物的个人价值落空,在寻找中丢失寻找的东西,在等待中失去等待的意义,而这一切已成为惯性,令人辛酸的延续着生命,折射了全人类的命运和面临的困境。    或许一切都是莫须有,一切终归于虚无。老瞎子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标拉紧,于是,生活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他在绷紧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海明威说:“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他奋斗。”前一句我不敢苟同,也没有考量它正确与否的必要。像我们这样偶然拥有生命得人,难道不就是那个在黑暗中憧憬光明,想像重见光明的瞎子么?所以,绝望是不存在的,苦难是丰富而宽广的。有了这一切虚设的目标便已足够。          史铁生       余华说,“一些不成功的作家在描写斤斤计较的人物时,我们会感到作家本人也在斤斤计较。”纵观当今的文坛,这样的作家比比皆是。这倒也不足为奇。但如今浮躁的社会风气并没有影响伟大作家的诞生,比如史铁生这样的作家就是我们渴望看到的。他说:“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肉体上期指的落差导致了作家勇敢的将自己流放在精神之国,将个人的苦难的悲哀升华为对全民族全人类的悲悯。所以经历过人生炼狱的人便超脱了个体意识对创作的束缚,命运式承载了集体意识的天命。一个从本源上真正认识了天命,本能性地出自对荒诞的体悟的人。    也许,这样一位对宿命没有抱怨却对生命有所彻悟的人确实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所以他作品里透露出另一种残缺的完美,终究是我们无法抵达的。
00:05:10 卡卡西?  我给了星座意义 它就有了意义
00:32:32 Tatiana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呵呵~
20:15:06 Carissa  我想知道星座到底有没有意义呢?难道真和生命一样是我们给她的一个意义吗????
16:48:22   无法对生命中很多得东西做出判断。   太模糊了。   以至于,往前走走看看。      
16:15:49 linfan  史铁生与张承志在当代作家群体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向人们昭示理想主义在如今社会的彻底破灭。
10:56:53 兮兮  心弦总有两个点---一个是追求,一个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绷的过程弹响心曲。      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22:31:30 大纠  写得好好! 14:38:57   来自: 维基百科姑娘 (理想是:上海打浦桥一家Agatha) 口袋本-史铁生 命若琴弦的评论 &&   作态   废话连篇   毫无逻辑      如同一个将死的老人   满口看似能催人向上的言论   却带给人消极之感      文字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其表面   更在于其内在      寓意是好的,但气质欠缺   
14:32:28 没人认得出我   中国盲文出版社。。。我一扫当是中国文盲出版社,哈哈
22:07:48 mingming  什么东西
00:21:42 DustBin  史铁生就这么被你贬得一文不值?
10:20:33 维基百科姑娘  谁说一文不值了? 12:38:37   来自: 瓜瓜 (人生苦短,保持性感) 命若琴弦的评论 &&   “爱欲,生欲。   药方是假的,但是它让老瞎子的一生曾经那么真过。   目标是假的,但是它却能让你的人生那么的真。   假作真时真亦假。”
14:39:58 菀  没看过史铁生的书 有空会找来看看。
14:43:07 小排  史铁生,不错。我看过病隙碎笔。   他好像信了上帝,又有些不可理解的距离。因为我不懂上帝。
15:13:31 彼岸花  没看过原著,但是看了陈凯歌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边走边唱》,很好。有时间找来原著看看。
00:16:11 瓜瓜  @小排   最近有老师和我们说 一个人不信上帝 是因为他从来没信过 17:40:27   来自: 东门旧客 命若琴弦的评论 &&    茫茫宇宙,生命来得太偶然。所以,生命的进程也注定充满了不可预测和偶然。但偶然拥有了生命的人,总是执拗地找寻生命的必然,苦苦探究生命存在的意义,企图在生之焦虑与死之绝望中获得精神的平衡,挣扎出一条心灵和肉体的活路。诚如<哈姆雷特>中王子的自问: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但问题的答案王子不会找到,因为答案其实就是没有答案,便如小说中老瞎子手中的那张白纸。    史铁生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位大智者。他看透了终极背后的虚无,于是就借老瞎子穷其一生弹断一千根琴弦希望重见光明的故事,喻示人们对终极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拷问其实并庖澹炔恢雍未矗植恢胶未θィ鸢傅木⊥肥强瞻祝切槲蓿约戳栉室参薇匾    但小说对我们更有启迪的地方并不止于此,老瞎子穷尽真相后大彻大悟,因此才会给同为盲人的弟子留下这样的遗言:要重见光明,必须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看似一个并不高明的谎言,其实浸透了一种世间最深的智慧----既然已经了悟结果终将归于虚无,那还不如实实在在享受过程带来的快乐。只要盲人徒弟能够在重见光明的企盼与憧憬中继续弹奏生命的音符,想象重见光明的美好,便已经足够了。   
14:17:16 [已注销]  史铁生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位大智者。他看透了终极背后的虚无,于是就借老瞎子穷其一生弹断一千根琴弦希望重见光明的故事,喻示人们对终极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拷问其实并庖澹炔恢雍未矗植恢胶未θィ鸢傅木⊥肥强瞻祝切槲蓿约戳栉室参薇匾         恩............. 17:44:25   来自: 赵辛楣 命若琴弦的评论 &&   当代中国如果只剩下以为真正执着于精神写作,追问、质疑但却始终关注终极叙事的作家,那他的名字只能叫史铁生。   戏剧化的生命境遇导致生命本身的戏剧化。就如同,韩红和维罗妮卡承受了身体的痛楚才有了伶优的绝唱。内在无助的痛,得以成就可怜生命无欲则刚的坚强。   这世界上的一些人可以庸碌地生活,而有些人注定要活成生命的样本。这个样本是向死而生的求索。或精神或肉体要如同圣子和圣彼得一样活活钉死在命运的十字架上供人凭吊瞻仰。这是羸弱的人类个体能够向神所做的唯一一次假释,也是向神性逼近的唯一一次机会。达成这样的目的,需要一份艰巨的契约,用单薄个体所有的生命材料进行燃烧、炙烤和风干。这样才使得成为标本的人在某一刻有可能闪现神的光芒。   这样的契约似乎是命运强加给个体的,但它同时是对效用个体召唤。如果人在契约面前胆怯而降低了自我的期指,那么契约最终只能是个体的悲惨命运的喘息。但是,史铁生则是一个成功地感召者――他的契约里面包含了终身的自由和健康,也包含了终极地穿越和广阔的视野。   失去了双腿的男人,首先失去了男性主义的立场,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男人的力量在于双腿与大地的联系,一旦坐上了轮椅,男人便失去了大地给予的力量,所有骨子里的反叛精神都必将塌缩至它的奇点――而骨子里的反叛正是男性主义的基础。不同女性具有天然的创造能力和生育能力,男性在原始的状况下更多表现出一种附属于女性的特点。女性的地位是自觉的,女性的能力是自在的,女性主义是天然地由女性在子宫创作的优势中确立起来的。而男性则更像是子宫创造的副产品,一种必然存在却避之不及的附属品。这使得男性天然地处于劣势地位,而没有确认个体的凭据。在接下来男人肌肉丰满起来,力量增长起来的日子里面,男性发现可以借由对于女性地位的反叛和压制而获得自我价值的确认,并且可以借此获得男性主义的立场。之后,男性可以在女性天然的创造价值上构筑自己的宫殿,借由创造权的“限制”和“给予”来窃取原本属于女性的创造优势,从而获得了现代男性社会的基本架构。一种母系向父系的转变更多地是因为男性自我缺失、无法确认和嫉妒而导致的一场血腥的掠夺史。但现在有一个男人失去了力量,失去了双腿,同时他有幸成为一个能够产生效应的个体,因此史铁生得以脱出男性主义的视野,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这样的视野得以使史铁生可以真正欣赏人类本身,而不至于拘泥于个体的反复。   失去双腿的男人,其次失去了生活的希望。生活首先在于物质和精神的丰沛以及使之丰沛的趋势,这是生活的第一期指,是人们所追求的第一目标。原本作为健全人的史铁生所获得的期指是同常人无异的,如果他更优秀的大话,可能会比常人更高一些。但“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以后,命运告诉他必须要对自己的期指进行重新的确认。这是经历过正常人生活的史铁生怎么也不会愿意的,但是命运已经抽走了达到原本期指所赖以堆砌的材料,所以史铁生是在被迫的情况下接受了生活期指上的落差。这使得这个失去双腿的男人在一些时间里面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期指的落差导致了史铁生原本的期望不再能够轻易地实现,作为效用个体的他开始逃避,他要以对生活的反叛和否定来获得活下去或者骗自己的力量。而这样的逃避恰恰是效用的必然环节,它使得史铁生对于生活期指的向度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濒临崩溃的日子里面史铁生思考他曾经向往的东西能够使人丰沛到什么程度或者空虚到什么程度,愉悦到什么程度或者苍凉到什么程度。最后,他发现这个期指是个无穷的矢量,它只发生量的变化而没有出现质的超越,所有的人都被困死在这个无穷的期指当中。不论是作为健全人、作为史铁生还是作为残疾人,这个无穷的期指都使得他们疲于奔命最终囹误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人在期指面前都是如此渺小,而这种囹误恰恰消磨了作为健全者和不健全者的差异。在期指面前,人都是永远可怜的生命。当史铁生发现了这一点的时候,对于个人命运的悲哀得到了升华而成为了对于所有人的悲悯,原本单纯逃避的行为现在要变成一种面对期指的勇敢流放,他将自己流放到精神之乡,他要去为全人类寻找真正提供慰藉的存在。   史铁生的作品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命若琴弦》。题目就取得非常直白,在生命和伶人的琴弦中间划上一个等号。就如同我之前所说的,有些人必然要活成样本,因此我非常喜欢伶人一流,他们以自己的职业宣誓这是一场表演,宣誓他们就是某种样本,紧接着他们真正是在演绎自己的生命,而故事中的伶人则是一对老少盲琴师。老琴师终身的愿望是治好自己的眼病,从他师傅那里传下来的药方据说是有奇效的,但要以拉断的琴弦作为药引。当初他的师傅就是因为记错了应该拉断的琴弦数而无奈辞世,而把药方封在琴内留给了老琴师。于是,老琴师带这小琴师每天在山路和村庄间辗转表演,拉琴唱戏。当老琴师拉断了足够的弦数时,他发现原来那个药方是假的,根本不可能治好眼病。但作为盲者唯一的念想,唯一能够延续生命的希望,老琴师谎称自己少拉断了100根琴弦,所以病是治不好了的,人也活不了了。他把希望重新封装斤小琴师的琴里面,希望他能够治好眼病。于是小琴师搭上了行装开始了山路间的辗转,之后又有了自己的盲徒弟。大山和村落间又出现了老少琴师的身影。   首先《命若琴弦》模糊了性别,消灭了存在于男性当中天然的破坏性,这是失去了男性力量的史铁生的自觉选择。所有的故事都被简化压缩,男人和男人,男人和女人的关系都回归到了最为原始的状态下。所有具有男性烙印的否定都消失了,而只存在天然的创造和创造之后来自于荷尔蒙和递质的纯粹萌动。不管是琴师之间男人与男人,还是琴师与村人之间男人与女人,都没有了需要反复确认仍不能自立的东西。这样的设置,使得《命若琴弦》获得了一种极为原始和朴实的故事背景。   史铁生非常地清醒,他巧妙设置了这个药方――一个给了人极大希望却不能使之满足的东西。这个药方或许在影射生活的期指,或许是在影射世俗的宗教,它可以是一种终极理想的形态,一种给与人类希望却自我消减的东西。史铁生以此提醒人们需要思考正在追逐的东西的可靠性,同时也给人一个疑问,除了“药方”之外,我们还能寻找什么?   老少琴师的设置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就如同老师曾经问我看《棋王》的感觉,我当时想讲的有很多,但到最后只说了一句,就是《棋王》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觉得《棋王》里面的故事更像是发生在我父亲当年工作过的供销社的背景之下。我当时没有做解释,因为如果解释的话就涉及另外一个不错的作家的文章,也涉及到文字的生命力的问题了,所以就不好说了。但今天的话题牵涉到了《命若琴弦》,那就正好有了一个与之对照的东西。老少琴师这样的存在在故事中发生了,但在故事以外它是否正在发生,老琴师的老师是否曾经也是某位盲者的学徒,小琴师的徒弟以后会不会再带上自己的跟班?琴师的个体在不断地更替,但琴师的故事以及琴师在山路和村庄间的行迹是否已经持续了千万年并且还要延续千万年?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延续就变得令人肃然起敬了。生命的羸弱渴望苦撑千万年,来辗转一代一代人,当需要拉断的琴弦数不断累加时,作为看客的我们是否会倒吸一口冷气?在山坳的宇宙里面,这样两个生命是多么渺小。但因其渺小的坚忍,却获得了伟大的意义。这样的循环提供了生命力量的来源,而这也正是我之前欣赏《棋王》的原因。历史总是不断循环而少有变迁的,每一个时代都将出现类似的人承担类似的命运,将自己的生命活成类似的样本。下乡的年代里面,我们看到了棋王,但在供销社的年代里面,我们同样会看到棋王,即使是在现在,身边依然会有棋王,在以后的日子里面,我们依然能够看到棋王,这样的雷同会不断的出现,类似我所感受到的眩晕也会不断重演,历史也因此切割成了环状。这便是循环中不断闪现的生命力,也可能是史铁生在寻找的除了“药方”以外的东西。      
21:14:29 watersdead  写得很好。。 22:10:28   来自: 蔡鸟 (请叫我氯丙嗪小姐!) 命若琴弦的评论 &&   最早读史铁生的文章是在初中时,语文读本上的一篇,节选自《我与地坛》。当时深深理解着他病中的暴戾,他推倒那洋洋熠熠的满盆菊花,恶言恶语对着自己的母亲――这些很惭愧的事我也做过。于是我全心喜欢他了。      称“物以类聚,人一群分”,彻底一点分析,那就是史铁生是一个自卑的无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我和他相仿。但他乐于自我调侃,仍然坚强活下来。我摘一段他自己写的小传: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7岁上小学,13岁上中学,初中二年未尽文化革命开始,自此与上学无缘。18岁时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虽身有小疾而不辞,自愿去陕西延安插队,究其缘由:三分从命,七分好奇。插队期间努力劳动,种了一年地,喂了两年牛,衣既不丰食且难足,与农民过一样的日子,才见了一个全面的中国。三年后小疾衍成大患,双腿瘫痪,遂转回北京。住院治疗一年半,治疗结束时即是轮椅生涯开始之日。身残而志不坚,几度盼念死神,幸得亲人朋友爱护备至,又有幽默大师卓别林指点迷津,方信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23岁到了一家街道工厂,任临时工七年。工余曾自学英语,但无作翻译的机会,彻底忘光。又学会画彩蛋,终非兴趣所在,半途而废。然后想起了写作。据说不能四处深入生活者,操次行无异自取灭亡,虽心中忧恐,一时也就不顾。莽莽撞撞走上写作这条路,算来已经二十载,时感力不从心,但‘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况且于生命之河上漂泊,好歹总是要有一条船。30岁又添新病,二肾一死一伤,不能胜任街道工厂的工作,弃职回家。所幸此时有了对病残知青的政策,开始享受公伤待遇,可温可饱,可一心于写作。唯疾病缠绵,精力不足并能力有限,作品寥寥。1986年后为北京作协‘合同制作家’――这名称像似有些来路:天天坐在家里,大约是前世欠下这份合同,未及履行。”      在他瘫痪以后自然“游历”有限,所以大多数小说中的人物,无异于《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一样用耳朵看一切;所以大多数的小说中都有一两个残疾人,他知道那些器脏之痛。然而更痛是一个个希望与希求之后的心中的空寂与寒冷,他懂得有些不会发生的事是永远不会发生的,就像那个封进三弦琴里空白的药方子,希望的作用是让你走下去。孤寂,绝望的他让他的人物看着自己的命运那么残酷的摆在眼前没有任何好转,所以他悲观且无可救药。看着自己的悲观与无可救药,谓,同病相怜。      然而,事情往往是这个样子的,我们会很欣慰,我们还不至于是那个瞎子,我们还不至于沦落到绝境之中,永远不知道那治疗失明的药方子不过是一张陈年老白纸,所以我们给自己一点希望,坚强的走下去。史铁生在默默中成了一个绝苦的榜样,因为他还在不辍的耕耘,因为他是一个斗士。
14:41:29 che  国内我真正喜欢、了解的文人不多,史铁生算是一个。我先看的是那本橘黄色的《我与地坛》,说真的在这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怎么一个人,可以看出我对国内文学的认识了。因色简洁的书面,我认识了作者,一个只写自己故事的残缺的人,就如他所说的,每个人都是残缺的人。接下来他的书看的很多了,从《务虚笔记》、《病隙碎笔》到很多散文,那是我大三大四的事情了,老史让我大学最具活力的时候却变得沉静起来,思考的太多他所提到的问题。也一直想写写关于他及关于他提出的命题的文章,从是以没有时间安静下来为借口,晕,看吧,什么时候我会写的。也很高兴你也喜欢史铁生。
21:16:08 蔡鸟  看来你也是悲观主义者:)
22:46:26 ZipPo  我和che类似.而我确实也是个悲观主义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命若琴弦 史铁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