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1号502高产小麦品种种

矮杆高产小麦品种三抗1号-高产麦种-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小麦种;棉花种;大蒜种;玉米种;大豆种;花生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矮杆高产小麦品种三抗1号
矮杆高产小麦品种三抗1号&
&&&众所周知有着巨大的增产潜力,深受老百姓和经销商朋友的喜爱。自2010年朝晖种业培育出的株高58厘米的三抗1号小麦品种面世之后,高产小麦品种的家族中终于出现了矮杆大穗型成员,表现稳定,高产稳产。
&&&&4年来,南到江苏的淮安、河南省的南阳,北到河北的石家庄,西到山西运城,东到山东威海的荣城,都表现出了超强的抗病性和高产性,当然最值得称道的是绝对不会倒伏的特性。
&&&2014年6月,山东济宁的韩涛经理给我留言说他们那边的小麦品种全倒伏了,只有咱们的没倒伏;河北衡水阜城的安庆红大姐给我留言:亩实收1400多斤,比其他品种高出200多斤的产量;山东巨野的任经理用三抗1号挑战粮王大赛获得冠军,实收1700多斤!我们在菏泽国营农场的沙地小麦制种田超过1300斤的不少,7分实地的西瓜套种模式下过千斤的比比皆是。
永不倒伏的高产小麦品种:三抗1号小麦
三抗1号小麦是朝晖种业与中国农科院华农国际农业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利用国家资源库的矮杆、大穗、抗病等优质材料进行杂交,经过十多年定向、系统选育而成。它有效解决了矮杆密码早熟的世界性难题,是世界小麦史上的新突破!其突出特点是抗病、抗倒、高产、稳产、抗冻、抗旱、抗干热风、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农艺形状给人以强烈震撼,不可思议!是小麦低产变高产,高产更稳产的首选珍品。
一、特征特性:小麦属半冬性,幼苗匍匐,株高58cm左右,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旗叶大,光合作用极强,穗长方型,穗长13cm,穗大粒多,单穗80-100粒,多者可达120粒,千粒重55g,亩成穗30-36万。两极分化集中,麦脚利落,穗层整齐,叶色深绿,长相清秀,叶片、茎杆布满蜡质(白粉状),高抗小麦叶锈病,条锈病,\穗病,,白粉病。成熟早、落黄好。适应性强(高、中、低产地块,早、中、晚茬,均可种植),种植区域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冬麦区均可种植)。
二、产量表现:该品种经过三年来的对比试验,比国审西农979增产20%,比国审矮抗58增产23-25%,比国审济麦22增产18-25%,连年高产稳产矮杆,一般大田亩产量在斤之间,高肥水地块9亩平均单产突破1800斤。超高产攻关田0.7亩,折合亩产2293斤(亩穗数32万*穗粒数70粒*千粒重55克*85%)。
三、栽培要点:
1、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3方,氮肥5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30公斤或三元素复合肥(氮15%,磷15%,钾15%)80公斤,锌肥2公斤。耕地时撒施。
2、精细耕地:深耕细耙,无明暗坷垃,上H下实,底谪充足,作哇平整,确保一播全苗。
3、播种时间:一般10月10日前后为宜,晚播适当加大播种量。
4、播种量:高肥水地块,精播每亩10公斤,中等肥水地块12公斤。注意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5、合理密植,压缩行距(一般18-20公分),扩大株距(1-2公分),原则上行距要密,株距要稀,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地力,是个体发育良好,个体群体更和谐,从而达到穗大、粒多、高产之目的。
6、浇好三水:即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巧施三肥:即拔节肥施尿素12公斤,扬花灌浆期喷施叶面肥。
7、适时防治:麦蚜、红蜘蛛、粘虫等害虫。
总经理热线电话:&&(赵总)
总经理热线电话:&&(赵总)
点击:2253& 录入时间:&【】&【】
敬请您的留言
共找到 0 条留言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
联系电话:
(必须是11位数字电话或者手机都可以)
您的留言:
(必须填写)
济南朝晖种业有限公司 固定电话: 0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208号 邮政编码: 250100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或原公司所有,请尊重版权。河南省2015年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
小麦种子销售QQ群
河南省2015年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
年度我省小麦品种布局合理、利用科学,大部分小麦品种表现稳定,发挥出了增产优势。但与往年相比,部分品种病害偏重发生,尤其是叶锈病从南到北中度偏重发生。品种之间抗逆性、抗倒性、抗病性差异明显,带来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差异。为了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增收潜力,今年秋播各地在选择利用品种时应当综合考虑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为此,在全省小麦品种考察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论证,提出2015年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河南小麦品种利用情况
据全省各地小麦品种考察统计,年度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品种有周麦22、矮抗58、郑麦7698、西农979、郑麦366、中麦895、丰德存麦1号、豫麦49-198、衡观35、洛麦23、众麦1号、周麦16、郑麦379,这13个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75%,起到了主导品种的稳产增产作用;其中100万亩以上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6000万亩,居我省小麦品种的主导地位。弱春性品种郑麦9023、先麦8号、偃展4110、豫麦18-99、先麦10号、兰考198、邓麦996等品种主要在南部麦区种植。与去年相比,郑麦7698、丰德存麦1号、郑麦379、百农207、中麦895、周麦27等新品种面积增幅明显,西农979、豫麦49-198、衡观35、众麦1号、洛麦23品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
二、河南省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评价
1、周麦22: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迟,两级分化快,抗病、抗倒能力强,灌浆速度快,熟相好,对肥水要求较高,增产潜力大。因春季对低温较敏感,利用上注意倒春寒影响和防治赤霉病、纹枯病。
2、矮抗58: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根系活力强,矮秆抗倒,成穗率高,耐后期高温,丰产、稳产性好,是多地种植的主导品种。今年生产上病害较重发生。在利用上注意防治。
3、郑麦7698:属多穗型优质强筋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抗倒春寒能力一般,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结实性好,饱满度好,熟相好,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纹枯等病害。今年在商丘、南阳、驻马店利用面积较大,表现相对较好。加大宣传,结合订单农业推广。
4、西农979:属半冬性偏春早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抽穗早,成穗率较高,灌浆速度快。抗倒春寒能力偏弱,在利用上注意防治白粉病等病害。该品种在生产上利用多年,尤其在南阳、驻马店表现较好。
5、郑麦366:属半冬性多穗型优质强筋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快,抗倒性好,品质优良。春季发育快,对春季低温敏感,推广种植以订单种植为主,注意做好良种良法配套,防止倒春寒及纹枯病为害。
6、中麦895: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分蘖力强,长相清秀,叶功能期长,灌浆速度快,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今年在商丘、周口有一定面积的种植。注意防治纹枯病。
7、丰德存麦1号: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强筋品种。苗势壮,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春季返青起身快,根系活力好,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纹枯病等病害,高产田注意防倒伏。
8、豫麦49-198:属半冬性品种。幼苗生长健壮,分蘖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根系活力强,耐旱,灌浆速度快,籽粒饱满。在我省西部种植面积大,在旱肥地有较好表现,注意防治白粉、纹枯等病害。
9、衡观35:属半冬性偏春早熟品种。对春季低温及干旱天气敏感,较抗倒,耐后期高温,抗干热风、耐穗发芽,成熟早,落黄好。主要在南阳和驻马店地区利用。
10、洛麦23: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成穗率较高,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好,冬季抗寒性较好。成穗多,穗层整齐,丰产性好,对肥水敏感。在利用上注意防治纹枯、叶锈等病害。
11、众麦1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春季发育稳健,分蘖力强,结实性好,较抗倒伏,后期灌浆快,籽粒饱满,丰产稳产,成熟落黄好。在利用时注意防治白粉、条绣、纹枯等病害。
12、周麦16: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好,矮杆抗倒,穗大粒多,成熟落黄好;千粒重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主要在豫北地区利用,利用时注意倒春寒的影响和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
13、郑麦379: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强筋品种。幼苗半直立,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春季返青较早,起身较快,两极分化快。茎秆弹性较好,较抗倒伏。在生产上注意防治白粉病和条锈病。
14、先麦8号:属弱春性早熟品种。分蘖力较弱,亩成穗中等。抽穗早,灌浆速度快,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主要在河南南部稻茬麦区利用。
15、平安8号: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结实性好,耐后期高温,产量三要素协调,成熟落黄好。注意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
16、洛旱6号:半冬性中晚熟品种。长势健壮,两级分化快,成穗率较高,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今年在西部旱地表现优良。
17、郑麦9023:属弱春性优质强筋早熟品种。具有株型紧凑、灌浆快、成熟早、落黄好、籽粒饱满度好、品质优、综合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在中、南部麦区中晚茬地种植。
18、周麦27: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灌浆快,穗较大,结实性好。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纹枯病。
19、百农207: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长相清秀,茎秆粗壮,抗倒伏。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成熟落黄好。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纹枯、白粉等病害。
20、兰考198:属弱春性大穗型早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春季起身发育快,抽穗早,抗倒伏,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利用时注意良种良法配套,防治白粉和赤霉病。
21、周麦26: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结实性好,耐热性好,灌浆速度快,熟相好。该品种丰产稳产,在利用时注意纹枯、赤霉病的防治,高产田防止倒伏。
22、焦麦266: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春季返青早,起身快,成穗率较高,根系活力好,叶功能期长,成熟落黄好。注意防治纹枯、赤霉等病害。
23、豫教5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生长发育稳健,分蘖力强,籽粒均匀,商品性好。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
24、许科316: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快,两级分化快,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利用时注意防范白粉病和锈病。
25、开麦21: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长势偏旺,分蘖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性好,结实性较好。
26、漯麦18:属弱春性中穗型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根系活力强,较耐高温干旱,灌浆速度快,落黄好。注意良种良法配套,高产田防止倒伏。
27、中麦175: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分蘖力和成穗率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灌浆快、落黄好,抗倒伏,水肥利用率高,适应性广。适宜旱地推广种植。
28、新麦26:属半冬性中熟优质强筋品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好,该品种抗倒伏能力一般,在利用中严格控制播量,做好良种良法配套。
另外,生产中表现较好的新品种还有周麦28、中育9302、温麦28、豫麦158、洛麦24、洛麦26、众麦998、花培6号、众麦2号、存麦8号、先麦10号、豫农211、中育9307、郑育8号、存麦5号、怀川916、汝麦0319等品种。旱地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洛旱7号、中焦3号、西农928、中麦175等品种。
三、小麦品种布局利用原则
根据近年我省小麦品种利用情况,综合今年小麦品种考察结果,2015年秋播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总原则是:以稳产、高产为中心,以抗灾、避害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选择,主导品种明确、搭配品种合理,良种良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突出稳产、高产、抗病优良品种的主导地位,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根据市场需要,积极稳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力争实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
中北部麦区:包括沙河以北的郑州、漯河、许昌、平顶山、洛阳以及黄河以北水浇地。该区域生产条件较好,灌溉面积较大,产量水平相对较高。品种利用时应尽量选择半冬性中熟或早中熟的稳产高产、多抗广适、优质高效品种,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
东部麦区:包括商丘、周口、开封等市,该区域生产水平较高,但倒春寒发生概率较大,品种利用时尽量以春季发育平稳、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好、抗白粉病和锈病、赤霉病能力较强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合理搭配弱春性品种。
南阳盆地麦区:该区品种布局时应考虑半冬性早熟品种与弱春性品种的合理搭配,选择抗条锈病和白粉病,耐纹枯病和赤霉病,抗穗发芽和倒伏的品种。
信阳稻茬麦区:包括信阳市以及南阳、驻马店市南部的稻茬麦种植地区,该区域降水量较大,田间湿度大,品种布局时应以耐湿、耐渍、抗穗发芽、抗病(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熟期偏早的春性或弱春性品种为主,发挥早熟品种躲病避灾的优势。
旱作麦区:包括洛阳、三门峡、济源、平顶山、郑州等中西部浅山和丘陵地区,该区域灌溉能力差,小麦生长靠自然降水,生产上适宜种植耐旱性较好的品种,争取旱作区小麦的稳定丰收。
四、2015年秋播小麦品种布局意见
豫北麦区:早中茬以周麦22、矮抗58、郑麦366、周麦18、周麦16为主,搭配众麦1号、平安8号、丰德存麦1号、温麦28、新麦26、豫麦49-198、周麦26、周麦27、中麦895、中育9398、郑麦7698、洛麦23、豫教5号、焦麦266、百农207、华育198、郑育8号、豫农035等品种;晚茬种植众麦2号、周麦23、偃展4110、怀川916、花培8号、西农9718、平安7号等品种;示范推广新麦30、平安9号。
豫中部麦区:早中茬以周麦22、矮抗58、周麦18、豫麦49-198、郑麦7698为主,搭配种植郑麦366、西农979、丰德存麦1号、衡观35、众麦1号、温麦28、平安8号、周麦16、新麦26、豫教5号、豫农416、百农207、周麦26、周麦27、郑麦379、郑育8号等品种;晚茬种植平安6号、周麦23、兰考198、洛麦24、开麦20、西农9718等品种;示范推广:丰德存麦5号、存麦8号、豫麦158、汝麦076、中育9302、漯麦18。
东部麦区:早中茬以周麦22、矮抗58、众麦1号、郑麦7698为主,搭配种植西农979、豫麦49-198、洛麦23、新麦26、周麦24、周麦25、泛麦8号、汝麦0319、中麦895、豫教5号、百农207、周麦27、周麦28、平安8号、许科316等品种;晚茬种植众麦2号、周麦23、兰考198、怀川916、漯麦18、开麦20、洛麦24等品种;示范种植农大1108、存麦8号。
南阳盆地麦区:以先麦8号、郑麦7698、兰考198、漯麦18等弱春性品种为主,搭配西农979、许科316、郑麦379、洛麦26等半冬性早熟抗病品种;北部地区以西农979、衡观35、许科316半冬性早熟抗病品种为主,搭配郑麦9023、郑麦7698、兰考198、宛麦19、先麦12等弱春性品种。
信阳稻茬麦区:主导品种以偃展4110、郑麦9023、杨麦15为主,搭配种植西农979、衡观35、豫麦70-36 等品种。
旱作麦区:以洛旱6号、中麦175、洛旱7号为主,搭配洛旱8号、洛旱10号、偃佃9433等品种;示范种植洛旱10号、晋麦47等品种;旱薄地种植洛旱6号、洛旱7号、焦麦668、西农928、长旱58等品种。
供应新麦26周麦27百农207天民198华育198兰考198平安8号山农20周麦32漯麦18西农979衡观35郑麦7698郑麦9023周麦22存麦1号矮抗58良星66小麦种子和先玉335汉单777华农138登海605伟科702蠡玉16蠡玉88先玉698正大999隆平206登海9号中科11裕丰303玉米种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晚播早熟小麦新品种
作者:1.丁
15:53 来源:201409 浏览:次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全县常年种植水稻69万亩,小麦79万亩。主要以稻麦轮作为主,其中,少免耕套撒麦40万亩以上,机耕条播稻茬麦面积29万亩左右。秋季提高水稻产量。夏季确保小麦丰收,是这一地区稻麦轮作生产的主要目标。近两年来,中研麦1号,以其耐迟播、早成熟、产量高的出色表现,深受农户欢迎。
该品种的主要特点:
1.迟播早熟播量低
中研麦1号从10月25月~12月10日均可播种;一般播种量旱茬麦12.5~15公斤/亩,水稻茬15~20公斤/亩,比一般品种节省5~10公斤;成熟期在6月1日~8日,提早成熟5~7天。
2.抗病抗倒不早衰
两年水稻田种植对比,白粉病、赤霉病感病较轻;株高80厘米左右,茎杆粗壮,抗倒伏明显。后期熟相佳,抗干热风能力强,不早衰。
3.产量三要素协调
大田种植,平均每穗32~38粒,千粒重40~42克,每亩45万~48万穗。一般亩产580公斤,高产可达645公斤以上。灌云县五图河农场2400亩稻茬麦种植中研麦1号,平均亩产570公斤以上。部分旱茬地试种,亩产可超600公斤当前位置:&>&&>&
  农村大众报济南讯 (记者兰姬慧)9月2日,记者从山东省农业厅获悉,今年我省小麦秋种工作坚持以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环境友好为目标,以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示范推广为抓手,以规范化耕作播种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提高播种质量,奠定苗全、苗齐、苗壮的基础。为此,省农业厅专门印发了《2015年全省小麦秋种技术意见》,(下简称《意见》)作为指导意见。《意见》中全面介绍了全省小麦品种选择的总体布局,指导广大农户因地制宜选好品种。  《意见》指出,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地区,可重点选用济南17、烟农19号、济麦20、洲元9369、师栾02-1、藁优9415等品种。而在水浇条件较好的地区,品种的选择也略有不同。  其中,鲁东、鲁北地区以济麦22、良星99、鲁原502、烟农999、山农22、烟农24号、青丰1号、青农2号、烟农23号、烟农5158、烟2415、良星66、鑫麦296、山农24号、泰农19、山农28号、齐麦2号等品种为主。  鲁中地区则可以济麦22、鲁原502、良星99、泰农18、汶农14、山农20、山农22、山农23、鑫麦296、山农24号、泰农19、泰山28、汶农1717、山农28号、齐麦2号、儒麦1号等品种为主。  而鲁南、鲁西南地区的种植品种可选择济麦22、良星99、临麦2号、临麦4号、泰农18、山农20、山农22、山农23、泰山28、鲁原502、聊麦18、郯麦98、鑫麦296、山农24号、泰农19、汶农177、山农28号、齐麦2号、儒麦1号等。  与此同时,针对水浇条件较差的旱地及轻度盐碱地(土壤含盐量2‰以下),其主要种植品种可选择青麦6号、烟农19、烟农21、山农16、鲁麦21号、烟农0428、青麦7号、阳光10号、垦星一号、菏麦17等;中度盐碱地(土壤含盐量3‰左右)则应选择济南18、德抗961、山融3号、青麦6号等品种。  在此基础上,《意见》强调,全省各地应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播期。其中,鲁东、鲁中、鲁北的小麦适宜播期一般为10月1日至10月10日,最佳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8日;鲁西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12日,最佳播期为10月5日至10月10日;鲁南、鲁西南为10月5日至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7日至12日。如不能在适期内播种,要注意适当加大播量,做到播期播量相结合。
本文相关新闻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 (10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7 (83次打分)
【已经有84人表态】
[感动最多的]
[路过最多的]
[高兴最多的]
[难过最多的]
[搞笑最多的]
[愤怒最多的]
[无聊最多的]
[同情最多的]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02小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