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囊肿手术风险费用

腰椎间盘突出和 骶管囊肿不做手术能好吗
来自于:天津|
提问时间: 10:32:22|
基本信息:
疾病 / 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 骶管囊肿
病情描述:
MRI检查,方法SAG:FRFSE T2WI FSE T1WI FSEIR AXI: FRFSE T2WI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各椎体排列整齐,腰3、4椎体上缘见弧形小凹陷,椎间盘疝入其内,考虑许莫氏。腰椎间盘T2WI信号减低,腰3-4椎间盘膨出并向左后方突出,腰4-5、腰5-骶1椎间盘向周围膨出,硬膜囊受压变形,椎间孔部分填塞,各节段椎管无明显狭窄,脊髓末端未见明显异常信号。骶管内见片状长T2信号。大小约为1.6*2.6㎝。意见:腰3-4椎间盘膨出+突出 腰4-5、腰5-骶1椎间盘膨出 骶管囊肿。不想做手术。
相关疾病: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3393收到了:
病情分析:
你好!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血管引起腰痛,腿痛,肢体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指导意见:
注意卧硬板床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限制腰部活动,可以做腰椎牵引,药物可采用脱水,激素类或镇痛药,或中成药腰痹通胶囊。
首先非常感谢您的回答,我睡硬板床有几年了,也没有做什么重体力劳动。腰椎牵引在那里做?药物需要长期吃吗?是否只能缓解症状?
腰椎牵引可以去医院做,可以口服腰痹通胶囊。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9003收到了:
病情分析:
既然不想做手术、那就采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
指导意见:
牵引、针灸、按摩按疗程治疗、服用腰痛宁胶囊和止痛药。平时尽量少坐、多吊单杠,早晚在床上做飞燕式。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病情分析:
指导意见:这个一般可以中药治疗,这个还是要进行手术的,不然会有癌变的现像。
病情分析:
一般可以中药治疗,这个还是要进行手术的,不然会有癌变的现象。指导意见:针对你的这种病情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只要对症治疗,就可以快速治愈,不必过分的担心。请你按动头像右方那个(黄色按钮),由此处可以进入我的页面进行详谈,你可以跟我们的在线医生进行详谈,把你的病情的具体症状也可以跟她详细的叙述,她都是为你做一一解答。从而拿出一个确实可行的治疗对策。最后祝你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看上去还不是很严重,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最好早点治疗,早点痊愈。请你按动(咨询专家)四个字,就是答案上方的黄色长方形,针对你的情形与我们的在线人员详谈,他可以为你做详细的解答,通过与他的详谈,你可以跟他讲述你的病情的起因,后来的发展情形,以及想得到怎样的治疗,都会为你做详细的解答,希望她的回答可以让你早日认清症状,找到对应的治疗方法,早日远离的疾病的困扰,最后祝你早日康复。
指导意见:
这个一般可以中药治疗,这个还是要进行手术的,不然会有癌变的现像。
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记住我的登录账号
还没有账号?立即!
骶管囊肿切除术的理念及手术技巧
this.width){this.height=313}else{this.width=500}'>
【摘要】目的 探讨骶前囊肿的临床特点、手术理念及切除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9例骶前发育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骶前囊肿的临床特点,骶前囊肿切除再复发的原因,加深对骶前囊肿切除手术的认识,确立骶前囊肿切除的正确理念,探讨骶前囊肿手术切除技巧。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中,术前盆腔CT提示骶前囊肿,囊肿直径(11.3±3.3)cm,囊肿与阴道后壁、直肠壁、骶骨筋膜关系密切。5例患者入院前有1~2次手术切除史,其中2例患者本院再次手术后12个月复发。14例患者均为本院首次切除,1例术后15个月复发。所有患者均为腹会阴联合切口行骶前囊肿切除手术方式,横结肠造瘘15例。结论
骶前囊肿首次手术要有完整、彻底手术理念,否则,囊壁容易残留,导致复发,增加再次手术难度。
临床症状:14例首次就诊患者中有1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周围脏器压迫症状,如骶尾部胀痛不适,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排便困难,尿频尿急、里急后重等,部分患者有血管神经受压表现,如下肢肿胀、麻木、呈放射性痛。4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5例患者有切除史因囊肿复发,盆腔CT提示骶前低密度影,患者临床表现为骶前胀痛,感染者伴有发热。在当地医院留置骶前引流管后,胀痛及发热症状缓解,拔除引流管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再次留置引流管。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
影像学表现及体检:盆腔CT及MRI提示:骶前巨大囊性肿物,有包膜,边界清楚,周围脏器受挤压。直肠及阴道指诊:可触及肿块,质地呈囊性,肿块有弹性,活动性差。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交流:一般患者检查出盆腔肿块后,往往到多家医院就诊,可能被告知,骶前囊肿,良性肿物,边界清晰,容易切除,甚至置管引流即可,导致患者认为手术简单。因此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该病的特点及手术的复杂性,术中极有可能损伤或切除部分直肠壁或阴道壁,手术可能需要腹会阴联合切口,必要时行横结肠造瘘。
2. 手术方法: (1) 全身麻醉、截石位,腹部组以下腹正中切口进腹,剪开盆地腹膜,探查肿块与阴道壁及直肠壁的关系。(2)
分离肿块与阴道壁及直肠壁的粘连,尽可能保留囊肿壁的完整性,如果囊肿壁与直肠壁粘连紧密难以有间隙分离,可切除直肠部分浆肌层甚至直肠壁及阴道壁,直至从盆腔入路分离比较困难停止操作,等待会阴组从骶前分离会师。(3)
会阴组人员以尾骨尖为标记,在尾骨尖与肛门正中间定位,左右分别在坐骨结节内缘定位,用手术刀连接三点形成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进入直肠与骶骨间隙,根据术前影像学提示囊肿的位置,骶前切口可适当偏离左右。(4)
如果囊肿与骶骨韧带关系密切,连同肛尾韧带,尾骨、部分骶骨一并切除。 (5)
沿骶前间隙向两侧分离囊肿与盆壁的关系。直肠壁与囊肿壁往往粘连紧密,为了避免损伤肠壁及阴道壁,术者可将手指伸进直肠或阴道作指示,便于分辨囊肿壁与阴道及直肠壁。必要时切除粘连严重无法分离的肠壁及阴道壁。(6)
修补受损的肠壁及阴道壁。(7) 骶前填塞棉垫止血。肿块体积比较大,创面容易渗血,因为盆腔间隙狭窄,缝扎止血困难,骶前填塞棉垫是有效省时的最好办法。(8)
腹部组关闭盆底腹膜。(9)
横结肠双腔造瘘。有以下任何之一均行横结肠造瘘:①直肠壁广泛剥离浆肌层,②直肠壁受损破溃。③直肠壁部分切除④直肠游离裸露严重,阴道受损。
19 例患者中位手术时间13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350ml。15例横结肠造瘘的患者中,直肠壁浆肌层广泛剥离9例,直肠壁部分切除4例,直肠壁并阴道壁部分切除2例。2例直肠壁合并阴道壁部分切除的患者6个月后,行二期造瘘口还纳;其余13例患者3个月后二期行造瘘口还纳,术后均恢复顺利。5例在外院有切除史的患者中,2例因为再次手术,受炎症、组织粘连的影响,无法辨别囊肿的边界,术后6个月复发。14例首次切除的病例中,1例因为囊壁部分残留,12个月后复发。其余16例患者随访3~7年未有复发。
1. 骶前囊肿的临床特点:骶前囊肿是发生在骶前间隙的一大类囊性肿物,临床常见类型有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成熟畸胎瘤
。表皮样囊肿来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迷离的残余外胚层组织[1]。皮样囊肿、畸胎瘤来源于生殖细胞,皮样囊肿以单胚层组织构成,含表皮和附件,成熟畸胎瘤有3个胚层的各种成熟组织构成,内含皮肤、肌肉、骨、软骨,消化道上皮、脑等组织[2]。骶前囊肿一般发病隐匿,早期无症状,体积较大时,往往压迫周围组织及脏器,与直肠、阴道、盆壁组织及骶尾骨韧带筋膜关系密切。影像学表现:直肠、盆壁与骶骨之间肿物,体积大小不同,周围受压迫粘连的脏器也有所差别。共同特点是:肿物呈囊性状态,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间隙清晰。
对骶前囊肿切除术认识的不足之处:因为骶前各种囊肿影像学多数表现为囊肿占位,边界清楚,周边组织间隙清晰,容易给外科医生一种假象,认为骶前囊肿如腹盆腔囊肿一样(如:卵巢囊肿),边界清晰,容易分离切除。临床实践证明,骶前囊肿虽然影像学显示呈囊性形态,边界清晰,但多数囊壁与直肠壁呈致密性粘连或融为一体,与直肠壁完整分离相当困难。部分囊壁纤维组织浸入骶尾骨韧带。较大体积的囊肿与阴道壁及盆腔壁血管也有一定的关系,术中容易顽固性大出血。本组5
例具有手术切除史的患者术前均被告知手术简单切除,其中,3例因为术中发现囊肿壁与直肠壁关系密切,术者担心损伤肠壁出现肠漏而残留部分囊壁,导致囊肿6
个月后复发。另外2例因为囊壁与骶前筋膜关系密切,术中出现骶前静脉出血,姑息切除部分囊壁。更为严重的是,相当多的外科医生没有认识到骶前囊肿复发后,囊肿壁受炎症、粘连、结构改变等因素影响,再次手术极难找到囊肿边界而根治性切除。本案2例因为多次手术,囊肿边界无法显示,最终没有达到根治性切除,长期留置引流管,形成顽固性窦道,给病人身心造成巨大痛苦。
骶前囊肿外科切除理念:对于骶前囊肿的切除,原则上术者要有“手术结局高于手术过程”的理念,也就是说无论术中采取任何方法一定要完整、彻底清除囊壁,防止术后囊肿再次复发。然而,因为骶前囊肿多为良性病变,一方面,部分外科医生认为手术创伤不宜过大,囊肿囊壁宁可残留,肠壁不能损伤,更不能切除受累肠壁,行横结肠造瘘,只求手术过程平稳,不考虑手术效果。另一方面,部分外科医生认为因为良性病变而切除部分直肠,行横结肠造瘘,担心家属有意见,得过且过。与上述观念恰恰相反,笔者认为骶前囊肿囊壁如果与直肠壁、阴道壁或骶尾骨关系密切,虽然为良性病变,如果分离困难,宁可切除受累的部分肠壁及阴道壁,行横结肠造瘘;宁可切除受累的骶尾骨韧带,一定要彻底完整切除囊肿囊壁,否则,如果囊肿复发,不多范围切除受累脏器则再难有根治性切除的机会,然而,囊肿为良性病变,多范围切除受累脏器,可能导致脏器的功能障碍,术者及患者均难以接受。国内有学者将残留囊壁给予化学物质进行腐蚀处理,笔者认为难以根除,甘建琛等[3]对此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术前应该充分与患者沟通交流,认识到该病的特点,接受该病手术理念。本组15例首次本院切除的骶前囊肿患者,按照上述理念手术,术前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患者完全可以接受该手术理念及手术方式。
骶前囊肿切除技巧:骶前囊肿的切除除了对改病临床特点有正确的认识及手术理念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外科技巧。本组19例骶前囊肿患者,我们手术时均采用腹会阴联合切口,部分患者行横结肠预防造瘘。该方法优点:①减少盆腔脏器损伤。骶前囊肿虽然多数位于腹膜返折以下,腹部切口可以从盆腔分离囊肿与盆壁的关系,保护输尿管、髂外血管、膀胱、直肠、阴道,防止误伤。②盆腔组与会阴组相互引导分离方向。如果没有腹部组人员的引导,会阴组人员的操作有一定盲目性,术者对盆腔情况不甚了解,始终不能有的放矢去操作。盆腔空间相对狭小,如果没有会阴组的指引,盆腔组很难沿组织间隙分离囊肿至骶尾前。③减少髂内血管出血的几率。如果术中出现盆侧壁血管严重的出血,术中通过盆腔可直接缝扎双侧髂内动脉控制出血。④会阴部的弧形切口利于骶前暴露。会阴部的弧形切口能清楚地显示囊肿壁与直肠壁及骶尾骨筋膜的关系,必要时术者食指进入肛门顶起肠壁,更利于准确分离囊壁与肠壁,免受不必要的损伤。⑤会阴部弧形切口有利于棉垫填塞止血。骶前囊肿术后手术创面,尤其骶前静脉丛一般会有广泛的渗血,实践证明经骶前辅佐性切口填塞棉垫是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4]。⑥横结肠的双腔预防性造瘘。如果直肠壁受损、直肠大部分游离、部分肠壁切除,特别是连同阴道壁损伤或部分切除的病例,横结肠双腔造瘘是预防直肠漏,直肠阴道瘘的有力措施。
总之,对于骶前囊肿,不能仅凭影像学表现轻易手术切除,术者要充分考虑到本病的临床特点、技术操作难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术前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争取完整、彻底地切除病变,尽可能减少复发几率。
文章转载于:
次 | 评论:850条 |
高血压相关文章
其他疾病文章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请问骶管囊肿做手术能彻底治愈吗?谢谢!
h***提交于
骶管囊肿诊断明确,手术能治愈,无副作用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谢京城大夫本人 发表于
状态:就诊前
谢谢医生,谢谢您百忙之中回答我的问题!还想请问您我的磁共振报告上写的是S1-4水平骶管多发囊肿,多发囊肿也可以根除吗?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谢京城大夫本人 发表于
状态:就诊前
好的,谢谢您!如果做手术加住院大概一共能花费多少呢?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谢京城大夫本人 发表于
科室: 神经外科
职称: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 脊髓肿瘤、脊柱脊髓畸形,脑肿瘤,脑血管病
谢京城,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自1996年9月至今任神经外科副主任。1...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骶管囊肿手朮后一年了肛冂有下坠
匿名用户|男|50岁|
骶管囊肿手朮后一年了肛冂有下坠感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您好,欢迎登录
没有注册医生用户,请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为保证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等待医生认证审核结果。
3秒后跳转,请在专家回答区查看信息
有2名医生为您解答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已帮助用户:0
病情分析:你好,术前有没有这些症状?术后多久出现的症状?大小便是否正常?
指导意见:要是症状加重积极和主管医生进行沟通。
已帮助用户:35231
病情分析:你好,如果是骶管囊肿手术后一年肛门有坠胀感,要看手术的时候有没有损伤神经?
指导意见:如果你的鞍区没有麻木感,并且大小便都是正常的,那么就只是你的一种感觉不会有什么问题?
有关的更多问题,
骶管囊肿手朮...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骶管囊肿保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