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登记表阅读设计论证

留守儿童材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留守儿童材料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中​小​学​留​守​儿​童​材​料​参​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设计论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设计论证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关于学生心理的课题设计论证
关于学生心理的课题设计论证
【】&&编辑: 乐儿&& 时间:
本文已影响人
  关于学生心理的课题设计论证第一篇
  1.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2.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
  3.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4.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5.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6.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
  一、选题依据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教学评价体系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在教育评价理论方面较有影响的是美国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和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论;较有代表性的流派有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评价模式,斯克里芬提出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派评价体系等,这些研究都极大地促进了国际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目前,西方国家的教育评价研究已进入专业化时期,出版了大量教育评价杂志、专著,高校开设了教育评价课程,各种教育评价研究中心纷纷建立。许多国家都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并呈现出关注学生和谐发展、强调主体多元、重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作用的发展趋势。
  我国教育界近一、二十年来已比较重视教学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是:&淡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又强调:&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cn
  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评价必须改变以单一的学习结果作为衡量教学好坏的惟一标准,评价轻选拔和甄别的单一功能,突出学习的过程和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随着高考、中考的改革,评价机制越来越向学生的综合素质倾斜,不少科目改为等级评价,避免片面的追求分数。我们学校以&绿色生命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其内涵就是认识生命、尊重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就是承认并尊重生命个体的差异性,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学习中焕发生命活力,享受生命的快乐,是为生命构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开发每一个生命蕴藏的潜能,我们通过系列绿色评价体系的实施尝试来提升生命质量,从而获得生命价值。我校威海市规划课题《教学行为与生命关怀之间关系的研究》顺利结题,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五环四总立体式&评价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成果获威海市2015年度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一等奖。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在我校正稳步推进。新形势下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激发学生潜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仅关注检测、考试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点滴思想行为动态进行的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对学生成长的激励作用,它不仅关注学生之间横向比较对学生个体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关注纵向比较(学生自身进步情况比较)所产生的自尊、自信等前进的内驱力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多方互动,了解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寻求最佳的教育途径,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最大程度的发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新时代新一轮学校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品格。利用形成的教学经验,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二、研究内容
  1.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以新课程改革形势中现有初中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教学等实践活动,根据研究方案尝试教学实践以获得重要参考经验。
  2.总体框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激发学生潜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1)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评价,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责任的评价内容。
  (2)进行课堂评价机制的研究,探索出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式途径,深化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3)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评价机制。
  (4)探索学生个性化评价,进行学生自我评价方式的研究,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空间。
  3.重点难点:
  (1)通过探索新形势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寻找科学、实用、有效的评价方式。
  (2)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改变新形势下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通过不断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
  (4)通过进一步细化评价内容,量化评价标准,进而推广评价机制,积累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
  4.主要目标:
  本课题的总目标是通过学习当代的教育理论,吸纳先进的经验成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评价机制。通过有效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教师能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和反馈,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建立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指标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评价,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个人行为等社会责任的评价内容。
  (2)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将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变为学生课堂行为表现、情感体验、课堂参与、学习效果、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等方面。
  ①建立针对学生的三维目标的评价,使评价指标多元化,突出对综合素质的评价。将学业成绩的单维评价转变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多维评价。
  ②改变以往以一张试卷为主的评价,探索出对学生日常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追踪式评价流程。
  ③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学科的学习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3)建立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改变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方式,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动力。
  (4)建立学生个性发展评价机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激发学生不断积累促进自我发展。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评,注重日常积累口头评述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初中阶段学生成长记录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电子档案等,最大限度发挥评价功效。
  三、思路方法
  1.基本思路
  本课题研究严格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先对初中学生评价现状作全面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再组织本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研究步骤。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研究活动,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依托实验中学名师工作室及实验中学班主任专业交流平台,完成实验中学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以此推动实验中学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的应用与发展。
  2. 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座谈、书面小调查、分类整理。
  学生之间调查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策略。
  (二)经验总结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信息,更新课题组老师的教学观念,获取一些有关比较前沿和先进的经验,珍惜一切外出听课机会,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在接受&&反思&&提升的反复探索中逐步整理归纳出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三)交流法:定期(每月一次 )开展10---20分钟的袖珍交流即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全方位、全空间、全员的互动式交流,及时汲取他人先进的想法和做法,丰富每个人的自我认识。
  (四)行动研究法:设计课题方案&&付诸行动&&及时反馈&&合理调整&&再行动,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方案每一阶段实施的实效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每一阶段进行论证(反馈)根据反馈调整实验方案,使其合理化、科学化。
  (五)文献资料法:搜集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 研究计划
  本课题研究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1月
  讨论制订研究方案,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查阅有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动态; &填写好课题申报书,课题组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有明确认识。
  (2)实施研究阶段:2016年2月 &2016年12月
  研究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分调研;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总结、梳理和归纳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的构建、可行的推广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制;有计划组织研讨交流,从实践中丰富评价机制的内容;组内分工搜集资料,建立涵盖学科、涵盖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广泛深入调查,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把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各学科特点广泛应用教学实践,从而改变固有的单一评价模式。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
  (3)成果总结阶段: 2017年1月&2017年6月
  继续深化前期研究工作的成果,推进典型课题研究成果的可持续、常态化发展。与此同时,撰写研究报告、课题论文,对课题研究成果资料进行完善,提出结题申请。
  4.课题可行性
  (1)我校注重教科研创新,多项科研成果在省市获奖。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突出贡献奖&、&威海市文明单位&、&威海市首批特色培育学校&、&荣成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荣成市特色学校&等荣誉。
  (2)我校以&绿色生命教育&作为办学特色,通过系列绿色评价体系的实施尝试来提升生命质量,从而让学生获得生命价值。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五环四总立体式&评价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获得威海市2015年度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一等奖。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在我校正稳步推进。这些都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平台,保证了课题活动的开展。
  (3)该课题的成功实施将会丰富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机制的建立,其成果的实施和推广将配合即将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区域性地方教学做出贡献,在实施中,会得到省市县各级教研室以及学校管理层面的大力支持。
  四、研究基础
  课题组负责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如下:
  《校本教研特色之路:教学做扎实,教研求创新》
  《课堂,生命灵动的绿洲》 论文
  《多角度拓展家委会育人渠道的实践研究》 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三等奖。
  《以演讲为载体提高初中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二等奖。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有效途径的实践与研究》 &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一等奖。
  《为生命添彩》、《教育因教师成长而精彩》两部专著
  《涵养生命绿色,润泽葱郁人生----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论文
  《在输入与输出中实践&绿色生命教育&》2015年1月 论文
  负责人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情况:
  1.2009年9月参加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总课题组《初中化学自主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顺利结题;
  2.2009年9月参加的&省&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的课题顺利结题;
  3.2010年11月主持的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生命化课堂,促进师生成长》顺利结题。
  4.2011年10月主持的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学行为与生命关怀之间关系的研究》顺利结题。
  五、创新之处
  1. 学术思想方面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的成绩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贯穿于孩子学习发展的始终,做到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
  2. 学术观点方面
  精心教育,潜心教育,教育要可持续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的发现学生各方面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理念。新形势下,我们教育者应力求做到,用评价促发展,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察,强调评价指标的多样化,使评价成为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能的舞台。从知识到能力,从创新到实践,从情感到态度,从品德到价值观,多方法多方式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优势,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以评促提升。让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成为教育战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最大潜能,健康、向上、自信、乐观地去享受绿色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3. 研究内容方面
  评价要在新形势下促进学生的发展,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发展性评价,重过程。要求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优秀的学生。教育要可持续发展,就要让评价为教育服务,让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众多的优秀人才。
  2)开放的课堂评价,重发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去了解学生并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设计面向全体的课堂评价表,使用激励、赞赏的评价语言,帮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树立信心。真正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改新理念。
  3)成长记录袋,重质性。主要是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评价的有关材料,如:学生的作品、获奖证书、反思、以及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事实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再让学生处于过去的单纯的被动评价状态,而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状态。
  1)自我评价,重诚信。让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2)生生评价,重合作。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习评价小组,让学生定期对小组同学学习的情况、在校表现进行互评,每个学生都由其他学生对其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3)家长评价,重参与。这是校内活动向课外延伸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能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也便于教师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学生。只是,有小部分留守儿童,教师应注意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来多与家长沟通。
  4)教师评价,重过程。这种评价要求及时、贴切、激励、激发,要充满对学生的关爱。恰当的教师评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评价内容的多面化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内容应该是开放性的,要使评价内容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评价主体从教师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延伸。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的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量化等级制,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评价中始终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我们要将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选择具体的方法、手段,并对考试结果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评价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想办法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允许学生提出二次检测的要求,只要学生认为此次检测未能考出应有的水平,经过短期复习后,可进行复测,并把他认为满意的分数填入成绩册或者将自己满意的试卷放入档案袋。
  (四)评价目标的多重化
  通过研究,评价的目标除了对学生个体评价外,尝试对学生群体评价,方式为由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转变为对小组的捆绑式评价,通过对小组的评价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为学生差异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研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为小组和同伴负责的潜能,形成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以往的学习模式,逐步适应小组合作高效学习模式,学会合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有效的实践和成果,提高教育质量。
  六、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是多元的,主要有研究报告、成果报告、调研报告、科研论文、案例,其次还有经验总结、反思记录、教育故事、教育日志、教育随笔、示范课、教具、校本课程开发等。最终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课题成果:
  撰写专题论文
  推出示范课
  编辑优秀教案
  完成课题专题报告
  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学生全面发展数据资料及分析报告
  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案例
  使用去向:
  1、课堂上,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将结合时政信息、贴近生活的小事例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传输给学生,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让学生乐学,解决学生厌学现象。
  2、运用课堂教学策略:导学案、小组合作等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3、运用成长记录袋、学生素质评价手册等手段。
  预期社会效益: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本课题研究成果是在于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即被评价者在微笑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在希望和鼓励中汲取成功的动力,在快乐的评价中得到全面发展,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主动发展的助推器。因此,本课题对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对中小学课堂教学具有普遍适用性,适合于各级各类学校运用。课题研究成果除了在教育理论上构建评价策略新体系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能节约教与学的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感受到成功和被关注的快乐,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于学生心理的课题设计论证第二篇
  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
  一、选题
  1.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课题申报之初,我们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纵观20世纪教育发展史,对于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也是近20年来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更是家长和教师关注的对象。我国对学生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消除他们的障碍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进展,如上海市闸北区的同志在学习困难学生相对集中的闸北八中进行了&成功教育&的探索。但是目前对农村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而在国外对这方面已有了深入的研究,如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在反馈&&矫正等方面已取得成效。再如近代的苏联教育学苏霍姆林斯基对&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有了很深的研究。
  2. 课题的界定
  (1)&学生学习困难&的涵义。所谓学生学习困难(以下简称&学困生&)是指目前一些智力正常或超常儿童在某个科目或某类科目(如文化基础课)方面获得或应用听、说、读、写、算等能力上,有一个甚至几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或困难,未能达到国家规定学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仅靠自己一时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指导,给予补充和矫治的学生。
  (2)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学分析
  学生学习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在这里我们仅从学生的心理方面来探究其原因。
  (3)&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是指提高学困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或发挥其特长带动相关学科发展的策略和方法。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认真系统的教育转化,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智力得到正常开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选题的目的:
  ①基于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教学的理想是追求&理想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心理和学习行为。
  ②基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教学环境也得到了相应改善和优化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学困生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农村学校,由于教学环境条件、教师素质,学生自身素质能力,再有大部分的家长文化低下,对孩子的教育少之又少,所以某些学生在某一学科或某几科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学习障碍或困难。
  (2)选题的意义
  虽然在学生学习困难方面已有好多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理论研究、思考呼吁的层面。而我们开展探究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工作,重点是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学分析后,再找相应对策,这对于农村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摸索价值的。所以,我们希望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内因方面找到一些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发展的金点子,为教育者提供一点改善学生学习困难的对策,使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二、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的视角: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对小学学困生学习的新的认识,探索这类学生学习心理的特殊性规律,帮助学困生形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学习心理。具体任务是:
  1、学生学习困难现状的调查;
  2、对学困生特点、类型进行心理学分析、探讨;
  3、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
  4、对学困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培养;
  5、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对策的研究;
  6、实验效果的研究。
  (二)主要观点:
  1、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
  2、改变学生学习困难的教育策略。
  (三)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1.研究的途径
  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我们首先调查、确定学困生的类型,然后在课题实验中围绕一个中心设计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并注意在课内与课外,乃至家庭配合进行。 再有,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言行,兴趣、爱好、个性、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对待每个人。
  2.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实验中,我们以本校小学三&&六年级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借鉴现代教育理论,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完善实践,并辅之以下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心理观察法、榜样示范法、测查法、层次教学法、经验提炼法、小&助手&法、比较法、案例研究法、谈话法 、不良行为习惯纠正法、文献资料法 等。
  (四)、研究计划
  1.研究阶段划分:
  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在一年半内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阶段 -------- 准备阶段:(08.5)
  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
  ②拟订研究方案。
  ③组织教师认真学习。
  ④对全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第二阶段 ------- 实施阶段:(09.7)
  ①对学困生学习特点、类型进行系统分析、探讨。
  ②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
  ③学困生教学对策的研究。
  ④实验效果的经验交流。
  ⑤撰写阶段性报告和总结。
  第三阶段 ---------- 总结验收阶段:(09.10)
  ①认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经验,撰写研究实验报告。
  ②准备相关资料、提交有关方面验收
  2.成果形式:实验报告
  三、研究的价值
  1.创新程度
  我们的创新之处一是深挖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动机、学习态度、行为与习惯;二是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来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三是把缓解、转化学困生的对策和教师的备课与课堂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四是将学生课内外作业完成情况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2.应用价值
  本课题选题的重要意义在于:
  (1)本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促使并指导学生认真审视自身的学习行为,深入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等诸方面,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法观、学习观,增强学习责任心,增进学习欲望,改善学习技能、改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成为为家庭所自豪、为学校所骄傲、为社会所认可、为祖国所依靠的栋梁之才。
  (2)本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课题研究让我校,真正建立起一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观念新、规范好、能力强、效果优、反思深&的能被学生、家长、同行所共同信赖的教师队伍。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领导具有很强的科研意识,主持人经验丰富。
  2.课题组成员积极性高,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多是学校、总校骨干教师,有信心在本课题研究中取得预想的成果。
  3.资料设备齐全,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
  4.学校的教育经费运转良好,有充足的经费保障。
  五、研究的基础
  1.已有的相关成果
  2006年启动至今的市级课题&&《关于学生书面作业设计方法的研究》已经被验收、结题。
  2.主要参考文献
  ①《教育心理学》 & & & &潘 &菽 & & 主编 & &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1996年3月
  ②《学校管理学》 & & & &萧宗六 & & 主编 & &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1996年3月
  ③刘英琦 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的研究(J).科学教育,2006年,12(1):15-17
  ④赖小林,广东省汕头市学习困难儿童生理心理调查研究[J].心理探究,2002
  ⑤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于学生心理的课题设计论证第三篇
  (一)研究背景
  1、在党的十八会议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应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 &中国心&、 帮助学生传承&民族魂&、 培育学生做好&现代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最近更新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留守儿童登记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