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限位装置防跳装置作用,能否用来行程限位装置尖轨走

本铁路主题由
BBS Auto Examine System 自动审核通过。
查看: 18712|回复: 47
ZD6转辙设备故障分析及处理
ZD6转辙设备故障分析及处理
& & & & ZD6系列电动转辙机
ZD6系列电动转辙机供铁路电气集中站场用电力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反映道岔的位置状态。
& & & & 环境温度:-40℃~+70℃;  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  振动加速度:不大于10.5g&&& 周围环境中无发生爆炸危险,足以腐蚀金属以及破坏绝缘的有害气体和导电尘埃& & & &
型号 & & & & ZD6-A & & & & ZD6-D& & & & ZD6-E & & & & ZD6-F & & & & ZD6-G & & & & ZD6-H & & & & ZD6-J & & & & ZD6-K
额定转换力(N) & & & & 2450 & & & & 3430& & & & 5884 & & & & 4410& & & & 5884 & & & & 3430 & & & & 5884 & & & & 3430
动作杆动程(mm) & & & & 1650+2 & & & & 1650+2& & & & 1900+2 & & & & 1300+2 & & & & 1650+2 & & & & 1650+2 & & & & 1650+2 & & & & 1900+2
表示杆动程(mm) & & & & 135~185 & & & & 135~185 & & & & 140~190 & & & & 80~130 & & & & 135~185 & & & & 80~185 & & & & 50~130 & & & & 80~130
额定电压(V) & & & & DC 160
工作电流(A) & & & & ≤2.0
转换时间(s) & & & & ≤3.8 & & & & ≤5.5 & & & & ≤9 & & & & ≤6.5 & & & & ≤9 & & & & ≤5.5 & & & & ≤9 & & & & ≤7.5
锁闭力(N)& & & & 主 & & & & 29420 & & & & 29420 & & & & 49033 & & & & 29420 & & & & 29420 & & & & 29420 & & & & 29420 & & & & 29420
& & & & 副 & & & & 29420 & & & & 29420 & & & & 88254 & & & & 49033 & & & & 49033 & & & & 29420 & & & & 29420 & & & & 49033
故障1:ZD6系列
故障现象:转辙机电动机小齿轮与减速器大齿轮咬合过紧,并发出“嘎嘎”的别劲响声
直流电机小齿轮在其轴上安装不正。
直流电机与减速器盖安装紧固时,四个紧固螺栓施力不平衡,一侧或一角螺栓紧固过紧,齿轮啮合偏斜。
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安装配合不平,或止口不好,没有完全下入减速器盖止口槽内。
直流电机小齿轮配键前端长出端头,顶刮减速器盖中间板。
重新找正安装直流电机小齿轮,压装小齿轮时加力适度,安装后的小齿轮平、正良好。如轴头弯曲过大,应返回检修车间处理。
在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止口安装平顺的条件下,应对角紧固螺栓,不要一次紧固过紧,在摇动试验良好的情况下,再紧固好四个安装螺栓。
找出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安装配合面不平处,在简易处理不灵的情况下适当在直流电机前端盖与减速器盖安装配合间加垫一小薄垫片,帮助找正,达到止口配合紧密,齿轮啮合良好为止。
检查直流电机小齿轮固定键,锯或锉出过长部分,使其与轴端面一平。
故障现象:调整摩擦电流时,紧固调整弹簧螺栓,但摩擦电流不上升,或将内齿轮伸出端抱死
减速器、摩擦联结器、摩擦带与内齿轮伸出端摩擦面有油、造成摩擦力下降。
摩擦带安装螺钉帽高出摩擦带表面,顶住内齿轮伸出端。
摩擦带与内齿轮伸出端接触面上,积留摩擦带金属粉末过多以及内齿轮伸出端摩擦面生锈或摩擦带断钉或折断。
拆下摩擦联结器左右夹板,彻底消除油垢,摩擦带表面也不能有油,以免降低摩擦力。
拆下摩擦联结器左右夹板,重新紧固摩擦带安装螺钉,使螺帽低于摩擦带表面2mm左右。
消除积留在摩擦带表面和内齿轮伸处端的石棉橡胶粉末和铁锈,方法是用砂纸打磨。处理后的摩擦带厚度小于4mm时,应更换摩擦带。
故障现象:新更换安装的转辙机,在未联接密贴调整杆的情况下,齿条块走不到位
1、原因分析
(1)新安装的转辙机,在重新调换其开向时,将带有罩筒侧的圆孔套安装螺栓与无罩筒侧的圆孔套安装螺栓装反,使无罩筒侧的圆孔套螺栓过长,顶住齿条块前进。
(2)罩筒中掉入杂物,阻碍动作杆前进。
(3)齿条块底边掉入杂物,卡住齿条块动作。& & & &
2、处理方法
(1)检查无罩筒侧圆孔套安装螺栓,如长出机壳平面需要倒换。
(2)拆下罩筒,倒出筒中杂物。
(3)反转齿条块,取出齿条块下部异物。
四、故障现象:更换挤切销后,拔出主销,用副销带动道岔,移位接触器断不开表示,或齿条块动作时有卡阻现象。
1、原因分析
(1)挤切销螺堵压得太紧,使副销被压死,动作杆不能串动,或串动量过小,不能使齿条块内顶杆完全升起。
(2)副挤切销下部底台压死动作杆上的椭圆形挤切孔切上了边缘了,使动作杆不能串动。
(3)挤切孔内有异物,使动作杆与挤切销相互卡死。动作杆不能在齿条块内串动。
(4)主挤切销或副挤切销螺堵没有拧平,或弹簧垫圈没有下入螺堵的凹槽内,使螺堵高与齿条块齿底平面,使齿条块启动齿通过时与螺堵卡阻。
2、处理方法
(1)适力拧紧挤切销螺堵,不要将挤切销压死。
(2)副挤切销底台过厚,应修磨处理或更换新品。
(3)清理出销孔内异物,并注入少许锂基脂润滑。
(4)摆正挤切销上螺堵及弹簧垫圈,重新拧平螺堵。
五、故障现象:电动转辙机减速器输入轴不转动时
1、原因分析
(1)减速器盖上方注油孔螺栓过长,顶住大齿轮。
(2)直流电机左上角与减速器盖安装螺栓过长,顶住大齿轮。
2、处理方法
(1)检查减速器上方注油孔螺栓,标准长为16-2mm。如超长应更换。
(2)检查直流电机左上角与减速器盖安装处螺栓是否过长,或是在安装中忘记加弹簧垫圈。
& & & & 处理这类故障时,如减速器输入轴根本转不动,那么故障点一定在减速器或减速器前方。如输入轴能转动,而齿条块不走动,摩擦联结器应空转,这时方可向减速器前方查找故障点。
& & & & 六、故障现象:运用中的转辙机开闭器动接点打不过去,或动接点一面接触过深,另一面接触过浅
& & & & 1、原因分析
& & & & (1)受列车振动或其它原因,使动接点调整螺钉上的紧固螺母松动,挡销板失灵,连接销串出卡在接点座平面上。
& & & & (2)调整动接点打入静接点组深度时,向一侧调整施力过大,或道岔反弹力过大解锁时检查块顶死检查柱,造成连动轴弯曲或拐肘48°角变形。
& & & & 2、处理方法
& & & & (1)每次调整完动接点打入静接点组深度后一定要检查档销板作用是否良好,并拧紧调整螺钉、螺母。
& & & & (2)调整动接点打入静接点组内深度时,两侧接触深度应均匀。
& & & && &(3)松开密贴调整大螺栓,临时恢复拐肘角度,重新调整密贴(临时恢复)等待更换开闭器。
& & & & 七、故障现象:电机、减速器转,主轴不转
& & & & 1、原因分析
& & & & (1)主轴堵孔板螺丝松动,造成锁闭齿轮与齿条块通过槽间隙2±1mm变小发生卡阻。
& & & & 2、处理方法
& & & & (1)拆下主轴堵孔板锤击主轴回位,将主轴堵孔板两根10mm螺栓紧固。
& & & & 八、移位接触器非正常断开故障
& & & & 1、原因分析
& & & & (1)挤切销是否半折断变形或移位接触器底座安装螺丝松动。
& & & & (2)在检查挤切销无半折断变形的情况下,检查移位接触器接点压力是否发生变化,受外力振动断开。
& & & & 2、处理方法
& & & & (1)应更换挤切销,采用1、5mm试验垫片调整底座高度上紧螺丝。
& & & & (2)用万用表测量接线端01-02、03-04是否有交流电压,如有电压,将移位器重新调整或更换移位器。
& & & & 九、电机定、转子断线和碳刷接触不良
& & & & 1、原因分析
& & & & (1)电机定、转子内部绝缘不良,定、转子线柒皮老化或电动势过大被扭距力折断。
& & & & (2)碳刷粉尘清扫不及时或冬天机内产生寒霜潮气,碳粉冻在碳刷槽道上阻止碳刷前进。
& & & & 2、处理方法
& & & & (1)应调查对照机型更换电机。
& & & & (2)拆出碳刷清除碳刷槽道碳粉。
十、机内启动电路和配线故障
& & & & 1、发生故障判断方法:
& & & & 一是查启动电路2.4闭合故障:测量插接件端1→端5,插接件端子1表筷子不动,拿插接件端子5表筷子顺着顺序向回返06 → 05 → 电机4 → 电机3 → 电机1 → 接点42 → 接点41。
& & & & 二是查启动电路1.3闭合故障,测量插接件端2→ 端5,插接件端子2表筷子不动,拿插接件端子5表筷子顺着顺序向回返06 → 05 → 电机4 → 电机3 → 电机2 → 接点12 → 接点11。
十一、电动转辙机故障电流超标过大的危害
电动转辙机故障电流越大牵引负载越大,D型电转机故障电流标准规定2.6-2.9A,测试2.7A时就达到牵引负载350kg,如果将故障电流调整到3.0-3.2时就能达到400kg左右,会使减速器内行星齿轮转速比发生阻力,长久下去会造成内齿轮脱齿。请1
& && && && && &
十二、摩擦带接触面过大的危害
摩擦带接触面技术标准规定不小于4/5,但是也不能全面接触,全面接触会将摩擦轮抱死,产生强行转动造成输入轴轴承破损,故障现象转辙机夹故障电流时密贴杆减速器发生抖动。请看照片2
十三、为了日常检修不漏项、检修作业九步诀
& & & & 第一步:底壳机盖平稳装,缺销少帽要配上,安全接点试断接,动作灵活接触好,插件线头仔细看,不断不混是关键,备帽垫圈要齐全,紧固螺栓干一遍。
& & & & 第二步:电机安装螺栓要可靠,炭粉不能忘清扫,积少成多会断相,引线端子要看到,假焊松动要除掉。
& & & & 第三步:减速器检查有四样,推拉输入轴查串量,转动灵活是正常;注油16mm螺栓不能长,过长顶在齿轮上;夹板大轴不要忘,前后不能有串量;摩擦夹板顺着看,弹簧间隙要测量。
& & & & 第四步:手摇解锁仔细看,观察启动片与速动片谁先转,滞前滞后不能翻,正常解锁启动片要先转,锁闭时启动片落在速动片后面;速动爪与速动片解锁间隙是重点,速动衬套看油润,防止燃轴铁屑砂粒不能有;检查接点测压力,防止动接点环串出看卡簧,拉簧接头不脱扣,连结轴销别串出、卡片要在缺口中;拐肘角度不能变,注油为了做防范。
& & & & 第五步:主轴堵板螺栓要紧固,重点防止锁闭齿轮跳上齿条缺槽被卡住,作业当中重点看2±1毫米间隙不能变。
& & & & 第六步:齿条块注油注两头,防止削尖被磨耗;检查主销看压帽,细纹螺距不能掉。
& & & & 第七步:移位器检查关键部位是主销,主销到期要更换,副销定期要检查,安装螺丝要紧固,拔出主销作试验,1.5不断2.5断。
& & & & 第八步:确保安全看密贴,尖轨密贴不卡阻、摇动解锁不反弹,三杆连销旷动要防范、连接销超标要更换,密贴调整要试验、2mm铁板试验接点不能断、4mm铁板试验接点断,故障电流试定反,三杆螺丝紧一遍,缺销少帽要配全。
& & & & 第九步:检修完了要试验,确认良好填卡关上盖,加锁紧固压帽才算完。
& & & && && && && && &检修车间:张兴友
& & & & 日
& & & & ZYJ7提速道岔系统组成、安装、故障判断处理及防范
& & & & 一、提速道岔安装及应注意关健项点:
& & & & ZYJ7型电液转辙机是我段2000年以来使用的新型道岔转换设备之一,现将ZYJ7电液转辙机系统组成、安装、故障判断处理及防范介绍如下:
1、系统组成
& & & & ZYJ7型电液转换系统由转辙机、安装装置和外锁闭器3大部分组成。1)转辙机部分包括ZYJ7型电液转辙机和SH6型转换锁闭器。2)安装装置包括锁闭杆、长短表示杆、长短连接齿条铁、基础托板和油管托架。3)外锁闭装置包括锁闭杆、锁闭框、锁闭铁、锁钩、尖轨连接铁、锁钩大轴、调整片和齿条限位铁等。
2、系统的安装要求
& & & & 安装电液转辙机之前,要确认道岔状态及各部结合尺寸,工务的尖轨应密贴、尖轨与基本轨密贴间隙第一牵引点不大于0.5mm、第二牵引点不大于1mm,枕木应方正平直,设备连机枕木间距650mm、前后枕木间距保持在575mm左右,如不符合标准先整治后安装。
& & & & 安装前应对配件检查确认。有一部分配件出厂时没打标记,特别是锁钩和锁闭杆应当记住,一动锁钩长于二动、二动锁闭杆长于一动,这是不统一尺寸的配件。
3、安装顺序
& & & & (1)首先安装一牵和二牵转辙设备托板——&托板安装螺丝不能一次紧到位——&转辙设备安装到位后——&调整平直——&紧固安装各部螺丝。
& & & & (2)外锁装置的安装,先安装一牵和二牵的锁闭框、锁闭框要安装垂直成一线后——&将锁闭杆两头的限位铁拆下——&将锁闭杆插入锁闭框内——&上述工作完成后在装尖轨连接铁、连接铁装完后——&将尖轨拨向密贴、尖轨密贴后——&将锁闭杆向密贴反方向串动挂上锁钩、锁钩挂上后——&将尖轨拨向另一方向密贴、尖轨密贴后——&将锁闭杆向密贴反方向串动挂上锁钩,下一步工作就可以全面进行,先插入锁铁——&安装钩头螺栓——&紧固锁闭杆防跳螺栓——&装限位铁——&连接锁闭杆与动作杆齿条连接铁——&安装锁钩挡铁——&连接表示杆——&连接油管——&主机加入液压机——&摇动试验——&排出溢流空气——&调整油压——&测故障油压——&调整密贴——&调整限位铁——&调整表示缺口。
4、安装注意事项:
& & & & 在装锁闭杆与动作杆连接铁前将齿条前端留9齿,这样给道岔开口调整留下方便,使定反位一牵开口都处于160mm左右。二牵开口都处于75mm左右。
二、提速道岔的日常维护
& & & & 1、设备无外界干扰和异状,斥离轨和基本轨之间无异物,各部绝缘无破损。
& & & & 2、道岔密贴状态良好,尖轨、基本轨、心轨的竖边部分无肥边,与滑床板接触良好,无掉扳现象。滑床板舌铁不窜出,基本轨丁字与尖轨前后间隙保证在10mm左右,安装良好、无顶死现象。
& & & & 3、检查转换设备及安装外锁的紧固件、开口销、连接销、连接轴销各部压扳绝缘,锁闭杆、表示杆防松螺母紧固无松动,各滑动面和连接销处应注油。
& & & & 4、油路系统各密封部无渗油现象,机内清洁,观察整机在转换过程中无异声,检查锁闭杆、表示杆缺口符合要求,道岔开口正确无反弹、卡阻,表示良好;油量、油压、附合标准,动静接点二机油缸罩安装牢固。
& & & & 5、ZYJ7型电液转辙机和SH6型 转换锁闭器应在下列部位注入航空润滑油脂“锁块与推板之间;锁块与锁闭铁之间;滚轮与动作板和速动片之间;锁闭柱、锁闭杆和表示杆进出口内毡垫。
& & & & 6、检查第一、第二牵引点之间的油管连接应顺直,接头密封紧固不漏油,油管固定牢固,在两端出入处防护良好,不与钢铁件棱角相磨,且不应由于列车通过道岔时上、下振动而受力。
& & & & 7、检查机内配线,连接有无松动,遮断器是否灵活,机盖密封是否良好,并更换锈蚀易损件。
& & & & 8、惯性轮作用良好,应有3-4圈空转。
三、ZYJ7组成和转换过程
& & & & 在介绍故障判断方法之前,首先应要了解ZYJ7机内组成:三相电机、油泵、油箱、油缸、油缸导杆、挤脱器、锁闭铁、自动开闭器、静动接点组、安全接点、导接油管、动作杆、表示杆、溢流阀、惯性轮等15个部件组成。要想真正做好维护工作我们不但要了解结构,更要了解各部的作用。
& & & & (一)、ZYJ7转换过程:
& & & & ①室内操纵道岔电机开始转动经联轴器传递使油泵开始转动。②电机带着油泵逆时针方向旋转。③泵从油箱右侧吸出液压油,泵出的高压油推入到动作油缸右腔。(备注:油缸右腔为高压)④油缸就会向左移动。⑤动作杆动作到额定限度后停止动作。⑥道岔转换到位后速动滚轮落下,动接点转换切断启动电路并接表示电路。⑦转辙机内锁闭装置防止油缸后退锁闭道岔密贴轨。注解:电机顺时针转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就与上述方向相反,油缸就会向右移动,推动道岔反方向转换。下面将几点疑难故障判断和处理防范方法介绍给现场各位同事:
& & & & 四、如何判断提速道岔油路和机械故障
& & & & 1、如何判断小漏油方法?
& & & & 电液转辙机在正常工作油压4-9Mpa,一般情况对小漏油现象不易观察、判断,小漏油的故障判断方法:把正常转换的道岔夹上4mm故障试验铁板,这时油压就会升高到11-12Mpa再去查找漏油现象,判断时重点是各部接头、油泵螺丝和连接油管等,如果是漏油就不难发现,若漏油、采取措施、拧紧各部螺丝。
& & & & 2、列车压上顺向道岔二牵点为什么掉表示?
& & & & (1)退表示的外部因素分析:从我段提速道岔上道运用以来发生多起列车压上顺向道岔掉表示的现象,如:红山口站1-3#;天山2-4#、5-7#;火焰山1-3#等等顺向道岔发生掉表示故障就是典型例子,通过几次故障案例深入分析,原因之一:列车在直线运行时没有横向摆动量,但在列车运行通过顺向道岔进入辙岔心,在经过及护轮轨时,列车轮对就会产生曲线移动,所以轮对就会产生摆动。在年几次故障处理时观察发现,车轮到达第二牵引点时摆动量最大,据车辆有关资料表明(车辆通过道岔时产生两种力,通过碰向道岔产生是冲击力,通过顺向道岔产生是摆动力)车速越快冲击、摆动力越大,车轮的内侧碰或振动使斥离轨向道心移动,同时表示杆也跟随斥离轨向道心移动。原因之二电液转辙机表示杆和检查柱都是分动式,并排设计两个检查柱,目的:一是解锁动接点;二是检查锁闭缺口;当道岔由定位向反位转换时斥离轨先进入密贴,表示杆跟随斥离轨同时移动,这时检查柱解锁同时断开动接点。动接点到底是怎么解掉的呢?下面介绍表示杆缺口和检查柱结构尺寸:因为道岔是分动式,表示杆也是分动式,检查柱也是分动式,如图(1)SH—6,密贴轨表示杆缺口的宽度是32mm,检查柱是直方型宽度24mm,二牵反位斥离轨表示杆缺口是斜坡口长度20mm,解锁检查柱是下梯形下部宽度12mm。如图(2)注明:斥离轨斥离前先托起下梯形检查柱,使斥离轨顺利解锁密贴。道岔斥离轨向密贴方向可以解掉表示,向道心方向走动7mm也能退掉表示。
& & & & (2)退表示的内因(设备结构)分析:一是维修标准给限位块规定0-3mm间隙。二是在设计中为了锁闭杆上凸铁与锁钩凹槽进入或退出顺利留有4mm间隙,三是由于斥离轨表示杆缺口前后带斜坡。由于上述三个不利条件具备时,斥离轨可向前走动7mm,易出现道岔掉表示故障。
& & & & (3)、防止措施及处理的方法:
& & & & ①将二机表示杆缺口调整到5.5mm-6mm间隙。
& & & & ②限位块调整最佳状态零毫米,锁零的位置。
& & & & 下面是一组电液转辙机HS6转换锁闭器表示杆:
& & & & 如图1:这是定位密贴轨表示杆,缺口长度为32mm,检查柱宽度为24mm,32-24=8mm,标准前后间隙为4mm±1.5mm,缺口调整时前面间隙应当为5.5-6mm,这样才能防止列车碰撞斥离时不发生掉表示。
& & & & 如图2:这是反位斥离轨表示杆,缺口底部长度20mm,检查柱底部宽度12mm,20-12=8mm,标准前后间隙为4mm,缺口调整时前面间隙应当为5.5mm,这样才能防止列车碰撞斥离时不发生掉表示。
& & & & 从这根反位斥离轨表示杆缺口上你就知道列车压在道岔上表示是怎样退掉的。& && && && && &&&
& & & & 3、列车压上密贴轨为什么也会发生掉表示?
& & & & (1)、原因之一:SH6转换锁闭器机内设计单面锁,只能防止油缸前进,不能防止后退。原因之二:有的道岔二牵基本轨与尖轨密贴不好有缝隙,在日常维修中不注意内锁闭铁与锁块间隙造成掉表示,发现转辙机内锁有间隙要及时调整。
& & & & (2)、调整方法如下:松开锁闭杆齿条连接铁将动作杆向机内推动调整为零。
& & & & 4、油缸导杆两头光六角20螺帽松动危害
& & & & 油缸导杆两头光六角20螺帽一旦松动,就会造成机内速动板偏移,速动板偏移后会挤掉速动板与速动滚轮2mm间隙,最后将速动滚轮托起断开表示。
& & & & 5、道岔操纵到位后有时候为什么也会退表示?
& & & & (1)原因分析:
& & & & 首先要了解惯性轮的作用,惯性轮的作用就是电转机转换到位后防止电机倒转,电机为什么会倒转,如:电机正转时油泵向动作定位油缸一端输送液压油,当动作油缸到位后动接点切断启动电路,这时进入油管的液压油依然处于高压状态下的油泵电机突然停转,液压油要返回油箱,在返回油箱的途中要经过油泵推动油泵反转,然后油泵带动电机反转,就在这时向正转的惯性轮应缓速解锁阻止电机反转停下,因此惯性轮缺油或卡死,不能阻止电机反转,惯性轮也跟随反转,产生惯性使液压油向反位油缸输送造成油缸后退,这就是由于惯性轮缺油导致的作用不良。
& & & & (2)造成掉表示原因有二个,一是惯性轮卡阻;二是惯性轮轴芯缺油。
& & & & (3)、检查处理方法:
& & & & ①、检查惯性轮卡阻方法:正常惯性轮与电机轴头处于脱离状态,用手拨动惯性轮应该有3-4圈空转,这是正常现象,若惯性轮跟随电机轴头转动属卡阻现象,应按周期进行注油。
& & & & ②、拆下惯性轮检查是否有卡阻现象,有卡阻现象应及时清洗惯性轮尼龙柱或更换惯性轮。
& & & & 6、日常维修应掌握道岔密贴的规律性
& & & & 外钩锁提速道岔,道岔操不动或操不到位的机械故障,除了夹异物以外,大部分是道岔密贴太紧,极少部分是磨卡。多数发生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时期,热涨冷缩这个季节,气温高时道岔密贴会紧,气温下降低时道岔密贴会松,根据这一规律,每组道岔应建立道岔密贴调整记录卡,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密贴调整片和道岔密贴力的大小做好记录方便维修,维修时不但要试验4mm,而且更要试验2mm,确保道岔运用安全可靠。
ZD7型电动转辙机快速道岔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
顺 号& & & & 检修项目& & & & 检修内容& & & & 质量标准& & & & 注意事项
1& & & & 检修前准备& & & & 1.召开室内外全体检修人员出工前例会,介绍检修工作内容,工长或安全员进行安全讲话;
2.联络电话试验良好,检修工具、&&材料齐全,劳保用品完好;
3.根据检修内容,按(行规)第21条规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登记用语符合规定要求。& & & & & & & & & & & & 室内设专人进行联系登记,室外双人作业。
2& & & & 现场联系& & & & & & & & 到达工作地点,用电话机与室内电务值班人员联系,讲清检修人员姓名,确认所检修道岔号码。& & & & & & & & & & & & & & & & 说明特殊配合要求
& & & & 3& & & & 电操动道岔观查& & & & & & & & 要点开机盖,室内电操数次观察转辙机及道岔工作状态,以便发现使用中设备问题检查重点是:
& & & & 1.电动机部分:安装是否稳固,转速应正常,电刷周围火花不可过大。
& & & & 2.齿轮部分:各轴架在转动中不移动,齿轮吻合良好,无噪音,无异状,止档桩不活动。
& & & & 3.接点组部分:接点转换灵活正常,接触深度标准良好,无返回可能。
& & & & 4.摩擦器是否有缓冲作用。
& & & & 5.道岔转换是否灵活,定反位密贴是否良好。
& & & & 6.检查块与表示杆缺口关系是否合适,两边应均匀。
& & & & 7.移位器顶杆触头有无摩卡齿条。
& & & & 8.各部件安装是否牢固,转动时不应有移位。& & & & & & & &
& & & & 尖轨动作正常,尖轨尖端至竖切点应全部密贴基本轨。
& & & & 机外表示尺观察,缺口间隙为1.5±0.5毫米& & & & & & & & 全面仔细观察,耳听、眼看。
& & & & 4& & & & 转辙机机体检查& & & & & & & & 1.机盖机座有无破裂,机盖与机体密封防尘防水是否良好。
& & & & 2.暗锁开闭作用是否良好。
& & & & 3.遮断器动作正常、接点接触良好,胶木座不裂纹,线头不松、并清扫接点。& & & & & & & & 当插入手摇把或开机盖时,遮断器接点断开2mm以上,合上遮断器时,接点应接触4mm以上。& & & & & & & & 慢放机盖
& & & & 5& & & & 电动机检查& & & & & & & & 1.清扫电机换向器,表面光滑干净。
& & & & 2.碳刷于刷握盒内上下不卡阻,弹簧压力适当,碳刷与换向器呈同心,弧面接触。
& & & & 3.电机安装是否牢固位置适当。
& & & & 4.引出线头无假焊,断股,螺丝紧固。
& & & & 5.用万用表测试电机转子线圈有无断线。
& & & & 6.& & & & & & & & 1.换向片间的绝缘物不得高出换向器的弧面。
& & & & 2.接触面积不少于碳刷面积的3/4;工作时应无过大火花,碳刷长度不少于碳刷全长的3/5.(13mm)。
& & & & 3.转子与磁极间不摩卡,转子的轴向游程不大于0.5毫米。& & & & 1.机内检查时,加强电话联系。
2.要点讲清要点时间,问清列车运行情况,心中有数。
3.检查时一定要断开遮断器接点。
4.检修时注意邻线车辆运行,注意人身安全。
& & & & 6& & & & ZD7型转辙机部分& & & & & & & & 减速器
& & & & 用手转动电机轴时,转力均匀,转动灵活,通电转机时无噪音。& & & & & & & & 减速器中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1.5毫米。& & & & & & & &
& & & & & & & & & & & & 摩擦连结器
& & & & 1.摩擦带与内齿轮伸出部分应经常保持清洁,不得有油垢,以免降低摩擦力。
& & & & 2.摩擦力调整适当,正常转动时不空转,终了稍有空转,尖轨因故不得转到极处时,应空转。
& & & & 3.检查摩擦带稳钉是否松动并低于摩擦带表面。
& & & & 4.减速壳注油孔M16注入机油。& & & & & & & & 1.弹簧各圈间的最小间隙应不小于1.5毫米,弹簧的支撑垫不应与夹板接触。
& & & & 2.摩擦面不小于摩擦带表面积的4/5。
& & & & 3.摩擦器下部夹板轴不得松动,开口销完好。& & & & & & & & 1.严禁借用电源或临时封连线接通表示。
& & & & 2.接点力量不要调整过大,以免影响接点自动转接。
& & & & 3.电气端子紧固后画印。
& & & & & & & & & & & & 自动开闭器
& & & & 1.静接点座安装牢固,完整无裂纹,动接点不松动,静接点长短须一致,相互对称接点片不弯曲不扭斜,辅助片作用良好。
& & & & 2.清擦接点片,拧紧端子,检查线头焊接及断线。
& & & & 3.检查机械有无裂纹。
& & & & 4.在动作杆,表示杆正常伸出或拉入过程中作用良好,保证动接点在静接点中迅速转接。
& & & & & & & & & & & & 1.速动爪与速动片的间隙在解锁时不小于0.2毫米,锁闭时为1-3毫米。
& & & & 2.速动片的轴向窜动,应保证速动爪滚轮与滑面的接触量不少于2毫米。
& & & & 3.速动爪滚轮落下后应空转。
& & & & 4.动接点在静接点内窜动不大于3.5毫米。
& & & & 5、接触良好,接点压力不小于4.0N。& & & &
& & & & & & & & & & & & 动作杆
& & & & 齿条块内各部件和联结部分须油润,各孔内不得有铁屑及杂物;连接销应固定在齿条块圆孔内的台上,不得顶住或压住动作杆。& & & & & & & & 1.动作杆与齿条块的轴向移位量和圆周方向的转动量均不得大于0.5毫米。
& & & & 2.锁闭齿轮圆弧与动作齿条削尖齿圆弧应吻合,无明显磨耗。& & & & & & & & 连接销每执表周期抽出检查一次,发现磨损更换。
& & & & & & & & & & & & 表示杆
& & & & 检查表示杆的检查柱能正常落入检查块缺口内动作灵活,不卡口。& & & & & & & & 检查柱落入检查块缺口内两侧间隙为1.5±0.5毫米。& & & & & & & & 表示杆应增加机外监视的缺口标尺。
& & & & 7& & & & 清扫注油& & & & & & & &
& & & & 1.机座各部齿轮及各杆清擦油污,洁净后并适当注油。
& & & & 2.各注油孔及机械活动部分均匀注油,并无铁屑,棉纱等杂物。&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手摇检查及调整& & & & & & & &
& & & & 手摇转辙机检查调整道岔定反位的密贴及压力是否适当。
& & & & 2.检查表示杆定反位缺口是否适当。& & & & & & & & 1.用宽20毫米厚4毫米铁板插入第一连接杆处基本轨与尖轨间,道岔不应锁闭(2毫米应锁闭)。
& & & & 2.缺口标准见前所述。& & & & & & & & 基本轨与尖轨间夹入安全隔离垫木。
& & & & 9& & & & 启动箱检查& & & & & & & & 1.启动箱无裂纹破损,安装方正,不倾斜,蛇管不断裂。
& & & & 2.箱内线头是否松动,焊接是否良好,无断股现象。
& & & & 4.箱盘根完整,防尘防水作用是否良好,盖与锁鼻应良好。
& & & & 5.清扫箱内尘土并检查配线。& & & & & & & & 1.整流盒应采用方向电压不少于1000伏,正向电流不小于100毫安的整流元件。
& & & & 2.箱内电气端子双帽螺丝紧固后画印。& & & & & & & & 1.不准用不带绝缘的工具拧固端子,以免混电。
& & & & 10& & & & 道岔及安装装置检查& & & & & & & & 1.角钢安装是否方正牢固,角型铁与基本轨是否吻合,轨距有无变化,各部螺栓是否紧固。
& & & & 2.密贴调整杆,表示杆,第一连接杆有无异状。方向应与基本轨相垂直;开口销齐全臂角60°以上,螺丝紧固并有铁扎线。
& & & & 3.附有绝缘的各连接杆,密贴调整杆,尖端杆,耳铁,角钢等绝缘安装是否完整,不破损,性能良好。
& & & & 4.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是否密贴良好,压力适当,滑床板掉板是否严重。
& & & & 5.定期对角钢固定螺栓绝缘测试,确保性能良好。
& & & & 6.清扫各部件及丝扣,螺丝、油污、并注油适当。& & & & & & & & 1.道岔角钢应采用125×125×10毫米或其强度相当的角钢。
& & & & 2.密贴调整杆在干架内的空动距离须在5毫米以上。
& & & & 3.各杆丝扣调整余量不少于10毫米;密贴调整杆的螺帽应有防松措施。
& & & & 4.道岔方正,尖轨爬行不超过20毫米。
& & & & 5.电动转辙机安装应方正,外壳侧面的两端与基本轨垂直距离的偏差不超过10毫米。
& & & & & & & & & & & & 1.积极联系工务部门对有病害道岔进行整治,及时查清影响道岔转动及密贴的原因。
& & & & 2.紧固转辙机基础螺栓及角钢铁螺栓时,须注意对道岔密贴的影响。
& & & & 11& & & & 电操道岔试验电气测试& & & & & & & & 1.电动转辙机在解锁、转换、锁闭时与道岔的动作关系是否正常。
& & & & 2.确认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良好,与室内核对道岔位置。
& & & & 3.测试动作电压电流。& & & & & & & & 1.在道岔第一连接杆处,尖轨与基本轨间插入宽20毫米厚4毫米的铁板时,道岔不能锁闭,有关信号不能开放。
& & & & 2.当插入2毫米厚的铁板时,应能锁闭道岔。
& & & & 3. 动作电压180v、电流≤6。& & & & & & & & 1.检查工具、材料是否遗忘机内。
& & & & 2.确认遮断器接触良好。
& & & & 注意道岔缺口有何变化。
& & & & 12& & & & 工作完
毕消记& & & & & & & & 确认设备无异状一切良好,合盖锁良好,请值班员试验,认为动作良好后即可消“点”。& & & & & & & & & & & & & & & & 回想检修工作有无漏查漏修现象。
& & & & 检修车间:张兴友
& & & & 日
& & & & S700K电动转辙机故障诊断与处理
& & & & 一、故障现象:转辙机不动作
1、原因分析
(1)有无三相电输入或缺相,遮断开关板变形(安装造成)。
& & & & (2)配线是否脱落,安全接点是否接通。
(3)插接头(座)插针(套)是否脱落。
(4)电机是否有卡阻或轴承是否锈蚀严重及电机绕组断路或短路。
2、处理办法
(1)正确输入三相交流电,将变形的开关板调整过来。
(2)使配线联接可靠,接通安全接点。
(3)插牢插针(套)或更换损坏件。
(4)检查电机传动齿轮,排出卡阻或更换电机。
二、故障现象:电机转动摩檫连接器打滑,动作杆不能动作
1、原因分析
(1)机内外有无卡阻。
(2)安全接点、配线是否脱落。
(3)摩檫连接器盖止片是否折断失效或脱落。
(4)电机是否有卡阻或轴承是否锈蚀严重及电机绕组断路或短路。
2、处理办法
(1)排除卡阻。
(2)使配线联接可靠。
(3)将摩檫连接器盖用手托平,使用螺丝刀挑拨上好,压好止片。
(4)检查电机传动齿轮,排出卡阻或更换电机。
& & & & 三、故障现象:动作中停止转换
& & & & 1、原因分析
(1)轴承是否锈蚀或磨损严重。
(2)暗锁机构是否脱落,电机齿轮被卡死。
2、处理办法
(1)清除锈斑,排出卡阻;更换新轴承或电动机。
(2)取出暗锁机构组及螺丝,更换挤坏零件。
& & & & 四、故障现象:转换到位后无表示。
& & & & 1、原因分析
(1)机内检测杆检测位置是否正确、表示杆是否卡口。
& & & & (2)锁闭块是否卡阻,有锈蚀或异物。
(3)速动开关组是否有损坏或有异物卡阻。
(4)TS-1接点组是否异物卡阻或接点接触不良。
2、处理办法
(1)调整机外长短表示螺母。
(2)分解检查排除卡阻或锈蚀。
(3)更换开关组,排除卡阻。
(4)检查表示接点组是否有卡阻,清除表示接点灰尘或寒霜(如果有条件可在接点组跟前配增加热电阻)。
& & & & 五、故障现象:转换正常但表示时有时无转辙机不动作
1、原因分析
(1)接点是否虚接,配线是否受损。
(2)伸出位置的锁舌是否非正常回缩严重
(3)速动开关组固定螺钉是否松动。
(4)速动开关组轴用档圈是否脱落。
(5)TS-1接点组可动接点的“塑料轴套”是否断裂&&或接点氧化烧损。
2、处理办法
(1)更换接点或使配线联接可靠。
(2)综合调整道岔减小尖轨反弹力及振动,更换易损件。
(3)紧固松动螺钉。
(4)加装轴用档圈。
(5)更换TS-1接点组或擦拭氧化烧损接点。
& & & & 检修车间:张兴友
& && && && && && && && & 日
六、各种型号道岔电转机配置表
序号& & & & 道岔型号& & & & 道岔描述& & & & 配套转辙机型号& & & & 外锁闭图号& & & & 安装装置图号& & & & 各牵引点开程/动程
1& & & & 专线& && && && && && && & & & 60/kgm钢轨12#道岔& && &(AT尖轨、弹性、11型)& & & & A13(A14)/A15(A16)& & & & 通号9165& & & & 通号9166& & & & 160mm/75mm
2& & & & 专线& && && && && && && &&&& & & & 60/kgm.钢轨.18#道岔(AT尖轨.弹性.提速钢枕)& & & & A13(A14)/A17(A18)
/A33(A34)/A21(A22)
/A35(A36)& & & & S9907& & & & S9908& & & & 160/122/69/98/56mm
3& & & & 铁联线& && && && && && && &051-054& & & & 60/kgm.钢轨.12#岔& &&&(AT尖轨.弹性.提速水泥枕)& & & & A13(A14)/A47(A48)
/A49(A50)/A35(A36)& & & & S9823/S(01)9823& & & & S9824& & & & 160/75/117/70mm
4& & & & CZ2537& & & & 60/kgm.钢轨18#单开道岔& & & & A13(A14)/A17(A18)
/A35(A36)/A49(A50)
/A35(A36)& & & & S0417& & & & S0418& & & & 160/110/75/119/71mm
能看就好啦&&谢了啊
“D型电转机故障电流标准规定2.6-2.9A”
是2。3-----2。9A吧
回复 5# 刺客6688
& & 对ZD6D摩擦电流是2.3-2.9,E,J型是2.0-2.5,谢谢指出错误
ZD6和S700K常用的
学到了不少东西
12:04, Processed in 0.190782 second(s), 28 queries, Memcache On.
Copyright &
www.rail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限位装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