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十五大工程大师论坛听后感感

毛特心得体会
毛特心得体会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毛特
14.中共七大DD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
主要议程: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三大作风;
0、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1、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科学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
2、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
“一般纲领”: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民
主联盟的国家制度&
“具体纲领”:&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3、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4、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
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
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
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在报告中提到人民战争必须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5、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批评。(区别其他政党的标志) 把党的作风建设---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 6、实现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是为了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本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7、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8、也有点《新民主主义论》里带出来的中国工业化的基本思想。
②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专门论述了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将它提到党的根
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高度。
基本内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③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④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⑤任弼时作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⑥通过新的党章,
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
6 月1 1 日,大会闭幕,毛泽东致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
贡献:1、中共七大中刘少奇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第一次总结。在报告中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详细的全面的阐述。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附: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
---及时将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附: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
附:日至9月13日,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由中共中央公布实行。
----这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附:1947年12月,陕北,通过《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 ---阐述了经济、政治、文化纲领。
1第一次把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归结为三大经济纲领:
⑴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⑵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⑶保护民族工商业;
2、提出了土地改革的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
第二,必须坚决的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总结了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力求全歼,不便漏网。
1947年12月毛提出“十大军事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完善和丰富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抗战时期:毛泽东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
在反围剿:诱敌深入。
井冈山时期: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另: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人民军队作战的基本方针(积极防御);基本指导思想(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战胜敌人的最好办法(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主要形式(游击战、运动战)
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人和优待俘虏。
附:1948年1月,《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问题》,---新民主主义政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权。
附: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完整阐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A、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新、旧的标志;革命成败的关键)
B、其中&人民大众&就是指革命动力(包括: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积极)。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他说: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推翻的敌人,只是和必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
3、明确的提出土改的总路线:
a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土地改革依靠的阶级路线);
b有步骤地、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土地改革遵循的总原则);
c发展农业生产(检验土地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联系:(五四运动是划分标志)
A、相同:革命的对象一致(帝国、封建、官僚);革命的动力一致(工、农、小资、民资)
B、不同: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不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
革命的前途不同(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无产阶级领导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附: 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首次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
附:日,新华社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献辞,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15.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D从日至13日―西柏坡
中心议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地讨论了在现在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 会议主要讨论:
①提出了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
②转折一: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③转折二: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④阐述了全国胜利后的基本矛盾和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所采用的基本政策。
特别重点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⑤毛泽东估计了新形势,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弹”的袭击,
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6、引导个体经济朝着集体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7、指出建国后继续加强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8、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重大意义: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蓝图,并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作了准备。
附: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完整的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和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文中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者和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领导者和阶级基础是决定国家政权性质的关键因素。)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
第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
附: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其中规定:“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
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国家调剂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
“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
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族政策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
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人大制定宪法前,它具有临时宪法作用,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大宪章。
附:日,中国成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
49年以前的国内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9-53年的国内矛盾: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土改没完、
53-56年的国内矛盾: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56年以后的国内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篇二:2013年春毛特实践
2013年春《毛概》社会实践作业
题目自拟。不少于2000字,要求用电子文档。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
格式:标题
1、请通过三件具体事例写出你是如何去实践解放思想与与时俱进的。
2、写出用本课程相关理论解决与自己有关的三件具体事情。
3.采访先进典型:(本系或本院区级三好或优干或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
1)搜集要采访的先进典型的有关资料;
2)根据资料,拟定采访提纲,归纳出主要问题;
3)电话约见被采访人,确定采访时间;
4)正式采访,记录、照片、DV等;
5)心得体会
4、调查和访谈本班或本系3―5位勤工俭学同学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生活情况,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5、“哈韩”现象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试述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1)搜集几部你喜欢的韩国影视作品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电视作品,思考这些作品中哪些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推崇?
2)面对韩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应如何应对?
6、感动你我――劳模事迹心得体会谈(2012感动中国人物)
1)搜集你心目中崇拜的或你了解的劳模(2013年)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及相关的精彩影视资料后,观看;
A、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可贵品质?
B、为什么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C、你认为以后在工作中需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
3)观后感,2000字以上,电子文档。
7、走进敬老院
去当地敬老院为老人义务服务一天。记录为老人做了哪些事,拍照、合影;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及他们的需求,观察敬老院的配套设施情况,对需要改进的设施提一些建设性意见,并形成一篇2000字以上报告,电子文档。
8、视频《复兴之路》(1――6集)观后感。 ――重点是第5、6集,民生、创新、党建
9、视频《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观后感。 ――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和行动
10、视频《大国崛起》观后感。――重点是德国和日本崛起对我国的启示篇三:下学期毛特试题库(按章节)
学年上学期毛特试题库(按章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40题)
1.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C)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3.中共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出进一步阐述的领导人是(B)
4.毛泽东明确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在(C)
A.《反对本本主义》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
A.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A)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7.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A)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8.毛泽东思想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才最终走向成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C)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党的七大召开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评价的历史文献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0.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B)
A.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B.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C.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D.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11.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最根本的原因是(D)
A.毛泽东思想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B.毛泽东思想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C.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D.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2.“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提出这个评价的是(A)
1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D)
A.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D.时代主题的转换
14.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是在(D)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5.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D)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6.邓小平理论在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C)
A.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
B.形成主题
C.构成轮廓
D.形成体系
17.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关键是抓住(B)
A.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怎样进行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D.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18.邓小平理论是(C)
A.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 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D.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9.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A)
A.继承和发展关系
B.替代关系
C.继承关系
D.发展关系
2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D)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改革开放.如何推进改革开放
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B)
A.坚持与时俱进
B.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发展生产力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党的(C)
2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B)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B.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C.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D.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2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B)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马克思主义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A)
A.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B.党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C.当今国际形势后提出的
D.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和党的自身变化后提出的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B)
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
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D.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
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式提出是在( C)
A.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
B.1997年党的十五大
C.2000年江泽民南方谈话
D.2002年党的十六大
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在(B)
A.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视察工作时阐述的
B.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阐述的
C.2002年江泽民在“5?31”讲话中阐述的
D. 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述的
31.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A)
A.“三个代表”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科教兴国
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B)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3.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D)
A.先进政党
B.先进阶层
C.先进阶段
D.人民群众
3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是(D)
A.坚持与继承
B.创新与发展
C.在坚持中发展
D.坚持、继承,又是创新、发展
35.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C)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6.科学发展观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A)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三届四中全会
C.十五届六中全会
D.十五届四中全会
3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C)
38.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D)
A.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D)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4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A.以人为本
B.可持续发展
C.提高经济效益
D.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22题)
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里的具体实际是指(ABD)
A.中国实践
B.中国文化
C.中国人口
D.中国历史
2.以下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结合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将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和包含了(ABCD)
A.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B.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C.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D.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D)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BC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包括(ABCD)
A.大革命时期萌芽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
C.遵义会议后至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D.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7.毛泽东思想是(ABC)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它包括毛泽东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
8.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ABC)
A.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调查研究
9.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观点有(ABCD)
A.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B.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D.知识分子需要和工农群众相结合
10.毛泽东思想中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观点有(ABCD)
A.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
B.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D.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1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AB)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
12.建国前夕,为了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AB)
A.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C.务必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D.务必继续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1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和依据包括(ACD)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
14.下列属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论述的主要观点的是(ABCD)
A.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要“坚持两手抓,丽手都要硬”
15.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的重大贡献有(ABCD)
A.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C.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
16.党的十五大的主要贡献有(AB)
A.首次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首次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
17.2002年5月江泽民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ABD)
A.立党之本
B.执政之基
C.利益之根
D.力量之源
1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BCD)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ABCD)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
点、新论断
D.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0.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ABC)
A.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21.“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是因为(ACD)
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B.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基础条件
C.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2.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ABCD)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三、判断题(10题, 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A)篇四:我的考研
我是今年考上全日制研究生的,因为就在几个月前还在这里搜考试经验,当时我就说如果我今年考上,政治的分数还不算低,我就一定来还愿,真的很灵!09年参加工作的,是在职考研,从准备考研到考试一共不到两个月,并且没有请假,没有报班。当然,我是文科,而且考的还是本校,可能压力没那么大。今年我的政治是70分,虽然分数不高,但是70分对于一些同学来说肯定是够用的。我属于2战,只不过一战是在两年前,在校大四的时候,其实那年我的分数考的也不错总分339,但是还是以11分落榜了川大,那年的政治考了52分,其实也报班了,也学了,可能就是考试时候没答到点子上吧,但是那年的政治底子还是有帮助的。当然,我这里就不说鼓励大家的话,或者说给大家解答要不要考研的这个问题,我的这个帖子是针对已经10月 11月份政治开始该下功夫的同学们说的。下面我就说下我的一点政治学习心得,希望对于那些在政治这个科目上还迷茫的同志们有帮助,大家感觉写的还行就顶一顶哦。
一、什么时候开始学政治。很多同学从春天就开始报班,开始领教材,然后心不在焉的去听根本就不情愿听,但是却碍于花了钱不得不去的政治基础班,其实我感觉没必要,当然如果你确实有时间或者心里实在感觉对不起那报班钱那你就去。政治不用从春天就开始学,你就是学,其实也就是跟着班画画线,你也不会真的坐那背书的,所以不用急,再说暑假的各个强化班,所谓的强化班其实也就是划线,也没有真的讲什么东西,如果你不报班,完全可以找你报班的同学划线的部分自己划,比如好多报任汝芬的班,任汝芬的教材到处都买的到,自己划呗,话说,夏天的时候,你就是划的都是重点,你也不会去背书的,因为还不紧张,到了10月份以后就要有计划的拿出来看看了。11月份的时候就需要背了,背你划的重点,到了十二月份可能大家说做题,但是背书必须不能停止,就跟背单词一样,上考场之前都不能停止!做题涉及到哪个知识点,就要背下来。
二、选什么书,这个问题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大家都不想再没用的教材上多耗费时间,我很能体会,因为政治属于只要肯背就有成绩的科目,如果背错了书,实在是不值得浪费那么多的时间。我两次考研。第一年是报的任汝芬的政治班,全程用的任汝芬序列一二三四的,今年用的是红宝书,其实政治只要认准一套教材都还不错。而且我全力推荐这两套书,用哪个都行。现在我就说说红宝书。我今年用的是红宝书的大纲解析,1600题,后期28题、任
四、肖四、起航20天20题我都买了,到后期出热点的时候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且说实话D版的就行,一样用,不用说那些个在线课程不课程的,书出来几天后附带的视频都会在论坛里都会有好心人给无偿发网上的。所以包括红宝书等D版就行。政治这些我认为就够了,真的够了,不用贪多,大同小异就是排版不一样。网上就能下载历年真题,其实我个人觉得政治的真题没必要那么深究,跟英语真题绝对不是一回事,顺便说下,英语我全力推荐张剑的那个黄皮书真题,我两年全都用的这个书,而且只用这个书,别的没用。两年英语都考了50多将近60,虽然分不高,是我没那么用功而已,书还是不错的。反正我是没特意去看过政治真题,最后出政治模拟卷的时候好好做做就行了。
三、说重点啦!我09年考试还没改版,跟现在的五部分还很不一样,刚开始有点没头脑,尤其红宝书,很没条理,在网上也很搜到很多关于红宝书划重点的篇章,我都看过,我上班时候不能看书,我就在网上搜这些个东西,但是说实话,他们划的实在太多了,一本书恨不得划三分之二可不是说都重点全都压上了,还有没有点效率了!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多看看万无一失,但是如果像我70分就满足,有所取舍的同学,可以参考我的经验。
1、马基。22分,是五部分中第二重要的,但是重要就那几章。第一章不用看!二三四章必须重点看,具体怎么看,你看下来几遍心里就有数了,里面的原理分出一二三的都列出来。虽说红宝书,但是也不用达到字字都看的程度,主要是重点层次要背下来。第五章是马经,一般会有2分的选择题,不用作为重点,看明白咋回事就行不用背。而且考试出的这2分很简单。六七八章基本看下就行,不用背。胆子大的就信我的哦!其实我连看都没看。。
2、毛特。30分,重中之重,方法:倒背如流!
第一章要背,但是就今年来看,毛邓三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科学发展观,所以这个需要背!别问我背啥,自己好好归纳下,一般第一段的第一句话都是重点概括的,都可以作为你答题的层次回答。
第二章一般,不作为一级重点,看一看,万一考的时候不能一点写不出来,但不用背。
第三章重中之重!新民主主义年年都是重点!我就不细说了,全背吧,还是要自己划出层次,1 、2、3的这样便于理解与记忆
第四章虽然不一定出大题,但是是具备出大题的可能性的,因为也算重点,选择题经常出,所以零碎知识点一定要记准确,便于答选择。第一大点和第二大点相对重要些。
第五章,虽说算重点,却总不出什么题,看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吧
第六章,要看看,有些层次是需要熟读的,小康社会背一背吧,也许是你答别的大题的一个加分点!
第七章,需要背层次!改革开放不出题也的是重点,跟上面一样也许是你答其他大题的一个加分点!
第八章,啥都不说,全都要背,每个大点都不能放过!语言虽少,分量不轻!一定相信我!
第九章,虽然最近也没怎么出大题了,是因为它作为重点前些年总考,所以作为中国人也有必要了解下我们的政治结构,要懂
第十到十五章,看看啦,层次要多看几遍,不用背啦,在做选择题的时候涉及到的就在书里找找,就够了,一般不会有大题。胆子大的就相信我啦!其中十一章需要背,背层次!是加分点! 30分的毛特就说完了,需要背的必须要倒背如流,不用背的就要狠下心,看看明白就好,没那么多时间浪费的。
先说这么多,一个多小时了,下次我接着说,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提出,我接下来可以针对问题继续发帖。篇五:2010年万学海文名师指导毛特复习对策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应试完全攻略
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万学海文教研中心辅导专家
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把2009年毛泽东思想和邓三理论两门合为一门理论学科。针对毛特理论学科的变化,万学海文名师给以广大考生如何学习毛特支招。首先要梳理清毛特这门学科的理论逻辑体系,后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一、逻辑体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毛特理论共由15章组成: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 毛特概论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是:
(1)一个精髓:实事求是。主要阐述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和内容意义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地位和内容。(第2章)
(2)两个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又包括两个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问题)、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这些内容集中在讲义的第3、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①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可用“三个一”概括:一个精髓,一个主线,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第一,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精髓。这个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二,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明确的主线。这个主线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三,邓小平理论中有一系列内在联系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发展阶段、发展动力、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部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5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6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7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7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8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9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10章)、祖国统一理论(12章)、外交战略理论(13章)、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14章)和领导力量及党的建设理论(15章)等。
(3)三条特色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二、毛泽东思想的复习方法
第一,要注意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复习。
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问题是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核心,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大量的分析题都出自这部分内容,而且选择题年年都考。其次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最后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两部分内容。
第二,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所谓理解,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要认识清楚。当然理解本身也有个方法问题,那就是反复思考,要善于进行比较,如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就要注意理解。
第三,要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这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的整体,这种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在长期的历史考验中形成的。在复习中,不能孤立地从个别词句上去理解毛泽东思想,不能抽象地、脱离具体条件地去理解毛泽东思想。
第四,复习时要注意联系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
首先应该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有系统的整体的把握。同时应与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把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以中国革命与建设不断提出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别是应该学会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活的灵魂,着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勤于思索,培养综合思维能
力,要对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基本理论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等进行深入思考,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第五,要纵横比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对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基本理论观点,考生要进行纵横归类比较,分析鉴别它们之间的异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最后要联系实际,提高分析思维能力。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要善于把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基本理论观点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联系起来,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提高分析思维能力。特别是要注意着重批判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错误观点,如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等。
考生了解了毛泽东思想的脉络之后,就会有一个大致的复习方向,这时只要掌握些方法和技巧,复习就会变得脉络清晰,有章可循,能够迅速找到要领,驾轻就熟。
三、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复习方法
第一、全面把握毛特的逻辑体系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政策性强,换句话说即现实性强。每年试题中的分析题大都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这些试题紧贴当年的时政,不回避热点,既考查基础性的理论,又考查对基础性理论的理解、记忆,还要考查对基础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
对于2010年政治理论考试来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民生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和谐世界以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问题,这些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存在并且不能不引起中国政府关注的现实性问题,广大考生尤其要注意。
第三、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因此,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与马哲、政经、有重复交叉的内容。例如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等。这些重复交叉的内容极有可能在综合性试题中出现。希望你在复习时注意。
第四、识记、理解与练习结合
在复习过程中,应当将理解、记忆与练习结合起来。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做一部分习题进行练习,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你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地是,这种记忆、练习结合的方式能够提高你实际的解题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综上所述,毛特理论的复习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讲义或大纲解析上的内容就能达到上述的要求的,希望考生能按照老师所给的学习方法和来学,做到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把握、理解和融会贯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河大合唱听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