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哪里割包皮最好人读过的最好大学是什么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大学专业“红绿榜”:冷与热谁更靠谱?——————————▲622《深度中国》中国新闻周刊2012_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其它-就爱阅读网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大学专业“红绿榜”:冷与热谁更靠谱?——————————▲622《深度中国》中国新闻周刊2012_宁波大学阳明学院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大学专业“红绿榜”:冷与热谁更靠谱?——————————▲622《深度中国》中国新闻周刊2012_宁波大学阳明学院
  总第622期大学专业“红绿榜”:冷与热谁更靠谱?导语: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该“随大流”选所谓“热门”专业,还是宁愿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即使选了冷门也在所不惜?……这样的矛盾心理,你是不是也有过,或者正在经历?一张关于就业的“红黄绿牌”专业榜单引起热议,背后隐藏着众多考生与家长内心的无助与焦虑。而多年来中国大学专业设 [详细]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该“随大流”选所谓“热门”专业,还是宁愿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即使选了冷门也在所不惜?……这样的矛盾心理,你是不是也有过,或者正在经历?一张关于就业的“红黄绿牌”专业榜单引起热议,背后隐藏着众多考生与家长内心的无助与焦虑:考前只读圣贤书,考后才临时抱“选专业”佛脚。而多年来中国大学专业设置的“痼疾”也在此浮现:到底应该行政挂帅、市场导向,还是另有标准……尽管如此混乱,我们却依旧一年又一年地经历着,关于挑大学、选专业那些纠结而复杂的事。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冷”与“热”,还是 “红”或“绿”;都不该是进行选择的唯一标准。专业亮起红绿牌:选专业有纠结专业被“套牌” 专家称仅供参考动画、法学、临床医学、法律文秘……真的是就业“红牌”专业吗?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真的是就业“绿牌”专业吗?日前,一条微博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内容是《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 详细 ]动画、法学、临床医学、法律文秘……真的是就业“红牌”专业吗?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真的是就业“绿牌”专业吗?日前,一条微博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内容是来自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指出,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此外,报告还罗列了2012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报告解释,所谓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就业满意度都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绿牌专业则相反,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就业满意度较高,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这个红绿牌榜一出,马上引发各方讨论。被“红牌”的专业,真的是难就业专业?被“绿牌”的专业,真的是就业热门吗?考生在填报时,应该如何选择专业?本报记者一一就此做了一个小调查,并邀请台州两所高校的招生就业处负责人分别就本专科、高职考生如何填报志愿给些建议。记者调查考生和家长很纠结:这个红绿牌榜,相信还是不相信多数反对红绿牌榜,认为不科学;少数坚持这份报告有道理,要参考多数人认为,专业被“套牌”不科学“红绿牌榜”的出现,引发了网民的热议。多数反对专业被“套牌”,认为榜单不科学。“这个‘红绿牌榜’可参照性不强,里边一些‘就业难专业’在2007年是热门专业。”曾在丽水读大学的网民“3号绿茶”留言道,专业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和学校有关,比如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泛滥,很多学校没啥专业积累也开设了这个专业,就读的人数仍然很多。温岭网民“monica”非常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是红牌专业的说法,“在我们学校,这个专业就业一直不错啊,大部分毕业生都在银行工作了。”宁波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届毕业生江晴晓也表示:“2天内,我陆续接到了几个心仪工作单位的面试电话,且工资还蛮高的。网上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薪资较低,我不这么认为。”更多的网民将意见集中在了名单本身。“玩器材的文龙”现就读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学专业,他看到法学被评为红牌专业,但仍觉得法学是一个好专业。“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判定一个专业是红牌还是绿牌,这本身就值得商榷。”“吾是小马甲”表示,不会给正在温岭中学读高二的弟弟灌输这种红牌绿牌专业的思想。她认为,大学和专业都只是提供一个学习平台,能否成功关键看个人素质。“笑是种生命的状态”认为,地区经济形势也会影响就业的难易,“红绿牌榜”是全国性的数据,并不对应每个地方。选择专业时,应认真分析每个行业的未来发展特点与前景,这个比参考现在的红牌绿牌更有用。不少考生和家长坚持,填报志愿时会参考网络盛传的“红绿牌榜”,更引起了今年的高考生和家长们关注,有家长表示,要对列入“红牌”的几个专业避而远之。“对于这些专业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有这份报告当然好,会参考一下。”小李就读于台州一中,今年高考。他明确表示,“口碑”差的专业不会报。今年,浙江工业大学新增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这是小李的报考意向。“根据报告,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被选入绿牌专业。虽然不知道四年后的就业前景怎样,但相信这个报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小李告诉记者。“我的堂妹今年要填报志愿,我让她参考这份报告。并建议她,选专业要兼顾自己的兴趣,不然到了学校才发现对专业没有兴趣,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在椒江一家医药企业工作的网友“古月敏”这样说。“这份报告出来肯定有道理,就业率依然是衡量一个专业好与坏的重要标准。如果连续几年就业率都不好,自然不会建议自己的孩子去读。”家长“小丸子的爸爸”跟帖道。专家建议台州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林才溪——考生结合就业填报志愿,可以考虑专业冷热度、长短线,自身兴趣意向,地方性活力行业对于最近网络上热传的2012年就业红绿牌专业,台州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林才溪认为,可信度不是特别高。“但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考虑未来的就业问题。”台州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林才溪表示,考生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专业的冷热度可能会变化“现在的热门专业,4年后可能就变成冷门专业,也有可能还是热门专业。”林才溪说,台州学院就曾经有这样的专业。“大概10年前,我们开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属于师范类。当时,中小学电教中心建设正兴起,急需要这方面的老师,很热门。但是没过几年,各校电教老师配备齐全后,就业难度就大了。三四年前,我们研究后就取消了这个专业。从热门到取消,前后不过6年时间。”他建议,高校新开设的专业可以是考虑的一个方向。绝大部分新开设专业都是经过多方调研、深思熟虑的,比如台州学院今年新开的工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两个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分别是工程、管理、科研、咨询和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公路养护管理等领域,均属于社会需求型专业。另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是关注近几年的新兴行业。相对来说,新兴行业对高水平的从业人员需求更为迫切。专业分长线与短线林才溪说,专业的长短线其实就是专业的可持久性。短线型的专业,热的时间短,就业面偏窄,比如上文提到的现在教育技术专业;长线型的专业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就业热门,比如师范类的语文、数学专业。“很多长线专业属于大众化专业,考生和家长可能没有了解清楚,造成专业报名少的现象。”林才溪以师范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这个专业从表面上看起来,内容似乎很枯燥,在考生中不受欢迎,但它的就业方向其实包括中小学的政治老师。林才溪建议,可以从近几年的就业方向、就业率高低和签约率高低,每年录取的高考分数,报考人数来判断这个专业的报考价值。专业一定要结合自身兴趣、意向选择“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考生的专业选择最好是跟考生自身的兴趣、特长最大限度地结合。”林才溪说,家长容易犯的一个误区是--家长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分析,给孩子谋划了一个好前程,孩子就应该好好听从。“比如家长希望小孩读医,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拿分数、学校的条杠来说服子女。这样的做法,极可不取。如果考生没有意向、兴趣读这个专业,哪怕就业前景好,他也不会好好读书。真正的本领学不到,几年之后,他如何面对就业呢?”林才溪的观点是,考生的兴趣要与专业、就业相结合,毕业后,考生最好的就业方向是从事专业对应或者相近的职业。专业选择还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林才溪还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还要考虑到该地区哪些行业充满活力。以台州为例,我市电子、机械、化工、外贸等行业是主导行业,相比之下发展道路宽,人才需求量大,高校投入成本也会大些。考生就读这些行业,就业选择余地肯定比其他专业大。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陈维——高职专业如何选,一看实用性,二看个人兴趣特长本地市场需求大,技能类专业是就业热门陈维告诉记者,高职院校的专业根据所在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的。相比本科专业,专业调整灵活度高。同时,高职院校注重学生专业技术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得高职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陈维出示了一组调查数据,是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对该校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开展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11年,该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2%。其中,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为报关与国际货运(100%)、计算机网络技术(100%)。据了解,我市高职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为电子信息类、管理类、财经类、技能类。其中,技能类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就业率较高,并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台州,加工制造企业居多,技能类专业的高职毕业生仍是就业热门。”陈维分析。综合该校2011年就业情况,记者发现,建筑电气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服装机械等专业的毕业生签约率呈走高态势,而排在末三位的是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可见,文科类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严峻。“与本科学校相比,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级蓝领’,着重职业技能塑造,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学校时就进入工厂实习,毕业后可直接上岗,这些学生的就业更是不成问题。”陈维说。热门专业不一定好找工作,选择专业要适合自己的性格、喜好“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选择一个实际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非常重要。”陈维提醒,专业本身没有好差之分,只有看是否适合。高职部分专业要求动手能力强,如会计电算化、机电设备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另一些专业要求记忆的内容多,如商务英语、旅游管理、商务文秘。考生在选择专业之前,要先弄清楚自己是喜欢用脑、记忆力好的类型,还是属于喜欢操作、动手能力强的类型。其次,要了解专业特点,以此选择与自己特长相吻合的专业。选择时,要注意所选专业的职业目标与个性品质的结合,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适宜性格外向的人,内向的更适合选择与物相伴的职业为宜。因此,在填报高职专业时,建议考生和家长不要一味追求热门专业。大部分考生在挑选大学专业时,没有做过职业规划,加上老师、父母的经验有限,观点有时也存在偏差。填报前,多与当地或就读地区的各学校招生、就业老师交流,选择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大家觉得,热门专业应该好找工作,就一窝蜂地报了。但三年后,却发现热门专业并不好找工作。考生选择专业应结合自身因素,根据就业前景,预见性地选择适应性比较广泛的专业。”陈维建议。 (来源:台州日报)红或绿谁更靠谱:选专业有无奈1·红绿榜背后的专业之惑:什么最靠谱“报考志愿的时候,很多孩子都根本不了解那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孩子在哪方面有一些兴趣,就多少让他去了解一些,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别盲目。”北大热门专业毕业的小王,也曾在选专业上有过纠结,经历了痛苦的“转换跑道”之后,她这样说。... [ 详细 ]图说:网友在微博上对专业的“吐槽”【中国新闻周刊网6月28日讯 记者仇广宇】近日,麦可思研究院的“红绿牌”专业排行榜引起网友的热评,正值高考期间,选专业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榜单的背后,隐藏着众多考生与家长内心的无助与焦虑:考前只读圣贤书,考后才临时抱“选专业”佛脚。这“红绿”与“冷热”的反差背后隐藏了什么困惑?怎么选专业才是最靠谱?“热门专业”上红榜 网友专业“躺着中枪”这份《就业蓝皮书》创造了“红绿黄”三色牌的概念。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就业满意度都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绿牌专业则相反,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就业满意度较高,为需求增长型专业。另外一些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就业满意度都较低的专业被归为“黄牌警告”。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上榜的专业不乏多年前热门的 “生物工程” “英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而本科绿牌榜的专业则为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几乎都是与能源相关,较为冷僻的工科类专业。报告显示,红牌专业与去年调查基本相同,绿牌专业与去年调查完全一致,由此可见,如今的专业就业“冷热”情况已经成为常态。有网友对这份“红绿榜”总结出:绿牌专业全都是矿藏、能源类,并且都十分艰苦,“文科生情何以堪?”微博网友 @康斯坦丁曹 说:“这绿牌专业让女娃娃们都咋办?”还有许多人认为“生物工程躺着也中枪”。热门专业就一定适合?“当年肠子都悔青了”。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财政学专业的小王已经在韩国学习语言专业后归国。谈到当初选择专业的过程,她这样说。小王一直喜爱语言和文史学科,高考时打算报考语言类专业,可惜当年北大在家乡所在地并不招收语言专业。她最终征求了父母的意见,进入了较为热门的经济学大类进行专业学习。结果,在这个热门专业里她只感觉到压抑。经济类专业文理兼收,一个文科生和理科生一起学起枯燥的数学,让她及其难受。最后越不爱学还越要强迫自己学,形成恶性循环。“我也曾经想过转专业,但是非常难。”毕业后,她最终选择出国留学,圆了自己的语言梦。“其实很多时候报考志愿的时候,很多孩子都根本不了解那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孩子在哪方面有一些兴趣,就多少让他去了解一些,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别盲目。”作为过来人的小王介绍着自己的经验。什么才是最靠谱?小习是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生,针对这份“红绿黄”榜单,他的看法是:那些绿牌专业比人们想象的要艰苦。比如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地质工程”等上了绿榜,他的感觉是:这些专业不见得有大家想的那么“挣钱”,而辛苦却是一定的。对这种榜单还是要持谨慎态度。不一定“绿”就是好。而有大学招生老师对媒体指出,之所以会出现专业困惑,问题的关键在于,许多学生高中时一心读书,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了解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于是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会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完全交给家长,殊不知这却是关乎自己一生的选择,问题和风险也都要由自己个人承担。而现在经历过选择的小王觉得,所谓热门冷门根本不重要,所选专业适合自己的个性、天赋和兴趣是最重要的事,也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另外,她认为,选择专业,考生和家长必须得事先了解,甚至提前几年就做好规划。对于影响一生的选择,单凭考完试那几天抱佛脚是没有成效的。2·“冷热怪圈”背后的专业设置问题每个新兴专业出现,随后都会有一大批学校跟风上马,大学专业到底是以什么标准通过审批的?以动画专业为例:1999年,全国只有2所高校开设;到了2008年全国共1230多所本专科院校开设。专业设置从表面上看是技术性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体制问题。 ... [ 详细 ]漫画/王伟宾招生时热门,就业时遇冷,高校专业“冷热怪圈”咋破解?专家建议高校专业设置应紧盯就业市场而在国外,高校会停办市场小的专业别让专业热面孔紧贴市场冷屁股专业扎堆上马,把曾经的热门专业逼上专业红牌榜,毕业生也沦为难就业或易失业的对象。对于院校“一窝蜂”上专业,有专家称,这只是短期震荡,学校会慢慢趋于理性。也有专家认为,专业多是“跑”出来的,盲目开设,建议专业设置应紧盯市场,最好有第三方机构调研、评估,并发布预警。两年间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从无到百余所动画专业:1999年,全国只有2所高校开设;2008年全国共1230多所本专科院校开设。物联网工程:2010年,全国没学校开设;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全国30个院校可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还有19所院校申请但未被批准;2012年,教育部又批准了80个院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另有4个院校申请但未被批准。也就是说,两年间,全国已有110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热门专业缘何扎堆?专业审批缺严谨性,新专业多是“跑”出来的像动画、物联网工程这些新兴专业一样,学前教育、轨道建设等专业,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新增新兴专业的院校量也在迅速膨胀。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徐玉斌说,一窝蜂地开设专业,证明高校有了很大自主权。哪个行业有前景,有人才需求,院校就都想上这个专业。初期,肯定是什么专业热就上什么专业,这很正常,只是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某个专业毕业生过剩,质量却不高。不少人好奇:每个新兴专业出现,随后都会有一大批学校跟风上马,大学专业到底是以什么标准通过审批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工作人员说,明明开设专业的条件不达标却还要大量招生,目的无非是这些专业中包含的利益在起作用。一位大学教授说,国内大学的专业设置带有一定的政策性,新设一个专业,多数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和评估,而这个评估多数停留在材料上,而不是有个专门的机构去评估它,比如看看学校的师资是不是到位,设备是否完善等,“所以我们叫‘跑专业’,常说这个专业‘跑’下来没。”这位教授说,大学专业设置作为一种教育内部的活动,应该有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才行,但现实的教育体制中,无论是在哪一个层面上的决策,教师和学生都是旁观者、执行者,是局外人。所以,专业设置从表面上看是技术性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体制问题。招生时热门,为何就业时遇冷?“大跃进”上专业,师资跟不上生源是院校办学的“命根子”。有考生报,学校就会收,不过招生时热,未必就业时热。从多家人才机构的调查结果看,财经、政法、金融、计算机、生物工程、国际贸易、英语、法学等传统热门专业,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已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现象。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杨捷说,每个学校都希望自己的专业齐全,追求大而全,而多数学校在开设新专业前,没进行前期的人才市场调查,比如:在就业市场上,动漫到底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样规格的人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到底适应不适应市场的需要?“调研太少了。”杨捷说,不管什么样的学校,总是先占着专业再说,学校没做前期的市场调查,就开始仓促上专业,可能连老师都不一定对这个专业了解。“热门专业考生蜂拥而至,必然会导致热门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同时,仓促上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毕业生质量不高,毕业即失业的人数自然就高。”杨捷说,所以,大学在上专业时,一定得理性,学生、家长在报志愿时也要理性,不能一味地跟风。专家建议大学开设专业应紧盯就业市场杨捷说,我国的经济已走向市场化,但教育还处于计划经济状态。没有市场竞争,高校就不存在优胜劣汰的意识。在国外,一些专业可能是学校的优势专业,但因市场需求量小了,学校会考虑关了这个专业,而这在国内大学很少见。他举例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院在美国办得非常好,但随着美国教育市场慢慢缩小,教育专业所需求的人也在慢慢减少,最后,芝加哥大学就停办了很有名的教育学院,“这个停办不是因为没有师资,也不是因为招不到人,而是感到市场已经不是很需要这个专业的人才了,停办并不会影响它的发展,如果人才需求增加了,可能还会开办。”国内的大学多数时候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我们培养的人到底有多少能适应市场,能不能马上进入各个领域从事某些工作,事实证明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还要实习、见习,没有紧跟市场,传统的专业没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新设专业没有根据市场需要开设。”数据连续三年上榜的红牌专业基本没变化2012年红牌专业本科: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法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2011年红牌专业本科: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法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2010年红牌专业本科: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经济管理、法律法务、汉语言文学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被亮红牌专业,人才就真饱和了吗被亮红牌的不局限于这几个专业如果单纯地说哪个专业被亮红牌了,能说明这个专业的人才真的饱和了吗?看了今年公布的红牌专业后,杨捷说:“其实有些专业已饱和,却并没有被亮红牌,原因是什么?”他说,这些专业往往是大学里的传统优势学科,这些优势学科,甚至在某些方面是这个学校的支撑,实际上,这个学科的就业已出现问题了,但因统计的口径不一样,就会使这个统计数字失真。现在各地都注重自身利益,如果把市场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都撤掉的话,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的招生,还会影响到当地的大学入学率。所以说,如果牵涉到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就交给市场解决,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去干预。专家建议设立第三方专业预警机构,而非行政干预“明明知道这些专业不好就业,为什么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发布预警或进行干预,削减被亮红牌专业的招生呢?”很多网友有这样的疑问。在专家看来,人才市场与教育市场需要一个整合过程,还需要一个第三方的评估机构,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就应及时停办。也就是说,设置专业应该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教育行政部门说了算。杨捷说,在目前高等教育还没有走向市场的情况下,有个专门机构做这样的评估、统计、预警是有必要的。比如通过统计、评估,对某个专业亮红牌、黄牌,这对高校是个促进,促进学校修正此专业的培养方向,比如:如果一个专业的就业率上不去,说明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市场上过剩了,或者是饱和了,就可以停办。现在河南大学就在做这样的统计,“比如河大教育学院原来的定位是给中小学校培养教育管理人才,经过10年、20年发展,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不行了,我们就要及时地修正这个方案,修正专业培养目标,这样就会又适应了社会对教育人才的新需要,使教学与市场就业对接。” (河南商报 记者 施彩英 吴静) (来源:《河南商报》)3·选错专业难回头:排名10%才能走许多大学申请转专业的条件之一是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名列各专业前10%。“其实成绩拔尖并不是最难达到的,还要靠自己死缠软磨。一般学院都不愿意尖子生转出去,所以我当时先跟原来学院的老师解释,要求他们放行,还要跟教务处的老师磨,这期间真的很辛苦,一个学期下来才把专业转成功。”... [ 详细 ]新快报记者 谭嘉颖暨南大学大四学生小杨在大一下学期时就萌生想转专业的想法并开始着手准备,本是广告专业的她想转去国贸专业,“我大一的成绩在本学院前5%,各项条件都符合申请要求”,但竞争之激烈超出了小杨的想象,“具备这些条件并申请转进的人很多,但只接收几个转专业的学生。”转专业不是你说转就能转,同学们,要三思。机会难得,名额有限“转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跟抢购限量商品一样,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手慢有手快无,而且只有一次机会。”小杨表示,条件符合还要择优录取。据了解,各高校规定的转系名额,一般在全年级总人数的10%-20%,有的更低。转专业的申请时间一般在大一下学期的4月份,学校一般会在4月之前把相关通知公布在学校网站的教务在线上,小杨表示,如有转专业需求的学生需尽早留意和关注相关信息。“同系转相对容易,但不是所有院系都接受转系申请。”小杨表示,转系要得到双方院系许可。一般而言,在本系内转专业,或者转入冷门专业要相对容易一些。而一些比较热门的院系,如经管、计算机、心理等,对转入学生的成绩要求很高,名额也特别少。“除非你特别优秀,否则想转到这些热门院系,几乎不可能。”跟中奖一样,转专业也是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据小杨介绍,在暨南大学,只有大一下学期一次转专业的机会,“错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来自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的小张则表示,中大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如果大一错过了,可以在大二结束的时候再申请转专业。但如果选择大二下学期转专业的话,一般要降一级。“关系到降一级,很多学生都会有顾虑。”转专业要求多要成绩也要公关每个学校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要求不一样,有的学校甚至每个学院的要求都不一样。去年从新闻学专业成功转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小李表示,岭南学院对转专业的学生要求很高,除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平均绩点达3.0以上外,还需要参加笔试和面试。据了解,有的学校只需要成绩排在本学院的前5%左右,暨南大学转专业要求该学生本专业的成绩排名在前2%。尽管转专业的要求很高,但每年希望通过转专业改变现状的学生不在少数。不同高校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成绩要求不一样。小林在大一时花了一个学期才从暨大历史系转进新闻学专业,提起转专业,小林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要想获得转专业的机会,首先得把本专业的课程学好。”小林坦言,本专业成绩拔尖是转专业的首要条件。据小林介绍,暨南大学学生申请转专业的条件之一是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名列各专业前10%。小林大一时的成绩在系里是第一名,“其实成绩拔尖并不是最难达到的,还要靠自己死缠软磨。一般学院都不愿意尖子生转出去,所以我当时先跟原来学院的老师解释,要求他们放行,还要跟教务处的老师磨,这期间真的很辛苦,一个学期下来才把专业转成功。很多想转专业的同学就是因为这些关系很难处理而中途放弃了。”转专业前多了解转专业除了有难度外,还有留级的风险。小蕾在大二时成功地从中山大学哲学专业转入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由于她大二才转,根据学校的规定,需要降一级,这样才能跟得上新专业的学习进度。“其实大一的时候没有考虑清楚转什么专业,大二才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大二转专业又重新读了一年大二,等于留了一级,想早点毕业的同学应该考虑清楚。”小蕾建议,需要转专业的学生从大一下学期就要关注教务处的相关通知,多认识欲转入专业的师兄师姐或者是同学,有条件可以去旁听那个专业的课,感受一下。并且问询他们一些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特别是书籍和必修课程,自己要有所准备。小林当初想转入暨大的经济学院,但经济学院规定从文科转进来的学生要降一级,“我不想重读一年,所以就打消了转进经济学院的念头。文科转文科就没有这样的限制,但学校只有大一转专业这一次机会,错过了就再没机会了,“转专业前要三思”。专业选择还得“纵横看”1·30年冷热专业变迁:文史哲也曾大热1978年的高考报名者中多数是来自工厂和农村的往届生或自学者。在知识匮乏的年代,大家能想到的学问都是一些传统的科目。同时受陈景润等著名科学家的影响,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吃香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有过短暂的文史哲热,与文史哲热相对应的是读书热和诗歌热等。... [ 详细 ]30年热门专业变迁史(实习生赵玮雯 综合整理)1978年 哲学、数学、物理学当时,报名者中多数是来自工厂和农村的往届生或自学者。对于他们来说,用粗糙的双手去紧握钢笔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知识匮乏的年代,大家能想到的学问都是一些传统的科目。同时,受陈景润等著名科学家的影响,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自然吃香了。80年代初 文史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有过短暂的文史哲热,与文史哲热相对应的是读书热和诗歌热等。80年代中 企业管理80年代初期到中期,国内的知名大学纷纷成立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很快取代数理化成为当时的热门专业。80年代末 经济、法律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法律成为了新的热门专业。此外,经济、电子、建筑等专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吸引力倍增。可以说十年中,人们在专业选择上完成了从理想主义到实用主义的转变。90年代 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到了20世纪90年代,与国际化沾边的专业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外贸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专业乘着这股春风顺势而上,成为高分考生的首选。同时,计算机、经济管理等专业依旧是报考的热门。90年代至今 网络、计算机90年代后期至今,风头最劲的专业变成了网络与计算机,时至今日仍然如此。长时期比较,冷热仍有别持续升温专业 师范、石油、地矿“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被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尤其在实行了绩效工资之后,教师的待遇得到更大提升,当老师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师范专业因此从冷门变成了大热门。几十年来都不被看好的石油、地矿专业,也开始抬头升温。2011年本科就业势头良好的专业当中,就有地质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石油、地矿虽然因为工作条件艰苦而不被看好,但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到来,能源问题备受关注,石油、地质等与能源有关的专业随之走出低谷,正被不断看好。(教育联展网、中国仙桃网)持续冷门专业:逻辑学、宗教学、国民经济与管理、人类学、古典文献、天文学、系统科学、工程物理、信息资源管理、大气科学十大冷门专业:家庭和消费者学、语言学、娱乐管理、食品科学、包装学、犯罪学、社会工作、城市研究、自然资源、老年学(创业排行榜)用就业率说话低就业率热门专业:计算机、法学、生物、动画、数学与应用数学、临床医学、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商务、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由于一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2011年就业蓝皮书对部分专业亮出“红牌”。计算机、法学、生物等曾经高考报考“热门”专业因连年就业爆冷,不幸身在其中。这些被亮红牌的专业还有:动画、数学与应用数学、临床医学、国际金融、工商管理等。(金华新闻网、新浪教育)高就业率冷门专业:石油工程、工程造价、金属材料工程、航海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土木工程、包装工程是就业率位居前十位的专业。这几个专业分别属于地矿类专业、航海类专业、土建类专业、机械类专业、材料类专业这五大类。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这些专业并没有因为高就业率成为报考热门,相反,是报考时的冷门专业,90%同学为调剂生。究其原因,这与这些专业工作艰苦、专业名称晦涩有关系。  (价值中国)2·美国人看待专业:注重汲取精髓一入学他就吃惊地发现,在选专业上“反潮流”的老美,大有人在。比如,“有个哥们辛辛苦苦挤进来,理工科基础不错,却居然选了自己不怎么懂的音乐系。他说音乐不仅是音乐,也是一门技术活。”... [ 详细 ]选专业,想法真不一样在国内,搏进名校的尖子生爱往经济、金融、管理等少数几个有“钱途”的专业扎堆。因此大学陷入了“半吊子教改”的困境:一方面鼓励学生按照兴趣选专业,同时提供中途改换专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却由于“热门专业”资源有限,不得不设置高高的门槛。带着有关“热门专业”的中国式思维留学美国,留学生们对美国同龄人选专业的路数大为吃惊——想法真不一样!想法的差异,折射出种种深层次的差异。“扬短避长”?5月23日,一年一度的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前一天,小罗和父母一同来到哈佛校园,站在哈佛创始人约翰·哈佛的铜像前合影留念。这是一家三口的“许愿之旅”。“本科申请哈佛太难了,以后来读个研究生吧。”眼下,小罗在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的电子工程专业。来美国读本科前,小罗在国内有过一段不太愉快的求学经历。这个北方小伙当年高考的第一志愿是上海交大,无奈几分之差,被北京一所二本院校的计算机系录取。父母焦灼于小罗“没上名校,出路堪忧”,便鼓励儿子退学留美。虽然这一番折腾耗费了两年,但小罗觉得值:“我读的这个专业在全美排名靠前,以后不担心找不到工作。”电子工程、计算机等专业,因为就业前景好,是很多中国学生留美的首选。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专业,在全美乃至全世界都排名第一,研究生当中亚裔特别多,不少在中国名校读完本科的高材生来这里念博士。但在本科生中,这个专业并不炙手可热。选读经济系的本科生也不很多。张旭,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研究生。一入学他就吃惊地发现,在选专业上“反潮流”的老美,大有人在。比如,“有个哥们辛辛苦苦挤进来,理工科基础不错,却居然选了自己不怎么懂的音乐系。他说音乐不仅是音乐,也是一门技术活。”中国学生坚信,扬长避短是在异国求学争取出类拔萃的不二法门,“过去读什么,来了这里还读什么,精益求精。”或许这就“谋杀”了个人发展的很多种可能。和美国同学谈就业选择,张旭感慨更多:“本来以为他们的目标是去谷歌、微软这样的大公司,或者去华尔街,可发现根本不是。”美国同学心目中理想的公司,是刚刚起步、有潜力的小公司;而更多的人,根本不想去公司工作。比尔·盖兹在去年麻省理工学院150周年校庆时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曰“麻省理工为什么出色?”盖兹引述了一些广受追捧的数字,比如这儿共有76个诺奖获得者;还展示了一些许多人没听说过的数字:这所大学的校友迄今总共创办了近26000家公司,合计有330万名员工,每年创造销售额2万亿美元。“这里的科研氛围很浓,但它更是一所鼓励创新和创业的学校。”张旭正在慢慢适应麻省理工,前不久他在中国留学生圈子里搞了一个平台,鼓励大家也尝试创业,不要整日忙于考试、实验。舍弃了“精髓”?“很多中国学生向往耶鲁大学,但你会选耶鲁的什么专业?你知道耶鲁自己引以为豪的专业是什么?”周鹏即将从耶鲁大学硕士毕业,当然有了自己的观察结论:“耶鲁人真正骄傲的,从来不是经济学,也不是培养出了美国总统和最高法院法官的法学院。这里从教授到本科生,最津津乐道的是耶鲁有最好的艺术教育,戏剧很棒,建筑学也很棒……”如今的互联网上,中国网友可以看到各大美国名校的一些公开课程。尽管许多人惊喜,但间或也有人抱怨这些课程“含金量不够”,说“美国的大学其实舍不得开放那些真正高质量的专业课”。留美已七八年的周鹏告诉记者,对大学专业和大学教育的认知,展现着中美两国学生的差异。“中国学生来美国,选专业大都跟找工作挂钩。比如以前生物专业很热,但现在读生物的人,连博士后也不容易找工作,所以这个专业就冷了。”他感慨:“好不容易进了美国名牌大学,却不去汲取它的精髓,可惜了!”在耶鲁就读期间跟一位执教艺术专业的教授的一次闲聊,让周鹏印象深刻。“你以为这儿还是过去的耶鲁吗?她早就堕落了,被技术时代和商业社会的功利所侵蚀,大概只有中国人还觉得是天堂。”对方很认真地说。在今天的耶鲁,持如此批评态度的教授并不鲜见,“他们反感学校的一些做法,主要反对学校把过多经费拨给那些更能在短期内产出效益的应用类学科。”但周鹏知道,应用性越强、越容易找工作的专业,一向是中国留学生的“心头爱”。“在美国,很多本科生真正在意和感到自豪的,根本不是自己读什么专业,而是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周鹏的本科是在俄亥俄州欧柏林大学读的。这所学校在中国没什么知名度,可它的音乐专业在全美排名很靠前。他忆起自己本科毕业前的最后一课——那是他第一次被美国大学的教育理念震撼到。“学校请来一个搞艺术的校友给我们上那一课。她讲的,是在欧柏林读书期间,她怎么拒绝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最后给自己设计了一个专业,她要研究的竟然是巫术。而大学竟然允许她这么做了,最后还给了她学位!”周鹏说,此后他对美国教育多了关注和思考,比如教育环境和创新、个性、为学术而学术、让兴趣做主等等的关联。当然,教育环境跟学生的求学动机关联更大。  ——本报记者 樊丽萍3·北大副院长:填志愿需远见与想象力选择专业需要具备远见和想象力,即使没有远见和想象力,要努力使自己具备开明和宽容的心态。家长们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蒙蔽,如果家长对过去的经验、特别是有时成功的经验过分执着和强势,就会把孩子未来的发展限定在自己想象力和经验的范围。——北大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 [ 详细 ]选择大学和专业的两大误区误区一:家长为孩子完全做主,似乎考生只是家长的替身,考生在按父母的经验生活。这个误区背后是家长经验的有限性对孩子未来的限制,是家长替代孩子选择带来孩子的被动和埋怨。家长正确的角色,应当是帮助收集信息,提供各类建议,最终一定由孩子自我决定自我负责。孩子的自主带来成熟,带来责任感和未来前行的动力。误区二:家长和考生盲目选择流行专业。有些高分考生家长明知孩子喜欢考古专业,但分数高,因而一定要选择金融学专业,选择经济学专业。目前的流行专业意味着当下招生数量很大,这首先意味着四年后孩子将面临同类人群激烈的竞争。此外,如果八年后这个专业不流行了,孩子怎么办呢?志愿填报阶段有着简单的技术因素可作参考,比如某大学和专业最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孩子在中学和所在地区的排名等。各地招办、社会服务机构、大学和中学一般会帮助家长获得这些信息,对于成绩很高的考生,大学还会做出专业优先选择承诺。我们暂时不讨论专业选择表面的技术因素,专门谈谈背后的实质。何为“专业”?何为“专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认为专业本质就是一组课程,学生通过大学专业学习形成大脑中的一个知识结构,所以选择专业就是选择未来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以学科为参照标准,被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大类。我认为可以有一种更加具有解释力的分类,那就是学科标准、职业标准和学生标准(个人专业),其中学科标准包含单一学科、跨学科和问题中心三类专业。本科专业分类的第一种标准是学科。知识本身以学科为标准进行划分,是知识日渐丰富之后人类不得已的选择。教师在选择课程(知识)形成专业、也就是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时,以学科为标准仍可以有三种方式对知识进行组合。第一种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可以称为单一学科,就是教师从单一学科的知识领域中选择核心知识教给学生,比如物理学专业。第二种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可以称为跨学科。教师在选择向学生传授的一组知识以形成专业时,从两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中选择知识进行课程组合,并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知识领域,比如北京大学目前在国内率先设置的“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第三种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的方式称为问题中心。教师在选择向学生传授的一组知识以形成专业时,以一个重要问题为中心,跨越多个知识领域组织课程,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本科专业,如“电影研究”和“犯罪学”专业等。本科专业分类的第二种标准是职业。知识本身以职业为标准进行划分是对知识的另外一种分类,这种分类具有更加直接的意义。教师在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时,以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的职业为标准。比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培养机械工程师为目标,还有“护理学”、“会计学”等等。本科专业分类的第三种标准是学生自我设计的个人专业,是由学生提出、来自学生视角的知识组合,因此可以称为个人专业。在这个大的分类名称之下实际蕴涵了知识组合无限的方式,其内涵是充分发散的,其知识结构是学生给自己设计的,是独特的和个别的。这类专业目前国内极少。学生构建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通过辅修/双学位学习,这意味着考生在大学学习时,在主修一个专业的同时可以辅修一个专业,进而构建出包含两个领域的知识结构。辅修/双学位的成才个案有很多,其一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他本科取得数学和物理两个学士学位。第二位是世界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的教练鲍曼,他的大学专业是儿童心理学,辅修古典音乐作曲,并担任学校游泳队队长。鲍曼的主修专业儿童心理学在对菲尔普斯的训练中发挥出独特作用;其古典音乐作曲的训练在菲尔普斯的游泳节奏中表现出来。构建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比如,主修生物+辅修数学,对于攻读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生有利;主修物理+辅修化学,对于攻读物理化学的研究生有利;主修地质+辅修生物,对于攻读古生物的研究生有利……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曾说,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正是物理的分析方法和化学关于分子结合键知识的共同运用,对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起到了作用。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可能是无限的,因此跨学科知识的组织模式不能硬性规定,而应当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一名中国学生张泰苏在耶鲁大学所选择的双学位为历史+数学,这种选择所体现的学科交叉便超越一般的观念。张泰苏在写给北京大学的信中说,耶鲁“近年来不少学生选择双学位,以增加日后的选择,而这两个学位无需相互关联。数学与经济、数学与计算机等互补性组合固然广受欢迎,但经济与美学这类选择也无人非议。定专业只凭个人能力与兴趣 ”。大学是否能提供很多辅修/双学位的学习机会,是报考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有些大学主修专业学分太多,因而辅修/双学位教育基本无法开展。北京大学最近小语种的报考非常热门,其重要原因就是北京大学提供多达30多种辅修/双学位的机会,小语种加上辅修使得学生的就业去向更加宽广。兴趣与天赋选择专业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家长和考生应该选择那些考生有兴趣也有天赋能力的专业。中学生应当时常问自己一个大问题,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即使这个专业很热门,也不应该选择。考生了解到自己的兴趣并不容易,家长需要提早做出一些准备,比如让孩子提早接触各类职业,随着孩子的成长帮他安排职业的参观和实习。中学的教育家们(不包括追求应试成绩的校长)在中学应当安排很多的选修课,使学生对宽广的知识领域有所涉猎。如果家长和中学的教育家提早有所准备,家长和考生才会在关键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我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智慧的家长和考生有很多机会站得先机。考生了解到自己的天赋能力更加困难,学生甚至必须经过大学专业的一段学习才能对自己有初步的了解。比如,一个考生如果对数学专业非常感兴趣,但经过大学一年的努力学习,成绩比较差,这可能说明学生虽然对数学专业感兴趣,但数学专业对他并无兴趣,未来学生在数学领域和那些虽然没有特别努力就取得很高成绩的人一起竞争,其职业生涯难有出类拔萃的机会。这意味着考生应当转专业,寻找自己的天赋所在。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专业天赋必须经过大学专业的学习和尝试,大学的制度设计应当给予学生专业选择和转专业的较大自由。理想的制度是允许学生在大学入学时不选择和确定专业,经过四个学期的学习后再选择专业,这已经成为美国一流高校普遍的制度。国内最接近的制度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和宁波大学阳明学院。第二种较为理想的制度是按大类招生,这会给予考生较为宽阔的选择空间,比如浙江大学按六个大类招生,南京大学按十个大类招生,考生都有更多选择和转换自由。第三种较为理想的制度是宽松的专业转换制度,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就给予学生自由的转专业空间。值得警惕的是那些转专业制度严苛的高校,比如四川某大学规定只有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同级学生中排名前10%,才能申请转专业,一个学生的成绩在本专业同级学生中排名前10%,这说明该生非常适合这个专业,其能力与兴趣与这个专业匹配恰当,他恰好不应当转专业。那些需要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喜欢或者不适合这个专业,能力的欠缺或心理上的排斥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暂时不佳。如果转到他们更加有兴趣、更加适合的专业,他们才可能取得更好成绩。家长和考生要多加留心学校转专业等相关制度,在同等情况下尽量回避那些制度不科学不人性化的高校,选择用脚投票。经验与想象力选择专业需要具备远见和想象力,即使没有远见和想象力,要努力使自己具备开明和宽容的心态。家长们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蒙蔽,如果家长对过去的经验、特别是有时成功的经验过分执着和强势,就会把孩子未来的发展限定在自己想象力和经验的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家长的想象力和经验是有限的,停留在过去非常容易out(过时),这使得孩子注定难以成功,因为未来孩子成功的标志就是他们超越父母的想象和经验。如果乔布斯的父母、比尔·盖茨的父母按自己的经验和想象限制孩子的发展和探索,人类社会注定将失去两位天才,因为他们的成功一开始就不在父母的经验和想象之中。远见有三方面的深刻含义。首先,这个世界变化是恒常的,不变是短暂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专业选择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那些本科就选择职业型专业的考生。过去30年间,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同时旧的职业持续消亡。导致职业变化的原因大致有几点。①经济体制转轨和政策变化因素。比如房地产相关行业兴起。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电报消失了;寻呼机从无到有,到达巅峰又消失了;计算机、网络、数码相关行业从无到有并发展为方兴未艾的产业。大学的通识教育提供我们所说“专业”或者“职业”知识之外的教育。这种教育常常被认为没有“职业”的知识有用,或者说是无用的,这是通识教育被考生和家长忽略的原因,当然也有许多大学对其有所忽视。然而,这种“无用之用”,反而非常实用,甚至说有大用,原因即因为变化的恒常。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和专业,需要关注大学的通识教育,关注其设置和质量。如果一所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在同等情况下应当更加慎重选择。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面对知识的迅速增长、职业的生成与消亡,一种选择专业的思路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以训练心灵为目标选择专业,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专业选择思路,是远见的第二个内涵。选择哪种专业最有助于训练心灵呢?通常是最为古老和深刻的基础学科,包括哲学、文学、历史、物理学、数学、社会学等。比如,哲学所学的内容需要用很实用的技巧如写作、辩论来表达或表现,而写作与辩论的能力对一个人未来的事业发展和应对变化有所帮助。美国哲学研究会常务会长施拉德曾说,在当今这样一个人们时常变换工作的时代,学习哲学无疑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哲学是一门帮助人们成为快速学习者的学科,它使人们在写作、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获得了强有力的训练。” 据美国的大学理事会统计,美国选择哲学专业的学生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了2倍。目前,国内高校哲学和历史都是冷门专业,浙江大学去年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只有3名,这说明还很少有人了解到这种专业选择的道理。黑格尔曾说:“绝对知识或知道自己为精神的精神,必须通过对各个精神形态加以回忆的道路来达到,即回忆他们自身是怎样的以及怎样完成它们的王国的组织的。”这句深刻的话从浅显实用的角度解读,其实反映的就是基础学科对于训练心灵的重要性。家长和考生需要把本科专业学习和研究生专业结合起来考虑。比如,许多学生未来希望从事商业和金融业,他们本科就选择这些专业。如果他们注意到研究生中有MBA,目标是培养更加高端的工商管理人员,那么更明智的选择应当是本科期间学习一种基础学科,本科毕业后在商业企业实习,之后在研究生期间选择MBA。(作者卢晓东,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  尽管如此混乱,我们却依旧一年又一年地经历着,关于挑大学、选专业那些纠结而复杂的事。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冷”与“热”,还是 “红”或“绿”;都不该是进行选择的唯一标准。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岭最好的酒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