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不上去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山市微课资源网上传为什么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安徽基础教育云中心平台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安徽基础教育云中心平台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5|
上传日期: 14:35:2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安徽基础教育云中心平台
官方公共微信免费服务热线:400-080-6798
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果展示网站
高考分数公布
全国名校试题
化学教育专家
生物教育专家
生物教育专家
数学教育专家
英语教育专家
英语教育专家
总课题组专家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化学教育专家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中国农村经济区划》
《农村规划与发展导论》
《WTO新一轮谈判研究》
总课题组专家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语文教育专家
《特级教师辅导》
《高考好帮手》
赤峰市田家炳中学
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
广西柳州市铁二中学
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
河南郸城第一高级中学
重庆市实验中学
四川平昌中学
咸阳渭城中学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诚征友情链接,PR≥5,世界排名10万以内,教育相关类网站。战略合作请致电:您的位置:
微课报送要求及相关说明
微课报送要求及相关说明
安徽省教科院
发表时间:
浏览量:29762
微课是一种用于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型课程资源,微课开发、共享和应用能有效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和教育均衡发展。为做好安徽省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工作,规范微课的开发与制作,特制定本要求。
一、微课的定位与开发原则
(一)微课的概念
本次评选所提到的微课,是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知识点展开的课程资源,包括微课视频、进阶练习、学习任务单三个相互配套的组成部分。微课嵌入教学活动中,可用于课堂教学、网上学习或两者融合的混合式学习。
微课类型可以是教师的教授类微课,也可以是就某一个知识点的解题类微课、答疑类微课、实验类微课、活动类微课等等,重点要能做到围绕选题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不局限于技术的呈现方式,要注重于作品的构思,注意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体现了微课录制与软件使用的巧妙融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白纸、课件、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说课、讲座的片段等不是本次评选的微课。
(二)微课的分类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中小学微课一般可分为讲授类、应用类和实验演示类三种。
1.讲授类: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关键概念和原理。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2.应用类:关键概念和原理的应用。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应用问题(例题),并围绕问题开展分析、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3.实验演示类:教师应用教具、实验器材或计算机模拟软件作示范性实验,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
各个学科的微课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所针对知识点的特殊需要,不应拘泥于某种形式。
(三)微课的开发原则
1.符合国家教育方针与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无政治性、知识性、科学性错误。 &
2.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重难点突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发展学生基本学科思想。
3.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生动活泼,启发性、引导性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适应多种技术条件应用的需求,要充分考虑网络技术与微课的结合,有利于资源在各种平台环境中的共享。
二、微课的组成
为保证本次微课制作的系统性和相对完整性,便于后期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上提供给学生学习使用,本次微课开发任务所交付的材料应包括微课视频、进阶练习和学习任务单。
(一)微课视频
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知识点,用视频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源,时间长度一般在5-10分钟。微课视频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
微课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不等于课程设计的碎片化,是课程内容的浓缩,具有完整的结构。微课视频的设计一般包括学习目标设计、情景设计和核心概念(内容)的引入、阐述和解释、归纳与小结等4个环节。
微课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拍摄和录屏等。拍摄类微课制作是指利用专业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制作加工而成的微课视频。录屏类微课制作是指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声音输入设备,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上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的微课视频。鉴于微课短小精悍和生动灵活的特点,不宜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再现的实录方式。微课也可以采取拍摄与录屏相结合的方式,依据教学需求进行编辑加工制作,力求生动活泼,恰到好处,讲究美感。一个头像从头讲到尾,或者一个镜头从头讲到尾都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微课,考虑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穿插教师授课的镜头。 制作过程可分为前期视音频录制、后期加工制作以及视音频文件压缩发布等3个环节。
(二)进阶练习
进阶练习是基于标准的测试,是类似游戏通关的在线检测系统,学习一段视频教程后要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只有当学习者全部答对一套题目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这种在线检测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能力要求,便于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练习—重复学习微课视频—再练习”,直至全部掌握知识点知识能力目标。一般可分为概念辨析、熟练练习和应用拓展3种题型。
(三)学习任务单
由教师设计,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包括教材相关内容阅读及其它学习资源学习)。学习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模版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提示:用“版本+年级+册+学科名+内容名”表示)
2.达成目标:
(提示: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请用“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和完成《微课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谓语+宾语”表述;旨在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
3.学习方法建议:
(提示:帮助学生避免思维弯路,注意有就写,没有就不写,删了这一行;不要“喧宾”夺了“任务”之“主”)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提示:简要说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可用流程图代替。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微课学习知识与课堂内化知识的关系)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提示:含必要的提示等帮助性信息)
三、资源链接
(提示:提供相关资源链接)
四、困惑与建议
(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
备注:1.栏目不够用可以自行扩展;2.完成“任务单”设计之后,别忘了删除所有提示项。
三、微课教学要求
1.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重难点突出,启发性引导性强,能有效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2.教学内容容量合适(一般控制在5-10分钟),组织结构合理,具有相对独立性、完整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3.教学方法选用得当,教学手段运用合理,授课的语言准确、严谨。
4.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5.提供适当有效的学习评价及反馈。
6.微课面向学生学习,能够应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建构和能力发展起正面促进作用,成为变革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
四、微课内容要求
微课作品要求内容严谨,没有科学性错误。在微课内容的组织与编排上,要都能够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诸多方面紧紧围绕确定的主题展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体现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有利于学习者学习。
与常规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同,微课设计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顺序以及相应素材的选取均需要斟酌和构思。
微课的选题要恰当,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的选题过小,1到2分钟就讲清楚了;有的选题过大,重点分散,作品要么时间过长,要么讲的不透彻。
1.内容反映的政治方向正确,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内容正确、健康,无知识性、科学性错误。
3.内容符合学科教学特点,以国家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和教学要求为依据,文科类学科重点以知识领域和能力要求进行梳理,理科类学科以知识点的编排顺序和认知规律进行梳理,每个学科以年级为单位形成知识点体系。
4.内容主题突出,可选取学科的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例题/习题、案例、实验活动等开展教学,授课过程直观、情景真实,讲解清楚。
五、微课设计要求
1.选题与目标明确,针对某个知识点或具体问题进行小型化、针对性教学。
2.适用对象明确,采用适合该学段的相关定理、定律、词汇讲解。
3.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4.教学方法富有创意,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合理应用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可以是讲授、解题、答疑、练习、实验、活动、演示等等。
5.教学过程精炼完整,主题切入迅速,主线清晰,重难点突出,包括教学问题的提出、教学内容的讲解、知识点总结等环节。
6.教学媒体多样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设计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形、图像、实物展示、动画、音频及视频等),以最直观的方式给学习者展示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7.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与层次性,应围绕所选知识点,形式多样,主观、客观习题设计难度等级合理。
六、微课呈现方式
1.话语表述:微课应该是“我”与“你”的关系,微课面对的对象是个体而非群体,故不能采用“同学们”、“你们”的话语系统。
2.作品时长:作品的时长与对象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年龄段越低,时长越短,年龄段越高,时长越长。
3.微课制作时教学语言规范,声音响亮,节奏感强。采用标准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使用适合教学的语调,英语使用标准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4.在教学重难点或关键处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5.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例如: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他教学活动环境配合,如有需要可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如录制时需要呈现授课教师画面,参与录制的授课教师应仪表端庄、神态自然、精神饱满,讲授从容,教学态度科学严谨。
8.录制过程页面随着授课进度翻动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长时间静止不动。为增强授课效果,可以插入适当的动画、图片等素材。
9.对于部分学科,微课最好可以互动,即当出现操作提升点后,学生操作后再继续。
七、后期制作要求
后期制作是优秀微课制作的关键步骤,重点要添加微课片头、合理设置微课的声音、视频技术指标。解决有的微课构图不合理,避免文字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颜色搭配不合理,构图不严谨等问题;声音要避免音量偏小,杂音;视频方面要解决画面不清晰、抖动、鼠标晃动等。片头不超过5秒,应包括:微课知识点、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单位名称和姓名等信息。课程名称应具体详细,与教材标识相一致,微课片头版权请参考安徽省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微课模板。2016 年七月 &(7)
2016 年六月 &(2)
2016 年五月 &(3)
2016 年二月 &(6)
2016 年一月 &(3)
2015 年七月 &(8)
2015 年六月 &(2)
2015 年五月 &(5)
2015 年四月 &(7)
2015 年三月 &(14)
2015 年二月 &(4)
2015 年一月 &(16)
2014 年十二月 &(26)
2014 年十一月 &(14)
2014 年十月 &(3)
2014 年九月 &(11)
2014 年八月 &(1)
2014 年七月 &(1)
2014 年六月 &(7)
2014 年五月 &(4)
2014 年四月 &(3)
2014 年三月 &(9)
2014 年二月 &(2)
2014 年一月 &(1)
2013 年十二月 &(1)
2013 年十一月 &(3)
2013 年十月 &(4)
2013 年九月 &(7)
2013 年八月 &(3)
2013 年七月 &(7)
2013 年六月 &(5)
2013 年五月 &(25)
2013 年四月 &(10)
2013 年三月 &(21)
2013 年二月 &(1)
2013 年一月 &(7)
2012 年十二月 &(5)
2012 年十一月 &(4)
2012 年九月 &(12)
2012 年八月 &(4)
2012 年七月 &(1)
2012 年六月 &(3)
2012 年五月 &(3)
2012 年四月 &(2)
2012 年三月 &(11)
2012 年二月 &(10)
2012 年一月 &(2)
2011 年十二月 &(8)
2011 年十一月 &(12)
2011 年十月 &(4)
一、参评要求:1、作评上传:参加微课评选的教师(使用安徽省教育资源应账户名、密码)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合肥市教育云平台()点击“活动专区”入口接着再点击网页上的“马上参与”链接入口
→ 再点击网页“上传我的作品”入口链接→最后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成功即可上传作品(备注:1、以上操作图例可放大查看;2、也可以先登录页面用户名、密码)。
2、 “微课”是指以视频(flv格式)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时间长度一般在5-10分钟。微课短小精悍、生动灵活,不能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再现的实录方式或剪辑课堂实录的方式制作。
3、 参赛教师应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以现行教科书为基本内容,自主选择某一课重难点设计课程,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录制成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并配套提供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练习测试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二、评选时间及程序
1. 评审时间
本次大赛通过教师个人申报,省、市、县(区)三级评审进行组织,分县(区)初评、市级复评和省级终评三个阶段逐级开展。初评和复评由各地组织评选,省级终评由省教科院组织。
教师个人申报:日—6月30日
校级推荐:日—7月15日
区级评选:日-7月31日
市级评审:日-8月31日
(省级终评时间:日—9月30日)
2. 评审程序
(1)教师个人申报
本次优秀微课评选活动只接受教师个人在线申报提交,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到省资源平台。每位教师只能提交一份参评作品,每件作品署名1人。
(2)县(区)、市级评审推荐
参赛作品的初评和复评推荐工作由各县(区)、市自行组织,按时间要求逐级上报评审结果。
(3)省级评审
省教科院将组织省内知名学科专家和优秀一线教师,组成专家评审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分学段组织评审。
三、、报送数量及要求
1.每位老师报送微课一个,内容包括:
(1)微课视频(每课1个,一课对应一个知识点)
(2)进阶练习(每课2套,与微课视频配套)
(3)学习任务单(每课1个,与微课视频配套)
学前教育只要求报送微课视频,内容应是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围绕一个游戏内容展开的微视频制作。游戏类型不限,可以是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益智游戏等,旨在通过介绍游戏所选择的材料、玩法、注意事项等,让教师和幼儿了解游戏的目的及其玩法。幼儿游戏微课视频时间为3—5分钟。
音乐、体育、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只要求报送微课视频和学习任务单。
2.各单位微课报送数量:初中、小学拥有24个班级及以内报送不少于25个微课;25-35个班级报送35个微课,36各班级及以上的报送不少于45个微课。各学科均衡分配参评微课数量,相同学科相同知识点的微课只能报送1个。(为了确保完成上报微课推优数量,所以各校可以大于以上要求的微课推优数量。)
3. 微课视频格式限定为可在线播放的flv流媒体格式。片头应注明作者、单位、学科等信息;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录制声音清楚。时间长度限定在5~10分钟。
四、权责约定
1.申报的微课资源应符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著作权等法律法规要求,选题紧贴教育教学实际,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富有时代性;申报者为相应微课的开发主体,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和所有权,不得从他处抄袭、转载;不得出现雷同、重复的作品,一经发现取消评审资格。
2.微课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作品,借鉴的图文及创意不得超过20%。若因抄袭而引发的学术纠纷由参赛者本人负责。
3. 本次大赛旨在丰富课堂教学优质资源,促进我省信息化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和资源共享,因此,一旦提交参赛作品则视为同意将自己的作品无偿提供给“合肥市教育云平台”、 “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主办方可以免费编辑、出版和发行微课,供全省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学习、观摩使用。
1.各单位要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严格遴选优秀作品上报到合肥市教育云平台(http://www.)上传微课(平台4月份开通微课评选活动入口)。
2.本次大赛将设一、二、三等奖,对组织有力的单位将颁发优秀组织奖。
3.本次评选活动不收取评选费,各级评选中所发生的费用由各级自行筹措解决。
4 . 《微课报送要求及相关说明》以及《安徽省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模板》见省资源平台咨询服务栏目。
You must be
to post a comment.
Recent Post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微课资源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