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无意推销,高三毕业了,四中寝室留下好多广西教辅地震,

我的从教之路(胡朗)
&&&&&&&&&&&&&
我的从教之路&&
&&&&&&&&&&&&&&&&&&&&&&&&&&&&&&&&&&&&&----胡朗&原文载于北京师大附中校刊《青杉·附中人》第34~36期
&&&&我的简历
我叫胡朗,北京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山西省盂县东坪煤矿当工人。1970年起从事教育工作,2003年回到北京。回京后,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高中物理教师。
和许多人一样,我曾有过许多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也有过实现美好理想的机遇。
1962年,我参加了北京市首届中学生高中数学竞赛,出乎预料地获得了高二组一等奖的第一名。在中山公园音乐厅召开的发奖大会上,华罗庚教授亲自给我颁了奖,还和我们一起亲切座谈。那时,17岁的我暗下决心,将来一定也要当一名象华教授那样的数学家。1963年我真的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然而十年浩劫将我的理想化为泡影!
1963年的上半年,我念高三时,空军在高中招收飞行员,我又曾向往飞上蓝天。全校200多人报名参加体检,只有2个人合格,其中就有我一个。不久,部队首长来校召开了应征家长座谈会,眼看着就要穿军装了。就在这时,北京市委突然下了命令:高三毕业生要先参加高考,接受祖国的挑选,高考前一个也不能走!这道指令又把我从蓝天拉回到了地面!
1968年我大学毕业。和所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我们要“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要到基层去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我被分配到山西省盂县东坪煤矿当采煤工。
我曾为此叹息:为什么命运总是在紧要关头跟我作对?我抱着“不服气”的情绪走上了工作岗位。在煤矿,工人师傅看我身单力薄,不让我干重活,我偏要干。队长让我一人顶半个班,我偏要顶全班(那时是手工采煤,我们装工的任务是把采下的煤用铁锨装到矿车里去,当时规定每人每个班要装满16车,即16吨)。一个月后,我的装车速度就超过了一般工人。我的这股苦干精神受到了工人师傅的赞扬,我也被他们的乐观、热情、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所感染,心情也愉快起来。当时我的体会是:人活得是否有意义,并不在于你的工作岗位,而在你是否能脚踏实地,做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是金子,放在哪里也会闪闪发光。
1970年,当时国家号召在农村普及九年制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我被调出煤矿当了教员。从1970年底到1977年底,我先后在盂县的仙人联校、东庄头联校、仙人中学当教师,教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农村简陋的教室、穷困的学生和辛勤耕耘的老师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中国广大的农村太落后了,太缺乏合格的教师了。我这个大学生在学校里成了“万金油”,哪儿需要就往哪儿抹。在东庄头,我一个人带了高中两个年级的数学、物理和一个年级的化学课。每天白天要上四、五节课,晚上要备课到深夜。生活虽然清苦,身体虽然劳累,但一上讲台,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我就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我一定要努力工作,把他们培养成材,让他们今后能有机会走出大山,和我一样进入大学深造;让他们中更多的人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用科学技术来改造自己贫穷落后的家乡。孩子们也特别喜欢我,下了课就围住我问这问那。过年过节总要给我送来各种家乡特产让我吃。我深深感到:山区的人民需要我,在这里我也同样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考试制度。父母和同学们都劝我报名。当时我已经调到县教师进修学校了。我填好研究生报名表交给了教育局长。两天后局长找我谈话,说:“县委领导专门研究了你的问题,一致希望你能留下。你也知道咱们县里的师资很差,在进修校你一个人教着数、理、化三科的大专进修班,你一走这三门就都没人教了。这关系到全县学生的前途啊!”当时的具体情况,我已经成家,爱人是民办教师,两个孩子都很小,离开盂县到北京去也有很多实际困难。于是我放弃了考研的机会,在这里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好好培养下一代。我相信他们之中一定能产生出更多的研究生、科学家,这不是也很有意义吗?
1985年,一位赴瑞士留学的大学好友给我来信(她是丁肇中教授的研究生),埋怨我“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说我从事中学教学是“人才的浪费”。并表示,只要我同意,她可以推荐我到北京计算机学院数学系去任教。我给她写了一封很长的回信,我说:“对我们知识分子来说,国家需要两种人:一种是象你那样,立志攀登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为国争光;一种是象我这样,立足基层,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而努力。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广大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有了高科技的成果又靠谁去掌握呢?很多发达国家正是用种种方法吸引第一流的人才从事教育,才实现了全民素质的提高,加快了社会的进步。当中学教师绝不是浪费人才,而是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培养更多人才的有意义的工作。”后来,我又多次放弃了回北京和到大学工作的机会,一头扎在山区的教育事业上,而且确实作出了一定的成绩。我教过的学生考上大学的已经有两千多人,其中研究生、博士生也有近百人。我本人也因为对教育事业有一定贡献,受到国务院表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教育工作者标兵。
1982年,为了充实教学第一线,我从县教师进修校调到盂县中学工作。当时,刚恢复高考不久,千家万户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进大学深造。当时的盂县中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百分之80以上的老师是高中、中师甚至初师毕业生,教学质量不高。高考录取率在晋中地区排名最后。我到盂县中学后被任命为副校长。校长问我:你准备分担什么工作?我说:“第一,我要带课;第二,我要带最薄弱的科目。”当时盂县中学最薄弱的学科是物理。我主动放弃了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改带物理课,并接了当时成绩最差的一个班。我给校长立下了军令状:一年内保证改变物理学科的落后面貌,否则甘愿受罚。结果,那年高考,全省的物理及格率是21%,盂县中学达到41%,我带的班更是高达56%,一步跨进了全省的先进行列。1984年我又带了两个毕业班的物理,高考及格率达到89%,是省及格率(31%)的2.9倍。由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那一年高考达到大专分数线的有163人,比上一年猛增104人!全县上下为之振奋!那一年县政府还专门拨款104万元,为盂县中学建了新教学大楼和办公楼。
&&& 正当我磨拳檫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我爱人突发脑出血住进了医院(在此之前不久,1980年我岳父就患高血压脑血栓),虽经医院即使抢救保住了他的性命,但也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当时我两个孩子都小,岳父岳母身体都不好,我爱人是独生女。他病了以后,家里有两个偏瘫病人,生活的重担就落在我一个人肩上了。今后我还能在第一线教书吗?我矛盾极了。这时,县领导及时帮我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破例拨款给我家雇了一个小保姆,帮我料理家务。这使我深深感到宽慰。新学年开学后,我就又一心扎到教学工作中去了。我把洗衣、买菜、拉煤等家务事都安排在星期日、假日和课余时间处理,学校的工作我一点也没有耽误。&
&&&&在盂县中学工作的21年,我几乎年年都带高三毕业班。每天早上7点,我就到校了,晚上要等下了最后一节自习才回家。每上一节课,我都要用两、三节课的时间来备课、选题,还要亲自刻蜡纸、印讲义。有人说:“你带了这么多年的书,还用每年备课吗?”我说:“学生年年换,教学要求年年变,老师必须紧跟形势,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狠抓基础,提出“懂、会、对、巧”四字原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订阅了大量书刊杂志,为学生开设科普讲座,介绍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为了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2000年我自己购买了电脑,从打字开始学习,虚心向年轻人请教,不久就学会了能利用电脑备课、编写试题、制作多媒体课件。我还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个人专辑,在网上和同行门交流教学心得和资料。有了电脑这个强大的工具,我把自己的教学体会整理成册,主编出版了多本教学用书。在日常教学中,我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毫无保留的交给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的成长起来。在我的建议下,阳泉市成立了中心教研组,每月轮流到各高中校开展教研活动,把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带到各个学校,变为全市每个教师的教学经验。这种活动大大提高了阳泉市高中学段的整体教学水平。在历年高考中,阳泉市连续十几年在山西省夺冠。
由于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1990年被评为山西省教学能手;1994年被评为山西省特级教师;1998年获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被评为山西省教育工作者标兵。
2003年,我已经快到退休年龄了。按照盂县的惯例,男教员到58周岁就可以退养,就是可以不再学校承担教学任务了。2003年初,我向学校申请办理退养,然后回北京去。同时我向北京的多所学校发出应聘申请,想找一所合适的学校,继续我热爱的教学工作。很荣幸,我被北京师大附中选中了,当年6月,我终于回到阔别35年的北京,8月正式成为北京师大附中的一名物理教师。
三年来,我深深地爱上了北京师大附中。这是一所有百余年历史的名校。她有美丽的校园、现代化的设备,更有一批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领导和教师。这里有严谨的教学精神,民主的教学氛围,科学的创新精神和骄人的教学成绩。这里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更有一大批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他们互相取长补断,团结协作,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辛勤耕耘着。
三年来,我深深地爱上了我的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那么聪敏、勤奋,那么单纯而有鲜明的个性。我对他们说:“你们太幸福了!我非常非常羡慕你们。一是羡慕你们的年轻,年轻是你们最重要的财富。你们有充沛的精力和时间去实现你们的每一个理想,尽管理想的实现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二是羡慕你们所处的年代。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处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为你们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最广阔的天地。”同时,我又对他们说:“不要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设想得一帆风顺。各种困难和挫折正是磨练你们意志、炼就你们本领的最好课堂。从某种意义来说,困难和挫折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老师。要是没有妖魔鬼怪,哪能显出孙悟空的高超本领?所以你们一定要准备好,勇于面对人生道路上一切可能出现的挑战,要坚信自己的实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生的价值正是在无数次与困难和挫折的较量中才得以实现。”
我为能成为北京师大附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教学经验都是从教学实践中慢慢总结出来的。作为教师,要勇于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有了困难,有志气的教师应该主动地、勇敢地站出来迎接挑战。这样做有时候很可能会“吃亏”,但困难会磨练人,在战胜困难中我们才能更快地增长才干。从这个角度来看,吃亏就是占便宜。
1972年初,我被调到盂县东庄头联校工作。那时各乡都刚刚成立起高中,高中教师奇缺。我去了以后,校长对我说:现在八、九年级(当时实行九年制教育,一至五年级是小学,六、七年级是初中,八、九年级就是高中了)的理科课程,原来只有一位老师勉强可以带八年级的化学,其他课程都没有人带。把你调来,就是希望你能把这两个年级数学、物理和九年级的化学都带起来,你看行吗?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五个课头,每周30多节课的工作量,对刚参加教育工作两年的青年教师,真是一个挑战。当时没有一本教学参考书,全凭一本教材和自己读高中时的知识底子,每天备课到深夜。有人说,一样在学校当老师,有的人只带一个课头,一周才10节课,挣的工资还比你高,你干嘛要这么拼命呀?我觉得人的本事都是逼出来的。有了工作压力,就会逼着你抓紧时间学习。工作任务越重,学到的东西越多。这对年轻人有什么不好呢?有一次县教育局的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发现这里的高中教学搞得非常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他们没有想到在盂县最偏远的山区,竟然会有这么好的教学成绩,更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整个高中的数理化,几乎只有一个年轻老师在带课!我的工作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7年底,我国在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恢复高考,为了帮助志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考前复习,县教育局把我调到县城,在县化肥厂的大礼堂里,给全县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做物理辅导报告。当时已经有十几年没有高考了,来报名参加高考的人非常多,礼堂里都挤不下,有不少人就在礼堂外面从窗子外往里看。辅导报告后,还有很多人围着我们几位辅导老师问问题,直到深夜。那种壮观的场面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到盂县中学后,我自报奋勇放弃了自己熟悉的数学专业,改带了物理课。当时物理组的老师大多数是高中毕业或者中师毕业,水平都不算高。有位老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又比较保守,不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大家。当我在教学中遇到疑难去请教他时,他总是支支吾吾,说自己也不清楚。其实,我听他们班的学生说,他在自己班上就讲过这些问题。这也逼得我必须靠自己钻研去解决问题。于是在上课之余的时间,我认真查阅资料,归纳整理教学笔记,编制课外习题,自己刻蜡纸,用油印机印制好,发给每个老师和学生一份。有的老师和学生就对我说:“你太傻了,别人向你保守,你还主动给他资料,这是不平等竞争,你不是明显吃亏了吗?”我回答说,只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就不怕别人保守。我相信自己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最终会取得好成绩。再说,把自己的教学体会告诉大家,让大家都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使全年级的教学同步提高,全校的成绩提高了,每年有更多的学生能考上大学,对咱们学校,对咱们每个老师不是都很有利吗?1985年暑假,盂县中学请了北京景山中学的5位特级教师给老师做辅导,其中教物理的扈建华老师看到我编印的习题,连声说好,问我还有没有多余的?她想要一本。我知道我的物理课代表把我发的习题都装订起来了,还装了封皮,特别漂亮,就找到刚刚毕业参加完高考的他,动员他把这本习题集送给了扈老师。
有一年3月底,离高考还有3个月了,带文科数学的老师突然得了颜面神经麻痹,不能再带课了。换了几个老师,都不适应文科学生的要求。班主任知道我以前带过数学,就多次找我,请我亲自给他们班带数学。我当时带着高三两个理科班的物理,再带文科的数学,难度可想而知。眼看实在没更好的办法了,我就咬咬牙答应了。盂县中学是从高二开始分文班、理班的。一般都是高一的时候数、理、化成绩跟不上的学生才选报文科班。根据这种实际情况,我制定了这样的策略: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两个理科班的物理上。这个文科班只给他们复习最基础的题目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基本不做难题。面对手头的一大堆资料,凡是我一看就能做的题,就留给他们当作业;凡是我一时解不出来的题目就删掉不做。可能是由于换了老师,学生有新鲜感。也可能是因为习题难度降低了,学生越做越有信心。结果那一年这个班高考的数学成绩出奇地好。现在这个班的学生还经常跟我联系,感谢我为他们付出的努力。通过这次经历,我也深深体会到针对性教学的重要性。
我在盂县中学担任副校长时,分管教学工作。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新学年开学前,年级间师资的调配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有部分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带高一、高二的课还基本胜任,到了高三就不敢再继续用了,只能把他们重新安排到高一、高二,再去熟悉教材,积累教学经验。在高二年级的期末考试中,同年级同科目间的班级均分,经常会相差10分以上,甚至接近20分。这样的情况,到高三就必须换任课教师,否则学生家长和班主任都不干。可是这样的老大难班级,老师们都不愿意接。于是我就年年接这种班。由于学生基础太差,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成绩也未必能赶上其他班级。工作量大不说,奖金还比其他老师少。从这个角度来看,的确是很吃亏的。但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我接了这样的班后,学生的信心增强了,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找到了学生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很有帮助的。回想起来,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基本概念的重视,可能正是得益于带这些所谓的“差班”呢!
有一年放寒假的时候,有一个高考补习班的学生和家长纷纷给校长打电话、写信,反映这位老师太不负责任了,不认真备课,上课经常讲错,又不批改作业,强烈要求撤换他们班的物理老师。为了稳定这个班学生的情绪和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同意撤换老师,但又苦于没有合适的老师愿意接这个班。这时,我主动提出来,由我来给这个班带课。我知道这样做大大增加了我的负担,从个人利益来说也会受到很大损失。因为当时学校算年终奖金是看高考中每位老师带班的平均成绩。我原来带的班成绩是很好的,而这个班由于老师不负责任,第一学期的物理成绩相当差。高考时,几个班的平均成绩肯定比我带的班要低很多。结果那一年的年终奖,在全年级带课老师中我得的奖金是最低的。即使这样,我也没有后悔。因为我带课毕竟不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在尽一份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我自己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也不想因为这些事情在校务会议上引起争论。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我又接了全校高三成绩最差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不仅成绩差,班风也特别不好,每天有人迟到、旷课。到11月份,这个班的班主任感到实在干不下去了,就向校长提出辞去班主任职务。校务会上研究这个问题时,把这个班的所有带课教师都考虑了一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最后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我一个人身上。我到盂县中学后就是副校长,一直没有再当班主任了。但目前的情况,使我不得不担起这付重担。这个班乱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有两个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又都是基层干部,他们从小娇生惯养。由于家长有点权力,经常给班主任和教导处的领导送点东西,班主任和教导处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迟到、旷课都听之任之。时间一长,班上的其他同学也跟着学,上课时间随意离开教室上街游玩,或躲到宿舍里打扑克。我感到这种情况下,只靠说服教育已经不起作用了,就建议学校按照规定劝退这两名学生。这下就象是捅了马蜂窝,其中一名学生公开在教室扬言要报复,要拿刀捅了我。我开始还不以为然,后来在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发现他骑车跟在我后面,手里还拿着一根铁链向我挑衅。我灵机一动,先装作没发现他,等骑到一个路人较多的十字路口时,我停下车来对他说:“有胆量你过来!”当时就围了一群人。他看无从下手,也就只好灰溜溜的走了。后来我又从班干部那里了解到,这个学生还到教导处找过他的“后台”,说要报复我。那位老师竟然对他说:“你暂时先别动手”。我考虑到事情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我也不得不防。于是我专门去了县公安局,向有关领导反映了这个情况,并要求他们干预此事。事情也巧,接待我的那位领导说,他就认识这个学生的家长。当时他就给这位家长打了电话,说明利害关系,让他管好自己的孩子。这一着果然奏效,以后他再没有来找过麻烦。这以后,这个班的情况也大有好转。有时我外出开会,几天不在学校,同学们也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再没有一个迟到早退的。学习成绩也日益提高。到高考时这个班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大约是过了五、六年以后吧,有一次我在商店买东西,听见有人在后面叫“胡老师!”我回头一看,正是当年扬言要报复我的那个学生。他一边笑着一边跟我聊起天来,告诉我他现在开一辆大卡车运煤,今天车坏了,送到修车店去修,他乘这个机会出来转转。虽然我们都没有再提起当年的那些事,但他主动跟我聊天这个事实,充分证明我们之间的矛盾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化解了!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也使我万分欣慰。我想,毕竟是些孩子,虽然有时会做出些荒唐事,但长大后他们会理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的!可能是“不打不成交”吧。我在盂县中学带了那么多的班,只有这个班的学生跟我感情最深,毕业后跟我联系的也最多。
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同样的大纲,同样的教材,甚至同样的教案,不同的老师来教,效果会明显不同。即使是同一位老师,带同一个年级的两个平行班,讲课的侧重点和难易程度也应该有所不同。
从1972年起,我连续带了30多年高三(有些年份是补习班),每年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不同,教学进度也不同,因此每年的教学计划和进度都要随时调整,以适应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宏观上来讲,教学艺术体现在老师的教学计划上。从微观上来讲,教学艺术体现在老师对课堂突法事件的处理上。
根据我的经验,我的复习教案跟一般的复习参考书不同,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出重点,不平均分配时间。
从整体上讲,要突出力学部分的教学。因为其他章节都和力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要把力学基础打好了,其他章节就容易突破。从每一章来说,也要体现复习的特点。凡是学生已经明确的内容,可以不讲或少讲;凡是学生出现问题多的内容,要精讲多练。比如《力》这一章,重力就可以少讲,摩擦力就必须重点讲。又如《机械能》这一章,机械能守恒可以少讲,功和能的关系就必须多讲。再如《磁场》这一章,安培力可以少讲,洛伦兹力必须多讲,而且要把带电粒子的电偏转和磁偏转多进行对比,多做两种偏转相结合的练习。这样做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二、合理安排复习顺序,使复习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在物理总复习中,一般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教材的教学顺序依次进行。但是这并不完全符合学生在复习阶段的学习规律。因为力学、电学显然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要求最高的部分,应该在高三第一学期内系统地、连贯地进行复习。这样使学生对这两部分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而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在高中物理中都只是做最基础、最简单的介绍,并没有深入展开,因此需要学生记忆的东西比较多。把这些章节放到第二学期复习,有利于防止遗忘。实验部分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部分,也是考试中不确定因素最多的部分。把它放到最后进行集中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选习题,重点抓中等难度的习题。
要想达到好的复习效果,精选习题是最重要的。这里一个是难度问题,一个是数量问题。难度上,我重点抓中等难度的习题。因为对整个班级或学校来说,考试成绩的好坏,主要看中等难度的习题是否能攻下来。容易题、基础题大家都会做,不会有多少差别。难题实际上是给成绩特别突出的同学准备的,复习中只要做几个有代表性的题就可以了。因为对于成绩特别突出的同学,不需要老师多讲这种题他自己也能分析出来;而一般的同学,老师讲得再多再细,这种题他也未必能掌握。中等难度的题(测试中得分率在30%到70%的题)在高考中占50%左右,抓住这类题,对提高整体的复习效果是最有效的。平日作业的数量也很重要,并不是越多越好。我总是选出那些有代表性的习题,每节课后留6~8道习题。我不提倡学生多做课外的题,而是提倡他们多思考。每做完一道题,想一想,它考察了什么问题?还有没有别的解法?换一个条件又怎么样?这样做就容易找到解题的规律。
四、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能力。而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上。在复习中,对于高中物理中最重要的一些规律,必须反复强调,让学生深入理解。比如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是自然界最普遍适用的规律。不但力学上会用到,在电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如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实际上就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光电效应现象中的具体应用。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这个重要的知识点就很容易突破。
对于高考中经常出现的典型物理情景,在复习中要把它的物理过程用“慢镜头”分步详细解析,务必使学生了解其本质。比如两体碰撞问题,是在力学、电学、原子物理学中经常会出现的典型物理过程。解决这类问题,要综合运用到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这两个重要的自然规律。所以在复习中要详细分析碰撞过程不同阶段的能量转化情况,并记住相应的结论。
近年来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都越来越重视图表的作用。大部分学生习惯于用解析式解答问题。一个原因是他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解方程,对“算”比较习惯;另一个原因是他总认为“算”出来的是准确的答案,从图上“读”出来的数据或变化趋势是定性的、近似的,不够准确,因此不敢用。这个误解不消除,学生就接受不了图表,面对利用图表的新型试题,就会束手无策。其实图表的优势很明显,它和解析式一样,是函数关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且是最直观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以重视。
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同学们的课堂学习效率,我把实验总复习、力电总复习等讲义都制作成课件(幻灯片);把平时上课用的例题也都打印后发给学生。
所谓课堂突法事件,是指老师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事件。比如老师在课堂提问时,学生的回答出乎老师的预料;又比如老师讲课过程中,同学突然提出异议,要求解释……。其实,这些突发事件正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的产物,是教学中非常珍贵的闪光点。能不能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是对老师水平的最好考验。我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总是鼓励和引导学生把他的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然后立即判断他说的是否有道理?如果有道理,就应该及时鼓励这种创新思维的精神,并把他的想法用清晰的物理语言介绍给全班同学;如果错了,也要先肯定他敢于提出问题的学习态度,然后耐心地指出他这种观点错误的原因,让全班同学都能从中得到教益。如果老师一时判断不了也没关系,可以说:咱们课下再继续讨论。这时千万不能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处理得当,这种课堂突发事件不但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反而会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现在,多媒体设备都进入了每个教室。老师授课究竟应该用传统的粉笔黑板呢?还是该用多媒体呢?这也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我也曾把教学内容都作成演示文稿,上课全部用投影。但是效果并不好,总有些细节体现不出来。因此我认为两个极端都是不对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教学内容需要在课堂上展示大量素材,或列举大量图表,或需要放一段录象,这些当然要使用多媒体。它可以加大课堂的信息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课堂教学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有些教学内容则需要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亲自动手练习才能掌握,比如画物体的受力分析图,实验电路连接图,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偏转轨迹等,就应该老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画,一边画一边讲解,同时让学生跟着在下面画。这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画图的技巧。因此我认为两种教学手段必须互为补充,不可偏废,不可走极端。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老师不能只是一台会教书的机器。老师在学业上应该是学生的导师,在生活上应该是学生的父母,在思想上应该是学生的朋友。
老师不经意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年,我接任了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物理课。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发现班里少了一个女生。我去问班主任,班主任说她退学了。据班主任说,这位学生走的时候说,她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原因之一就是胡老师看不起她。我一听很纳闷:我对他们还很不熟悉,怎么会看不起她呢?班主任说,她讲了两件具体事情:一件事是开学第一节课胡老师依次登记每个学生的姓名,到她那里时,没有登记就绕过去了;另一件事是胡老师上自习时会走下讲台依次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但每次走到她这里就返回讲台去了。胡老师都看不起我,说明我没希望了,所以我要休学。我一听就知道这是误会了。怎么回事呢?第一件事,是因为开学后,我拿到这个班的花名册一看,有位学生和我们校长名字一样,我很好奇,就问谁叫学勤?有学生就指给我看,这样我就记住了她的名字了,其实她是这个班里我认识的第一个人。因此,我在拿座次表登记姓名时,就没有再问她的名字。第二件事也是误会。因为我的习惯是在自习课上到行间巡视,逐个仔细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当面解决。我认为这样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在巡视中发现有共性的问题,在下课前,我会回到讲台上讲一讲这个问题。有时我从前往后巡视,有时我从后往前巡视,目的是想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当面指导。她正好坐在中间的位置,可能碰巧了,我从前往后和从后往前巡视,都是到她那里就回讲台去了。她的学习基础比较差,本来就比较自卑。这两件巧合的事件刚好都碰到她身上,当然会非常难过,变得更加自卑,于是提出休学。我想,这些事不能直接去向她解释,只好靠以后有意识的多关心她,来解除她的误解。所以我跟班主任说,你想办法把她动员回来,以后我每天看她的作业。还不错,班主任真把她动员回来了,我也特别关照她,鼓励她的每一点进步,使她和同学们一起顺利完成了学业。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启发:在学生们面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必须三思而后行。
还有一位学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年,我也是接了两个高三毕业班的物理课。我发现有一位女生很特别:她从来不跟我说话,即使在当面指导她的时候,也顶多是点点头。另外,她的物理成绩不错,但化学成绩非常差。我一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直到第一学期的期末,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她主动从后面追上我,跟我说话。我就问她,你怎么一个学期也不跟我说话呀?她反问我:你一直没有看不起我吗?我说,我为什么要看不起你呢?她问我,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吗?我说不记得了,根本没有印象。她这才从头告诉我原因。原来,在开学第一天,上课前我到他们班主任办公室去取花名册,班主任正在批评她,原因是班主任组织同学们打扫教室,分配她擦玻璃,她没有擦,而是跑出去和同学玩去了。班主任把她找回来批评的时候,我正好进来了。她感到特别丢人,心想这回完了,给新老师留下这么一个坏印象,老师肯定看不起我了。后来发现我从来没有另眼看待她,和对待其他同学一样耐心指导她学习,这才放心。我趁机问她:你物理学得那么好,为什么化学学得不好呢?她说,其实她特别喜欢化学,不过不喜欢化学老师。因为有一次她化学作业没按时完成,没交作业,化学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讽刺挖苦她。从此,在考试的时候,她专门写错答案,分数很低,用这种方法来气老师。我说,老师讽刺挖苦学生是不对的,你考试的时候专门做错气老师,也是不对的呀!做人心胸要开阔一点,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嘛!后来她对化学老师的态度也有了改变,高考中她考上了化工大学。
有一次我收到一封信,是前一年高考落榜的一位学生写来的。她说,高考落榜后经人介绍在一所镇中学当代教。觉得生活没有一点点乐趣,真想离开这个人世。她在信中写到:“今天是我的生日,明年的今天就是我的一周年纪念日。”看到这里我着急了,感到她真有了轻生的意念了。我立刻动身前往50里外的上社镇找到她,和她谈心。她哭着给我讲了很多心酸的事情。她从小生活在姥姥家,而妹妹在父母身边长大。中考的第一年她落榜了,第二年和妹妹一起考上了高中。妹妹更聪明一点,深得父母的宠爱。有时母亲来学校看望妹妹,竟然会不来看看在同一所学校中的姐姐。到了高三,两个人的成绩都很不错。由于她父亲是教师,学校把师范大学的一个保送名额给了她们家。老师们都以为家里会把这个名额给成绩略差一点的姐姐,但偏爱妹妹的父母还是把机会给了妹妹。这使她心理受到很大的打击,高考也没有能够正常发挥。现在自己没有机会补习再考,一个人离家在外当代教,感到生活没有希望,所以有了轻生的念头。我对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同时我也给他讲了自己的曲折人生,想用我的人生经历让她懂得:每个人的命运实际上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无论客观条件怎样,总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未来。我分析了她的有利条件:现在就在高中代课,周围有各科的老师,我鼓励她一边教书一边复习,等明年再报考大学。她听了我的劝告,一边教书一边复习,结果她在第二年县人事局的招聘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被县税务局录用。
盂县有些偏远乡村,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很低的。有时为了供孩子们念书,家长几乎要跑遍所有亲戚家去借钱,即使这样也往往凑不齐学费。有位女生,她兄弟姐妹共有7个,她是最小的。5个哥哥都先后盖房子、娶媳妇办喜事,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外债。父母本来不打算供她念高中了,可是几个孩子里就是她爱念书,成绩也相当好,父母只好东借西凑,勉强供她读完了高中。按她的成绩,本来考上大学应该是没问题的。但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高考前她病倒了,致使高考也落榜了。第二年,她又跟父母吵着要补习,父母叹着气说,不是不想供你读书,实在是借钱都借不出来了。我觉得她这个情况实在太可惜,就让她赶快来学校,我替她交了补习费用。后来她终于考上了大学。这个孩子很懂事,上大学期间就当家教自己挣生活费,参加工作后,她省吃简用,没几年就把家里以前欠下的所有债务都还清了。为此,他们一家对我都非常感激。
高考,对于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关口。尤其是对农村孩子来说,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跳出了农门。这不仅对他们自己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甚至对于他的家庭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在高考阶段,同学们的心理最容易出现波动,这个阶段老师要仔细察言观色,帮助他们过好这一关。
有一位女生叫红丽,小时候由于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但她很坚强,柱着双拐上学读完了高中。第一年高考没有达线,第二年又接着补习。那时,全国在山西招收残疾考生的只有滨州医学院,而且还不是每年都有机会。她比其他考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高考的第二天上午,考完数学后,我正在校园里向出考场的学生了解数学试题的情况,一个女生跑过来找我,说:“胡老师,你快去看看把,红丽在宿舍嚎啕大哭,我们谁都劝不住她!”我马上跑到宿舍找她。把她叫到院子里的树阴下,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数学考试的倒数第三题做错答案了,倒数第二题想了半天也不会做,弄得最后一题连看都没时间看。这下完了,今年高考又没希望了!我不想再接着考了!”我马上安慰她说:下考场后我刚问过很多同学,包括咱们班的数学科代表都反映今年的数学题特别难,倒数第二题也没做出来!倒数第三题你只是答案错了,前面的步骤一定会给分的,这么看来你的数学考得很不错!最多扣你20多分,你肯定能打到90多分。历年高考数学均分才70多分,你错这几道题没什么了不起的!等她稍微冷静下来后,我又和她一起分析了第一天的考试,语文和化学她都发挥得很正常。那时理科考七门,后面还有四门课要考。那天中午,我叫她和我一起去吃饭,跟她一起制定后几门课的考试策略。我说,如果后面的考试中再碰到难题,你就先放下,接着做后面的题。你就想,我要把时间用在会做的题上,那道题是难题,谁做谁倒霉!说得她也笑了。后来她如愿以尝地考上了滨州医学院。毕业后就分配在盂县人民医院。我到医院看望病人时见到了她,我都快认不出她了,她已经安装了假肢,根本看不出有残疾。她告诉我,自己已经成家了,现在生活相当美满。我高兴极了。
每到逢年过节,我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们的信件和贺卡(现在变成了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每收到一封信,在我脑海里都会清晰地浮现出他们充满青春气息的身影,引起我亲切的回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给我的最好礼物。我感到老师这个职业的最大优点就是能使自己永远保持一个年轻的心态。因为跟你接触的永远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每天和他们相处,就觉得自己也永远年轻。
来到北京师大附中后,虽然我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也没有担任班主任,只是一个普通的带课教师,但我仍然关心、爱护我的每一个学生。
老师热爱每一个学生,主要体现在关心、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上面。这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他们中的不少人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不敢向老师问问题,怕老师笑话他们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他们往往都是背着沉重的包袱在学习。其实,对进入师大附中的同学,掌握好高中知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作为老师,首先要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找回自信心;同时在学科知识上及时给予面对面的指导,他们的学习成绩是可以很快提高的。
我发现在中午答疑时间,每天来答疑的几乎都是那几个学生,真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答疑的很少。其实,这并不是说这些学生不喜欢学习,而是他们自卑心理的一种表现。他们不主动来,我就主动请他们来。我利用判作业或判统练卷子的时候,在卷子上写批语,请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到办公室来找我答疑。这样他们就会很高兴地来找老师。在答疑过程中,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同时指出他们学习上的漏洞和毛病。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渐渐被调动起来,成绩的进步就会很明显。
有些同学还是不敢来找老师,但又想得到老师的指导,就托人问我:能不能做家教,做一些个别辅导?我说,不必做家教,有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为了方便学生答疑,开学第一天我就把我的住宅电话、手机、网站和e-mail都抄在黑板上,告诉他们随时可以跟我联系。我每天早上7点就进办公室,离上课还有半小时。我告诉同学们,如果你们觉得中午答疑的人太多,可以早上早一点来答疑,或者把作业直接交给我。用这些方法,给不少同学创造了答疑的机会。晚上或周末,我在家里经常会接到同学们的咨询电话。每当这时,我都会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感到自己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我又能帮助一位同学解决一个疑难问题。为他们的进步做一点有益的工作。不只是我所带班的同学,其他班的同学也经常找我答疑。我都一一耐心给予答复。2005年寒假,学校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没有安排假期补课,我就通过年级组向全年级的同学公布了我的网站,并且把自己能收集到的各区期末试题和答案等资料及时上传到网上。寒假里,几乎每天都有同学上网答疑,我都一一给予回复。虽然占用了我不少的时间,但我很满足,感到自己又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2005年,我们物理组在学校计算机中心的指导下,开通了北京师大附中网站中的物理学习窗口(物理组/物理学习),把高三教学的教案、习题、章节练习、期中期末试题、各区高考模拟试题等都整理成电子版,放在这个窗口中,便于同学们及时查阅。通过这个窗口还提供了放学后同学们找老师答疑的途径。
在答疑过程中,我除了解答他们提出的物理问题,还留意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有些同学对物理有畏难情绪,我就多鼓励他们,夸奖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结果他们的物理成绩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的一位科代表,她物理成绩并不理想,但她自报奋勇要当物理科代表,目的就是激励自己好好学物理。我就不断给她加油,指导她多抓基础,每次考试后都帮她分析试卷。结果在高考中,她的理科综合考得特别好,考上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学校。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给老师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记得有一次刚开学,由于休息了一个假期,马上开始上课,嗓子有点不适应,声音略带沙哑。一天中午,一位同学来答疑之后,把一盒润喉片塞到我手里,说:“这种润喉片效果特别好,请老师好好保护嗓子!”多好的学生呀!我真受感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高三统练结束,已经是下午6点多钟了。那天刚好下大雪,马路都堵塞了,公交车根本走不动,打的也打不上。一位同学发现我找不到车,一时回不了家,就执意让她父亲开车把我送回家。那时我在通州住,我再三谢绝,他们父女两人还是坚持一定要把我送到通州。记得那天我到家的时侯已经11点了,真不知道他们到家会是几点!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才好!
经常会有人对我说:“你教了几十年书,现在闭着眼睛也能上台讲课,一定不用备课了吧。”其实,有这种看法的人,还是因为他不真正懂得教育。人类进入了21世纪,真可以说是知识爆炸的世纪。各种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当老师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这里所说的学习,既有专业知识上的学习,又有现代技术手段的学习。
我在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普通物理只学了一点。随着教材的改革,很多现代物理知识融入了高中教材,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式。
1998年,我被山西省教委派到北京参加全国高中新教材培训班。学习期间有不少出版社到会议驻地买书。我无意中拿起一本北京大学陆果编写的《基础物理学教程》,里面关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夸克的发现”、“宇宙学的标准模型”、“基本的相互作用”、“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两体碰撞”等内容深深吸引了我。它把最新的现代物理理论和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些内容也正是高中试验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我当场买了一套,并介绍给了我的好多同行。
我在盂县中学教书时,有很多学生考到全国各地读大学。他们都知道我喜欢看科技、物理方面的书籍。一次在长沙某大学读书的学生给我寄来了一本霍金的《时间简史》,我原来就听说过这本书,但在盂县根本没有机会买到。这把我高兴坏了。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对霍金和他的宇宙学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相对论、量子论和它们在当代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其中最使我感兴趣的是宇宙大爆炸学说。从哈勃观察到的红移现象到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诞生,生动展现了科学观察、科学假说和理想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我把这些内容整理成讲座,给高中生介绍,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另一位在大连读书的学生写信告诉我说:“我们学校图书馆有两本杂志特别好,你一定会喜欢。一本是《牛顿科学世界》,一本是《科学》。”我第二天就到邮局去订阅。当时盂县没有人订阅过这两种杂志,结果都是出版社直接邮寄给我的。我拿到以后,真是爱不释手!里面很多知识都被我编成习题,融入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去了。在我推荐下,好多学生也成了这两本杂志的忠实读者。
我在读报时也经常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1998年,我看参考消息时,发现有一条《时代周刊》刊登的关于《深空一号》离子发动机的文章,介绍一种宇宙航行的新动力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用电场加速离子,使离子从发动机中向后喷出,利用反冲使发动机得到动力。文章里面有很多数据,我用高中物理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推算,推算出的结论居然跟报道中列举的数据完全吻合!我立即将这个素材利用起来,编成一道综合题,在教学中使用。既复习了物理知识,又向同学们介绍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说来,从报纸中挖掘有用的信息这个习惯,我还是从华罗庚教授那里学来的。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1962年,我获得北京市首届高中生数学竞赛第一名后,华罗庚教授接见了我们这些获奖者,并跟我们座谈。座谈中,他问我们:你们知道苏联发射洲际导弹了吗?我们说:知道!华教授又问:你们知道是从哪里发射的吗?我们说:苏联!华教授哈哈一笑说:废话!我是问你们能不能说出发射的具体地理位置?我们都傻眼了。心想,这是军事机密,报纸上是不会登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呢?华教授说:我知道。你们回忆一下,报上在登苏联发射洲际导弹的公告时,是不是列出了太平洋中的四个点的坐标,并警告说在洲际导弹试验期间,任何飞机、船只不要进入那四个点连成的区域?这里就泄露了机密!你们想:把四个点分成东西两组,过每组的两个点可以作地球的一个大圆,这两个大圆有两个交点,北边的那个交点就一定是苏联洲际导弹的发射基地了!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华教授接着说,如果是我们发射洲际导弹,在发布公告时,我就只给出太平洋中一个点的坐标,然后说试验区域是以该点为圆心,某长度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这样,别人就无法推算咱们发射基地的具体位置了。从此以后,我在看报纸的时候,就特别注意那些蛛丝马迹,设法从中挖掘出隐藏在其中的更深层的信息。
在盂县工作期间,学校有晚自习,因此很少有机会看电视。一天,我在看电视新闻时,恰好在播放神舟三号发射的现场录象。我一面看电视,一面掐着自己的脉搏估算了一下,从点火启动到火箭尾部离开发射塔架顶部,大约用了8秒钟。从画面上看,发射塔架高度大约100m。我就想,这不又是一道非常好的物理题吗?我查阅了有关神舟三号飞船和长城运载火箭的资料。发射前火箭总质量为200t。如果把火箭在开始阶段的运动视为匀加速运动,就可以求出该阶段火箭的平均推力大小。
2002年我随山西省特级教师考察团赴香港、澳门考察,其间有机会到香港海洋公园游览。我们几个物理老师坐上了“跳楼机”去亲身体验失重的感觉。在排队其间,我就注意观察这种游乐机的运转情况,包括塔的高度、自由下落的高度、缓冲的高度等。我发现游客的运动正是高中物理中一种典型的运动:物体先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紧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我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又编成了一道好题。
2000年我又学会了上网,在网上搜索教学资料就成了我的又一个习惯。从网上搜索资料比看书报杂志更优越。看书报杂志,读者是被动的,书上有什么你才能看到什么。上网就不同了,你想了解什么知识,就可以去搜索,而且搜索到的资料可以立即下载并打印出来。比如有关风力发电、电磁炮、和平号轨道站、哈勃望远镜和最近报道的太阳风帆、深度撞击等相关信息,我都是从网上得到的。
学会现代教育手段,特别是熟练掌握电脑知识和技能,已经是对当代教师的必不可少的要求了。我是在1999年下决心学电脑的。这个决心是挺难下的。一是因为当时电脑汉化水平还不高,而我没有学过英语;二是输入法是个大问题,拼音我没有学过,五笔字型又记不住。后来想了想,还是学拼音吧。因为我是在北京上的中学、大学,普通话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只要学会了拼音,就可以打字。为了躲过“千年虫”,我决定过了2000年春节就立即买电脑。我记得很清楚,号,我请学校的计算机老师和我一起去太原买电脑。为了保险,我还买了一个写字板。如果拼音一时掌握不了,就先用写字板输入。为了记住键盘上各个键的位置,那两天一有机会我就用手在大腿上、在肚皮上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星期,我就能在键盘上盲打了!
为了能在电脑上备课,除了输入汉字以外,作图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计算机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琢磨在WORD文档中怎样输入图形。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终于基本上掌握了在WORD文档中直接作图的方法。当我把自己用电脑编辑出来的第一份考试题打印出来的时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又陆续学习了几种课件的制作方法,制作的课件《人造卫星》、《简谐运动图象》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全国性评比中两次获得了二等奖。在阳泉市的教学课件比赛中也获得了好成绩。
2000年5月,我开始学习上网,并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个人专辑。在网上,我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认识了很多同行。在上网的过程中,我发现,一方面现在上网的教员中年轻人多,他们有比较熟练的电脑技能,能制作很精美的课件和教案、试题,但他们的教学经验不足,编制的教案和试题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电脑水平又不高,他们的教学经验无法上传到网上,和广大教师共享。我决心把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创建最优秀的个人专辑。
我根据自己多年带高三毕业班的教学经验,整理了一套物理总复习教案,同时整理了相应的习题和单元检测题。还把自己在书报杂志上收集到的教学素材,科研论文也发到网上,受到全国各地同行的欢迎。现在我的个人专辑可以说是所有物理教师个人专辑中内容最丰富、水平最高、最受欢迎的一个专辑。
2004年冬天,阳泉市科协主席到北京开会,专门找到我。她说,你到北京后,阳泉很多老师都非常想念你,希望继续从你那里学习物理教学经验。很多学生也还想浏览你的教学资料。我们阳泉科协网站决定给你开辟一个专门的栏目,希望你能把现在的教学资源传上来,让阳泉的学生能继续得到你的帮助!我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这个网是免费开放的,互动性也很好。我把这个网站也介绍给了咱们附中的学生,又很多学生就是在这个网站上和我联系的。
2001年,山西教育出版社请我编写教辅资料,并且要用电子版。我想,这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就接下了这个任务。我完成编写任务后,用电子邮件把稿子传到了出版社。几天后,出版社编辑叫我亲自去一趟。我以为是要校对稿子,就马上赶去了。没想到,刚到编辑的办公室,还没有坐稳,就被漂亮的女编辑当着很多老师的面训了一顿。原来我是第一次编写电子版,没有专门学习过编辑电子版的要求,因此很多地方都不符合编写电子版的要求,无法排印。比如英文字母就有很多讲究:凡是用来表示物理量的,必须用斜体,比如力应该写成F,不能写成F;速度应该写成v,不能写成v。而表示物理量单位的,又必须用正体,比如长度单位米应该用m,不能写成m;电场强度单位应该用V/m,不能写成V/m。插图中所用字母的字号要比正文中的字号小半号,比如正文用的是五号字,插图中的字母就必须用小五号字。就连标点符号应该用全角还是半角也有讲究。怪不得编辑要训我,按照这个标准,我的稿子的确要返工。我心服口服地接收了批评。临走还多次向孙编辑表示感谢,因为她的确教会了我很多知识。回去后,我连夜加班,很快按照要求把稿子修改好了。
真是不打不相识。那次以后,我每次送稿子前,都要反复核对,生怕再挨编辑的训。由于我交的稿子内容充实新颖,格式又标准,孙编辑看了以后非常满意,说象这样的稿子审起来真是痛快。以后便经常向我约稿,还请我帮她出主意,使出版的教辅资料更适合学生的需要。
2002年,根据高考改革的需要,人教社委托延边教育出版社编写一套适应理科综合考试的教辅资料。由于山西、天津、江西是最早开始进行高中新教材试点的,山西又是其中最先进行“3+综”考试试点的,因此他们与山西省教委教研室联系,寻找合适的主编。省教研室向他们推荐了我,让我挂帅,再联系化学、生物老师,共同完成编写任务。有了给山西省教育出版社编写教辅资料的经验,我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编写过程中,又向延边出版社的编辑们学会了不少编写电子版的技术。
&&&&通过自己35年的教学经历,我真正感到学无止境。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就要舍得投入。
在盂县中学的时候,我每天早上7点就到校,中午回家吃饭,饭后又立刻返回学校,一直到晚上10点下了晚自习,才和学生们一起离校。在学校,总感到有做不完的事。
在80年代,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脑,给学生印发讲义和作业全靠刻蜡纸。那时,学校有打印室,但交到打印室去打印很不方便,一是不及时,由于要打印的人多,总得过一、两天才能拿到打好的材料;二是不能一次完成,物理文稿中有很多图形,打印室的人画不了,等他们打出来后,还要自己去补画、校对,往往赶不上用;三是不能及时修改,我编写资料的时候习惯于随时修改。写到某一个地方,觉得这样写可能更好,就随时改动了。而送到文印室去打印就做不到这点。所以我就干脆领了一台油印机放在自己办公室,坚持自己刻蜡纸,自己印刷。平均每天要刻印一张蜡纸。
有不少老师为了省事,就买现成的复习资料发给学生。一方面可以省力,一方面还可以从推销商那里得点回扣。我不这样做,仍然坚持自己编写资料。我认为教学要想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针对性。再好的资料,只能作为老师的参考,不能直接发给学生。再说,那些廉价的复习资料很多都是盗版的,有很多知识性的错误,还有很多已经过时的内容。用这些资料教学,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非常被动。我始终坚持自编教案、习题,使每年的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习题的数量、难度也都恰到好处。从1980年起,我连续带了20多年高三,积攒起来的手写教案和习题有将近一米高那么一大摞。
其实,在盂县中学任教的时候,我的家庭负担是很重的。我爱人和岳父都由于脑血管病留下偏瘫的后遗症,两个孩子都在念书,岳母身体也不太好。实际上里里外外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我一手去操办。本来我可以申请少带点课,多抽出点时间照顾家庭。但我又想,正是为了支撑这个家,我更应该把工作做得出色。我把洗衣服、买煤气、买米面等事情都安排到星期天、节假日来办。平常我每天中午都回家吃饭,顺路在街上买好蔬菜、水果和生活用品。一天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学校里了。看来这样是苦了点,但我心里是很塌实的。
事情就是这样:你要是把教学当成一个事业来做,而不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那就要舍得投入。这样做看起来好象是吃了亏,但实际上,在全身心的投入中,自己会在这种奋斗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2000年后,我有了电脑,也用上了互连网,有不少资料、试题都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但我还是坚持把下载的资料加以改造,使它更适用与自己的学生。每年高考后,我都要把各地区的物理试题下载下来,然后制作成WORD文挡,以便于教学中使用。在暑假中,我在总结上一学年教学工作,并分析当年高考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改编、充实下一学年的教案和习题。以今年为例,6月8日理综考试以后,我就每天上网搜索,及时下载全国各地共6套理科综合试题和3套物理单科试题。到6月17日,我就把这些试题都打印成WORD格式(理综试题只打印了物理部分),并加以分类,为下学年的高三教学做好准备。
高考模式改为“3+综合”后,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程合在一份试题中进行考试。这在备考中就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有人出面组题,即把三门课程的试题,按高考说明规定的题型、题量和排列顺序组合起来,成为理科综合试卷。在盂县中学的时候,我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这份工作。每年到了4、5月份,是我最忙的时候。因为那段时间,每周要有一次理综模拟,一共要组9份试卷。物理试题好说,我可以自己收集编写,化学、生物两门,我就只能亲自找备课组长去要题,然后把三门课的题都在电脑中打出来(化学、生物的组长电脑水平不过关,打印太慢,也不会编辑)。试题中的文字还比较好办,难点在化学、生物试题都会有很多图,尤其是化学实验装置图、有机大分子的结构式和生物试题中的图表,非常难画,有时一个图就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每份试题都要花十几个小时才能编辑出来。然后还要打印出3份,分给各科备课组长复核、修改,最后才能定稿。这个工作真是非常累人,但也使我的电脑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我在组题的过程中,还学了解了不少化学、生物知识,为我后来主编理综教辅资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到北京师大附中后,我仍然坚持原来的传统,每天7点准时到办公室,即使当天没有课,我也准时到校。我觉得学校才是工作的最好场所。在家里备课,效率总是很低。而且在学校也方便同学们随时来答疑。无论教研组里安排我出统练题还是准备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我也都欣然接受,并尽量提前完成。这样做,我感到很充实。
日,是北京大学的100周年校庆。我是1968年毕业的,所以恰好也是我们这个年级毕业30周年纪念日。我和同学们相约一起回到了母校。在年级聚会上,我被推举代表我们班发言。当年我们班的同学,现在很多是大学教授、系主任,或各省计算中心负责人,他们推举我发言,也说明在他们眼中,中学教育非常重要!中学教员非常光荣!在发言中我说:“有人讲当教员就象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我不这样看。根据近30年当教员的亲身体会,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改成:教员就象红烛‘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因为我在教育别人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人身价值。自己的学识、修养和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育事业真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当老师!”
教育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再高明的教师,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才能有所建树。真可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圆。”
我刚调到盂县中学的时候,物理是学校里最薄弱的学科。当时的物理组有3位主要的老师,但他们互相研究很少,协作不够。有笑话说,有一道物理单项选择题,考试后各班进行讲评,三位老师在班里给出的正确答案分别是A、B、C,而实际上的正确答案是D!当然这个笑话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也反映了当时物理组的状况。
我到盂县中学后,决心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当时我给校长立过军令状:一年内保证改变物理的落后面貌,否则甘愿受罚,自动退出盂县中学。我分析,物理组的这几位老师都很有个性,谁也不服谁。要想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拧成一股劲,就得自己先做出成绩来,让他们信服。所以第一年我在组里没有多说什么,也不和他们争论,只是埋头苦干。他们也搞不清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此也不敢大意。结果,一年下来成绩相当出色。&
1983年高考,全省的物理及格率只有21%,盂县中学达到了41%,我带的班更是高达56%,一步跨进了全省的先进行列!这次成功使大家认识到:盂县中学的学生是优秀的!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成绩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由于事实说明我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所以第二年,我就“毛遂自荐”在每周一下午的教研组活动时间,讲这一周的教学内容安排,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习题的编制等等,做到全年级教学进度、课后习题、章末单元测试题和答案的四统一。我是以副校长的身份调到盂县中学的,实际上我做了一个高三物理备课组长的工作。我连续在高三带课,实际上把学校的物理老师培训了一遍又一遍,尤其是年轻教师,进步非常明显。物理组很快成为学校的优秀教研组,物理学科也成了学校的拳头科目。在1987年高考中,盂县中学还出了山西省理科状元。这下,盂县中学在山西省出了名。省城太原、榆次和周围各县的学生纷纷涌到盂县中学读高中。我的外甥女,在北京没考上大学,也到盂县来补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一个学校的物理成绩好,还不是我的目的。我要使阳泉市的物理成绩占据山西省的头把交椅。1995年,我向阳泉市教研室提出倡议,建议成立中心教研组,由各县区各科的学科带头人组成市中心教研组,每月活动一次。每次深入一所中学,去听一节课、评一节课、进行一个专题讨论。他们采纳了我的建议。我们物理中心组的7位老师非常齐心,每次活动都认真听课,听完以后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主要是毫不客气的评头品足,并当场提出改进建议。这样做,不仅使讲课的老师有很大收获,听课的所有老师都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我还多次应邀到各县区一中去做物理讲座,交流教学心得。这样做的结果,使阳泉市的物理成绩在山西省各地区中遥遥领先。
&&&&有了互联网以后,我的眼光又从阳泉市、山西省转向了全国。我发现,有了互联网,地球确实变小了。以前人们的观念中,以上海、湖北为代表的南方省市是在高考中引领潮流的。往往是上海市最先推出某种新的试题题型,然后传到北京;通过北京市的海淀区、西城区的模拟试题,才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但有了互联网,谁都可以上传、下载资料,只要好,就有人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湖北一所很有名的学校,上传的物理试题中,竟然有我新编的关于离子发动机和列车编组站等好几道题!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因为我的作图是有特点的,题中的数据也是我给出的。我非常兴奋!后来在全国不少物理网站上,我都发现有我的教案和试题。有人说,你别再往网上上传资料了,又没有任何报酬,你也不怕别人盗版?我想,这里没有什么知识产权的问题。我又没有把整本书的电子版上传上去。自己有了好的想法,有了好的资料,让大家分享,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有什么不好呢?在网站上,我结识了全国各地很多优秀的物理老师,大家通过e-mail进行学术研究,交换教学资源。我的学生不少也成了物理教师,他们也经常在网上和我一起继续探讨物理问题。有一位新疆的物理老师,在春节前专门给我寄来新疆特产巴旦木让我品尝。这种学术交流的氛围使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一次,有位出版商给我打电话,说在网上看到我关于理科综合新题型的文章很有创意,里面的例题也都特别联系实际。问我能不能跟我合作,把这些资料整理成册,出一本书?我想这是件好事,就答应了。很快《理科综合(物理部分)阅读材料和新型题例》这本书就出版了。可见,把自己的资源上传到网上,不仅给别人带来方便,给自己也会带来机会。
为了使青年教师更快的成长,有了出版任务,我会主动分配给他们写某些章节。他们写完后,由我审查修改。实际上,审查修改比亲自撰写还要费力得多。因为你要找到他的思路,要纠正他的某些指导思想。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这种机会是很难得的。整个编写、修改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提高是很大的。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省级出版物的封面上,脸上流露出无法掩盖的兴奋!从这张笑脸上,我看到的绝不只是激动与自豪,更多的是他们献身教师事业的决心!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教学工作还会搞不好吗?
2003年我来到北京师大附中后,在高三物理组工作。这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团队,和物理组的老师们一起工作,感到心情格外舒畅。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我在盂县中学的时候,学校特别强调升学率。客观地说,这跟当地的环境有关。在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小县城,要想跳出“农门”,只有考大学这一条路。因此政府也好,老百姓也好,对升学率都特别重视。可以说,升学率就是学校能否存在和发展的命根子。盂县所在的阳泉市本来就不大,在它的三区两县中,哪所学校的升学率高,县、市政府就会给重奖,老百姓就满意,全市的高分学生就往那所学校挤。生源好了,升学率自然就会高,经济效益也会更好,这样就形成一种良形循环。在这种压力下,学校自然重视分数,教师的奖金也就和分数紧密挂钩。各学科高考成绩名列全市排队第一、第二的享受一等奖,第三到第五的享受二等奖,第六名以下就只能享受三等奖了。如果全校高考总成绩和达线人数是全市第一,那还能享受重奖。同一科目的任课老师之间,根据高考均分的高低和所带班达线人数的多少,奖金额也是有差别的,最高可以达到一万元以上,而最低只有两千元。在这种氛围下,老师之间的竞争就很激烈,在有些教研组内就存在互相保守的现象:有好的资料自己拿着不让别人知道,有好的教学心得也不互相交流……。
在北京师大附中,情况就完全不同,教学研究的气氛非常浓,在办公室经常共同讨论问题,研究突破难点的方法。有时侯一时得不出结论,大家就回家后继续琢磨,第二天继续讨论。不管谁有了好的资料,马上就会说:“我这里有好东西,谁要拷?”于是大家一涌而上,都拿过优盘来拷到自己电脑里。中午答疑的时候,哪个老师身边围的学生太多了,忙不过来,其他老师就会主动过来解围:“有什么问题可以找我!”
这两年高三物理组没有给学生订过一本教辅资料,全是老师们分工合作,自己编写习题和测试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和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编出来的资料更适合附中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效果特别好。教研组在分配任务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承担任务。如果哪位老师有别的工作,一时忙不过来,其他老师就会主动过来帮忙。自编资料的过程也使全体老师得到了提高,手里的资料也丰富了许多。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共同编辑出版了多本教学参考书,并获得出版社和读者的一致好评。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真是一种享受。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的这句名言有一定的道理。我想教员也一样,不想当名师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要想当名师,除了自己努力奋斗,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以外,善于抓住机遇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从1982年正式调到盂县中学后,既是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又是带满工作量的高三任课老师。几年来,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1988年开学,阳泉市教委的领导到各校巡视工作,到了盂县中学。吃饭的时候教委主任对我说:“你在盂县干了这么多年,成绩又那么好,有没有打算去市里发展呀?”我说:“在县里就挺好的,目前我还没有那个打算。”主任又问我:“那你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需要教委帮忙吗?”我说:“困难我自己都能克服,就是心里有点不服气:干了这么多年,成绩也很好,但是连一个市劳模都没当上。”因为象我们这样的县级学校,市级劳模的指标两、三年才有一次机会。有时市里指定这个名额给校领导,我是副职,人家还有校长和书记,当然轮不到我;有时市里又指定这个名额给教学一线的带课老师,我又挂着“副校长”的头衔,也轮不到我。弄来弄去我只得过两次县劳模。主任说:“知道了,这样吧,你把你的情况写一个材料寄给我,明年争取给你一个‘带帽子’指标。”意思就是说,这个指标由市里指定给我。我说好,谢谢主任,就这么办!1989年5月,我果然成了阳泉市劳动模范,而且还是特级劳模!那一年山西省恰好开省劳模会,找各市要材料,市教委把我写的那份材料报了上去,结果我又被评上了山西省劳动模范!1989年是我国第5个教师节,国家教委、人事部和全国教育工会第一次联合评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阳泉市有两个名额,我在推荐名单中排第三。但是无巧不成书,就在公布结果的前一天,国家教委发来明传电报,说凡是以前已经当过部级劳模的,这次不再参选。前两名中恰好有一名当过部级劳模,因此,我就得到了这个名额。也就是说,这一年我几乎同时得到了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三个劳动模范称号!回想起来,我和教委主任的那次谈话太重要了。我想:自己努力工作是根本,但是必要的时候抓住机遇,推销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
1990年山西省教委第一次在全省范围内评选教学能手,要求全省中小学校从县级开始层层选拔。我又一次抓住了机会。那次的选拔很严格。既要求所教知识内容科学严谨,又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半。讲课的课题是在讲课前三小时抓阄确定的,学生是临时确定的外校的班级。记得在省里讲课的那次,我抽到的题目是“万有引力人造卫星”,这本来是两到三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现在在一课时就要完成。听课的学生是临汾一中(省重点中学)高一的学生。好在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对人造卫星的教学进行过专题总结,所以顺利上完了这节课。下课后,物理组评委组长、省教科所理科组组长王老师跟我聊天,他说:“你在1988年参加过特级教师评选吧?你知道当时你为什么落选了吗?”我说:“参加过啊,但是我真不知道落选的原因。”他告诉我,当年他也是评委会的,所以记得我的名字。他说,1987年开始评教师职称,你开始是一级,后来破格上了高级。评特级时,十个物理教师你排第三,但当时规定特级教师年龄一般要50岁以上,你才43岁;学科教龄一般要超过25年,你满打满算才18年。所以结论是再锻炼几年,下次再评吧!我就说,那下次有了评选的机会,您可早点告诉我,我好做准备。
1993年3月,省里要开高考研讨会,请专家做高考总复习的指导报告。会前王老师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在会上讲一讲光学的总复习?我一听:机会来了,就毫不犹豫地说:能!他接着又说:“这次会议内容很多,你先准备好。如果有时间,你就讲30分钟,如果没时间,就不安排你讲了。这样行吗?”我说:“行!”心里想,王老师这是在考验我。因为物理高考中,光学是最次要的章节。不过,我可得全力准备好这个讲座,把这第一炮打响。同时,我还把讲座内容印了300份,后面都打印上“盂县中学胡朗”。心里想:如果没有时间上台讲,我就把这些材料发出去,照样能扩大影响。那次会上,按照原来的安排,有半天时间是听北京一位专家的录音报告。没想到,由于录音质量不好,根本听不清。那半天的时间就没有什么可安排了。这时王老师问我:“你准备好了吗?能讲多少时间?”我说:“准备好了,讲两个小时没问题!”结果那天讲的效果特别好,全场几百人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来回走动。因为我讲的都是多年教学中发现的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针对性强,复习的思路也很清晰。王老师在作大会总结的时候说:“大家都要象胡老师那样,善于总结规律,善于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复习指导。那样高考成绩肯定能上去。”我带来的300份讲稿根本不够用,王老师把他准备留底的20份也发出去了。散会后,还有不少老师找我要讲稿。后来我才知道,前几位做讲座的老师,都是山西省的特级教师。我讲的时候,他们也都在下面听。我讲完以后,他们对我的这个讲座都给予肯定。这些特级教师可都是省特级教师的评委呀!这为我下次申报特级教师显然是太有利了。1994年,我终于如愿以尝被评为山西省特级教师。我庆幸自己又一次抓住了机会。
从1993年以后,省里的每次高考研讨会(包括省教研室组织的和省物理教学研究会组织的)都要安排我做指导报告。开始是请三个人讲一天,一人讲一部分;后来是请两个人讲一天;到2000年以后,就只请我一个人讲了。直到2004年3月,我已经回到了北京,山西省教研室还是请我去做了一天的高考研讨报告。
&&&&1993年,阳泉市人事局就来盂县考察,了解哪些人可以申报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当时,学校把我报上去了。但那时的文件中规定:申报人必须是正高职称。也就是说,必须有相当于教授级的专业技术职称才有资格申报,而中学高级教师只相当于副教授级,即使是特级教师,也只是个荣誉称号,因此中学教师根本不够申报资格。到1997年,规定有所松动,有特殊贡献的中学高级教师也可以申报了。我报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市人事局填报了申报表。1998年2月,我接到通知,我的申请被批准了!让我亲自到山西省人事厅领证书。当我拿到证书时,心情万分激动!我小心地打开证书,上面写着:“胡朗同志:为了表彰您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决定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证书的右下角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鲜红印章。给我颁发证书的张科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胡朗,你不容易啊!这可是万里挑一呀!全省中小学,你是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5000元津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证书,那可是国家级的专家证书啊!”
我觉得,人的本事没有多少是天生的,大部分的能力都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我体会到:要想当名师,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在教学第一线努力工作,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充实自己;另一方面还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充实和发展自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思教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