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用过山东省莱西市于氏家谱临汾市于氏除疣

*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于氏中药除湿疣这种中药可以吗?
于氏中药除湿疣这种中药可以吗?
于氏中药除湿疣这种中药可以吗?好担心激光做了不治本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皮肤病、性病的诊治。
要考虑这个尖锐湿疣,由HPV病毒感染所致.可以做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做完治疗后观察三个月,夫妻同治.中药无效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皮肤科
&&已帮助用户:5511
问题分析:你好,尖锐湿疣是有人乳头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疗是很容易复发,所以一定要接受规律的治疗。意见建议:如果只做激光治疗,复发的几率是很大的,建议要配合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治疗,之后要配合中药,这样才能彻底的治疗。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24759
问题分析:你好;尖锐湿疣是由HPV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是我国第二大传播疾病,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意见建议:建议;你去正规医院,有一种科学疗法可以治愈不复发。忌食辛辣温热食物:酒、烟、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
问假性湿疣用激光治本吗?
职称:医师
专长:中医科各类疾病
&&已帮助用户:515000
尖锐湿疣的治疗关键是治疗方法一定要正确.不要喝酒, 牛,羊,狗肉,辛辣刺激性食物也暂时不要吃,以免加重病情及影响疗效,激光,冷冻,手术,外用药,打干扰素,白介素,转移因子,胸腺肽,甘露聚糖肽等抗病毒药物都有效果,但是可能复发.
问尖锐湿疣激光手术已经做完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心脑血管、儿科
&&已帮助用户:28240
病情分析: 尖锐湿疣治疗后要注意休息,特别是要注意精神放松,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避免劳累;注意加强营养,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食物,少食猪肉;禁吸烟饮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禁止性生活意见建议:勤洗病变局部,保持局部干净、干燥,患者内裤要宽松、通风(透气)性良好。注意内衣的消毒。
问尖锐湿疣怎么治本?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病毒疣(生殖器疣、肛门湿疣,外阴湿疣)
&&已帮助用户:4446
指导意见:尖锐湿疣激光治疗治标不治本复发率比较高,我们已经十几年不再手术治疗。建议局部抹外用药膏治疗,很快可以一次性治愈不再复发,详情点击咨询进一步了解。
问尖锐湿疣,担心复发用中药巩固可以吗
职称:三级营养师
专长:保健品
&&已帮助用户:0
你好:尖锐湿疣用激光去除是有可能复发的,毕竟你体内有病毒,还有可能又看不到的小的我建议你用点西药抗病毒,中药的效果不确切的。祝早日康复
问尖锐湿疣光知道激光可以治标哪什么药可以治本呢?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常见妇科炎症,肿瘤
&&已帮助用户:242947
病情分析:    在外生殖器部位所见到的疣体,如果比较小则外用药物治疗。主要有,鬼臼毒素酊、足叶草酯酊、氟尿嘧啶等等比较大,可以做激光。意见建议:无论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必需作醋酸白试验,尽量清除疣体损害,以减少复发。
问今天去做了尖锐湿疣的激光,医生说我...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痤疮,扁平疣,老年斑
&&已帮助用户:11617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尖锐湿疣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一般医生做手术,都会做干净的,建议你可以配合口服免疫调节剂,以防止复发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不同生殖疣,临床表现各自不相同。
病毒疣有很多种,每种性病均有几种不同的化验检查方法。
可以用物理方法治疗疣体,如:激光、微波、冷冻等。
药物不能治疗宫颈疣的。长期用药产生耐药,使后续治疗更加困难
一般生殖疣主要是通过不洁生活传播的。
疣相关标签
疣(wart)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表面赘生物,其病各首见与《内经》。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潜伏期为1~...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转载]山东高唐县王治平大夫献出祖传300年接骨秘方
祖传300年秘方接骨膏
处方一(内服接骨丹)&&&&
金精石三钱&&&&&银精石三钱&&&&煅石膏三钱&&&&&龙骨三钱&&&&&血&&竭三钱&&&&自然铜三钱&&&&乳&&&香三钱&没药三钱&&&&&&&雄&&黄三钱&&&&儿&&茶三钱&&&&&青礞石三钱&&&&麝香三分
&&&&&制法:除麝香另研外,其余药共为细末。
&&&&&用法:纱布包好,水煎去渣,加麝香一次服下。
处方二(接骨活血方)&&&&
土&&元五钱&&&&&川&&军三钱&&&&&当&&归三钱&&&&&干&&姜三钱&&&地骨皮三钱&&&&&五加皮三钱&&&桑白皮三钱&&&&&&地&&&龙三钱&&&自然铜三钱&&&&&没&&药三钱&&&硼&&&砂三钱&&&&血&竭二钱&&&琥&&&珀二钱
&&&&&制法:共为细末。
&&&&&服法:每服四钱,开水送服。
处方三(接骨膏)&
生地四两&&&&&熟地四两&&&&&白芷二两&&&&&血竭二两&&&蜈蚣五条&&&&&香油一斤八两&&&&&漳丹十二两&&&&
麝香三钱&&&&&接骨丹一料(见处方一)
&&&&&制法:将前五味药与香油同放锅内,熬枯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先下接骨丹,次下漳丹,最后下麝香,搅匀调成膏。
&&&&&用法:用时贴摊患处,夹板固定。
&&&&&按:此方为1958年山东高唐县王治平大夫献出的祖传三百年的秘方,他在二十年内共治疗骨折患者300余例,均痊愈。【转帖】
我的更多博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杏林苑氏中医尤善伤科,兼精内妇外科。历经数代传人的实践与探索得出一套特有的医门之法和家传验方。据太师父温书香先生言:“家传伤科系清代乾隆年间山东省平度名医于溥泽弟子王泓恩(平度崔家集镇)传于温氏(温家庄温锡庆),曾为山东军阀张宗昌秘书朱天章之子治愈胫骨骨折而名扬于平度。”我自幼授业于太师父温书香先生。先生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家传绝学,倾囊相授。得其“医乃仁术”的治学精神和“药的临床经验。虽学乃进,仍精研岐黄,博采众家之长,在二十余年的临床诊疗工作中秉承“中西之医并举,新旧之论融会,难易之机诠释,古今之法贯通。”总结出苑氏中医诠贯法。在治疗骨伤科,内科,妇科,外科等疑难杂症中,病同异论,辨证济全,贯药精准,疗效确切。&&&&&
太师父言:“王鸿恩受业於溥泽。鸿恩传其业於温锡庆,锡庆传於温书林,书林传於温书香,温书荣。”太师父已故传衣钵于舅父温作成及我。
&&&&&&&&&&&
——名医于溥泽传奇(一)
●于治江
清朝乾隆年间,平度西乡古庄村,出了一位名医于溥泽,字介霖,号北涛。廪生,乾隆庚申恩科副贡,甲午科举人。生于乾隆十年(1745年),卒于嘉庆九年。他自幼颖悟,勤奋好学,秀才时,诗、文、辞赋名噪乡里,29岁乡试中乾隆甲午科举人。他曾出任滨州州学训导,因生性怪僻,厌恶官场,在仕三年,便辞职归乡。始专攻经史,兼学医书,中年后潜心医学研究。他深悟中国古代医学之精髓,既有精湛的理论体系,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医学著作堪称为国粹。他深知,掌握医学能解除病人疾苦,尚能保护百姓安康,是以立志中医学。更对《素问》、《灵枢》、《金匮要略》、《伤寒论》等经典医书,进行了精深研究,心得独到,多有建树。他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因而不辞辛劳,躬身临床,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疾苦。
为提高医术,他曾拜于昌邑县名医黄元御(字坤载,号研农)门下,虚心求师,励精研读,造诣非浅。曾撰写了《医学诗话》、《云巢医案》等医书。他的《伤寒指南》两卷、《要略厘词》六卷及《药文》等书,至今尚存于平度、昌邑等地,被视为医学瑰宝,许多老中医能信口诵出,并用于临床。
先生广术博学,善集古人之大成,累世人之所长,故对疑难病,尤其对妇女、小儿痘疹科颇为擅长,大有起死回生之术。他身为平度名医,但不保守,收徒不忌内外,是以二百年来,平度及邻县中医颇多,皆受先生之影响。先生医德高尚,不媚权贵,乐为平民治病,及至予药而不收钱。乾隆五十年,他行医之京师,曾揭皇榜为乾隆的女儿治病,公主痊愈,龙颜大悦,欲以公主妻之,溥泽婉言谢绝。帝感其诚,御赐金匾一块,上书“神医于溥泽”。
先生骑驴悬壶行医,约半个中国,沿途造福于病人。以长途跋涉之故,劳累成疾,于嘉庆九年在家乡病故,终年59岁。他虽未青史留名,但其事迹,至今传奇般为人们流传着。
一针救二命
溥泽行医至河南,见一家出殡,哭声甚恸,又见棺材里往外流血,他断定死者是个产妇。先生沉思了一会儿,长叹道:“出殡都是抬死人,这家却把活人抬出去,是两条人命啊!”丧主听后,双膝跪在地上,求先生救命。溥泽让其抬回家中,开棺抬出死者,在他的腹部下了两根银针。少顷,死者呻吟了一声,随之生下一个婴儿,产妇也睁开了眼睛。合家哭拜在地,说道:“先生真神医,一针救了俺家两条命啊!”先生说:“医者只察细微,不依神算。这位妇人,流血鲜红,是因难产造成假死,其实心脏还在微弱地跳动,若超出两天,就无法救了。”
走线评脉公主病愈
乾隆的女儿得了种怪病,厌食,常年卧床,以花为伴,离则命危,宫中名医皆无能为力。无奈,只好贴出皇榜,求贤医治。恰值溥泽行医至京师,欲展平生之所学便揭下皇榜,随门卫进宫。清宫有禁律,医生为两宫女眷诊病,需隔帐走线评脉。先生断定,公主之病以长期安逸所致,酿成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致使四肢乏力,用针灸可奏效。然而,近体下针亦冒犯禁忌。先生找来公主的贴身侍女,询问公主发病时的特征。侍女说,公主爱花如命,一时离了,便成呆人,其状叫人可怜。先生豁然开朗,忙对侍女说:“你到公主床边搬着花盆就走,什么话不说,这样公主的病方能治好。”
公主见侍女搬花,赤脚就撵,躲在屏风后的溥泽,见公主近前,冷不丁一针刺入公主腹部,公主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先生忙叫宫女将其抬回床上,两个时辰后,公主的体态平静了,第二天,便叫宫女拿饭吃。月后,康复如初。帝、后见女儿痊愈,大喜,便召见先生,意欲将女儿许配于他,先生以有结发夫妻为由,婉言谢绝。乾隆是个明君,向以仁义孝道为重,便不强求,又留他于朝廷中当御医,先生勉强住了两年,以回乡尽孝为由,离开宫中,回到故乡,开始了行医生涯。行前,皇上将御笔“神医于溥泽”的金匾赐予先生。
《要略釐辭》十八卷,(清)于溥澤撰。清嘉慶三年(1798)活字印本。半叶十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單魚尾,無界格,四周雙邊。半框橫13.3釐米,縱19.7釐米。四冊。&
《中國中醫古籍總目》第52頁著錄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活字本”,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藏“刻本”,實即此嘉慶活字印本。&
于溥澤(),字皆霖,又字芥林,號雲巢,又號之萊山人。平度州寧公鄉古莊村(今屬山東省青島市轄平度市馬戈莊鎮)人。民國《續平度縣志》卷八有傳:“于溥澤,字皆霖,一字芥林,古莊人。乾隆甲午舉人,濱州訓導。於書無所不讀,尤工詞章,嗜考據,著《群經錯簡》四十卷。而專精致力者尤在於醫學,嘗遊學於昌邑黃坤載之門,得其指授,凡奇難疑症,經手輒愈。著有《雲巢醫案》、《要略釐辭》、《醫學詩話》、《傷寒指南》。邑之以醫名者,其淵源多出於溥澤。”
又同卷:“陳濂,西鄉沙嶺村人。……受業於溥澤,盡得其祕。濂傳其業於馬景烈等,景烈傳於尚華。”
所以,新脩《平度縣誌》說:“于溥澤醫術高明,善治疑難之症,他自己是平度名醫,且樂於授徒。近二百年來,平度西鄉多醫,和他的傳授與影響關係很大。”&
乾隆五十一年(1786),于溥澤進京會試,在玄武門教堂受洗奉教而歸。前引民國《續平度縣志》卷十一《藝文志》錄溥澤詩四首:
秋意透人骨,飛下泬寥天。
南山插天起,白雲蓬蓬然。
雲本山中生,繚繞山之巔。
高堂邈千里,白髮嗟暮年。
行子未授衣,得非心所牽。
北行畱別諸子
詰旦吾行矣,持觴慘不歡。文章諸子在,出處古人難。
滄海白雲起,滹沱黃葉乾。臨歧何以贈,北斗醉中看。
滄海煙雲一釣竿,秋風吹上□根寒。
蕭蕭落木間天地,兀兀愁人老肺肝。
遠道關心青玉案,早年換骨紫金丹。
知音千古鍾期在,流水高山細細彈。
客心久折大刀頭,古渡蒼茫夜泊舟。
十日雨聲都在水,一天風色欲生秋。
西沽魚稻新詩本,南市鶯花舊酒樓。
剩有鬚眉歸更得,家人莫問黑貂裘。
其中,《北行畱別諸子》一詩應該是于溥澤赴京參加會試那會子寫的。結果呢,沒考中進士,倒是受了天主教的洗禮,返鄉後成為第一個在平度傳播天主教的人。《續平度縣志》卷三記載說:“天主教始於清乾隆間,古莊于溥澤在都城見西教士宣傳天主而悅之,歸傳於鄉。道光時馬家□等處漸立教堂,主教者率法國人。辛丑條約得永租教堂地基之權,其徒彌衆。今則共有教堂三十七處,信徒男女四千三百二十人。”&
1986年出版的《中國中醫研究院圖書館館藏中醫線裝書目》中,著錄有《要略釐辭》的一部“稿本”、一部“抄本”、一部“清咸豐八年戊午(1858)坊刻本”。活字本中很少年代標記,連于溥澤的自序也未署時間。全書唯一的年代標記,是卷首《要略題語》所署“戊午孟秋筆”。這個戊午是哪一年呢?已經有人指出過:“此書甚為稀見,避清諱較嚴,當是清中期活字本。”如果根據避諱能得出“當是清中期活字本”的結論,那么,這個戊午無疑應是嘉慶三年(1798)。從紙墨來看,也更接近嘉慶而不至於晚到咸豐以後。于溥澤時年五十四歲,再六年,于教友就到天主那里報到去了。按新脩《平度縣誌》的說法:“嘉慶九年(1804),病卒於家鄉。”因此,活字本《要略釐辭》很可能是作者的自印之本,是不多見的山東地區木活字印本實物。《宋元明清醫籍年表》將此本歸入道光八年戊子(1828),並著錄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藏有舊鈔本。如果不是該舊鈔本上別有與“道光八年戊子”有關的版本標記,並將“戊午”誤記為“戊子”,則不足為據。
&&&&于溥泽(1745~1804),字皆霖,一字芥林,号北涛,又号之莱山人,平度古庄村(今属马戈庄镇)人。
于氏先世居文登,明初由文登迁平度古庄,世代耕读传家而科举不达。其父愤,庠生。据其家传记载:溥泽少即颖异,家贫读书,每彻夜达旦,19岁中秀才,21岁补廪生,乾隆三十七年(1772)中举,履试礼部不第,出为滨州训导,在任6年告归,乃专心致力于行医济世及学术研究。生平著述甚多,计有《群经错简》四十卷、《性学纂言》十一卷、《古今体诗》四卷、《集陶集唐集杜集邵子朱子诗》一卷、《医学诗话》若干卷、《云巢医案》若干卷(曾刊于江南)、《伤寒指掌》二卷(曾刊于安邱学署)、《要略厘辞》六卷。《要略厘辞》今存,其余各书均散佚。
《要略厘辞》一书,是于氏研究张仲景学说的代表作,是其一生心血之结晶,也是于氏唯一现存的最重要的一部医学巨著。写成后又经数次修改,最后定稿于嘉庆戊午(1798),定稿后,仅过6年于氏就去世了,足见于氏对此书之重视。
于氏对张仲景学说之认识,受方有执、喻嘉言、张路玉诸家之影响较大,疑古精神较强,力主“错简”之说。于氏在此书中说道:“顾其为书(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错乱残缺,晋王氏编之,而篇章失次,金成氏注之,而部帙离居,加以方证舛讹,诠疏迷谬,操技者施用鲜效,乃激为古方不可治今病之说,而弃置高阁矣。窃意从古迄今,无二天地,无二人身,无二风寒暑湿燥火,无二虚实寒热,仰钻之余,矢志厘正。”于氏认为:仲景书经汉末战乱之后,已非完璧,复经王叔和编次,成无已注解,更失其真,乃决心对仲景书加以厘正。其方法是:在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厘正的基础上,“复检《脉经》、《千金方》、《外台秘要》诸书,相互参订,凡《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脱漏者,多在其中,按部就班,各为收入,然后知六经咸隶于伤寒,绝非麻、桂、青龙三纲鼎峙之说,百病总辖于寒热虚实,绝非晋唐以降,补脾胃、温肾命之法之方也。”厘正的具体方法有六:一曰原义,二曰证文,三曰补亡,四曰勘误,五曰祛疑,六曰致用。书中伤寒、杂病对举立论而偏重于伤寒,于氏认为《伤寒论》中确系仲景原文未经后人篡改者,即依文直录,有义隐不显者,即引《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义显之文以证之,继以亡者补之,误者正之,有疑者剖析之,最后归于致用,从而达到厘正仲景书之目的。
通观全书,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于氏认为晋王叔和之《脉经》、唐孙思邈之《千金方》、《千金翼方》及王焘之《外台秘要》诸书均去古未远,书中所引仲景之文均有所本,非后世医家穿凿附会者可比,故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缺略之处,均详引三书有关之文以补正之。凡所引之文,照录不加评论,似是尊孔子“述而不作”之遗教,其间是非曲直,全由读者自己领会,其疑古精神似远在方有执、喻嘉言、张路玉诸家之上,对于仲景书的厘正工作,是由其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今引两条如下,以见此书之崖略,《要略厘辞·太阳论》:“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此条仲景未出方治,于氏认为:病者服桂枝汤所以致吐之故,为内有蓄热使然,为防其以后吐脓血,予犀角地黄汤以清热解毒。《要略厘辞·实病论》:“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肺痈也,桔梗汤主之;肺痈胸肋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葶苈大枣汤主之;胃脘痈者,身皮甲错,或咳或呕,或唾脓血,木占斯散及云母膏主之。”此条专论内痈,首引《金匮要略》文两条,胃脘痈《金匮要略》未载,作者连类及之,复引唐孙思邈论治之文以补充之,颇为贴切。
于氏在研究《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同时,对基础医学的研究亦颇重视。写了多种医学普及读物,今存世者尚有《痘赋》、《药文》二篇。此二文篇幅短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颇切实用。据许多老医生及群众言,昔时平度及昌邑民间医生发蒙时多数诵读过二文,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收到了极佳的医疗效果。今举二文的文字为例,以说明于氏对医学普及之功绩:《痘赋》中写道:“痘本胎毒,号曰天疮,传染由于外感,轻重过于内伤。所喜者,红活紫润,所畏者,里陷干黄。春夏为顺兮,乐其生长;秋冬为逆兮,恶其收藏。秋斑虑恶,冬疹非祥。且如症候殊形,脏腑异状,肝主泪而水绝,肺主涕而脓浆,心斑红艳,脾症赤黄,惟肾经之无病,变黑而可防。”在此段文中,于氏对痘症的起因、发病季节、症候顺逆、脏腑受病等方面均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使读此文的医者、病家对痘症先有了一个纲领性的认识,以下文中于氏又详细地介绍了痘症的治疗方法及用药宜忌,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义。过去,在那痘症猖獗的年代,此文对指导防治痘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许多农村儿童避免了夭亡的命运。《药文》中写道:
“大补元气,人参尚矣,夫泻心火治痢者黄连也,枳实、枳壳不亦宽中而下气哉?今夫姜之制也不一,而其用也各殊:生则至吐,干则暖胃,炮守中而炒益血,至于心痛沉积之用,盖亦高良者也,润之者麦冬,敛之者无味,杏仁滋而黄芪益,表已固矣,何患不治?肝为血海,藏魂而恶风也,温之以萸肉,平之者芍药,归活血而芎补血,头可理也,岂受外邪?至于脾则又变矣,苍术去湿而强脾也,白术益气而燥脾也,莪艹术疗心痛而被积也,若砂仁、厚朴、山楂、莱菔、神曲、麦芽等,皆化痰消食之用也。彼生以泻火,而炙以温中,孰有过于甘草者乎?若论肾为更急矣,熟地补血而益气也,生地凉血而退热也,菟丝明目而补肾也,若附子、肉桂、牛膝、锁阳、石斛等皆助火壮阳具也,彼以益精气而治白浊,不有所谓芡实者乎?”在上引一段文字中,于氏不但用简洁的笔法写明了每味药的性味,而且他连类及之同类药的功用也作了简明的对比,更联系到每味药所入脏腑及所治特点。如此言简意赅看似寻常的文字,非熟读经典著作并富于临床经验的医生是不能为的。故昔时平度及昌邑两县医生初习医时,授业之人多用此文作发蒙之用,因其易记易懂又适于临床之故也。
于氏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技更是有口皆碑,由于记录其治病结晶之《云巢医案》已佚,故无法从其医案之诊病及遣方用药上窥其奥妙。但在于氏逝世后,后人从其《云巢医案》中辑出治疗妇科病的医案,成《于氏妇科》一书。我市已故名老中医许培祚先生生前曾见过此书,据许先生说书中记载于氏治一产妇产后温病一案,具见于氏诊断之精确,胆识之过人,用药之神效。案载:平度西乡一富室少妇,患产后温病,先请一老医诊治,老医遵产后宜补宜温之说,投治产后病之套方生化汤,一剂后产妇即高热不退,再剂即神昏不语。病家又连请数医,均感病情棘手而婉辞不治。病家最后请于溥泽诊治,于氏一见即断为产后温病,邪已传阳明经,乃大胆地投《伤寒论》中治阳明病的白虎汤合承气汤,一剂产妇即高热退,再剂而神志清,病家、医家均叹为神奇。
在平度及昌邑两地群众中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称颂其高超医技的传说,如:有一年于氏根据《内经》司天运气理论推测第二年可能出现瘟疫流行,提醒医家、群众积极做好防病准备,来年果然如其所言,瘟疫流行猖獗,由于医家及群众做了有力的预防工作,避免了瘟疫的大流行,减少了群众的痛苦。其高尚医德更为群众所称道不止,据说于氏诊病时,凡乘轿与骑驴来请者即先赴骑驴者,骑驴与徒步来请者则先赴徒步者,对家贫无力服药者则慷慨赠药,遇到瘟疫流行时又常常广施防疫治病之成药以济世。传说中虽难免有溢美之词,但大部分都是有事实依据的。
于氏有子三人:演纬、演纶、演纪,根据于氏族孙于莲在《要略厘辞》书后跋语记载,至少演纬是知医的,然从其孙辈始,即无以医学传世者。但自于氏始,平度及昌邑言医者皆以于氏之医为宗,称颂其为平度药界师首、医苑班头。
家传骨伤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经过千百次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中药外敷疗法为主,内服汤药,配合中草药熏洗。其特点:止痛快,消肿快,骨折愈合快,无后遗症;极少皮肤过敏,无毒副作用。患者避免了住院手术治疗,减少病人痛苦及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其作用机理主要一是局部用药,使药物有效成份通过皮肤渗透、吸收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去瘀生新,促进骨折愈合;二是内服中药增强人体气血促进骨质生长;三是后期治疗配合中草药熏洗疗法,功能锻炼可以完全避免造成患部的功能障碍。&
中医骨伤科是我院特色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闭合性骨折、骨折后遗症骨不连、颈椎病、股骨头坏死、腰间盘突出、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特别在腰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等疑难疾病的治疗上有了重大突破,经过多年临床治疗,治愈患者千余例,患者遍及全国,治疗水平居国内先进水平。
治疗采用杏林苑氏家传验方—中药汤剂口服及药物薰洗治疗,疗效显著。
&&&&&&&&&&&&&&&&&&&&&&
腰间盘突出症熏洗疗效分析图
熏洗3—4天:
突出物开始萎缩,神经根水肿开始消退,经络逐步疏通,肢体疼痛麻木感明显减轻,活动幅度明显加大;
熏洗5—7天:
突出物进一步萎缩,腰腿疼痛、麻木、冰凉感明显消退, 腰板儿挺直了,睡觉舒坦了,走路也轻松了。
熏洗8—10天:
突出物全面萎缩,神经压迫完全解除,肢体疼痛麻木感彻底消除, 症状消失,破损纤维环修复,恢复腰椎弹性和张力。
&&&&&&&&&&&&
&&&&&&&&&&&&&&&&&&&&&&&&&&&&&&
1、什么是远程会诊?
  &所谓远程会诊,就是利用电子邮件、网站、信件、电话、传真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的治疗方式。
50年代初,美国医疗界开始提出医疗服务个性化、人性化和家庭病床化的服务理念,为满足这些医疗服务需求,便诞生了医疗远程会诊服务。远程会诊诞生后,以其方便、快速、准确的服务特点,很快风靡美国医疗界并进一步传向整个欧洲。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渐开展了远程会诊医疗服务,但因我国医疗界的医生服务意识不高、患者不了解远程会诊的优点,使远程会诊服务一直未得到普及性发展。远程会诊是新型就诊方式,她与邮购的紧密配合,有力的带动了传统治疗方式的改革和进步,为医疗走向区域扩大化、服务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也为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交流医疗服务经验提供了新的准则和工具。
&&&&&&&&&&&&&&&&&&&&&&&&&&&&&
2、远程会诊与传统诊疗方式有什么优势?
  <font COLOR="#、患者无须亲自跑医院;
  2、通过电话、传真或网络传递信息,沟通病情;
  3、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质量与传统诊疗方式一样,但比传统方式更方便,更快捷,随时可以沟通;
  4、医生与医院、会诊医生之间的沟通更方便,更全面,如有必要,可以请世界任何一个医生通过网络会诊;
  5、无须挂号和会诊费。
&&&&&&&&&&&&&&&&&&&&&&&&&
  远程会诊使医生在无须患者亲临的情况下,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全面的、仔细的思考、总结和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制订科学、合适的治疗方案,既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又节省了患者的就诊时间,从而免除了患者长途奔波、挂号排队的劳碌之苦。
3、患者如何参加远程会诊?
&&&&&如果患者尚未在我院咨询和治疗过,想参加我院的远程会诊,可以填写周围血管病专科病历表,并将各种相关检查、化验单寄给我院中医骨病专家组,或者登陆我们的网站,直接点击远程会诊QQ号即可与我院的专家组的专家对话,并利用网络的可视功能可与患者做面对面的交流,以便更详细的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由患者或其家属直接填写电子病历表(包括患者的姓名、详细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本电子病历表格是患者参加我们远程会诊的病情依据,知道多少、填写多少。咨询填写;如有检查单(CT/MRI)的扫描件,可以发入电子信箱:。如果没有扫描仪,可将检查单的详细内容写在留言栏内或把检查单采用书信的方式寄到我院中医周围血管病专家组,需要别人转交信件时,要写清联系人的姓名,以便我们同您保持及时的联系。
4、参加远程会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首先,要让医院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常言道:“病不讳医”,也就是这个意思。要正确、及时而且真实地填写医院寄来的病情调查表或病历表格,这是一种书面形式的望闻问切,也是远程会诊的核心。
2、病历表格填写后,要和关于此病的所有化验单、检查单一同寄到医院,使院方及时、全面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的演变过程、发展过程。
3、寄回病历表格时,要写清楚自己的姓名、详细地址、邮编、电话等联系方式,以便医院同患者保持及时的联系。需要别人转交时,要写清联系人的姓名。
   4、如病情有变化,要及时通知医院。
&&&&&&&&&&&&&&&&&&&&&&&&&&&&&&&&
5、怎样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1)当我们收到患者的电子邮件和填写的病历表格后,在当日完成病历资料整理,归类,并编号存档。
   (2)相关专家阅读病历并检查病历资料是否完整;
  (3)对病历资料不够完整者,专家根据患者提供的联系方式同患者或者他人联系,询问并补充缺项资料,确保完全掌握患者的详细病情;
  (4)在详细、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后,由医院组织相关专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会诊,会诊结果包括:&#9312;患者所患疾病的确切诊断;&#9313;适合患者的具体的治疗方案;&#9314;患者日常生活和饮食中应注意的问题。
   (5)会诊完成后,由专业人员给予回复会诊结果;
   (6)从接到患者的病历到完成会诊和给予回复会诊结果,我们会在48小时内完成。
&&&&&&&&&&&&&&&&&&&&&&&&&&&&&&&
中医正骨疗法
源远流长的中医正骨疗法以"不开刀、不吃药、康复快、花钱少"的特色,治疗骨折、关节脱臼等骨伤疾病,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正骨是中医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医生通过拔伸、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最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病人的骨伤疾病。正骨术中的"小夹板固定"属于中国首创,其后被许多国家效仿。中医正骨术堪称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伟大贡献之一。
  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秦汉时期形成基本理论和技术,世代传承,如《肘后备急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千金要方》、《医宗金鉴》中有大量记载。
  中医正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疗原则及方法,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中医这些简便实用且成本低的疗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断传承发展。其中有些有文献记载,有些只在民间口耳相传得以延续。
  然而,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目前不少医院、甚至中医院已基本放弃了这一疗法,正宗的正骨术只在北派、南派的不到十家医院中传承着。因此,专家们呼吁,不论从继承中华传统医术,还是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角度来看,重塑骨伤治疗原则--先用中医正骨,其次考虑手术治疗很有必要。中医正骨疗法的传承陷入困境,举步维艰。为继承中医正骨这一中华传统医术,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并积极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以促进正骨术的继承和发展。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中医正骨疗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郭维淮、孙树椿、施杞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什么叫周围性面瘫?
&& 发表于日 17:19
阅读(2) 评论(0)
什么叫周围性面瘫?  所谓周围性面瘫(为本专科治疗范围),就是左侧或右侧或整个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左侧或右侧或整个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左侧或右侧或整个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包括急性周围性面瘫(西医叫面神经麻痹),慢性周围性面瘫,面肌痉挛重症(即由面肌痉挛引起的面瘫)。  面瘫,俗称口歪眼斜,简称嘴嘴,西医称为周围性面部神经麻痹,我认为由于出汗多,感冒中风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轻者嘴向对侧歪,重者面部肌肉瘫痪,中脸不闭合、流泪、眉不能皱,个别患者耳根后有疼痛感,我在大量临床经验基础上,根据该病的原因将本病分为五大类型治疗:
  一、牙关风是由出汗多风从牙关进入,一般外敷2-7天既可康复。
  二、双牙风症状多为张口困难,双方用牵正膏1-5天既可。
  三、面部神经麻痹症状为面部三叉神经受风引起,主要症状为耳后疼痛,面部肿大转为炎症,称面部神经炎,次症内服牵正丹1号,配合治疗1-2张即可康复。
  四、面部神经痉挛,发病时面部了陈发性口眼拌跳,病后一切正常,平均每天重复5次,此病由于针灸、烤电易引起炎症或血栓干枯,反而会延长治愈。
  五、脑血栓后遗证,既高血压、脑血栓、半身不遂引起的口歪眼斜,表现为牙齿紧咬、张口困难,治疗时需内服降压或血的中草药.
什么叫周围性面瘫?  所谓周围性面瘫(为本专科治疗范围),就是左侧或右侧或整个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左侧或右侧或整个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左侧或右侧或整个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包括急性周围性面瘫(西医叫面神经麻痹),慢性周围性面瘫,面肌痉挛重症(即由面肌痉挛引起的面瘫)。
面瘫的发病原因及病理  多数是当时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复感风寒,并有病毒参与,在此基础上导致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收缩,使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而中风;最终导致神经水肿,脱髓鞘及轴突变性改变;神经失去应有功能不能支配相应肌肉运动而瘫痪。按照中医理论,以单侧型为例,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遂不利,筋肉失养,故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所牵引,故口歪眼斜。治宜祛风痰,逐淤血,止痉挛,通经络,则病可愈。如果病情迁延多年未愈,血栓没有完全软化,又没有完全机化,则可有钙盐沉着而发生钙化,在静脉内形成质地坚硬的静脉结石。其次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再次是七情过极(喜,怒,忧,思,悲,恐,惊),还有内囊受损,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如耳廓带状疱疹),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肿瘤(如听神经瘤),外伤(如碰摔伤),中毒(如酒精),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族),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特别的,本病的最常见诱因有:掏耳朵、剔牙、饮酒、生气,劳累,冲风或受凉。
面瘫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  在人的面部,如眼、口、鼻周围分布着许多块大大小小的肌肉,这些肌肉有环形的、有条块形的,在面部"横七竖八"地排列着,也正是这些肌块彼此间协调地收缩与舒张,才使人能够自由地闭眼、睁眼、张口、闭口,并且,会牵动面部的皮肤运动,显示出喜怒哀乐等各种丰富的表情。面瘫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面肌麻木抽搐、口角流涎、眉不能抬、吃饭存食、面部无表情等。
  然而,面部肌肉的协调运动是受面神经所支配的,一但面神经受到损伤,如受感染、肿瘤压迫、外伤等,则使面肌失去指挥而处于瘫痪状态,导致出现不能闭眼、闭口不严,由于患侧肌肉不能收缩,所以在笑时嘴会被拉向健侧,故而嘴歪向的一边是好的,并没有瘫痪。
  如果损伤了面神经中的感觉神经纤维,还会出现面部感觉异常,麻木不适,以及舌前2/3的味觉迟钝。
引起周围性面瘫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性病变耳部带状疱疹、脑膜炎、腮腺炎、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
  (2)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颞骨化脓性炎症。
  (3)肿瘤 基底动脉瘤、颅底肿瘤、听神经瘤、颈静脉球肿瘤。
  (4)外伤 颅底骨折、面部外伤。
  (5)中毒 如酒精中毒。
  (6)代谢障碍 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
  (7)血管机能不全
  (8)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为什么有些看似正常的人也患有面瘫?  对于有些轻度的面神经麻痹,看起来和正常人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只要通过以下特殊的检查,便不难发现它的存在。
  (1)睫毛征让患者用力闭眼,当患有面瘫时,他患侧的睫毛就会外露,两侧不对称。
  (2)眼睑震颤现象患者用力闭眼后,用手指来拨开其上眼睑,若某一侧眼睑有轻微颤动,则说明该侧有面神经麻痹。
  (3)瞬目运动做闭眼动作时,如某侧闭眼缓慢不完全,即是有面瘫存在。
  (4)斜卵圆口征令其张大口,患病时,一侧口角下垂,使口呈斜的卵圆形。
面瘫急性期可以用针灸进行治疗?&&
针灸是中国的国宝,它方便易行,对很多疑难杂症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对面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而言,特别是在它的急性期(15天内),很不适合。因为在面瘫急性期,面神经是在充血水肿这时在针灸就会加重病情,所以根据我们的大量临床病例,我们发现很多面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后遗症患者是由于不合适的针刺治疗造成的。所以我们不主张用针灸疗法来治疗面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痹)。面瘫为什么会留下后遗症?&&
面瘫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康复率在 90%
以上。面瘫的治疗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有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面部表情恢复的差不多了就停止了治疗,其实受损的面神经并没有完全修复,不说话不做表情基本正常,但做动作如:鼓腮、努嘴、抬眉、大笑时都会有一些障碍,时间一长还会出现口眼连动、流泪、耳鸣、肌肉萎缩等症状。由于病因比较复杂,有少部分病人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面容状态,这就必须治疗,最大程度的改善面部表情障碍,坚持简单的面部按摩加用我院研制“牵正膏”就可以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加快面神经康复。
1.消毒饮(痤疮饮)银花308公英30地丁15黄芩9黄柏9栀子9生地15丹皮15
丹参15 紫草15 皂刺9 白芷9 ’
2.双土饮(土苓饮)银花30土苓30炒槐米15生地21 丹皮15赤芍2l紫草15
连翘15板蓝根21 蛇舌草21 黄芩15
3.湿热清(清热利湿饮)龙胆草9黄芩9栀子9 柴胡9 生地15 丹皮15
当归9 银花30土茯苓30 泽泻9 车前子15 甘草6
4.消风饮(加味消风散)荆芥9防风9牛蒡子9生地15丹皮15当归9连翘15
苦参9生石膏21 大胡麻9 地肤子21 蝉衣9 苍术9 甘草6
5.祛风饮(养血祛风散)荆芥9防风9当归15白芍15生地15川芎15
刺蒺黎9 黄芪15首乌21 蝉衣9僵蚕9 地肤子21
6.化斑饮(消斑汤)柴胡15 当归9 川芎9 赤芍15 桃仁9 红花9
坤草9 姜黄9 白术9茯苓9 香附9僵蚕9桑叶15 &
7、补发饮(生发饮)熟地2l 首乌21 山萸肉15茯苓15泽泻9当归9川芎9
丹参21菟丝子15 女贞子15 旱莲草9 枸杞子9 侧柏叶9
8.白癜饮:热地15首乌15沙苑子15补骨脂10旱莲草10枸杞子10白蒺藜15
浮萍10 苍耳子10 当归10 川芎10 白芷10 甘草6 稀莶草15
9、退疣饮:麻黄6 薏米30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紫草15 马齿苋30
蛇舌草20 黄芪20 芥穗10 红花15 香附15三棱10连翘15 双花15 甘草6
10、黑豆方:黑豆60 大风子30 白及30 大胡麻15桃仁15 地骨皮15红花15
马齿苋30 黄柏30 甘草15 硼砂15 白鲜皮30
11、凉血消风汤(清热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l半枝莲21山豆根15
苦参10紫草12茜草12 旱莲草12槐米15乌梢蛇10白鲜皮21 蝉蜕10甘草10
12、化瘀消风汤(破瘀消银汤)双花2l土苓21蛇舌草21半枝莲21山豆根15
紫草12茜草12旱莲草12槐米15桃仁10红花10三棱12莪术12白鲜皮21
乌梢蛇10蝉蜕10甘草6
13、1号消风汤(清热疏风汤)双花21连翘15黄芩15山栀10生地15丹皮15
赤芍15紫草10生石膏15苦参10浮萍12菊花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苦参10
薄荷10甘草6
14、2号消风汤(活血消风汤)双花15连翘15黄芩15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丹参15当归15川芎12苦参10白芷15白鲜皮18浮萍12荆芥10防风10
白蒺藜12蝉蜕10甘草6
15、3号消风汤(养血疏风汤)黄芪21双花15连翘15黄芩12当归15丹参21
赤芍21炒白芍2l川芎10白芷15白鲜皮18白蒺藜12荆芥10蝉蜕10甘草6
16、清热止痛汤(消疹止痛汤)柴胡10双花21板蓝根21龙胆草12黄芩15
山栀10丹皮15紫草12薏苡仁30车前子12(包)川楝子12元胡12川芎10
白芷15细辛3白芍21甘草6
17、生发消风汤(除湿生发汤)双花15黄芩15菊花15羌活12白鲜皮21苍术12
薏苡仁30泽泻18茯苓18菟丝子15女贞子15白芷15旱莲草10甘草6
18、除止痒洗药(除癣止痒洗药)藿香21生大黄21黄精21明矾21百部21
川椒21苦参21白鲜皮21
19、清热消痤汤双花21公英21黄芩15山栀10菊花15薏仁30大贝12半夏10
夏枯草12枇把叶12生地15丹皮15赤芍15 皂刺12 甘草6
20、滋肾清肝汤:双花21连翘15黄柏9知母9女贞子12旱莲草12元参12
柴胡9当归12黄芩9陈皮9云苓12甘草9
21、四重汤:灵磁石30代赭石30牡蛎30石决明30
22、清热化瘀汤:忍冬藤花各30赤小豆30泽兰9牛膝9赤芍15黄柏9生地30
公英30甘草9
23、从阴引阳汤:生麻黄15桂枝15当归12白芍9生地15何首乌30怀牛膝30
乌梢蛇12炙鳖甲9制山甲9蜈蚣2条蛇衣3莪术12霜桑叶15紫草30双花30
土苓21甘草9
24、荊防蒺藜汤:荆芥9防风9白蒺藜30蝉衣12当归12川芎9炒枳壳9麻黄9
白术9赤芍15黄芩15甘草9
25、化湿汤:陈皮3苍白术各6泽泻6云苓9滑石12炒莱服子9焦槟榔9
鸡内金15生地6丹皮6黄芩9
26、三妙加味除湿汤:萆薢9川牛膝9黄柏9黄芩15双花21土茯苓21滑石30
泽泻15车前子15陈皮9
27、四重金钩汤:忍冬藤花各30当归12川芎9白芍15鸡血藤30钩藤后下9
白僵蚕9苡仁30四重汤甘草9
28、露蜂房汤:大青叶15板蓝根30紫草30苡仁30蜂房9羌活9防风9甘草9
展筋定痛散
生川草乌10g  生半夏10g  没药12g  乳香10g  儿茶12 g  炙马钱子15g  透骨草15g  伸筋草15g  三七6g  麻黄15g
主治腰椎增生,颈椎增生,骨刺,跌打损伤,风寒湿痛引起的疼痛不止着.用法共为末陈米醋
黑膏药的过老过嫩,是我们在制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与气候,地域,人为等因素有关,直接影响到临床的疗效和使用,如何有效预防呢?下面是我个人总结的一点经验:
&&&&&&&&&&&
其一,黑膏药过老其主要原因是药油熬的太过,比如熬油时火太大或时间太长,一般情况下本人用小火熬三个半小时,要随时调整火的大小,要使油温稳定上升.再一个原因就是油丹比例不对,我用的比例是1:0.38~0.45,油是熬完以后的重量,我们不能忽视了麻油的消耗,比如10斤麻油经过泡药炸药后约消耗1~1.5斤,再经过长达3.5小时的高温熬制还会消耗1.5~2斤,最后还剩约6.5~7斤左右的药油,这时候的油丹比例是比较精确的.膏药过嫩一个是油丹比例不对,再一个是药油熬的太嫩,熬的时间不够油温太低,没有达到滴水成珠的最高境界.
&&&&&&&&&&&
其二,如何补救呢?我建议在下完丹后(丹油反应完毕锅面平静后)即进行老嫩试验,用汤勺取少许膏药入冷水中反复揉捏,不粘手,一拉有丝,再拉就断,手上无油,贴在纸上纸背面不能滋油为老嫩合适,如果粘手,太粘,拔丝太长不易断为太嫩,揉捏费力,太硬,一拉即断为太老.太老应加入1/10(总量)的麻油继续熬炼,过嫩应直接加热继续熬炼直至老嫩合适.较嫩的膏药一旦出锅冷却后不宜再回锅熬炼,这样会越熬越粘,总之,膏药过嫩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补救也较为困难,本人的做法是再熬一锅老的掺一下,虽麻烦但这是最好的补救办法,因此要宁老勿嫩.
结合霍氏膏药熬制方法谈下膏药老嫩问题。1]使用香油作基质,油药之比5-3:1以没盖药材为好。2]炼油要老,下丹要少。3]熬膏不要太老,太老膏药时间一长粘贴不牢。4]膏药太嫩加入老膏补救难免有‘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之麻烦且膏质不好影响药效,宜做成条,撒上滑石粉装袋深埋多日,用时洗净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汾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