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公安局治脚后根板痛的名医

名医治疗腰腿痛方
名医治疗腰腿痛方
名医治疗腰腿痛方
施维智,1917年生,江苏海门人。上海伤科八大家之一,祖传伤科医家第五代,兼精内、外科。是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  施维智认为,腰腿痛起因于劳伤,导致肾气虚损,外邪乘虚袭入,有风、寒、湿、淤、痰之邪,而风寒之邪首当其冲,邪阻经络,气血不畅,发为风寒痹症。本病近似于现代医学的关节炎。  分型辨治  施氏将本病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前者应区别是风胜,还是寒胜;后者应辨明肾阳虚,还是肾阴虚。  寒痹型腰部剧痛,不能转侧,行走困难,遇寒则剧,得热则缓,脉沉,苔白。治以散寒止痛,活血通络,可用地龙舒腰汤:麻黄3克,当归9克,赤芍、制川乌、制乳香、制没药、威灵仙、川牛膝、木瓜各4.5克,广地龙6克,防己12克,三七粉4克(三七粉不和其他药同煎,以煎好的药液将其送下)。  风痹型腰痛或腰腿酸痛,酸胀不舒,游走不定,痛无定处,弯腰欠利,下肢麻木,行走乏力,脉浮,苔白。治以疏风通络,和营活血,可用疏风活血汤:防风、独活、秦艽、赤芍、川芎、威灵仙、五加皮各4.5克,防己12克,当归、川牛膝、桑寄生、川续断各9克。  肾阳虚型腰腿酸软无力,隐隐作痛,劳累后尤甚,神疲气短,面色无华,小便清利,苔白质淡,脉微无力。治以益火之源,可用补肾健腰汤:党参、黄芪、当归、白芍、杜仲、甜苁蓉、淮牛膝、川续断、狗脊各9克,川芎、秦艽、千年健、独活各4.5克。  肾阴虚型腰腿酸软,神疲乏力,疲劳尤甚,面色潮红,眼圈微黯,小便黄赤,舌尖红,脉洪而数。治以育阴壮水,可用育阴健腰汤:党参、黄芪、生地、当归、白芍、枸杞子、川续断、狗脊、淮牛膝、杜仲、鸡血藤各9克,川芎、威灵仙、秦艽各4.5克。  随证加味  下肢麻木,加老鹳草9克,威灵仙、秦艽各4.5克;腰痛胀满,连及胸肋,加香附4.5克,佛手、郁金各9克,茴香2.4克;脾胃困乏,加陈皮4.5克,谷芽、麦芽、藿香、佩兰各9克;日久,痛如针刺,舌质暗红,脉涩,加甲片、刘寄奴各9克,全蝎4.5克,蜈蚣1条。  同时可配合外敷膏药,治疗期间应卧硬板床。  (本刊资料库)  芷倍散外用治遗精  取白芷5克,五倍子10克,烘干共研成细末,用醋及清水各等份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上盖纱布,以膏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敷3~5天即可收到效果。  点评:上方又称“五白散”。中医认为,遗精与肾气不固有关,五倍子收敛性极强,能固肾涩精,是治疗遗精常用药物;白芷芳香而有强烈渗透性,用醋合敷脐眼,有助药性渗透吸收。有报道称 “五白散”对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均有效。  蛋清白糖治疗慢性咽炎  鸡蛋清2个调散,加入白糖50克化开备用。用时用汤匙送下,每次1~2匙,每日2~3次。  点评:慢性咽炎类似中医之“虚火喉痹”,治疗以滋养肺肾、润喉利咽为主。鸡蛋清能清热解毒,可治炎症红肿热痛;白糖润肺生津、和中益脾。此方对慢性咽炎有一定缓解作用。  戒烟小妙方  中药戒烟汤:鱼腥草30克,地龙、远志各15克,藿香、薄荷、甘草各10克,人参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5次饮服。中药戒烟茶:鱼腥草250克,水煎当茶饮,每日早晚各煎1剂服用。  点评:鱼腥草能清热解毒;地龙泻热、止痛、除烦;远志安神、祛痰;藿香化湿和中、止呕,薄荷清利头目、利咽;人参扶正、宁心。上两方对戒烟后产生的烦躁、心慌、头痛、痰多等戒断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可作为一种辅助戒烟手段。
同仁医院领导发的精髓 六个奇特的秘方
一、千金不卖的鼻炎秘方:&牛奶炖香菇,只喝了2次,鼻炎就好了,好神奇。做法是:干香菇一个,发开,切片,放入牛奶中,隔水炖沸,即可食用。发给需要的人试试。二、中老年人腰腿痛:&山茱萸(山萸肉) 我是中医爱好者,受感动再献一方,听老家一老中医说的 ,我们试用过,治好十多人,专治疗中老年人腰腿疼。&方法是:用生山萸肉 50 — 100 克煎熬,早晚分服。&此方效果神奇,我本人及一些朋友都是这样治好的,没什么毒副作用,请大胆服用。对老年人两腿无力效果更好。一般 5 天见效, 10 天一个疗程, 20 天可治好。”& 三 、一个祖传补肾生精方:&药方: 红参10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10克. 熟地黄15克.当归12克. 熟附片12克.&方法: 水煎服,日一剂。&功效: 补肾生精,扶阳养阴。&主治: 男人房事疲倦,腰腿无力,眩昏无神。 此乃祖传秘方,百发百中四、 颈椎病秘方:&药方:生龙牡30克,珍珠母30克,郁金3克,赤芍30克, 白芍药15克,生甘草10克,葛根30克, 旋复花3克。&方法:每天一剂,水煎服,1一2剂即有效果,一般5剂可愈。五、神門穴使你立刻入睡:&神門穴:位於腕橫紋小指側端凹陷處。&作 用: 安定心神的作用非常強,還能瀉心火,睡前點按易入睡。&六、儿童退烧奇方&儿童退烧奇方,立见奇效 (送给住不起院的孩子们)&小孩发烧了去看医生,医生动不动就要求住院 ,一住院就一两千元,医院太黑了,特把这个方法公布出来,献给发烧的儿童们。本人孩子经常发烧,喝过后 ,确有奇效。999感冒冲剂加鲜姜,用开水泡一会儿,喝下,立马退烧。此文章不收藏回去。实在可惜?《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1.头发爱出油&2.面部油亮&3.睡觉留口水 (湿气饱和自行流出)4.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5.小肚子大6.耳内湿(耳禅湿)7.阴部潮湿。湿是如何形成的?例如:早晨洗头未干出行,晚上洗头未干睡觉,刮痧拔罐后8小时内洗澡以及习惯性运动后大汗淋漓未消汗后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内刮痧拔罐的等等。湿: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还有的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长期吃电饭煲煲的大米饭,也容易造成体湿。&体湿的人可以用薏米红豆汤或锅巴来解决。喝上一阵子薏米红豆汤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方法起床时——看感觉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如厕时——看大便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洗漱时——看舌苔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除了以上主要的三点,还有两个判别方法:第一,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第二,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顺便说一个祛湿的妙法,就是点揉承山穴。(还有三阴交, 阴凌泉 都很有用,最好用艾灸 )刚才找了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叫武国忠,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他的博客。&&&&&&&&&&&&&&&&&&&&&&&&&&&&&&&&&&&&&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治湿邪最好的药。我平时给病人开完方子后,总要嘱咐他们在饮食起居上的一些注意事项,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回去熬薏米红豆汤当茶喝。对于不具备这个条件的病人,我会让他用薏米和红豆熬粥,作为晚餐的主食。有人对我说“我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加了一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我说:“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除了红豆薏米粥,大家还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这样,食物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佳品。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脚气:薏米红豆加黄豆咳嗽:意米红豆加梨食欲不振、身体羸瘦:薏米红豆加山药泄泻、腹痛、糖尿病:薏米红豆加南瓜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薏米红豆加芡实孕妇:减薏米,加少量黄芪、党参产妇:减薏米,加大枣、小米、红糖。&&&&&&&&&&&&&&&&& &曾有一个病人向我反映,他和爱人、儿子坚持每天晚餐吃薏米红豆南瓜粥,吃了28天后,3个人的大便都变成了“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型的”,很通畅通了。我说:“不错,你统计得很准确,28天,正好是人体的一个生物周期。经过了一个周期的调理,终于见到效果了”1、薏仁茶:早晚两次,每次5克左右熟薏米粉,用温开水冲服。饭后服用。能润泽肌肤,美白补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根据本店主的经验,加点糖或蜂蜜口味就更好了,很香的,又好吃又美容又减肥!2、解暑茶:将熟薏米粉5克泡500毫升温开水,做茶水饮料饮用,能降署解渴,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3、瘦身汤:A、将鲜牛奶煮沸后加入薏米粉3-5克,搅拌一下即可。润泽肌肤,美白补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排水瘦身。B、乌龙茶、干海带、薏苡仁适量。共研末,沸水冲泡饮用。有减肥之功效。4、薏米粥:薏仁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可以藉由吸附负责消化脂肪的胆盐,使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率变差,进而降低血脂肪。另外,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所以能达到减肥的效果。由于薏仁不容易煮熟,过度烹煮也会破坏效果,所以煮之前最好先用水浸泡三个小时以上。薏仁热量不高,却有饱足感,是养生保健的自然饮食中极富营养、又能清除体内杂质的膳食。5、绿豆薏米粥:将15克大米,15克绿豆,15克薏米洗净,加水熬粥。直接食用可充饥,清热解渴,补肺、健脾胃、清热、祛风湿、消水肿。也可以加上绿豆粉一起做成豆沙,煮成绿豆薏米粥,绿豆和薏仁都有利尿、改善水肿的效果。薏仁本身有淡化黑斑、美白肌肤的功效,而绿豆则有解毒的作用,使体内毒素尽快排出。对于爱美的mm,薏仁粥除了有美白的功效,同时还是一种低卡又可消瘦的减肥食品。6、薏米粥治粉刺:薏米50克,白糖15克。 用法:薏米加水煮粥加白糖服食,每日一次。(中华偏方)7、百合薏米粥:将薏米50克、百合15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薏米热烂,加入蜂蜜调匀,出锅即成。特点: 甜香,热糯,略有清香味,此粥常吃,健脾益胃,泽肤祛斑 ,可用于治疗妇女面部雀斑、痤疮、湿疹等症,对青春少女美容有益。8、钱草苡米粥:将金钱草30克 ,放人沙锅加水煎煮半小时滤渣留汁,放入意米100克煮成粥,加适量糖即成。[功效]利尿,排石,通淋。[主治]肾结石,尿路结石。9、山药苡米粥:[原料] 怀山药、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50克,白糖少许。[制作] 将山药切细,莲子去芯,红枣去核。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粥煮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用法] 空腹食用,每日2次。[疗效] 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腹胀便塘,肢体无力,老年浮肿,妇女带下症。[注意事项]大便秘结者忌食10、百合薏米粥治疗痛风:百合薏米粥可以提供患者必须的热能需求,而且对痛风有直接治疗作用,并能改善其关节炎的症状,是痛风病人的理想主食。在临床治疗当中发现:在低嘌呤饮食的原则下,以百合薏米粥为主食对痛风患者十分有效。[方法]将干百合、薏米、粳米各六十克洗净后放锅中煮粥,每日分中、晚两次服完,连服,症状改善后仍须坚持,每周至少一至二次,以防痛风复发。★★食用薏仁应该注意的事项★1、因为薏仁会使身体冷虚,虚寒体制不适宜长期服用,所以怀孕妇女及正值经期的妇女应该避免食用。2、薏仁所含的醣类黏性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会妨碍消化唷!3、薏仁虽然有降低血脂及血糖的功用,但毕竟只是一种保健食品,不能当作药品。所以有高血脂症状的患者,还是要找医生治疗,千万不可以自行食用薏仁来治疗.
发表评论:
馆藏&1242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名医名方大全》中医名医治疗坐骨神经痛名方
《名医名方大全》中医名医治疗坐骨神经痛名方
&&&&&&& 1。应针对病因治疗。腰椎间盘脱出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1-2周常可使症状稳定。
  2。对症治疗。疼痛可用扑热息痛加可待因30mg。3-4次/d。以及其他非甾体类镇痛药。如异丁苯乙酸。萘普生等。肌肉痉挛可用安定5-10mg口服。3次/d;或环苯扎林10mg口服。3次/d。可能有效。
  3。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15mg/d。静脉滴注。7-10天;一般可口服泼尼松10mg。每日3-4次。10-14次为一疗程。也可用1%-2%普鲁卡因或加泼尼松龙各1ml椎旁封闭。可配合针灸和理疗。保守疗法多可缓解。疗效不佳时可用骨盆牵引或泼尼送龙硬脊膜外注射。个别无效或慢性复发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
  一.卧床休息:
  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二.药物治疗:
  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
  三.理疗:
  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 中医分型治疗
  (一)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二)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三)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四)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方名】通经止痛汤。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出处】李治方方。
  (五)   【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方名】驱痹汤。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出处】李述文方。
  (六)   【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蛇蝎汤。
  【组成】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出处】王健民方。
  (七)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程广里方。 
&&&&&&  (八)   【辨证】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组成】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宋新家方。
  (九)   【辨证】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名】坐骨丸。 
&&&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出处】章次公方。
  (十)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方名】痛痹汤。
  【组成】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石正仿方。
  (十一)   【辨证】风寒湿痹。阻滞经络。
  【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方名】新方桂枝汤。
  【组成】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志斌方。
  (十二)   【辨证】风寒湿邪。阻络。
  【治法】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方名】当归回逆汤。
  【组成】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绍裘方。
  (十三)   【辨证】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
  【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方名】加味桂乌汤。
  【组成】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祝汉臣方。
  (十四)   【辨证】寒凝气滞。瘀阻经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方名】加减阳和汤。
  【组成】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尚尔寿方。
  (十五)   【辨证】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方名】加味芍药甘草汤。
  【组成】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罂粟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玉明方。
  【类别】验方
  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以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疼痛为主症。常见以下三种证型。
  辨证治疗  主穴: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
  1.风寒湿痹  【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
  【处方】秩边。阳陵泉。命门
  2.瘀血阻滞  【诊断要点】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
  【处方】阳陵泉。膈俞。血海。委中
  3.正气不足  【诊断要点】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恶风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
  【处方】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坐骨神经。臀。腰骶椎。肾。压痛点  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及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加拔火罐。
  【坐骨神经痛的辨病论治】  1.四物汤加味  (朱世增.四物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1122例.吉林中医药。1991&5&:封3)
  本方含白芍或赤芍药。熟地黄。穿山甲各15~20g。当归15~25g。川芎10~15g。蜈蚣2~3条。乌蛇10~25go痛痹加附子10~15g。肉桂10~25g;行痹加独活。秦艽各15~20g。防风10~15g;着痹加茯苓15~25g。薏苡15~20g。苍术10~15g。显效6l例。有效4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8%。
  2.鹿马丸  (曾庆佩.自拟鹿马丸治疗坐骨神经痛54例报告.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3):31)
  川牛膝。熟狗脊。廑虫各40g。制马钱子30g。焙干。研极细末。鹿角胶60g。烊化。加蜂蜜适量。以文火煎浓。加上述药末调匀。制丸如绿豆大。每日6g。2~3次口服。lO日为一疗程。总有效率96.3%。
  3.独活寄生汤化裁  (吴学文.独活寄生汤化裁治疗坐骨神经痛93例.黑龙江中医药。1994&1&:34)
  基本方: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肾虚加淫羊藿;痛剧。拘挛不得屈伸。重用川芎。白芍。加川乌。全蝎;麻木不仁加鸡血藤;重着沉困加防己;热盛去细辛。肉桂心;寒盛加附子;体壮者减地黄。人参。总有效率96.7%。
  4.皂角刺煎剂  (刘玺珍.皂角刺煎剂治疗坐骨神经痛117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4&:21)
  皂角刺20~40g。水煎服液300ml。分2次服。风寒型加防风。细辛。薏苡仁。附子。肉桂。木瓜。羌活。肝肾俱虚型加续断。杜仲。枸杞子。山萸肉。桑寄生。脉络瘀阻型加川牛膝。王不留行。乳香。没药。鸡血藤。穿山甲。湿热型加防己。黄柏。土茯苓。均与本品同煎。临床痊愈62.4%。基本控制17.1%。好转15.4%。无效5.1%。
  5.四虫蠲痹汤  (郑跃进.四虫蠲痹汤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124例.新中医。1990&12&:39)
  本方含全蝎。蜈蚣。地鳖虫。地龙。天麻。当归。柴胡。牛膝。薏苡仁。葛根。鹿衔草。熟地黄。白芍。偏寒者加制川乌。制草乌。瘀血者加乳香。没药。湿热者加忍冬藤。土茯苓。黄柏。治疗124例。痊愈72例。显效36例。有效ll例。无效3例。
  6.壮筋束骨丸  (崔连光。王晓屏.壮筋束骨丸治疗腰椎间盘源性86例.山东中医杂志。1995&8&:351~352)
  组成:当归。炒杜仲。川断。鸡血藤。丹参。地龙等。
  主治:腰椎间盘源性。
  用法:每日分早晚口服。每次5g。温黄酒送服。连续服用12天为一疗程。停药3天。继续下一疗程。
  7.痹除定痛汤  (刘远见。郭巧玲。刘家磊。等.痹除定痛汤治疗坐骨神经痛23.6例.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2&:19~20)
  组成:独活5g。当归15g。桑寄生30g。丹参30g。王不留行30g。鸡血藤30g。川牛膝30g。杜仲15g。威灵仙15g。防己15g。防风15g。土鳖虫10g。细辛10g。制附子10g。甘草6g。
  功效:补肾养血活血。温经散寒。祛风利湿。化瘀镇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治愈率为51.3%。总有效率为96.2%。
  8.水蜈蚣合剂  (樊淡.水蜈蚣合剂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炎32例.浙江中医杂志。1989(7):306)
  组成:水蜈蚣鲜品(或干品150g)。生姜(切成块)。红糖各250g。加水2000ml。文武火煎至500ml。分2次温服。
  主治:原发性坐骨神经炎。总有效率100%。
  9.锯峰齿鲛软骨粉  (日本等发达国家常用此法。)
  组成:锯峰齿鲛软骨粉7.5g,分三次用温水冲服。
  主治:由腰椎间盘疾病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等。坐骨神经痛大部分都是放射性的疼痛。而锯峰齿鲛软骨粉针对腰椎的效果明显。所以。由此所引起的反射性的坐骨神经痛效果极为明显。并且是从根本解决问题。治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100%.
发表评论:
馆藏&5824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洪湖市教育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