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已在空中散,日光寺前莫道秋江离别难难,面对大海泪流干,刻苦拔刀发誓言,双木非林心相连,羊尾生眼亦奇观,遇

当前位置: >>
2011年各地高考满分高分作文(3)
年各地高考满分高分作文一网打尽(最全) 2011 年各地高考满分高分作文一网打尽(最全)上 1.全国 大纲卷 (云南、贵州、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2010 年 9 月 12 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 1024 元 得复试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 533 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 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 500 万元大奖的彩票 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 16 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 29.9%的人选择“通过 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平分”;有 28.1%的人选择“把 500 万元留给自己”;有 22.1%的人选择 “把 500 万元给对方”;还有 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撑起一片诚信的蓝天 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清泉,能说清你节操的一眼清泉。” 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浑然天成的美玉,容不下半点垢点。”也有 人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花,能给整个世界带来芳香的花。” 是啊!诚信是清泉。 我们生活的世界太需要这样的清泉,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欺骗和谎言,我们多么想拥 有一片承诺于人,守信于人的蓝天,有人因为欺骗而失去了最珍贵的友谊,有人因为谎言而 众叛亲离,也有人因为欺骗而走上了生与死的边缘,试问,我们身边没有欺骗,那该有多好 啊!有人为了信守承诺而至死不渝,那桃园里的三拜首,岂能忘记?关老爷的诚信又怎样? 面对高官厚禄,面对加官进爵,他毅然过五关斩六将,留下千古美名,只为一个“信”字。 诚信是玉,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 它有着玉的清洁,它有着玉的高贵,它更有玉的坚贞,历来文人学士以玉为友,以玉 为伴,这就是玉与信的融合吧!他们在玉的身上学到了信,一个传唱千古的立身准则。“言 而无信,不知其可”。 古人也有无信的代表,一代豪杰吕布,手持方天化戟,身骑赤兔烈马, 那是何等威风,何等的英雄,可到头来,却为一个“信”字搭上了身家性命,他把承诺别人 的话当作儿戏,只仗自己一身好武艺,那是他愚啊!那是他无信啊!假若给他一个机会,一 个从信开始的机会,历史或许真的要重写。 诚信是花,是一花一世界的豪语。是的,我们的生活更需要鲜花来装点,我们的人生 更需要鲜花来陪伴,陶渊明先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诺言,与菊花结缘,他守望着那一棵棵 诚实的菊花,活的多么自在,又怎愿与那充满欺骗,黑暗的统治势力同流合污?他做不到, 他也不想做到,因为有那诚信的山菊为他作伴,他生活得很充实,很自然。 在这片诚信的蓝天,不需要欺骗,不需要谎言,要的只是那清澈的泉,坚贞的玉,芬 芳的花,因为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字――“信”。 看!诚信的蓝天下站着三个人,你、我、他。 至诚,至成 松柏不会因为几次雨雪的侵袭而背弃它对大地常青的诺言。 江河不会因为几次干旱的肆虐而违背它对大海永恒的约定。 山川不会因为一点龟裂的伤痕而收回它对草木坚守的承诺。 它们尚且如此,作为“天、地、人”三才之首的人,又该如何呢? 是的,诚信是这个世界拥有的最珍贵的品格,它给了世界一个稳定的依赖,给了人心 一方安稳的净土。 诚信是立业之本。在当今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接踵而至的时候,哪家企业能够 信守对顾客负责的诺言,它便赢了一半,在阿里巴巴公司爆发诚信危机,内在诚信体系崩溃 之时, 我们期盼的是一个真正能够一诺千金, 一诺千万金的企业站出来, 让消费者真正放心, 让承诺称得上是铁打的承诺! 只是这样的企业, 才能真正顶起祖国的脊梁! 只是这样的企业, 才能真正地成就一批有诚有信的企业家,而非钻营牟利的不法分子。 诚信是为人之道。在“吾日三省吾身”之时,言而有信是必审必省的一项,可见其重 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的第一步,就是“修身”,而“修身”的第一步,当 推言而有信了。 古人常为对老友的一句承诺而跋涉千里; 孔子的弟子们为了他的遗愿耗时耗 力;就连水泊梁山的绿林好汉,江湖大盗聚集之处,当头的就两个字:“信”和“义”,君 子一言,驷马难追,为了一句诺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才是中国人对诚信的最好阐释! 诚信是科学研究的根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素不是精密的仪器,不是成熟的理论,更 不是实验室得到的经费,而是存在于科学工作者脑中的对科学、对真理的承诺,如同医务工 作者从医前的宣誓,这个承诺同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那些伪学术、假科学相比,布鲁诺 坚持日心说,被教会关押,迫害长达八年!但也无法改变他对科学和真理的忠诚。如果每个 科研工作者都对自己的誓言恪守,诚信地做每次的研究,不弄虚作假,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真 正高效的科研环境,为祖国做出更具震撼力的贡献! 诚信是…… 我们许诺,所以我们遵从,我们约定,我们信赖,让我们怀着互诚互信的心态去面对 每一件小事,我们必将成功! 因为至诚,所以至成。 为人格涂上一层亮色 我该坚持什么?我该如何选择?我面对无数疑问,在月夜下独自徘徊……“精诚所致, 金石为开”这是讲诚信的巨大作用。 记得有一家公司招聘人才, 每个人都希望到这一家公司 工作,因为这是一家有规模,效益好,工资高的公司。于是,在招聘的这一天,先后来了四 位应聘者。其中有三位都说自己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但面对招聘者的拷问,他们很快就 显示出对这一行的无知。最后来了一位男学生,他坦率地对招聘者说,自己不具备这方面的 工作经验, 但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 招聘者毫不犹豫地录用了他。 当问他为何能以诚相对时, 他说小时候有一次他捡了钱,奶奶问他时撒了谎。奶奶朝他屁股上重重地打了一下,然后告 诫他说:“穷不可怕,只要你诚实,你就有救。”他说他永远记住奶奶的话。诚信比一切智 谋都好,因为它是智谋的源泉。 诚信是做人和处事的一条基本原则。不仅仅现实中的人会因其真实而获得意料之外的 惊喜,而且还会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请信守诚信吧!因为诚信,我们才能取得 别人的信赖和信任;因为诚信,我们才可以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因为诚信,我们才可以走 出人生的不如意;因为诚信,我们才可以成为真正的智者。 林则徐说:“观操守,在利害时。”古代有许多贤明之士,正是在个人利害攸关之际, 表现出“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的高尚情操。为维护人格的尊严而自重,为保 持人格的纯正而自省,为防止人格下滑而自警,为追求人格的升华而自励。 当人们在感叹世风日下,天良渐泯时,人们不约而同地关注到社会人性美的另一面。 假如我们碰到买彩票这件事, 又该如何去做?我们会像那位业主那样做吗?互联网上的调查 显示,大多人的态度是暧昧或相反的。“一粒沙里看世界”,这就更加显示出业主行为的难 能可贵,他的内心,存放着一个美好诚信的无形世界,映射出人性的纯净和伟大。 让我们向这位业主一样,树起理想的风帆期待诚信,让诚信像一根小小的火柴,燃亮 一片心空;像一片小小的绿叶,倾倒一个季节;像一朵小小的浪花,飞溅起整个海洋,像一 根长长的木棒,撬起整个地球…… 让我们向这位业主一样,用充满生命的希望期待诚信,让诚信成为我们人生的准则, 让自己对诚信的履践萌生出对心灵的感动, 让生命因诚信而获得一次畅快的呼吸, 为自己的 人格涂上一层亮色。 点亮一盏灯 诚信是金,诚信是银,诚信是秤,它衡量着人的言行,处事方法,对人态度,它胜于 人们拥有的其它东西。还记得有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在自己拥有“健康”、美貌”、“诚 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中要挑一个出来以减轻负担,他 竟将“诚信”丢掉了!那真是愚蠢的做法。 诚信对己,也就是人们常常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还记得“掩耳盗铃”的故事吗? 那就是自欺欺人的最明显例子。一个人,如果连自己也不能坦诚相待,那他注定一辈子只能 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里,永远不敢挺直腰杆面对自己,面对生活。 诚信对人,是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还记得“曾子杀猪”的故事吗?曾子为 了履行对儿子的诺言,杀掉了家中唯一一头猪,曾子的言行不但维护自己的诚信原则,也对 儿子进行了诚信教育。 诚信对社会,诚信对国家,它不再是一种行为,一种态度,而是上升为另一种精神。 一种对国家忠诚,对社会忠心的精神,成为一种民族不倒的灵魂。 北宋词人晏殊,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 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 就如实向真 宗报告, 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 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 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 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 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 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 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 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晏殊的诚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以诚实的珍贵品质取得人们的信任。 让我们燃起心中的明灯期待诚信,让诚信成为清晨窗前那一缕温暖的阳光,让诚信成 为在你耳畔吟唱清啼的小鸟, 让诚信成为你寒冷时身边红红的炉火, 让诚信成为烈日下你头 顶的一片绿荫。 点亮一盏心灯,我们共同期待诚信,让世界因诚信而春意盎然,五彩缤纷! 天道酬诚信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五千年的风霜雨雪没 有将龙的传人的那些优良传统埋没,而是历久弥新,薪尽火传,古人推崇诚信者,今人厚爱 诚信者,历史选择诚信者。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在儒家看来, 行仁施义的先决条件为内心的向善,所谓勤心诚意者也。心中信守诚信,方能宁静安心,进 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义者亦应以诚信为本。义之所存,诚信存之也,读《大学》 《中庸》,一字以蔽之,诚也,诚包罗万象,诚信是它的具体体现。 在滚滚而来,浩荡而去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荆轲于“风萧萧兮 易水寒”中作别太子丹,壮士一去,只为报知遇之恩,虽蹈死地亦无怨无悔。伍子胥逃离楚 国,得吴王重用,答应替他报仇,从此伍子胥尽心辅佐,纵然之后受猜忌可仍然不改忠心。 陶朱公荡舟西湖之上,得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履 行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 诚信在心,将诚信发挥在经商致富中,可以家财万贯;将诚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 以后世传颂;将诚信拓展到八荒六合,四海之内,则可万民归心,顺天地阴阳、 法四季轮回, 运之则五岳震荡,百川奔涌,诸侯朝服,天下匡正。屈原被发行呤泽畔时,叹“举世皆浊而 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恋阙, 心系国家,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 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 治民,诚信于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有诚信, 天下人拥他之王,他便要对万千黎民百姓谋福祉,是以创造了“贞观之治”……凡此种种, 皆言诚信为人立身之本,天道酬诚信。 因此,传承民族的美好品质,将诚信贯穿在身心中,用诚信指导我们为人处事,则人 生得以绚烂,事业得以辉煌! 谨记,天道酬诚信,诚信伴我一路前行。 诚信乃立人之本 欲流之远者,必先流其泉源;欲人之长者,必先同其根本;欲人之至者,必先著其诚 信! 都说,人无志而不强;亦言,人无运而不达;我说,人无信,而不立。诚信乃立人之 本。 一个缺乏诚信的人, 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 一个没有诚信的国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 一个没有诚信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历史的天空里,从来没有一个缺乏诚信的人而被人们纪念。宛如星空之下没有发光的 一颗星。其存在与否无伤大雅。而那亮晶晶,灿白白的星宿,闪耀的不只是自己的光辉,更 是黑暗之中无数期盼渴求的灼灼目光。古者君子一诺千金。把诚信的光辉洒向了华夏大地, 信陵君窃兵符救赵。 尾生为约抱柱而死,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一不闪烁诚信的光 辉,试问他们竟以怎样的心去冒君王之大不韪,舍生取义而执着于诚信,又是什么让他们的 名字如不朽的丰碑永远铭刻,那是诚信的力量,那是社会对诚信的高度的关注与评价。诚信 之所以被如此器重, 是中国五千年文明陶冶的精品精神, 无可替代的地位, 神圣无比的身份, 诚信乃立人之本,立民族之本! 我们曾学习过国外许多名人的故事。列宁,小时候玩的时候打碎了花瓶,但诚信让他 承认了错误;华盛顿不小心把父亲的樱桃树砍了,又是诚信,使他告诉了父亲事情的真相; 一位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总统,因为售货员多付了他 12 美分钱,为了诚信,他走了六里路终 于把钱还给别人。在他们身上,闪耀着诚信的光辉,诚信,也成为了他们成功创业的宝贵精 神财富。 80 年前的记忆,是被诚信唤醒的,一代社会品性的风尚,是需诚信来支撑的。南京一 座建于 80 年前的建筑,在更换多个业主之后,收到来自海外的一封信函,那是由它的最初 设计建筑公司英国的一家“诚信”机构送来的:“该楼设计服役年限八十年,现已期满,敬 请业主注意安全……”就是如此小的一封信函, 却映射出“诚信”的光辉。 相隔万里之遥的 人还惦记着远在异国的人的安危,这样的举动,唯有诚信!这样的举动唯有诚信役使的躯体 才能完成,这是人类的高尚与伟大。看来,诚信并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的专利,它的伟大是被 全世界认可的,也只是全世界的诚信,才是人类立足地球的根本! 诚信二字,不只是常挂口头的时尚说辞,更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撑的高尚道德。没有诚 信,必定不能立人。想要立人,必先诚信,如那清清始流之水,虽涓细,却长久;亦如那纤 纤生长之苗,虽羸弱,却生机。 立人,先诚信! 诚信与责任 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把诚信作为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内容,作为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古人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 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指出了人应思诚而与天道相通。“信”从造字结构看,“人言为信”,关于信的论述有“一 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古人为人诚实、恪守诺言的 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孔子教育他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的就 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不自以为是,要虚心。说话办事要言行一 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在《论语》中谈个人修养和待人之道时多次说到“信”:“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r,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 人无信则无以立,无以行。孔子在谈到治理国家大事时说:“民无信不立”,认为“信”比 军队、粮食还要重要。 北宋的范仲淹青年时在睢阳读书, 认识了一位姓李的术士。 一天, 那个术士得了重病, 请人找来范仲淹说:“我这里有一个炼金秘方,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点金术给他,现在 我把这秘方交托给你。”术士把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交给范仲淹,就病故了。 几年后,范仲淹当了谏官,他找到那个术士的儿子,对他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奇 的点金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长大, 应当把这个东西还给你。 ”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之子, 那个密封的记 号还保存完好,没有被打开过。 还有一个著名的诚信故事:“种世衡不失信于羌人”。北宋名将种世衡到青涧城戍边 时,巡视抚问境内羌族部落。牛家族首领奴讹倔强自负,从不服从宋朝地方管理。种世衡与 他约定,次日到帐下慰问部族。谁知当晚下起了大雪,次日道险难行,而奴讹部落又处于偏 僻的山沟,众官劝阻种世衡改天再去,种世衡坚意践约。 奴讹以为大雪种世衡必不来,没想到他顶风冒雪而至,感服,急聚族人听命。此后, 当地羌族相继来归。 种世衡的军队秋毫无犯, 深得人心, 与羌民和睦相处, 人称“种家军”。 后来每当西夏军犯宋,羌民即先通报,并倾力相助,因此宋军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 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是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 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古人常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提高社 会道德水准。 ------------------------2.全国新课标卷 (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新疆)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 21 世纪全球十大新闻, 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 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 75 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 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 3 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 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 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你好,中国!(60 分) 还是幼年的夏天,我在炎热的街边碰到一位银发的外国老太太。我张口说了一句 “Hello!”但她却微微一笑,回了我一句字正腔圆的“你好!” 那时那个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多年之前,我们的街道上鲜有外国游客,人们见到 外国人多是惊奇,偷偷地多看他们几眼,胆大的会用英文冲他们打招呼。而那个夏天的那来 自蓝眼睛的“你好”, 让幼小的我心中升腾起一种自豪的东道主的感觉, 在心里种下一颗叫 作“自信”种子。 多年之前,鲁迅先生曾皱眉紧紧追问:“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这个问题我们现 在可以挺起胸膛回答:中国人,是有自信力!比如越来越多的“你好,中国!” 纽约时代广场上,播放着中国形象的纪录片;萨马兰奇戴着色彩缤纷的五环眼镜冲中 国问好; 非洲跳跃的麋鹿睁大了眼睛眺望着呼啸而过的坦赞铁路上的列车; 而在欧洲的许多 商店中, 许多服务生已学会了用中文向黑眼睛黄皮肤的客人询问……世界在向中国说: “你 好,中国!” 而如今,中国人不再看到外国游客就惊奇不已。老巷中,而那位背包客正向四合院门 口的老人微笑致意,我们已渐渐学会如何微笑着回应那句“你好,中国!” 这一切,都是源于中国的腾飞与崛起。正是因为中国已挥动着巨大的羽翼,我们才拥 有放眼世界的自信,自信地问一句“你好”而非用“Hello”来回答世界的问候。 我们曾经徘徊过,曾经质疑过,曾经走上错误的道路,曾经失却了自己的主见。历史 的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要有自信,自信者包容而谦虚,恳切而有主张。这种宝贵的自信,我 们终于寻了回来,不信,就听一听那响彻云霄的一声“你好,中国!” 世界在向我们招手问好,这句“你好,中国!”代表着世界对中国的尊重与认同,也 折射出中国的日渐强大,然而,我们仍不应沉浸于获得成绩的欣然之中。我们需要的是更加 务实、谦虚与平和的态度,向世界呈现出一个更加自信而沉稳的中国,让和谐美好的声音在 世界响成一片――“你好,中国!” 最后一座土坯房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 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家在百里之外 的深山里,回家一趟不容易。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一下,以 待最后一搏。同学们归心似箭,周末一放学,顿“作鸟兽散”。 我坐在长途班车上,恨不得汽车飞起来;一下车,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条羊肠路,走五 六分钟,就可以看见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间老屋里。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把 它剥蚀得满目疮痍。这些年,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把山村 点缀得如同别墅区一般富丽堂皇。渐渐地,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无 比,有碍观瞻。我家又是山村的制高点,这样就有点滑稽,成了“鸡立鹤群”。奇怪的是, 父亲是挣钱的好把式,干活不惜力气,又有技术,但父亲就是迟迟不盖新房。乡亲们说父亲 是个守财奴,舍不得花钱。听到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亲付之一笑,啥话也不说。 我也不理解,早几年负担重,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常看病,现在日子好过了,父亲还是按兵 不动,真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转过一道弯,奇迹出现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楼”,雪 白的墙体,蓝色的屋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我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惊喜地往家跑,顾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个野小子。 三月不见,家人亲热得不行,父母弟妹围上来,这个说我胖了,那个说我C了,这个 说我白了,那个说我黑了。我应付几句,赶紧屋里屋外看新房。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崭新如洗;室内装修简洁而美观,地板光 可鉴人,天花板上悬挂着华美的灯饰,雍容典雅……母亲一边陪我参观一边说:“你爸早就 想盖房了,可盖房子动静大,怕影响你学习,咱上高中图啥呢?不就是图考上大学吗?…… 你三个月不回家,你爸就趁这个机会动工了,他不让对你说,怕你读书不安心,老想着回家 帮忙。” 是啊,家里大兴土木,谁都不得安宁。父亲口齿木讷却心细如发。我心头涌起一股暖 流,弥漫到全身,不由得往父亲怀里钻,脑袋在那宽厚的胸口上贴了好久,像在聆听父亲的 心跳。 夜晚,我躺在舒适的席梦思床上,浮想联翩。随着我家新楼的竣工,村里最后一座土 坯房成了历史的陈迹。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我家是亿万中国农民家庭的缩影。试看 今日之中国,像我家这样的农民家庭不知有多少。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与新时期以前的 农民不可同日而语…… 想着,想着,我眼前出现了幻觉―― 在学校举行的才艺选拔大赛上,我声情并茂地唱了两支歌后,主持人考我一个老气横 秋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富强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亿万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哗,台下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3.北京卷: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门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对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 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 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 争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 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问题不限。 包揽后的反思(58 分) 前不久在荷兰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一个“又”字既包含 中国队的成就又一次实至名归,有包含了我们对于成功的反思。 在世界乒乓领域,我们为什么能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一次又一次的包揽世乒赛,奥运 会的桂冠呢?有人说他们日常训练极为刻苦,或又有人说乒乓球是国球,有传统优势。而我 想会说的则是,中国乒乓球的“实力”在于其运作体制的科学与完善。 曾有一位什刹海体校的教练说过:“我们的训练安排周密而有效,你不会看到哪一个 队员闲滞下来, 老的队员有经验他们会教给年轻队员各种比赛经验和击球战术方法。 ”从中 我想到的是让一个团队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发挥其优势, 在团队内部形成良性循环, 并且相互 借鉴,达到运作效率的最大化,这便是中国乒乓团队的实力所在。――系统优化 不仅一个团队,如果把这种运作方式有效的嫁接到社会其他领域我想也一定奏效。 20 世纪 90 年代, 日韩等国遭受了亚洲范围内较大的经济危机, 此时的两国大型企业都 在企业内部大力提倡科技创新, 并结合本国传统工业优势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发展方 式的改变,并且实现由劳动力主导向科学技术主导的根本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成功。 田忌赛马的故事耳熟能详,他的成功也不正像中国乒乓球队一样,其实力的体现在于 结构内部的优化。 此时此刻,在中国经济领域的提升也同样可以借鉴其方法。改变现状不是一蹴而就之 举,但若能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在内部进行元素间的优化,鼓励创新,我想中国实力之名至 实归将指日可待。 近年来,姚明创造了中国第一高度;刘翔创造了中国第一速度;丁俊晖创造了中国第 一准度;而李娜创造了中国第一力度!这一个个中国实力的体现,无不是中国近年来在体育 领域进行改革,调整运作体制使之科学与完善的结果。 包揽冠军不是目的,而其价值在于一个个的成功实力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其实极其重 要的推动与借鉴作用。 一个冷静看待“成功”的民族,才可获得真正的“名至实归”屹立于世界! 制约与发展(54 分) “一道黑色的铁幕在柏林缓缓落下,世界将面临新的瓜分,但我预言,二十年内世界 将保持和平”――丘吉尔 众所周知,这是丘吉尔著名的铁幕演说,从那时起,美国和苏联对立长达四十余年, 两个超级大国互不相让,争霸全球.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地球已远离大面积的战乱六十多年了, 丘吉尔的预言现在看来太过保守了。 两强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换来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与飞速发 展,不得不说,是两强的相互制约,为世界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条件。 不过看来,若是一家独大又会怎么样呢?九十年代的美国给了我们答案。当时苏联解 体,两强格局不复存在,美国为自身利益在全球不断挑起事端。海湾战争,出兵南联盟,东 南亚驻军……世界在不停的流血, 因为一只孤独求败的霸王龙无人可挡, 甚至无人敢制约其 锋芒。科威特人谈美色变,经济被摧残的窘境危害至今,他们的鲜血让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多 么需要制约与平衡。 当历史的脚步迈入二十一世纪,欧盟,中国等地区迅猛发展,世界多极化格局日益增 强,我们又一次享受到了全球的稳定与和平,各地区的交流与发展也重获生机。不得不说, 这是各强国间的互相制约带来的发展机遇。 可见,任何事物中某一个体过于强大时,事物的发展必然减慢。而当事物中几个个体 相互制约时,他们将尽力竞争,同时也有合作,进而促进事物整体的发展。 在各个领域中,每个个体都谋求孤独求败的至尊地位,殊不知这样的格局并不利于整 个领域的发展。 当拿波伦与反法同盟互相厮杀时,难奈对手时,欧洲民族国家正飞速形成,欧洲正向 着近代文明飞奔,然而当他横扫欧洲时,欧洲大陆却尽是鲜血与啼哭;当成吉思汗与南宋相 对时,两方安抚百姓,招揽民心,中华大地欣欣向荣,然而当忽必烈带着铁蹄统一中国时, 却只剩人分四等的荒谬与汉人无以为家的凄凉;李自成起兵西北时万民欢腾,夹道欢迎,待 到杀入北京功成名就时却得八十天梦辞京城的结局, 众人皆说起残暴, 却忘记了明朝廷与其 相互制约的作用。 相互制约时,各图其利,一心向上,个体的发展共同促进整体发展。一旦大包大揽, 必将贻害整体,停滞不前。 中国队再一次折冠而归,我却难言高兴。备受国人喜爱的乒乓球运动,正向着一家独 大,技术退步的深渊滑落…… “我的生命不会太长了,我是多么怀念我的对手,怀念那个属于我们的欧洲。”―― 拿破仑 让或不让(58 分) 当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成为千古美谈,当六尺微巷已为众人所称颂。赞扬,面对那一 枚枚闪烁着金光的世乒赛金牌, 我不禁问道, 我们是否应该让出他们, 我们到底该让出什么? 诚然,当乒赛的现场奏响一次次国歌,国人是那么自豪,骄傲,然而面对所谓“垄断” 的质疑层出不穷,我们也会焦虑,反思,那么,我们又是否该让? 在我看来,我们可以让出技术,而不是让出奖牌,我们可以让出科学的训练方法,却 绝不可以故意削弱自己的实力, 以求他国获得金牌, 粉饰出世界经济水平的一片繁荣多元的 假象。 时光匆匆而逝,一百年前的中国刚刚放生了剧变,一次惊天的变革刚刚开始。一百年 来,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生机勃勃的改变,我们要自豪的说,这些改变是靠中国人的手创造出 来的,我们何时要求过英美国家让出一片天地呢? 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当我们先进的乒乓球训练方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时,我们 有理由与他国做技术交流, 让出技术。 而当我们的水稻种植技术, 因袁隆平的成果而提高时, 我们也主动提出让他为世界水稻种植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粮食问题,而不只是一 味的让出粮食,救济饥饿人口。 孔融让梨,六尺微巷,让出的是一种传统美德,让出的,是一种人性的美好。而让奖 牌却非如此,让粮食让钱,让一切一切的物质,仅仅只能救一时之需,甚至有时违背了基本 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先进的技术为世人所共享时。我们才真的可以看到高水平的比赛,我们 才真的可以看到这世上再无饥饿啼哭的孩子, 我们才真的可以看到那人们的笑脸绽放在世界 的每一个角落。 你让或不让世界都会因此而改变;你让或不让,没有人会强迫。然而当你思考让或不 让之前,请一定记得考虑,是让出一时的荣誉,换那世界一时的“荣光”,还是让出技术, 让出科学,换那世界阵阵爽朗明快的笑声,换那幸福生活万年长? 对体育的思考(58 分) 鹿特丹的世乒赛,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又让我想到了前不久结束的广州亚运 会,中国队几乎也是拿下了大部分重头奖项。这值得中国人庆幸,同样值得思考。 思考一.体育强国≠体育大国 在各种大大小小的体育赛事上,中国运动员总是能够过关斩将,最终捧回“第一名” 的荣誉,这为我们国家赢得了体育强国的称号。然而这样一个体育强国,为什么社会上的青 少年肥胖症人数只增不减?为什么近视眼人群的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许多企业白领过早 的患上了颈椎病?甚至会有人身体不适猝死在工作岗位上?这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体育强国, 而并非体育大国。 体育强国体现在我们国家中有强者, 而体育大国是指一个国家中体育的全 民化。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为了鼓励全民参与体育,强身健体。而不是去追求名次,追求 第一的称号。 思考二.参与体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参与体育就是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有人说“参加奥运会就是为了 争金牌的。”非也,非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对体育赛事的看法过于偏激,“金牌观念”过于 深入,才有了种种惨痛的教训。看吧,16 岁的桑兰,为了替国家争得荣誉,在赛场上去挑 战那常人难以想象的动作,最后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再也没能站起来,16 岁,花一样的年 龄。雅典奥运会的跳水冠军胡佳,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克服生理极限,一次又一次 的跃入水中,睁开双眼去克服水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最终,不得不以焊接眼角膜的方法重见 光明。还有王义夫,赵蕊蕊,陈冲……中国人,我们错误的认识了参与体育的真正目的,他 不是为了争夺那所谓的第一,而是让我们强健体魄。 思考三.包揽冠军的弊端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人更为擅长不无道理。但是,若我国总是独揽这一项目的 冠军会使其他国家运动员失去对这一项目的信心和兴趣, 从而影响了这一项目在世界上的发 展。 所以我认为, 应该倡导在各项体育赛事中让我国的业余选手参赛, 既有利于体育全民化, 又有助于为别国选手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从而使某种项目的发展逐步壮大。 总而言之,我们要真正理解体育,理解奥林匹克精神,这才能够有利于国民的身体健 康,有利于我国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迈进。 谁与争锋(55 分)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吗,中国队包揽全部冠军,其完胜的结果是喜是忧,我认为还不能 妄下定论:一个缺少对手的竞技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更制约整体的进步。只有势均力敌,两 强相碰勇者胜,才能激出绚烂的火花。 我们缺少了对手,将失去一个发展的机会。停滞不前谁说只能带给我们残忍的失败, 无休止的辛勤练习和伤病的苦痛, 对手更能赠与我们胜利的骄傲, 不断的挑战与共同的进步。 在共产党革命早期,坚定的爱国主义者,革命家鲁迅曾就革命与胡适之进行激烈的论战。他 们俩个唇枪齿战,你来我往相继发表观点。就这一举动不但推动了两个思想的超越,更启迪 了中国的有志之士,传播了革命的种子,而两个人也并没有就此结怨,正是胡适之在鲁迅文 章无法发表时,为他奔走,寻找机会。 试问,如果缺少了这个对手,思想的火花如何碰撞?正是这个对手给了他们彼此无限 的发展空间。体育竞技亦是如此。林丹正因为有李宗伟这样强大对手的紧逼才不断磨练,取 得苏杯胜利; 李娜正因为有了红土上那些实力深厚的对手的激励, 不断超越自己才在法网一 举夺冠。世间人事亦如此,相信对手的力量开发出我们无限的潜能。 国家缺少了对手,将使社会发展萎靡不振,自取灭亡也未可知。那一日,大唐盛世犹 现眼前, 可缺少了竞争的他们开始不思进取, 安于现状, 结果断送了大好河山。 那一月, 1927 年 7 月中共领导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就此铺开, 星星之火点燃了莽漾之野, 若没有国民党的 逼迫,这一新创举是否存在也未知。那一年,中国用自己的实力说话使美国孤立政策失败,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那一世,中国在列强的压迫中重生。在对手的重创下崛起。若没有这 强大对手的威胁,我们怎能复兴如此之快。 两强相对,谁与争锋,良性的竞争让我们不断挑战,充实自我,而恶性竞争只能使自 己陷入深渊。不管是染色馒头,还是瘦肉精,企业间为了利益的不择手段,让我们失去了信 心,他们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坦荡的对手才能使彼此共同进步。 而面对竞争,人总会有畏惧。在强大的对手面前畏葸不前,选择逃避,甚至放弃。但 我相信只有度过瓶颈就能冲破黑暗迎来光明。试问“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朋友,就 像周园平所说:“我不去想是否会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感谢你的对 手,在风雨中前行吧! ------------------------------4.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为(60 分)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 今天, 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 望远镜将我们的实现引向远方, 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 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 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 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 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不得套作,不 得抄袭。 镜子 --------你看世界,世界看你 当你做病毒检测的时候,一定会用到显微镜,那样你就能清晰的判断出病毒的类型, 以便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当然,如果你不幸选择了望远镜,那我敢保证,你眼前一定是模 糊一片,你一定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但,如果你想用“显微镜”一样的方式,去审视你身 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他们的性格、行为或举止,我想那更是一个糟糕的结果,我敢保证你最 终会一个朋友也得不到,因为他们在你的观察下,会变得满身瑕疵,一无是处。记得古人也 说过, “以铜为鉴, 可正衣冠; 以古为鉴, 可知兴替; 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 确实如此吗? 如果你有幸站在放光镜(平面镜)面前,你的确可以审视一下你的尊容,但如果不幸,你对 面就立着一面“哈哈镜”, 我想你不一定会真的哈哈大笑--因为你或许会丑态百出, 或许会 面目可憎,那是真的你吗? 也许你的理想是某一天能够走遍世界,但其实,在迈步之前,你应该学会观察或审视 世界。你不能盲目的行走,也不能固步自封,只会东张西望。是的,我们应该把眼光投向长 远,甚至是未知的领域,至少我们能事先辨别方向,约略定位自己的坐标,也能感知你所处 的环境。古人不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凝重的一望吗?那是一种 心态,一种境界,更是崇高理想的酝酿。 远望是为了远行,也是为了让我们跳出我们所处的坐标点,至少可以避免沉溺“灯下 阴霾”,摆脱因拘泥一点,而一叶障目。但要远行,自然要日积跬步。因此,我们还要善于 低下头,脚踏实地,做好我们身边清楚而具体的每件事情,必要时,我们应该用一下“显微 镜”,去观察事物关联的蛛丝马迹。也许我们不会完美,但应该有追求完美的执着和坚持。 这个过程自然也很辛苦, 不然古人也就不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悟 了。 理想总是丰满,但现实却颇为骨感。要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使我们在经过努力之 后,越来越切近我们的理想,其实,我们是需要乐观的,当然不妨站在“哈哈镜”面前去自 嘲一下,当然也包括别人的调侃,甚至讽刺。这是成功必要的经历。如果说远望与显微的观 察,是为了处理好我们与我们所在世界的关系,那么,当我们站在“哈哈镜”面前的心态和 勇气, 其实是需要我们有直面别人, 甚至是自我的勇气--我们不能在世界里像堂吉诃德那样 横冲直撞, 独来独往, 我们必须学会合作与分享, 这样我们才能快乐的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 但即使全世界, 都众星捧月般的支持你, 但你始终可能会面对两个自己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 就像真实的你和镜子中的你,有时并不完全统一,那么说服自己,为信仰、信念、理想而坚 持,有时比说服别人理解、支持和尊重更为重要。世界是我们的,我们是世界的,我们在尝 试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观察与感知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观察我们,因此,我们在改变世界的 同时,还要学会适应世界和身边的人。处理好我们与世界,我们与别人,我们与自己之间的 关系,其实是我们达到目的之前必须要处理和面对的很重要的一个前提。 如是,轻装上阵,带着我们的理想,向着目标进发,离“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的美妙境地,其实就已经不再遥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人合一,谁奈我 何呢? ---------------------------------5.上海卷 作文(70 分)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 8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风中的余香 (68 分) 那辉煌的盛唐早已过去, 但诗歌仍千百年来在人们心间流淌; 古希腊的城邦早已覆亡, 而那自由民主 的星火却依旧蔓延,在更深广的土地上,燃烧了几千年。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是的,没有什么可以永存,最 宏伟的大厦最终也不过化作历史风尘中的一把碎土, 但我们创造过的思想与美, 却在它们的 载体与躯壳湮灭后,化作历史风沙中的一抹余香,缠绕亘古,永不逝去。 当年左光斗被魏忠贤杀害后,他的喉骨被命令磨成粉,随(后)魏忠贤一饮而下。连喉 骨也彻底地碎了,魏忠贤才彻底放心了,如此,你还如何再上书、进言?他却不知,自己饮 下的,是一生的恐惧。那东林党人的傲骨不灭,他们的灵魂成为奸恶之人永远的噩梦,也幻 化成为历史一曲永恒悲壮的绝响。 是的,一切都不会过去。形式的过去预言着内涵的永存。 而今,在这个身边风景迅速变化的时代里,你是否曾闻到,那风中的余香?古龙曾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生活的地方,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传承与遗留。有那么多人感慨 的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丧失,于是他们迫切地想重建,想发扬光大。如此并没有错,只是有 许多的文化,它随着历史的云烟,早已很难在当今世界坐上一把辉煌的交椅。它们的位置, 应当成为风中的淡淡香气,人们精神家园的盆景,在无声中滋养与温润我们的感情。那些遗 忘是必然的啊,传统的审美,或是略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它们其实从未在(我们)身边消散, 只是硬性地想换回轰轰烈烈的纪念形式,我们才反会感(觉)[到],它们逝去的姿态。 并且一切都能,都值得成为那风中的余香。逝与留的辩证正是自然与历史最智慧的斟 酌。当表面随着风沙渐渐融化,那内核也正缓缓显露它的精华。时光逝留的沙漏,更能让我 们看清一样事物它真正的价值。大西北的敦煌,曾经的飞天完整而清晰,但对画上它的人, 它只是壁画;如今的它虽干涸百孔,却更能承担历史的厚重,真正的杰作,必是经过历史风 霜的淘洗,然后逝去了一些,却更余留了真和美。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想让后世回望的时候能找寻到如此一些不灭的精魂?那就让文学 的泡沫,让市场的包装淡去些吧,它们,只会在风中逸散。 一直难忘的一次画展,是新兴的画家自办的,朋友看到一幅画问我,那究竟是传统画 风还是后现代的?我看着那幅画,很温暖。 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风中的余香。 心雨(68 分) 题记:是谁让我们难以记忆,又是谁让我们难以忘记?谁能笑着让雨湿了心芽?能过去 的当然过去,不能过去也仍然要过去。人总是在无奈中醒悟。 窗透初晓, 日照西桥.追寻着一丝光亮, 他疲困地睁开了双眼.“孩子他爸!你可醒了!” 病床边的妻子激动的说。环顾四周都站满了人,但却仿佛没有他所要寻觅的东西,他着急的 追问:“孩子,孩……”“孩子上学校了,多亏乡亲们的帮忙啊!孩子他刚走。”妻子打断 他的话回答道。听后他才松了一口气,无意中,他摸到了自己被单旁有一淌湿水,还残留着 37℃的余温。他咬紧唇边,因为男人不能哭的思想,已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他没有哭出声, 只是泪水太倔强,它……它不听劝拦。 将历史翻回故事的扉页。 除夕夜,饭桌上摆了几道母亲的拿手菜,虽谈不上什么名贵佳肴,却是父亲最喜欢的 家庭小菜,与以往有别的是还多了一盘红烧肉,这顿年夜饭对于他们来说,是何等的奢侈, 踌躇满怀的孩子,轻轻递上了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本该是锦上添花,双喜临门的事情, 却让他喜忧参半.他点燃了一支烟,气氛一下子沉静了下来,那一夜,家里弥漫着烟草味。 孩子是懂事的孩子,自幼勤工俭学,努力学习,每年都能拿到优异的成绩,墙上写满 三好学生的“壁纸”,就是他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和安慰。 童年的他没有玩具,自制的风筝是他最好的玩伴。当秋风掀起满地黄蝶时,风筝就载 着他的梦想在天空翱翔,到黄昏时分,他知道家里需要帮忙,便扯断线让风筝独自游玩,把 他的故事讲给云儿听,自己便捡拾着路边的柴枝沿路小跑回家。 父亲是严厉而慈爱的父亲,依靠瘦小的身躯独自将整个家扛起。凭着几亩玉米地还不 足以维持孩子上学的费用,他晚上还坚持在外奔波。孩子的成绩越来越高,而逐年增长的学 费也压弯了他的腰。曾几何时,孩子提出不读书,而选择外出打工来帮父亲分担重担。父亲 一怒之下,第一次动手打了孩子,并承诺就算倾尽家产,也要供孩子上学。泪落湿衫的孩子 明白父亲的决心后,承诺要好好读书,不再提退学的事.那一次,父亲红着眼眶脸上却挂着 一丝笑意;那一次,孩子的童年就些画下了点句。 转眼已十几个春秋,当年的孩子已成为年轻力壮的少年。为了照看好父亲的那几亩玉 米地,他执意拿着哨棒守夜。 无奈流年似水飞快,当年健壮的父亲也已憔悴了容颜。为了凑齐孩子上大学的费用, 他坚持每晚回来还得去看看庄稼的长势。 盈月高挂,月光静谧.守夜站岗的孩子听到了田地里转出一些声响,随后见一个黑影窜 入其中.为了父亲辛劳的成果不被窃取,他顾不上害怕,就拿起哨棒紧跟在后面。在田地里 他躲在一处揣数着脚步声越来越近,在一处转角对其当头一棒…… 一个熟悉的身影应声倒下,一座名为父亲的大山就此坍塌.倒地的声响不大,仅使得倒 伏的玉米杆呻吟吱呀,却将一个孩子的心振碎成沙。月光透过树梢撒在地上,鳞鳞散散的月 光宛如孩子的心般支离破碎。只有布谷鸟红着眼睛在树上喊着:“不哭,不哭……” 赶赴医院的救护哀嚎着将这场悲剧传送。一位劳禄半生的父亲被强行进入休眠,一个 后悔莫及的孩子彻夜末闭眼。挽着父亲的手,十指相扣,向上帝苦苦哀求,那一夜他泪撒床 边…… 后记:壮阔的臂膀担不起岁月的重量,一切不能忘记的也只能先跨过去,然后在某个 人生时刻,它们会突然醒来。生活总是在忘记与铭记之间,让人被成长。 -------------------------------6.山东卷: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体特征鲜明 这世界需要你 一首歌,一个回忆。我一不小心走进了你的回忆,喜欢戴上耳机静静听那首 Vae,从 此我的世界里再也不能没有你。 --题记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个音乐的天使。你展开音乐的翅膀,萦绕在我们的耳旁,抚 平我们的忧伤,美好的曾经,自废的约定,夹杂着你的歌声,如樱花飞舞,如落英缤纷。轻 轻聆听,细细品味:清明雨上,折菊寄思;断桥残雪,白堤柳帘;粉色信笺,盛满思念;如 果当时,红雨瓢泼;半城烟沙,金戈铁马;有何不可,解冻冰河;灰色头像,坠落升空。你 的音乐充满回忆,眉目当年,流转心间,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全都埋藏在昨天。你的音乐溢满 伤感,人生若之如初见,又何须感伤离别,飞蛾扑火,单人旅途,仿佛都是无奈的选择。你 用音乐眷写青春,你用音乐道出了学生时代最明媚的伤,我们的世界从此有了你。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位心灵医生。你本该拿起手术刀救死扶伤,却用音乐为我们 疗伤。你告诉我们,我做我的改变,又何必纠结;你告诉我们,不是穿上情侣装,就可以装 情侣;你告诉我们,如果爱,就请深深爱;你告诉我们,我想牵着你的手,逃离这个星球; 你告诉我们,一缕青丝,一生珍藏;你告诉我们,一起踏过了几座春秋,领悟了爱不是追逐 占有;你告诉我们,玫瑰花的葬礼,埋葬着深深爱着的你;你告诉我们,花开后花又落,轮 回也没结果;你告诉我们,缓缓流淌的爱,芳菲不尽;你告诉我们,你的城府有多深,我爱 的有多蠢;你告诉我们,惟爱你,你的声音是幸福的动力;你告诉我们……你已经占据了我 们半个灵魂,睡觉总会不自觉的听着你的声音,我们的世界需要你。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没有你的世界会降温。你像夜空中的那轮清澈的庐州月,深深的烙 在我们心上,给迷路的我们指明了方向;喜欢你那迷人的烟花笑,都说烟花易冷,而你却独 自灿烂,温暖我们的明天;喜欢听你的雪花谣,像是时光倒流,睡在了妈妈的怀抱,安静的 独享这久违的幸福感。你是个“坏孩子”,独自承受这变化,因为你懂得“真情 or 假意, 自知冷暖”。我们世界不能没有你,没有你的世界仿佛是世界末日。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道看不见的风景。你“潜伏”网络,保持着“犹抱琵琶半遮 面”的神秘感,用你的低调谱写了一首首扣人心弦的歌。你一直在那不遥远的地方,为我们 鼓掌,却不被所谓的“正统”接受。你“破冰而出”,签约海碟,空降全国,签售专辑,走 上荧屏, 锻炼自己, 我们终于看到了你这道靓丽的风景。 我寻你千百度, 你在那灯火阑珊处。 你是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我们的世界不能没有你。 你的音乐才华令人叹服,你的低调让人佩服,这个高调的世界,需要你的降温。 你说,我们的恋爱是对生命的严重浪费。你说,该在的会在,该走的会走。我希望你是 我们的珍贵,永远都不要离开我们的世界。 这世界需要你 书香幽幽,飘过千年。 独自漫步于中国琳琅满目的书籍长廊,犹记得通俗易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吟低 唱;犹记得翔实丰富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 氲书香里传唱不绝。心底里敢问一句:“书啊,这美好的世界怎么能没有你?” 这世界需要你――书香。 书香――生命里永恒的香味。 精神的家园需要书香的浸润。“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 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 采莲歌女, 绕过长桥, 浅笑顾盼; “被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辉,孑然一人!如此美景在何处?便在世界中。世界带给我们 遐想中的现实美, 而“你”用这种美为人们精神的家园带来了乐趣, 如此说来, “书香”啊, 这世界怎么能没有你? 生活的天地需要书香的调剂。你为人们带来了春天郊外踏青时“风乎舞雩”的惬意, 带来了夏夜谈心时“蛙声一片”的欣喜, 带来了秋天登高时“落木萧萧”的壮美, 带来了雪 夜神游时“万树梨花”的丝丝凉意。世界的四季被你描绘的淋漓尽致,没有你,这世界能表 现出那种令人心怡神往的美?“书香”啊,这世界怎么能没有你? 心灵的一隅需要书香的慰藉。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让世界遨游于书的 海洋,汲取那无穷的力量,于是,在东风三月跫音响起的时候,不再掀起春帷,只保留那一 份永远的祝福就好。在苒苒物华休的秋日,不再拟把疏狂图一醉,只将游子的心牵在风筝的 线上,那一头绕着永远的故乡就好。在悠悠的歌唱响起时,不再去踏破江南的小巷,去访那 亘古忧愁的歌者,只在心头添一份惆怅,持一份祝福,何必知谁唱江南断肠句。 你,让世界在忙碌中拥有一份闲情,在快节奏中暂停脚步,让心灵拥有纯净如水般的 温暖和感动。书香气息的幽远与舒适,似水般流淌着对生命的感悟,似云般拂掠着尘世的感 动。书是人们心灵的家园。“书香”啊,这世界怎么能没有你? 生命的旅程需要书香的引领。世界中充满了奋斗和信心,你用双肩担起了散花使者的 重任,让人们去感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去品读“仰天大笑出门 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凛然, 去领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的警策。人生虽短, 历史漫漫,“书香”啊,这世界怎么能没有你? 书,赋予了我们深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拓展了我们生活的视野,开启了我们 的心灵,引领了我们的人生。徜徉在书海中,感悟着大千世界无穷的美。“书香”啊,这世 界怎么能没有你? 书香,我们留存在这世界上最美丽的痕迹。 ------------------------------7.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 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 个字(含标点符号)。 回到原点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 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 那条打从我一出 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 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 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 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 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 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 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 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 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 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 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 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 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 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 “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 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 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 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 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 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 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 不同的是, 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 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回到原点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 雨又重上马鞍, 驰入山林。 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 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 但我庆幸, 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 “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 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 ” 的确, 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 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 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 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 殊不知我们暗自 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 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 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 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 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 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 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 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 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 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 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 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 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 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 “绝不向以力服人不 以理服人的人低头”。 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 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 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 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 原点”、 “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 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 盛夏的夜晚蝉声聒噪,仿佛永无休止地宣泄着对热气的不满。风拢起了清凉的裙摆, 明晃晃的白炽灯照着蒸笼般的教室。 我随手翻开一本杂志, 上面矫情的文字朝着我挤眉弄眼, 空洞泛滥的描写令我的胃一阵翻江倒海。 忽然,教室后方骚动起来,同学们不怕炎热,挤作一团,各不相让。我好奇地挤过去 一看,啊,竟然是两只萤火虫!有多久没见过萤火虫了呢?在童年记忆中,每逢夏夜,我都 会在老家的田边抓萤火虫。在潮湿的泥土中,在浓密的苇草中,在清澈的小溪旁,小半夜就 能抓到大半袋。有时恶作剧地拨拉一下草丛,那瞬间飞舞起来的流萤就像繁星,带着萤绿色 的柔光一直向上飞、向上飞,直至投入漆黑的苍穹,成为浩瀚星河中的一份子…… 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大家都散了,只剩下我还盯着萤火虫。然而它们的情况都不甚 乐观:一只卧在盒子底纹丝不动,溅出的萤火已经很暗了;另一只虽说拼命地想逃出这个囚 笼,但始终是有心无力。我的心一阵抽搐:怎么办?难道它们会死吗?我真不希望予我以美 好回忆的流萤化作尘埃。我鼓起勇气对抓萤火虫的同学说:“你能把这两只萤火虫送给我 吗?”“怎么?你喜欢?你这种埋头用功的人也喜欢玩虫子?随便你拿去, 又不是什么贵重 东西。” 我如获至宝似的抱着盒子往楼下冲去。告别了刺眼的灯光,当我踏入花圃时,植物独 有的生命气息刹那间把我包围, 我的心开始平静下来。 我小心翼翼地把两只萤火虫放在一片 宽阔的绿叶上。当它们呼吸到自然的气息时,燃起了那熟悉的萤绿色光芒,那么纯粹,又那 么充满着生命力。它们缓缓地前进,伴随着雨声清脆的坠落声,两朵萤火没入到黑暗的草丛 中去了,但我仿佛还能看见那如脉搏般跳动的一明一灭,一明一灭…… 我直起身来,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凉的空气,顿时暑热全消。我忽然觉得我们就像是 萤火虫,飞进了水泥森林,从此告别了宁静的自然,耳边充斥着迷离的电子音乐,放眼过去 多是无病呻吟的文字,我们渐行渐远,似乎离自然这个原点越来越远…… 但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到了原点,在浮华中回归自然的状态,在喧嚣中 回归宁静的心境,更好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各种环保活动、社区文体活动有条不 紊地进行…… 风起了,鼓动着我的衬衣与思绪,我下定了决心暑假要回到告别了七年的老家。我祈 望着夜风能把一朵萤火吹入梦中,让我回到自然的这个原点。 是夜,流萤入梦,我回到了原点。 回到原点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原点。然 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原点就是 整个图像的根本。 同样,对于国家这个宏大的函数图景,尽管它有着各种复杂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对应 关系, 但它只有一个原点, 一个根本, 那就是人民。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中山先生“耕者 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理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无不点明了原点所指、根本 所在一一一以民为本。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部分官员 心中已无公仆之心, 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 思想的偏差, 根本的缺失, 原点的无视, 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 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 置公众利益不顾, 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 GDP 增长, 为 暴力强拆都有之。 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 原点。 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 不愿 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 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人民幸福 感,于是有了 GDP 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 100 多名的现象。 所幸,近年来,国家终于认识到原点的重要性。从温总理两会上“公平正义比太阳还 要光辉”、“执政为民”论断的提出,到今年来关于“幸福”的全民大讨论,无不揭示了政 府向“民本”这一原点的回归。 我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君不见广州地铁的“举牌哥”,君不见各地纷 纷出现的“维权斗士”,他们都是回到原点的先行者。 想起孟德斯鸠的名言:“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是的,难道不是每个人的尊严构成 了国之尊严,每个人的权利构成了国之权利,每个人的幸福组成了国之幸福。 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回到原点。每个人的觉醒也是国家回到民 众发展这一原点的前提,从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展现出更美好的函数图景。 回到原点 文学创作是雨水缓缓渗入大地,再化作泉水泗泗流出的过程,而不是冷水直接装入冷 饮车间, 从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过程。 当我们看到评判一本书的好坏仅仅由其印数和销量来 决定时,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必须回到原点,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本…… 回到原点,要回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而不是闭门造车。文学创作本就是来源 于生活,然后才是高于生活,然而现在很多作家却离这个原点越来越远。有些作家以“作家 团队”的形式,打着“名牌作家”的旗号,开个会讨论一下就可以出书,这样的闭门造车, 只能产生无病呻吟之作。回望历史,那些有成就的作家在创作时却是紧紧把握住这个原点。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几部著作期间漫长的时间里, 他总是深入到庄园里, 与那里的农民们一 起劳作、收获、编草鞋、编识字课本……他之所以被称为“耕作的诗人”,正是因为他没有 远离文学创作要来源于生活这个原点,也才有了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文字。如今,我们需 要更多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回到原点,以一种谦敬、悲悯的姿态去体察民众的生活,这 样的文字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回到原点,要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本使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印数与销量。文学创作本 肩负着触及灵魂、涤荡思想、感召人性的使命,然而我们却看到,它已经渐渐变为一种只需 要类型标准、只需要印数与销量的纯技术活动。从一年出一本书,到一年出几本书,再到杂 志书的出现,有些作家为了保持读者的关注度,持续吸引读者的眼球,已经将出书速度化, 将文学创作的使命这个原点全然忘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中的一字一句都 是他带着使命周游列国的见证。白居易也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先人 的理念,却是绕着这个原点,带着使命来创作。如今,我们已经偏离了这个原点,如果我们 再不回到原点,那这种姿态必然阻止文学创作走向深刻,走向宽广辉煌的文学圣殿。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我们要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确实,现在我们的文 学创作已经偏离了原点,远离了文学创作的根本。我们需要放慢脚步,少一些急功近利,不 要再闭门造车,去看看先人们是怎样做的,回归文学创作的根本。 回归原点,还文学一份厚重与深刻…… -------------------------------8.江苏卷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事不可平 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拒绝平庸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 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 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 “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 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 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 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 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 登临, 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 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 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 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即使会有“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的诋毁, 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 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 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 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 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 人? 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简评:以“风沙渡”作引,一种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积淀交相激荡,上升到思想层面 的高贵,鼓舞起粗犷渺远的豪情,使文章既有“意识流“式的自在顺畅,又有哲思性的阔大 视野和空灵想象。切己的感受,诗意的沉思,萦的畅想,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中集聚为奔放 的才华。 拒绝平庸 在我眼中,先生是个不平凡的人,他活在世俗中,却是个有境界的人。 先生姓姚,教的是语文,在城里颇有名气。杏坛几十载,先生早已退休了。 闲来无事,先生应几个亲友的请求,开了个小小作文辅导班,本来先生只打算收几个 学生的,可不知谁走了风声,这个好友那个亲戚,一来便是一打。先生推辞不得,像退休前 一样忙活。 我常住先生家, 便问先生: “您不累?”先生苦笑: “怎么不累啊?这么多人。 ” 转而又一笑,“罢了,罢了,再为这些孩子烧烧我这老蜡烛吧!”我哈哈大笑,心中感到丝 丝温暖,本来可以钓鱼、麻将的先生,不甘于碌碌无为的生活,用心在准备每一份材料。我 脱口而出:“先生好伟大啊!”先生也笑了:“去去去,少拍马屁。” 先生除了这个累人的事,小日子过得还是挺潇洒的。先生没有家财万贯,这个辅导班 也是一概不收钱的,只有在拗不过学生家长时才勉强收下几斤水果。 先生没别的嗜好,只好几口小酒。每餐一杯,绝无例外。记得在餐桌上吃饭时,先生 看着酒杯里仅余的一小口,若有所思地说:“哎呀,就剩一小口了。喝还是不喝,这是个问 题。”随即先生又摆摆手:“罢了罢了,喝!”我转而想说将来我孝敬您,又见先生喃喃自 语道:“想下顿喝这顿的,日子才有盼头嘛!”我大笑不止。 先生突然若有所思,对我说:“昨天作文里有句话很有意思,猫吃鱼,狗吃肉,奥特 曼打小怪兽。”我点点头,说是引用来的。先生神秘道:“我有更好的版本!”我大奇,等 待他的下文。 先生却不说话, 举起空空如也的酒杯又甩了一滴来, 摇头晃脑地说: “猫吃鱼, 狗吃肉,小老头喝茅台酒。” 我俩一齐大笑。先生活得自在,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有次我给先生捶背,笑问:“舒服吧?”先生长舒一口气,哼道:“捶得其所,快哉 快哉!”我见他提到古文,便灵机一动,考他一番:“小生问,‘世间欺我谤我恶我骗我贱 我’,如何处治乎?”先生毫不停滞,对答如流:“老叟答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 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我追问先生:“你活得如此不潇洒,拒绝平庸有 何妙法?” 先生举起两指,道:“两个字,罢――了――” 先生至今仍那样幸福地活着,他的境界让周围的人艳羡。在平凡中守住心的不凡,一 切凡尘平庸都不会进入先生心中。 行文至此,罢了…… 拒绝平庸 冲锋的号角划破长空,9×10 的小小战场刹那间狼烟四起,硝烟弥漫。疾驰的战车冲锋 陷阵,摧城拔寨,骁勇善战;威猛的火炮杀机暗藏,“隔山打牛”,威风八面;奔驰的骏马 跨日追月,卧槽挂角,纵横驰骋。而我,一个平庸的小兵孤零零地蜷缩在战场一隅。从开场 到现在,我就没有被挪动过一步,仿佛一开局就注定了我是一枚弃子,仿佛那些孤傲的英雄 们连动手杀我都不屑一顾,仿佛眼前的血流成河、积骨如山、杀声震天与我无关,仿佛我的 生命注定了平庸。 不,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庸庸碌碌地度过平淡的一生,我不甘心生命之花还未绽放就 已经凋谢,千年之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角早已响彻云霄。今天,我要拒绝平庸,我 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你,认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小兵也能变英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渐趋热化,曾经纵横沙场的英雄或者含笑沙场,或者含恨而终。 终于,当敌方阵线被撕开的那一瞬间,我的机会来了,渴望血染战袍透甲红的畅快淋漓,渴 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渴望拒绝平庸证明自己,我义无返顾地跨过楚河汉界,而后 便左冲右突,一个劲地向前。拉车、牵马、拱炮是我的拿手好戏,破象、吃士、逼帅是我的 精妙绝活。曾经不堪一击的小兵拒绝平庸,曾经微不足道的小兵不再平庸。当孤傲的战车面 对我与我的弟兄只能无奈地自嘲“自古双拳难敌四手”, 当威风的火炮失去了炮架的支撑在 我面前不堪一击,当“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战马不经意间被我锁住了去路、缚住了马脚,当 我撕开士象的坚固防线,当我挥舞着长矛刺穿敌方将帅的胸膛,我在他的眼里读出了失落, 读出了恐惧, 而更多的却是不解与震惊。 他不知道为何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却有拒绝平庸的 力量,他不敢相信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竟能力挽狂澜,扭转了战局。 “或许你死不瞑目,但这就是一个小兵的力量,一个拒绝平庸的小兵的力量!”我缓 缓地抽出长矛,默默地转身,眼中写满了坚毅与顽强。 这个世上本没有高低贵贱,只要有梦想,只要坚守自己的梦想,终有一天你会感受到 笑傲风云的激昂,终有一天你能够拥有拒绝平庸的力量。 拒绝平庸 我是一块平庸的石头,生于荒山中,我有一个生于茅房的石头老弟,人称又臭又硬; 也有生于青埂峰的石头老兄,人家背后刻着一部什么《石头记》,挺有名气的。我是既没臭 气,也无名气,平平庸庸,风吹雨淋,真是石头比石头,气死石头。偶尔脑袋上落只鸟,留 下一坨一坨的东西飞走了…… 突然有一天,荒山里来了一位采石人,围着我转来转去,像驴子拉磨,还摸着我的屁 股赞叹:“好石头,好石头!你是想平庸一生,还是愿随我去人间?”我想生活就该多彩一 点,于是跟着采石人,滚啊滚,来到了采石人家。一天采石人把一个大胡子领回家,采石人 说:“跟他混吧,他可是雕塑家,能让你不再平庸”。于是我又滚到了大胡子家的后院。 “啊!石头,你想让我把你雕塑成什么?” “万岁!我要变身成为秦皇汉武,也可以是成吉思汗”。 “不!不!不!”大胡子摇着头说,“我可怜的石头,那太平庸了。” “好吧!那我要变成飞鸟游鱼。” “不!不!不!”大胡子更用力地摇头,“我可怜的石头,这个更是平庸。” “好吧!好吧!那你把我雕刻成一块墓碑好了。” “不!不!不!”大胡子几乎把胡子都摇了起来:“我可怜的石头,这个比刚才的还 要平庸,有辱我手艺。你就没想过变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比如我――” 什么?大胡子长得那么丑,我不同意。我出山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不再平庸吗?我 拒绝这个平庸的方案。拒绝无效!此后大胡子每天都拿着工具绕着我转,像是驴子在拉磨。 在他的雕刻下,我身上的石料一点点被刻掉,我变得越来越小了。慢慢地,我有了手脚,有 了面孔……越来越像大胡子,我破相啦! 一天,大胡子用布把我蒙上,一连几天都不见了他的影子。趁他不在,我捡起脚边的 工具,拒绝平庸,自我雕刻。当大胡子再次出现的时候,引来了许多人。 “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我的作品。”说着拉下我身上的布。 “啊……石――猴!”大胡子张大了嘴巴。 “祖宗!”人群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拒绝平庸 “咯咯咯……”刚进家门,便被一阵嘹亮的鸡鸣吸引。 高考时我可是个国宝,每周杀一只鸡是少不了的。我走进卫生间,准备看一眼这个遇 难者。 他是一只不普通的鸡。 浑身乌亮,却又透着光泽,不似那些灰黄的土鸡。他的尾翅长而整齐,黑色的羽毛中 点缀着些红,像个神气的黑将军,配着红缨,更显英武。不过任他再有能耐,等待他的还是 斩首。想到这里,我有些为他惋惜,这只野鸡本该在森林、草原上过着自由的生活。 他看我进来,安静了会儿,似打量着我,却不同于其它的鸡,只缩着脖子,逆来顺受 之样。 他开始挣扎,尽管双腿被绑,他还是尽力迈开步子、扑着双翅,在卫生间里上蹿下跳。 奋力一跃,前行一大步,想快跑时又被绳子带倒。躺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又起来,做好冲刺 的姿势,准备新一次失败。 黑将军啊黑将军,认命吧!还是和其它的鸡一般,接受现实,庸庸常常地享受一下生 命中最后的安宁吧,何必如此费力不讨好呢?我叹息一声,退出房间。 …… 正看书的我,听到一声凄切的长鸣。我知道妈妈对它下手了,看来它是逃不过此劫的。 却不想传来一句:“儿子,快帮我逮鸡,它溜掉了。”好家伙,有一手啊!从没听说过有鸡 能逃过这割喉一刀的。我跑向厨房。 黑将军站在厨台上,威风地看着我,腿上绳子早已挣开。他发出得意的鸣叫,高亢、 响亮、清脆,倒有一种虎啸山林之势。但这小小的厨房中,他又能逃向何处呢?我逼近他。 他挑衅地看我一眼,向着窗户纵身一跃,跳了下去。 果然,他不是一只平庸的鸡。 我俯在窗边,看他黑色的身影,从容、优雅地滑翔,在林立的高楼中这一抹黑显得格 外引人注目。麻雀为自己灰白的羽毛而羞愧,燕子因自己柔弱的身躯而脸红。他好似雄鹰, 华丽地飞翔、降落,悠闲地离开。 妈妈还在催促我下楼去追。而我脑海中却浮现出他此前的身影:出众的外貌,漂亮的 黑羽。他不同于寻常野鸡,临终前,拒绝与同伴一般等待死亡。他选择挣扎,更不同于麻木 的家鸡。厨房中响亮的长鸣,绝美的一跃,为他赢得了生的机会。 他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搏,拒绝了平庸,超越了平凡。他属于自然。他本该离去。 对于他,我只有敬意。 拒绝平庸 如果可以,我们要做一只会唱歌的麻雀。 总有人有着美丽的梦想,“飞上枝头做凤凰”,可那终究只是个梦想。平凡如我们, 与浩茫世界甚至抵不上一粟之于沧海,不就只能是一只小小的麻雀吗? 我们接受平凡,但我们拒绝平庸。 拒绝平庸, 首先需要我们甘于平凡, 这并不是一个悖论。 飞上高枝的麻雀又有几只呢? 剩下的我们,还是不要做这种不切实际的梦了吧。诗人阿多尼斯有一句话,“不是时间使你 衰老,而是妄图留住青春使你衰老。”我觉得这句话改一改放在这里也是合适的,“不是平 凡使你平庸,而是妄图登上高位使你平庸”。我说这话,并不是想让大家放弃追求和奋斗, 只是说, 既然我们只是平凡的人, 为什么不享受平凡的快乐呢?心中充满利欲和扭曲的“出 人头地”之愿,纵然一步步登上地位的高峰,却依旧是一步步滑向平庸的深渊。坦然地接受 平凡,做一个心无杂念的纯净的人,纵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又有谁会说锦衣 玉食能比这来得畅快而有深意呢? 我猜你要质疑,难道甘于平凡就不会平庸吗?我当然不会同意这样的观点。所以我说, 我们要做会唱歌的麻雀。 你问我什么叫做会唱歌?就是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做出属于我们自 己的不平凡的事。我最喜欢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生长在鞋匠的家庭。他很可能也过完鞋匠平 凡的一生,但他选择用自己的笔唱出自己的歌,唱出下层劳苦人民的歌。他本是一只平凡的 麻雀,却用歌声为自己的羽毛镀上金色。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他一样,但却依然可以唱出自己的歌。说到底,“平庸”便是碌碌 无为无所事事,而我们的“歌声”,给自己和他人的人生打上烙印,我们便自然不会平庸。 譬如郭明义, 他的“歌声”便是他的爱心和善举。 即便是现在, 他依旧只是一个平凡的工人, 可他的生活,难道还是平庸的生活吗?我们甘于平凡,但心中自要有一股不平凡的信念,才 能在平凡的人生轨迹上,留下不平凡的印迹。 如果可以,我们要做一只平凡的快乐的麻雀,骄傲地唱着自己的歌。这歌声中自有一 种力量,能够让我们远离平庸,唱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拒绝平庸 奋笔疾书,我是一名平庸的考生。似乎是铁的事实,高考是我们走出平庸的一个跳板。 一、五只粽子 昨天是端午节。清晨,碎碎的晨光落了一地。我睁着惺忪的睡眼,一切都是那么地美 好。 伴着淡淡的清香,妈妈为我准备了早餐――五只粽子。我狼吞虎咽,吃了四个,实在 吃不下了。 “赶紧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吼道。 “我吃不下了。”我打着饱嗝。 “吃不下也要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边说边强迫我,“你不知道,吃五个粽子就意 味着五门高中。” 原来因为“粽”与“中”谐音。 可怜的屈原啊,您大概不会想到原本为了纪念您的粽子却成了我们的文化“吉祥物” 吧?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二、一只鸽子 中午,没有喧闹,没有汽笛,很安静。 但是,妈妈谋杀了和平! 妈妈买了一只鸽子,准备给我炖汤喝。妈妈说她听别人讲,高考前吃鸽子有好处。 可怜的鸽子,你是否是那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使者;你是否正浴着夕阳的余晖在广场 上悠闲散步觅食;你是否是那只“咕咕”起飞向往绿色与和平的鸽子呢? 可怜的“天然之子”鸽子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还要通过高考 拒绝我的平庸呢。 要怪,你就怪那些乱造谣言、糟蹋绿色的人吧。 三、一棵树 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给校园镀上一层金辉。 看完了考场,我正欲回家,路过一棵树,但这并不是普通的树,这里香火萦绕,这是 一棵“神树”。 妈妈硬是拉着我烧上一炷香。我毕恭毕敬,生怕打扰它的清梦。 亲爱的树啊,你既不是佛祖参悟众生的菩提,你也与佛道没有任何关系。我赞美你的 绿荫,赞美你的清新,但你需要的只是平凡地生长、只是一块可以扎根的寻常土地,你是否 “承载”了太多? 亲爱的树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来拒绝我的平庸呢。 因为平庸,我们拒绝平庸;但如此“拒绝”,我们是否真的不平庸了? 简评:本文独树一帜,构思精巧。作者从文化、生态、人生负载三个角度,选取三个 片断,既相对独立,又一脉相连,紧扣“拒绝平庸”的主题,或叙或议,叙议结合,在看似 “平庸”中“拒绝平庸”,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机智与胆识。 拒绝平庸 哲学家萨特的一位朋友出车祸之后却高兴异常:“我终于出事了!”一句话弄得哲学 家愕然。日子平淡无奇是“让人难以忍受”的,连车祸都当成了拒绝平庸的一种文化。 当然,这种想法太过极端,在日常生活中,“拒绝平庸”最常体现在穿着中。 红衣服,绿裤子,黄头发……每当在街上看到“奇装异服”以标榜自己不平庸时,我 总会不禁想到霍尔顿。 当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风靡美国之后,街上总能看见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红色鸭 舌帽装扮的男孩子。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个性,彰显与众不同之处。可转念一想,这种 “拒绝平庸”的方式到底还是塞林格预设好的,扎堆的红色鸭舌帽不也是新的平庸了吗? 拒绝平庸的方式不是模仿他人,更不是举止“雷人”,行为出位。后一点我们从诸位 网络红人的身上已经领教得够多了。 你敢说博尔赫斯平庸吗?你敢说熊十力平庸吗? 不敢! 他们精神的独特性和独创性是其能够拒绝平庸的根源所在。我们徘徊在博尔赫斯的 “迷宫”之外,我们默念“十力要语”…… 拒绝平庸还在于在独立精神的指引下,勇于追求新的道路。哈佛大学教授乔治?桑塔 亚在讲授最后一课时,窗边突然飞来一只知更鸟。乔治凝视着美丽的鸟,过了好一会儿,面 向听众说:“对不起!我与春天有个约定。”说罢,疾步而去。这是真性情的流露!当我们 的眼力能够窥见大美之所在时,我们当勇于突破陈规陈说,迎着我们内心某个遥远的呼唤, 走向独一无二的道路。 拒绝平庸,实质还是建立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核并勇敢地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下去。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上帝创造了我,然后将模子打破。我们切不可辜负造物主 的一番美意啊! 拒绝平庸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时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 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多年前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样告诉我们。 生活平平静静,我来到了工作岗位、一切都在预定的轨道上进行着,许多往事如烟般 散去,许多记忆像纸张般发黄干枯。但是,始终不敢忘却自己是一个最为平凡的人,却有着 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回报国家奉献社会,用平凡打败平庸,用激情成就梦想,当一生走过, 可以告诉自己, 平凡但有所收获;面对社会,可以告诉世人,渺小但我走过,正如哲人所说,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影子,但它已飞过。 要做到平凡但不平庸,首先我会接受平凡,从容面对平凡,摆正自己的心态,内心多 一份宁静,少一份浮躁,因为世界本来就是有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事物构成的,我并不能打 破这个事实,我能够做的是努力做自己该做的。其次,我要努力从平凡中掘取激情,用一个 积极向上勇于进去的心态来激活自己,挖掘自己最大的潜力,将社会给予我的,用行动来为 我们的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情, 这样想来, 我会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与学习新 知识上,心里便少了一份抱怨,多了一份从容。 忽然想起一个将要淡出记忆的名字李素丽, 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共汽车售票员, 1981 自 年参加工作, 十年如一日, 在平凡的岗位上,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 群众的贴心人”。她的工作工作岗位无疑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是,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 一干就是十年,而且勤勤恳恳,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表面看来的确平凡的很,任劳任 怨,但是如果没有内心如火似的工作热情,没有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勤奋,没有对工作深入创 新的思想,没有一心奉献不求回报的淡定胸怀,我想,那她的十年便会和多数人一样,在他 们身上平凡与平庸就会是一个等号! 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平庸,那是灵魂的死亡,而平凡,只是一件朴素但合身的外衣。 记得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说过“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 上的草一样,我们不会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 事业。”我认为,张思德便是在一件平凡外衣下不甘庸碌的一个富有思想的灵魂,这种灵魂 往往能够具有极大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道秋江离别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