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的人情味在论室内设计中的人情味怎么体现出来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商业街景观设计专题:在商业街景观设计中应解决如下问题
发布于: 来源:地道国际
作者:地道园园 点击:1888
& & 商业街是人流聚集的一个主要场所。采用东西方向排列,以入口为中轴对称布局,建筑立面多采用塔楼,骑楼,雨罩的元素使空间产生新的划分,室内空间既设置了集中商业,又有零散店铺,是西方现代MALL与中国传统商铺的有机组合。
& & 商业街就是由众多商店、餐饮店、服务店共同组成,按一定结构比例规律排列的商业繁华街道,是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是一种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
& & 商业街英文名称为Business Street or Commercial
& &&商业街指以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式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房地产形式。
& & 解决商业街的繁华气氛与别墅的宁静气氛之间的冲突问题。
& & 解决商业街车行交通空间与步行交通空间的隔离问题。
& & 解决商业街的平直单调,感觉很长,很枯燥的问题。
& & 解决商业街的历史人文记忆的缺乏。
& & 以景观意境为线索,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轴线对称布局,采用点,线,面成景的方式,参照所处位置及不同功能分割空间,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具有纯正法国浪漫气息的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的街道环境。
& & 据心里进化论的观点,人类对大自然所作出的最表层,直接的,第一的反映是情感上的,不是认知上的,在情感反映的基础上,才有了思维与记忆、意识与行为。就像电影就是在创造一种场景感受,现代神经心理学也证明这一观点。
& & 方案的室外空间设计以传统江南古镇的模式来构筑整个商业街,从历史发展中形成小镇商业街和传统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如人流和街道的关系,河与街与住宅的关系,总结出一个空间的模式,运用到商业街中来。将一个古镇的街空间融合到商业街中来,使其不仅有现代商业街的时代气息,又蕴含原始的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间长出的空间,这些空间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信息。
& & 街是随着人们交换产生与贸易的发展而逐渐生长的,它是由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商业形态,通过将街切割、打碎、重组再造的,运用以景观意境为出发点,寻找适宜的尺度,通过空间变化的重组,营造一条生长出来的街,通过各种元素,铺地、雕塑、喷泉、植物来解决商业街的标识性。
& & 街是人们行走,徜徉、休息、交流的开放空间,避免西单大街改造的那样的误区(人可以自由徜徉的街巷被大大拓宽成便利车行的大街,人群从街上被挤到过街天桥,或人们已被车流逼迫到某个区域,已不可自由徜徉,人的愉悦心情也就消大半,一条街道变成了一条车的河流,所以区分空间,使人与车的矛盾得到最大解决,)通过高差解决人车分流。
& & 远远的能听到时高时低,时缓时急的交响曲,迫不及待的走近观赏,法国凡尔赛宫式的水池上面跳跃着奏出欢快的乐曲,顿感精神倍增,两侧高耸的塔楼同样透露出法国的浪漫情调,中间高贵典雅的欧式拱券门诉说着你的不凡身份,走过林荫道,银铃般的笑声传来,穿过拱券门,旱喷泉广场上孩子们在玩耍嬉闹,走过嬉闹,开阔的草坪树木郁郁葱葱,人们无拘无束的躺在草坪上,三五成群的聊天,孩子在草地跑来跑去,临水栈道的长椅上,一对对情侣静静欣赏远处的晚霞。
& &&运动与通路
& &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运动心理,把紧张的运动与放松的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沿河散步道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曲折,延长的运动线路,放松休闲的观赏景观。
& & 采用坡道设计,提供带轮的步行交通,使设计更加人性化。确定适当距离的关键不仅是实际的自然距离,更重要的是感觉距离,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单调平直呆板的街道虽然很短,人的心理感受距离却很长。
& &&人车分流
& & 通过竖向的变化,使行车道路与人行处于不同高差,人在商业街的购物会感觉安全,真正营造一个休闲,自由徜徉的街道环境。
& & 商业街的主要特点是因商业店铺的集中而形成了室外购物、休闲、餐饮等功能空间,基于商业街的店铺特色,决定了其设计的核心就是让空间有用而舒适。根据调查,一般商业街的尺度,都控制在8-12m左右,而这又是针对两侧都是店铺的商业街,在商业建筑前约19m宽的范围内,要满足停车,行车,还有步行的功能,所以商业街前面的步行街尺度定为5m宽,又考虑到车行对人流的影响,利用竖向高差的变化将其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空间。在根据建筑的轴线在相关节点上设置种植坛形成景观序列,根据建筑的收放控制台阶的收放。
&& 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功能的不同,大小设置三大景观区,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具统一性,通过轴线的控制来实现。三大景观区为:入口广场与商业街区,旱喷泉广场区,邻水大草坪区,分别满足人们的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动静分区的过渡功能,人们交流休息思考冥想的静态活动功能。
& & 建筑的立面以梨黄(明亮)为主色调,门窗饰线,铁艺栏杆用白色或木色,建筑功能入口用骑楼来区别,色彩为红色砖墙(仿红色砖墙瓷砖),其整体为明亮的暖色调。设计的铺装,小品,附属设施等都采用暖色调设计,形成从色彩上达到统一的效果。
& & 边界效应理论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建筑广场的边缘,建筑的凹处,柱下等使人们喜爱停留的区域。我们在商业街设置休息的座椅,给人们提供驻足,停留,停下来与人交谈,停留一段时间的动作诱因。
& &&爱德华·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中指出处于边缘或背靠建筑物的立面有助于个人,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是人们安全心理的需求所致。我们要尽量创造多层的边缘。
& & 人的活动是从内部和朝向公共空间的的中心的边界发展起来的,
弯曲的街道
& & 弯曲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且对于减少少风力干扰方面是有益处的。
变换的街道空间,小型广场的穿插使步行网络的心理距离变短了。
人在步行时都爱抄近道,人们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哥本哈根的一处广场记录,每一个人都沿最短的线路穿过广场。
开场空间中的步行线路,横穿空间中心是不舒服的,空间的边缘既可以体验到大空间的尺度,又能欣赏道街道或空间边界的细枝末节,令人赏心悦目。台阶是打断步行节奏的破坏元素,我们采用平缓的坡道替代。
& &&避免目的地路程的一览无余,更要避免可见目的地而不得不绕行。可见目的的时要遵从简捷的原则。规划的直角使用功能是不方便的。这个聚集包括购物,娱乐休闲和享受生活!
& &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有人情味,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单纯的行走空间,人们在其中流连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体验和休闲!
& & 入口广场除了应该烘托建筑的特色与气势,更应该是一个适合人们停留的、开放的,水与绿地交融的公共休憩场所。
& & 按照商业街经营的商品是专业类别,还是不加确定的复合形式,可将商业街分为专业商业街和复合商业街。专业商业街商铺往往集中经营某一类(种)商品,如建材、汽车配件、酒吧、休闲娱乐等;复合商业街商铺对经营的商品不加确定,经营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去随意经营,如北京西单商业街,北京宣武区的大都市街等。
& & 宏观上讲,北京王府井商业街、上海南京路、深圳华强北、沈阳中街、重庆朝天门都属于商业街,但事实上,它们都是由多个规模不同的购物中心、百货大楼、体育用品商店、娱乐、餐饮等各类商业房地产组成;微观上讲,常见的商业街有建材、汽车配件、服装精品街、酒吧街、美容美发用品街等。上述以某类商品为经营内容的商业街,起步早的,商业街的命名只体现地点特征,这类商业街取得成功的难度比较大,除非像北京王府井大街,它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人普遍了解、认同的商业概念,其成功才可以实现。
& & 按照商业街的建筑形式,也可将商业街分为单层商业街和多层商业街。单层商业街指采取单层建筑结构的商业街,多层商业街商铺自然指建筑形式为多层建筑的商业街。
& &&另外也可以按商业街商铺的形式划分为完全采取铺面形式的商业街,完全采取铺位形式的商业街和采取铺位、铺面结合形式的商业街等。
商业街规模大小不一,和经营的商品的类型有关,比如,经营服装的商业街和经营建材的商业街其规模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但商业街的规模必须体现市场需求和所经营的商品适合的经营规模。如果一个商业街盲目追求规模效应,那么商业街将会面临市场承接力不够引发的经营困境。
& & 沿街两侧布置商铺,单层建筑居多;商业街可以是一条街,也可以是一条主街,多条副街;商业街的长度不能太长,超过600米,消费者就可能产生疲劳、厌倦的感觉。一个商业街项目到底如何进行规划设计,如何把握规划设计准则,对于开发商来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 & 专业商业街的名称往往体现商业街所在的位置和所经营的商品类型两大要素。专业商业街会节省商铺经营者的市场成本,例如北京三里屯酒吧街,消费者从其名称就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便于消费决策。
& & 北京:王府井、西单、前门大街、中关村大街、朝阳门外、西直门外[2]&
& & 上海: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豫园
& & 天津:滨江道、和平路
& &&南京:新街口、湖南路
& & 苏州:观前街
& & 杭州:延安路、湖滨路
& & 福州:东街口、台江
& &&广州:北京路、上下九路
& & 深圳:华强北街、东门步行街
& & 香港:中环、铜锣湾、旺角
& &&沈阳:沈阳中街、太原街、三好街、五爱市场、北行
& & 长春:长江路、重庆路、&桂林路
& & 大连:天津街
& &&哈尔滨:中央大街、道外巴洛克大街
& & 济南:泉城路、芙蓉街、英雄山文化市场
& & 重庆:解放碑、观音桥、南坪、杨家坪
& & 成都:春熙路
& &&武汉:楚河汉街、武汉天地、江汉路步行街、光谷步行街、汉正街
& & 郑州:德化街
& & 厦门:中山路
& &&长沙:黄兴路
& & 太原:柳巷亲贤街长风大街
& & 青岛:中山路
关键词:地道国际,地道设计,地道景观,商业街景观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 Latest dynamics
推荐文章 Recommend dynamics
电话:3 &E-Mail:&
地址:深圳南山区书山路创世纪滨海花园五栋三楼
地图: 备案:美丽的街景与一座城市息息相关,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如何去面对经济发展带来变革?如何让街区的发展变得更加有人情味?如何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让城市间没有距离?“一处街景与一座城市”是一个城市的内涵,是一个城
核心提示:生活帮帮帮简讯美丽的街景与一座城市息息相关,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如何去面对经济发展带来变革?如何让街区的发展变得更加有联系时,讲明在生活帮帮帮上看到的有优惠
生活帮帮帮简讯 美丽的街景与一座城市息息相关,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如何去面对经济发展带来变革?如何让街区的发展变得更加有人情味?如何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让城市间没有距离?&一处街景与一座城市&是一个城市的内涵,是一个城市最能被别人记住的地方,网友非去不可的街景有很多,四川的&最美街景&在哪里?
  超过500万的四川网友参与,1万余张街景照片,微博转发评论12万条,14个城市组织线下网友外拍,由腾讯大成网、四川新闻网、腾讯微博与四川省社科院(微博)社会学所联合主办的&四川最美街景&评选活动的网络决选昨日(22日24时)正式关闭投票通道,在长达12天的网络投票中,通过众多网友的投票选择,最终选出了不得不去的&四川最美街景&。
  在网友票选的&四川最美街景&的照片中,既有郪江古镇、街子古镇、黄龙溪古镇这样的人文历史内涵丰富的老街,也有马超东路、眉州大道、海河天街这样的着力打造的现代化街区,既有美食、美景、又有蓝天、碧水,从网友上传的这些照片中就可游遍四川,非去不可的&四川最美街景&其实就在这里。
  根据网络投票的票数(以22日24时投票通道关闭数据为准)
  十个&四川最美街景&为:
  新都马超东路街景379557
  雅安川农大道街景359050
  西昌海河天街街景353900
  绵阳三台县郪江古镇街景342983
  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街景340007
  成都金牛区一品天下美食街街景338631
  眉山眉州大道街景338429
  成都武侯区桐梓林欧洲风情街街景334884
  成都成华区万象城街景334684
  广元青川滨河广场路街景325685
  今天上午,来自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的专家、腾讯微博知名博主、知名摄影师的评委会评出&四川最美街景&专家推荐特色街景五个和网友特别关注奖五个。
  专家推荐特色街景(排名不分先后)
  新津(微博)西顺河街街景
  南充(微博)阆中(微博)滨江路街景
  崇州(微博)街子古镇街景
  龙泉驿区成龙大道街景
  双流(微博)黄龙溪古镇街景
  网友特别关注奖(排名不分先后)
  都江堰南河桥夜景
  内江兰桂大道街景
  郫县友爱镇农科村街景
  九曲河时代资阳段街景
  金堂赵镇南滨路街景先到《生活帮帮帮》网络交易市场查询、了解、沟通,再到实体店体验消费,便捷、安全、有保障!
请用手机二维码扫描直接查看该信息说说“街区制”的前世今生与国外实践经验
来源:世纪交通网
中国将推广街区制并不再建封闭小区的消息引爆关注。而说起街区式住宅,人们大概会立刻想起欧美剧里那些错落有致的临街建筑、走下楼转个街角便可到达的书店和酒吧,以及没有围墙隔离与森严保卫而自由穿梭的人群。中国的“单位制”城市管理显然与西方国家这种典型的街区生活大相径庭,因此“街区制”模式的成型历史与维持方法是值得中国参考与借鉴的。一、何谓“街区制”在谈及“街区制”之前,必须提及一个规划学派——新城市主义。20 世纪70 年代初到80 年代末,由于私人轿车的普及及社区商业的郊区化等原因造成美国城市蔓延加剧。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交通堵塞、大城市边缘的农业用地减少、通勤时间和距离拉大、能源消耗增加等诸多问题,“新城市主义”的规划思想应运而生。新城市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彼得· 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指出“新城市主义的价值在于为阻止城市蔓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1993 年第一届新城市规划大会(CNU: Congress for New Urbanism)在美国亚历山德里亚召开,标志着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正式确立。1996 年在第四届新城市规划大会上形成了《新城市主义宪章》(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此宪章完整地介绍了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理念。新城市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注重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城市的发展以不破坏自然资源为原则,倡导建设卫星城和通过城市更新来代替郊区蔓延;提倡构建街道网络,以步行距离为出发点去规划各种活动,使自然环境与社区有效结合;尊重个人,强调以人的尺度建构宜人的城市家园。其中,杜安尼和普雷特兹(Andres Duany & Eli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提出的“传统邻里开发模式”(TND: Tra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和卡尔索普提出的“交通引导开发模式”(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是新城市主义思想的典型代表。这两种模式在美国有很多设计实践,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两者虽偏重层面不同,但在实践中具有相似的目的,即通过紧凑合理的布局、多样化的空间、有效的资源利用共同建造一个充满活力和人情味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在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下,从字面上理解来看,“街区制”类似于国际上的“BLOCK街区”。所谓BLOCK,它事实上是5个英文单词的缩写:B-Business(商业)、L-Lie fallow(休闲)、O-Open(开放)、C-Crowd(人群)、K-Kind(亲和),是由城市道路划分的建筑区域,是构成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的面状单元。在功能上,街区不仅具有通行功能,而且是人们休憩、停留、交流和娱乐的场所;在构成上,街区包括街道、居住区和广场三大部分。关于城市与街区的关系,凯文· 林奇在他的《城市意象》中认为街区是构成城市印象的五要素之一,街区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目前,街区式住宅在国外已成熟发展,遍布于世界各大繁华都市:美国纽约、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柏林、捷克布拉格等都有享誉世界的BLOCK街区。一般来说,“街区制”就是居住和商业的集中融合,即街区既要提供居住,又要有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配套。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上面住人,下面营商;上面是私有空间,下面是商业空间或者公共空间。将住宅与外部世界全面打通,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社会。若要给街区制找一个完美的例子,坐落于美国纽约的第五大道便不得不提。历史长达百年的第五大道在19世纪初时不过只是一片空旷的农地,但在经过扩建后逐渐成长为纽约的高级住宅区及名媛仕绅聚集的场所。高级购物商店也是从这时候起开始出现,而“恨天高”的诸多摩天大楼则在20世纪后成为第五大道的另一大特色。目前,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街区制产物,第五大道已经成为到访纽约的一个必经之地。据英国一家咨询公司对全球45个国家所做的年度调查显示,第五大道目前是全球租金最贵的零售业场所,商铺的年租金可超过每平方英尺1000美元。此外,“新城市主义”强调从区域、街区及建筑三个尺度上来开展城市的设计和规划。在区域方面,新城市主义认为区域应当有明确的中心和边界,在发展形式上更加紧凑,经济住宅要均匀地分布在区域内,合理分配区域内税收和资源,鼓励插入式和谐发展代替向周边的蔓延;在建筑方面,建筑的主要任务是给共享的街道和公共空间以确定的形体,建筑项目应与周围的环境建立密切的联系。在街区方面,新城市主义与以前的城市规划原则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考虑街区的尺度。在街区规划中强调:(1)街区的交通系统。提倡发展公共快速交通系统,限制小汽车的使用。提出“路网”概念,通过合理的街区网格状布局,提供交通路线的多种选择,保证街区间的连通性和公共交通易达性。(2)街区多样性。包括三点:街区功能的多样性,街区的设计要同时支持步行者、自行车、小汽车和公共交通的流动性,注重街区的混合使用,将公共服务及商业活动等融入到街区中;街区人口的多样性,主张街区的设计要满足不同年龄、收入及种族的需要,从而加强居民与街区的联系;街区环境的多样性,强调街区和城市的地方特色,街区建筑及景观设计要与当地的文化、历史、气候及建筑相协调。(3)建立可步行的街区空间。街道、街区和建筑三者是一种密切的联系,构成整体,街道的设计会影响周边街区和建筑,建筑的特色也是由所处的街区和周边的街道来凸显出来。新城市主义试图将这三者之间建立的相互联系通过紧凑空间表现出来,在街区的设计与规划中强调鼓励步行,减少汽车的使用,营造富有活力的街区空间和和谐的邻里关系。(4)注重街区的安全性。特别强调对弱势群体如老人、小孩的关怀,为行人创建更加方便安全的空间环境。可持续街区的设计概念体现了“新城市主义”的理念,打造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回归人性化的功能,与新城市主义的思想不谋而合。二、国外“街区制”的实践经验1、美国纽约2008 年纽约城市交通部(DOT: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of Transportation)针对纽约城市的交通及街区改造提出了建设“可持续街区”的战略计划。计划除了继续进行街区的公共设施维护、提高街区安全和开展渡轮业务,另外还大力推行将街区作为公共空间、建立更加具有活力的交通系统及提高公众的参与度等一系列措施,包括交通、能效、服务、基础设施等。计划的目标是:将城市的交通运输工具减少至2007 年的50% ;建设快速公交线路以提高城市的公交速度;到2015 年自行车通勤率加倍;开始制定城市停车制度,以管理城市路缘空间,减少交通拥挤;对于重新规划的街区项目要采用完整的街区设计模板;在城市主要的走廊积极建设居民友好型林荫大道;对于街区的路灯和市政项目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以节省能源等。DOT 希望通过此计划创造一个更加环保的城市同时减少对世界气候的影响,并且使纽约市成为世界上最适合生活、工作和居住的城市之一。自2008 年起,DOT 努力将上述理念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具体来说,DOT 建立可持续城市街区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街区成为具有安全感的公共空间。街区做为城市中最主要的公共场所,安全一直是城市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首先要保障老人和儿童的出行安全,因此DOT 计划加强学校周围道路的安全性,具体措施包括改善交通指示灯系统以延长儿童穿行马路的时间、设置减速带以降低学校周围区域的交通速度等。截止2010 年已完成对纽约市内的135所小学附近的道路改造。考虑到老人的出行问题,在纽约5个主要的行政区里按照老年人交通事故高发区域划分了25个老年行人聚集区(SPFA:Senior Pedestrian Focus Areas),专门为老年人设立安全街道(Safe Streets for SPFA)。除此之外,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 R Bloomberg)和交通部长萨迪克汗(Janette Sadik-Khan)联合发布了“属于老年人的安全街区”(Safe Streets for Senior)一文,以提醒市民关注老人出行安全问题。第二,提高街区的交通流动性。城市的交通是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的人员、物资、信息互动交流的前提,动态交通是满足城市协调发展的支撑。在提高街区的流动性上,首先DOT 实施了新城市主义提倡的快速公交运输系统,截止2009 年已经在曼哈顿区设立了多条快速公交干线,在这些快速公交通道上安装了公交优先信号灯。对于以前的公交车线路也进行了优化,例如:在公交车站修建更多的人行道,通过设立提前购票以及交通信号优先等措施解决一些公交高峰区间的拥挤问题。其次,DOT 极力推行“自行车代步”。为了使自行车出行更加安全和方便,DOT 在城市多处安装了自行车停车架,设置了自行车专用车道,目标是到2012年使用自行车出行的人比2007 年增加2 倍,到2017 年增加3 倍。第三,提高公众建设可持续街区的意识。纽约市通过提供信息、咨询和培训来提高公众对可持续街区的意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为此,纽约政府在2008 年夏季举行了“盛夏街区”活动,以此来提高居民对街区的关注度。另外,DOT 在纽约许多商业街区都设立了供行人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在这里设立咖啡座,邀请纽约当地著名的艺术团体来表演,举行各种类型的团体活动。DOT 还经常以举行街区设计大赛、公众见面会、市民设计成果展等方式让公众参与到街区建设中,使公众的思想和利益得以表达。第四,建设绿色环保型街区。有效地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街区规划应与自然和环境相协调。加大运用绿色建材和节能材料的力度,是保持生态型街区的重要方式之一。开发建设绿色街区也是DOT在“可持续街道”计划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要求市政工程的建设都必须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从2007 年开始DOT 就与纽约城市环境保护部(DEP: New York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一起开发多种应对暴雨天气的排水方案,对纽约城市的路面排水系统进行了扩充,街区采用了多孔可渗透路面以增加路面排清暴雨和积水的能力。同时面对尾气排放加剧等环境污染问题,DOT 内部汽车开始实行燃料替代计划,使用清洁燃料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减少停车位、增加自行车架以及制定工差出行交通工具要求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员工对小汽车的依赖。2、波特兰波特兰紧邻北太平洋,位于美国西北部的俄勒冈州,威拉米特河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市核心区面积为11.13km2。60 米×60 米(200 英尺×200 英尺)是波特兰经典的街区尺度,在美国的大城市中也是最小的。波特兰路网密度为25km/km2,街道面积占总用地的40%,由街道与公共空间构成的开敞性用地占城市用地的50%。下面主要从土地利用及道路交通两个方面来分析波特兰“街区制”的规划技术要点。(1)街区尺度与街区开发60 米的街区尺度有利于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容易形成紧凑、可步行、宜人的城市空间。但过小的街区尺度也会使街区开发缺乏弹性,具体表现为两点:首先是街区通常会“满街区建设”(Full-block buildings),而建筑通常只有一个正立面和主入口,难以顾全四条街道的街景。其次是难以满足现代大型建筑空间的需求,如在外围边缘的学校、会展中心等要求街区规模较大。但这些大型街区仍然按照城市肌理留有供行人和自行车穿越的通道与城市步行系统连接,如南礼堂街区(SOUTH AUDITORIUM DISTRICT)。波特兰在核心区进行高密度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人口密度,增强城市活力。其街区建筑密度一般都在65%以上,主要的街区开发模式如表1 所示,这些土地开发模式均是根据波特兰市里已建的街区总结得出。表1 波特兰街区开发模式一览表(2)土地的混合利用波特兰按照“20 分钟社区”概念进行土地混合开发,并创建密集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将人们日常行为活动出行距离控制在20 分钟步行、自行车和公交出行范围距离以内,以减少城市机动车交通量,这些日常的行为活动包括上学、上班、购物、休闲、娱乐等(图3)。20分钟社区概念图(3)路网规划① 路网构成波特兰路网主要由三种道路类型构成:主干道、二分路(Couplet road)、地方街道。主干道主要包括双向行驶的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作为城市市际交通的联系通道。二分路由分布于街区两侧的一对相互平行的反向行驶的单行道组成,间距为一个波特兰街区(约60米),作为联系主干道与城市核心区的主要通道。其他道路为地方街道,主要承担短、距离的交通出行,作为街区的可达性通道。位于核心区中央的地方街道为单行道,配合二分路有利于提高路网通行效率,较外围区域的地方街道则为双行道,以减少机动车绕行距离。波特兰核心区路网布局图② 路网密度波特兰城市核心区街区尺度为60米×60米,东西向街道红线宽度多数为18米(60英尺),南北向街道多为24米(80英尺)。若在1km2的区域内,按照60米旳街区长度、东西向18米的街道宽度,南北向24米的街道宽度计算,可布置1000米长的东西向街道13条、南北向街道12条,那么区域内将有25km长的街道,即路网密度为25km/km2。(4)公共交通网络波特兰是一个十分重视公共交通的城市,主要的公共交通网络建设由轻轨(MAX light rail)、有轨电车(Street car)、公共汽车(Bus)。十字形的轻轨系统穿越波特兰核心区中心,服务市中心与城市其他区域。核心区内轨道主要在地面层,轨道铺设在相邻的两条单向的道路上。一条环形的街车系统,专门为城市中心区内部的交通服务,连接被河流等自然因素隔离的区域。良好的公共交通条件是支撑土地高强度开发的必备条件,在波特兰核心区内,基本上所有的高层建筑都集中于重要的公共交通设施沿线。以此来支撑高密度的土地混合利用模式,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沿着主要的交通廊道,吸纳增加的城市人口,保证城市的经济活力,增加居民、商人和旅游者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5)自行车交通网络波特兰优先发展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创建宜人、安全、舒适的自行车慢行系统,其自行车慢行系统的构建可总结为6个方面的技术要点。第一,按照240米即3个波特兰街区间距,建设细密的自行车专用道路网络。第二,分三级创建自行车网络,城市自行车道(林荫道)、共享自行车道路、小径。第三,自行车与其他交通方式对接,自行车停靠站与公交站点相结合。第四,扩大自行车道的建设,并增加高品质的自行车停车场所。第五,自行车沿途景观的改造,以20分钟的出行距离约5km(3英里)为服务半径,即不超过20分钟(5km)就可到达一个景观节点。第六,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自行车的安全出行环境,如设置减速路拱、在交叉口处划定提前的机动车停止线和“自行车盒”(Bicycle Box)。采用彩色的自行车道路铺装,特别是在交叉口处自行车与机动车有冲突的地方。(6)步行交通网络波特兰人行道的设计要点有七点:安全、可接近、连接目的地、易使用、场所性、允许其他不影响安全性和可达性的活动使用(如咖啡桌、商品销售)、经济性。波特兰核心区还建设了十字形的彩色步行道,这个彩色的步行道是波特兰最中心也是最繁华的,有助于步行者识别自己在城市中的位置。另外,进入街区的道路出入口不打断人行道的标高,同一个街区的人道都在同一标高水平,这也体现了让步行环境更安全、舒适的原则。(7)道路设计60米的道路间距、棋盘状匀质路网是波特兰城市核心区路网的重要特征。波特兰中心区的城市道路都不宽,大部分18米(60英尺)。在出入口设计方面,建筑至少要有一个主要的出入口面向主要的街道,不同建筑单元的主要主入口必需面向同一街道。若建筑紧邻的是交通性街道时,建筑人行的主要出入口至少要距离道路红线米7.6(25英尺)。主要的出入口面向街道波特兰交叉口平面图在交叉口设计方面,波特兰交叉口转弯半径较小,约为2.4米(8英尺)半径的弧线,且交叉口路缘扩展;两侧共收窄人行横道16英尺。交叉口处的收窄处理,不仅有利于行人的通行,缩短过街时间,还有利于建筑在街区转角处的布局。同时,波特兰建筑形态方正规整,道路交叉口处地块和建筑均不作切角处理。这不仅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还有助于加强街道空间的围合感。这一点不仅在波特兰,美国的格网型城市均如此,如华盛顿、纽约、费城、波士顿等。(8)停车布局波特兰的停车方式主要有四种,地下停车库、立体停车楼、地面停车场、街道内停车。立体停车楼和地面停车场是不值得鼓励的停车方式,对城市整体空间品质影响较大。波特兰创建宜人的街道空间与路内停车关系密切,不超过米的街道内还设有路内停车,作为人行道和行车道的缓冲空间,不仅可以增强人行道空间的安全性,还可以提高街区商业活力。三、“街区制”的安全防护——人气与法律是维护手段当然,“没有围墙,怎么保障居民道路安全?”“车来车往,如何不被噪音打扰?”“很多小区道路本就狭窄,如何达到疏解交通的目的?”,这同样也是国外民众担心的问题。尽管存在安全隐患,但毕竟街区制在西方国家已历史悠久,政府对于这一城市布局模式的维护手段是值得研究的。雅各布斯认为,“街区制”固然有不安全因素所在,但街道不安全的原因不能只归咎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更不能把责任都算在穷人和流浪汉身上。他认为,若要消除街区不安全隐患,首先须让街道具备“人气”,而这一步的前提便是提升街道的“吸引力”。因此,沿街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小店、夜晚仍活力不减的小酒吧、周末人来人往的电影院均“强势混入”了美国的住宅区,在装点住宅区魅力的同时,为街道提供了稳定的安全保障,人们下班晚归也不用担惊受怕。而对较为保守的英国而言,制定“白纸黑字”的法律来维护街区秩序与安宁则必不可少。最初英国人对街区的保护概念是针对建筑个体的,但他们随后就发现多个建筑的集合体通常更为重要,且意义常常超过一些重要的单体建筑,于是便有了街区保护的概念。1967年,英国政府制定了《街区保护法》,这对英国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良好居住环境的维持起了很大作用。到了1971年城县规划法修改时,英国便把街区保护法纳入了城乡规划法的体系之中,作为城乡规划的街区保护制度而存在至今并一直维护着英国的街区安宁。至于街区制在中国的落实,除了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规划与法律制定,还要保证后续的各种措施能够跟上,以满足曾经的小区住户们对于私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规划会客厅
版权所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京ICP备号-1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连道街区城市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