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双胞胎组合组合。西字头的四个字

爱尔兰国庆日_百度百科
爱尔兰国庆日
爱尔兰国庆日,即圣帕特里克日(St.Patrick’sDay,3月17日),是爱尔兰的国庆日,每年这个时候,全世界人(包括7000万爱尔兰人后裔)都会在各地举行隆重而盛大的年度聚会。继在1737年开始游行庆典,、、甚至等世界各国都纷纷加入庆祝行列。
爱尔兰国庆日活动
2010爱尔兰国庆日,北京同贺
2010年圣帕特里克日的欢乐气氛也来到中国,来到北京。
爱尔兰传统音乐和舞蹈 表演—米奇娜舞蹈学校表演。我们将安排与观众互动的环节,观众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爱尔兰的舞蹈和音乐。
爱尔兰舞蹈表演—北京的爱尔兰舞蹈学员表演。 北京京西国际学校约10名学生表演。
当代爱尔兰音乐表演 —“几个好人”乐队
这个乐队由5个成员组成,全部来自爱尔兰,将表演流行/摇滚音乐。 日先在爱尔兰社团一年一度的顶级活动爱尔兰舞会上表演, 第二天即3月14日在朝阳公园表演。
爱尔兰展览
将由在华的爱尔兰机构包括爱尔兰旅游局、爱尔兰企贸局、食品推广机构、爱尔兰食品局等在展亭内展示相关信息。信息亭将设在舞台周围。
爱尔兰教育
夏令营推广活动(包括展示爱尔兰作家信息的文学角)- 需要72平米左右场地。爱尔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中心。比如,据一次独立调查显示,爱尔兰7所国立大学中的3所在世界100强大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爱尔兰非常重视学生的质量,尤其是研究生的水平, 爱尔兰也视中国为培养高水平学生的重要基地。
除此以外,如上面所提到的,我们还打算展示一些有关世界级的爱尔兰作家的信息,如乔伊斯,肖伯纳,贝克特和叶芝。
2010 年3月14日举办文化巡游。每年爱尔兰国庆节前后,世界各地的爱尔兰社团和他们的朋友们举行巡游活动,庆祝爱尔兰文化及其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比方美国所有大城市、韩国首尔、澳大利亚、欧洲当然还有爱尔兰都举办这样的活动。此次巡游参加者有爱尔兰在华机构和与爱尔兰合作的中国机构(比如学校);爱尔兰社团成员;狮子舞文化团体;踩高跷表演;魔术杂耍;音乐舞蹈演员等。
爱尔兰国庆日国家
爱尔兰,是一个西欧国家,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Muir éireann),与英国隔海相望,爱尔兰为北美通向欧洲的通道。爱尔兰人属于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它有5000多年历史,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尽管爱尔兰也有自己的语言——盖尔语(Gaeilge),但它却是欧洲除英国之外唯一一个英语国家。爱尔兰共和国于1922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也是个和平宁静的国家。爱尔兰北部被称为北爱尔兰,至今仍属于英国。
企业信用信息爱尔兰岛_百度百科
[ài ěr lán dǎo]
岛,位于欧洲的西北部,即北纬50°30′~55°30′,西经5°30′~10°30′的上。全岛被一片苍翠碧绿的林木所笼罩,所以人们都习惯地称其为“绿宝石岛”。
爱尔兰岛简介
爱尔兰岛是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之一,南北长475公里,东西宽275公里,全岛面
爱尔兰地图
积8.4万平方公里。地形南北高中间低,四周群山环绕,为茂密的森林覆盖,中央低陷部分绿地遍野。西南沿海悬崖陡峭、怪石嶙峋,尤其是地区,大自然神奇的妙手,把山石雕琢得秀丽多姿。岛上河流,湖泊多如繁星。
爱尔兰岛(包括和英属)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素有“”之称。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绵延的和柔软的沙滩、还有热情好客的人民,一切都那么让人神往。
大约三百四十年前巴仑(Burren)在海底形成,它是位于西海岸线中部(从北部 Clare 一直延伸到南部 Galway )的一个美丽地区。巴仑的风景相当吸引人,它独特的地貌包括数英里的石灰层、蜿蜒的河流、湖泊、迷宫般的洞穴、丰富的文化遗产、爱尔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植物群、五百多个圆形堡垒和八十多个新石器时代墓地。
欧洲的第三大岛。属不列颠群岛。位于大西洋东北部、以西,中隔爱尔兰海。南部是爱尔兰共和国。北部是英国的北爱尔兰。这个岛屿的人口大约为580万人;其中在爱尔兰共和国有410万人(160万人在Greater Dublin)以及170万人北爱尔兰(80万人在Greater Belfast)。南北长475公里,东西宽275公里,面积8.4万平方公里。中部平原面积较广,边缘为不高的山地,最高点为西南的,海拔1,041米。河网稠密,主要河流有香农河、、诺尔河、等。多湖沼。海岸曲折,大西洋岸
有许多深入内陆的海湾。港口水深,可泊巨型油轮。全岛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冬季很少降雪。有泥炭、煤、铅、锌和磷灰石等矿藏。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次之。香农河以东土地肥沃,以谷物种植为主,其余地区以饲养肉用牛、羊为主。工业有食品加工、机械等。重要城市有、、等。
爱尔兰岛祖先
从文化和血统的观点来看,公元前5世纪来到岛上凯尔特人是现代爱尔兰人的祖先。他们在岛上建造固定的木制房屋,过着氏族集团生活。到了公元1世纪,克尔特文化之花已在爱尔兰岛上盛开。他们世代流传的优美的民间传说,动听的民谣,使民族的夜晚富有诗情画意。岛上五谷丰登、牛羊成群,辽阔的牧场绿草如茵,森林里长着被视为圣树的树,四季常青,呈现出一派和平幸福的景象。
爱尔兰岛殖民历史
公元332~1022年,是“九祖王”统治爱尔兰的时代。经济、文化在“九祖王”统治的时代又得到了高速发展,是爱尔兰统一的黄金时代。但“”的丰裕最终引起了殖民者的垂涎。从公元5世纪开始,爱尔兰先后遭到丹麦人、、挪威人和英国人的侵略。其中,统治时间最长、剥削与压迫最残酷、对爱尔兰历史影响最严重的是英国殖民者的入侵。曾经说过:“英国人的侵略剥夺了爱尔兰发展的一切可能性,并从12世纪开始立刻把它推后了几个世纪”。
英国殖民者极端鄙视爱尔兰人,把爱尔兰人看成是“低等”的种族而将他们驱逐到沼泽地带和森林中去,破坏爱尔兰人的土地和庄稼,激起了爱尔兰人的反抗。年,爱尔兰发生了4次大规模起义。1641年,又发生了爱尔兰人民群众大暴动。但均遭到了强大殖民统治者的残酷镇压。1801年,英国制定并通过英国与爱尔兰合并法案,将爱尔兰划入英国的版图。
顽强而英勇的爱尔兰人民决不会屈从于英国的统治,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争取民族独立。19世
纪末、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英国这一老牌大帝国被新兴强国美、德赶上并超出,力量对比发生了奥妙的变化,利益之争急剧肿胀。在此国际形势之下,英国的势力大减。爱尔兰人瞅准这一良好时机,波澜壮阔的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终于导致了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这一规模巨大的反恐斗争。虽然起义被镇压了,但它表明了爱尔兰人追求民族解放独立的坚强决心。
随后,爱尔兰人继续不屈不挠地进行着反英斗争,英国政府不得不于1921年12月签订了,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成立“”,宣布成为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尚未摆脱的阴影。11年后,1948年12月,爱尔兰议会通过法律,宣布脱离英国联邦。大势所趋,英国无可奈何,于1949年4月承认了爱尔兰的完全独立。至此,爱尔兰人民彻底割裂了同大英帝国的瓜葛。
然而爱尔兰人并不甘心就此罢休。虽然南爱尔兰26郡独立,但北爱尔兰6郡仍然被英国统治着。所以,爱尔兰共和国历届政府都要求统一爱尔兰,建立一个完整的爱尔兰共和国。从而实现爱尔兰民族的统一。然而,从目前来看,仍然困难重重。
爱尔兰岛自然资源
爱尔兰岛泥炭
爱尔兰以泥炭的出口业而被著称为“泥炭王国”。其首都都柏林爱尔兰语的词意就是“黑色的
池塘”。为什么是黑色的池塘呢?原来都柏林位于爱尔兰岛的东岸,坐落于利菲河河口。在这一带的地底下蕴藏着丰富的,乌黑的利菲河河水将利菲河口的海水都能染黑。
据地质科学家考证,远古时期的爱尔兰岛上湖泊成群,森林茂盛。岛的气候湿润、雨量充足,非常有利于原始森林的生长发育。那个时候,整个岛屿呈现一片绿色,森林密布。冰川期的到来,使爱尔兰岛上的森林尽数毁灭。在年前,爱尔兰岛上浅水植物死在湖水里边,之上又长出了新的植物。然后藻类和野草又一代代积累,湖泊于是越来越浅,最终形成了沼泽地或草原。这样的沼泽地有2000万公亩,占爱尔兰国土面积的16%。这2000万公亩沼泽地下大部分含有泥炭层,厚的达6米以上。这样一来,爱尔兰人拥有了丰富的泥炭资源。泥炭可是宝贝,通过出口泥炭可以给爱尔兰换取大量的外汇。这种外销的泥炭来自于沼泽地表层,它们成炭时间不长,结构疏松,含有大量的腐殖质,是优良的有机肥。这样的泥炭可以吸收7至10倍于自身的水分,有助于土壤的改良,可以培养出硕大而好吃的蘑菇和漂亮的园艺作物。泥炭在国际市场上的销量十分好,许多国家争相订购这种泥炭。爱尔兰人具有精明的头脑,他们将泥炭装入精美的袋子中,装入集装箱内,运往各地。英国、日本、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每年都从爱尔兰进口大批泥炭,大把大把的外汇装入了爱尔兰人的口袋。
泥炭既然这么好用,爱尔兰人当然也要自己享用一些。在都柏林,冬天没有暖气,人们在每一个房间都置一个壁炉。壁炉的燃料就是泥炭,不仅没有污染,而且还有巨大的清香气味。爱尔兰人还将泥炭用作发电燃料,每年都要开采400多万吨泥炭供十多个电站做燃料,其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25%。爱尔兰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最冷月气温平均4℃~7℃,最热月平均气温为12℃~15℃。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00英寸,如此温湿的气候条件,使爱尔兰的土地上到处长满了青草。
爱尔兰岛牧草
俗语讲,“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精明的爱尔兰人当然要走“靠草吃草”的路了。因此,牧草业成了爱尔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产品也成了主要的出口产品。爱尔兰300多万的人口中,有1/3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而从事农业的人中大部分又从事畜牧业。
爱尔兰的畜牧业也非常发达,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爱尔兰的牲畜产品有牛、羊、马、猪、狗等,但以牛、猪、羊为主。过去爱尔兰一直都是有名的活牛输出国,其首都更是被称为“活牛输出港”,活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居然出口量有所下降,但目前养牛数量仍达到七八百万头,养羊三四百万只。每年仍有数十、近百万活牛被集中都柏林,赶入特制的船舱,运往等港口。
20世纪70年代以后,爱尔兰工业化进程加速,畜牧业从而退居到次要地位。但爱尔兰的工业多以食品、饮料、畜产品加工业为主。因此,畜牧业在爱尔兰的整个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
爱尔兰岛风景
爱尔兰岛香侬河
香侬河长约344千米,是不列颠群岛最长的河流,也是欧洲最美丽的河流之一。 这条天然的河流蜿蜒着从( Cavan) 的香侬珀特流经奎尔卡山脉的山坡,再到克莱尔郡( Clare),的路普黑德,最后流入大西洋,沿岸都是壮观的自然美景。香侬河以其壮丽的风景、丰富的野生动物和众多美丽的村庄成为大自然热爱者的天堂,喜欢划船和钟情宁静生活的人也定会爱上这条河流。
爱尔兰岛巨人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址)其实是一个岩石柱群,从安特立姆高原 Antrim’s 的
悬崖一直延伸入海。在地带的法岛上也有同样类似的石头,过去人们都认为这是巨人芬恩·麦克库尔的杰作,为的是能到达去和住在那边的巨人一决高下。
爱尔兰岛都柏林
位于爱尔兰岛的东部,濒临爱尔兰海,隔海与英国的黑德相望。它依山傍海,金色的沙滩环绕着全城,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一踏上爱尔兰岛,走上都柏林街头,人们就会发现自己置身于绿的海洋之中。都柏林到处都被草包围,你想找块不长草的空间土地,实在是种奢望。都柏林市区很少喧嚣,到处寂静、宁谧。空气清新爽洁,没有空气污染。草地上,林木中,小鸟儿欢唱低吟。街上行人决不破坏这片绿、这片安静,因为人们都愿意徜徉在这清新宁静安逸的世界之中。
爱尔兰岛城堡
无论是在几百年历史的遗迹中漫步或者在五星级酒店中享受,爱尔兰的城堡都是人们流连往返的地方。其正如其健力士黑啤一样出名,而这些遍布全国的古老遗迹往往都拥有众多不为人所知的隐秘故事。(County Meath)的特里姆城堡(Trim Castle) 是爱尔兰最大同样也最重要的城堡,拥有数百年的历史,当时诺曼人就驻扎在内注视着下面所谓“危险的国民”,他们采取一切手段保证这个城堡不被人进入。那些不听指令的人会被受以各种酷刑——开水、柏油、利箭、岩石还有一些早期的武器都会如雨点般落在这些人身上。
爱尔兰岛邓路斯城堡
安特立姆郡(County Antrim)的邓路斯城堡(Dunluce Castle) 位于安特立姆郡沿海,原先由MacQuillan家族占领后来由MacDonnells家族拥有,城堡曾于十六世纪被英国人包围。据说CS路易斯在创作《那尼亚传奇》中那座著名的Cair Paravel城堡时,灵感来源正是来自邓路斯城。
爱尔兰岛特里姆城堡
特里姆城堡西南方55英里处就是克莱林村庄(Clareen),利普城堡(Leap Castle)正位于那里,据说利普城堡是爱尔兰闹鬼最凶的城堡。自14世纪起,这座城堡就成为从布鲁姆山(Slieve Bloom)进入芒斯特(Munster)的关卡所在地。城堡里有一个难闻的小精灵,连著名诗人在其逗留期间也声称看到过那个小精灵!
爱尔兰岛卡里克弗格斯城堡
安特立姆郡(County Antrim)的卡里克弗格斯城堡,由东征服者约翰·德·克西(John de Courcy)创建于1180年,这是一个风景独特的城堡,也是八百多年军事力量的象征。城堡曾先后被苏格兰人、爱尔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围攻,并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爱尔兰岛比尔城堡
如果你不喜欢充满诡异气氛的利普城堡,那么就驱车去爱尔兰地理版图上的正中心——比尔(Birr)吧,是O’Carrolls的所在地(他于1620被放逐)。这里的花园拥有位列爱尔兰最美丽之一的木兰花陈列,除了花朵,城堡内大型的望远镜也是其著名景点——建于1825年的这座望远镜在1917年之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
爱尔兰岛恩尼斯基林城堡
恩尼斯基林城堡(Enniskillen Castle). 位于弗玛纳郡(County Fermanagh)的厄恩湖(River Erne)旁,由Maguires家族建立于六百年前。由于它保卫着通往的少数通道之一,在历史上一直拥有战略重要性。在十七世纪,它成为了英国驻地后来则成为了军事营房。
爱尔兰岛文化
爱尔兰岛国花
爱尔兰人喜欢草。因此,他们将“草”定为国花大概也并不奇怪。在都柏林的街头,你到处都能看到“国花”的标志。列为爱尔兰的象征的“国花”,裨上是酢浆草,一种草原牧草。于是爱尔兰的国花图案,模仿的外形,由三片叶瓣的白色小花形成。爱尔兰人的爱草深情可谓之深厚了。
爱尔兰岛畜牧立国
爱尔兰的硬币与众不同,它们不是铸造上了国家元首、、社会名流等知名人士的头像,而是铸造上了牛、马、羊、猪、狗等等为人们熟悉的家养动物。这正反映了爱尔兰以畜牧立国的特点。一枚“猪币”相当于半美分,一枚“鸡币”是1美分,一枚“狗币”是6美分,一枚“牛币”是12美分,一枚“马币”是60美分,这种硬币不仅反映了爱尔兰人的民族性格,而且也颇受外国游客的喜爱。它们不仅使用起来极其方便,而且收藏起来也有纪念意义。
爱尔兰岛半便士桥
“”是都柏林的又一道风景线。1816年,爱尔兰人民为了把都柏林南北市区连为一体,特意在利菲河上建造了一座造型优美的轻便桥,仅供行人通过。些桥建成以后,行人过桥通告须交纳半便士的过桥费,帮此有“半便士桥”的称谓。虽然如今半便士的过桥费早已取消,但都柏林人仍爱如此称呼此桥。
爱尔兰岛圣斯蒂芬之绿公园
在都柏林市中心一条一等街围绕着一座街心公园,这便是赫赫有名的“圣斯蒂芬之绿”公园。公园四周人流熙熙、车流滔滔,公园内却是静寂一片。人们称其为“灵魂的憩息地”。公园里面,繁花簇锦,芳草满地,绿树婆娑,浓荫郁郁,清水荡漾,灰鸭嬉戏。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呢?
爱尔兰岛爱尔兰邮政总局
爱尔兰邮政总局是爱尔兰国内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物,是1916年爱尔兰人民反抗巩固统治的复活节起义总部。虽然在战争中,建筑物有所损坏,但累累已于1929年修复一新。1934年爱尔兰人民在大厅内竖立了古代民族英雄柯库林的铜像。每逢3月17日爱尔兰国庆日这一天,人民群众总要汇聚于此,在这座高大的花岗石大楼上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并在大楼层顶上升起绿、白、橙三色国旗。从这个意义而言,爱尔兰人民心目中的邮政总局大楼,就形同于中国亿万人民心目中的吧。
爱尔兰岛结婚率最低
在世界各国的居民中,晚婚现象最普遍,结婚率最低的,恐怕就数爱尔兰了。据官方统计,爱尔兰人的平均结婚年龄女26岁,男31岁,许多男人都过独身生活。据1945年统计,每4个爱尔兰农民中,就有1人直到70岁还过独身生活,每4个女子中,就有1个人是老处女。
为什么爱尔兰人将结婚视为畏途呢?
原来,在过去的农村中,由于贫穷和守法继承关系,一般要在父亲去世后,儿子才能结婚,所以至今晚婚现象仍然很普遍。当然,造成晚婚的最重要原因是谨慎。在世界上,对婚姻大事最谨慎的莫过于爱尔兰人。谨慎来自爱尔兰的法律,法律禁止离婚。夫妻实在过不到一起,经双方同意可以分居,但是绝对不允许再结婚!因为国家有这样的法律,所以爱尔兰人在结婚之前不得不反复斟酌,否则后悔就来不及了!
爱尔兰人还有男人穿裙子女人理财的习惯。传统的男子服装是一种叫基尔特的短裙,多为橙黄色,配深色上衣和浅色无领衬衫。爱尔兰的妇女精明能干,善于理财。在农村中,许多乡绅家庭都由女主人管理,从护理花园到参加社会活动,从生儿育女到看病行医,样样都能。爱尔兰人的性格和中国的性格差不多,豪放爽朗。他们能说会道,机知幽默,把谈话当作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那2000多个酒肆就是专门为谈话而设的。酒肆里常常是高朋满座,人们在其中谈笑风生。如果你在街上看见有的居民停在那里,指手画脚,眉飞色舞,千万别大惊小怪,那一定是他们又找到了一个好的话题!
爱尔兰岛文化中心
在爱尔兰众多的文化解说中心进一步了解爱尔兰的历史。了解爱尔兰丰富文化、政治、地理以及社会历史的最佳方法就是参观其众多的文化中心,以下是一些推荐地点:
考福——的故事”(Cobh – The Queenstown Story) 是一个神奇的多媒体展览,可以重现当初两百五十万人从考福港口离开的路线,这个港口还是失事的泰坦尼克号和最后停靠的港口。
Dublinia 展现了首都曲折的历史,还能让游客感受中世纪时期的都柏林。
泰隆郡(County Tyrone)的阿尔斯特美国(The Ulster American Folk Park),泰隆郡(County Tyrone)的阿尔斯特美国民俗村(The Ulster American Folk Park)
Brú Ború剧院位于凯袖宫(Rock of Cashel)底下,意在弘扬歌颂爱尔兰传统歌曲、舞蹈、音乐、戏剧以及凯尔特文化。
圣帕特里克特莱恩中心(St Patrick’s Trian) 是位于阿玛市中心的一个超棒游客中心,中心包括三个大型展览——阿玛的故事(The Armagh Story)、帕特里克圣约(Patrick’s Testament)和(The Land of Lilliput)。
Craggaunowen – 生动的过去” 向人们讲述了凯尔特人到达爱尔兰的故事,展示了他们如何生活、工作以及最后死亡的故事。
(County Roscommon)的大饥荒博物馆(The Famine Museum at Strokestown Park) 位于一个十八世纪意大利帕拉弟奥式庄园内,被认为是世界上有关最完整的收藏。
索姆文化中心(The Somme Heritage Centre) 研究的是爱尔兰人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包括一个时间遂道把你带回到战争期间,让你在战壕里体验真实的战争形态。
阿尔斯特民俗交通工具博物馆(The Ulster Folk and Transport Museum) 展现了北爱尔兰人民的生活及传统。内部有一个曾经获奖的美术馆,展现的是爱尔兰最完整的交通工具收藏——从马车到爱尔兰汽车应有尽有。
爱尔兰岛古代遗址
爱尔兰岛综述
如果你不了解新石器时代或者中石器时代的历史,这里有一个大致的概述:爱尔兰最早的定居者大约9000年前从英国北部到达爱尔兰,他们沿着班恩河(River Bann)流域,最后可能在(County Londonderry )(Coleraine)附近的森黛尔山(Mount Sandel)脚下定居。
公元前2000年之前居住的都是新石器时代的农民,之后便开始了青铜器时代。
最早的大约公元前500年来到爱尔兰。
当基督教人抵达爱尔兰时,他们就决心重新改变这个非基督教国家。现在爱尔兰每个
郡都有修道院遗迹,爱尔兰基督教鼎盛的黄金时期可以体现在(County Wicklow)格兰达洛(Glendalough)那烟雾缭绕的圣凯文修道院(St Kevin’s monastery)、弗玛纳郡(County Fermanagh)德文尼诗(Devenish)六世纪的修道院遗址(River Shannon)以及在香侬河岸的克朗马克(Clonmacnoise)遗址。
了解历史的最佳方法就是实地去感受那里真实的景物。
爱尔兰岛纽格兰奇
米斯郡(County Meath)的纽格兰奇(Newgrange)巨石通道式墓室比埃及金字塔还要古老,现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都会吸引二十多万的游客。纽格兰奇大约建于公元前3200年,这个巨大的墓室占地大约一英亩而且周围有97块巨石,其中一些石头上还留有中世纪的画。 古墓和通道的设计奇妙之处是在冬至那天会有光线进入,但是欣赏这样景象的机会你还得排队抽签才能得到,每年大约有两万人在现场申请但最后能进入的仅有50人。
爱尔兰岛比莫尔石头
泰隆郡(County Tyrone)的比莫尔石头(Beaghmore Stones)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切割泥炭的时候被发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发现该石头的地点拥有七个石头圈,而对于这些石头的用途则有好几个版本,包括埋葬仪式、庆典仪式和重大的阴阳历活动。
爱尔兰岛那奥思墓地
米斯郡(County Meath)的那奥思(Knowth)墓地和附近的纽格兰奇非常类似,但其历史在大约5000年前,入口则是在多诺(Donore)村庄附近的博因游客中心(Brú na Bóinne Visitor Centre),那里还备有导游。那奥思每年四月到十月对外开放。
爱尔兰岛凯尔斯
凯尔斯(Kells)是一个用于抵抗北欧海盗侵袭的美丽圆塔,现在该圆塔仍然保留着,其前身也曾是一个修道院,著名的《凯尔经》(Book of Kells)就是1000多年前在这创作而成。现在这本书被放在内。
爱尔兰岛纳文堡垒
阿玛郡(County Armagh)的纳文堡垒(Navan Fort)是阿尔斯特国王的皇宫所在地,也是这个省以前首都的所在地。它是一个坐落在山顶上的巨大建筑,内部还有两个历史遗迹——一个圆形的铁器时代埋葬地和一个大型的墓室。纳文中心对这个重要的历史遗址进行解说,让游客能更加了解该地区的丰富历史。
爱尔兰的城市本身就是古老遗迹。(Waterford)古老狭窄的街道按照一千多年前古挪威人的地图而设计建造,都柏林则曾是一个北欧海盗的殖民地。
诺曼人于十二世纪来到爱尔兰并彻底改变了爱尔兰的风景。在爱尔兰你走不了多远就能看到一座城堡——比如(County Tipperary)恢宏的凯袖宫(Rock of Cashel)、浪漫的多奈特城堡(Kildownet Castle)或者就是邓恩郡的沃特城堡(Narrow Water Castle),该城堡可以俯瞰到卡林福德湖(Carlingford Lough)水湾的风景。
企业信用信息爱尔兰回中国带什么东西好_百度知道
爱尔兰回中国带什么东西好
  可以带些精致的工艺品具有爱尔兰代表性的,例如国花白三叶草,国鸟蛎鹬,国犬凯利蓝梗等;或者是有特色的食物:都柏林健力士黑啤展览馆有浓厚香醇的健力士黑啤、比如肥满的牡蛎、新鲜的龙虾和美味的三文鱼等。  爱尔兰爱尔兰是一个西欧国家,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Muir éireann),与英国隔海相望,爱尔兰为北美通向欧洲的通道。爱尔兰人属于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它有5000多年历史,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该国的风景非常美丽迷人。尽管爱尔兰也有自己的语言——盖尔语(Gaeilge),但它却是欧洲除英国之外唯一一个英语国家。爱尔兰共和国于1922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也是个和平宁静的国家。爱尔兰北部被称为北爱尔兰,至今仍属于英国。因此,爱尔兰共和国与电视新闻中经常出现的暴力冲突频频的北爱尔兰是有所不同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爱尔兰威士忌,茶,吉尼斯黑啤和饰品.,羊毛围巾,巧克力,羊毛衫,咖啡,百利甜酒,三叶草饰品waterford水晶
爱尔兰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爱尔兰回中国有许多可以带的。主要有:waterford水晶,三叶草饰品,吉尼斯黑啤和饰品,羊毛围巾,羊毛衫,百利甜酒,爱尔兰威士忌,咖啡...另外可以买个风笛带回去;爱尔兰风格 Guinness 的周边产品;比如风笛、爱尔兰男群......爱尔兰到中国航班机可以随身带23公斤左右行李。总之,只要是亲友喜欢、价位合适的当地特产都可以带。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北爱尔兰问题_百度百科
北爱尔兰问题
问题(英语:The Troubles,语:Na Trioblóidí),简称北爱问题,是用来描述从1960年代后期开始,到1990年代后期由日签订中止,在北爱尔兰发生的包括派与准军事组织、皇家警队,与其他人员的公众暴力活动,是爱尔兰的周期性暴力冲突中的最新一轮。
北爱尔兰问题简介
北爱问题经常以不同的方式被称作一场多方冲突,一场游击战,一场低烈度冲突,甚至一场内战。
北爱尔兰问题基本信息
北爱问题[1]
由30年来在的民族主义者(主要是罗马徒)社区和联合主义者(主要是新教徒)社区的成员之间不断重复发生的激烈暴力冲突组成。冲突是由北爱尔兰在联合王国内的争议性地位与对占少数的民族派社区的统治,以及占多数的联合派对民族派的歧视所导致。暴力活动的特征是由准军事集团进行的武装战斗,其中多数属于临时派年战斗活动,目标旨在终结英国在北爱的统治与建立一个新的,“全爱尔兰的”(all-Ireland),。
为回应这场战役以及感觉北爱尔兰的英国特质和联合派的统治地位被不断侵蚀,准军事组织如UVF和UVA对民族派人口发动了他们自己的战役。政府部队——与警察(皇家警队)也牵涉其中。英国政府的观点是,它的部队在冲突中是中立的,试图在维护法律与秩序。爱尔兰派却把政府部队视为冲突当中的“战斗员”,并以政府部队和保皇派相勾结的活动来证明这一点。警方调查官进行的“彻底”调查表明,英国部队,特别是RUC,与准军事组织勾结,参与谋杀,并在根据要求调查此事时妨碍司法。
伴随着暴力,北爱主要政党之间,包括那些谴责暴力活动的在内,关于未来北爱尔兰地位与北爱尔兰政府构成问题上陷入了僵局。
北爱问题的终结来之不易,根据《贝尔法斯特协定》(一般被称为“耶稣受难日协定”),北爱和平进程包括多数准军事组织宣布停火并解除武装,警察部门的改革和相应地从街道和敏感界线上比如南阿马与弗马纳撤军。该文件重申了长久以来未被历任政府完全认可的英国的一贯立场,即将保留在联合王国境内直到大多数人投票脱离。另一方面,英国政府第一次承认该原则:即从所谓的“爱尔兰因素”视角来看,的人民作为一个整体有权利,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解决南北问题。后者是从民族主义和派方面赢得支持的关键。协议也确定在北爱尔兰建立一个权力共享的政府(现暂中止运作)。该政府必须由联合派和民族派双方党派组成。
虽然北爱问题中积极的参与者人数相对较少,宣称代表两个社区的准军事组织有时也并不能代表一般大众,但是北爱问题牵涉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偶尔也会蔓延到英国和。另外,在1969年至1998年之间有好几次看起来北爱问题可能升级为一场真实的内战,比如1972年血腥星期天之后,又比如1981年绝食运动当中,两派进行互相敌对的大规模武装。很多人今天仍然持有由于北爱问题形成的政治、社会与公共意见和观点。
日,北爱尔兰各派在英、美和爱尔兰的推动下,达成一项和平协议。协议规定:在北爱成立地方议会,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享有平等的权力;北爱尔兰仍然是英国的一部分,但将与爱尔兰共和国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英国和爱尔兰都将修改宪法,确认爱尔兰人民对爱尔兰政治地位的自决权;建立南北委员会和东西委员会,负责协调南北爱尔兰关系以及爱尔兰与英国本土的关系;英国承诺将使对北爱尔兰的非军事化逐渐简化到和平时期的水平。
北爱尔兰问题背景
北爱尔兰问题族群纷争
北部徒和新教徒的冲突起源于英国1609年的种植园殖民计划,该计划没收当地人所有的土地,以和新教徒“种植者”移民阿尔斯特。当地天主教徒和殖民者之间的对抗导致了年和年两者之间两场血腥的民族-宗教冲突。英国新教徒在爱尔兰的政治统治地位在这些战争与爱尔兰刑法中得到保证,后者规定剥夺与——圣公宗爱尔兰教会——抵触的所有人(包括天主教徒与不服国教者,比如长老会成员)的宗教、法律与政治权利。
18世纪后期刑法体系的崩溃预示了新一轮的社群冲突。特别是在1780年代解除对爱尔兰天主教徒的租地活动限制之后,使得竞争加剧。因为徒被禁止而被允许买地与经商,新教的“黎明小伙”(Peep O'Day Boys)组织对他们的社区的攻击不断增加。在1790年代的天主教徒建立了“保卫者”(The Defenders)组织进行反击。这使得双方阵营走向极端,新教社区之前对于民主改良主张日益开明的改革派人数剧减。
许多长老会教徒、天主教徒和自由派新教徒参加了联合人协会——一个受鼓舞的组织,目标在于结束爱尔兰的教派分裂,建立一个不分教派的独立于英国的。但是,联爱协的理想被1789年爱尔兰叛乱的失败,随之而来的镇压与不断持续的徒和新教徒之间的教派暴力所击碎。此外,更加强硬的新教徒被政府积极武装起来以对抗激进分子。成立于1795年的橙带党是这场运动的历史悠久的表现。产生的效果就是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分成持久敌对的两个阵营。
1801年爱尔兰国会的取消与爱尔兰并入联合王国为两个社区的对立提供了一个新的政治框架。另外,长老会教徒大部分放弃了他们之前与激进派的政治联系,选择了一种作为“”新教社区的一分子,与圣公会更趋同的身份。1829年天主教解放运动通过的政治鼓动,大幅消灭了法律上对天主教徒(大约占人口的75%)、犹太人和其他不信国教者的歧视。但是奥康奈尔的长远目标(解放运动的本质)是要解散1801年的联合。他甚至在日自信但是错误地宣称联合王国将在那一年解散。奥康奈尔的、民主原则的民族主义迫切要求恢复爱尔兰国会(被称为“”)的主张,在之后的19世纪爱尔兰政治舞台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教徒害怕成为统治的爱尔兰的少数派,趋向于支持继续由英国统治。
冲突表现在了支持联合法案的人和反对联合法案的人之间。至1886年,随着两个社区组织了相对立的民族主义和联合主义政党,这一转变得以完成。
至此,联合派也有了经济动力——此地是工业最发达和最依赖与及英帝国的贸易的地区。当前冲突的直接原因可以在20世纪早期关于和爱尔兰独立的争论中找到。
北爱尔兰问题爱尔兰分治
至20世纪第二个十年,权力下放,或者有限的自治,由于爱尔兰议会党的鼓动已经近在咫尺。大多数是新教徒并聚居在的联合派反对自治和爱尔兰独立,害怕生活在一个罗马会支配的压倒性优势的天主教国家。在1912年,联合派在(Edward Carson)的领导下签署了阿尔斯特,誓言如有必要要用武力反抗权力下放。为此他们成立了准军事组织阿尔斯特志愿军并从德国进口武器(复活节起义中的叛乱分子在几年之后也照此办理)。民族主义者组建了爱尔兰志愿军,表面上的目的是确保一战之后的权力下放不遭到英国或者联合主义分子反抗。但是爱尔兰志愿军逐渐被爱尔兰兄弟会的成员渗透,比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转移了危机,推迟了独立问题的解决。权力下放虽然被通过,但是在战争期间暂缓实行。
但是这个问题被爱尔兰志愿军的爱尔兰共和兄弟会分子在发动的复活节起义所激发。虽然叛乱被镇压,起义的15名领导人被处决使爱尔兰民族主义分子大大激进化。独立问题在1918年12月达到顶点,分立主义的赢得了爱尔兰的大部分议席,在都柏林成立了爱尔兰国会,脱离出联合王国,虽然当时并未被英国或其他国家承认。同时,兄弟会志愿者将自己看成的军队,开始在接下来的1919年1月发动对政府部队的武装袭击,打死了在的贝格(Soloheadbeg)运送葛里炸药的两名警察。
1920年,一场的志愿者对英国政府军的游击战期间,爱尔兰政府法案将分成两个分离的管辖区:“南爱尔兰”与“”。的分裂被1921年英爱条约确认,该条约终结了南部的游击战,建立了——一个几乎独立的爱尔兰国家(在1949年成为国并完全独立)。这个协议承认了爱尔兰人民中主要集中在古代的,希望作为一部分留在联合王国内的新教徒和全体而言占压倒性优势的,要求从英国独立的天主教徒之间的巨大分歧。
北爱尔兰留在英国境内,虽然在一个独立的政府体系下它拥有自己的议会和权力下放的政府。这个制度并不是联合派要求的,但是却因政府急切希望摆脱困扰国会多年的“问题”而被包括在协议内。然而,联合主义分子立即向新政府示好,将看成一个按照民主原则、法制和境内大多数人留在联合王国内的意愿成立的政体。但是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将爱尔兰分治看成是非法和专制地将违背大多数人民意愿而分裂开来,并且争论道北爱尔兰政府既不合法也不民主,而是故意划分的联合主义分子多数选区造就的。
北爱尔兰的民族派开始占人口35%,并不接受新政府的合法地位。北爱问题的根本在于联合派政府在北爱尔兰整合/民族派的失败,后者更倾向支持一个统一的爱尔兰,拒绝放弃民族统一。
在暴力中诞生——共有557人在年前后的政治性或宗教性暴力活动中被杀。其中303人是天主教徒(包括军成员),172人是新教徒,82人是皇家警队或者人员。见证了大多数暴力事件的发生:452人被杀,267名是徒,185名是新教徒。虽然在岛上其他地方,冲突很大程度上在爱尔兰共和派游击队和英国军警之间产生,在北方却被打上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族群冲突的烙印。北方地区的暴力模式是,共和军袭击安全部队,组织(包括B特后备警察部队)杀害天主教徒作为报复。民族派将这种暴力活动——特别是在贝尔法斯特——描述为一场对本社区的“”(pogrom)。
比如在1920年,军在的一个新教教堂周日礼拜之后,暗杀了警队的地区巡官斯旺奇,造成城内占四分之一的天主教区大部被焚毁。但是,尽管受害者中天主教徒占不成比例的多数(58%的受害者来自占贝尔法斯特30%人口的该社区),双方都对暴行负有责任,且近半数受害者是新教徒。其他地区的民族主义者为了回应对徒的袭击组织了一场对北部商品的抵制,且某些人(包括爱尔兰的)计划军事进攻。该计划被在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内部派别之间爆发的()打断,在此期间北方政府反而巩固了它的存在。另一个之后对北爱尔兰有着主要影响的爱尔兰内战后遗症是被边缘化的残存下来的。它对两个政府而言都是非法的,在意识形态上也致力于用武力推翻两者重新建立年的。
1925年许多民族主义者期望废止分治,至少让边界委员会把北爱尔兰的大部分割让给自由邦。但是委员会建议不对边界做大的变动——事实上使分裂永久化。此时,爱尔兰自由邦正式承认与接受了边界。在1937年,埃蒙·德瓦莱拉在爱尔兰宪法第二条与第三条中主张整个爱尔兰都都是自由邦领土。但是,该条款规定“搁置对国家领土的重新整合”,南部国界与1922年相比保持不变。
北爱尔兰问题新教国家
双方都根据自己的解读叙述各自的观点。联合党总理詹姆斯·克雷格在1937年回应南方领导人埃蒙·德瓦莱拉1935年的爱尔兰是一个“国家”的断言时说到了“新教国会和新教国家”。从联合派观点来看,北爱尔兰的民族派天生不忠,下定决心要强迫他们(新教徒和联合派)进入一个统一的爱尔兰。这个威胁被看成必须给联合派在住房、就业和其他方面特殊待遇。天主教徒流行的大家庭和快速的人口增长也被看作威胁之一。
前北爱尔兰第一部长承认这段时期的北爱尔兰对天主教徒成了“一幢冰冷的房子”。然而,直到1990年代,联合派政治家们都能以北爱与26郡政权相较而言的经济成功来为的存在辩护。从民族派的观点来看,持续的对徒的歧视只能证明北爱尔兰是个天生腐败的、英国人强加的政权。受人争议的总理查尔斯·豪希(Charles Haughey)的家庭在1920年爱尔兰问题开始时逃到,他把北爱尔兰描述成“一个失败的政体”。联合派忽视了在1921年的警告——对天主教徒的疏远会使北爱尔兰一诞生就陷入不稳定。
在1920年代早期最初的问题之后,北爱尔兰时不时会有动乱事件发生,1940年代军有一场简短而成果有限的战役,在1950年代另有一场流产的战役。但在1960年代早期北爱十分平静。
但是,有一个潜在的不稳定信号,那就是某些极端在1966年建立了一个非法的准军事团体——志愿军(名字来自1912年反权力下放民兵组织)。这个团体犯下三桩教派主义谋杀案,凶手被绳之以法,判刑入狱。该团体仍然存在并将在北爱问题中再次浮现。这些保皇派分子其中之一,加斯蒂·斯班斯(Gusty Spence),在为其长期效劳之后,为他的行为道歉并成为北爱主流政治成员之一。
北爱尔兰问题问题开端
北爱问题广为人知的开端是在1968年,民权协会(NICRA)的游行中暴动与骚乱此起彼伏。这个团体在1967年发动了一场和平民权运动,借用了美国博士的民权运动的语言和标志。NICRA寻求为北爱的与民族派平反。他们特别希望:终结不公正的选区划分,这将所有天主教徒限制在有限的选区内,使地方评议会失去代表性(特别是在市);废止地方政府选举中的纳税人特权,这给了新教徒(往往更加富有)超出比例的选举权;以及废除被看成针对民族派社区的特别权力法案(许可拘留和其他镇压手段)
开始时,北爱总理特伦斯·奥尼尔对这场看来温和的运动赞赏有加,保证对北爱进行改革。但是他遭到许多联合主义强硬派分子强烈反对,其中包括威廉·克雷格与伊恩·佩斯理,后者指责他是“叛徒”(sell out)。某些联合主义者马上怀疑民权协会是的“特洛伊木马”。暴力活动在几场民权游行中发生,保皇分子用大棒攻击民权示威者。皇家警队被广泛谴责为支持,亦被认为应对允许暴力活动负责。
多数保皇派仇视民权运动的行为与领导人煽动联合派群众的恐惧感,宣扬军不止在幕后支持民权协会,而且在计划一轮新的攻势有关。实际上共和军已经穷途末路,只有很少的武器,日益强调非暴力政治。北爱问题的第一轮爆炸活动(主要指向电厂和其他基础设施)是由保皇派的UVF在1969年进行的,旨在训练和栽赃给共和军。
族群冲突在1969年恶化。在一月,一场“人民民主”组织从贝尔法斯特到德里的游行被在伦敦德里郡的本(Burntollet)袭击。RUC被指责未能保护游行者。接下来的几月在德里和贝尔法斯特的民族派区域立起了路障。这场骚乱在泽区暴动(日-日)到达顶点——一场大规模族群暴动在德里的警察和民族主义分子之间爆发。骚乱在泽区的居民、警察与德里青年学徒成员之间爆发,因为后者沿着城墙游行时穿过泽区。
警察和保皇派为一方,泽区居民为另一方的骚乱在英国军队派来恢复秩序之前持续了两天。这场“战役”触发了贝尔法斯特、牛里、斯特拉贝恩等地从日开始的教派骚乱,使很多人丧生,多所住房被焚烧。骚乱是由民族派为了支持泽区军民发起的示威引起的,在一颗手榴弹扔向一所警察局后骚乱升级。RUC作为回应部署了装备机枪的装甲车,并在贝尔法斯特民族派的斯路地区打死一名9岁男童。群众以攻击地区作为对暴力活动的回应,街(Bombay Street)、街和其他天主教区街道的大部分被付之一炬(见1969年骚乱)。第一名被害的警察维克多·阿巴克尔(Bombay Street)是被保皇派而不是派射杀的。
民族派宣称皇家警队在这些骚乱中辅助或至少没有积极反对保皇派。共和军也被自己的支持者广泛批评在1969年8月贝尔法斯特骚乱中没有能够保卫天主教社区,致使7人被害,750人受伤,1505家天主教徒无家可归——几乎是强占的新教徒房屋的五倍。一名天主教牧师报告说他的教区居民把共和军轻蔑地称作“跑路军”(I Ran Away)。
北爱政府要求英国政府在部署英军恢复秩序。民族派一开始欢迎军队,经常为士兵送水送饭,因为他们不信任警察的行动会不偏不倚。但是因为军队下手过重而被认为偏向联合派,这种关系迅速恶化。
很多联合派分子将民权运动视为北爱问题的起因。他们坚持运动动摇了政府,制造权力真空使准军事组织见缝插针。其他人,主要但不是全部为民族派,坚持认为民权运动和与其他的反对,只不过是一个本身生来堕落,必定垮台的教派主义政府制度的先兆而已。
北爱尔兰问题解体
1970年至1972年经历了政治暴力活动的大爆发,1972年到达顶峰,近500人丧生。这些年份里暴力升级有许多原因。
联合派相信主要原因是脱离老的爱尔兰共和军临时派(临时派共和军)的成立。当老军(被称为正统派共和军的残余成员)拥抱非暴力时,新的临时派共和军却决心发动“武装斗争”来反对英国在北爱的统治。新共和军希望展现“社区保卫者”的教派特点,而不是像“正统派”一样寻求两个社区劳动阶级的联合。联合派将这场进行中的斗争看成是北爱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持续因素。
民族派则坚持认为暴力活动突发是因为民权运动的希望变成失望,而接下去的镇压直接针对他们的社区。他们指出这几年中的很多事件来支持这一观点。其中一例是1970年7月的福尔斯宵禁,3000人军队强行在贝尔法斯特民族派的下福尔斯地区实行宵禁,在与军的枪战中发射弹药1500多次,打死四人。另一件事是1971年引入未经审判的拘留制度,一开始就有350多人被捕,只有两个人是新教徒,只有一人是。另外由于情报不尽人意,很少一部分被拘留的人是真的共和派积极分子,但是有些人因为自己的不幸经历接下去变成了共和派。在年间,1981人被拘留,1874人是徒/共和派,107人是新教徒/保皇派。被拘留的人受到虐待甚至拷打的说法在民族派社区中广为流传。最感情化的是,民族派指出名手无寸铁的民族派示威者被英国军队在德里射杀,这一天被称为血腥星期天。
临时派军(或者叫做“Provos”)在1969年下半年成立,立即因为对保皇派和警察袭击天主教社区后的反击行动中更富攻击性和战斗性而站稳脚跟,在1970年代的天主教贫民窟中作为“保卫者”获得支持。虽然正统派共和军内的改革派和马克思主义势力不断增加,他们也针对对现行的暴力活动和社区与英国部队之间恶化的关系开展了自己武装斗争。从1970年以后,正统派和临时派都与英国军队开展过武装对抗。
至1972年,临时派的战斗密度极高,打死100名士兵,打伤500名,进行爆炸1300多次,大多数针对他们认为是“虚假经济”的商业目标。许多平民在爆炸活动中丧生,特别是在1972年7月的血腥星期五,22枚炸弹被安放在贝尔法斯特市中心。正统派军从来没有完全承认进行过武装行动,在1972年6月取消了他们的战斗活动。但是临时派,除了1972年临时停火与英国官员谈判之外,决心继续战斗活动直到统一的目标实现。
准军事组织,包括志愿军与新成立的以针对民族派的教派主义暗杀活动作为对激增的暴力活动的反应,并简单地把徒等同于民族派。其中的某些谋杀特别骇人听闻——比如香屠夫案,犯罪人在殴打和折磨受害者之后杀死他们。临时派军也犯下教派主义谋杀罪行。例如在1976年1月,他们为报复六名天主教平民被保皇派杀害而进行的1976年金斯米尔大屠杀,10名新教徒平民被机枪扫射致死。政治暴力的另一个特点是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都不情愿或者被迫地从先前的混居区域中搬迁。例如,在贝尔法斯特,新教徒被迫从列拿度(Lenadoon)搬出,徒从拉斯库尔(Rathcoole)区和西谷(Westvale)地区。在德里市几乎所有的新教徒都逃到了绝对多数的喷泉区(Fountain Estate)与西侧(Waterside)地区。
伦敦的英国政府看到政府无力应对安全局势,于1972年暂停了联合派掌控的斯多蒙特权力下放政府的运作,从伦敦进行“直接统治”。该政府解决了许多民权运动关注的问题,比如重新划定选区边界以使其更具代表性,给予所有公民在中的投票权以及将公共住房的分配权转移到一个独立的北爱住房委员会。直接统治开始时被认为是一个短期计划,中期方案是在联合派与民族派双方都能接受的基础上恢复北爱自治。但是协议被证明难以达成,北爱问题在政治僵持的情况下持续到1970年代和1980年代。
北爱尔兰问题协议
1973年,主流民族派和联合派政党与英国和政府就桑宁代尔协定举行谈判,该协定旨在内部产生政治解决方案,但是政府在所谓的“爱尔兰因素”下牵涉进来。协定提供了民族派和联合派之间的“权力共享”方案,以及一个促进南北爱双边合作的“爱尔兰理事会”。北爱社会民主工党的肖莫斯·马龙指出桑宁代尔协议和1998年之间明显的相同之处。他以形容后者为“笨学生的桑宁代尔”而著称。
但是联合派却在桑宁代尔问题上分裂了,军也反对这一方案,他们的目标除了终结北爱作为联合王国的一部分以外别无其他。很多联合主义分子反对权力共享的计划,坚称与那些追求消灭本省的人(民族派)共享权力是不切实际。然而也许更重要的是联合派对“因素”和爱尔兰理事会的反对,后者被看成是全爱尔兰国会的预演版。社民工党地方议员休·罗格对都柏林的听众发表评论说,桑宁代尔是会把“联合派会推向一个统一的爱尔兰”的工具,注定要失败。
1974年1月,布赖恩·福克纳(Brian Faulkner)以微弱差距失去了在联合党内的领导权,被哈里·韦斯特(Harry West)取代。1974年给了反对桑宁代尔协议的联合派一个机会测试联合派对“都柏林就是桑宁代尔的未来”这句口号的态度,结果令他们的反对者大惊失色:他们赢得了12个席位中的11席,赢得了58%的选票,其他选票大多数流向民族派和支持桑宁代尔协议的联合派。
但是最终,桑宁代尔协议被(主要是当时人数超过2 0000人的防卫协会)和新教徒工人的群众活动所推翻,后者建立了阿尔斯特工人理事会。他们组织了一场总罢工——阿尔斯特工人理事会罢工。该罢工使北爱所有商业活动停止,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如供水供电,也被切断。民族派坚称英国政府没有尽力停止罢工,提高了桑宁代尔协议的执行门槛。但是就事论事,面对如此坚决的反对,赞成桑宁代尔协定的联合派只得从权力共享政府辞职,使新政府倒台。
1970年代的之后几年中暴力活动持续不断。临时派军在1975年宣布停火,但是在1976年回归暴力活动。至此他们已经失去在1970年代早期的希望,即可以迅速迫使英国从撤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被称为“持久战”的战略,包括较低烈度的但更持久的,可以无限持续的暴力活动。而正统派共和军在1972年的停火却成为永久性的,“正统派”的活动也逐渐演变为完全拒绝暴力的工人党。但是1974年从“正统派”当中分裂出来的一个分支——爱尔兰国民解放军仍然继续暴力活动。
至1970年代后期,双方民众对战争的厌倦已经显现。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被称为“和平人民”的组织成立,并在1976年赢得。和平人民组织了大型的示威呼吁准军事组织停止暴力。但是他们的活动在呼吁民族派向安全部队提供军的情报后失去了动力。军队和警察在很多地区非常不受欢迎,此举被看作欠缺客观理性。
绝食与新芬党再现
在贝尔法斯特的一张描绘1981年爱尔兰绝食抗议的壁画。历任英国政府都在尝试取得使北爱“正常化”的政治解决方案上无功而返。问题包括废除不加审判的拘留和取消准军事组织囚犯的政治犯地位。从1976年开始,准军事组织由无陪审团的洛克法庭审判,以免陪审员受到胁迫。如果有罪,被告会被当作一般的罪犯处理。共和派囚犯对这一政策的反抗导致了在监狱超过500人的毛毯示威和秽物示威。他们的示威在1980年和1981年的绝食示威中到达顶峰,目标是恢复政治犯地位。
1981年爱尔兰绝食抗议中,十名派囚犯(七名为临时派共和军,三名为爱尔兰民族解放军)饿死。第一名饿死的抗议者鲍比·桑兹(Bobby Sands)由反拘押票选入国会,桑兹死后由他的代理人欧文·卡龙(Owen Carron)接替议席。绝食示威被证明是牵动民族派社区的感情的事件——超过10万人参加了在的圣教堂举行的葬礼。群众也参加了接下来的其他葬礼。
从共和派的观点来看,这些事件的重要性在于显示了一种政治和选举的策略的潜力。在绝食者的守灵式上,新芬党——临时派共和军的政治组织——开始首次在和同时进行竞选。1986年,新芬党承认了爱尔兰警察的合法性,使得一小部分强硬派分裂组成共和新芬党。
从联合派的观点看,绝食表明民族派社区支持恐怖主义,而这种感觉加深了教派对立。
北爱尔兰问题持久战
双方的准军事行动继续着,直到派和分别在1994年停火(“未经认可”的谋杀,如仇杀和与贩毒有关的谋杀,至今仍然继续发生)。死于年代的人比1970年代的少,但是看起来永无止境的政治暴力活动的持续,令社会满目疮痍。
共和军的“持久战”在1986受到捐助大量武器(见临时派共和军武器进口)的支持而甚嚣尘上,因为对政府协助政府轰炸感到愤怒,卡扎菲的一个孩子被炸死。虽然死于共和军之手的士兵少了,他们的暗杀和炸弹袭击的能力却显得无边无际。共和军的很多行动指向当地的联合派目标,比如下班的警察、兼职官兵和新教徒平民,如死于1987年荣军纪念日大屠杀的受害者们。军也将目标指向受雇于警察局和军事基地的建筑工人、清洁工和其他工人,徒和新教徒都有。
1980年代中期准军事组织,包括防卫协会(UDA)、阿尔斯特志愿军(UVF)与阿尔斯特抵抗运动,从进口武器弹药。获得的武器在UDA、UDF和抵抗运动之间平分,导致了对天主教徒的暗杀行动升级,虽然某些武器(比如火箭弹)因为保皇派没有能力使用而几乎不用。
这些谋杀是为了回应1985年英爱协定给予政府对内政的“咨询方地位”。
勾结——治安部队与保皇派准军事组织
冲突的一个令人反感和充满争议的方面就是已经证实的政府安全部队和准军事组织的勾结。
北爱尔兰问题保皇派
这是一份日被亲民族派报纸《新闻》网站“新闻追击”(Nuzhound)披露的文件显示的问题。这份英国政府1970年早期的文件声称英国部队如防卫旅(UDR)和准军事组织之间有人事重叠。文件包括一份题为“UDR的腐化”的文件,描述了诸多细节。在1973年:
估计大约5-15%的UDR士兵与保皇派准军事组织有直接联系;
据信“新教极端团体最好的单独武器来源,和唯一的重要的现代化武器来源是UDR”;
对UDR部队效忠于“阿尔斯特”而不是“女王政府”有担忧;
英国政府知道在保皇派准军事组织对新教徒平民的谋杀和未遂谋杀中使用了UDR的武器。
到1973年,虽然知道英国军队向准军事组织递交了200件以上的武器,英国政府仍然继续增强UDR在“维持秩序”的角色。这是更广泛的镇压军暴力活动的“正常化,化与刑事化”战略的一部分。
北爱尔兰问题指控
在1970年代中期,皇家警队反恐部队——特别巡逻队涉及协助与参与一连串在阿尔斯特中部的教派谋杀,包括1976年的雷维-奥道德杀人案。两名特别巡逻队成员,约翰·维尔(John Weir)和比利·麦考希(Billy McCaughey)在1980年被判有罪,罪名包括一桩1977年的谋杀案、一次对基迪(Keady)酒吧的袭击和绑架一名牧师。他们牵连出犯下至少另外11桩谋杀案的直接同事们,而且作证说他们是一个更广泛的、牵涉到RUC特别分队、英国军事情报局和UVF的阴谋的一部分。特别巡逻队在他们认罪后解散。民族派的帕特·芬努凯恩中心宣称维尔和麦考希提到的英国军队、RUC、UDR和UVF成员,他们称为“格伦内恩帮”的,应对1970年代的87桩杀人案负责,包括1974年都柏林和蒙那汉炸弹袭击事件与1975年的巡回乐队杀人案。
北爱尔兰问题同谋事件
有迹象显示军队和警察的内部成员曾经在1980年代后期向透露情报用来锁定派积极分子。在1992年,一名在UDA内部的英国特工布赖恩·内尔森(Brian Nelson),揭露军队曾在他进行的包括谋杀和贩运军火在内的活动中充当共犯。据了解英国军队和警队通过称为武力研究局(Force Research Unit)的英国情报组织与内尔森和UDA合作。从1990年后期开始,保皇派也向诸如(Peter Taylor)之类的记者证实了他们从保安部队那里接受关于共和派目标的文件和情报。
在一份日递交的报告里,警方调查员诺拉·奥罗恩(Nuala O'Loan)叙述志愿军线人犯下包括谋杀在内的系列罪案,并完全了解受害人的情况。该报告证明特别分队的军官制造假证,阻挠证据搜查以及在笔录时“关照”嫌犯。民主联合党地方议会议员与前警察协会主席吉米·斯(Jimmy Spratt)说如果该报告“有一丝可信的证据,我们就可以预期有人会控告前任警官。既然没有指控,那么公众应该收回结论,非常清楚的是,报告并没有多少事实基础。”但是,北爱事务大臣彼得·海恩说他“相信根据今天的报告至少会提起一项指控”。彼得·海恩还说:“接下来还有很多指控的机会。某些退休警官阻碍调查与拒绝和警方调查员合作的事实本身是非常严重的。参与其中的人会尝到后果,相关方面应该采取行动。”[19]但是,就犯罪本身性质来说,指控成立的机会非常小。证据被销毁、变造或者故意未被收集,证实任何指控都非常困难。民主联合党地方议会议员与前警察协会主席吉米·斯普拉特的推论因此是不成立的,因为正如彻底报告所言,罪案被特别设计以阻挠司法程序,并获得了成功。
北爱尔兰问题格杀勿论
不仅如此,派分子宣称安全部队执行了一项“格杀勿论”政策─对于将直接枪杀而非逮捕。安全部队否认此一论述,并且指出例如在1987年爱尔兰共和军东泰伦旅八名人员于Loughgall地区被杀的事件中,那些准军事部队被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着重装备。
但是10个月后SAS在枪杀3名没有武装的共和军成员,此类事实恰恰证实了共和派和英国与媒体的怀疑,英国默许对共和军恐怖分子采取“格杀勿论”的政策。
北爱尔兰问题军事活动
1980年代后期,从1983年起由杰里·亚当斯领导的新芬党开始寻求一条用谈判结束冲突的道路(虽然军继续武装斗争),尽管亚当斯知道这是一条漫漫长路。在1970年代他自己预计战争还会持续20年。这是他在与约翰·休谟(John Hume)——社民工党领导人——的公开谈话和与政府官员的秘密会谈上表明的。也在幕后参与了结束暴力的对话,与英国和政府通过新教牧师,特别是长老会的罗伊·马吉(Roy Magee)神父与圣公会大主教罗宾·埃姆斯(Robin Eames)进行联络。在幕后政治你来我往一拖再拖之后,保皇派与共和派准军事组织在1994年宣布停火。
在此之前的一年由于暴行不断情势特别紧张。UDA与UVF杀害了更多徒(在1993年平民的死亡人数第一次超过了分子)。共和军以1993年10月的香基尔路爆炸案作为回应,计划铲除UDA领导层,但是却有9名新教徒平民受害。UDA接下去以在伦敦德里郡的灰铁村大屠杀(Greysteel massacre)和城(Castlerock)枪击案作为报复。
在日,停火之前,民解在香基尔路的枪战中打死两名UVF成员。作为报复,三天之后,UVF在的湾岛(Loughinisland)村枪击了一家酒吧。共和军在月底停火之前打死四名高级成员,三人来自UDA,一人来自UDF。对于停火之前暴力活动沉渣泛起有多种解读。一种理论是保皇派害怕代表濒临被联合王国“出卖”危险的和平进程,因此逐渐增加了暴力活动。另一个解释是派要在他们的战斗结束前“算清旧账”,而且希望以军事优势而不是劣势的姿态进入政治进程。
最终在1994年8月,临时派共和军宣布停火。临时集结在“联合军事司令部”之下的保皇派准军事组织,六周之后作出对等回应。虽然这些停火宣言并没有阻止之后的暴力活动,但是他们标志着长久以来北爱问题产生的暴力活动的一个具有实效的终点,因为它铺平了通往最终停火的道路。
北爱尔兰问题第二次停火
日,在签署停火协议不到两年之后军撤销停火。当天晚些时候一个重达半吨的炸弹在伦敦的夜莺码头(Canary Wharf)地区爆炸,炸死两人,给伦敦金融城造成8500万英镑损失。停火的失败被归咎于英国政府拒绝在共和军放下武器之前开始超党派的谈判。
更多的袭击紧随而来,最引人注目的是日的爆炸案,摧毁了市中心的一大部分。这是在二战之后英国最大的一起爆炸袭击,但是这次袭击因为电话警告没有人死亡。不过仍有超过200人在袭击中受伤。
共和军在1997年7月之后恢复停火,因为关于日后被称为耶稣受难日协议的文件谈判已经在没有新芬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同年9月新芬党签署了原则并被邀请参加对话。
UVF是第一个由于停火而导致分裂的准军事组织,在1996年产生出了志愿军。在1997年12月,爱民解暗杀了保皇派志愿军领导人比利·莱特(Billy Wright),导致保皇派团体的一系列对徒的仇杀。另外,两个从临时派军分裂出来的强硬派组织,真正共和军与持久共和军反对临时派的停火,继续进行爆炸袭击。
1998年8月,一枚真正共和军的炸弹在奥马炸死29名平民(与两名胎儿)。这起暴行使共和派“异议分子”和他们的武装行动在大多数民族派眼中名誉扫地。他们成为了人少、没有影响的团体。在1998年贝尔法斯特协定通过后爱民解也宣布了停火。
从那时起,多数准军事暴力活动指向了内部,针对他们“自家”社区和组织内部的其他派别。比如UDA从2000年开始和自己人——UVF有两次内讧,而且被组织内部各个“旅长”的不和与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弄得七零八落。在民族派一方,自相残杀的趋势没有特别突出,但是临时派军被指责杀害了至少一名双重间谍(丹尼斯·唐纳森),它的成员被指控胁迫与驱逐徒,袭击成年男女,而且,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杀害像罗伯特·麦卡特尼(Robert McCartney)、马修·依纳爵·伯恩斯(Matthew Ignatius Burns)和安德鲁·科尔尼(Andrew Kearney)等青年人。
共和军在2005年八九月间解除了大部分武装,意味着它在不远的将来不再拥有进行长期军事活动的能力。此时仍没有表现解除武装的意愿。
北爱尔兰问题政治进程
停火之后,谈话在主要政党之间展开,旨在达成政治协议。这些对话最终产生了1998年贝尔法斯特协议。这个协议在“权力共享”的基础上恢复了北爱尔兰自治政府,在1999年建立了由四个主要政党,包括新芬党组成的执行会议。其他改革措施包括警察机构改革(更名为北爱尔兰警察)与要求招收最低限额的徒。
但是,权力共享的执行会议和议会在2002年被暂停运作,临时派军在新芬党办事处的间谍网(随后显示是由一名英国密探丹尼斯·唐纳森建立的)暴露之后,联合派退出政府。这是联合派与新芬党之间由于共和军未能完全有效地快速解除武装而在关系紧张的表现。共和军的武装(在2005年9月)已经令大多数人满意地完全解除,但是民主联合党继续对共和派宣称“战争结束”保持警惕。
协议之后政治的一个特点就是在选举意义上相对温和的政党比如社会民主工党和联合党被更加极端的政党——新芬党和民主联合党超越。
同样地,虽让政治暴力大量减少,教派仇视并没有消失,民族派和新教居住区反而比以前更加形同陌路。因此,恢复权利共享制度的进程长路漫漫,曲折迂回。不过虽然“和平进程”慢条斯理,为了协助该进程与给予受北爱问题影响的人们在社区内的话语权的运动此起彼伏。特别是在巴里卡斯尔的柯里米拉协会教授已经被阿尔斯特计划采用的消除偏见模式,用来改善国内新教和天主教家庭之间的关系。
北爱尔兰问题游行问题
在每年新教橙带党在各地开始游行的“进军季”(marching season)时社群间紧张态势升级,暴力事件频发。举行游行是为了纪念于1690年在博伊奈战役中的胜利。该战役确定了新教徒和英国在的统治地位。一个特别容易不断引起冲突的焦点是波塔当(Portadown)市的加瓦基(Carvaghy)路地区,橙带党从德拉姆教堂开始游行后要经过路边的一个民族派占绝大多数的居住区。该游行未被明确禁止,造成反对游行的民族派骚乱,以及以牙还牙反对禁止游行的骚乱。和1997年有数周时间整个北爱尔兰为了德拉姆克里的僵局发生持续的骚乱。很多人在此次暴力事件中丧生,包括一名被保皇派志愿军杀害的徒出租司机,和3名(一共四人)在巴里莫尼家中遭汽油弹袭击遇害的,名义上是天主教徒(来自混合教派家庭)的兄弟。
争议也在贝尔法斯特的游行经过的奥缪(Ormeau)和克拉姆林(Crumlin)路发生。橙带党徒坚称按照“传统路线”是他们的民事权利。民族派反驳说,教团在敌对方区域游行挑衅是没有必要的。进行游行和禁止游行的能力被看作拥有“地盘”和对北爱政府影响力的象征。
很多评论家的意见认为,游行期间的暴力活动提供了准军事团体释放暴力的渠道,他们在其他时间处于停火状态。
北爱尔兰问题伤亡统计
在1969年到2001年期间,总其有3,523人死于北爱问题上。
大约60%的受害者死于派之手,30%被,10%被英国、和安全部队所杀。
北爱尔兰问题死亡责任
负责方 人数
共和派准军事组织 2055
保皇派准军事组织 1020
安全部队 368
不明人员 80
北爱尔兰问题身份
大多数受害者是平民或者安全部队成员,小部分受害人确认为派或转军事团体成员。由于准军事组织的秘密性质,在某些平民是否为其成员的问题上经常争议不断。几个临时派共和军成员被CAIN宣布为平民,但是被共和军宣称为其成员,比如帕特里克·奥肖纳汉(Padraig O'Seanachain)。至少有三名被害的志愿军(UVF)成员也是阿尔斯特防卫旅(UDR)的警员。至少一名平民受害人是不在岗的地方自卫队(TA)成员。
北爱尔兰问题受害者
安全部队(与预备役部队)成员 1123
— 皇家警队 301
—阿尔斯特防卫旅 197
—监狱系统 24
— 和平卫队 (警察) 9
— 皇家团 7
— 地方卫队 7
—英国警察部队 6
— 皇家空军 4
— 皇家海军 3
—爱尔兰陆军 1
共和派准军事组织成员 394
保皇派准军事组织成员 151
北爱尔兰问题地点
大多数死者的被害地点在境内,特别是,尽管周围的郡、和英国的大城市(如伦敦和)也受到影响,虽然相对于北爱尔兰来说受害程度较轻。偶尔暴力事件也会在发生,特别是在德国进行的针对英军的活动。
北爱冲突死亡人数的地理分布
东贝尔法斯特 128
北贝尔法斯特 576
西贝尔法斯特 623
欧洲大陆 18
德里市 227
伦敦德里郡 123
泰隆郡 339
北爱尔兰问题统计表
与北爱冲突有关的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格式为:“与冲突有关(不确定是否与冲突有关)”.
2003 10 ⑶
2002 11 ⑸
北爱尔兰问题附加统计
北爱冲突附加统计(估计值)
受伤 47,000
枪击 37,000
武装抢劫 22,500
因准军事袭击逮捕人数 19,600
炸弹袭击与计划炸弹袭击 16,200
纵火 2,200
北爱尔兰问题分析观点
北爱尔兰问题宗教地区
在,宗教和阶级是区分政治阵营的主要的决定因素。几乎所有的新教徒都是联合派,而绝大多数徒都是民族派,许多人是派。天主教和新教工人阶级更倾向于支持本方的准军事团体和激进派政党。而且,城市工人阶级聚居地区是准军事组织的大本营,他们是教派隔阂最为严重的社会阶层。
与准军事组织有联系的激进派政党的观点经常比中产阶级和保守派政党激进得多。新芬党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相对于其他地区,比如和南非的“解放斗争”,对政治形势分析采用了激进的“反帝国主义”观点。他们的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冲突定义为“阶级斗争”,但是不像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派军,他们不据此认为工人阶级是潜在的盟友。保皇派在1970年代甚至鼓吹基于原则下的“独立”。今天很少有人再支持这个想法。在1980年代,某些保皇派人士,著名的有UDA的约翰·麦克迈克尔(后被共和军暗杀),在出版的一本名为“《常识》”(Common Sense)的小册子里,倡导一个权力共享、人人平等的冲突解决方案。
很多保皇派人士提出,联合主义主流派反对改革与部分地利用共和军恐惧症策略,是为了以民族派和下层联合派/保皇派群众为代价保持他们的政治和经济权力。诸如联合党(UUP)这样的政党使用“联合(Union)”口号与共和军问题作为保持联合派工人阶级选票一致性的手段,实际上劳工阶级从UUP的政策中所得甚微。改革联合党等党派认为准军事组织数量如此庞大的原因是社会下层新教徒实际上被剥夺了公民权。
宗教义务有时是,但通常不是极端的政治观点的表现。比如,伊恩·佩斯利与他的支持者将严格的长老会教义和强硬的联合派政治结合到一起。对准军事组织来说,信仰基本上不与军事挂钩,保皇派准军事组织也没有公开的宗教性。但是,也有些值得注意的派准军事组织公开显示他们的宗教信仰(比如杰里·麦高(Gerry McGeough)和比利·麦基(Billy McKee))。被暗杀的保皇派领导人比利·莱特(Billy Wright)也明显表示出他的宗教信仰,但神学与宗教(相对于在宗教基础上的社区身份认同(communal identification))在共和派与保皇派意识形态中不占主导地位。
宗教也在决定民众政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某些区域如西贝尔法斯特、南阿马和泰隆郡的大部分由于政治上持强硬的主义立场而闻名。另外一些地区如,有着相对温和的政治传统,非暴力的社民工党支持率很高。相似地,某些地区贝尔法斯特、波塔当地区和北安特里姆郡以政治上坚定支持而知名。
北爱尔兰问题警务
自从成立以来,由于它的建立初衷受到某些人怀疑,高压手段和警察部队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众矢之的。特别是围绕北爱尔兰的警察事务问题不断,主要集中在警察部队的组成——即它是否代表作为权力来源的民众,是否偏袒联合派而打压民族派,主要是维持法治的服务机构,还是以保卫北爱尔兰政体为宗旨的武装部队。
北爱尔兰的警察部队——皇家警队(RUC),从创立之初就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虽然不是全部——由新教徒组成。在警队成立时徒加入的数字并未达到英国的预期。其中某些人报告说在工作环境中不受欢迎。这些加入警队的天主教徒也经常成为爱民解的暗杀目标,但仍有大量天主教徒加入了RUC。詹姆斯·弗拉纳根(James Flanagan)成为了总警监,之后被授予爵位,而现任的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人马克·德肯(Mark Durkan),是一名天主教RUC警员的儿子。音乐家菲尔·科尔特(Phil Coulter)与马莉拉·奈斯(Marilla Ness)的父亲也是警察。
这样的结果是来自联合派与社区的批评将警察部队描述成“联合派警察部队”。新芬党在1990年代贴出的海报上说RUC是“90%的新教徒,100%的联合派”,还画了一位系着橙色绶带的警官。
比起常规警察部队,多数民族派人士更多地对B特持有这种印象,他们是一支在紧急情况下才动员起来的兼职警察部队。B特在1970年解散,但是被防卫旅(UDR)替代,后者是一支在当地招募的兼职英军部队,目的是维持北爱治安。UDR在北爱冲突中仅打死8人,而且执行治安任务专业有效,但是很多成员被发现与保皇派准军事组织和一批民族派徒受害有牵连。因此,民族派也将UDR视为一支游击队武装。UDR于1992年解散,与常规部队皇家团合并。
北爱冲突的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是某些地区的司法权被派或夺取,他们使用殴打、枪击膝盖骨甚至死刑来惩治当地罪犯。因此和平进程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重新确立警方作为法律与秩序的唯一强制实施者。
新芬党在1998年进入贝尔法斯特协定的谈判中时,要求解散RUC。一份警务备忘录,作为受难日协定的一部分,开始了某些方面的警务改革,包括严格的责任权限、各种增加警官人数的方案,以及将RUC改名为警察部门。
虽然大多数改革已经开始进行,直到2007年1月,新芬党继续拒绝支持新的北爱尔兰警察部门,除非改革“完全实现”。联合派与某些民族主义温和派声称担忧新芬党希望将前派准军事组织成员/间谍加入新的北爱尔兰警察部门(PSNI),若果真如此将会使受难日协定功亏一篑,而且可能永不翻身。
2007年1月,警方调查员努拉·奥罗恩的报告发现,特警部队警官与UVF在1990年代一系列发生在贝尔法斯特的谋杀案中合作。
同在2007年1月,新芬党在一场特别年会上投票承认警察部门。如今。2007年年会的决定是否会给和平进程带来所需的前进动力还有待观察。
北爱尔兰问题军事理论
法国记者罗热·法利戈(Roger Faligot)在《欧洲的特种战争》(Guerre spéciale en Europe,1980)中写道,弗兰克·基逊(Frank Kitson)1971年的书《低烈度行动:颠覆、叛乱与维持和平》(Low Intensity Operations: Subversion,Insurgency and Peacekeeping),被英军在北爱冲突中视为“圣经”。该书大多引述法国军官,将反叛乱行动理论化的罗热·檀吉埃的论点,包括在()系统使用酷刑的情况。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安全部队在使用过酷刑。
.360问答[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尔兰双胞胎组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