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东阿县和东阿镇镇哪里看鼻炎

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阿胶古城、狼溪河流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来源:山东商务网
首发子站:投资促进处
首发栏目:文化旅游
日期: 今日/总浏览:0/0
一、项目名称
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阿胶古城、狼溪河流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二、项目单位简介
平阴县东阿镇位于平阴县西南部,位于济南、聊城、泰安三市的交界处,东靠京沪路,西邻大京九,青兰高速、新老两条220国道贯穿全境。东阿镇以“中国阿胶之乡”之名与茅台镇、景德镇同为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三大古镇之一。全镇面积95平方公里,总人口38166人,辖5个办事处、55个行政村。
三、项目内容及建设规模
建设古城内部交通、给排水、电信、供电、绿化、环境、消防及防洪等古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入口区、文化观光体验区、养生休闲度假区、狼溪河水域休闲带、休闲服务区等旅游项目区,建设环境治理工程等。
四、项目建设条件
东阿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古镇山水地理大格局优越,阿胶与阿胶文化内涵深刻,交通区位条件较好,历史古城资源挖掘有潜力,阿胶原产地文化有载体。
五、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预测
预计年接待旅游人数29万人次,年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年上缴税收2300万元。
六、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七、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济南市平阴县
联系人:汪勇
邮编:250400
联系电话:27888
电子邮箱:
推荐文章 山东国际商务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山东商务网
业务联系:3
技术支持:东阿镇_百度百科
东阿镇隶属于济南市平阴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年代久远,声名远播,与景德镇、并称为三大古镇。春秋时期为谷邑,曾为齐相管仲之食邑;秦代称谷城(相传,此地古代盛产五谷,神农氏曾尝五谷于此,故而得名);明朝洪武八年始为东阿县县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阿胶发源地)。
东阿镇建制沿革
春秋时期称谷邑,明洪武八年(1375年)东阿县城迁于此始称东阿。
1946年底,东阿一区划归平阴县。
1952年设东阿镇。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3282公顷,下辖55个行政村。11946户,38839人,人口出生率8.07‰,人口自然增长率3.57‰。[1]
2000年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中心镇,6月被平阴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区”
东阿镇行政区划
东阿镇总面积为95平方公里。东西长9.6公里,南北宽8.52公里。其中,耕地占46.9%,约为57176亩;园地占8.6%,约为10553亩;山地(包括林地、未利用地)占22%,约为26525亩;
水域占7.1%,约为8695亩;交通占3.2%,约为3963亩;居民点占12.9%,约为15871亩。
该镇地势为东部、南部高,西部、北部低。东部、南部为山区丘陵,沟壑纵横,山头林立,总面积为52.8平方公里,占镇总面积的64.62%。西部、北部为沿黄滩区,面积为29平方公里,占镇总面积的35.38%。最高海拔高度335.9米,最低海拔高度36.5米。
境内山脉为泰山余脉,呈西南走向。共有大小山头47个,其中海拔200米以上的19个,以黑山最高,海拔335.9米。海拔200米以下的山头28个。境内山脉自肥城县北部的陶峪村入平阴县境,主峰天堂山。山脉蜿蜒向全县南、北中方向延伸。镇内山脉属天堂山南支两条山脉的余脉。一条是孔村镇晁峪西烂柯山往北延伸至石板台村、庞口村南,向西至;由石板台村向西至窑头、龙山头。一条是南门村西南的铧山向北延伸至少岱山、黄山。
镇境内主要山头有:
停山头,位于西北,海拔140.9米;
黑山,位于东黑山村南,海拔335.9米;
铧山,位于南门外西南,海拔288.0米;
狮耳山(又名虎窟山),位于范庄村南,海拔250.0米;
黄山,位于黄山村东,海拔100米;
黑风口山,位于小屯村东南,海拔184.0米;
少岱山,镇驻地西侧,海拔82.1米。
沿黄河滩区地势较洼,一般海拔在36.5米~40.0米。共分两个大洼,即范庄洼和白塔洼。范庄洼面积6.66平方公里,白塔洼面积22.27平方公里。二洼虽曰为洼,其实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极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实为镇之粮仓宝地。
镇境内主要村庄有:
该村在东阿老县城东门里、外,明洪武年间建村,便命名为“东门村”。
该村明洪武八年建村,因地处衙门前,故命名为“衙前村”。
明洪武年间,数家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立村,因此处正是南坦(天坦)附近,故名“南坦村”。
4、西北门村
该村建於明洪武八年,因其管辖东阿城北门和西门附近的居民,故命名为“西北门”村。
5、南门里村
该村建於明洪武八年,因本村在东阿城南门里故名。
6、西南坝村
该村建於明洪武年间,因本村在东阿城西南,又有一小坝,故名。
据传,张良为报黄石公授书之恩,故修庙于村北,庙内大殿十三间,在东阿县属最大的庙宇,故名“庙头”村。清雍正年间,有少数户迁至小庙头,故又有“大庙头”之称,1961年为防黄河水,从东阿城北迁往东阿城之东山,与西山村相望,故改名为“东山”村。
原先归西坝村,1961年为防黄河水灾害,群众陆续搬迁于此,因当时户少,又是新建,故名“新庄”。
该村原名“山西”村,又名“西山巅”。因该村在西山的西区,明崇祯年间建村,原因水患,北关村迁于此,全山皆有居民,故名“西山村”。
该村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多数是秦姓地主的佃户。秦姓地主为了佃户耕种田地,在此建房,故名“秦庄”。
据传,明洪武八年,修建东阿城时,因各类设施均需砖、瓦、石灰等,所以官府让百姓从该村开始修建起连珠式的窑,烧制各种建设材料,该村正建在连珠式窑的南头,故以“窑头”村命名。
据传,明洪武年间,邢姓初先由山西省洪桐县迁至此地安家居住,当时住在沟里。故名“邢沟”村。后姜、门、周等姓相继搬入,但仍为“邢沟”。
明洪武八年建村。因址正处在连珠窑的中间,故名“中窑头”村。明天启年间,因该村团结和睦、尊老爱幼,村风民风甚好,又与“窑头”相重,故更名为“仁和”村,沿称至今。
该村原系孟都堂种地的院子,原小黄崖村孟姓相继迁来居住,因全是孟姓故名“孟庄”。
明洪武年间建村,建村时村东有一小桥,故名“桥庄”,后演变为“乔庄”。
16、北张庄
该村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张姓祖先由山西省洪桐县迁居此地故名“张庄”。为与洪范池镇的张庄相区别,该村在洪范池镇之张庄的北面,故名“北张”庄。
据传,明洪武年间,姓马的祖先最早迁来落户居住,取名“马家庄”。马家家大业大,子孙亦有为官者。到了清朝中叶,马家败落,贾姓兴旺,马家怕受气,便迁至孝直镇的马庄。于是“马家庄”便改成了“贾庄”。
18、魏院村
据魏氏祖传,大约在清朝道光年间,魏氏兄弟二人由东阿县的魏家海子迁来,买了马家的花园,住在人烟稀少的漫野里。有人问“那是谁家?”答:“那是魏家的院”。久而久之,“魏家院”便成了村名。
据传,明朝赵邦彦隐居狮耳山。家属随之落户于此,故名“赵庄”。
据传,最早的村名为“潘家泊头”,明洪武年间,范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落户,范姓逐渐兴旺,后改名为“范庄”。
该村由庞姓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桐县迁来落户,故名。
22、姜沟村
该村系姜姓祖先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桐县迁来落户,加之此处有一沟,故取村名为“姜沟”。
23、桃园村
据传,清末,周姓、庞姓、谢姓等数户,来此立村,因当时村南有一桃园,故取村名为“桃园”村。
24、小桃园村
该村百姓原属桃园村,后因躲避水灾,迁居于此,固户少村小故名“小桃园”村。
25、小屯村
该村东山有一“山门”,隋朝发现,立碑为证。明洪武年间,山西省洪桐县十余户百姓迁来居住,取名“山门小屯”,后演变为“小屯”村。
26、杨山村
据传,该村原名“龙凤山”。明洪武年间,葛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立村,后杨、张、伍、马等姓相继迁入。清朝时,杨姓兴旺发达,家大业大,势力强盛,遂改“龙凤山”为“杨山”村。后杨姓因避水患迁至辛庄。
27、北市铺村
据传,该村是明洪武年间由郜姓祖先从山西洪桐县迁来而立,因地处南市北,故名“北市”。又因清朝铺兵(派出所警员)住于此,故又名“北市铺”。现仍称为“北市”村。
28、乔楼村
据传,该村因明朝乔布政在此盖了一座楼而得名。
29、下北市铺村
该村是真正的北市铺。后因黄河水屡屡泛滥,居民多次搬迁于山上,故此村名沿变为“下北市铺”,现居民已寥寥无几。
清末光绪年间,苏姓为避黄河水患的威胁,从苏桥迁来居住,故命名“新庄”。后马、陈两姓分别从马庄等地迁来。因和“辛庄”同音,遂于民国初改名为“三合”村,即三姓合一而居之意。
31、马庄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马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居住,取名“马庄”。因受黄河水患的侵扰,逐步迁向新“马庄”,老“马庄”现已不存在,故“新马庄”仍称为“马庄”。
32、白塔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吴、刘两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立村,因山上有座白塔,故取名“白塔”村,清道光年间,闫姓相继由洪范镇的闫庄相继迁入,但村名仍为“白塔村”。
33、臧庙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臧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因当地有尼姑阉一座,故姓庙合一,取名臧庙。
34、于庄村
明洪武年间,于氏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立村,以姓氏为村名,故名“于庄”。
35、小庙头村
清雍正年间数户村民从庙头村迁来居住,因原村庙头户多人众,故取名“小庙头”村。
36、黄山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宋、曹两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居住,因处黄山之下,故取名“黄山”村。
37、太平村
清光绪年间,数户因避黄河水患,分别从苏桥、司桥、郭家流、北刘等村迁来的群众在此立村。因此地正处于黄山北之弯,故取村名为“黄山弯”。后演变为“山弯”。民国初期,该村与司桥一块办公。因司桥办公人员办事不公,于是由于家莱、郭学诗等人发起并领导着山弯村名与司桥分开,独自处理村里公务,遂改“山弯”为“太平”。
38、司桥村
原司桥村在现司桥之北半里许。因司姓建村时村头有一小桥,故名“司桥”。清乾隆二十四年,由于该村地势低洼,易受黄河水患威胁,于是全村便搬迁到了山头山,仍用“司桥”之村名。(也有叫“山头”的)。
39、苏桥村
据传,该村是苏姓祖先于明洪武年间由从山西洪桐县迁来而立村,因在村西南修桥一座,以供劳作之方便,故取村名为“苏桥”。
40、北刘庄村
据传,该村是刘姓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桐县迁来定居而立,时为“刘庄”。后因与洪范池镇刘庄重名,为相区别故改为“北刘庄”村。
41、大河口村
明洪武年间,赵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立村。因该村位于大清河(黄河)岸边,又是狼溪河入黄河处,故名“大河口”村。
42、小河口村
因大河口村地势低洼,易遭水患,于是该村少数居民迁于此地立村,且又处在小于大清河的狼溪河之畔,故名“小河口”村。
43、铁杨村
宋代所建之铁塔寺旧址附近居民以殷姓为主,以寺名为村名,曰“铁塔寺”村。铁塔寺南边是杨姓居住,故名“杨庄”。新中国成立后,因两村户数较少,遂合并办公,命名为“铁寺杨庄”,后逐步演变为“铁杨”村。
44、侯庄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侯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故名。
据传,明洪武年间,殷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村内有一水沟,流水常年不断,故取村名为“殷流”村。后逐步演变为“殷留”、“殷六”等名。
46、辛庄村
据传,本村原名为“安乐庄”。由于人们思想守旧,愚昧迷信,认为“生于患难,死于安乐”才是人生之道,“安乐”二字实为不祥之兆,于是大约在清朝末年便改名为“辛庄”,即“辛勤劳作,安生吉祥”之意。
47、南市村
明洪武年间,数户人家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该村迂五逢十便是集市,卖买兴隆,贸易颇旺,且地处北市之南,故名“南市”村。
48、窑山头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修建东阿县城时,为解决建筑材料的问题,官府南从窑头村开始直到窑山头为止,建起一座座窑以烧制砖、瓦、石灰等,因本村恰位于一小山头处,故名“窑山头”村。
49、太和村
据传,该村由数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地处直沟的沟头,故取名“直沟头”。后人用“直沟头”与“指狗头”音相谐易混,不好听,就以原太和之名定为村名,故曰“太和”村。
50、王庄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王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故名为“王庄”村,现王姓已绝。
51、花石崖
据传,该村建於清雍正年间,因该村处于山前怀,下坡路较多,崖上搓脚石遍布。清时大军通过此处时,崖滑难行,有的人仰马翻,故而得名“滑石崖”,后逐步演变为“花石崖”。
52、龙王峪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邓、闫、孙等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该村东西街长,且西头宽,东头窄,恰似龙身,村头的两个小场,活象龙的两只眼睛,故名“龙王峪”村。
53、直东峪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房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东山山峪有一直山峪,故取名为“直东峪”。
54、苏山头
据传,明洪武年间,苏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本村在山头上,故名“苏山头”。
55、东黑山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苏姓、李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在黑山之东侧,故名“东黑山”。
56、西黑山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赵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在黑山之西侧,故名“西黑山”村。
57、东直沟村
明洪武年间,张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该村正处于直沟的东边,故名“东直沟”。
58、西直沟村
明洪武年间,张姓、宋姓祖先由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正处在直沟的西边,故名“西直沟”。
59、北直沟村
清雍正年间,焦姓祖先从梁山县焦庄村迁来此处居住立村。因该村正处在两个直沟村之北,故名“北直沟”。
60、小新庄村(又名“新直沟”)
该村原归西直沟村,因西直沟村吃水困难,且隔山种地很不方便。新中国成立后,数户村民陆续搬迁到山之西面居住,建立起新村,故名“小新庄”,因住户原本是西南沟村民,故亦称“新直沟”[2]
东阿镇下辖村街
东城办事处 西城办事处 白塔办事处 北市办事处 太和办事处
东门 西山 白塔 北市 太和
衙前 范庄 黄山 小屯 龙王峪
邢沟 西南坝 小河口 桃园 花石崖
东山 南门里 铁杨 杨山 辛庄
窑头 北门 苏桥 乔楼 南市
南坛 贾庄 臧庙 三合 殷六
仁和 赵庄 司桥 侯庄
孟庄 魏院 太平 王庄
乔庄 庞庄 小庙头 直东峪
北张 姜沟 大河口 苏山头
南门外 刘庄 东直沟
于庄 北直沟
东阿镇人口结构
东阿镇人口数据:([3]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家庭户户数
家庭户总人口(总)
0-14岁(总)
15-64岁(总)
65岁及以上(总)
65岁及以上男
65岁及以上女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东阿镇地理环境
东阿镇位置
东阿镇位于济南、聊城、济宁、四市交界处,是济南市的西大门和卫星城镇。东靠京沪路和济荷高速、西邻,二二零国道贯穿全境,与鱼山墓隔河相望,距国家级森林公园——腊山不足二十公里,离著名的水泊梁山也只45公里之遥,同家喻户晓的程咬金的故乡斑鸠店更是近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所。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更是经商办企业的黄金地域。
东阿镇气候
全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无南天之酷热、北国之寒冷,故而山清水秀,田良土沃。冬季受西北大陆季风影响,北风盛行,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海洋气候影响,以东南风为主,潮湿温热。年平均气温为13.6℃,平均风速为3.3米/秒。无露期204天。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全镇平均年降雨量为613毫米,多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达到477.3毫米,占年降雨量的75%。
东阿镇经济发展
东阿镇工业
东阿镇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新兴工业城镇,位于济南市西部,为省会济南卫星城镇。东阿自古以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九省通衢、商贸重镇而著称。是著名的“阿胶之乡”,镇域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4.2万。东阿经济迅猛发展,2000年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中心镇,2001年6月被市县批准为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区。园区总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起步区4平方公里。园区内设施配套齐全,规划建设高新科技工业园、食品工业园、政务文化区、居住区、渡假区、商服区六个功能区。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按照“精简、高效”和“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为投资者提供优惠的政策和“全程保姆式”服务,是国内外客商投资的最佳选择。
区内有企业36户,主要行业有医疗、食品、化工、仪器仪表、五金机械、家具六个大类。正在洽谈项目23个[4]
东阿镇农业
东阿镇有耕地面积54219.5亩,其中山地24915亩,沿黄平原29304亩。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黍类、经济作物有林果、蔬菜、桑树、玫瑰、地瓜等。
肥料,复合肥,小麦,玉米,玫瑰,桑蚕,苹果,太阳杏,冬枣,小尾寒羊,山羊,三元猪,果品,黄牛,生猪,蔬菜,饲料,蜂蜜,蜂王浆,人参,鹿茸,驴皮,中药材,芝麻,氮肥,杏,核桃,蚕茧,食用菌,鸡腿菇,平菇,西门塔尔,改良牛,奶山羊[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伴随“农业学大寨”高潮的兴起,连续几年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在东部山区去高垫凹,修路打井,建起了几千亩大寨田。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种植结构为重点,又连续进行了几次农业综合开发会战,具体包括:①1994年—1997年的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打机井105眼,埋设低压管道50000米,修生产路42公里,植树60000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000亩,建成了当时济南市最大的联片节水灌溉区,被评为省优质工程。②1999年—2002年的龙山泉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工程,新打配套机井4眼,埋设管线30000米,修生产路30公里,建蓄水池10座,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0亩,建成精品园500亩。1999年—2002年的狼溪河流域治理工程,疏挖河道,加固堤坝4.3公里,砌石护坡800米,挖鱼塘150亩,复垦老城土地1750亩,受益面积1900亩。
近几年,镇党委政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立足实际,依托科技,面向市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兑现各项鼓励扶持政策,积极构建为农服务体系,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了可喜的步子。已形成林果、畜牧、桑蚕、玫瑰花、食用菌五大主导产业。
(一)全镇林果面积已达15400亩,其中苹果13000亩,桃445亩,梨240亩,葡萄315亩,桑园1000亩,玫瑰花400亩。
(二)畜牧业主导产品以肉用牛、羊为主。全镇优质肉牛(西门塔尔、利木赞牛)存栏量已达3348头,其中西黑山、北直沟等村户均养牛已达三头以上,1999年东阿镇被评为市黄牛改良示范乡镇。羊以小尾寒羊和波尔山羊为主,良种羊存栏量已达42000只。特别波尔山羊自1999年引进以后,迅速为广大群众接受,在全镇掀起了良种推广繁育的热潮,全镇波尔系列羊存栏量已达12000只,成为了省内外闻名的波尔山羊繁育基地。除牛、羊、猪等牲畜饲养外,西南坝蛋鸡、东部山区肉食鸡养殖也迅速崛起,并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
(三)食用菌。2000年,东阿镇大河口村与宁阳海鑫公司签订了食用菌购销及技术服务合同,开展引进并养殖鸡腿菇。由于投资少,见效快,产品销路稳定,且养菇大棚夏季可用以养蚕,一棚多用,因而食用菌养殖很快推广到沿黄平原十几个村,全镇已建菇棚200个,年产食用菌600000公斤[6]
第一产业 1976年,伴随着&农业学大寨&高潮的兴起,东阿镇连续几年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在东部山区削高垫凹,修路打井,建起了几千亩大寨田,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镇实行了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土地全部承包到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种植业、林果业、 畜牧业、 渔业均有了较大发展。1988年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10公顷,单产4106公斤/公顷,总产20163吨。1995年后,东阿镇又以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种植结构为重点,于1996年至1998年先后进行了黄淮海农业综合治理开发工程、龙山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黑风口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于2001年进行了西城涝洼综合治理工程,共治理土地3000公顷, 栽植树木15万株,埋设低压管道9万米,修生产路97公里,建成了济南市最大的联片节水灌溉区,被评为省优质工程。 全镇农业逐渐形成果、 牧、桑、 花、菜五大主导产业。2003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03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5833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49公顷,粮食总产量24936吨;蔬菜播种面积960公顷, 总产量83916吨。年末实有果园面积1035公顷,水果产量19996吨。大牲畜年末存栏17040头。肉类总产量6680吨。农业机械总动力56567千瓦。[7]
东阿镇社会事业
东阿镇教育事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或和平或动乱,但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一直延续不断。东阿镇作为历史古城在兴办教育事业方面更是胜人一筹。早在封建社会,或官或私的书院、义学均有。据史料记载,元朝有“野斋书院”,明朝有“东流书院”、“柯亭书院”,清朝有“少岱书院”、“洪范书院”等。东阿的历史名人多得益于书院的培养教育。
民国时期,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基础上,以中西文化结合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小学教育逐步发展起来,儒学逐渐衰退。日伪时期(1938年—1945年)在县城和三合庄分别设立了高级小学,有学生156人。日军投降中国共产党占领时期(1945年—1947年),又分别在各大村建立了民主小学,计20所。国民党占领时期(1947年—1948年),又在县城建立新小学一所,计八个班。
一九四八年东阿获得解放,党和人民政府积极整顿发展教育事业,除旧布新,加强领导,实施新的教育方针,使教育事业获得了新生,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正确轨道。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镇教育事业同全国一样遭到严重破坏,合理的规章制度被废除,正常的教育秩序被打乱,教育内容变形走样,师道尊严荡然无存,其混乱状态令人痛心疾首。到一九七八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述状况才得到根本好转。从1977年开始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种规章制度,废除了群众推荐制度,恢复了考试和升留级制度。小学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初中为两年制。1981年
初中又改为三年制,1999年下半年实行“五·四”学制(小学5年,初中4年),2001年下半年改为“六·三”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
1948年全镇有小学28所;1950年建东阿完全小学;1952年建窑头完全小学,三合完全小学;1958年后又相继建立了白塔、范庄、南市三所完全小学;1968年各村自行办起了完全小学或初级中学(联中)。1971年到1980年逐步合并为东城、西城、太平、南市、北市五所联中,另有一所农业中学(原仁和联中)。1996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学校布局的调整,五所联中合并为镇中心中学和谷城中学。2001年,小学由原来的40所逐步合并为23所。其中,包括镇中心小学一所;东城、西城、白塔、小屯、南市学区校5所;普通完全小学11所:窑头、孟庄、范庄、南坝、太平、苏桥、小河口、臧庙、北市、太和、直东峪;简易小学6所:邢沟、乔庄、桃园、花石崖、龙王峪、直沟。
到2002年底,全镇共有初级中学2所,40个班;截止到2012年9月有平阴县东阿镇中学1处,由原洪范池中学和东阿镇中学合并而成,完全小学14所,101个班;幼教24处,大班20个,小班32个。初中在校学生2158人;小学在校学生3578人。学校总面积202.93亩;校舍总面积20758平方米。共有教师393人。其中初中高级30人,中级57人,初级73人;小学高级3人,中级161人,初级33人[8]
东阿作为历史古城在教育方面独领风骚,元朝有&野斋书院&,明朝有东阿&柯亭书院&, 清朝有&少岱书院&,现在经东阿镇党委政府特别打造的“福蓝书社”正引领各界人士承上启下东阿城镇的强力发展等。 东阿历史名人多得益于书院的培养教育。1935年在东阿县城和三合庄分别设立了高级小学, 有学生156人。1945年至1947年又分别在各大村建立了民主小学,计20所。1949年全镇有小学28所。1950年建东阿完全小学。1952年建窑头完全小学、三合完全小学。1958年后又相继建立了白塔、范庄、南市3所完全小学。 1968年各村自办完小或初级中学。1971年至1980年逐步合并为东城、 西城、太平、南市、北市五所联中,另有1所农业中学(原仁和联中)。1995年学校布局调整,5所联中合并为镇中心中学和谷城中学,同时设农业中学1处,在校生1857人; 小学由原来的40所逐步合并为25所,在校生3347人,有中小学教师318人。2002年该镇又投资60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镇中心小学及实验幼儿园各1处。截至2003年底, 全镇共有初级中学2所,43个班,在校生2249人;完全小学12所,88个班,在校生3054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24处。校舍总面积20758平方米。共有教师293人。 2003年,全镇共有科技人员1879人。自1988年先后获得省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省科技推广先进乡镇、济南市科普先进乡镇等称号。[7]
东阿镇医疗卫生
平阴县第二人民医院原为东阿镇医院,始建于1952年。建院初期人员较少,设施简陋,设备落后。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已成为济南市首批通过的一级甲等医院和国际爱婴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5亩目,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其中,门诊病房楼3300平方米。设有内、外、妇、中医内科、放射、特检、检验、五官、口腔、急诊、护理、药剂、手术、胃镜、社会卫生、妇幼宣教、针灸一体化管理,脉管炎专科等20多个科室。设有床位53张,配有意大利百胜进口彩超,阿洛卡B超(黑白),半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北京万东500MAX光机、上海200MAX光机、胃镜、心脏监护、多功能胎儿监护仪、高压氧包、无创呼吸机等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固定资产达300万元。
现有职工111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6人,占86.5%;中专学历以上60人,占54.1%;大专学历以上33人,占29.7%,本科以上1人,占0.9%;高级职称3人,占3.1%,中级职称24人,占25%,初级职称60人,占62.5%;45岁以下89人,占80.2%,由于设备较为配套,科室齐全,服务质量较好,因而对周边辐射能力较强。服务半径10余公里,服务人群8万余人。另有不少外地病人慕名而来就诊特科治疗,年门诊量1.5万多人次,住院人次1000人以上,充分发挥了中心卫生院的龙头作用。为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自身业务,服务质量和水平,除院本身组织业务学习、考核、竞赛、竞争上岗等措施外,还有计划、有目的的派人外出进修深造,到目前为止已有20余人到市级以上各类医院进修学习,回院后开展新技术、新疗法2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专刊1项,并获济南市科技进步奖。为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更好地服务民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该院外科技术力量雄厚,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人,能开展的骨科有四肢骨折、骨盆骨折、内外固定术、各类植皮术、颈腰腿疼,腰椎间盘突出等。手术有,阑尾炎切除术、斜疝、股疝修补术、鞘膜积液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及胃大部分切除术、肠切除吻合术、脾切除术及乳癌根治术及各种癌症的化疗及介入治疗内、外痔、肛裂、肛周围脓肿手术治疗。
内科主治医师3人,医师3人,能开展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利用纤维内窥境技术诊治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对于急性中毒、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等急诊、危垂病人的抢救有丰富的经验。
妇产科主治医师3人,医师1人,能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阴道炎、月经不调、子宫肌瘤、无痛性药物流产、人工流、引产、剖宫产、子宫切除及产科并发症的治疗。
该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涂旭波,继承发扬了祖国传统中医理论,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辩证施治理论,走出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病的路子,钻研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对小儿常见病、中老年中风、脑血管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诊疗方案,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吸引了周边地区及省外一些患者前来就医。
该院血管病科(静脉炎专科)王殿信、王敬敏发明了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中药熏吸法。该中药制剂的炮制方法获得国家专利,由该院完成山东省科委下达的科研课题“中药熏吸法治疗脉管炎的研究”,通过省科委组织专家会议鉴定:“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并经省科委组织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并获济南市科技进步奖。
自1999年东阿镇实行一体化管理以来,有效地扼制了“非法行医”现象,整顿了医药市场,平阴县第二人民医院专门成立了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分管院长,专门负责对全镇乡村医生进行专业技术知识、药品分发,全面管理工作。东阿镇现有南坦、西山、小河口、白塔、小屯、北市、南市、太和、直东峪、仁和、窑头、东门、邢沟、开发区、太平、龙王峪等17所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现有乡村医生83人,其中男65人,女18人,医师40人,护士43人,服务场所面积达1000平方米,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诊疗于一体,服务于全镇16个行政村42000多人[9]
东阿镇旅游景点
东阿镇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为齐
国谷邑,秦代称谷城,汉置谷城县。南北朝时期,刘宋大明元年(457年),东阿并入谷城;后魏,恢复东阿县;北齐,谷城并入东阿。明洪武八年(1375年),东阿县城迁至今东阿镇。1947年初,东阿县政府移驻铜城。东阿县第一区(今东阿镇、洪范池镇一带)划归平阴县。
东阿镇古迹颇多,原古东阿十景为:洪范浮金、扈泉涌碧、?山出云、鱼山闻梵、狼溪春水、虎窟秋风、归台遗井、黄石仙踪、石门晚景、少岱祠韵,其中的虎窟山、三归台遗址、黄石山和浪溪河(原名狼溪河)下游均在现东阿镇境内。
东汉画像石墓
东汉画像石墓位于东阿镇孟庄村南,原汉墓8座,封土高大。“文革”中毁坏6座,今存2座,全以当地产巨型青石材扣结而成。墓为南北向,墓室顶部盖板高于地面约0.8米。墓内南北11.5米,东西7.8米,高度为3.22米。面积78.8平方米。墓室平面呈凸字形,计有前厅3间,中厅3间,后为棺室。墓门在南边中心部位,由门楣、门框、门扉构成。墓门高约1.8米,宽1.2米。石质门扉两扇,上下有门枢,安装在门楣和石地板的臼窝内。门扉外饰浅浮雕铺首衔环图案,门楣饰高浮雕羊首图案。 墓四壁以规整巨石砌成,全饰有细钻斜条纹和菱形图案,墓壁上沿刻垂帐纹和鱼纹。以方形和圆形石柱支撑巨型柱体过梁,将厅间隔为6间。方形石柱四面磨光,减地9浅浮雕人物,动物图像,圆形石柱,高浮雕杂技百戏,神话故事图像。柱础均为高浮雕动物、人物故事图像。柱上纵横相连的青石过梁,均内侧面磨光,平面减地阴线刻车马人物画像。外侧面饰鱼纹。后棺室长方形,南北3.20米,宽2.70米。巨石平铺盖顶。墓底以石材铺平。墓室共用石材161块,其中31块刻有精美画像。
1986年5月至7月,市县文物部门对汉墓进行了全面清理。清出五铢钱几枚,铜器、陶器残片,漆片等物。此墓画像石数量多,内容丰富。棺室前柱栌斗上有“君故吏”“军君故吏”“君从吏”“小吏也”等榜题文字,皆为隶书。画像石计有117幅,分布在墓门、各厅室、过梁、横额及石柱上。画像总面积60多平方米。画像主要反映墓主人生平经历及社会活动、生活活动场面。画像采用高浮雕,浅浮雕,凹面刻平面减地阴线刻等技法。雕琢细腻,气魄雄浑。此墓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石公祠旧址
位于东阿镇北500米,地处于谷城山下(原庙头村)。祠始建于汉,历隋唐、逾宋元,经明清,历代多经修葺,香火不息。1960年代初,仍是庙门伟严,殿堂肃穆,松柏杈丫,碑碣林立,乃历代文物遗存宝库。今存数块明清重修、拜竭碑刻遗址,汉代碑碣、唐代《黄石公祠记》碑、宋宣和诗刻碑各一块,宋代题款石香炉一个。正殿内有黄石公、张良石质雕像。黄石公气宇轩昂,扶膝危坐正中,一足赤;张良跪其前,双手举履过顶。雕刻相传出自唐人之手,造型生动,做工精细。据当地人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黄石公诞辰,举行历时半月的庙会。四方善男信女,商贾行旅,文人骚客,官宦贵人,云集祠前,焚香谒拜。有六朝庚信的《张良谒黄石公赞》、宋代姚铉的《黄石公庙碑铭》、元代元好问的《过黄石公庙》、明代侯钺《登黄石山》、清代王世祯《留侯祠》等留於后世。
位城北2.5公里,山上也建有黄石公祠。山上石色颇黄,又称之黄山。《水经注》载:“谷有黄石台,黄石与子房期处也”的记载。山顶突兀拔起一巨石,即谷城黄石。《东阿县志》载:“山巅大石,方数丈,如印,其色颇黄。”明正德进士,兵部给事中周祚在《黄石公赞》中曰:“城东北有山,上列巨石,危若高屋,世祀黄石公。”今谷城山黄石依然如故,高达20米,周围70余米。四壁陡峭如削,形若天柱,矗立山巅。历代文人留下多篇诗作述怀黄石。在黄石南面有数块依崖摩刻的碑文,因年代久远,雨淋风蚀严重,字迹多数模糊不辨。在黄石西北方高6米处悬崖上,有人工开凿石窟,深3.5米,高2.8米,内径宽3.6米,名曰“黄石公洞”,洞内依壁立有黄石公雕像,高1.5米,双手扶膝,肃穆端坐,发挽顶髻,圆面长须。据其雕琢技法,当是明代作品。黄石之南,原有黄石公祠,3间,内祀黄石公石质坐像,形同“黄石公洞”内雕像、二者为同期建造。
原名浪溪桥,坐落在东阿镇老城内浪溪河上,距今400多年历史。
东阿镇为老东阿县治,浪溪中流,城分东西。中间1座大石桥横跨溪上,以济车马行人。桥型雄伟,南北望去横卧如虹。据《泰安府志》载:浪溪桥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修建。当时垒石为三孔,因水冲毁。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改建一孔木桥,高四丈,更名“永济桥”。隆庆三年(1569年)重修,稍减其高。现存桥为明万历年间(1614 年)所建。桥为单孔拱形,长55米,宽6.25米,全部用青石砌成。桥面两侧护栏,以栏板和石柱扣结而成。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云朵图案。石栏与石栏之间石柱上雕有坐狮、石猴、蘑菇。雕刻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当地人把石桥石刻编成小唱:“十八个狮子一对猴,二八一十六个蘑菇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个流水沟”。1995年,永济桥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阿镇当地特产
东阿镇是著名的“中国之乡”,具备“阿胶原产地”标志认证。发展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阿胶生产产业,于清咸丰年间达到鼎盛,较著名的有树德堂、协裕阿胶庄等生产的阿胶。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中国第一家阿胶生产厂——山东福胶集团,被认定为中国阿胶行业唯一“”其制作工艺收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内。所产的“福”牌阿胶远销海内外,海外华人华侨唯认“福”牌阿胶。
成分:驴皮。辅料为黄酒、冰糖、豆油。
性状:呈长方形块、方形块或丁状。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甘。
功效与作用:阿胶味甘、性平,质润无毒,入肝、肾、肺三经,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治病圣药,滋补佳品,滋补药用两宜,具有滋阴补血,润燥止血的功能,补血效果显著,李时珍《本草纲目》誉为&补血圣药&,善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并能通过补血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利于皮肤保健,服用阿胶后会使脸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并能调经安胎、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健脑益智、抗疲劳、抗辐射、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白细胞、改善骨密度和促进钙吸收,有助于防治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男女老少都可以服用。
东阿镇的酱菜生产,历史久远,质量优异,风味独特,在国内享有盛名。  在老东阿县城声誉较高的有济盛斋、源盛东、济成斋、意诚斋等几家酱园。他们主要生产经营五香疙瘩、包瓜、磨茄、酱瓜、什锦小菜等土特产,但各有千秋。
东阿镇著名人物
1、程昱,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昌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2、程咬金,唐朝的开国将领
3、东阿王——曹植 曹植墓在黄河边上的鱼山。
4、北围子 冯太恒 真英雄
5、黄石公,汉朝张良的老师
6、陈中妫,清朝末期二品官员,鱼山乡青台铺村人,一世清廉,在本村留下美名
7、大军阀张怀芝,关山乡。济南的堤口路就是以关山乡的堤口村命名的
8、白羽,又称宫白羽,原名宫竹心,山东东阿人,民国时期旧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与还珠楼主,王度庐,郑证因并称为北派武侠四大家
9、,字可远,又字无垢。祖居登州府文登县赤山盘龙村,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由一世公于深迁东阿杨柳渡(东阿县杨柳乡,即现黄河西东阿县杨柳渡),因是始迁之祖,后世称其为一世公,由三世祖于时迁于平阴县东阿镇。于慎行生于公元1545年,卒于公元1608年。公元1568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尚书。于慎行博学多识,熟悉典章制度,曾参与制定了许多重要的礼制。
10、管仲:东阿镇原名谷城,是齐国名相管仲的食邑,他曾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11、曾有楚汉相争之时,项羽乌江自刎后被刘邦命人葬于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
.地名网.[引用日期]
.山东省情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阿镇福牌阿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