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字词字词中有利于国家治理的字

高考语文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试题训练-文言文专题--临颍语文网-漯河|舞阳|一高|二高|三高|教育|高考|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
高考语文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试题训练
时间: 10:20:04 点击:
  核心提示:高考语文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试题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15题。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
中的句子试题训练
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15题。
& &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选自《明史?宋濂传》)
14.下列两组句子都有省略,从省略的形式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①官内庭久,“官”后面省略介词“于”。②“间召”前省略主语“帝”,后省略宾语“濂”。③“即指示之”前省略主语“濂”。④“有足采者”前省略主语“其书”。)
15.从句式角度看,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诚然,卿不朕欺
A.之二虫又何知
B.士大夫造门乞文者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案 D (D和例句均为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A.疑问代词宾语前置。B.定语后置。C.用结构助词“之”帮助提前宾语。)
〖参考译文〗
宋濂性情诚恳谨慎,在宫中为官很久,未曾攻击过他人过失。他的住室,题名为“温树”,如果有客人问起宫中情况,宋濂便将“温树”两字指给他看。有一次宋濂在家中与宾客一起饮酒,皇上派人暗中观察。第二天,皇上便问宋濂昨天喝酒没有,座中客人是谁,下酒菜是什么。宋濂都据实回答。皇上笑道:“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皇上闲时召宋濂询问群臣的善恶优劣,宋濂只是列举表现好的大臣,说:“善良的人与我交朋友,我了解他们;而对那些不善之人,我不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书一万多字。皇上大怒,以此询问朝中大臣的看法。有的指着茹太素的奏书说:“这里不恭敬,这里的批评不合乎制度。”皇上问宋濂,宋濂回答:“他是在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现在刚敞开言路,怎么能给他定以大罪呢?”过后,皇上翻阅茹太素的奏书,觉得有不少可取之处。于是便将朝臣全部召来责问,并直呼宋濂的字说道:“若不是景濂,我几乎就要错误地加罪于上书言事的人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宣德初,巡按广东,廉能最。改按江西、浙江。捕巨盗不获,坐免。盗就执,乃复官。尝言郡县吏贪浊,宜敕按察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帝嘉纳之。用荐迁陕西副使。八年秋拜刑部尚书,侍经筵。寻改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在刑部持法稍深。及为户部,值兵兴财诎,颇厚敛以足用云。
(选自《明史?列传四十八》,有删节)
①捕巨盗不获,坐免。盗就执,乃复官。
②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
③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宣德初年,任广东巡按,(官员考核时)他的廉洁和才能最突出。后来改任江西、浙江巡按。逮捕大盗没有抓获,因此获罪被免职。盗贼被擒获后,他才得以官复原职。他曾说郡县官员贪污,应敕令按察司、巡按御史考察廉洁能干的人,按照洪武年间的旧例,派使者去慰劳赏赐,这样清官和贪官就会被区分开来,守法而有治绩的官员也能受到勉励。皇上嘉奖了他并采纳了他的建议,(金濂)因此被推荐升任陕西副使。正统八年秋,他被任命为刑部尚书,任讲经筵讲官。不久他改任户部尚书,升为太子太保。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所到之处以办事认真严厉著称,但对待属下多脾气暴躁。在刑部时,他执法稍微苛刻。到他任户部尚书时,正值用兵,国家财物短缺,他加重收取税赋来保证物资充足。
1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元褒,字孝整,河南洛阳人也。年十岁而孤,为诸兄所鞠养。性友悌,善事诸兄。及长,宽仁大度,涉猎书史。开皇二年,拜安州总管。岁余,徙原州总管。有商人为贼所劫,其人疑同宿者而执之,褒察其色冤而辞正,遂舍之。商人诣阙讼褒受金纵贼,上遣使穷治之。使者簿责褒曰:“何故利金而舍盗也?”褒便即引咎,初无异词。使者与褒俱诣京师,遂坐免官。其盗寻发于他所。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十五?元褒传》)
①有商人为贼所劫,其人疑同宿者而执之,褒察其色冤而辞正,遂舍之。
②使者簿责褒曰:“何故利金而舍盗也?”
③使者与褒俱诣京师,遂坐免官。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元褒,字孝整,是河南洛阳人。十岁时丧父,被兄长们抚养。生性敬爱兄长友爱兄弟,侍奉众位兄长很恭谨。长大后,宽仁大度,涉猎书籍史册。开皇二年,授任安州总管。一年多后,调任原州总管。有个商人被盗贼洗劫,那人怀疑是同住的人作案便抓住他送到官府,元褒观察此人面露冤情而且言语端正,于是放了他。商人到京城告元褒受贿放走了盗贼,皇上派使者彻底查究这件事。使者依据条例责问元褒说:“为什么贪图财利而放走盗贼呢?”元褒随即引咎自责,全无分辩的话。使者与元褒一起到了京师,元褒因此获罪被免官。那个盗贼不久在他处犯案被抓。
1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今与左右相说颂也,曰:‘比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耳矣!’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臣请逃之矣。”遂鞭马而出。
(选自《晏子春秋?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第八》)
①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
②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
③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景公信任重用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的人,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惩罚无罪的人。晏子进谏说:“我听说英明的君主仰慕圣人并且信服他们的教诲,没有听说过听信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的人来实行赏罚。现在您与身边的人相互取悦称颂,说:“将要死的人尚且竭力作乐!我怎么能实行仁政而让自己的日子过得仅仅胜过囚犯呢?’所以宫内受宠爱的侍妾,在都城硬逼抢夺;宫外受宠爱的臣子,在边远之地假托君命巧取豪夺;执掌法令的官吏,一起苛酷地对待百姓。我请您允许我逃走吧!”说完就用鞭子赶着马出走了。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
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选自《说苑?卷八?尊贤》)
①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
②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
③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齐桓公命令管仲管理国政,管仲回答说:“地位低的人不能统管地位高的人。”桓公就任命管仲作上卿,但齐国还是没有治理好。桓公说:“这是什么缘故呢?”管仲回答说:“贫穷的人不能驱使富有的人。”桓公赐给他齐国一年的市场税收,但齐国还是没有治理好。桓公说:“这是什么缘故呢?”管仲回答说:“跟君主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控制跟君主关系亲近的人。”桓公立即尊称他为仲父,于是齐国治理得很好,终于称霸天下。
孔子说:“管仲这样的贤才,如果他不能得到这三种权力,那么也不能使他的君主面对南方成为诸侯的霸主了。”
20.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①?’君臣之义,得不尽忠匡救乎?朕尝读书,见桀杀关龙逄②,汉诛晁错③,未尝不废书叹息。公等但能正词直谏,裨益政教,终不以犯颜忤旨,妄有诛责。朕比来临朝断决,亦有乖于律令者。公等以为小事,遂不执言。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隋主残暴,身死匹夫之手,率土苍生,罕闻嗟痛。公等为朕思隋氏灭亡之事,朕为公等思龙逄、晁错之诛,君臣保全,岂不美哉!”
(选自《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注】①〔相〕扶助盲人的人。 ②〔关龙逄〕夏代末年大臣。夏桀暴虐荒淫,他多次直谏,被夏桀囚禁杀死。 ③〔晁错〕汉文帝时,晁错任太常掌故,汉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深得景帝倚重,后因七国之乱被景帝错斩于长安东市。
①公等但能正词直谏,裨益政教,终不以犯颜忤旨,妄有诛责。
②朕比来临朝断决,亦有乖于律令者。公等以为小事,遂不执言。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古人讲过:‘(主人)危险颠簸时不去扶持,为什么要用那个相呢?’从君臣大义来讲,臣下能不竭尽忠心匡正补救吗?我以前读书,每当看到夏桀杀死关龙逄、汉景帝诛杀晁错时,从来没有不放下书卷叹息的。你们只要能义正词严地直言劝谏,对国家的政治教化有好处(有帮助),我决不会因为冒犯我的尊严违背我的旨意而随意责罚你们。我近来临朝处理政事,也有违背国家法令的地方,而你们却认为这是小事,就不去据理力争(坚持自己的看法)了。凡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小事不追究,大事就会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国家危亡,都是由此造成的。隋炀帝残暴,死在普通人手上,天下百姓,很少听到有人为他痛惜的。你们替我想想隋朝灭亡的事情,我为你们想想关龙逄、晁错被杀的教训,君臣之间相互保全,难道不是很好的事吗!”
21.把下面的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选自《?修身篇》)
参考答案 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天子、诸侯;从内心反省了(注重了自身修养),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书上说:“君子可以支配外物,小人被身外之物所支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身体劳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官运亨通),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遵循道义。所以好的农夫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放弃经商,士人和君子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
2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昔者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①而有喜色。吴起进曰:“今者有以楚庄王之语闻者乎?”武侯曰:“未也。庄王之语奈何?”吴起曰:“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退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朝退而有忧色,何也?’庄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b②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庄王之所以忧而君独有喜色,何也?”武侯逡巡而谢曰:“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
(选自汉?《新序?杂事》)
【注】①〔朝〕朝堂,名词用作状语,表处所,在朝堂上。 ②〔不b〕诸侯自称。
①昔者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而有喜色。
②今者有以楚庄王之语闻者乎?
③吾闻之,诸候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④今以不Y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从前,魏武侯和群臣一起讨论国事,他的主意最恰当,大臣们没有谁能赶得上他的,他在朝堂上流露出沾沾自喜的神色。吴起走上前说:“最近有人把楚庄王的话说给您听吗?”武侯说:“没有。楚庄王的话是怎样说的呢?”吴起说:“楚庄王商议国事时,他的主意很恰当,大臣们没有谁能赶得上他的,退朝后他却流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走上前说:‘您退朝后流露出忧愁的神色,为什么呢?’庄王说:‘我听人说过,能自己找到老师的诸侯可以称王,能自己找到朋友切磋的诸侯可以称霸,自我满足而群臣没有赶得上的就会亡国。现在像我这样没有才能的人,在朝堂上商议国事,群臣没有赶得上我的,我的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面带忧色。’庄王因此忧愁,而您却偏偏面带喜色,为什么呢?”武侯退后几步向吴起道歉说:“这是上天让您来挽救我的过错啊。”
2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①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
②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讨伐西戎,缴获了一匹好马,(芮伯)打算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说:“不如把这匹马放掉。大王的贪欲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班师回朝就献马给他,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缴获到一匹好马,就都来向你索求。你没有那么多好马应付他们,他们就会在大王面前嚷叫,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荣夷公果然派人来索要良马,没有得到,就在周厉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说:“芮伯隐瞒了缴获的东西。”周厉王听了大怒,将芮伯赶走了。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是有过错的:你知道大王对财货贪得无厌,却又去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
2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①封人②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①〔绮乌〕地名。 ②〔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①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②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管仲被捆绑(在囚车上),从鲁国押往齐国。走在路上,又饥又渴,经过齐境边疆绮乌城,向守疆的官吏乞求饮食。绮乌的守疆官吏跪着递给他食物,很恭敬。(随后)守疆的官吏乘机偷偷地对管仲说:“假如你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那时)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管仲说:“假如真的像你说的,我将会重用贤人,任用能人,评定(奖赏)有功之人,(除此以外)我能拿什么来报答你呢?”守疆的官吏听了,对他很不满意。
2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选自《后汉书?冯异传》)
①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②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调转车头让路。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的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将领们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将轮番来服役的士兵分配给各位将领,各有配属,军中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称赞他。
2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注]曰:“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夫失齐,虽隆薛之城于天,犹之无益也。”曰:“善!”辍城薛。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谒者〕为来客通报的小官。
①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②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③夫失齐,虽隆薛之城于天,犹之无益也。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靖郭君(齐威王少子田婴的封号)准备在(自己的封地)薛地筑城墙,很多门客劝阻他。靖郭君对通报的人说:“不要为说客通报。”齐国有个请求拜见的人说:“我请求说三个字罢了。超过一个字,我甘愿受烹煮之刑。”靖郭君于是同意见他。那人快步进来说:“海大鱼!”于是回头就走。靖郭君说:“客人且留下来!”客人说:“鄙人不敢把死当儿戏!”靖郭君说:“没有那事了,接着说。”客人回答说:“您没听说海里的大鱼吗?渔网不能捕获它,鱼钩不能钓住它,可是一旦它摇动身体离开了水,那么连蝼蚁都能随意吃它的肉了。现在的齐国,也就是您的水啊,如果您能长期受到齐国的庇荫,还要在薛地筑城墙干什么呢?如果失去齐国,即使把薛地的城墙建得高耸云天,还是没有什么用处。”靖郭君说:“好!”便停止在薛地筑城墙(的计划)。
2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w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注],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注】〔结言〕口头订约。
①“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w期日。
②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③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人,别名汜。年轻时在太学读书,成为儒生,和汝南郡的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母亲,请她准备好酒食恭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口头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信他呢?”元伯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说:“如果真是这样,就该为你们酿酒。”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
2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注]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注】〔休沐〕休息沐浴,汉代官吏例假,五天一次。
①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
②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③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张安世,字子孺,年轻时因父亲的关系被任命为郎官。因为擅长书法而在尚书府供职,尽心尽力忠于职责,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皇上到河东巡视,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书的内容,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细地写出来。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把那些书和张世安默写的内容互相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2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河北既定,(曹仁)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于是录仁前后功,封都亭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曹仁传》)
①“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
②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
③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河北平定之后,曹仁跟着曹操去围攻壶关。曹操命令说:“攻下城后,把城中的人全部活埋!”可是两个月也没能攻下来。曹仁对曹操说:“围城必须告诉城中人逃生的路,以及通往这条生路的办法。现在您告诉他们只有一条死路,势必会使人人死守。况且壶关城坚固,粮草充足,强攻就会损伤我们的士兵,相持就会拖延许多日子。如今我们在坚固的城下驻扎军队,去攻打决心拼死作战的敌人,这不是好的计策。”曹操采纳了曹仁的意见,果然全城投降。于是曹操记下曹仁的前后功绩,封他为都亭侯。
30.把下面的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参考答案 有个鲁国人自己擅长编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纺织白绢,(他)打算搬到越国去住。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一定会穷困的。”鲁国人问:“为什么?”(回答)说:“麻鞋是用来穿在脚上的,但是越人喜欢赤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国人喜欢披头散发。拿您擅长的,跑到用不着您长处的国家去,想让自己不穷困,怎么能办得到呢?”
3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③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诸葛亮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不赞同他的看法。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友好,认为确实如此。当时先主刘备在新野驻军。徐庶去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卧龙,将军您可愿意见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应前去拜见,不能让他感到委屈地把他召来。将军应该屈尊去拜访他。”因此刘备就前去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趟,才见到诸葛亮。
3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崇祯十四年,阎应元迁江阴县典史。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应元带刀K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应元又驰竹行呼曰:“事急矣,人假一竿,值取诸我。”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应元往来驰射。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应元性严毅,号令明肃。轻财,赏赐无所吝。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而哭之。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
(选自邵长蘅《阎典史传》,有删改)
①事急矣,人假一竿,值取诸我。
②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而哭之。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崇祯十四年,阎应元调任江阴县典史。刚到任,正碰上江上的强盗驾着上百艘船,张挂着旗帜乘涨潮侵入内地,将要迫近江阴县城。阎应元带着刀箭赶出来,在街上策马飞驰,大声呼喊:“是好汉的,跟我一起去杀强盗,保卫亲人!”不一会,身边就集聚了上千人,但苦于没有兵器。阎应元又飞驰到竹行前高喊:“情况十分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钱将来由我来付!”这一千人排列在江岸,手持毛竹如刀枪林立,人靠人像一道长墙。阎应元来回地飞马射击。一连射死三人,强盗的气焰被压了下去,挂上帆逃走了。
阎应元性格严厉刚毅,号令严明整肃。他轻财重赏,毫不吝惜。亲自为受伤者包扎伤口,为死者准备上等棺木殓葬,并洒酒于地哭祭。和壮士说话,一定称呼“好兄弟”,而不直呼其名。
3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博出狱,又变姓名,为咸验治数百,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
①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②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家境贫困,年轻时在县里供职当亭长,逐渐升任功曹,刚直仗义,喜欢结交朋友。当时,前将军肖望之的儿子萧育、御史大夫陈万年的儿子陈咸凭着公卿子弟的身份和显著的才能而为人所知,朱博与他们都结交为友。陈咸担任御史中丞,因泄露宫禁之内的话而被关押治罪。朱博辞去官职,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打听陈咸的案件。陈咸被拷打审问,伤势很重,朱博谎称是医生进入监狱,才得以见到陈咸,知道了他获罪的详细情况。朱博从监狱出来后,又改变姓名,替陈咸查证访问了几百人次,终于免去了陈咸的死罪。陈咸得以判处出狱,而朱博也因为这件事名声显扬。
3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如侍亲戚。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书召其二子至,还之。
(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有删改)
①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
②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李疑因为崇尚道义在当时闻名,特别喜欢在人危难时救济别人。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做官,得了病,没有别的亲友(或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淡,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前,对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吗?”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迅速收拾出明亮舒适的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如同服侍自己的亲人一样。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您了。我恐怕不能再活下去了,没有什么办法来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您自己把它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什么报答呢?”范景淳说:“您如果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别人得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钱)回来了。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把财物还给了他们。
3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齐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屠牛吐辞以疾。其友曰:“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为辞之?”吐应之曰:“其女丑。”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友曰:“何谓也?”吐曰:“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出。今厚送子,子丑故耳。”其友后见之,果丑。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①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为辞之?
②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出。
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齐王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来陪送女儿,想把女儿嫁给卖牛肉的屠牛吐(人名),屠牛吐借口自己有病推辞了这门亲事。他的朋友说:“难道您(愿意)老死在这又腥又臭的屠行里吗,为什么要推辞呢?”屠牛吐回答他说:“他的女儿一定很丑。”他的朋友说:“您怎么知道呢?”屠牛吐说:“根据我杀牛卖肉的经验知道的。”他的朋友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屠牛吐说:“我卖的肉好,按分量称给顾客,顾客(拿着肉)便离开了,我只怕肉少(不够卖);我卖的肉不好,即使我用别的东西附带赠送增加它的价值,还是卖不出去。如今齐王用丰厚的嫁妆嫁女儿,是因为他女儿丑的缘故啊。”屠牛吐的朋友后来看到了齐王的女儿,果然长得很丑。
作者:高考语文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试题训练 来源:高考语文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试题训练
上一篇:下一篇:
发表我的评论
临颍语文网-漯河|舞阳|一高|二高|三高|教育|高考|中考()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临颍语文网执行时间:578.125 m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字词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