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药外用消肿止痛的中草药散节功效最强

&&&&&&&本类药物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水湿,服药后能使小便畅利,水肿消退,故具有利水消肿作用。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临证时则宜根据不同病证之病因病机,选择适当配伍。&&&&&&&茯苓
Fuling&&&&&&&《神农本草经》&&&&&&&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产云南者称“云苓”,质较优。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 。取之浸润后稍蒸,及时切片,晒干;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生用。&&&&&&&【性能】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应用】&&&&&&&1.水肿。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治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与滑石、阿胶、泽泻合用,如猪苓汤(《伤寒论》)。&&&&&&&2.痰饮。本品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3.脾虚泄泻。本品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茯苓味甘,善入脾经,能健脾补中,常配以人参、白术、甘草,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4.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龙齿、远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用法用量】煎服,9~15g。&&&&&&&【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古籍摘要】&&&&&&&1.《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2.《世补斋医书》:“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β- 茯苓聚糖,占干重约93 %,另含茯苓酸、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氨酸、麦角甾醇等。&&&&&&&2.药理作用:茯苓煎剂、糖浆剂、醇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分别具有利尿、镇静、抗肿瘤、降血糖、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茯苓有护肝作用,能降低胃液分泌、对胃溃疡有抑制作用。&&&&&&&3.临床研究: 据报道,将茯苓和葱白捣碎敷于气海和关元穴上 ,上盖热水袋。治疗组产后尿潴留,疗效显著(菏泽医专学报1)。用甲羧基茯苓多糖,肌注,治疗肝炎,有良效(中草药,)。 另外,甲羧基茯苓多糖单独使用,或配合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治各种恶性肿瘤,有增强体质,改善症状,减少放、化疗副作用,保护骨髓,改善肝、肾功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杂志.5)。茯苓还可用治斑秃、小儿秋季腹泻、内耳眩晕症,精神分裂症等。&&&&&&&附药
茯神&&&&&&&1.茯苓皮
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性能同茯苓。功效利水消肿。应用长于行皮肤水湿,多治皮肤水肿。用量15~30g。&&&&&&&2.茯神
为茯苓菌核中间带有松根的部分。性能同茯苓。功效宁心安神,应用专治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用量同茯苓。&&&&&&&薏苡仁
Yiyiren&&&&&&&《神农本草经》&&&&&&&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 (Roman.) Stapf 的干燥成熟种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收集种仁。生用或炒用。&&&&&&&【性能】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应用】&&&&&&&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本品淡渗甘补,既利水消肿,又健脾补中。常用于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多与茯苓、白术、黄芪等药同用; 治水肿喘急,如(《独行方》)与郁李仁汁煮饭服食;治脚气浮肿可与防已、木瓜、苍术同用。&&&&&&&2.脾虚泄泻。本品能渗除脾湿,健脾止泻,尤宜治脾虚湿盛之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白术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3.湿痹拘挛。薏苡仁渗湿除痹,能舒筋脉,缓和拘挛。常用治湿痹而筋脉挛急疼痛者,与独活、防风、苍术同用,如薏苡仁汤(《类证治裁》);若治风湿久痹,筋脉挛急,用薏苡仁煮粥服,如薏苡仁粥(《食医心镜》);本品药性偏凉,能清热而利湿,配杏仁、白豆蔻、滑石,可治湿温初起或暑湿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胸闷身重者,如三仁汤(《温病条辨》)。&&&&&&&4.肺痈,肠痈。本品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痰,常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苇茎汤(《千金方》);治肠痈,可与附子、败酱草、丹皮合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用法用量】 煎服,9~30g。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使用注意】 津液不足者慎用。&&&&&&&【鉴别用药】薏苡仁与茯苓:功能相近,均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然薏苡仁性凉而清热,排脓消痈,又擅除痹。而茯苓性平,且补益心脾,宁心安神。&&&&&&&【古籍摘要】&&&&&&&1.《神农本草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2.《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肿用之。”&&&&&&&【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脂肪油、薏苡仁酯、薏苡仁内酯,薏苡多糖A、B、C和氨基酸、维生素B1等。&&&&&&&2.药理作用:薏苡仁煎剂、醇及丙酮提取物对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薏&&&&&&&苡仁内酯对小肠有抑制作用。 其脂肪油能使血清钙、血糖量下降,并有解热、镇静、镇痛作用。&&&&&&&3.临床研究: 据报道,薏苡仁,水煎服,可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中医杂志
在化疗期间给予薏苡仁乳剂, 治疗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有良效(肿瘤杂志,2)。 薏苡仁,大青叶,板蓝根,升麻,水煎服,治疗传染性软疣、扁平疣有良效(临床皮肤科杂志,1)。&&&&&&&猪苓
Zhuling&&&&&&&《神农本草经》&&&&&&&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 Fries 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桦树、枫树、柞树的根上。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北、河南、云南等地。春秋二季采挖,去泥沙,晒干。切片入药,生用。&&&&&&&【性能】 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功效】 利水消肿,渗湿。&&&&&&&【应用】 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本品甘淡渗泄,利水作用较强,用于水湿停滞的各种水肿,单味应用即可取效。如(《子母秘录》)治妊娠从脚至腹肿,小便不利,及(《杨氏产乳方》)治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皆单用一味猪苓为未,热水调服以治;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茯苓、白术等同用,如四苓散(《明医指掌》);治肠胃寒湿,濡泻无度,常与肉豆蔻、黄柏同用,如猪苓丸(《圣济总录》)。 猪苓药性沉降,入肾、膀胱经,善通利水道, 配生地、滑石、木通等,治热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如十味导赤汤(《医宗金鉴》)。&&&&&&&【用法用量】 煎服,6~12 g。&&&&&&&【鉴别用药】 猪苓与茯苓:均利水消肿,渗湿,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然猪苓利水作用较强,无补益之功。而茯苓性平和,能补能利,既善渗泄水湿,又能健脾宁心。&&&&&&&【古籍摘要】&&&&&&&1.《神农本草经》:“”主痎疟、解毒······利水道。”&&&&&&&2.《本草纲目》:“开腠理,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胎肿,小便不利。”并谓“开腠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猪苓葡聚糖Ⅰ、甾类化合物、游离及结合型生物素、粗蛋白等。&&&&&&&2.药理作用:其利尿机制是抑制肾小管对水及电解质的重吸收所致。猪苓多糖有抗肿瘤、防治肝炎的作用。猪苓水及醇提取物分别有促进免疫及抗菌作用。&&&&&&&3.临床研究: 据报道,口服猪苓多糖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临床荟萃3)。猪苓多糖注射液,肌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体弱儿童,取得良效(中医杂志,)。&&&&&&&泽泻
Zexie&&&&&&&《神农本草经》&&&&&&&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 Sam. ) Juzep. 的干燥块茎。主产福建、 四川、江西等地。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以水润透切片,晒干。麸炒或盐水炒用。&&&&&&&【性能】 甘,寒。归肾、膀胱经。&&&&&&&【功效】 利水消肿,渗湿,泄热。&&&&&&&【应用】&&&&&&&1.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本品淡渗,其利水作用较强,治疗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常和茯苓、猪苓、桂枝配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泽泻能利小便而实大便,治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与厚朴、苍术、陈皮配用,如胃苓汤(《丹溪心法》);本品泻水湿,行痰饮,常治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头目昏眩,配白术同用,如泽泻汤(《金匮要略》)。&&&&&&&2.淋证,遗精。本品性寒,既能清膀胱之热,又能泄肾经之虚火,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故用治湿热淋证,常与木通、车前子等药同用;对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则与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同用,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用法用量】 煎服,5~10g。&&&&&&&【古籍摘要】&&&&&&&1.《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通水。”&&&&&&&2.《本草要略》:“除湿通淋,止渴,治水肿,止泻痢,以猪苓佐之。”&&&&&&&3.《本草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泽泻萜醇A、B、C,挥发油生物碱、天门冬素、树脂等。&&&&&&&2.药理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增加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对肾炎患者利尿作用更为明显。有降压、降血糖作用,还有抗脂肪肝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3.临床研究: 据报道, 泽泻、苍术水煎,加蜂蜜调制成膏,口服,治疗复发性丹毒,有效(浙江中医杂志,3)。口服泽泻片 (每片相当于生药2.5~2.8g)。治疗高脂血症,有明显好转(中草药通讯)。 泽泻、白术,水煎服,治疗内耳眩晕病,有效(陕西中医,4)。&&&&&&&冬瓜皮
Dongguapi&&&&&&&《开宝本草》&&&&&&&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的干燥外层果皮。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均为栽培。夏末初秋果实成熟时采收。食用冬瓜时,洗净,削取外层的果皮,切块或宽丝,晒干,生用。&&&&&&&【性能】甘,凉。归脾、小肠经。&&&&&&&【功效】利水消肿,清热解暑。&&&&&&&【应用】&&&&&&&1.水肿。 本品味甘,药性平和,善于利水消肿。用于治水肿,如《湖南药物志》以本品配五加皮、姜皮,煎服;若治体虚浮肿,如(《浙江药用植物志》)用冬瓜皮、赤小豆、红糖适量。煮烂,食豆服汤。&&&&&&&2.暑热证。本品性凉,有清热解暑的作用。用于治夏日暑热口渴,小便短赤,如(《四川中药志》)冬瓜皮、西瓜皮等量,煎水代茶饮;若治暑湿证,可与生薏苡仁、滑石、扁豆花等同用。&&&&&&&【用法用量】煎服,15~30g。&&&&&&&【古籍摘要】&&&&&&&1.《滇南本草》:“止渴,消痰,利小便。”&&&&&&&2.《药性切用》:“行皮间水湿,善消肤肿。”&&&&&&&3.《本草再新》:“走皮肤,去湿追风,补脾泻火。”&&&&&&&【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含蜡类及树脂类物质、烟酸、胡萝卜素、葡萄糖、果糖、蔗糖、有机酸,另含维生素B1、B2、C。&&&&&&&2.临床研究: 据报道, 冬瓜皮水煎浓缩,麝香少许,兑入浓液,治疗糖尿病,症状有改善或消失(中医杂志,6)。
用冬瓜皮、荆芥、金银花加减,煎服,同时配合药汁洗浴,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有效(山东中医杂志,2)。另外,冬瓜皮还可用于催乳。&&&&&&&附药
冬瓜子&&&&&&&为冬瓜的种子。性能同冬瓜皮。功效清肺化痰,利湿排脓。应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带下,白浊等证。用量10~15g。&&&&&&&玉米须
Yumixu&&&&&&&《滇南本草》&&&&&&&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 的花柱及柱头。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玉米上浆时即可采收,但常在秋后剥取玉米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性能】 甘,平。归膀胱、肝、胆经。&&&&&&&【功效】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应用】&&&&&&&1.水肿。本品甘淡渗泄,功专利水渗湿消肿。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可单用玉米须大剂量煎服;或与泽泻、冬瓜皮、赤小豆等利水药同用;亦可治脾虚水肿,与白术、茯苓等相伍; 本品归膀胱经,利水而通淋,尤宜于膀胱湿热之小便短赤涩痛,可单味大量煎服,亦可与车前草、珍珠草等同用;用于石淋、如(《贵阳市秘方验方》)中以本品单味煎浓汤顿服,也可与海金沙、金钱草等同用。&&&&&&&2.黄疸。本品能利湿而退黄,药性平和,故阳黄或阴黄均可用。可单味大剂量煎汤服,亦可与金钱草、郁金、茵陈等配用。&&&&&&&【用法用量】 煎服,30~60g。鲜者加倍。&&&&&&&【古籍摘要】&&&&&&&1.《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2.《岭南采药录》:“又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脂肪油、挥发油、树胶样物质、树脂、苦味糖苷、皂苷、生物碱及谷甾醇、苹果酸、柠檬酸等。&&&&&&&2.药理作用:玉米须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还能抑制蛋白质的排泄。玉米须制剂有促进胆汁分泌,降低其粘稠度及胆红质含量。有增加血中凝血酶原含量及血小板数,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另还有降压作用。&&&&&&&3.临床研究: 据报道,用玉米须,水煎服,治肾病综合征,有效(中华内科杂志,9)。玉米须,开水反复冲泡代茶饮,治疗糖尿病,有效(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7)。&&&&&&&葫芦
Hulu&&&&&&&《日华子本草》&&&&&&&为葫芦科植物瓢瓜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var.depressa(Ser.) Hara 的干燥果皮。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打碎,除去果瓤及种子,晒干,生用。&&&&&&&【性能】甘,平。归肺、肾经。&&&&&&&【功效】利水消肿。&&&&&&&【应用】&&&&&&&1.水肿。本品味淡气薄,功专利水道而消肿,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小便不利证,如(《简便方》)用本品烧灰存性,用酒或开水送服,亦可与猪苓、茯苓、泽泻等同用;本品利水而通淋,配伍滑石、木通、车前子等,用于热淋;配萹蓄、白茅根、小蓟等,可用于血淋;葫芦还可利湿而退黄,用治黄疸,可与茵陈蒿、栀子、金钱草等同用。&&&&&&&【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者加倍。&&&&&&&【古籍摘要】&&&&&&&1.《滇南本草》:“通淋,除心肺烦热。”&&&&&&&2.《本草再新》:“利水,治腹胀,黄疸。”&&&&&&&【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葫芦含葡萄糖、戊聚糖、木质素等。&&&&&&&2.药理作用:葫芦煎剂内服,有显著利尿作用。&&&&&&&3.临床研究:据报道,葫芦,每天煎服,治疗糖尿病,有良效(北京医学院学报,)。&&&&&&&香加皮
Xiangjiapi&&&&&&&《中药志》&&&&&&&为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 的干燥根皮。主产于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春、秋二季采挖根部,剥取根皮,晒干。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生用。&&&&&&&【性能】辛、苦,温。有毒。归肝、肾、心经。&&&&&&&【功效】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应用】&&&&&&&1.水肿,小便不利。本品有利水消肿作用,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与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等配用,如五皮饮(《陕甘宁青中草药选》)。&&&&&&&2.风湿痹证。本品辛散苦燥,祛风湿、强筋骨,为治风湿痹证常用之药。用于风湿闭阻,关节拘挛疼痛,常与穿山龙、白鲜皮等同用;若筋骨痿软行迟,则与怀牛膝、木瓜、巴戟天等配用治疗。&&&&&&&【用法用量】煎服,3~6g。浸酒或入丸、散,酌量。&&&&&&&【使用注意】本品有毒,服用不宜过量。&&&&&&&【鉴别用药】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为五加皮,习称”南五加皮”。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为香加皮,习称“北五加皮”。 两者均能祛风湿,强筋骨。但南、北五加皮,科属不同,功效也有不同。南五加皮无毒,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作用较好;北五加皮有强心利尿作用,有毒,故两药临床不可混用。&&&&&&&【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十余种苷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强心苷,有杠柳毒苷和香加皮苷A、B、C、D、E、F、G、K 等。此外还有4-甲氧基水杨醛。&&&&&&&2.药理作用:香加皮具有强心,升压、抗癌作用,所含的杠柳苷有增强呼吸系统功能作用。此外,香加皮尚有抗炎及杀虫作用。&&&&&&&3.临床研究:据报道,杠柳粗苷提取物制成片剂,口服,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部分病例有轻度恶心,呕吐,腹泻(新医药学杂志,)。&&&&&&&4.不良反应: 香加皮有较强毒性,较小剂量注射即可引起蟾蜍、小鼠死亡;兔、犬静注可使血压先升后降,呼吸麻痹而于数分钟内死亡。北五加皮粗苷家鸽最小致死量为2.62±0.11mg/kg。据临床报道,服用北五加皮后致中毒者并不少见,主要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说明北五加皮其毒性反应与洋地黄类药物相似。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是过量的早期表现。中毒防治,主要是严格区分五加皮与香加皮,不能混淆,应用香加皮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过量服用。&&&&&&&枳椇子
Zhijuzi&&&&&&&《新修本草》&&&&&&&为鼠李科植物枳椇Hovenia dulcis Thunb. 的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主产于陕西、广东、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野生或栽培。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连果柄摘下,晒干,或碾碎果壳,筛出种子,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性能】甘、酸,平。归脾经。&&&&&&&【功效】利水消肿,解酒毒。&&&&&&&【应用】&&&&&&&1.水肿证。本品通利二便而消肿。用于水湿停蓄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证,可与猪苓、泽泻、椿皮等同用。&&&&&&&2.酒醉。本品善解酒毒,清胸膈之热。治酒醉后诸症,将本品与麝香为末,面糊为丸,盐汤送服,如枳椇子丸(《世医得效方》);用于饮酒过度,成痨吐血,如《重庆草药》以之与红甘蔗,炖猪心肺服。&&&&&&&【用法用量】煎服,10~15g。&&&&&&&【古籍摘要】&&&&&&&1.《本草拾遗》:“止渴除烦,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功用如蜜。”&&&&&&&2.《滇南本草》:“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筋络,久服轻身延年。化小儿疳虫,健胃养脾”&&&&&&&【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枳椇子含黑麦草碱、枳椇苷、葡萄糖及苹果酸钾等。&&&&&&&2.药理作用:枳椇子有显著的利尿作用,枳椇子皂苷有降压作用,枳椇子匀浆液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增强耐寒和耐热功能。&&&&&&&泽漆
Zeqi&&&&&&&《神农本草经》&&&&&&&为大戟科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 的干燥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为野生。4~5月开花时采收。除去根及泥沙,晒干,生用。&&&&&&&【性能】辛、苦,微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肺经。&&&&&&&【功效】利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散结。&&&&&&&【应用】&&&&&&&1.水肿证。本品苦寒降泄,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治通身浮肿,腹水胀满,与赤小豆、茯苓、鲤鱼等同用,如泽漆汤(《千金方》)。&&&&&&&2.咳喘证。本品辛宣苦降,有宣肺降气,化痰止咳之功。常用于痰饮喘咳,与半夏、生姜、桂枝等同用,如泽漆汤(《金匮要略》);用于肺热咳喘,可与桑白皮、地骨皮等同用。&&&&&&&3.瘰疬,癣疮。泽漆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的作用。用于瘰疬,如《便民图纂方》,单味熬成膏,以椒、葱、槐枝煎汤洗净患处,再搽此膏,亦可配伍浙贝母、夏枯草、牡蛎等用;用于癣疮,如《卫生易简方》单味为末,油调搽之。&&&&&&&【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降泄,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长期使用。&&&&&&&【古籍摘要】&&&&&&&1.《神农本草经》:“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2.《医林纂要》:“泻肺降气,行水去热。&&&&&&&3.《植物名实图考》:“煎熬为膏,敷无名肿毒。”&&&&&&&【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泽漆含槲皮素-5,3-二-D-半乳糖苷、泽漆皂苷、丁酸、泽漆醇、β-二氢岩藻甾醇、葡萄糖、果糖。&&&&&&&2.药理作用:泽漆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支气管腺体中酸性粘多糖合成和使痰量减少。&&&&&&&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提取的泽漆新苷,口服,治疗急
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有良效。副反应有:口干、咽痛、尿热、便秘等。(中西医结合杂志,)。用泽漆,水煎服。亦可随证加减,治疗乳糜尿,有良效。(浙江中医杂志,8)。
水煎泽漆加大枣煮至水干为止,每天食大枣,治急慢性咽炎(四川中医,1986,3:)。&&&&&&&4.不良反应: 泽漆的乳状汁液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接触皮肤可致发红,甚至发炎溃烂。如误服鲜草或乳白汁液后,口腔、食管、胃粘膜均可发炎、糜烂,有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严重者可致脱水,甚至出现酸中毒。但泽漆小鼠灌胃125g/kg亦未致死。临床用其煎液内服,即使剂量大至150g/天,也末见明显毒性反应,可能因有毒成分不溶于水。个别报道仅有口干、胃部不适、上腹疼痛等轻度反应,但仅占服药者的6.89%。临床使用,宜从小量开始,逐步加量,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的目的。&&&&&&&蝼蛄
Lougu&&&&&&&《神农本草经》&&&&&&&为蝼蛄科昆虫华北蝼蛄(北方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 和非洲蝼蛄(南方蝼蛄) G.africana palisot et Besurois. 的虫体。前者主产于华北;后者主产于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夏、秋间捕捉。用沸水烫死,除去翅足,晒干,生用;或烘至黄褐色用。&&&&&&&【性能】咸,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功效】利水消肿,通淋。&&&&&&&【应用】&&&&&&&1.水肿证。本品性善下行,具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并有通利大便之功。多用于头面浮肿,大腹水肿,小便不利之实证,单用有效,也可配其他药用。如(《普济方》)半边散,以本品烘用,与大戟、芫花、甘遂、大黄为末,用淡竹叶、天门冬煎汤送服。&&&&&&&2.淋证 。本品利尿以通淋,可治淋证 。尤宜于石淋作痛,如(《本草图经》)以之配盐,烘干为末,酒送服。&&&&&&&【用法用量】 煎服,6~9g。研末服,每次3~5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本品下行,通利之功较强,气虚体弱者及孕妇忌用。&&&&&&&【古籍摘要】&&&&&&&1.《日华子本草》:“治恶疮,水肿,头面肿。”&&&&&&&2.《本草纲目》:“利大小便,通石淋,治瘰疬,鯁骨。”&&&&&&&【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非洲蝼蛄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含谷氨酸最多、其次是丙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2.药理作用:蝼蛄粉混悬液灌胃,对家兔不能证实其利尿作用。用蝼蛄粉末长期喂兔和小鼠,未见中毒现象。&&&&&&&3.临床研究:据报道,将蝼蛄放入蛋中,用纸浸湿包8层后,入电烤箱烤,熟后弃纸壳,热食,治疗小儿急性肾炎,有良效(浙江中医杂志,2)。干蝼蛄研末,温开水送服,治疗产后尿潴留,有效(江苏中医,)。&&&&&&&荠菜
Jicai&&&&&&&《千金方》&&&&&&&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 Medlc.
的带根干燥全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3~5月采集,洗净切段,晒干,生用。&&&&&&&【性能】甘,凉。归肝、胃经。&&&&&&&【功效】利水消肿,明目,止血。&&&&&&&【应用】&&&&&&&1.水肿。本品能利水消肿,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如(《广西中草药》)以之与车前子一起,水煎服用;荠菜性凉清热,利水湿,止泻痢 ,常配以马齿苋、铁苋莱、地锦草等,治疗湿热泄泻,痢疾。&&&&&&&2.肝热目赤,目生翳膜。本品性凉,入肝经,清肝明目,治目赤涩痛,如(《圣惠方》)将本品用根,捣绞取汁,以点目中;若目生翳障,则如(《圣济总录》)取本品洗净焙干,研为细未,点眼。&&&&&&&3.血热出血证。本品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之吐血,便血,崩漏,月经过多,若与仙鹤草、地榆、茜草等止血药同用,其止血效果更佳。&&&&&&&【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古籍摘要】&&&&&&&1、《药性论》:“烧灰,能治赤白痢。”&&&&&&&2、《本草纲目》:“明目,益胃。”&&&&&&&【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荠菜含胆碱、乙酰胆碱、马钱子碱、山梨醇、甘露醇、侧金盏花醇等。&&&&&&&2.药理作用:荠菜煎剂与流浸膏对子宫有显著兴奋作用,并能缩短出血时间。荠菜全草提取物有抗肿瘤作用。荠菜有解热作用。&&&&&&&3.临床研究:据报道,荠菜培成炭存性,用砂糖调服。治痢
(河南中医)。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三章 中 药 的 炮 制&&&&&&&&&第四章 中 药 的 性 能&&&&&&&&&&&&&&&&&&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附篇一
中药的命名和分类&&&&&&附篇二
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疗效关系&&&&&&&&&第八章
药&&&&&&&&&第九章 清 热 药&&&&&&&&&&&&&&&&&&第十章
泻 下 药&&&&&&&&&&&&第十一章
袪风湿药&&&&&&&&&&&&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第十八章
止血药&&&&&&&&&&&&&&&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第二十一章
安 神 药&&&&&&&&&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
&&&&&&&&&&&&&&&&&&&&&&&&&&&&&&&&&&&&&&&&&&&&&&&&&&&&&&&&&&&&&&&&&&&&&&&&&&&&&&&&&
药茶数据库
&&&&&&&&&&&&&&&&&&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中医作品,为便于大家科研、教学、学习等用途,以及传播中医,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中医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不能仅凭此信息购药、用药、诊断疾病或开处方,而应以其使用说明书为准,并谨遵医嘱。
CopyRight (C) 2014 版权所有 &&站长信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尿消肿的中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