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内容的多迪互联网集团直播培训,什么工具好呢

培训工具--助您高效工作、 免费使用
学习社区--助您互动学习、 不断提高
10万资料免费下载学习
搜相关话题&&
搜相关文章&&
搜相关签到&&
搜相关培训管理者&&
搜相关培训讲师&&
查看: 612|回复: 1
学分9477 个淘币36555 个相册
学分&&&&9477
淘币&&&&36555
行业&&&&通信电子
13:32:02 上传
以下为11月16日淘课集团发起、培训人社区主办的“企业学习精英汇”微群万人直播大讲堂的图文实录,分享嘉宾为《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作者、国内最著名的互联网转型落地专家、和君集团合伙人赵大伟老师。干货超多,知识大餐,各位亲好好享用哦。
有意参加直播讲堂,抢占前排坐等精彩的亲们,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取专属学号,免费入群吧!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赵大伟,目前在和君咨询做合伙人,我这几年一直做的事情就是用培训、咨询、投资的方式帮助大量传统企业做互联网改造,知名的企业基本上都去过了,海尔、海航、新希望都去过了,目前也是几家上市公司的互联网战略经营和投资顾问,接下来我就从投资和咨询的视角来谈一谈““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影响。”
13:17:12 上传
我们直接切入正题谈谈“互联网+”。“互联网+”这个词已经非常火了,没有人不在谈,但是真正理解它内涵的人不是很多,怎么样理解“互联网+”?我把“互联网+”分成3个维度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叫做互联网的技术,第二个层面叫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第三个层面叫做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这三个维度对传统企业进行综合的改造,我们叫做”互联网+”。
1互联网的技术
互联网首先是一个技术,互联网是什么技术呢?我也用3个词语来总结:互联网是智能、互联和云端的技术。
什么叫智能?就是终端的智慧化、智能化,从90年代的PC互联网,到06 / 07年苹果出来,从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到现在我们所说的万物互联的时代,其实是终端不断智能化的过程。这是互联网第一个很典型的特征,让我们的终端变得非常智能;第二个特征就是互联,连接的技术。每一个终端变得智能了,它们之间要进行数据的传输,叫做连接:产品和产品互联,企业和企业互联,工厂和工厂互联,人和人互联,这叫做连接的技术;第三种技术叫做云计算技术,就是计算的云端化,如果说你的企业不是做IT的,想要上一个网站做一个ERP的系统,自己去备服务器,就要去存储自身的计算能力,即便现在是一个IT的企业,也不必要这样去做,可以把你的计算能力放到阿里云、华为云、联想云这些云端的平台上,你没有必要去做这个基础设施了,云计算成为了我们的基础设施,它就跟我们的店一样,我们现在的工业企业不会因为自己要发电,就要搞一个电厂,云计算也是这样的道理,未来的企业也都会使用这种公共的云基础设施。
这是互联网的很典型的三种技术特征,我们现在听到很多纷纷冗杂的词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可穿戴设备、工业4.0等等全部都可以划分到这3种维度的技术,这三种技术共同指向于一种技术,就是数据化的技术,互联网技术本质上就是数据化的技术。所谓的智能化是数据采集的入口,终端不智能,是无法采集数据回来的,互联化是让数据进行传输,每个终端智能得进行数据的传输,这就是互联。云端化是数据进行计算、挖掘和分析,所以互联网技术本质上就是数据化的技术,未来商业的本质就是数据。
这样的一个趋势很多人都有相似的判断,比如说做投资的杨宁,他对未来科技的需求是这样判断的,未来的5到10年之内,人类将进入一切智能的时代,机器人就像互联网一样成为标配,所以他的公司正在大力投资智能机器人的项目,他还说未来的5年,我们的手机就会消失,我们的手机消失了我们用什么呢?手机消失了之后我们可以用戒指,当我们需要上网的时候,按一下开关弹出一个屏幕进行处理,不需要的时候按一下开关收回去,带在手指上,就是指环王,这种模式在未来会非常普遍,这个终端可以是戒指,也可以是手指,都有可能。另外一个人是日本的孙正义,IT大佬,他对未来的判断是:要么数据化,要么灭亡,他描述现在日本的状况是数据对许多企业都是不足的,当下一个潮流就是数据化的商业时代,必须去积极拥抱它,这是孙正义的判断。
我们反过来再看国内阿里巴巴的马云,他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倡导从IT到DT,什么叫做DT(英文)?就是数据化的商业时代,上一个15年,阿里巴巴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是电子商务时代的基础设施,所以他做了淘宝、支付宝,菜鸟,诚信通,做了阿里巴巴,围绕着分销、流动、交易、支付、物流这些环节构建基础设施,这是电子商务时代的基础设施,这是上一个15年,但是下一个15年,我们整个商业时代进入到DT的时代,阿里巴巴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种使命和战略承载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他做DT时代的基础设施,把原来天猫的CEO张勇调来做集团的CEO,重点布局这么几件事情: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这几件事情跟原来的电商好像没有那么大的关联,但是他是未来商业机会的基础设施,未来商业的本质就是数据,所以他布局数据时代的商业基础设施。
我们原来所理解的电商,其实只是分销、流通这个环节的在线化和数据化,原来所理解的网络营销,只是营销、传播、广告这个环节的在线化和数据化,但是一个企业的经营不只有分销、流通、传播、广告,还有研发、生产、设计、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等很多环节,互联网这个时代的技术特征告诉我们要站在数据化的角度去审视数据化对我们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影响,而不仅仅停留在我们的分销环节和传播环节,这是互联网的技术数据化的技术对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改造,这是第一个维度——互联网的技术。
2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会带来商业模式的更迭和变化,所以互联网的企业的商业模式我也总结了3个很典型特征,叫做用户中心、数据驱动、生态协同,这是我总结互联网这个时代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满足的3点特征。
13:17:12 上传
? 用户中心。互联网时代即使同样是做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逻辑和传统时代的逻辑都是不太一样的。之前我经常问很多培训学员一个问题:为什么小米做手机、做电视的,我们都把这样一个企业看成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呢?凭什么别人做手机、做电视就还是手机、电视公司?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后来我问到一个传统企业的学员,他告诉我:我们原来卖产品的时候,恨不得将产品卖给用户,用户一辈子别再来找我,你来找我,就证明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好。我当时开玩笑得问了他一句:你知道小米公司最担心的是什么吗?小米公司最担心的就是把产品卖给用户了,用户不再来找你了。
这就是区别,表面上是开玩笑,但是背后商业逻辑确实不太一样,我们大多数的传统企业,商业模式叫“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产品卖给用户了,如果没有利润的话,我们才懒得去做呢。所以这样的传统制造业的企业经营的是产品,做的是产品售卖的生意,而互联网公司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形态,多为软件形态,我们手机上下载一个APP,电脑上下载一个软件,意味着这个用户体验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给用户创造好的体验,创造足够大的用户价值,才能够把用户持续地留存到这个平台上,所以它天然的逻辑是用户运营的逻辑,是服务型的逻辑,这个跟传统的制造业也是不太一样的。很显然小米用这样的方式做了他的产品,在一开始切入市场的时候,雷军所讲的专注、极致、口碑快,其实都是围绕这一点来做的,以用户为中心,去做他的产品,这是站在商业逻辑角度,是不一样的。
? 数据驱动。其实互联网公司本质上都是数据驱动的企业,微博、微信、Facebook 本质化都是数据化的现实人际关系。淘宝、京东、唯品会上的商品,本质上都是数据化的现实物品,就这些行业、这些产品形态,他们最先进行数据化、互联网化,就变成了第一波互联网公司,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所谓的互联网化企业,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它的数据化的程度,看看它是不是基于数据来去驱动企业的决策模式。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能够这么智能呢?是因为它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全面地去做数据化的改造,同样是卖手机,小米这个年代卖智能手机,和摩托罗拉、诺基亚那个年代卖手机的方式不太一样,摩托罗拉、诺基亚那个年代卖手机的时候他们知道用户是谁吗,知道用户买了这个手机是怎么使用的吗?不知道。小米、苹果、三星知道吗?他们都知道,为什么知道?无论你在线上买还是线下买,国外买还是国内买,加盟店买还是旗舰店买,你使用的时候需要通过一个通用的ID账号登陆进去,这个账号是可以被识别和记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跟百度有什么区别呢?
百度的产品叫做百度搜索,张三点一个关键词进去,后台会记录张三搜索了这样一个词语,张三不断地搜索这种类型的词语,后台是在不断记录的。它能够更好的懂你,就意味着能够给你呈现你更感兴趣的广告,所以它的产品是一个数据采集的入口。那我们刚才讲,其实像小米这种智能手机,它也是一个数据采集的入口,这是产品端,我们再来看营销端。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方式和我们原来的方式也不太一样,传统广告的投放模式都是模糊匹配的,互联网的投放模式叫做精准匹配。什么叫做模糊匹配呢?比如说分众传媒就很典型,根据我们这些人,我们住的小区,办公的写字楼,大致猜测一下在这个小区居住的、在这个写字楼办公的,都是什么人群,然后在对应的电梯、楼域投放这类人群可能感兴趣的广告,这个广告不是针对一个人的,而是针对一类人的,当一类人进入到这个电梯的时候,都能够看到这样的广告,这叫做模糊匹配。而互联网广告的投放模式叫做精准匹配,什么叫做精准匹配?亚马逊的总裁贝佐斯曾经讲过一句话:如果我的网站上出现了100万个顾客,那么就有100万个网店。现实也是如此,我们每个网民在亚马逊这样的电商网站上所看到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行为在被记录,被电商网站、搜索引擎,或者说被某一个不知名的网站收集起来,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当这些数据足够丰富的时候,就能够投放精准的广告,营销的这个环节和原来的做法是不太一样。这是互联网公司的第二个特征叫做数据驱动,这个时代的企业能够称得上互联网企业,都尽可能地把自己的产品环节、渠道环节、营销环节…尽可能放到一个数据化的平台之上来驱动,所以是一家数据驱动的企业。
? 生态协同。什么叫生态协同?互联网让我们的供给和需求高效连接了,在原来的方式中,我们的厂商和用户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很多厂商只能通过原来的分销体系和用户建立连接,没有那么多直接连接的方式,但现在比如说小米这样的企业,它的产品首先就是一个连接器,产品智能手机给到你用就能够采集数据回来,这其实就已经在规划了,除了产品环节、分销环节,也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做电商。它的分销模式也离用户比较近,包括营销环节,小米的BBS、米粉论坛等等,都让我们的供给和需求进行高效的连接,就会重构原来的渠道模式,我们把这种供给和需求进行高效匹配的模式叫做生态协同。
3互联网思维
这是互联网公司很典型的三点特征:用户中心、数据驱动、生态协同。那接下来我们看第三点,商业模式的变化也会引发我们一些意识、思维模式的变化,而我们把这个叫做互联网思维,我算是第一批对它进行系统总结的人,还写了《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这本书,一年时间卖了大概30多万册,我们把这个主题推到风口浪尖的位置,就会有很多种声音,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
13:17:11 上传
我们到底怎么去看待这个命题呢,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当时为什么提出互联网思维,跟我们原来的工作有非常大的关系,最早是帮助这些传统企业做电商,就是帮他们在网上卖东西,后来发现在网上想卖得好不太容易,即使你卖得还不错,和我们的销售体系还是有很大的冲突。我发现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应用,不仅仅是一个渠道模式的问题,后来我们也在网上帮这些企业去做网络营销、互联网营销、粉丝经济、内容营销、试点营销,但是发现其实想要做好也不太容易,即使做得还可以,也是昙花一现。我们就开始意识到,其实互联网对我们这些企业的应用,应该不仅仅是渠道模式和营销体系的变化,这应该叫做基于产业升级和商业模式变革的情况,去思考这个企业的转型命题,我们把这个时代叫做互联网转型,知行合一,没有知,哪来行呢?所以我们就提出思维先变,才会有动作的变化,大多都是针对这些传统企业的企业家来讲的,因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基本上都是一把手工程,头人的思维模式不去转换,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没有给它足够重视的话,这个企业的转型是太难成功的,不可能成功的。先有互联网思维才有互联网行动,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词语,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指的是这个时代的思考方式,不局限于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产品,只因为这个时代生产力变了,生产关系也要随之调整,就这样一个道理。
那么1.0的版本,我是怎么样去定义互联网思维的?就是刚才主持人发的九大思维,独孤九剑这样一个模式,我这张图上也有。传统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企业,我们的这种商业模式基本上可以用价值链去描绘一个企业供研产销的环节,只有前端、销售和服务离用户比较近,其它环节离用户都比较远,这个时代变了,以用户为中心,那就意味着不仅仅是销售和服务的环节以用户为中心,你的研发、采购能不能以用户为中心?你的战略能不能以用户为中心?你的组织能不能以用户为中心?所以我就把它调成右侧价值环的模式。
供研产销都以用户为中心,战略业务组织也以用户为中心,有很多人会问业务层面以用户为中心怎么理解,什么叫做组织层面以用户为中心呢?前一段时间张瑞敏讲了这么一段话:我们的海尔要做成用户付薪的平台,用户付给你薪水的平台,我们的工资不是老板发的,不是企业发的,是谁发的?是用户发的,是因为你给用户创造足够好的用户体验,足够大的用户价值,用户因为满意付款给你的小费,这叫工资。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思考和定位,我们的考核指标也应该发生变化,你有没有把用户满意度、用户尖叫度、用户投诉率,用户回扣率,用户层面的指标放进去,当成你重要的考核指标,而不是传统的财务指标,这就是变化。所以1.0的版本我强调的是用户中心,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重新思考,由价值链到价值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2.0的思考,就是除了用户思维重要,还有两个思维也非常重要,叫做数据思维跟生态思维,这个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用户中心、数据驱动、生态协同,我们总结了3个关键词,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互联网生态?我们就可以这样回答:用户、数据、生态,用户、数据、生态,深者听深,浅者听浅,但基本上可以把互联网的逻辑给概括出来了。
13:17:11 上传
所以这个模型就由原来的独孤九剑,变成了三生万物,我给这些企业去培训,我讲1个小时,讲半天,讲两天都是围绕这3点内容展开的,包括我们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3点展开的,这是最基础的逻辑——用户、数据、生态。然后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命题,互联网的颠覆逻辑,互联网对于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影响,有些行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没了,这样的行业很多,但是有的行业互联网并没有给它带来太大的冲击,这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刚才总结互联网的逻辑:用户中心、数据驱动、生态协同,那就意味着如果你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不符合这三点特征的,是很可能受到这三点特征冲击的,我们就具体来看一看。
第一点叫做用户中心不充分的。明明这个行业,或者说你的产品形态,对用户体验的需求度比较高,但是现实是用户体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同时你这个行业还是充分竞争的市场,那么一定会有互联网的巨头进来,或者互联网的公司创业者出来,以一种更加懂得用户体验,更加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式去抢走你的用户,抢走你的市场份额,这种行业还是非常多见的。我经常拿传统的家装公司举例,因为传统的家装模式,用户的痛点还是很多的,我们选择的家装公司,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偷工减料,是不是故意拖延工时,建材的价格是不是虚高,我们的心态也是非常弱势,不跟你多计较,装修公司是这么想的,反正给你装修一次,不坑你坑谁呀,所以原来就会存在很多用户痛点的地方,怎么办呢?就冒出来一大堆的互联网家装项目,互联网的家装公司:土巴兔、极客美家、爱空间、六子装修等等一大堆互联网家装项目在改善这个领域。你不是故意偷工减料吗?我就免费第三方监理;你不是故意拖延工时吗?我就把工时提前;你不是建材价格虚高吗?你标6万我就标6千,用这样的方式在改善这个行业的用户体验,所以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如果你不对你的用户好,别人就会对你的用户好,把你的用户拐跑,一切用户体验不好的行业都将被干掉,这是互联网用户逻辑的第一条,非常容易理解。
互联网颠覆逻辑的第二条,数据驱动不充分。明明你这种产品,这种行业,这种业务环节是可以被数据化的,当下还没有被数据化,未来的趋势是被数据化的,那你就要去思考,如果它被数据化了,你在哪里,你怎么办?我们把商业的本质抽象分为两个环节,一个环节叫做价值创造,一个环节叫做价值传递,盖房子是价值创造,卖房子是价值传递,制造手机是价值创造,卖手机是价值传递,在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两个环节当中,有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围绕着人在不断地流动。信息流和资金流是很容易数据化的,物流是可以部分数据化的,那意味着什么呢?互联网第一波改造的就是以信息流为主的传统行业,90年代崛起的第一波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新浪、网易、当当,他们做的都是什么行业?广告、游戏、通信、媒体、营销这些行业,这些行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都以信息流为主,所以第一波被互联网改造了。前两年互联网金融开始火热起来,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移动支付、比特币,P2P、众筹等等,只不过这个领域存在着国家监管,所以我们的政策没有放得那么开,如果放开,比特币早泛滥了,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人在玩比特币了,但是这个里面所蕴含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因为金融的本质就是信息流和资金流,这两个是完全可以数据化的。
我们就举生活当中的一个例子,比如说支付这个环节,现在我在很多地方看到这样的支付场景,在超市、在便利店、在餐厅,买完东西、吃完东西需要结算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把手机拿出来和收银员的手机这么一刷就完成交易了,应该很多人体验过这样的场景,那么我们想一想,当这种支付场景越来越普遍的时候,它会改变哪些环节呢?我们还需要现金吗?还需要纸币吗?还需要银行卡吗?还需要pose机吗?当这些环节都不需要了,这些企业怎么办呢?招商银行的前行长马蔚华说,传统的银行是21世纪将要灭绝的恐龙,很有道理的,你想一想,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去一次银行网点了?我们再来看POSE机的生产商,拉卡拉,他们也很难受。我有一个判断,凡是能被一个终端所集成的,你的日子不是太好过了。怎么去理解这句话,我们想一想现在还有谁在用傻瓜相机?现在玩相机的人就两种人,一种发烧友,我就买一个单反,追求照相的效果,炫耀一下、得瑟一下,另外一种,像我这种普通人,我觉得苹果、华为、三星,照相效果都不错,还有美颜相机、美图秀秀,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需要一个傻瓜相机了,所以傻瓜相机的企业就没有多少生意可做了,无论是厂商还是代理商,因为这个平台被集成了。那么未来的POSE机会被集成吗?很有可能,如果它被集成到手机上,被集成到手表上,这个机会会是谁的机会呢?会是拉卡拉的机会吗?很难讲。我们再去延伸一步思考,我们不需要现金、不需要纸币、不需要银行卡了,我们还需要钱包吗?钱包里装的东西都没有了,我们还需要钱包干嘛,所以像LV这样的公司也被干掉了,这就是一个趋势。这是资金流,很显然它是容易数据化的,我们再来看物流。实体的制造业,无论是工艺品还是消费品,都是很典型的有生产流通环节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我们把它分为两个环节,一个环节是价值创造,一个环节是价值传递,我们拿另外一个客户恒安举例子,就是做纸巾的,这样的企业也找到我们,说互联网时代很焦虑,怎么办呢?这样的企业我们怎么样去分解它?我们先看看它的这种价值传递环节。这样的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它的竞争对手是宝洁、联合利华这些跨国企业,我们本土的消费品企业和这些跨国企业去PK,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呢?一方面是我们的价格,另外一方面是我们的渠道能力和终端能力,说白了我们能够把货分销给更多的经销商,而经销商分销给更多的门店,并且能够在这些门店的货架上摆在更好的位置上,这是我们原来的核心能力,但是今天这样的核心能力受到挑战,为什么呢?
以我们家庭为例,我们家楼下就有超市,但是买这种产品,好几年就没有去超市了,几百米的事,当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直接拿出手机、平板,直接淘宝、一号店、京东就买了,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是这样的消费模式,消费者、消费场景变了,对于我们这一群消费者,我们关心的不是你的货放在什么仓库里,放在什么货架上摆着,而是你什么时候能给我送到,这是消费者、消费模式的变化,它放到虚拟空间了,那么厂商也要随之调整它的终端场景。这个属于价值传递环节数据化了,我们再来看它的价值创造环节,价值创造环节就纸巾、卫生巾这样的产品,价值创造环节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纸巾能不能变成智能纸巾,卫生巾能不能变成智能卫生巾?这就是一种思考,肯定也是可以的,现在也有企业在这样去做了,比如说有一个品牌叫蓝宝贝,做了全球首款智能卫生巾,这里面加一个芯片去检测健康情况,这种方式也有人在做,没有人做不到,只有我们想不到,当他去做这种尝试的时候,他的盈利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原来单纯卖这个产品的时候,挣的就是这个产品流通的差价,现在智能的终端可以采集数据,那就可以赚数据维护的钱、挣服务的钱,这种方式就和它原来的盈利模式完全不一样了,两端都可以挣钱,这是第二个大的部分,就是可以被数据改造的价值环节都将会被重塑。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逻辑,叫做生态协同不充分。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去中介化,那也就意味着你的商业模式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很有可能受到新的逻辑的冲击,我们去看一看这背后的规律,大多数传统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企业,我们的商业模式叫做B2C,从上游采购原材料、采购零配件,在厂商这一端研发、设计、加工、生产、制造,通过销售公司卖给渠道,通过渠道卖给门店,通过门店卖给终端消费者,一个很典型的B2C的价值链条下来了,在B2C这样一条价值链条之下,有两个成本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如果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这两个成本会发生变化,这两个成本是什么呢?一个成本叫做流通成本,一个成本叫做库存成本。我们的厂商把产品生产出来用户在哪儿不知道,就只知道经销商,经销商也不知道用户在哪儿,就找到二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也不知道用户在哪儿,就找到门店,门店又找到终端用户。如果厂商能够直接到找终端用户,把产品卖给用户,那还需要别人帮你找吗?不需要。当你找不到,信息不对称,就出现了传统多极分销的体系。谁给你卖产品,就给谁分钱嘛,这就是流通成本,出厂价100块钱,层层加价30%,终端售价,卖300块钱,这就叫做流通成本。
另外一个叫做库存成本,我们的终端门店不知道用户什么时候上门来买,也不知道买多少,怎么办呢?提前备货。我们的经销商也不知道二级经销商什么时候来进货?进货能够进多少,怎么办呢?提前备货。每一个层级的渠道都不知道下一个层级的渠道什么时候来进货?进货进多少?都得提前备货,每一个渠道都产生了库存成本。本质上流通成本和库存成本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如果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这两个成本会不会被带干掉了呢?很有可能。未来会不会变成C2B的模式?我们先聚合用户的需求,反向去倒逼供应链,C2B的极端例子就是3D打印,比如我们需要一个小米手机,我们在小米的官网提交一个个性化的需求:我要什么颜色的,什么材质的,什么性能的手机,提交需求给它,小米在你的家里给你配备了一个智能化的打印机,5分钟之后你要的这台手机就被打印出来了。当我们的供应链反应效率变为5分钟,进货实施的时候,在这种模式之下,有流通成本吗?有库存成本吗?是没有的。如果我们供应链的反应效率做不到5分钟,能不能做到一天,做不到一天,能不能做到1周‘,做到两周,海尔统帅这个品牌部分的产品就可以实现2周的供应链反应效率,我们在海尔的官网提交个性化的需求我要什么颜色的、什么功能的、什么材质的、什么尺寸的家电,提交需求给到他,两周之内他组织他的供应链把产品生产出来,通过物流送到你的家里,在这样的模式之下有流通成本吗?没有。他接到你的需求回去做的,有库存成本吗?没有,做出来,直接就送到你的家里了,所以我们讲未来存在于现在,只是不均匀得分布,有些行业已经实现了,但是有些行业还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趋势。供应链上所有相关方会围绕终端用户的需求来进行实时的协同,这种协同模式就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价值链,现在是价值网,这种协同必然是网状的、并发的,实时的。它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让我们企业的生产、研发、采购、供应链等等各个环节,尽可能地放在一个数据化的平台上去协同,就是数据化的程度要足够高,如果不够高的话,我们很多订单只能通过电话或传真的方式,显然这个效率是非常低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本质上就是我们的商业数据化程度有多高。在这样的模式影响之下,我们的商业就会出现一些变化,由原来的中介模式,就诞生了一个词语叫做去中介化,更准确的说法叫做“再中介化”,去中介化不是没有中介,而是中介的形态发生变化。
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并不是没有信息不对称,它只是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不对称模式,但是会构建新的信息不对称,我们商业之所以能够持续运转,必须依赖于信息不对称。没有信息不对称就没有商业,去中介化也并不是没有中介,只是原来的中介层级会逐渐变少,原来4级分销、5级分销,现在一层京东、一层淘宝,一级分销就解决了。中介数量在逐渐集中,原来我们在线下有3万个经销商、3万个门店,但是现在打破信息不对称之后,它就会出现集中化,线上线下去融合,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企业,可能就只是一个京东、一个淘宝,如果你是中间的某一个环节,你要么就会被他们整合,要不然就会很尴尬,这是去中介化。还有一点就是中介的盈利模式都发生变化了,原来中介都指着差价来挣钱,中介有30%,现在这个钱很难挣了。中间环节给你3%的服务费就不错了,甚至很多企业免费提供这样的平台去沉淀用户和数据挣广告费、挣金融的钱,所以中间的环节越来越不好挣了,那么原来的这些中间环节怎么办呢?就得去思考,我们不能够仅仅去做分销,比拼分销效率,我们得去做其它的附加价值,我们就要由原来的贸易商角色,可能要增加角色,比如说变成服务商、变成物流商、用户运营商、金融服务商、变成数据运营商,甚至变成厂商利益共同体。如果这些都没办法变的话,就不叫转型了,那就叫转行了,把这些优质的资源、钱、人拿出来去干更合适的事情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这个时代的商业模式就是这样。但是它会出现新的冲击,新的冲击可能是综合性的平台,可能是细分的社群。
这是3个互联网的颠覆逻辑,就三句话,一切用户体验不好的行业都将被干掉,一切可以被数据化改造的价值环节都将被重塑,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所获得的既得利益,都将被颠覆。对应着我们会产生3种商业趋势,这三种商业趋势,就三个关键词,很简单,第一个叫体验经济,第二个叫智慧经济、第三个叫共享经济。
13:17:11 上传
这三个其实都比较容易理解,体验经济,未来所有的行业都是服务业,未来没有什么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这样的区分,所有的行业都是服务业,没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分,所有的产业都是服务业,这是我的一个理解。再往上提炼一下,其实未来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产业都将变成体验经济,都会由原来售卖产品的模式,变成基于用户的模式,变成服务型的逻辑,就变成体验性经济了,去关注用户、关怀用户,创造用户体验,这是第一个,体验经济。
智慧经济怎么样理解呢?就是我们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全面进行数据化的改造,智慧经济网,大大讲究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当然这是IBM在讲的,往小的讲就是智慧企业,让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智慧化,生产制造、工业4.0,营销传播数据化,用数据化的方式去驱动我们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这叫做智慧经济。
什么叫做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本质上是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让我们的供给与需求进行高效匹配,本质上是供需的重构,就以打车为例,技术没有发展到移动互联网的年代,滴滴打车是很难出现的。移动互联网的年代,出现了两种技术,一种是实时连接的技术,一种就是基于地理位置RBS的技术,这两种技术就能够让我们去很好地打到车,实时连接能够让我们的工具和需求在这样的一个时点上去匹配,第二个,地理位置,能够让我们的供给和需求基于地理位置去匹配,所以就出现了滴滴打车这样的模式,滴滴打车这种模式还只是一个出租车资源的匹配。现在我们又出现了拼车的模式,最早拼车就是一个人对一个车,私家车天天开车,原来我们很多人不敢随便去拉一个陌生人,我们作为陌生人也不敢随便去搭一个陌生人的车,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不知道彼此双方谁有这样的需求和供给,另外一方面这种信任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我们不太敢去相信对方,但是今天滴滴这样的平台就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把我们的供给和需求全面放到线上去匹配,第二个中间平台去建立这样的信任机制,采集双方的信息、姓名、电话、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等,去建立信任机制,大大提高了活跃成本,提高了信任成本,所以我们的供需双方很容易建立这样的信任,所以就把拼车这种模式做起来了。现在不仅拼车,还出现了拼坐,拼座属于真正的拼车,这种模式原来都有,黑车司机都是这么干的,但是原来的效率比较低,可能拼三、五个人,就需要半小时。但是现在这种效率很显然就提高了,拼几个人就不需要半小时了,可能3秒钟就把供给和需求瞬间聚合起来了,然后就匹配给这样一个司机了。这种模式,让供给和需求不断地去匹配,共享经济一步一步提高我们的产业效率,在服务行业、制造业都出现了这种共享经济的模式。
怎么体现呢?未来的服务业就是大平台+众多手艺人,会把手艺人的供给放在线上的环境之下,去跟我们平台上的用户去做对接,这叫做服务业的共享经济。我们看到互联网去改造美容行业、美甲行业、按摩行业、物流行业等等,其实都是这样的一种模式的体现——共享经济,租房啊、打车等等,这都是服务业,都是这样的一种模式。另外一个就是制造业,制造业未来的模式是大平台+众多品牌商,就是很多的品牌都会放到平台之上,会在云端出现智能的制造平台、智能的生产平台、智能的设计平台,这是在底层的云端做的事情——大的平台。另外就是针对不同的细分用户、人群的品牌商,你抓这个人群,你抓那个人群,我们做不同人群的体验,抓产品设计,比如说小米、苹果,然后就倒逼云端的供应链去做生产,这是未来制造业一个很典型的趋势,我们把这个叫做共享经济,本质上就是供需的充分匹配,这是互联网很典型的3个商业趋势——体验经济、智慧经济、共享经济,也对应我们刚才讲的用户中心、数据驱动、用户协同,所以我们总结这3种商业趋势,三生万物嘛。
最后再说一些总结性的观点,互联网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时代,我从来没有把互联网当成是一个行业,与其说新浪、网易、搜狐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不如说它是一家互联网化的媒体,媒体这个行业最先被互联网化,那这个机会就给到这些创业者,与其说京东、唯品会、一号店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不如说它是一家互联网化的零售公司,就是零售这个行业互联网化的时候,就被这样的公司抓住了,他们就变成这样的公司了。那这样说,小米是什么公司呢?途牛是什么公司呢?未来越来越多的行业、越来越多企业会被互联网化,会诞生互联网化的手机公司、互联网化的农业公司、互联网化的汽车公司、互联网化的旅行社等等,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会被互联网化,互联网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时代,这个观点基本上大部分都同意了,那么互联网企业这个词语也不会存在了,因为所有的企业都将被互联网改造,都会变成互联网企业,只是深和浅的问题。
互联网就是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我们不会因为你的企业用电就做成电力公司,互联网是一样的,在今天并不是互联网企业去淘汰传统企业,也不是传统企业去淘汰互联网企业,而是新商业淘汰旧商业。什么是新商业?能够利用新技术、新工具、新思维去改造和提升我们企业原来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组织模式,那么你就是新商业,反之你就是旧商业,说得通俗一点,能够拥抱变化的就是新商业,拒绝拥抱变化的就是旧商业。
我们都思考一下这个命题,中秋节和国庆节我组了一个企业家的团到美国硅谷去游学、考察,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现象:在美国英特尔、IBM那些科技巨头已经存在几十年、上百年,为什么他们还屹立不倒呢?而中国的企业,改革开放以后才20、30年的寿命,为什么我们就变成传统企业了呢?100多年的企业没有变成传统企业,我们20年、30年的就变成传统企业了?为什么我们还经常去讲,这些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很难成功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阿里巴巴、腾讯他们算是传统企业吗?我们怎么去思考这些命题?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不能够积极拥抱变化的企业,所以重复刚才的那个观点:不是互联网企业淘汰传统企业,也不是传统企业淘汰互联网企业,谁能够拥抱变化,谁就能够持续得引领潮流,能够持续获得成功的企业,必然是持续不断拥抱变化的企业,关键在于你是不是注入了一种机制,能够让你的企业去持续拥抱变化。为什么美国这些企业能够很好地拥抱这一种变化?是因为他们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已经百年的历史了,所以他们在很多的环节,产权制度、组织模式、企业文化、投融资机制…这些方面已经建立得很完善,而中国很多传统企业寿命很短,我们改革开放之后,基于贸易机会、基于资源机会、基于贴牌机会,基于政府关系,我们形成了现在的企业,很多组织的现代化管理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就像我们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柔弱女子,美国的企业都是肌肉男,如果来一场大风大暴之后,哪一个更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
这个道理就很典型了,很显然,能够持续获得成功的企业,一定是能够持续拥抱变化的企业,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给你的企业创造一个持续拥抱变化的环境,本质上是组织命题。所有的传统企业、互联网改造,最核心的就是组织命题,其次才是我们产品、营销这些环节,如果我们不能够站在这个角度思考,我们的传统企业互联网改造是很难成功的。这些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改造命题,多多少少都有我的参与,有的参与比较深,有的参与比较浅,但是这是所有企业的共性命题,不能站在组织这个角度去解决问题的,我们这些企业的转型都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好,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想要交流的话,可以加我的微信。11月23日,原IBM咨询执行总监、资深项目经理,原海底捞集团专家级董事长特别助理贾萌老师,将与大家分享“海底捞的管理智慧”。精彩不容错过,马上点击“阅读原文”,新会员注册/老会员登录淘课,获取专属学号,入微信群坐等大咖直播吧!
(电脑端)
(手机端)
楼主的其他话题
Re:参与/回复话题
培训人社区——致力于培训管理者的学习成长、互动分享社区!www.51clo.net
学分9236 个淘币11229 个相册
大四, 经验 92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764 经验
“互联网+”这个词真的是非常火
上海淘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C)cl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 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