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鲲绿色农业创业业是真的么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一个农业炮灰的惨痛的经历与自白:说说我农业创业的这三年
  如题,2011年5月份的时候和舅舅一起在重庆壁山承包300亩地,近三年折腾以来,光荣壮烈的成为了农业炮灰大军的一员,最近终于狠下心来,决定壮士断腕,以亏损的代价转手给了年前约谈过的其中的一位老板。想想投入了自己近三年的青春时光和多年来的辛苦积蓄,最后换来这样的结果,正是悔不当初啊,只怪当时太冲动了,还有对这个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
  首先以个人亲身经历,告诫那些想真正搞农业从事农业的朋友一定要慎重,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农业就一坑泥潭,稍有不慎就会深套其中,不能自拔。当然下面的几种类型不算。
  (比如你府衙有人脉可以套资金,画个图纸搞个计划钱就来了的;其他项目赚了大钱,洗钱漂白 搞农庄圈地的;相关部们有人,知道什么地方会征用
,提前租下来修建辅助设施种植些苗木养殖,等征收补偿的)。下面来说说个人的一些经验教训和总结,还有对城镇化和农村未来的一些个人看法。
  为什么现在的农民都不愿种地了呢?大家都宁愿背井离乡,居无是所的外出打工。其实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种地的付出的成本和回报不成正比。以中国目前国情,农业投入不可能有高回报,大多数是微利,甚至是亏本的。很多东西看起来是很美好很诱惑,只有真正了解其中的内幕后才知道,不一定眼见真实。最初我觉得1亩地1000元的利润是件很容易的事,300亩地,就算1亩地赚1000元,1年至少也得赚30万啊。一开始选择的是种植油菜,一个考虑到容易管理,能够机械化操作,一个觉得市场前景还不错,菜籽油嘛市场前景广阔,容易销售,结果一季种植下来,尽管收成还算不错,但还是入不敷出亏,一亩倒贴近300元。
  总结了下原因,大致如下:
  大宗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以我们高昂的生产成本,不管是小农式的&精工细作&也好还是所谓的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也罢,哪怕你亩产在高,也不可能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农业大国生产出来的东西价格相提并论。不说土地流转过来的支付农民&租金&,就算是所需种子肥料农药成本也比他们的高得多。他们是&粗放种植&,把种子播完后就不管了,后续播种施肥还是打药锄草,都是有专业的服务公司和专业的工人在干。无论收获多少,哪怕每亩只收100斤,对他们而言也是净利润。我们则是亩产量低于800斤就陪钱亏损。现在所谓的规模化,集约化充其量就一&放大的小农经济&罢了,尽管我们大农场合作社在生产规模、生产方法、生产设备上与美国没什么不同,但我们的生产方式(就是生产的组织形式)与个体的农民的生产方式没什么不同,就是什么都是自己买,自己干。这种生产方式的问题就是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即使是用相同的工具做同一件事,结果都会不同。
  比如,使用同样的收割机来收割,我们是自己买收割机自己收割,由于一年只能用一个月,12个月的机器折旧成本就要出在1个月上。以我和当时请的一位收割机师傅算的一笔帐为例,他的是日本久保田系列的收割机25万一台,重庆范围内收割期才一个月,而每个月平均能收割1000亩已经不错,因此每亩地仅收割机的折旧成本就高达60元,再加上人工、柴油、维修、停工、天气因素的成本,100元/亩都要赔钱,而美国的生产方式是:雇收割专业公司收割,这些专业收割公司在全美国从北向南收割,一年起码工作10个月(因为纬度不同的地区粮食的成熟时间是不同的),仅仅折旧费一项,我们就比他们高10倍以上。而且这些收割机手因为一年到头都在工作,因此技术熟练,不仅效率高,浪费也少。
  而所谓的&土地流转&,实质就是向农民租地,然后再雇农民干活,因为是为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会比给自己干的时候高,我雇农民给地里拔草。可是农民自己自留地里的草拔一次就干净了,我的地里拔三次草还在长。后来发现,原来农民把草根留在地里了。我雇农民晒菜籽,情况也一样,要是他们自己的2天半就能晒干,我的5天也晒不干。过去人民公社发生的事,现在又在&土地流转&中重现。更糟糕的是,现在的&土地流转&各方面条件还不如人民公社:一没有行政权利,过去的人民公社因为有行政权力,你不好好劳动它还能组织大家批斗你;现在你要多说2句搞的人家不爽,人家就能甩手不干,真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现在农村稍微有点头脑和本事的都跑出去了,剩余的体力好点的人家跑去搞铁公鸡和钢筋水泥的活,出那点工费的确是比不过政府和房地产。也不是没用过其他方式,但在&利&字当头的社会情况下,没利谁会鸟你。其二不能无偿使用土地,过去人民公社集中土地是一分钱不用交的。现在的土地流转要先交土地租金,仅仅流动资金的需求就高了很多。不仅如此,从成本分析中也不难看出:仅仅土地流转费这一项,就足以导致&土地流转&在粮食种植上不可能成功。现在的土地租金平均每年在500
元/亩,再加上各种费用,以现在粮价种粮食又怎么可能赚钱。
  前期舅舅也算疏通了一些关系,拿到了一部分政策上优惠。一场大家都知道的重庆官场地震,尽管有些东西都成为了泡影没能够实现,也算得到一点儿的实惠,但对于我们这些真正搞实体农业的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至于骗补贴,骗贷款,其中的风险不是我们这种非衙内子弟的普通小生意人能玩得转的。
  在中国所谓的创业你要想发展是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照&!以现行的体制,要想单纯的做生意和搞实体,真的是很艰难,更别说是搞农业了。
  继续,下面说说种植经济作物的情况。这个就不像在搞投资,而是在投机。因为在中国除了地域性比较强的的一些特殊品种外,大众的经济作物不管的蔬菜还是药材价格都不稳定的,中国农民多,且从事农业项目非常不稳定,真正从事农业的人数也不稳定。比如一个农民去年种粮食,今年他却变成了菜农,明年他可又改为搞养殖了,或者就不种跑出去打工了,这和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人数是比较稳定的。这导致了农业项目规模容易大起大落,农产品价格容易大起大落。还有、资金门槛低,规模可大可小,大老板可大搞(成百上千万投资),小老板可小搞(几万到几十万投资),广大农民可散搞(几万元以下投资)技术门槛低,大多数农业项目的技术很难保密和垄断,比如果园,专家搞亩产可达万斤,但农民也可搞到斤,甚至也可达到万斤水平。
  比如一个种植项目在某地今年亩产值达2万元,那么要不几年必将大量涌入这个项目,大老板大搞(成百上千亩),小老板小搞(几十亩),广大农民都搞,甚至在外打工的,做小生意的都回到农村搞,可以想象这个
项目的产品必将供大于求,价格也必将暴跌,那么搞这个项目的也就可能亏本了!
  气候,各种灾害都可能错误不确定的因素。你根本无法预测其价格。当然有地域性特色的产品不在此例,这个有资本支撑形成了一定行的垄断,它的价格基本是高挺的。
  以上凌乱做出的一些总结,算是个人的一点经验总结吧,其实是想说明一点,也算是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在现阶段这样的外部的大环境下想要单纯的靠种植来盈利,是方向性上的根本失误。尽管种植期间,在田间管理,成本控制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个后面慢慢整理。
  投资农业排除那些靠自己的劳动力和超长度工作时间赚取了劳力钱的外,要么是半死不活地不动折腾着。能赚到钱的其实是把风险转移给他人了。
  自己跑去做销售,大点的做品牌做营销去了,或者是控制源头。一些企业搞的所谓的基地什么的主要是撑门面搞个嚎头的,要不就做种苗的。它们盈利靠的不是生产种植这一高风险的环节。因为众多的风险你根本就无法规避的。
  感谢众多朋友的关注,想不到天涯还是有很多的同行,在此握握手,希望大家都能多交流,多说说各自的看法和见解。上面一些朋友的回复和建议也让我收获良多。下面集中回答下上面一些朋友的问题。
  有人觉得我种大众作物不像是在搞农业,没啥可以借鉴的。好吧我承认我这只要认真搞好生产环节,做出产品然后把它销售出去就OK,万事大吉的传统常规思路在中国目前根本是行不通,当初我的确也是太想当然了,我认为非常重要的生产环节反而恰恰不是关键的因素,失败也就理所当然了。是的现在大家各佬们都绞尽脑汁,剑走偏锋去搞&新奇特&,想想这难道不是中国农业的悲哀,搞农业反而没人去关注粮食生产,开口就是生态有机,绿色,闭口就是流通,直营。顺带骗点政府支持,惠农资金。骗农民代替生产,以小搏大,然后还高价卖点种苗,农资,培训费啥的给农民,借鸡下蛋、借船出海,击鼓传花等走所谓农业产业化之路。
  现在的农业是群魔乱舞的时代,楼主刚出道走了几步就没法走下去了,因为不知前面光明之路在何方。
手机扫一扫 内容手中看
原文标题:&农业B2B创业者自白:蔬菜B2B不能颠覆一切
作者: 36氪来源: 36氪 09:48:51
最早不是从水果切的,而是从蔬菜,为什么?这个是拜找钢网王东所赐吧。我估计他得跟100个人说过,农副产品方向有大机会,所以后面一堆人都在干这个事情。2014年1月 份,孔毅和祝捷去上海找王东,是去沟通业务,席间他们就提到了找钢网的撮合交易模式非常适蔬菜领域。王总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觉得上游分散,下游分散,然后体量很大,适合做这个。听完了王总的理论之后,孔毅和祝捷都很兴奋,出来就给我打电话。『你不是要做吃的吗,又是农业,又是一个大市场,又有一个可以借鉴的找钢网模式』,他们问我愿不愿意做,我当时一听没太多反应。我觉得农业这事根本没研究过,不了解,但是一听他们那么兴奋我就了解了解吧。当年2月 份过完春节我就去调研,直接去了蔬菜之都山东寿光,在那边待了两个礼拜。当时觉得自己了解了70%-80%,现在看起来也就20%-30%。在寿光待了半个月后又在北京某著名一级批发市场待了一周,然后去小营二级批发市场上货上了一周,最后在家附近的菜摊蹲了有半个月,总共是花了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做调研。我自己也喜欢做饭,老在门口菜市场一家菜摊买菜,就跟他们夫妇俩商量教教我呗,带我上上菜,看看你们怎么上菜的。他们就带着我去批发市场,所以我是从产地到北京的一批、二批、社区菜市场,整个转了一个半月。中间有点苦,因为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是凌晨2-3点开始干。当时觉得机会巨大无比。我在寿光的时候看到老农在棚里把很好的菠菜用翻土机翻在地里当肥料,就问为什么这么好的菠菜不收去卖,他说因为今年是暖冬,大地的菠菜熟了,提前上市,所以造成价格上有很大的冲击,菠菜收购价变成2毛5一斤,如果他们雇工人把这个菠菜收上来打成捆,一斤的成本是2毛5,菜农就觉得没必要了,翻到地里,当肥料就完了,这是头天看到的。第二天我去我们家门口菜市场一看,菠菜一捆4两,2元钱,就算5元钱一斤,在产地只有2毛5一斤。从山东寿光到北京一共是550公里,人工加运输装卸,算1毛5,加上一级批发市场的进门费、摊位费是1毛,那就意味着这些菠菜到北京一级批发市场是5毛钱的成本,但是到老百姓手里是5元钱。为什么翻那么多?我不明白。当时就觉得这里面利润空间很大,利润空间大就可以在这里面做一些事来做替代。这是第一个直观的感受。第二个感受就是从菜农到到菜贩子,中间的渠道很漫长。当时觉得从地里拉过去不就完了,干嘛中间一层一层的,每个中间层都要加价嘛,那这些价格是否可以取代掉?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这事可以干。我觉得所有农产品的创业者都是这个想法,我们要搭建一个从田间地头到老百姓餐桌的平台。去中间化,去中间环节,让农民受益,让老百姓受益,都这么想。但是后来一做起来发现当时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对,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现在对这个行业里的人首先是敬佩,真不是说你能替代就替代得了的。就比如中间环节,这些事半年前我想的就是把那些搬运工替代掉,二道贩子替代掉,他们没价值嘛。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种传统的自由市场,不是最近5年、10年 才兴起的,咱往上面说可能有几百、上千年了,优化到今天,它的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谁也不会让一个毫无价值、在中间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东西存在。虽然我们有互联网思维,但互联网的一些经验并不代表你能替代所有的传统,这是一个逻辑。整个农副产品行业中,大部分的品类是非标准化的。它靠的是人的经验,来做上下游的流通,基本上靠人的经验为准的。你要替代的这些所谓搬运的工作,实际上最有价值的是他们这么多年对产品品质的把控、产地的把控、物流信息的把控、天气的把控,以及市场行情的把控。中国的农副产品特别是蔬菜水果从种植就是非标准化,它不像日本一切都是标准化,中国就不是。非标准化的话,就跟天气、土壤、种植水平有关。在流通环节,跟一些收购商经纪商的眼光,能力有关。它是一个超级复杂、看似混乱实际有行规的行业,就这么个状态。现在我的脑子里已经完全没有『替代』这个词了。我更多想的是如何利用我们的长处去跟传统结合,出现一个可能优化的新鲜事物而不是替代,就是1+1怎么大于2,而不是我进来你出去,不是这样的。一天最高交易额只有5000块,但光工资就要发6000之前也有人在做这块,具体做法就是一上来就做升级,所谓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零售终端的交易平台嘛。怎么做呢?先去扫街,跟零售终端说我给你送货吧,然后攒的货够一车了,就去产地采购,最后从产地给你送过来,都这么干。之前做蔬菜B2B的时候我就把这些活全干了。当初20个人,每天干17个小时,一个月干30天,天天如此。干得非常辛苦,一天的交易额最高的时候才有5000块,可这一天20个人的工资我就要发6000,还不算别的。当时也是抓痛点跟业务方向上有错误,一直身在其中没有看天嘛。我从2014年11月 开始转型做水果B2B,当时就定义了几件事:第一,我们做水果,做B2B,还做交易平台,但不买不卖;第二,不仓储;第三,不配送。基于这些条件,还有不分拣。最重要的是我发现这些事情都不是我的长处,也不是团队的长项。互联网行业出来的人都什么特征?第一是资源整合能力,如果说互联网思维就太虚了;第二是技术开发能力;第三是运营策划推广的能力;第四可能就是融资能力。这是我能看到的长项。但我们短板是什么呢?从种到收,从物流,仓储,配送,管理再到分拣,这根本不是我们的长项。之前我看到你们拍的一个视频,是创业大街和西二旗大公司的加班对比。以前在金山加班司空见惯。晚上弄到12点啊,1、2点很正常。我们有那个习惯。但是你想过没有,不用夜里11、12点,要求你凌晨2点钟起来,天天如此,起来不是去3星级4星级5星级写字楼里面吹着空调喝着咖啡腐败,而是寒冬腊月站在露天去工作,这对于我们非行业内的人来说受不了这苦,完全不可能,一天二天行,时间长了你根本坚持不下来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那么,水果B2B对传统供应链进行了哪些改造?首先不是替代,是改造。我们看到,整个农副产品包括蔬菜水果,都是非标准化的,但在这里面,水果要比蔬菜更标准化。第二,水果是地标性产品,比如说赣南的脐橙,阿克苏的苹果,烟台的红富士。但是蔬菜不一样,随着季节的变化,它的产地是不断流动的,产地一旦轮换,你要想去整合上游就变得非常困难。换句话说全国的菜农都能种黄瓜,但不是全国的果农都可以种赣南脐橙,赣南脐橙只能在赣南种。它是这么个逻辑。首先水果是供大于求的。在我的概念中,供大于求,谁能抓住渠道谁为王;供小于求,谁有货源谁为王。我觉得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呢?你会发现我们在楼下摆个烟摊,开个饭馆,都需要办理工商执照,否则的话就会被城管追、被城管抓。但农产品市场是,先到产地去收水果,然后进入一级批发市场,你只要在里面找一个代办你就可以卖水果了,毫无门槛。这就意味着里面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我跟一些零售摊贩聊过,问他们在哪里上货,他们说在小营上货、在来广营上货。我就问,不是XXX最大嘛?那最便宜啊,货也多,品种也全,为什么不去那啊?他们说,不认识人,去一次被蒙一次,甚至去一次被宰一次。举个例子,在一些批发市场,有种箱子叫水泥箱。好比一个纸箱子,好一点是5层瓦楞纸,坏一点的是3层,瓦楞纸中间是有空隙的,一个箱子的成本也就一两块钱,一两斤重。那些批发商们卖水果,是把水果放在箱子里,连箱子一起称重卖。但就有人想出这样的方式:把水泥用水和稀了,往瓦楞纸缝里面灌。灌完了以后把它晒干,再往里面装上水果去卖。这样箱子的重量从1斤半就变成3斤半了。换句话说把两斤水泥卖成了水果的价格。一级批发市场的规矩是什么呢?你可以看货,看上面的一层到两层,不能扒了到底下看,你要看人家就不卖你货了。这属于行规。类似的事情在这个市场上非常多。你说还谈替代什么?没有一个合理的监督机制造成的市场乱象就是如此。我要做的是什么,就是要让所有这些信息变得可视化,从而被监督,这就是平台化的作用。其实也不是什么创新,你看淘宝就知道了。我们在淘宝买东西,一样是非标准化的东西,比如湖南湘西的一个山村老太太卖的辣酱,能有什么标准?你为什么敢买,因为淘宝帮你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你买的时候一定看评价,从服务快递包装口感颜色气味等等都有各种评价。我把这种模式搬过来就好了。说是一个没标准的品类,其实标准就在行业从业者身上。换句话说,北京市1万个小摊,如果大家都认可某个品质,这就是标准。所以我只需要把这些东西互联网化用信息去呈现,就可以了。我要做的平台就是把所有的乱象给它规范了,其实做的事情很简单,让所有的批发业务做生意的人呈现诚信经营,按质论价,一视同仁的服务。仅此而已。总结:蔬菜B2B们应该冷静下来算算净利润,虽说是万亿市场,那是商品交易额,做公司只是为利润,更应该用利润来算市场,别到头来做了公益把自己给累的半死,还把投资人忽悠进去做了接盘侠。蔬菜流通存在几千年,非标品,整个环节非常复杂,考验的不是地推的速度和能力,饭店终端很难伺候,流失非常高,运输环节冷链成本高,损耗大,产地随着季节变化不断流动,产地轮换整合上游非常困难。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两周内免登陆
电商服务推荐
网店大师软件热点百科318人看过175人看过224人看过280人看过170人看过联想:用创业心态做农业 不赚快钱不赚农民的钱
原标题 [联想:用创业的心态做农业 不赚快钱不赚农民的钱]
  【导读】联想佳沃总裁陈绍鹏讲述为何选择果业作为切入点,如何才能做出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在联想集团打拼了19年的PC老兵陈绍鹏,回到了父辈从小就希望他逃离的农业领域耕耘。
  带着联想控股定好的目标做一个受人尊重和信赖的安全高品质的农业品牌,陈绍鹏潜行一年半后,终于在日对外推介联想佳沃,其目前的主打产品为蓝莓和猕猴桃。
  2011年10月,陈绍鹏宣布辞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职务,转而负责联想控股现代农业板块。以他为豪的父母当时为他要去干不受国人待见的农业而暗暗垂泪,当年他父母经常这样刺激陈绍鹏:不好好读书,就要回来种地。
  而柳传志这样解释为何选择一个做PC的人来做现代农业:“这里面除了种植,还有运输、管理、销售诸多环节,实际上需要一个真正懂得企业运作的人来打头。陈绍鹏以前的业绩证明他是一个全面的领军人物,无论从道德品质上,从管理经验上,都给了我们充分的信心。”
  在“黑马老友记”节目录制中,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联想佳沃总裁陈绍鹏在《创业家》社长牛文文面前敞开心扉,讲述他怎么在一个陌生的领域,用创业的心态把联想农业从零做到壹。
  农业就是那样的地位
  2011年年初的一天,我出差在路上,接到柳总(柳传志)的电话。他说,绍鹏,我跟元庆(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商量了,联想控股有一块业务叫现代农业。我想把这个板块做成一个核心资产,要做大、做好、做出品牌来,我觉得你挺适合的,不知道你想不想做?我立即就答复他,我非常有兴趣。
  其实我有一种冲动,什么时候有机会像柳总那样也去创业,把一件事情从零做到一,不管这个一是多大。当然,我想在联想控股做,因为这始终是一个我很热爱的大家庭。定下来后,我就在联想集团内部高度保密地进行工作交接,2011年10月份宣布,11月1日真正开始做。
  我在联想集团这边发展得不错,我爸妈也挺以我为骄傲的。我怀揣着创业的激情,意气风发地回家了,开门就说,你们知道吗,我做农业了。以前我回去,我爸妈都很高兴,但这次我发现我爸非常不高兴,吧嗒吧嗒地抽烟,不说话;我妈拉着我的手说,我跟你爸辛苦一辈子,就希望你能离开农村。老板是不是不满意你,把你从一个好部门降到一个差部门去了?说着说着,她眼圈都有泪花了。
  我有点傻了,怎么解释?我突然想到,这真的就是中国农业的现实。我们在城里,坐在玻璃房子里,讲行业的发展和战略,心里很美,但在普通中国民众心里,农业就是那样的地位。这给我上了第一课。
  在联想集团的时候,我日常打领带穿西装,皮鞋擦得蹭亮,裤缝明晰,坐飞机头等舱,下飞机有团队接,住的都是五星级酒店。做联想农业的时候感觉完全不一样。
  一开始公司(联想佳沃)总共就五个人,老同事来拜访我,我还需要突然中断谈话,自己手忙脚乱地打电话订餐馆,他们觉得不能理解。我说,这种事做做也挺好,我们别老阳春白雪,上去就下不来了。人生中有些阶段去归零一下,会走得更远。
  2011年10月底,我第一次悄悄地去联想控股收购的猕猴桃基地考察。我还按联想集团时的穿着习惯飞到基地,一进田,没仔细看,一脚踩到泥坑里,泥水溅了一身,后来干脆把领带一摘,就蹲在田边跟农民交流,两三个小时过去,站起来一看,衣裤完全不像样子了。晚上我住在一个小旅馆,没有空调,二层是个卡拉OK厅,我住三层,听了一夜的歌,一分钟都睡不着,最后干脆起来写笔记,不知道熬到几点,终于睡了一会儿,但很快又得爬起来。乡下的情况真的和我们平常习惯的大城市生活差异很大。
  大部分时间我都埋头在农场的田间地头转,偶尔见到老朋友,他们就问,产品什么时候出来,新公司叫什么名字?我说,还得等一段。估计人家心里想,是不是就出不来了?我们内部积攒着压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去做。特别是投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我觉得特别煎熬。
  果业最容易打品牌
  联想为什么做农业?因为(大家)吃东西都不放心。我们进来后,发生在我家里的一件事,激励着我一定要做出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一天夜里十二点多,一个电视节目的专家在教怎么识别假的紫米。我和我太太比较重视健康,在正规渠道买了一些紫米,天天吃。看完节目凌晨1点多,我和我太太面面相觑:家里的紫米不会有问题吧?我们把紫米取出来,用专家教的方法,发现10粒紫米里只有3粒是真的。作为一个消费者,每天都被这种事情撞击,感到无奈和无助。
  联想控股的目标是,要做一个受人尊重和受人信赖的安全高品质的农业品牌。我们绝对是瞄着(这个目标去)打。我觉得很好,但也极难。其实,有时候创业还是有机会性的,你要的东西,如果机会没有到,也不一定能成。
  这么大的题目,是给了足够的空间,但还要摸索,不可能一上来什么都做。到底我们从哪儿切入?国企(中粮等)出生就承担着大门类主食(粮油)的保障任务,民企又大都聚焦在资产周转效率更高的养殖业和草本种植业。猪肉领域已巨头林立,双汇、金锣、温氏等都做得比较大,我们是新来的,难出头。
  我到壹号土猪看过,在欧洲的同学立马给我电话:绍鹏,你要收购壹号土猪?是不是要养猪了?其实那是一个学习和接触过程。我还去看了三文鱼、牛、鸡的养殖,也去看了大米、杂粮等种植业。虽然老家在农村,但没有一点农业经验和知识,只能到标杆企业去学习和考察,向专家请教。头三个月,我见了差不多七八十家公司,几十个专家。我们还从社会上请了一些教授来讲课,大到国家的宏观农业政策,小到具体的植物学、果蔬生长原理等。
  我们为什么选择果业作为切入点?价格受不受管控,行业体量够不够大都是考虑因素。果业有超过5000亿元的市场规模,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现代农业里,超过5000亿的领域不多,只有猪肉(过万亿)、油、果、蔬等5个左右。过去十多年,果业每年的增速13.6%以上,未来几年也有8~10%。
  但我们选择果业的根本原因是,它离联想农业要做出品牌的总目标最近。
  果业为什么最容易打品牌?首先,果业没有比较强大的品牌,没强品牌的地方,我们认真做,更容易做出一个好的品牌;其次,果业产品容易差异化,水果好不好吃,消费者一吃就感知到,而像大米、面粉等大宗商品很难有差异化,做品牌只有靠吨位去拼。
  木本的水果,三年挂果,五到七年丰产,对手进来也要如此。投资周期长,有一定的门槛,比较适合我们这个阶段的身份去做。
  之所以选择蓝莓和猕猴桃作为主打产品,主要考虑到,人们已从吃得有营养往吃得健康转变。蓝莓被称为抗氧化之王,关键是,这两个品类还不是很强的地理标志品牌。赣南的柑橘,烟台、陕北的苹果,都是地理标志品牌,谁都能用,难维护。我们要建的是商业品牌,要避开大宗品类,做的人多,难创新,量大,难有品牌溢价空间。
  不能赚快钱,不能赚农民的钱
  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幸运(可以在联想控股体系内,拿着10-20亿元去做现代农业),不用操心员工的工资能不能发出去,现金流会不会断裂,可以专心致志地攻克行业和业务上的挑战。
  联想佳沃要做出品牌,就两件事:1、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做品牌的根基,最终品牌是靠消费者的口碑建立起来的。2、大量的宣传教育推广。
  为了保证安全高品质的产品,我们并购了都拥有万亩优质产地的青岛沃林蓝莓果业有限公司和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蓝莓全产业链企业和最大的猕猴桃种植企业。
  我们通过全程可追溯系统(蓝莓一个生命周期有158个标准操作步骤,300人次接触这个基地)建立消费者对“吃得放心”的信心。做一个全程可追溯的IT系统,谁都能做,但流程最后怎么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这是最难的,我们做到了。技术并不是最难的,难的其实是管理,是团队的执行力,公司的价值观和文化。我们把联想控股过去近30年管理和文化的积淀,嫁接到并购来的新团队和企业中去。
  我们还在智利收购了五家水果种植企业,建立海外种植基地,并且跟智利和澳洲领先的水果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球化布局可以把全世界最优秀的水果汇集、精选出来,带给中国消费者享受,还解决了中国消费者反季节吃新鲜水果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把国外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中国,提升产业水平。
  无论是养殖业还是种植业,都需要掌握源头,掌握源头并不意味着你要拥有它,而是要实现精准、深度的管控,确保它按照你的质量和作业标准来做。主要通过两种模式来扩张:1、托管(管家农业),种植大户或家庭农场全部由联想佳沃的派人打理,最后分成;2、ODM,ODM是PC行业通用模式,解决的主要是什么问题?普通的公司+农户模式,太松散。ODM模式下,种植园全部按联想佳沃的标准和规范作业,只能使用我们提供的农资,最后产出来的东西联想佳沃全部包销,双方利润分成,佳沃分小头,种植户分大头。通过托管和ODM模式,我们不用大面积流转土地,也能够快速上规模,还能让当地农民获得合理的利润回报。如果种植户得不到合理的价值分配,是不可持续的,一定会在产品质量上会出问题。
  做现代农业有几个心态必须要端正第一个心态就是现代农业不能指望着赚快钱;第二个心态是现代农业没有暴利,农业和食品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人永远要吃东西,但它只有稳定合理的回报,要想赚很高的利润,不要来农业和食品行业;第三个心态是不能赚农民的钱,而要赚技术、管理和品牌的钱。
  联想佳沃今年的营收可能做不到10亿元,现阶段我们的重心是产品让人放心、信任,各个链条磨合好,把品牌打出来。有了品牌,我们可以叠加品类。既有品牌,又掌握行业的规律,叠加起品类来更容易,能够把联想佳沃的整个积累发挥出来。
  选择有限品类做好品牌掌握规律积累团队实力再做品类叠加,联想佳沃走的是这样一条发展道路。
  终极来讲,走这条道路应该可以做出很大的规模来,但要成功最关键的是团队能力要更得上,所以现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配文:
  农业产业链价值如何分配才合理
  如果全链条产生100元的价值,育种要分到5%,种植环节大概分到25%,加工环节20%,流通储运环节20%,销售环节25%,最后的5%给品牌。这是全世界农业价值链分配的大体规律,如果不按这个规律分配,产业链可能就会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现代农业要做到“四化”
  规模化,生产组织不是规模化的,就不叫现代农业;标准化,所有的质量和作业标准都是统一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小农业;技术和管理集约化,不断研发和应用新技术,不断进行管理改造,信息系统改造,才能做成规模化产业;产品和企业品牌化,消费者一看到联想佳沃的品牌就信任了,而不管它是在哪个产地产的,这才是现代农业。
  联想佳沃的渠道:
  大型商超生鲜专柜(主渠道);专业的水果零售、连锁店;联想集团的企业客户;天猫、京东等电商渠道;关键消费市场建设体验中心。
(责任编辑:王蕊)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创业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