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鹰六号平流层探空火箭箭的用途是什么?

天鹰探空火箭助力中国高空气象探测--《太空探索》2014年03期
天鹰探空火箭助力中国高空气象探测
【摘要】:正近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研制的天鹰-4B探空火箭探测系统首批次两发飞行试验连续获得圆满成功。该试验的成功对提高我国气象保障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固体动力技术服务国家安全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气象火箭优势多天鹰已成型谱化气象火箭作为对临近空间大气环境进行原位测量的直接手段,具有系统操作简单、快速、可靠,探测数据高精度
【关键词】:
【分类号】:P412.2【正文快照】:
近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研制的天鹰-4B探空火箭探测系统首批次两发飞行试验连续获得圆满成功。该试验的成功对提高我国气象保障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固体动力技术服务国家安全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气象火箭优势多天鹰已成型谱化气象火箭作为对临近空间大气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健;蔡卫东;;[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0年03期
朱宇;姜秀杰;;[J];科技导报;2010年21期
;[J];华东科技;2003年01期
冯晓;邓新建;吴玉池;;[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12期
H.L.科尔;D.W.巴根;;[J];气象科技;1982年03期
杨绍兰;;[J];浙江气象;1982年04期
刘朝晖;[J];山东气象;1999年01期
丁才君;;[J];小学科技;2006年08期
W.D.R成蹊;;[J];气象科技;1990年06期
刘新彩,崔智慧,崔炳俭;[J];河南气象;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大耀;;[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杨俊文;;[A];地球物理与中国建设——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祁建刚;李占芳;张海军;;[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李伟;李书严;陶士伟;刘凤琴;;[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郭时雍;王桂兰;孙海龙;杨俊文;陈金城;张华为;张建国;曾吉良;翟英诺;;[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冯晓;许孟会;吴玉池;;[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赵世军;姚继清;刘涛;高太长;;[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陈金城;;[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4年
李大耀;李林藩;;[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任振华;黄江平;赵春年;;[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史俊斌 荣元昭
蒲德汉;[N];科技日报;2011年
荣元昭 蒲德汉;[N];中国航天报;2011年
赵凤华?通讯员
邓怡;[N];科技日报;2008年
邓怡;[N];科技日报;2008年
邓怡;[N];中国航天报;2009年
本报特约撰稿 豫夫;[N];中国国防报;2009年
豫夫;[N];世界报;2006年
荣元昭 张美娜
汪曼莉;[N];陕西日报;2010年
丁继武;[N];中国气象报;2001年
荣元昭;[N];中国航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涛;[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王建军;[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0年
凡守涛;[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黄冬梅;[D];浙江大学;2006年
高玉春;[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李志刚;[D];天津大学;2004年
杨德强;[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林延畅;[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吴怀超;[D];浙江大学;2008年
范庆辉;[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章勇;[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张金刚;[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王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袁媛;[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丁江乔;[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杨明堃;[D];兰州大学;2012年
任雍;[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赵宇;[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郭海平;[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张华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国内航天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
航天科技四院天鹰系列探空火箭筑梦20年
发布日期:日
字体:【】【】【】
  探空火箭是进行空间探测和科学试验的有效探测工具。作为国内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从1996年起便开始依托动力优势进入探空火箭领域。这条路,他们一走就是20年。  从零开始的研制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国内探空火箭发展基本停滞,四院依然闯入了该领域。“一方面,发展总体技术一直是老一辈四院人的梦想,探空火箭是走上这条路的一个尝试;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探空火箭在国内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探空火箭总设计师彭勤素回忆道。  1996年6月,四院在41所成立了专门研发探空火箭的研究室。最初,研究室只有6名成员,分别负责总体、结构、控制等系统。这便是天鹰系列探空火箭最初的发源地。  由于四院只有动力技术积淀,因此探空火箭发展路上布满荆棘。查阅国内外资料、请教专家……这支由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组成的研发团队爆发出了无穷的能量。回想起当年的工作情景,彭勤素历历在目。“那个时候经常到外地去请教专家。由于经费有限,我们到北京的时候就住地下室,完全是一种创业的状态。”  经过不断攻关,在研究室建立的第四年,41所研制的第一枚探空火箭飞行成功。在此基础上,四院探空火箭型号不断增加。  不断壮大的天鹰家族  天鹰-3探空火箭的技术成熟度较高,被定为基本型,专门进行空间科学实验活动。四院先后发射了6次共计11发探空火箭用于高空技术演示及空间科学试验。其中,有两次探空火箭发射用于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子午工程,为中国航天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彻底打响了天鹰探空火箭的名号。  除了天鹰-3系列探空火箭以外,四院还开发了天鹰-4气象火箭,用于高空气象探测,拓展了探空火箭的应用领域。  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四院探空火箭还经历了从一级发动机到两级发动机,从无控到有控的变化,形成覆盖有效载荷3公斤~260公斤,直径200毫米~450毫米,最大发射高度为350公里的系列产品。用于“863计划”空间环境垂直探测试验项目的天鹰-3F火箭,是拥有两级发动机的无控火箭,最高发射高度为320公里。  “增加一级发动机是为了提高火箭的发射高度,增加简易控制系统则是为了满足箭头姿态要求和适应当下国家对飞行器发射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彭勤素说。  四院探空火箭目前正进行工程化发展。其中,天鹰-4系列探空火箭已发展成为集发射车、指挥通信车、气象雷达车在内的气象探测系统,被列入国家民用火箭型谱。  探空火箭事业的发展壮大还体现在人才队伍上。41所探空火箭研制队伍从原来的6个人发展为现在的近100人,从1个研究室发展为4个研究室、13个专业的中天火箭事业部。  前景广阔 未来可期  2014年,“90后”大学生成立一家民营航天公司,引发了社会关于民企进航天的讨论。在杨军看来,民企进入探空火箭领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这对四院探空火箭的长远发展来说利大于弊,“引入市场竞争对我们的观念革新十分有好处,可以增加我们的发展紧迫感。”  面对不断增加的市场竞争压力,41所一边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一边在降低成本方面下工夫。研发团队坚持“一次设计、一次发射、一次成功”的理念,不仅推动了技术的飞速发展,还大大节省了研发成本。  此外,杨军指出,推动产品标准化、模块化发展也是降低成本的重点工作。“现在用户较少,基本都是专门定制,成本较高。如果实现了载荷接口的标准化,那么就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降低成本。”  41所探空火箭的国际化程度近些年也得到长足发展,先后与瑞典等国家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目前,四院探空火箭的年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这在杨军看来还远远不够。面向“十三五”,四院探空火箭提出了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到1亿元的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块产业会越来越大。”杨军说。来源:《中国航天报》
版权所有:国家航天局 承办单位: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
E-mail: webmaster@  胡振宇:平时大家看到的火箭多是运载火箭,要把卫星运到轨道内,而我们做的是探空火箭。简单来说,一个不会掉下来,一个会掉下来。
  记者:探空火箭的定义和用途一般是什么?
  胡振宇:探空火箭是30至200公里高空的有效探测工具。与运载火箭相比,它体型更小,通常长度不超过10米,是在近地空间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火箭。
  记者:很多人都在想,一个20岁出头的大男孩,怎么会和“火箭”、“企业创始人”的字眼捆绑在一起。
  胡振宇:我高中偏科,化学之外的课经常睡觉。业余时间都在家做炸药实验,炸伤过手。
  创业 大学时是“火箭小子”
  记者:后来怎么迷上了火箭?
  胡振宇:上了大学,还是很喜欢化学,包括炸药和航天,后来通过其他爱好者接触了火箭,火箭的燃料和炸药有相通性。大二时,通过论坛我参加了科创航天(国内最大的航天爱好者组织),我做过三次实验,前两次都失败了,第一次是因安全问题被叫停,第二次差太远,直接爆炸了。去年7月终于发射成功了。
  记者:你的公司有多少人?
  胡振宇:目前就三个人。有六年机械工作经验的吴晓飞,还有清华大学的博士严丞翊。我负责燃料、接待媒体、管账和打下手。
  记者:目前运转如何?
  胡振宇:已经获得第一份订单了,争取近期出成果。另外有一笔三百万的投资快敲定了。
  记者:目前国内探空火箭服务是谁在做?
  胡振宇:据我了解只有一家国企,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一家研究院,他们每次发射的报价300万。我们计划三年内出正式产品,要比天鹰里规格最大的火箭飞行高度高50公里,载重多15公斤,售价要比它低100万人民币。
  困难 游走在政策灰色地带
  记者:在中国,航天技术牢牢把控在政府手中,国内对于探空火箭并没有明确的管理条例。
  胡振宇:这也是我在找风险投资时,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刚开始注册公司时,我也很担心政策上有限制,我之前的几次发射,也都没有拿到批文。做实验时我们联系过多个军区和空管局,但没人理我们。在中国,航天都是从上向下命令,从没有我们这种从底下向上申请的。他们说“没有办法批准你,但是也没有条文禁止你。”这就是个灰色地带。
14-07-2814-07-2714-07-2714-05-1914-03-0713-09-13航天科技四院天鹰-3F探空火箭发射前的12个小时_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
航天科技四院天鹰-3F探空火箭发射前的12个小时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字体:【】【】【】
一下午两点,烈日当空,中科院海南探空部发射场的场坪上几乎找不到一处背阴。干燥的水泥地面泛着白光,温度已达40多度。一点也看不出,1个小时之前这里曾经雷雨交加。在离场坪200米的地方,杨军正带着发射架装置组的队员铺设电缆。晚些时候,发射点火的指令将通过这条电缆线发送给发射架上的火箭。离发射还有不到12个小时。届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研制生产的天鹰-3F探空火箭,将把&863计划&空间环境垂直探测试验载荷运送到指定高度,从而完成它的使命。越到最后时刻,身为天鹰-3F探空火箭试验队队长的杨军越不敢放松。他事无巨细,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检查。20分钟过去了,电缆线被顺利拉到了发射架下方。来不及歇息,装置组成员立即动手将电缆线接上发射架。组长赵宪斌身先士卒,一丝不苟地穿线、绑线。这位研究员干起活来,像一个技术高超的工人。之前的发射任务都要留20多天的准备时间,而此次只有11天,因此连续作战成为试验队的工作常态。长时间的户外工作使得赵宪斌皮肤黝黑,但他从不介意,甚至还开玩笑说:&我们组的人都黑,特别好认。&在太阳的暴晒下,发射架的铁片慢慢变得烫手,队员们的上衣也被汗水浸透。但他们丝毫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这还不算最苦的,他们曾经在温度高达60度的发射架基座里边连接电线。刚下过雨且有微风的今天,已经算舒服的了。二下午5点左右,火箭转场开始。之前一直&深居闺阁&的天鹰-3F探空火箭飞行箭闪亮登场。天鹰-3F火箭的箭身长度约为9米,最大直径为450毫米,有两级火箭发动机。身量虽然较小,但它却能把100斤重的载荷运送至300公里的高空。转场队伍声势浩大。有拖车、有滑轮车,还有在两边推车的试验队员,如出征一般,&众人齐力划大船&,队伍开赴发射场坪。下午的太阳少了几分热烈,多了几丝温柔。它发出金黄的光芒,照在了通体亮白的天鹰火箭身上。下午5点30分左右,火箭运抵发射架。此次发射采用的新型发射架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大、性能最优的探空火箭发射装置,导轨长度达12米,可自动调节俯仰角和方位角,数据可实时传输到计算机。新型发射架采用倒挂式发射方式,即火箭从导轨下边发射出去。因此火箭上架方式也由吊装改为装填。拉起、固定、调整前后&&虽然是第一次使用该发射架,试验队员们却表现得技术娴熟。不多时,火箭装填完毕。白色的天鹰火箭静静地躺在蓝色导轨的&怀抱&里,等待着最后的发射时刻。三晚上11点,夜空中群星闪烁。这是一个安静的夜晚,但试验队员们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夜景。场坪上,外置音响不断传出的工作人员口令,是这个忙碌现场的最佳写照。其中有一个娇小的身体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天鹰-3F探空火箭总设计师彭勤素。在试验队员眼中,彭勤素是一位极为严谨认真的总师。在此次任务中,她曾经因为0.3欧姆的阻值异常而开展整个系统的排查,直到将异常值降到0。副总设计师卢睿则是一个乐观坚强的人。几天前,卢睿在工作中不小心伤到了脚,简单处理后,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发射前一刻,查看口令表、检查各岗位准备情况,忙碌的他一直没停下。面对别人的关心,他总是露出朴实的笑容:&没事。&在队员眼中,杨军、彭勤素、卢睿不仅是领导,更是值得尊敬的前辈。他们是41所最早从事探空火箭研究的6个人中的3个,已经为探空火箭事业付出了整整20年的心血。忙碌的一天悄然逝去。凌晨1点16分,火箭开始缓缓起竖,从0度到87.3度,箭头逐渐远离地面,直指夜空。发射前的最后一个程序完成了。试验队员们陆续离开场坪,前往指挥大厅。杨军最后一个离开,在走出大门前,他转身看了一眼蓄势待发的天鹰-3F火箭,随即钻入已经发动的汽车。火箭发射进入倒计时30分钟。接力棒来到了发控室,火箭发射前的最后检查、最终状态确认及点火发射都在这里完成。倒计时5分钟,指挥权从指挥大厅移交至发控室,试验队员熟练地进行各项箭地交互动作,倒数第90秒打开点火电源,第85秒打开点火保险,第60秒启动点火程序&&&10、9、8&&&最后10秒倒计时响起。发射场内的时空仿佛静止了一般,唯有闪动的倒计时数字还在显示着时间的流动。当数字显示&0&的时候,巨大的轰鸣声响起,耀眼的火光拔地而起直刺苍穹,撕破了漆黑的夜空。天鹰-3F探空火箭踏上了它的璀璨征程。(魏京华)
相关报道:
电话:010-
传真:0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
监事会邮箱: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衢州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13版:时事报道·看点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衢州新闻·实用
第03版 奔跑起来吧,我的衢州!
“90后”男生开公司造火箭
已获首份订单,预计把火箭市场价降低100万
    发射高度4公里,2013年7月,在内蒙古科左后旗的一处荒漠,胡振宇成功发射第一枚由大学生自制的探空火箭,引起媒体和科研院所的关注。  胡振宇出生于1993年2月,目前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3年成功发射一枚自制探空火箭之后,胡振宇在某电视节目中公开公开了其注册了一家航天公司的消息,这也是中国首家航天产品制造的民营公司。  在胡振宇的“翎客航天”出现前,国内火箭领域始终处于国企垄断状态。“市场垄断、开发成本高、政策态度模糊”,有意者不愿探步向前。  但胡振宇并不畏惧,这个“90后”闯入了被垄断的火箭市场,当然,“闯入”也意味着寻找出路。  兴趣&参加航天爱好者组织  记者:你的火箭和我们印象里的火箭有什么不同?  胡振宇:平时大家看到的火箭多是运载火箭,要把卫星运到轨道内,而我们做的是探空火箭。  记者:探空火箭的定义和用途一般是什么?  胡振宇:探空火箭是30至200公里高空的有效探测工具。与运载火箭相比,它体型更小,是在近地进行空间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火箭。  记者:很多人都在想,一个20岁出头的大男孩,怎么会和“火箭”“企业创始人”的字眼捆绑在一起。从学工商管理到做火箭,跨度还是很大的。  胡振宇:是的,大二时,通过论坛我参加了科创航天(国内最大的航天爱好者组织),我做过三次实验,前两次都失败了。  记者:你在2013年7月终于发射成功了?  胡振宇:去年7月发射之前,科创航天开会讨论过,有成员说我技术不过关、设计不合理,飞上去一定会掉头、爆炸等等。说实话,发射前我压力特别大。  目标&把火箭市场价降低100万  记者:毕业后怎么会想到开公司,而不是继续搞研究或在相关单位任职?  胡振宇:国企和研究所也有机会进,但进去就要做被分配的课题,没有自己做项目的自由。我想给自己打工。  记者:现在公司有多少人?  胡振宇:目前就3个人。有6年机械工作经验的吴晓飞,还有清华大学的博士严丞翊。我负责燃料、接待媒体、管账和打下手(笑)。  记者:目前运转如何?  胡振宇:已经获得第一份订单了,争取近期出成果。另外有一笔三百万的投资快敲定了。  记者:你们公司的客户一般是哪儿的?  胡振宇:一般科研机构和高校比较多。  记者:目前国内探空火箭服务主要是谁在做?  胡振宇:据我了解只有一家国企,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一家研究院,他们每次发射的报价是300万。  记者:你觉得这是机遇?  胡振宇:对他们来说,探空火箭一年只有几千万的盈利额,鸡毛蒜皮,但这个数字对小公司是很可观的。  记者:你们预计制造的火箭,与市场上的相比有什么明显改善?  胡振宇:现在市场上的就是天鹰系列探空火箭,我们计划三年内出正式产品,要比天鹰里规格最大的火箭飞行高度高50公里,载重多15公斤,售价要比它低100万人民币。  据现代快报
版权所有 衢州日报社 合作伙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鹰三号探空火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