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阴阳和合的状态破和合僧是什么意思思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通道合的人才会有机会做朋友吗?我平时喜欢眼睛,风水,阴阳,算命,研究奇门遁甲_百度知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通道合的人才会有机会做朋友吗?我平时喜欢眼睛,风水,阴阳,算命,研究奇门遁甲
算命,我想的是知足常乐,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和我相同爱好的人,志通道合的人才会有机会做朋友吗?我平时喜欢眼睛,风水物以类聚,阴阳,研究八卦,研究奇门遁甲,就这样,我一个朋友也没有,人以群分,我身边的人每天想的是怎么挣大钱
可以建个QQ群或微信群,多交流,发出来,朋友就多了。但只想着不花钱白算命的人就不要加了,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加进来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你是没有碰到,我也是这些
奇门遁甲术,古怪奇特,变化无穷,厉害的可以呼风唤雨,他也有不好的地方,只是你还没有真正了解它,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更多公众号:saigezixun333赛鸽头条新闻,每天为全国各地鸽友发布最新鸽界新闻、动态、经验、训养、治疗。「全国顶尖鸽界自媒体」最新文章对这篇文章不满意?您可以继续搜索:百度:搜狗:感谢您阅读【经验】鸳鸯眼与阴阳眼,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不合是什么意思?八字不合怎么办?
八字不合是什么意思
合八字,中国旧时婚俗。媒人提亲获女家同意后,双方互换庚帖,根据双方出生年、月、日、时和属相推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谓之合八字。八字不合即是指双方出生年、月、日、时和属相推算相克的意思。
八字不合怎么办
几乎天天有人问我:&陈教授,某某大师说我和男朋友属相相冲,他家人反对我们在一起,怎么办?&
&陈教授,某某大师说我和女朋友八个字只有四个字相合,说是将来婚姻不好,于是她家人反对我们来往,怎么办?
。。。。。。
听到这些,着实有些同情这些人。我在文章中反复说过:合八字不能只看属相是否相合,也不是看八个字有多少个字相合。。。。。。可有些人还仍然相信那些&大师&的话,活活拆散了一段情缘。
所以,我会对这些人说:要知道怎么办,得重新合看你们双方的八字测婚姻,才能知道的。有的人很明智,请我重新测算,我按照科学的合婚之法,实事求是地分析给他们听,让他们清楚明白。有的人患得患失,只好听从家长的安排。还有的人只想得到,不想付出,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
恋爱和婚姻是由时间、地点、人缘所决定的,改变其一,结果就会有变化,所以恋爱和婚姻并不是完全由命中注定的。有的人误以为完全是命中注定,坐等婚姻的到来,自己交往面有限,又觉得相亲丢人,网络认识的也不可靠,于是好的机缘错过。但有的人相反,见到差不多的异性就交往,也不管合适不合适,胡乱恋爱,胡乱上床,甚至对方还在婚姻中也在所不惜,这样一是容易错失真正的姻缘,还让自己过于随便,为将来的恋爱和婚姻失败埋下伏笔。还有的人不懂得其命运的规律,自以为是,又特别自恋,不懂得珍惜,也同样会错失机缘。
人们都在说,婚姻是靠缘份的,这是不错的,但缘份也是需要争取的。一方面,缘份会有好有坏,这就需要人为地去多争取机会,明智地去比较,去选择,而不能见一个爱一个,这样也许得到是不合适的缘份,错失的是真正的好缘份。另一方面,由于商业社会物欲横流,情爱泛滥,爱情婚姻不稳定,这也需要人为地去珍惜缘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否则也会错失不再有的好缘份。
但由于人各有命,命运规律会导致恋爱婚姻不顺,那么只有尽可能知道自己命运的走势,珍惜自己恋爱婚姻最好流年的缘份。还有,人们交往也会有限,也许碰不到自己最好的姻缘,这就要通过姓名、居家风水、心理风水等调整,力求改善两人之间的相处的融合度。
因此,当知道自己与恋人或与配偶的八字不合时,一要找真正懂的人确定是否真的不合,二是要看双方由于命运的规律,婚姻不可能十全十美,双方若有婚姻缘份,还是要想办法进行改善。如果确实没有婚姻缘份,也没法改善的,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要想帮人合婚,首先必须懂得真正的命理,真正的合婚方法,不能只看属相或,也不能看八个字有多少相合,而是要具备以下命理知识:
一、正确判断八字的格局和用忌神,这些判断错就会全盘皆错。
二、正确确定八字的恒星和婚姻星,而不是看什么婚姻宫,更不能看什么地支藏干。
三、真正懂得合婚需合哪些,而不是胡乱进行。
四、真正懂得八字、大运、流年的作用关系,看两人是否有同步的婚姻信息,如果不同步,是不可能有夫妻缘份,如果同步,确定下结婚年份。
五、看婚姻是否美满,需怎样改善等。
八字不合实例分析
网友:&本人女日早上八点左右(阳历)。男友日(阳历)时间不清楚。请帮忙测,谢谢,如果不合该如何处理,谢谢!&
八字分析:你的测算的结果是:以下是您的生辰八字测算结果:
坤造:乙丑 辛巳 癸酉 丙辰 1岁运
大运: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您的八字性格分析:
总是给人快乐的感觉,个性乐观开朗,善辞令。为人有点任性,外柔内刚,进取心强。不喜欢受人 束缚,自尊心强,不服输。
脑筋敏锐,安静和平的生活态度,迷人的个性,心胸坦白,善良,使所有人对你锺爱。来自有势力的朋友和感情之联系方面之利益。有把好运和成功看得太轻,而视为理所当然的倾向。
您的八字命造简批:
经商下海做生意
要注意预防眼睛方面的疾病,容易近视
人际关系:可以受到配偶或配偶手足的帮助。
有组织领导能力,精明能干,能成大事,享有声誉。
喜作领导,不喜受他人支配,有威权,不易屈服,适合从政或管理工作。
但刚愎自用,喜欢大权独揽,造成下属有怨言,应注意避免,多纳忠言为好。
其人温良恭俭,信守公德和传统,待人亲切,乐善好施,富于同情心。
命中有贵人相助,能得上司或长辈赏识提拔,遇难呈祥,逢凶化吉。
子女品行端正,有上进心和事业基础,老运得安乐荣华。
子女相貌敦厚,性情和顺,孝顺父母。
头胎多易生女,命主与子女的缘份深。
受祖上福荫,出身殷实家庭,幼年生活快乐,平安福禄。
勤俭之家,双亲富贵,得父母之福荫。
为人诚实,讲究信用,注重原则性,钱财节俭,有理财意识,不乱花钱。
为人质朴低调,穿着朴素而不喜雕饰,无夸夸其谈之风。
智商高,善于思维,遇事必追根究柢,富钻研精神。
性格有时显孤僻,清高不群,内心敏感多疑,注重面子,自尊心强。
适合哲学家、医生、明星、星相命理学家、理发业。
为人心直公平,一生口便舌能,有藏衣禄,平稳足用,六亲冷淡,须事不中,为人平等,不贪不取,晚景旺相,女人助夫兴家立业之命。
聪明伶俐,意志强固,目中无人,衣禄光辉。
适合的职业:实业家、政治家、中介人、教员、矿业。忌木类。
应该注意年限:十九岁,廿七岁,卅六岁,卅九岁,六六岁。&
因为你男友生日时间不详,无法测算出八字。
不过,不管两人八字是否相合,双方之间的感情与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感情不好,相处起来太多矛盾,即使八字相合,日后生活也不一定会幸福。希望你们能多多沟通理解,培养良好感情,这样才能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祝你们生活幸福,感情甜蜜。
关于合八字的精辟论述
◎ 千人的八字中,夫妻结合多在于日柱位相互缘合。   
◎ 年柱天冲地克的夫妻多吵闹,合八字但可得聪明贵子。   
◎ 相貌相似的&夫妻相&一般感情好,恩爱不离身。   
◎ 相貌身材差异大的夫妻生育的小孩比较漂亮。   
◎ 八字差的一方往往有缘合弥补命造的一方出现相合。   
◎ 八字强的一方往往有命弱的一方来干扰拖滞好命。   
◎ &一见钟情&就是人体信息&密码&的沟通&磁合&。&
◎ 伤官之命伤夫不是命硬伤人,而是易沾上&相同因素分离的人&。   
◎ 促成婚姻的&沾合济&是&天地红娘&还是&人工合成&?   
◎ &合八字&如同&择日开刀&要想解开人体的&密码&能成吗?   
◎ 合八字的目的是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命运有两点&&   
◎ 道德教育&&仁慈之心多做善事,从心灵深处求得平衡的心态。   
◎ 改变环境&&环境是直观感应,对人体心灵有辅助平衡的作用。   
◎ 提倡以德为怀,和谐社会,就是培养人的好心态。   
◎ 有先天才有后天&&
八字合不合其他信息
男女合八字若仅以年柱为重,一再嫁之女命,如按&三元男女合婚定局表&来嫁夫,或避开&从来白马怕青牛&&&之类的说法来嫁夫。或按&男女婚配年表&来嫁夫,就能成为夫妻谐老的美满婚姻而改变克夫再嫁之命的话,预测这门学问岂不是不可信?   况且世上没有一个人能拿着&男女婚配年表&去找对象的,凡此种种纰漏,不能自圆其说。皆因学术不精,把活泼纷繁的人生教条化,书本化,执一偏而概全体,即误人良缘,又误人子弟,万不可信也!   所以若论男女合八字,一看祸福是否相同,二看五行是否互补,三看日干阴阳相配,四看柱中干支会合!
八字不合小结:以上是八字合不合的相关资料,&八字&合婚除属相外,还涉及五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古人认为,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与五行有关,或是木命,或是金命&&可以根据&生辰八字&推算出来。合婚时的男女命相,宜相生,忌相克。更多合八字有关资料请到八字网查阅。
看过这篇文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八字不合相关文章:
网友阅读最多的文章:
推荐文章列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和合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神名。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和合的合,指结合、融合、合作。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
&1辞海对和合的解释
2和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
5玄门法术中的和合
1 、辞海对和合的解释
  和合:中国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神名。常画二像,蓬头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谐合好之意。旧时民间举行婚礼时,每喜陈列和合像,以图吉利。也有在厅堂中常年悬挂者。又据《西湖游览志》:“宋时杭城以腊日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着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万回。”原为一神,后改为二神,称和合二仙。  
2 、和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
  著名哲学家、中国思想史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重视研究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对天人合一思想作了深刻剖析,他指出:“合有符合、结合之义。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统一可以说是同义语。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立的双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对当前开展的和合文化研究,张岱年先生作了充分肯定。他说:“近来许多同志宣扬‘和合’观念,这是有重要意义的。  ‘和合’一词起源很早。用两个字表示,称为‘和合’;用一个字表示,则称为‘和’。……许多不同的事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谓之和,和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和实生物’,和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张岱年:《漫谈和合》)。  
  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先生十分重视中华和合文化中的和谐观念,并对此作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争取“和平共处”,必须实现“共同发展”。要达到此目的,就要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扩而大之,就是要调整好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的关系。  同时也要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在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中,为我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和谐’观念的资源。”(汤一介:《世纪之交看中国哲学中的和谐观念》)汤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和谐观念由四个方面构成,“这就是说,由‘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普遍和谐’的观念。”(同上)汤一介先生认为这四种和谐构成的“普遍和谐”观念,即是“太和”观念。所谓太和,《周易·乾·彖辞》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即是说,天道的大化流行,万物各得其正,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
4、 文化历史
  “和合”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广泛而久远的影响。  关于“和”的概念,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已提出。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婴指出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这就是说“和”是一种由不同要素所构成的和谐状态,就像鱼、肉掺和水、火、盐、梅等,经过厨师的烹调与加工而成为另一种新质的食品存在状态。同时,晏婴还指出“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其意是指:如果以水加水,仍然是水,构不成佳肴美食,谁愿去吃呢?同之,琴瑟如果只弹奏一个音符,没有其他音符相配,终不能组成悦耳动听的乐章,谁又愿意去听呢?可见“和”不是相同要素的相加与聚合,更不是单个要素的存在状态。  晏婴之后,思想家史伯进一步地深化了“和”的概念。史伯说:“夫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可见,“和”这一概念包含着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说“和”是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是万物存在的基础。  随后,先秦时期的“和”被赋予了“合”的含义,从而出现了完整的“和合”概念。《国语·郑语》最早出现“和合”一词:“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该文记录了殷商朝官员——契为使平民百姓安身立命。遂将五种不同的人伦之教加以融合,实施于社会。契之所以能流芳史册,就在于他能和合五教。由此可见,“和合”表明的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合”联用,不仅突出了不同要素组成中的融合作用,强调了矛盾的事物中和谐与协调的重要性,而且从此以后,“和合”成了不同要素融合最为理想的结构存在形式,普遍受到各派思想家的推崇和重视。从此,“和合”这一传统哲学概念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广泛而深入地融合于中国文化之中。  如中国文化奠基初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学就是对殷周时代礼乐文明的“和合”;隋唐时期,禅宗的出现,便是佛教与老庄理论及魏晋玄学相“和合”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和合”的产物”,惟其如此,中国文化才能如此地源远流长,充满活力。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儒、道、释等历经诸多历史阶段的流变,成为三股宏大的思想文化洪流,有力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民族性格,给中国一切文化科学艺术,包括园林文化以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5 、玄门法术中的和合
  玄门法术中的和合是使用一些中国传统的玄门法术让有情人结成姻缘,正规的和合术是比较繁琐的,著名命理学家于大有老师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和合术:把你希望增强关系或联系的人的名字(可以多人)写在纸上,找到一棵含羞草,把这张纸跟含羞草接触,这含羞草就会把叶子合起来把纸夹住,然后用红线把含羞草跟写着名字的纸绑起来,放在枕头下就可以了!(在做的时候要想好希望得到的结果)。
&&&&& 和&合&理&念
和合理念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生命的最完美最完善的体现形式。“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1 源远流长
2 文化传统
3 文明影响
4 积极意义
5 现实作用
6 共赢共荣
和合理念 - 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和合”一词最早出自《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和合的最初含义是指协调各种关系,各种规范合治理国家的方式。《国语》、《管子》、《墨子》都提出过“和合”范畴。《周易》也讲“阴阳和合”,孔子讲“和为贵”,老子讲“知和日常”,《易传》讲“和合太和”。“和合”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它纵横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横摄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之中,因此它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有生命力的体现形式。
和合理念 - 文化传统
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和”或“和合”的论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时期基本形成。随着 “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国的原创文化也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合”形成儒、道两大显学,并且在两汉之际“和合”地接纳了由印度原创的崇尚“因缘和合”“圆融无碍”的佛教文化。因缘和合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和合”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并成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则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
钱穆先生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认为西方文化似乎冲突性更大,而中国文化则调和力量更强,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国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的特性。
和合理念 - 文明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践证明,人的行为哲学思想核心是“和合”理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理念。
“和合”思想是从人们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集中了人类行为科学的全部智慧。“和谐”、“和平”、“祥和”、&“和睦”、“和善”、“和蔼”、“和气”、“和解”; “合情”、“合理”、“合法”、“合格”、“合适”、“合作”、等等。这就是古老的中华传统思想所提倡和指引的主体思想。人们常说的“和为贵”&、“和气生财”、“劝合不劝分”等,都源于这一思想。“和”是一种文化,是“仁”的表现,显现人的素质和修养,只有具备一定素质和修养,做事才能合法度;“合”取其结合、融合到一起,共同,合作的意思。这里仅以“和谐”与“合作”具有和合理念标志性意义的词语加以阐述。“和谐”是前提是保障,“合作”是目的。&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教育、体育,还是工农业生产、企业管理、经贸往来,我们每完成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应该说都是在和合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体现着和合理念的成果。效益与成果的产出是和合理念的“和谐”&与“合作”行为过程的统一。或者说,任何社会实践和劳动成果的取得都是“和谐”“合作”的结果。而“和谐”作为合作的基础,是社会人文环境的一种氛围和状态。实现这种状态就是解决矛盾、化解危机和纷争、实现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过程,满足这个条件的过程就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合作”作为生产方式也是有条件的,起码是在利益均等原则下才能实现。人们希望世界和平社会和谐,通过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满足人们的新期待新要求。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变迁中,人们认识到“和合”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生产关系和生活秩序需要和谐;实现工农商贸的生产经营、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需要合作,实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更离不开合作。如果我们把“和合”理念作为一种理论,那么其来源就是人的社会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和合理念 - 积极意义
和合理念,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理念。&和合理念,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和合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必备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合理念,是科学技术发展创新所必须的基本的行为表现。&和合理念,是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基本的思想基础。&和合理念,是化解矛盾争纷、消除危机、战胜自然灾害唯一有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和合理念,是跨越地域不分种族的人性本原,也是人类追求幸福智慧的普通表现和最高境界。
和合理念是诸子百家关于行为科学的集合
有关教育促进人积极向上的学问很多,无论是诸子百家的学说,还是宗教信仰,都是鼓励人们积极进取,或行善积德,慈悲为怀,或博爱天下,或勤劳好学,等等。&“和”的表象彰显人的素质和修养
行为上的“和”,是自身素质和修养的体现。“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由孔子的传人掀起了向世界传播的新高潮;“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合一思想依然教育激励着华夏儿女。尊师重教,注重基础教育的基本国策正在使民族走向复兴,也必将为“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和”有中庸之意又不同于中庸之道
“和”有调和折中之意,结束战争或争执,实现和平,需要调和。这必然让人联想到中庸之道。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之道的核心,强调的是中和与平衡,对什么事都不偏执.不偏激,不走极端。中庸就是在矛盾两极间找到最佳途径.在诸多可选择的可能性中取得最佳的,最合情合理的选择。&孔子中庸观的要义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过犹不及”,也就是主张执中以致和,无过无不及,使矛盾双方达到和谐统一。中庸,并不是反对竞争。儒家既主张和为贵,也不排斥竞争。和是有原则地和,以和为主,以竞争为辅。和是目的,竞争是手段,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取得和。竞争需要人和,人和更有利于竞争。和合理念在人们的心里默默地形成,在行为中自觉发挥作用&和合理念是行为科学。人类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人本思想,在民族文化的教育下通过人性的彰显自然地表露出来。只有和谐、合作人类才能实现心中的美好。&&分工合作,合中有分,分是为了更好地合&合作,散见于各项实践活动当中,浸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合作的内容囊括了各个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似乎在加快。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传统的生产方式显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而古老的思想理论、伦理道德却依然还在传承着,并被不断赋予时代内涵。&和合理论是关于实践的行为的理念,是发展进步的理念,是取得成功完成实践活动收到预期效果的理念&人们社会实践的领域不同,分工必然不同,分工细是为了成效高。而最终取得成果都是合作的结果。因此,合作是挖掘人类智慧和创造力所必须的,也是唯一的行为方式。&炎黄子孙对和合理念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其成效将不断显现。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对人类的贡献。
和合理念 - 现实作用
家和万事兴。这是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齐家之道。百年前中国贫弱时期的这句话还囿于家族、家庭的小圈子,我们还陶醉于偏安一隅的香格里拉式幻想中。而现在的中国,已经越来越成功地以自己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影响和感动着整个世界。我们心中“家”的概念已经升华,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构成了一个大大的家。家和,就要全世界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家和,就要因不同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而形成的意识观念和政治制度相互包容、相互依存;家和,就要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合作交流对话协商等和平手段解决一切矛盾。家和,所追求的是一个和平、合作进而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和谐美满的新世界。
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向全世界阐释了中国政府致力于和平复兴中华民族,构建“人人享有发展”的和谐世界外交思维。倡议所有国家,不以武力或以武力威胁来实现自己利益;所有国家和民族,不能把自己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利益之上。加强南北对话,推进南南合作,消除不公正国际秩序带来的发展矛盾,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平衡。世界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合作,世界需要和谐。&
无数的事实证明,当世界事务完全操纵在几个大国手中时,当各国各地区的发展严重失衡时,当少数国家企图依靠其强制力量推行个人主张时,这个世界就会滋生许许多多的矛盾、纠纷,甚至是冲突、磨擦。世界需要多极化,就象生物需要多样性。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意识观念和政治体制,构成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这是个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世界,和谐共处是维系人类文化生态平衡的支点。&整个世界都在为中国的迅速复兴而震撼,尽管还面临许多挑战,但中华的复兴已经势不可挡。历史上曾有多次大国的崛起与矛盾冲突甚至战争相伴,但中国政府向全世界人民坚定地表示,我们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构成威胁,我们需要和平,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能力让全世界相信,中国永远都是一支和平的力量,中国的强大就是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壮大。&近年来,中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交流,中国政府以协商对话方式解决彼此矛盾的理念,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与东盟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正以互利共赢加强沟通取长补短的实际行动,一步步走向纵深、走向全面、走向成熟。中国也以前所未有的气度采取直接行动,大力支援亚非等最不发达国家,这是中国政府决心走和平发展之路,让全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直观体现。
国家之大,不在于她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也不在于她的财富与技能,不是向世人昭示自身的强壮。国家之大,在于她胸怀博大,站在全球角度心系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自身利益融合与所有国家利益之中,为全世界的共同发展负起责任。我们的国家正在“长大”,我们的民族正变得越来越“大”。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我们从来都没有感觉,世界距离我们是如此之亲、如此之近,天涯海角如咫尺。人类因智慧而富有,中华的复兴,需要向所有发达国家学习,这是我们发展的动力所在、智力之源。我们致力于中华复兴的同时,不能忘记那些还在贫困中苦苦挣扎的朋友,因为我们也曾同样的贫困。和平,是共同发展的前提;合作,是推动发展的基础;和谐,是确保发展持久稳定的时代背景。中华民族的和合理念,正在伴着中国复兴的步伐,走向全球,点亮世界的和平与和谐。[1]
日,中国社会各界200多人来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他们要在这里迎接在海地大地震中遇难的八位中国维和警察灵柩回家。&维和行动和一般军事援助不同,后者是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帮助对方打仗,但前者却是为了消除冲突、构建和平的世界环境。自1989年以来,中国共参与联合国组织的24次维和行动,到2004年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赵磊博士说,倡导世界和平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赵磊说:“中国人维护和平不是一句虚话,也在承受代价,也在承受血与火的考验。”&事实上,和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关键词。1949年新中国创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了中国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牛军教授解释说:“建国之初,(中共)面临着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加上朝鲜半岛、印度支那半岛也是战争烽烟不断,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局面下,中共中央提出了要维护‘独立自主’和维护‘和平’这样一种外交指导方针。”&然而,中国人对和平的善良愿望却常常遭到误解。特别是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高,不断有人用犹疑的目光打量中国,这个东方强国会不会走向霸权主义?中国的崛起会不会成为其他国家的威胁?赵磊博士说:“(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这两个理论同时存在,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这种复杂情绪,(他们)觉得你是威胁,是觉得你强大;同时(他们)觉得你会崩溃,是觉得你弱小。”&赵磊认为,外界对中国的种种担忧甚至是畏惧,大多源自对中国的陌生。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中国庞大的国家规模,使得她发展的中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对国际秩序产生影响。&赵磊说:“中国有一个特点,960万平方公里(领土)和13亿人口加在一起,导致一个结果就是,中国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国际和国内的动因,同时还会产生国内和国际影响,没有什么事情孑然是国际的,没有什么事情孑然是国内的。”&举例来说,近年来国际上有人以资源与环境问题为理由,继续散布“中国威胁论”,就是在臆断,当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面临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时,会不会依仗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对其他国家资源进行掠夺。&1993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02年,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要把可持续发展摆到更突出的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赵磊博士说,一个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国家,能够以和平手段挖掘自身资源、发挥自身潜力,实现国家稳定和建设富强国家的目标,这本身就是对国际和平的贡献。&赵磊说:“中国现在的能源需求确实在不断地上升,这个也导致了国际社会的一些疑虑。中国首先从自己来说,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这个能源需求不断提升的话,不仅国际社会承受不了,中国自身也承受不了。”&2005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全面系统地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构想,呼吁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事实上,中国领导人所倡导的这种“和平发展”、“互利合作”的“和合理念”,体现着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精髓。美国著名学者乔舒亚·库珀·雷默曾用“淡色中国”来形容中国的形象。“淡色品牌”是营销领域的一个概念,认为世界上最能征服人的品牌都是象征着融合、和谐的白色。乔舒亚认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淡”的意味,甚至汉字“淡”也是同时包含了“火”和“水”,这种化矛盾为和谐的理念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共中央党校赵磊博士说,这种“和合”文化理念无疑为各国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赵磊说:“‘和合文化’就是一种包容、多元、开放的文化。这种文化针对的是目前国际关系中的主流话语(体系),就是机械、二元、思维对立的模式,就是世界上可以一分为二、非此即彼。比如说,典型的‘民主和平论’,类似于这样的理念还有‘文明的冲突论’。这样的思维不利于国际社会和国际秩序的稳定。”&近30多年来,关于中国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但有一点人们应该看到,那就是中国从来不想把自己的模式强加给别人,并从自己的发展中帮助别人,这里既有经济社会欠发达的非洲国家,也有在金融危机中面临主权债务危机的西方国家,甚至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经济强国。
随着时间推移,世界上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步认同和接受中国的这种“和合理念”,也开始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和平崛起。意大利民主党主席罗西·宾迪女士认为,只有合作,才是彼此之间真正的相处之道。&罗西·宾迪说:“当世界上诞生了一股新生力量后,(人们)本能反应肯定就是担忧。我觉得唯一一个克服担忧的方式,就是与这股新生力量进行合作,建立友谊,而非制造威胁。意大利政府的对华战略就是与中国合作,建立友谊。”& [2]
和合理念 - 共赢共荣
人类的文化不是一座静静的山脉,而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只有不同的文化支流相互交汇、相互撞击、相互融合,人类文化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为了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在和合理念的影响下,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多边的交流与合作,用积极的文化思想传播和行之有效的综合实力影响感动他人,不能任由文化霸权的国家肆无忌惮地搞单边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交流的本质是灵魂的交流。当然,如今讲的文化交流更多时候是指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出版,也包括体育竞技和相关的文化产业等等,通过文化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吐故纳新,取长补短。这样做,不仅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而且还会增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有利于人类的和平与进步。全球化的发展为不同文化之间互相理解和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中国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各国的发展经验和文化之长,努力吸收其它文明的优秀成果,并通过创造性的转换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同样,要构建和谐世界,首先要取得国际认同,寻求和拓展共同利益。当今世界总的来说,各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各国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特别是在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
我们不仅要承认有共同利益,而且要努力去增大共同利益。&建设和谐世界需要一个比较坚实的国际合作作为基础,要维系这样的国际合作离不开国际的法律和制度,而联合国正是一个制定国际法的非常重要的平台。构筑和谐世界需要积极参与各个层面的全球治理。不仅需要主权国家作出积极努力,还需要发挥国际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要提倡包容的精神,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有多少成熟的经验,也要容忍别的国家采取不同于自己的做法。国家部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涉及国际大事,应尽可能达成最大的共识,不同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应互相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发展。我们要强调共同安全,任何国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安全利益而罔顾他国的安全利益。[3]
&&&&&&&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
人和观念与爱有等差
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和合观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成员保有普遍的尊重和敬爱,实现人际温馨协调的伦理环境和道德氛围。如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为贵等。但和合观念所凸显的道德普遍性同时也伴随着道德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不仅体现为程度的差别,而且体现为等级的划分(第二节将详论宗法等级,本节仅涉及前者)。孔子对仁的规定继承了《国语·晋语》中爱亲之谓仁的思想,视血缘亲情为仁&&&的根本,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是对父母的敬爱,悌是对兄长的敬爱。孝悌是建基于血亲之爱的最根本、也最为重要的道德规范。推己及人,孔子又将 & & & &仁 & & & &规定为 & & & &爱人 & & & &,由爱亲发展为对社会成员普遍的敬爱,这恰恰反映了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 & & & &爱亲 & & & &与 & & & &爱人 & & & &并不属于同一伦理层次,所以在处理同一问题时,对象是家庭成员( & & & &亲 & & & &)或社会成员( & & & &人 & & & &)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有人偷羊,自然应当举报( & & & &见义不为,无勇也 & & & &《论语·为政》)而若是父亲偷羊,情况就不同了。孔子说: & &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 & & &(《论语·子路》)父子之间相互隐瞒,显示了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的 & & & &亲亲 & & & &之德重于 & & & &亲人 & & & &之社会公德。孟子同样在这一道德立场上论述 & & & &人和 & & & &: &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 & &(《孟子·公孙丑下》)其间寡助-亲戚为一端,多助-天下为一端,由寡到多反映的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体现了道德上的亲疏关系。从此 & & & &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 & & & &(《荀子·君子》)。看来儒家的道德天平从一开始就是失衡的。无怪乎墨子要以 & & & &兼爱 & & & &来对抗儒家的 & & & &亲亲有术 & & & &(《墨子·非儒上》),爱有等差。墨子 & & & &兼爱 & & & &的许诺十分诱人: & &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不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 & & &(《墨子·兼爱中》)以至于二千多年后的洪秀全也几乎以同样的词句诠解了太平天国的理想。 & & & &兼以易别 & & & &具有道德价值的合理性,但由于墨子忽视了个体利益之间的差别与冲突,使道德理想丧失了经济、政治基础,因而也就无法转化为现实存在的合理性。相比而言,儒家伦理道德层面上的 & & & &和合 & & & &主张由于建构在血缘亲情基础上而显得更为可信、可行,成为绵延数千年封建社会的道德律令。佛教东传后,由于其离亲割爱、弃世出家的教规仪式,与中土传统伦理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紧张关系。儒学名士年》)史伯的看法是: & & &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 & & &(《国语·郑语》)诚然,这里反映了 & & & &诸方面、诸要素的协调配合,相辅相成 & & & &, & & & &事物内部诸要素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 & & &的辨证法则,(5)也具有 & & & &鼓励从各个不同角度、侧面提出各种不同、冲突意见,而后加以融合 & & & &的社会意义,(6)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谈及社会政治层面上的 & & & &和合 & & & &观念时,都存在着一个价值公设,即君主臣辅、君贵臣贱、君尊臣卑的宗法等级秩序。一方面,臣子的职责是辅佐君主,提出建议,采纳与否在君主,臣子无决定权;另一方面,臣子的目的是更好地维护这个等级制度而不会损害它,消灭它。因此只有将 & & & &和合 & & & &观念放置于这个价值公设的背景下,才会准确地理解所谓 & & &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 & &的真实内涵: & & & &和 & & & &是一种统治策略,使君臣智慧和经验相济相成,目的是 & & & &生物 & & & &、 & & & &政平 & & & &、 & & & &民无争心 & & & &,增强统治集团的执政能力和延续能力。董仲舒一方面认为 & & & &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 & & &(7)另一方面,又强调阳贵阴贱、阳前阴后、阳亲阴疏,构成秩序井然、等级分明的社会图景。(8)即便如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最力的黄宗羲,虽声言 & & &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 & & &。(9)而其《明夷待访录》的书名却暴露了黄氏期待明君访求的下意识冲动。(10)这里呈现的依然是君主臣辅、相济相成的基本观念。明朝的君主终究没有等来,而清朝君主的宠惠又不能接受,这就牵涉到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基本观念--夷夏之防。协和万邦与夷夏之防
协和万邦的观念第一次以下列的形式被表述出来: & & & &日若稽古,帝尧日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 & & &(《尚书·尧典》) & & & &亲九族 & & & &就是首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 & & & &平章百姓 & & & &就是继而把自己的国治理好;进而使各国团结起来,这就是 & & & &协和万邦 & & & &。《尧典》此句的背景是在殷周时期邦国林立的情况下,以道德教化为本,以治理好本邦为前提,然后去感化他国,体现了一种处理邦国关系的原则和理想。这个原则和理想就是 & & & &和合 & & & &。《禹贡》叙述了大禹治水成功,将四海之内亦即 & & & &天下 & & & &按距王城远近划分为 & & & &五服 & & & &,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西周初年, & & & &五服 & & & &制度已经产生,周统治者通过分封子弟和册封各部落和原有邦国的形式,将诸部落和邦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对于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尚书》被尊为儒家经典,《尧典》、《禹贡》中宣扬的处理邦国、部落关系的准则也就逐步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处理民族、国家关系的标准。 & & & &协和万邦 & & & &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 & & &和合 & & & &精神在民族、国家、文化层面上的重要体现。如有学者指出: & & &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有好几千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要求。应该是多元而又互补的,即冲突又相交流的。……在这方面,中华和合文化可提供解决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共同发展的理论思想,可提供反对霸权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使人类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相互吸取优长,融会贯通,综合创新,而共同创造21世纪人类未来的文化。 & & & &(11)但历史上的 & & & &协和万邦 & & & &的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 & & & &夷夏之防 & & & &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尧典》、《禹贡》中 & & & &协和万邦 & & & &观念是从自己的亲族、本邦、诸夏向他族、外邦、诸夷逐余论由此,我们系统清理了 & & & &和合 & & & &观念与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民族文化层面上的其他基本观念的联系,指出 & & & &和合 & & & &观念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总是受到其他观念的影响、限定和制约的。在这里我们并不否定 & & & &和合 & & & &观念的历史作用。恰恰相反,我们赞赏并认同 & & & &和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 & & &(张立文先生语)这一看法。在此前提下,正因为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 & & & &和合 & & & &历史上曾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牵制而无法获致最佳实施效果,所以今天在弘扬 & & & &和合 & & & &观念的时候,不仅要丰富深化其内涵,而且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和现实中其他基本观念对 & & & &和合 & & & &观念的影响,以期早日迎来一个和合文化的新世纪。注释:(1)(2)《广弘明集》卷七、卷十五。(3)《广弘明集》卷七。(4)韩愈:《昌黎先生集》卷三十九。(5)郭齐:《 & & & &和合 & & & &析论》;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6)张立文:《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465页(7)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8)散见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春秋繁露·天道无二》等篇。(9)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10) & & & &明夷 & & & &乃《易经》一卦,下离上坤,火入地中,韬光养晦,待时而动。(11)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组委会秘书处、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组委会成都分组委会(蔡方鹿执笔):《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和而不同与宗法等级孔子说: & &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 & &(《论语·子路》)显然,这里是就君子与小人区别的角度而言的。君子的基本特征是 & & & &和 & & & &,小人的基本特征是 & & & &同 & & & &。君子善于搞好人际关系,求得社会和人际的和谐。那么,君子能否和小人达成这样的协调呢?应该可能。但孔子在另一处却说: & & &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 & & &(《论语·阳货》)一团和气的君子为什么与小人难以相处呢?看来问题并不是如想象的那么简单。此处,应当明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和道德无涉,仅有位格的差别。而正是位格的差别鲜明体现了宗法制度的森严秩序和等级观念。 & & & &和合 & & & &观念与等级观念丝缕相牵,难以割断,因此,对 & & & &和而不同 & & & &的理解必然牵涉到对宗法等级制度的考察。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社会状况相适应,发展出一整套的贵贱有别、尊卑有序的宗法等级制度。这套制度转化为具体的规范仪轨就成为 & & & &礼 & & & &和 & & & &法 & & & &。孔子期待着光复周礼,使之成为人人必须遵循的社会标准: & &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 & &(《论语·颜渊》)因为 & & & &礼 & & & &是宗法等级制的具体体现,自然维护 & & & &礼 & & & &,就是维护宗法等级制,稳定统治秩序。孔子所提倡的 & & & &礼之用,和为贵 & & & &(《论语·学而》)的精神实质即在于此。 & & & &法 & & & &是 & & & &礼 & & & &的辅助, & & & &隆礼 & & & &和 & & & &重法 & & & &是儒家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其适用的阶层、领域, & & &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 & & &。(《荀子·富国》) & && &内容提要:中国文化中的 & & & &和合 & & & &观念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呈现往往是与其他基本观念纠结在一起的,本文由此角度切入,系统清理、分析了 & & & &和合 & & & &观念与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爱有等差观念、社会政治层面上的宗法等级观念、民族国家层面上的夷夏之防观念的互动关系,指出要重视考察 & & & &和合 & & & &观念与其他基本观念的相关性,才能早日迎来一个和合文化的新世纪。关键词:和合文化、爱有等差、宗法等级、夷夏之防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着 & & & &和合 & & & &观念,近年来已成为学界共识。而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存在的 & & & &和合 & & & &,又不可能孤立地、抽象地存在,必然与中国文化中的其他基本观念纵横交错、参差互渗,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历史语境中。因此,考察 & & & &和合 & & & &观念,一方面,不仅要从字源学角度厘清其本义、引申义,从古代文献中提取若干相对孤立的文本资料加以引证,更要重视此观念与其他基本观念纠结互动的联系,理解其真实而非抽象的文本意义。另一方面,不仅要把握 & & & &和合 & & & &观念在古代文献中的理论表述,更要深入挖掘 & & & &和合 & & & &观念是如何与其他基本观念共同影响着政治活动、法律制度、日常生活以及规范着君臣、君民、华夷等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所以, & & & &和合 & & & &观念不是物理学上的理论空间,可以从摩擦力等因素中纯粹抽象出来加以研究。 & & & &和合 & & & &是中国文化观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任务就是在意义的密林里,寻找它的原生意义和具体语境。人和观念与爱有等差伦理道德层面上的 & & & &和合 & & & &观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成员保有普遍的尊重和敬爱,实现人际温馨协调的伦理环境和道德氛围。如 & & & &和而不同 & & & &、 & & & &和而不流 & & & &、 & & & &和为贵 & & & &等。但 & & & &和合 & & & &观念所凸显的道德普遍性同时也伴随着道德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不仅体现为程度的差别,而且体现为等级的划分(第二节将详论宗法等级,本节仅涉及前者)。孔子对 & & & &仁 & & & &的规定继承了《国语·晋语》中 & & & &爱亲之谓仁 & & & &的思想,视血缘亲情为 & & & &仁 & & & &的根本,指出 & & &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 & & &(《论语·学而》)。孝是对父母的敬爱,悌是对兄长的敬爱。孝悌是建基于血亲之爱的最根本、也最为重要的道德规范。推己及人,孔子又将 & & & &仁 & & & &规定为 & & & &爱人 & & & &,由爱亲发展为对社会成员普遍的敬爱,这恰恰反映了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 & & & &爱亲 & & & &与 & & & &爱人 & & & &并不属于同一伦理层次,所以在处理同一问题时,对象是家庭成员( & & & &亲 & & & &)或社会成员( & & & &人 & & & &)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有人偷羊,自然应当举报( & & & &见义不为,无勇也 & & & &《论语·为政》)而若是父亲偷羊,情况就不同了。孔子说: & &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 & & &(《论语·子路》)父子之间相互隐瞒,显示了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的 & & & &亲亲 & & & &之德重于 & & & &亲人 & & & &之社会公德。孟子同样在这一道德立场上论述 & & & &人和 & & & &: &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 & &(《孟子·公孙丑下》)其间寡助-亲戚为一端,多助-天下为一端,由寡到多反映的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体现了道德上的亲疏关系。从此 & & & &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 & & & &(《荀子·君子》)。看来儒家的道德天平从一开始就是失衡的。无怪乎墨子要以 & & & &兼爱 & & & &来对抗儒家的 & & & &亲亲有术 & & & &(《墨子·非儒上》),爱有等差。墨子 & & & &兼爱 & & & &的许诺十分诱人: & &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不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 & & &(《墨子·兼爱中》)以至于二千多年后的洪秀全也几乎以同样的词句诠解了太平天国的理想。 & & & &兼以易别 & & & &具有道德价值的合理性,但由于墨子忽视了个体利益之间的差别与冲突,使道德理想丧失了经济、政治基础,因而也就无法转化为现实存在的合理性。相比而言,儒家伦理道德层面上的 & & & &和合 & & & &主张由于建构在血缘亲情基础上而显得更为可信、可行,成为绵延数千年封建社会的道德律令。佛教东传后,由于其离亲割爱、弃世出家的教规仪式,与中土传统伦理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紧张关系。儒学名士为捍卫 & & & &爱有等差 & & & &的天然伦理秩序,对佛教进行了猛烈地抨击。指出佛教 & & & &脱略父母,遗蔑帝王,捐六亲,舍礼义 & & & &,(1)造成 & & & &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 & & &。(2)隋代荀济认为 & & & &释种不行忠孝仁义 & & & &, & & & &傲君陵亲,违礼损化 & & & &, & & & &释氏君不君,子不子,纲纪紊乱矣。 & & & &(3)唐高祖武德年间,太史令傅弈上废佛事疏十一条,指责佛教 & & & &不忠不孝 & & & &, & & & &削发而揖君亲 & & & &。韩愈亦斥佛教 & & &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 & & &(4)甚至提出了 & & & &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 & & &的文化 & & & &三光 & & & &政策。可见,所有的批评都缘自 & & & &爱有等差 & & & &这一基本观念的不可动摇性。只有以此观念为前提,才谈得上人际关系的 & & & &和合 & & & &。这样,我们就揭示了伦理道德层面上的 & & & &和合 & & & &观念的真实历史蕴涵。礼法不仅保障着君子和小人这样一般的社会关系,而且保证着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君臣关系的神圣性和合法性。春秋时期有过两次与此相关的著名讨论,一次是晏婴和齐景公的谈话,另一次是史伯与郑桓公的对答。晏婴的观点是: & & &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 & & & &(《左传·昭公二十年》)史伯的看法是: & & &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 & & &(《国语·郑语》)诚然,这里反映了 & & & &诸方面、诸要素的协调配合,相辅相成 & & & &, & & & &事物内部诸要素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 & & &的辨证法则,(5)也具有 & & & &鼓励从各个不同角度、侧面提出各种不同、冲突意见,而后加以融合 & & & &的社会意义,(6)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谈及社会政治层面上的 & & & &和合 & & & &观念时,都存在着一个价值公设,即君主臣辅、君贵臣贱、君尊臣卑的宗法等级秩序。一方面,臣子的职责是辅佐君主,提出建议,采纳与否在君主,臣子无决定权;另一方面,臣子的目的是更好地维护这个等级制度而不会损害它,消灭它。因此只有将 & & & &和合 & & & &观念放置于这个价值公设的背景下,才会准确地理解所谓 & & &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 & &的真实内涵: & & & &和 & & & &是一种统治策略,使君臣智慧和经验相济相成,目的是 & & & &生物 & & & &、 & & & &政平 & & & &、 & & & &民无争心 & & & &,增强统治集团的执政能力和延续能力。董仲舒一方面认为 & & & &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 & & &(7)另一方面,又强调阳贵阴贱、阳前阴后、阳亲阴疏,构成秩序井然、等级分明的社会图景。(8)即便如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最力的黄宗羲,虽声言 & & &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 & & &。(9)而其《明夷待访录》的书名却暴露了黄氏期待明君访求的下意识冲动。(10)这里呈现的依然是君主臣辅、相济相成的基本观念。明朝的君主终究没有等来,而清朝君主的宠惠又不能接受,这就牵涉到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基本观念--夷夏之防。孔子说: & &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 & &(《论语·子路》)显然,这里是就君子与小人区别的角度而言的。君子的基本特征是 & & & &和 & & & &,小人的基本特征是 & & & &同 & & & &。君子善于搞好人际关系,求得社会和人际的和谐。那么,君子能否和小人达成这样的协调呢?应该可能。但孔子在另一处却说: & & &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 & & &(《论语·阳货》)一团和气的君子为什么与小人难以相处呢?看来问题并不是如想象的那么简单。此处,应当明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和道德无涉,仅有位格的差别。而正是位格的差别鲜明体现了宗法制度的森严秩序和等级观念。 & & & &和合 & & & &观念与等级观念丝缕相牵,难以割断,因此,对 & & & &和而不同 & & & &的理解必然牵涉到对宗法等级制度的考察。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社会状况相适应,发展出一整套的贵贱有别、尊卑有序的宗法等级制度。这套制度转化为具体的规范仪轨就成为 & & & &礼 & & & &和 & & & &法 & & & &。孔子期待着光复周礼,使之成为人人必须遵循的社会标准: & &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 & &(《论语·颜渊》)因为 & & & &礼 & & & &是宗法等级制的具体体现,自然维护 & & & &礼 & & & &,就是维护宗法等级制,稳定统治秩序。孔子所提倡的 & & & &礼之用,和为贵 & & & &(《论语·学而》)的精神实质即在于此。 & & & &法 & & & &是 & & & &礼 & & & &的辅助, & & & &隆礼 & & & &和 & & & &重法 & & & &是儒家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其适用的阶层、领域, & & &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 & & &。(《荀子·富国》)
什么是中国文化?(1)&地理性的意义:中国人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包括台湾、香港,甚至新加坡和在其他国家的华人。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其它海外华人的管理,与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管理不同。(2)&种族性的意义:中国包括汉、满、蒙、回、藏、苗、壮等不同的民族,虽然汉族占绝大多数,但少数民族所分布的范围却占非常高的比例,而且,中国版图广大,地理人文条件不同,我们很难只用上海人、北京人、陕西人、广东人、四川人、东北人、内蒙人、香港人、台湾人或湖南人来代表中国人。(3)&文化性的意义:中国人信仰儒家、道家的思想、佛教(藏、蒙、汉人所信仰的又大不相同)、回教和其它宗教,尤其前三者对汉人有深远的影响。此外,近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又透过种种方式进入中国,并影响海外的华人。(4)&历史性的意义: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中国境内的民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和变迁;自唐宋以后,佛教成为中国主流思想的主要成分;清末西方思想的侵入和学习,加上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发展前阶段大规模引进了马列主义和苏联的制度,以及在后阶段的开放政策,大量的引进外资和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交流,工业化因而更快速的发展,这些都是改变中国历史性格的因素。由于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不同,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其它地区华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也呈现不同的面貌。& &现在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中国文化”?首先,什么是文化?如何了解一国或一个社会的文化?一般而言,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1)&基本假设,探讨人不知不觉的部分,认知、感觉、思想,例如关于人的天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真理与现实的性质、时间的性质、空间的感觉。(2)&外显的价值观,是可知觉的部分,例如,对错、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守秩序等。(3)&人造物(artifacts),看得见但不易解析的部分,例如,建筑、文字、制度、产品、绘画等。在研究方法方面,可分为两种:一是心理学家用问卷、测验等直接衡量人的认知结构、价值等;二是人类学家用观察、直接参与、体认、诠释和比较不同的文化。另外哲学家则常透过文献,来探讨、分析古人,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是怎么说的。在这些方面的研究,通常有个毛病,研究者常忽略,不同文化(或国家、社会)间的比较涉及的是集体价值和行为的比较以及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传统的研究通常用个人的资料,加总起来以求得集体的价值和行为。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最简单的机器或是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一个机组不是个体的总和,它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自行车不是轮子、把手和铁架的加总;如果没有大象的先行存在,瞎子摸到的大柱子、墙壁、水管等的形容加起来并不会构成大象;手、脚、眼睛等五官、身体加起来不会成为一个人。就这个意义来看,一个社会组织不是一些价值观和一些政策加总起来的,它也像有机体一样有不可化约的复杂性,有一种机制存在才能发挥作用。一些学者于是用隐喻(metaphor)的方法来形容一个组织或文化,例如用美式足球形容美国,用歌剧或时装形容意大利,用交响乐团形容德国,用法国面包形容法国,用日本花园形容日本等等。这种隐喻法就像中国人用鼠、牛、虎、兔等十二生肖,西方人用星座来比喻一个人一样,简化我们对人的了解,但给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什么是中国文化?首先我们应知道,在传统的思想上,有儒家,道家,佛教(禅)的不同思想。人们在实际行为上,是儒道佛共并,有大人和小人之分,有主文化/俗文化之别。在现代的层次上,现代的层次上,思想是传统和西方合流的;在行为上,人是受年纪(老、中、青)、地区(都市、乡村)、教育、收入、职业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们认为文化表现在人的性格上,因此中国文化的问题就成为中国人的性格是什么。有关中国人的性格的书籍很多,现引述几种以供参考。史密斯(Smith)认为中国人有以下特色:保全面子、节俭持家、勤劳刻苦、讲究礼貌、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易于误解、拐弯抹角、顺而不从、思绪含混、不紧不慢、轻视外族、缺乏公心、因循守旧、随遇而安、顽强生存、能忍且韧、知足长乐、孝悌为先、仁爱之心、缺乏同情、株连守法、相互猜疑、缺乏诚信、多元信仰。他的结论是:中国人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耐心,现实性、快乐,这些方面他们都是杰出的,他们缺乏的是人格和良心。林语堂认为中国人,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长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有生活智慧、女性化、缺乏科学、无逻辑、凭知觉、有限的想象。潘光旦认为中国人,易活难死、没有神经、耐性太好、不求精确、勤劳、守节、知足长乐、有私无公、无恻隐之心、言而无信、尔诈我虞、爱脸皮、婉转、客气。这些特性造成民族在社会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病象。最近,在管理上引用最多的,荷兰籍社会心理学者霍夫士德(Gerrt Hofstede)比较了四十几个国家,认为中国人有较高的权力距离、集体主义、逃避风险、女性主义。香港中文大学彭迈克(Michael Bond),收集中国学者的意见,中国文化与下列价值有关:孝(服从、尊敬、赡养父母、尊崇祖先)、勤劳、容忍、随和、谦虚、忠于上级、礼仪、礼尚往来、仁爱(恕、人情)、教育、团结、中庸之道、修养、尊卑有序、正义感、恩威并济、不重竞争、稳重、廉洁、爱国、诚恳、清高、毅力、耐心、俭、报恩报仇、文化优越感、适应环境、谨慎小心、信用、知耻、有礼貌、安分守己、保守、要面子、知己之交、贞节、寡欲、尊重传统、财富。他收集了22个国家的资料,统计分析,这些特色可归纳为四价值面相:整和、儒家动能、仁慈心、道德感。以上所列的性格,与那些思想家的思想有关,是儒、释、道、法?有那些是“理想高尚的”,那些是“世俗和日常生活的”文化?那些是人类的共同性?那些是相异性?我们无法也无能在此分析和回答。不过,以上研究的结果离实际我们了解的中国人有一段距离,例如,霍夫士德和彭迈克的五种指标能描绘香港、台湾、新加坡的文化价值观吗?如果稍微对这三地区有了解的人会很快发现:上述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的感受相差很大。例如,香港人的集体主义并不浓厚,反而有高度的个人主义;香港人虽然非常男性主义,在就业上相当歧视女性,但香港有相当高比例的女经理人员和高级政府官员。这种调查研究的结果离实际现象很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研究方法的缺失所造成:(1)&概念上的局限:很多概念有特定文化的意义。正如前述,两文化间概念有的可以相对应,有的不能相对应但在功能上能相对应。例如,中国人没有强烈的“自我”概念,个人主义是西方的观念。个人主义到了中国就成为“个体主义”,所强调的是个人主义的负面,即“自私自利”的一面,而不是“自立自责”的一面。不过,中国人也强调“自立”、“自力更生”等个人主义所重视的一面。此外,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强烈影响集体和个人间的关系。纵使概念没问题,个人主义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社会人际间的复杂性。其他概念亦是如此。(2)&测量的偏误:纵使概念没问题,如何测量呢?前面谈过,价值观是抽象、见不到的。不管学者用的统计方法多复杂,但垃圾进去,出来的还是垃圾。例如,对“勤俭、坚毅、社会阶级和羞耻心”的重视虽然与儒家有关,但是它们是否表示对“未来”和“长期”的重视?(3)&样本的代表性:从事国际比较时,谁是一国的代表?谁代表中国人、谁代表美国人?霍夫士德的研究对象是IBM公司的销售人员,虽然他们不一定是各国的代表,但是霍氏坚称至少他们在各个社会的地位应该是一致的。事实是如此吗?1960年代在各国IBM工作的日本人、香港人、马来西亚人、南非共和国人都有相同的社会属性?这是非常令人怀疑的。一般的比较研究常犯的毛病就是这种没有考虑各国国内的差异性。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说,每个国家像个分配图,每个分配图的形状不一样,有的是常态分配,有的是非常态分配。稍具统计常识的都知道,两种不同分配不能随意比较。就实际的例子来看,美国和日本国内人种和文化的分配就大为不同,虽然日本人有区域上的区别,但是美国人不但有区域上的区别,而在内部人种和文化上有很大的歧异性。日本可说是个同质的社会,美国是个异质的社会,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和其它各色各样的人种。又如,马来西亚可说是个二元的社会(还有少数印度人),马来人和华人两大族群在风俗、习惯和信仰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南非联邦也类似,黑人为大多数,白人为少数,虽然最近政治上已有改变,但是白人控制着各行各业。(4)&变迁的研究: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其他海外华人组织已经历了百多年来的大变,步入了现代化的途径。这种变化迫使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在传统、西方和现代问题上,摸索挣扎,企图创造出自己的典范。传统是什么,西方的是什么,现代的是什么,三者又如何冲突、融合和创新?这是目前最受忽视的地方,而且可能是学术上最有兴趣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改变,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了华人的价值观。&&&考虑了过去的传统和变迁,台湾杨国枢教授研究的结果,中国人的传统性:1、孝顺父母,2、积极心态,3、男权至上, &4、宿命主义,5、自我控制等,除了孝顺父母外,已大幅降低,而现代化:1、男女平等,2、进取和乐观,3、民主心态,4、尊重个人感情,5、独立自主等则大幅上升。就是中国文化拖着中国人的后腿,养成了保守封闭的习惯,从思想上限制了国人创新。不错灿烂辉煌的文化和历史可以让我们自豪,但和灿烂辉煌的未来相比一文不值。
&&&&& 文化和合观念
内容提要: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呈现往往是与其他基本观念纠结在一起的,本文由此角度切入,系统清理、分析了"和合"观念与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爱有等差观念、社会政治层面上的宗法等级观念、民族国家层面上的夷夏之防观念的互动关系,指出要重视考察"和合"观念与其他基本观念的相关性,才能早日迎来一个和合文化的新世纪。关键词:和合文化、爱有等差、宗法等级、夷夏之防
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着"和合"观念,近年来已成为学界共识。而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存在的"和合",又不可能孤立地、抽象地存在,必然与中国文化中的其他基本观念纵横交错、参差互渗,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历史语境中。因此,考察"和合"观念,一方面,不仅要从字源学角度厘清其本义、引申义,从古代文献中提取若干相对孤立的文本资料加以引证,更要重视此观念与其他基本观念纠结互动的联系,理解其真实而非抽象的文本意义。另一方面,不仅要把握"和合"观念在古代文献中的理论表述,更要深入挖掘"和合"观念是如何与其他基本观念共同影响着政治活动、法律制度、日常生活以及规范着君臣、君民、华夷等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所以,"和合"观念不是物理学上的理论空间,可以从摩擦力等因素中纯粹抽象出来加以研究。"和合"是中国文化观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任务就是在意义的密林里,寻找它的原生意义和具体语境。
人和观念与爱有等差
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和合"观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成员保有普遍的尊重和敬爱,实现人际温馨协调的伦理环境和道德氛围。如"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为贵"等。但"和合"观念所凸显的道德普遍性同时也伴随着道德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不仅体现为程度的差别,而且体现为等级的划分(第二节将详论宗法等级,本节仅涉及前者)。孔子对"仁"的规定继承了《国语·晋语》中"爱亲之谓仁"的思想,视血缘亲情为"仁"的根本,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是对父母的敬爱,悌是对兄长的敬爱。孝悌是建基于血亲之爱的最根本、也最为重要的道德规范。推己及人,孔子又将"仁"规定为"爱人",由爱亲发展为对社会成员普遍的敬爱,这恰恰反映了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爱亲"与"爱人"并不属于同一伦理层次,所以在处理同一问题时,对象是家庭成员("亲")或社会成员("人")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有人偷羊,自然应当举报("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而若是父亲偷羊,情况就不同了。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父子之间相互隐瞒,显示了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的"亲亲"之德重于"亲人"之社会公德。孟子同样在这一道德立场上论述"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其间寡助-亲戚为一端,多助-天下为一端,由寡到多反映的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体现了道德上的亲疏关系。从此"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荀子·君子》)。看来儒家的道德天平从一开始就是失衡的。无怪乎墨子要以"兼爱"来对抗儒家的"亲亲有术"(《墨子·非儒上》),爱有等差。墨子"兼爱"的许诺十分诱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不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中》)以至于二千多年后的洪秀全也几乎以同样的词句诠解了太平天国的理想。"兼以易别"具有道德价值的合理性,但由于墨子忽视了个体利益之间的差别与冲突,使道德理想丧失了经济、政治基础,因而也就无法转化为现实存在的合理性。相比而言,儒家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和合"主张由于建构在血缘亲情基础上而显得更为可信、可行,成为绵延数千年封建社会的道德律令。佛教东传后,由于其离亲割爱、弃世出家的教规仪式,与中土传统伦理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紧张关系。儒学名士为捍卫"爱有等差"的天然伦理秩序,对佛教进行了猛烈地抨击。指出佛教"脱略父母,遗蔑帝王,捐六亲,舍礼义",(1)造成"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2)隋代荀济认为"释种不行忠孝仁义","傲君陵亲,违礼损化","释氏君不君,子不子,纲纪紊乱矣。"(3)唐高祖武德年间,太史令傅弈上废佛事疏十一条,指责佛教"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韩愈亦斥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4)甚至提出了"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文化"三光"政策。可见,所有的批评都缘自"爱有等差"这一基本观念的不可动摇性。只有以此观念为前提,才谈得上人际关系的"和合"。这样,我们就揭示了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和合"观念的真实历史蕴涵。
和而不同与宗法等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显然,这里是就君子与小人区别的角度而言的。君子的基本特征是"和",小人的基本特征是"同"。君子善于搞好人际关系,求得社会和人际的和谐。那么,君子能否和小人达成这样的协调呢?应该可能。但孔子在另一处却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一团和气的君子为什么与小人难以相处呢?看来问题并不是如想象的那么简单。此处,应当明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和道德无涉,仅有位格的差别。而正是位格的差别鲜明体现了宗法制度的森严秩序和等级观念。"和合"观念与等级观念丝缕相牵,难以割断,因此,对"和而不同"的理解必然牵涉到对宗法等级制度的考察。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社会状况相适应,发展出一整套的贵贱有别、尊卑有序的宗法等级制度。这套制度转化为具体的规范仪轨就成为"礼"和"法"。孔子期待着光复周礼,使之成为人人必须遵循的社会标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因为"礼"是宗法等级制的具体体现,自然维护"礼",就是维护宗法等级制,稳定统治秩序。孔子所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的精神实质即在于此。"法"是"礼"的辅助,"隆礼"和"重法"是儒家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其适用的阶层、领域,"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富国》)礼法不仅保障着君子和小人这样一般的社会关系,而且保证着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君臣关系的神圣性和合法性。春秋时期有过两次与此相关的著名讨论,一次是晏婴和齐景公的谈话,另一次是史伯与郑桓公的对答。晏婴的观点是:"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左传·昭公二十年》)史伯的看法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诚然,这里反映了"诸方面、诸要素的协调配合,相辅相成","事物内部诸要素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的辨证法则,(5)也具有"鼓励从各个不同角度、侧面提出各种不同、冲突意见,而后加以融合"的社会意义,(6)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谈及社会政治层面上的"和合"观念时,都存在着一个价值公设,即君主臣辅、君贵臣贱、君尊臣卑的宗法等级秩序。一方面,臣子的职责是辅佐君主,提出建议,采纳与否在君主,臣子无决定权;另一方面,臣子的目的是更好地维护这个等级制度而不会损害它,消灭它。因此只有将"和合"观念放置于这个价值公设的背景下,才会准确地理解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真实内涵:"和"是一种统治策略,使君臣智慧和经验相济相成,目的是"生物"、"政平"、"民无争心",增强统治集团的执政能力和延续能力。董仲舒一方面认为"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7)另一方面,又强调阳贵阴贱、阳前阴后、阳亲阴疏,构成秩序井然、等级分明的社会图景。(8)即便如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最力的黄宗羲,虽声言"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9)而其《明夷待访录》的书名却暴露了黄氏期待明君访求的下意识冲动。(10)这里呈现的依然是君主臣辅、相济相成的基本观念。明朝的君主终究没有等来,而清朝君主的宠惠又不能接受,这就牵涉到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基本观念--夷夏之防。
协和万邦与夷夏之防
协和万邦的观念第一次以下列的形式被表述出来:"日若稽古,帝尧日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亲九族"就是首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平章百姓"就是继而把自己的国治理好;进而使各国团结起来,这就是"协和万邦"。《尧典》此句的背景是在殷周时期邦国林立的情况下,以道德教化为本,以治理好本邦为前提,然后去感化他国,体现了一种处理邦国关系的原则和理想。这个原则和理想就是"和合"。《禹贡》叙述了大禹治水成功,将四海之内亦即"天下"按距王城远近划分为"五服",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西周初年,"五服"制度已经产生,周统治者通过分封子弟和册封各部落和原有邦国的形式,将诸部落和邦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对于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尚书》被尊为儒家经典,《尧典》、《禹贡》中宣扬的处理邦国、部落关系的准则也就逐步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处理民族、国家关系的标准。"协和万邦"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精神在民族、国家、文化层面上的重要体现。如有学者指出:"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有好几千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要求。应该是多元而又互补的,即冲突又相交流的。……在这方面,中华和合文化可提供解决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共同发展的理论思想,可提供反对霸权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使人类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相互吸取优长,融会贯通,综合创新,而共同创造21世纪人类未来的文化。"(11)但历史上的"协和万邦"的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夷夏之防"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尧典》、《禹贡》中"协和万邦"观念是从自己的亲族、本邦、诸夏向他族、外邦、诸夷逐次扩展的,诸夏和诸夷界限分明,不可逾越。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多从地域、语言、生产和生活方式、文化与心理等方面去区分夷夏,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夷狄犬羊之性",对夷狄充满了蔑视和戒备。这种观念,一方面,它在客观上维护了本民族的独立地位,不以武力征服而以道德教化为手段来"协和万邦",有利于民族融合,不同民族只要在语言、心理、文化上逐渐接近,就会被规划在一个民族之内;一方面,它又使"协和万邦"带有华夏中心主义的色彩,夷夏代表了落后文化和先进文化,只能以夏变夷,不能用夷变夏。以汉族为主的中原民族对游牧民族采取的怀柔"、"抚和"政策,对境内少数民族采取的顺俗施化"的政策,都是以"夷夏之防"为背景的。如明代就实行了"内安诸夏,外托四夷,一视同仁,咸期生遂"的政策。在"夷夏之防"笼罩下的"协和万邦"曾经大大阻碍了向其他民族和文化学习的进程,起码使这一层面上的"和合"观念发生了扭曲和变异。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借鉴异族制度,实行军事改革,结果遭到大批"夷夏之防"者的反对;佛教东传之初,引起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土文化的强烈不满,掀起"夷夏之辩";明代西学输入,在本土文化必然高于其他文化的心态下,提出"中源西流"说;近代以来,保守主义者再次以"天朝大国"自居,面对愈加强盛的异族文化,越发明确提出"夷夏之防",乃至闭关锁国,断绝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其历史教训是十分惨痛的。
由此,我们系统清理了"和合"观念与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民族文化层面上的其他基本观念的联系,指出"和合"观念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总是受到其他观念的影响、限定和制约的。在这里我们并不否定"和合"观念的历史作用。恰恰相反,我们赞赏并认同"和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张立文先生语)这一看法。在此前提下,正因为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和合"历史上曾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牵制而无法获致最佳实施效果,所以今天在弘扬"和合"观念的时候,不仅要丰富深化其内涵,而且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和现实中其他基本观念对"和合"观念的影响,以期早日迎来一个和合文化的新世纪。
注释:(1)(2)《广弘明集》卷七、卷十五。(3)《广弘明集》卷七。(4)韩愈:《昌黎先生集》卷三十九。(5)郭齐:《"和合"析论》;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6)张立文:《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465页(7)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8)散见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春秋繁露·天道无二》等篇。(9)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10)"明夷"乃《易经》一卦,下离上坤,火入地中,韬光养晦,待时而动。(11)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组委会秘书处、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组委会成都分组委会(蔡方鹿执笔):《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破和合僧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