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导致我国的洪涝?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 淮河流域为什么出现洪涝灾害_百度知道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 淮河流域为什么出现洪涝灾害
雨带停滞在南方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的夏季风偏弱。淮河流域当然多雨了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都会使我国北方夏季高温少雨?_百度知道
为什么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都会使我国北方夏季高温少雨?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产生严重影响。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今年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0.5度以下,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产生严重影响。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第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产生严重影响。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第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
厄尔尼诺现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厄尔尼诺期间对我国北方气候出现洪涝灾害和暖冬现象对南方气候有什么影响?
滴汗滴汗137
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额 ……貌似 1998年的 洪水的重要影响因素是 拉尼娜 现象 吧……建议把拉尼娜现象也看看……
扫描下载二维码南方已频频“看海”,厄尔尼诺还会带来98年洪水?!(组图)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最近南方各地纷纷开启了“看海”模式,争先恐后、各不相让。正巧到武汉出个小差的小编,一不小心就被淋成了阿尔法·落汤狗,水深火热中的小编向“来点科学”的粉丝们发来亲切问候:欢迎各位到南方来“看海”。  武汉各大高校一致表示:从今天起,我们都是“河海”大学!  当然,武汉以外的广大南方地区“滴滴打船”业务也紧急上线:服务群众,人人有责。亲们,不知道你那里是否现已加入“南方看海豪华套餐”了呢?  说多了都是泪  其实,以上种种,并非仅仅这一两天的景象。今天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宣布5月国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时提到“南方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5月,南方地区共出现7次强降水过程,分别发生在2日—3日、4日—5日、6日—10日、13日—15日、19日—21日、25日—27日和31日以来。  其中6日—10日、19日—21日的强降水过程强度大、影响范围广,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50毫米的国土面积分别为91和59万平方公里,累计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国土面积分别为22和11万平方公里。  什么概念?中国气象局称:受强降水影响,江南、华南等地遭受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部分地区内涝严重。  这究竟是为啥呢?最简单的一个理由,南方的汛期来了。不过,2016年的这个汛期,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了一些。  3月21日,华南前汛期在广东省首先开始,较常年(4月6日)偏早16天,为近7年最早。  入汛以来,南方出现17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3月1次,4月9次,5月7次)。春季,贵州省累计降水量417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福建省累计降水量为786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  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来得更猛。中国气象局预测,6月,我国将进入主汛期,华南仍处于前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梅雨季节,东南沿海台风活动也开始活跃。  汛期往年也有,但今年,多了一个大背景——厄尔尼诺。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首席周兵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尽管厄尔尼诺现象和过去一段的暴雨天气没有直接关系,但这个背景的存在,有可能让整个汛期更加持续,也更为强烈。  厄尔尼诺?名声这么大,但它究竟是个啥玩意儿呢?它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异常偏暖现象。  其威力不可小觑,发端于1997年4月的年厄尔尼诺事件,就和长江流域1998年特大洪水有着密切联系。也因此,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袭来”备受瞩目。  如今,这次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啦!  今天下午,周兵在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日,中国气象局依据国家气候中心厄尔尼诺最新监测预测结果,认为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正式结束。  2014年9月开始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在今年4月之后快速衰减,目前赤道东太平洋海区大部为冷水控制,赤道中太平洋基本为中性或略偏暖状态;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分海区上空为显著的东风距平,日界线附近的对流活跃区已经基本消失。  种种数据监测表明,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于2015年5月已经结束。  不过……不过……虽然结束了……  周兵表示,虽然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已经结束,考虑到大气环流对海洋变化响应的滞后性,夏季仍将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持续影响——  预计今年夏季主要多雨区位于江南北部、江淮、江汉、黄淮大部、西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东南部。其中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西北部等地偏多5~8成。说的直白一些,虽然结束了,但更值得注意!  周兵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厄尔尼诺结束后,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概率仍很大!  历史上1998年的长江流域大洪水就是在事件结束后发生的。  因此应做好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御准备。  中国气象局给出的预测意见是: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后,夏季多雨带位于江南北部至黄淮南部,长江中下游、嫩江、淮河、松花江、辽河流域可能出现洪涝灾害。  在上述地区的小伙伴,要注意咯,光有雨伞是不够的。  编辑:毛小欧  图片来源见水印  End  长按上图大科或小白,识别二维码一起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联合出品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影响福建 闽江流域今年或发生洪涝灾害-中新网
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影响福建 闽江流域今年或发生洪涝灾害
日 11:59 来源:  
  福州3月21日电 (记者 龙敏)持续23个月的厄尔尼诺现象继续影响福建,闽江流域今年出现严重洪涝灾害的概率被指为“较大”。
  福建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林分析,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登陆或影响福建的台风个数有减少的趋势,但强度偏强;前汛期(指每年4月到6月)易降水偏多,出现持续性暴雨过程和闽江流域出现严重洪涝灾害的概率较大。
  统计显示,去年福建省经历4次寒潮、5次高温、6个台风、7次强对流、27场暴雨以及春夏气象干旱,突发性、局地性和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影响偏重,气候年景偏差。
  杨林表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是195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历史第二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前所未有。
  他透露,预测厄尔尼诺将在5月结束,考虑大气的滞后响应效应,其对汛期副热带高压系统、东亚夏季风强度以及汛期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将会很显著,也会使得汛期天气气候更加复杂;福建北部降水偏多的概率也明显增加,应谨防今年再次出现类似1998年、2010年闽江流域严重的洪涝灾害。
  尤其是3月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福建多地迎暴雨天气。据福建省防汛办21日通报,尚未接到灾情报告,但受强降雨影响,汀江和九龙江支流发生了略超警戒水位的小洪水。
  截至目前,受暴雨影响区域的福建市县防汛办先后启动了非汛期防汛应急值班,密切监视雨情水情。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据福建省气象局发布消息称,《福建省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研究》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预计未来30年,福建沿海海平面将上升65~130毫米。(完)
>国内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厄尔尼诺现象201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