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湿地公园车被洪水淹没保险赔吗后怎么恢复

漫滩洪水在西安泾渭滨河湿地水文条件恢复中的作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漫滩洪水在西安泾渭滨河湿地水文条件恢复中的作用
上传于||文档简介
&&利​用​M​O​D​F​L​O​W​模​型​,​模​拟​分​析​了​漫​滩​洪​水​对​西​安​泾​渭​湿​地​水​文​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漫​滩​洪​水​补​给​泾​渭​滨​河​湿​地​地​下​水​的​作​用​十​分​明​显​,​是​维​持​泾​渭​滨​河​湿​地​水​文​条​件​的​主​要​水​源​补​给​方​式​;​没​有​漫​滩​洪​水​时​,​渭​河​河​道​内​水​位​的​涨​落​对​泾​渭​滨​河​湿​地​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范​围​很​小​,​仅​仅​依​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的位置: &&&&>>正文
【“河道湿地遭人为填土破坏”追踪】政府:严令恢复原貌
  池店镇政府:严令恢复湿地原貌 今日清运土方
  记者调查发现新店村委会此前与他人签订租赁合同 填埋行为去年11月就已存在
  晋江新闻网1月29日讯 日前,本网曾报道位于泉州鲤城区江南公园的一处。昨日,记者调查发现,晋江市池店镇新店村村委会此前与他人签订了一份土地租赁合同,拟将这块湿地出租,合同签订时间为日。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湿地租出去后可能转租给第三方用作驾校训练场地。
  对于此事,池店镇政府27日和28日接连两天发布通告。记者发现,昨日通告中当天下午已开始清理土方的说法并未兑现,对此,镇里解释是因为土方车队未及时到位。
  根据池店镇政府昨日的最新回应,已责令村委会恢复湿地原状,并再次表态将于今日动工。
  新闻背景
  晋江市市长批示要求镇政府予以查处
  对于江南公园湿地被人为填埋破坏一事,此前就有市民拨打晋江市长专线反映。
  记者从晋江市市长专线电话办公室了解到,1月13日上午,有市民匿名举报江南公园一处水塘被填土破坏。16日,晋江市市长刘文儒作出明确批示,要求池店镇政府予以查处。
  23日,记者从晋江市行政执法局、晋江市水利局等部门了解到,接到群众反映后已安排执法人员前往巡查,并制止了这一非法填埋行为。但是,记者于前日和昨日两次回访发现,虽然池塘边竖有一块禁止填埋破坏的指示牌,但对比23日和27日的现场照片能发现,湿地池塘边又多了几堆泥土。
  为何市长16日作出的批示,池店镇政府直到27日才有所行动?镇政府党政办负责人解释称,此前并未收到市长专线的市长批示文件。
  记者在市长专线受理单上看到,市长专线办建议的反馈日期为1月29日。&[1]&&&&
湿地|破坏|原貌
稿源:   编辑: 谢秀英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用户可以发布评论……
如果你对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我要提建议】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
活动抢先看水敏性城市河道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水敏性城市河道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受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这两大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水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景观、经济、社会文化廊道的城市河道,面临水体污染、旱涝频发、河道渠化或填埋、生态恶化与生物多样性剧减等严峻的水问题。2015年我国最新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针对我国七大重点江河水域的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有着明确的目标与指标改善要求。在当前背景下河道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仅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而是需要更综合的以改善河流水质、恢复生态、管理雨洪、重建河道生物栖息地等为指导策略。本文的以景观为载体,提出适宜城市河道公园建设多目标策略,指导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首先采取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工程、建筑等多学科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对水敏性城市和河道湿地公园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文献阅读上的梳理;再选取具有典型特色的三个道湿地公园,以河流自然形态恢复为主要特点的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园、以区域性雨洪管理为特色的休斯顿法布罗河道、以城市内河复育为主要特色的韩国首尔清溪川,进行案例水敏性特点分析。提出洪水控制与河道用水保障、综合处理保障河流水质、恢复自然河堤重建生物栖息地、协调河道公园与社区发展、建设河道湿地公园激活城市经济五项水敏性城市河道湿地公园景观策略,并将这五大景观策略指导郑州寺河湿地公园项目开发建设,将水规划研究与区域河道公园、景观规划、艺术实践相结合的途径,综合解决寺河周边场地排污、寺河水质净化、河流栖息地的构建、社区休闲活动、旅游经济增长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一座新城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循环自建的矛盾。造就一个集自然生态、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湿地公园。研究策略将有力的促进我国新型河道湿地公园建设,对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TU986.5;TV213.9【目录】:
摘要3-5Abstract5-101、绪论10-20 1.1 研究背景10-11
1.1.1 城市河流面临生态、环境、社会三方面的压力10
1.1.2 多学科交叉的城市河道修复理念层出不穷10-11
1.1.3 城市内涝与城市生态缺水11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11-13
1.2.1 研究内容11-12
1.2.2 研究目的12
1.2.3 研究意义12-13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7 1.4 研究方法17-18
1.4.1 文献资料收集与阅读17-18
1.4.2 实例分析与实践调研18
1.4.3 多学科协作研究18 1.5 研究框架18-202、水敏性城市与河道湿地公园发展概述20-28 2.1 水敏性城市及相似理论与实践20-24
2.1.1 水敏性城市20
2.1.2 水敏性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20-21
2.1.3 与水敏性城市相似理论与实践21-24 2.2 河道湿地公园理论与实践24-26
2.2.1 河道功能24
2.2.2 河道生态修复24-25
2.2.3 河道湿地公园25-26 2.3 本章小结26-283、水敏性城市河道湿地公园案例分析28-40 3.1 河流自然形态的恢复——加冷河碧山公园河道景观规划设计28-33
3.1.1 项目背景28-30
3.1.2 项目水敏性特点30-33 3.2 区域性雨洪控制的变革——布法罗河道(Buffalo Bayou)33-35
3.2.1 项目简介33-34
3.2.2 项目水敏性特点34-35 3.3 城市内河河道恢复——韩国首尔清溪川的景观复育35-38
3.3.1 项目简介36
3.3.2 项目水敏性特点36-38 3.4 本章小结38-404、水敏性城市河道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40-58 4.1 景观策略一:洪水控制与河道用水保障40-45
4.1.1 洪水控制策略40-43
4.1.2 河道用水保障43-45 4.2 景观策略二:综合处理保证河流水质45-49
4.2.1 净化流域雨水,控制面源污染45-47
4.2.2 建设附属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处理厂中水47-48
4.2.3 建设湿地公园处理净化河道内水体48-49 4.3 景观策略三:恢复自然河堤重建生物栖息地49-51
4.3.1 恢复自然河堤49-50
4.3.2 重建生物栖息地50-51 4.4 景观策略四:协调河道湿地公园与社区发展的关系51-54
4.4.1 河道湿地公园与社区发展的关系51-52
4.4.2 社区参与管理河道湿地公园的模式52
4.4.3 建立保护开发模式52-53
4.4.4 整合社会交往与环境教育空间53-54 4.5 景观策略五:建设河道湿地公园激活城市经济54-55 4.6 本章小结55-585、水敏性城市河道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的实践58-78 5.1 寺河湿地公园项目概况58-69
5.1.1 项目区位分析及建设背景58-59
5.1.2 项目现状研究59-63
5.1.3 项目规划设计定位、目标及设计原则63-64
5.1.4 寺河湿地公园具体规划设计方案64-69 5.2 水敏性城市河道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在寺河案例中的应用69-77
5.2.1 策略应用一:河道洪水控制与用水保障69-73
5.2.2 策略应用二:综合处理改善河流水质73-75
5.2.3 策略应用三:恢复自然河堤重建生物栖息地75-76
5.2.4 策略应用四:协调河道湿地公园与社区发展76-77
5.2.5 策略应用五:激活社区经济反哺河道湿地公园77 5.3 本章小结77-786、结语78-80致谢80-82参考文献82-8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8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蔡凯臻;王建国;;[J];建筑与文化;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树杰;;[J];河北林果研究;2008年02期
马杰;;[J];河南建材;2011年03期
陈雄;何红霞;郝慧敏;;[J];华中建筑;2012年04期
王伊春;;[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年08期
张毅川;乔丽芳;陈亮明;;[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丁少平;;[J];Journal of Landscape R2009年08期
胡震峰;[J];山西建筑;2004年15期
王超;;[J];科技风;2010年23期
卜颖辉;;[J];科技信息;2009年17期
朱学敏;;[J];民营科技;2011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邢忠;[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韩雅丽;[J];经济师;2004年01期
;[J];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1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卜菁华,王洋;[J];华中建筑;2005年02期
;[J];建筑与文化;2007年11期
邢晓光;刘存歧;王国江;;[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年05期
马吉·法赫;;[J];风景园林;2007年05期
任美丽;任海军;;[J];内蒙古水利;2007年04期
;[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2期
刘文英;;[J];城建档案;2008年07期
孙楠;李洪远;孟伟庆;;[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1期
李兴;;[J];园林;2008年07期
姚志刚;;[J];森林与人类;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心红;钱又宇;;[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4年
崔心红;;[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赵贵生;邱新华;赖志平;曾鹏;;[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孔令培;杨姿新;吴刘萍;欧阳烈;;[A];中国公园协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A];湖州入湖溇港和塘浦(溇港)圩田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资料汇编[C];2005年
高大伟;李妍;;[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3期)[C];2011年
陈涛;;[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韩思伟;;[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赵贵生;邱新华;赖志平;曾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刘晓光;孙苏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冰;[N];大众科技报;2006年
丘想明 李杰松 王海鹏;[N];广东建设报;2006年
刘怀英;[N];广元日报;2007年
刘怀英;[N];广元日报;2007年
记者 田宜龙;[N];河南日报;2006年
杨麟?通讯员
赵天宇;[N];湖北日报;2007年
梁俊娜;[N];铁岭日报;2007年
尹海明;[N];南宁日报;2008年
孙娅?通讯员
柏斌;[N];昆明日报;2008年
张红梅;[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辉;[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严军;[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吴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倬;[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柴洁婷;[D];天津大学;2012年
杨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李嘉懿;[D];长安大学;2015年
耿雪;[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刘超;[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陈沐风;[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赵霞;[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吴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范延勇;[D];山东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湿地公园完全被毁 恢复需重建至少需要3000万 - 信息兰州
您所在的位置:
湿地公园完全被毁 恢复需重建至少需要3000万
  惨遭洪水&洗劫&的湿地公园。本报首席记者裴强摄
  7月末,黄河水位迅速上涨,银滩湿地公园全部被淹,龙源、水车博览园等公园也大部分没于水下。持续一个多月的汛期,让沿河的诸多游园遭受重创。
  在寸土寸金、公共休闲场所紧缺的兰州,面对市民强烈的休闲娱乐需求,建设者们将目光投向了闲置的河滩地。然而,当这26年一遇的汛期渐行结束,看着被洪水肆虐得一片狼藉的银滩湿地公园,在河滩地建设游园,如何化解市民需求与防汛的矛盾,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整个湿地公园都被毁了,损失非常惨重,要恢复的话可能得完全重建。&
  进入9月,持续一个多月的阴雨逐渐散去,暴涨的黄河水位也不断回落。
  9月14日,记者再次来到银滩湿地公园。尽管洪水已退去多日,但整个公园依旧&戒备森严&,从银滩大桥一路向西,长长的人行道上仍然拉着警戒带,&上游泄洪临时封园&的警示牌赫然入目。公园保安和海事部门、水上派出所的执勤人员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前,神情严肃地盯视着公园内外。
  站在银滩大桥远远望去,洪水退去后的银滩湿地公园一片狼藉,往日烟柳葱茏、苇丛茂密的景致早已不在。整个湿地公园内泥沙大片裸露,乔木多半已经枯死,连根拔起的芦苇斜铺在泥沙上,在阳光下显得灰暗干枯,往日大片的草坪如今只是星星点点地存在。伸向苇丛的栈桥如今尽显眼底,桥下残留的水洼,底部已生出片片绿色的霉斑,远远就能闻见一股臭味。长长的防洪堤下,堆满了汛期内留下的泥沙,干枯的草丛扑倒在地。
  &整个湿地公园都被毁了,要恢复的话可能得完全重建。&安宁区银滩路街道值守人员搭起的帐篷内,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的汛期要持续到9月底结束,因此目前还不容许市民到河边。
  7月29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金城,加上上游水库因持续降雨加大泄洪,次日黄河兰州段水位迅速上涨,紧靠黄河主河道而建的银滩湿地公园被洪水尽数淹没。湿地公园以东的龙源、水车园、中山桥近水广场、音乐喷泉广场、水车博览园也被全部或部分淹没。
  对于老兰州人来说,1981年9月那场洪水至今记忆犹新,&当时那场洪水比这次要大多了,黄河水快和中山桥齐平了!&站在如今的中山桥上,俯视着恢复平静的黄河水,家住在白塔山附近的市民,66岁的张国栋伸出手比划着。记者从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了解到,日至9月13日,黄河上游唐乃河以上及兰州以上支流大夏河、洮河等地发生长达32天的大面积降雨,形成&81&9&洪水。这是黄河上游干流大洪水与降雨关系的基本特点,与有记载的其他几次洪水形成的过程基本一致。
  兰州河道设防标准,是充分考虑了黄河历年大洪水与兰州城市建设、防洪需要的。据水文资料记载,黄河兰州段自明代至今,共发生过大洪水25次,平均25年出现一次。比这次洪水再大一点的洪水,仅1949年以来,黄河兰州段就发生过4次:60立方米/秒、90立方米/秒、00立方米/秒、70立方米/秒。如果排位次,刚刚过去的这场洪水,也只能屈居&小五&。
  &如果汛期结束了就进行恢复,要是明年还有这么大的洪水,公园再被淹掉怎么办?&
  这场26年一遇的洪水,以及暴涨的河水造成的巨大损失,让园林部门的神经异常紧张。记者就汛期结束后银滩湿地公园如何恢复的问题,多次到包括安宁区生态局在内的园林部门采访时,对方均以&太敏感&为由予以拒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一问题的确太过敏感,&没法表态,因为如果现在汛期结束了就进行恢复,要是明年还有这么大的洪水,公园再被淹掉怎么办?因此而遭受的损失谁来负责?&
  该人士透露,银滩湿地公园在这次汛期中几乎全部被毁,&要恢复的话,基本就是全部重建,至少需要资金3000万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城市规划专家说,&黄河河滩地是不允许建设公园这样的基础设施的,因为这会影响到行洪安全。&这位规划专家告诉记者,黄河兰州段的不少游园在建设时都面临过这一问题。
  &这次洪水确实让人有点措手不及,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再次深思,黄河防汛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兰州市园林局绿化处处长慕彪彪说,这次汛期使音乐喷泉、多个水泵房、机电、上水设施以及由于河堤塌方造成绿地损坏,共计损失1000多万元,另外,银滩湿地公园损失也过千万元。&此前,银滩湿地公园的设防标准是2000立方米/秒,而现在看来,这个标准还需进一步提高。&
  &在这次汛期之后,如何化解市民休闲需求和黄河汛期安全矛盾,需要政府部门仔细思量。&
  在寸土寸金、公共游乐场所极为紧缺的兰州,面对市民强烈的休闲需求,建设者们将目光投向了闲置的河道滩地。在兰州市去年通过的打造山水之城的系列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在40公里的黄河兰州段建设&一轴三段连十景&的景观带。而这&十景&当中,除生命之源、寸草春晖、舐犊情深、酌水知泉等景区已建成或部分建成外,许多景点都需要从头新建。
  然而,当这26年一遇的汛期渐行结束,如何在黄河沿岸建设游园、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同时满足黄河行洪、确保汛期安全,成为摆在建设者眼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这样的现状,今后沿黄景点、设施还建不建?慕彪彪的回答很肯定:&原计划该建的还是要建!&慕彪彪说,兰州土地面积少的客观特殊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的发展。如今黄河两岸的园林绿化已经饱和,只能利用河滩地,但是,不能为了无法预计的洪水而无尽地等待,应该思考如何化解矛盾达到共赢。
  对此,慕彪彪表示,有了这次的经验,今后在规划和利用河道滩地方面,将进一步科学考察优化设计,加大工程量,为黄河水留有足够空间行洪。
  兰州交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何文社也告诉记者,&在城区用地极为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平时大片裸露闲置的河滩地,做好黄河文章显得非常必要。但在这次汛期之后,如何化解市民休闲需求和黄河汛期安全的矛盾,需要政府部门仔细思量。&
  &应懂得尊重水的流动规律,顺应自然,科学有序开发。&
  &精心打造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已经成为兰州市的一张旅游名片,然而,这次一场仅3860立方米/秒的洪水经过,河道景观面目全非。&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工会主席、高级工程师蔺生睿说,&河道清障是每年汛前检查的主题,结果是年年清障年年&增障&,这是全国各地河道都存在的一个矛盾。这次洪水为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水的特性是居低位而不争,黄河堤防以内是给黄河特殊洪水留下的最基本的通道,是不应该有其它建筑物的,甚至连树木也不应该存在。洪水无情,但不是年年有,所以更应该警惕!&蔺生睿一针见血地说。
  如何让二者和谐发展?怎样做好黄河风情线这张名片?
  蔺生睿认为,在寸土寸金的兰州,利用河道滩地打好黄河风情线这张牌并非不可,但是,一定不能忽略了黄河行洪安全问题。黄河兰州段堤防设防标准是充分考虑了上游水库作用的,都是有底线的,因此,在建设更多游园景点或是建筑物时,须经过相关专家严格科学的论证,根据河道自然地形,考察预测该河段最大过水量为多少,为洪水留下最基本的通道。人们可以在两岸汛线以上尽情地发挥聪明才智,把黄河打扮得漂漂亮亮,何乐而不为呢?
  &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它并没有跟你争什么,但是,如果你争抢它太多的东西,它会给人类以教训,就像存在银行的钱,它也会&零存整取&,应懂得去尊重水的流动规律,顺应自然,科学有序开发。&蔺生睿用一个很形象的词说明了黄河水的特点,也告诫人们如何做到与水的和谐共处。
赞助商推广链接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被洪水淹没保险赔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