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房租抵月供是伪命题题吗?

问题已关闭
包含主观个人判断
请保持提问的客观立场,对观点给出充分的依据和说明,先求证再进行推演提问。个人观点可以在回答中发布。
11.30更新问题被人修改了,不过已有的答案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我原来想问的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要对其不了解的东西发表看法,各种逻辑流,意识形态流,甚至大打感情牌。————————————————原问题——————————————一些中医问题,其中一些应该是由中医学出身的人回答的,得到不少赞,但同时被折叠。对于不懂的东西,如果连基础知识都不具备,愿意给别人说一些身边的个例,最后加一句:“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如果对一样东西有了基础知识,会去查一些文献,再引用文献的说法。如果长时间研究某个东西,才会在查文献的基础上发挥见解。在知乎上有很多人质疑中医?在CNKI,SCI上看了一些论文,明明双盲、自愈之类的在中医领域的研究一直在进行,而且应该证明是中医治疗是有效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质疑中医?
这是网上可以找到的评价中医最全面的文章。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文化,多加度解读中医。《京且说中医》1.京且说:中国的历史和文明是从两千多年前中国古圣先贤们的先知先觉开始的。“中医理论”的构建也是神仙般的古圣先贤们借助于内向思维,即所谓“内省顿悟”来达到对人体及其疾病的体验与感知。所以严格地说来,“中医理论”所表达的是一种思想,而不是理论。既不是从一把把解剖刀、从大大小小的科学实验开始,也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更不是在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积累发展而来。是用一种先验的、所谓“不证自明”的“感觉”加“类比”的个人思想认识,对人类和自然万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想当然”的“大一统”的通盘解释,将六合三维之内三才七政之间的“物事”与“人事”混为一谈搅得玄奥不已。于是乎便可“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知人事”,凡天下之事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犹如“天马行空,优哉游哉”,给后人留下无限的玄想与遐思。就社会历史感观而言,是神仙圣人们创造了“中医理论”,演绎了“中医历史”,可谓“神仙圣人史观”。从《素》、《灵》、《八十一难》、《神农本草经》到《伤寒杂病论》,按时下的“自然国学家”和“中医专家”所言,都是古圣先贤们通过个人的“内体领悟”和“对外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一次认识所完成的,乃“毕其功于一役”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认识完成论”。就其本质而言,并非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而是神仙圣人所谓“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所分泌出来的产物,是奉天承运的神喻圣旨。用类比、隐喻、象征、暗示、模糊、神秘的言辞来讲述人身上的道理,乃至解读整个世界。以事半功倍的侥幸心理来寻覓科学真理,把个人的思想理念当作真言咒语,用精神的遐想完全替代了对自然界的实质探究。凭籍着两千多年前的几本所谓“经典”就发现了人体及其疾病的奥秘,且延续沿用至今。自诩为“天人合一”的“东方整体观”、“东方神秘主义”,并声称由此发现了“人类的必然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的最伟大的贡献”云云。可见,那后来的中医大家乃至当今的“中医泰斗”、“国医大师”、“中医专家、教授”及“中医科学家”们,只不过是秉承和沿袭“神仙圣人史观”和“一次认识完成论”所形成的所谓“中医理论”,将其奉若神明,作为经典,作为圭臬,作为传统,作为不可逾越的教条和权威而顶礼膜拜。在两千多年前玄虚古旧的认知层面上不断地兜圈子,往复循环,重蹈复辙,鹦哥学舌,依样画葫芦,“为往圣继绝学”而已。虽美其名为“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也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其最终目的还是想神化、圣化自己,企图成为神仙圣人的代言与化身,从而谋取一己之功利!2.京且说:读中医就是读历史。那辛亥革命百年以来的民国史、共和国史,尚未能说得清、道得明,为人不断地捡选、涂抹和添加,早已“史为今用”了。那囊括了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二十五史,也没有不为历代帝王的喜恶和操弄而被史官们所遮蔽和篡改过的。更何况那点点中国医学史,几本“中医经典著作”的解读?有人有意无意地忘记和回避了历史,有人却根据现实的需要淡化或美化历史!那“中医经典著作”历朝历代的修订、整理、重刋、评注者谁不想假古圣先贤流芳千古,美名永传于后世。后来所洐生的所谓诸多医案、医话、医论及“各家学说”,不都是个人的创业史、传记史、英雄史,谁不捡好的说、好的写。过五关斩六将是自己的风采,得大写特写大书特书;失荆州、走麦城都是人家的过错,懒得也没有必要再提起。隐恶扬善,歌功颂德,上下相隐,亲亲相隐,自欺欺人,立德、立功、立言、帽子票子房子妻子儿子“出有车,食有鱼”……光宗耀祖而已。即便是自己的经历、经验,也会有不少“盲点”的。看到的未必都是真实,听到的多是些传说与故事,没看到没听到的何尝又不是虚假的,写下记下的并不等于临床实践中已经做到做好了的,可谓“讲就天下无敌,做则无能为力”。神仙圣人也难免不失之于偏颇矣!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胜利者的历史”,也是一幕幕的现代史、现代的思想史、戏剧演出史。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和未来的话语权,这就是历史与权力的关系,“成王败寇”是之谓也。也有人说,历史只不过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而写成的。还有人打趣地说,历史只不过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更有人直言不讳地说,满本历史都写着“吃人”两个字。所谓“以史为鉴”其实就是为了让统治者及其家族、帝师、谋士们“知兴替,明得失”,吸取经验教训,是站在王朝和统治者的立场来总结和解读历史,无非是说所写所做的如何更有利于他们自己,使一家皇权江山社稷千秋万代永存下去。可见,以往的历史不见得就是事实,只是对事实不同的解读、阐释与引申。所以,都鉴史不如没史,尽信书不如无书!后来的人们只能从 “中医理论”和“中医经典著作”,从“中医学史”和“中国历史”乃至“中国文学著作”及“中国文学史”的衣襟下去寻觅历史的细节,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破绽,认得其“伪”,识得其“真”,以疑古而辨伪。用自己的头脑按常识和逻辑去思考问题,用真实为历史启蒙揭蔽,用信史为历史驱魑除魅,让历史的本真拨去被权力所掩饰了的迷雾,还原历史的真实。往者虽已逝,来者犹可追。不认真寻觅历史的细节,就不懂得国学大师们缘何要否定和反对中医;就不懂得《黄帝内经》在汉季早已亡失,时下的《素问》和《灵枢》并非《黄帝内经》,只不过是后人的瞎掰而已;也不懂得仓公治病多用汤药,而《素问》辨证讲的只不过是按照“阴阳学说”所推演出来阴阳失调而致的所谓阴病阳病、寒热虚盛和“阴阳妙合而成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乘侮的几条“规矩”,论治却常以“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饮药”等为方法,虽强调“药治其内,针治其外”,其实用药仅有“十三方”;那“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运气七篇大论”还是唐人王冰后来所补入的!就不懂得两汉时由于帝位“德运”的不同因而五行配属五脏有所差异,西汉人的配行方式是为“心属土”,而东汉人才是“心属火”,到底是“心属火”还是“心属土”?谁也说不清、道不明,是东是西,该听谁的?就不懂得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和晚清朴学大师孙仲容在注释《周礼·医师章》时早就提出了疾病的“不治自愈”问题!也不懂得张仲景是否真有其人?王粲又是怎样死的?华佗却是来自印度、波斯的!而《针灸甲乙经》及其《序》并非出自皇甫谧之手笔!那药王孙真人可是“乞长生求久视”与“玩阴阳弄釆补”的主儿,其著作中不乏大量“印度医学”的内容!就不懂得《老子》真经只有千余文,且只论“道”没说“德”,那“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等多出的三千多字只不过是后人的妄加妄改,并非真经!不懂得“老子”又是谁?到底是“老莱子”还是“老聃”都还是个谜!更不懂得还有“六经皆史”、“‘史记’亦经”、“经中有史”、“史中有经”的说辞!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不是“卑贱者”的“聪明”所创造的……不对历史做认真的考究,就不懂得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本质是什么。就不懂得写下中医“经典著作”的多是些“述而不作”、“想当然”、“眼高手低”的“空头理论家”,是“坐而论道”、不甘为“下九流”、“耻于行医”的“文抄公”。也不懂得理学大师朱熹曾经说“等而下之,如医技养生家之说,皆不离阴阳二者”而已。就不晓得鲁迅先生早在1926年就曾说过“尊孔,崇儒,读经,复古,可以救中国,这种调子,近来越唱越高了。其实呢,过去凡是主张读经的人,多是别有用心的。他们要人们读经,成为孝子顺民,成为烈女节妇,而自己则可以得意恣志,高高骑在人民头上。他们常常以读经自负,以中国古文化自夸。但是,他们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制造‘五卅’惨案的日本兵,可曾用《易经》咒沉了‘三·一八’惨案前夕炮轰大沽口的八国联军的战舰?”……还原历史,最难的不是历史场景的重现,而是捉刀史家们的心态,心态的真实揭示,往往才是更为本质的东西。古今多少事,应付细读中?!历史学也是一门科学。历史的研究不仅要反对简单化、概念化,更要从常情常理和基本逻辑出发,其重点在于拿到确凿的史料和清楚的史实,即考证史料与查核史实,以确保史实都有史料作依据,结论都有史实为依托。不仅要研究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也要与世界历史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世界中的中国”,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和碰撞,才能认清自己知道自己。其所依靠的是科学理性的方法与态度,没有科学的历史观,也就不会有科学的发展观。学习研究中医历史,并不等于历史上的中医已达到极致,令世人瞩目,值得大家所敬崇的顶峰。只是对历史的审视和尊重,并寻找其在世界医学史中所处的位置,对既往的东西做出客观理性恰如其分的认定。历史可不是教科书,也不是传说与故事,历史是真实发生、谁也不能改变的过去。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客观证据,也基于时下的基本常识和逻辑判断,历史上“中医理论”诸多的事儿,既无根据,也无事实,都是些早已被人们所证伪了的东西。由于对人体及其疾病缺乏认真的探究,没有科学性,只有空想性,稀里糊涂,胡说八道,纯属臆测,人云亦云,不足为信,也不足为凭。改革开放以来短短的三十多年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沧海桑田,以往人们所熟知的“社会历史报告”,层累叠加地“被造就”及以偏概全的“被历史”,逐渐地为历史的细节和人们的良知所解构、颠覆、纠正和重建,慢慢地形成了“真实历史叙事”。历史的真实即是良知,不因肤浅而被误导,历史可不能永远被遮蔽,它向人们揭示活在当下的历史认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任何新的史料与史实的披露和新的评价与结论的出现,都会牵动人们对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看法,这就是历史与科学所不同的地方。但是,历史研究最终也要走到与科学相同的道路上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有力地推动着历史研究的进步!3.京且说:今天的中医史学家们,多是些“喝狼奶”长大的,其突出特征之一就是不顾事实,之二就是违背常识。如前所述,历史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其介于科学与人文之间,是个关乎人的实践的或然性领域,本应理性实则多为感性所干扰,因而更依赖研究者的主体性,即在事实和论证之外,起作用的还有研究者的人品和操守。所以,中国传统史学,在注重“史识”之外,一直在呼唤史家的“史胆”、“史德”与“良知”。偌大个中国,不了解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穷人,不了解中国的农民,不了解中国的平民百姓,就不懂得中国的历史,不懂得中国的文化,不懂得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就不懂得中国医学的真实历史状况。乡土上老百姓的兴衰成败、生老病死,才是中国历史的真实缩影,中华民族几千年漫长的历史黑洞中,可不是几个人的历史记忆,而应当是整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因此,但凡正直、严谨、有良知的治史学人都应当将历史资料搜集得更加全面些、客观些、翔实些,观察视野的重点应从帝王将相、上层精英转移到平民百姓、芸芸众生上来。才能更好地、更体贴地理解社会大众尤其是社会底层的真实生存状况。从一件件小事、从一个个小人物的“真实历史叙事”开始,才能获得可靠可信的史料与史实,根据可靠可信的史料与史实探明真相,做出自己的判断与解释,不落窠臼,不人云亦云。不至于将历史上所谓古圣先贤的医家们描绘得如此神通广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犹如“天不生‘仲景’,万古如长夜”,甚至落定个“中医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的伪命题。犯下“社会历史报告”中“以论带史”的错谬,甘冒侮弄历史真实的道德风险,以至于误导民众,误导后人。倘若不能全面了解历史上社会各界、各阶层人们的生存状态,疏忽了体制操作以及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不能直接触摸与理解当時民众的真实生活感受,不能对历史进行真实的、真诚的考量,就会忘却譬如曹操、曹植父子当年在《蒿里行》及《说疫气》中所描述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与“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亡,或覆族而丧”等等令人毛骨悚然的情景。还有毛老人家后来那“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所写下的华章“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萧疏鬼唱歌。”就会忘却这些最具质感的历史内容,就会得出完全偏颇的认识,以致虚构历史、否认事实、违背常识、涂抹记忆。这对当今处在权力与市场夹缝中图存的中国史学尤具警示意义。研究中医历史,有利于了解和面对中医的既往、现实和未来,有利于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为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只有知道自身的不足,才能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才会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来自何处,将去向何方。”认清历史的过往,认清自己,对现实和未来才能具有真正的借鉴意义。囿于民族情结,不承认规律,不承认中医落伍的历史事实,自以为是,自我封闭,自我陶醉,就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和进行反思,就会踏步不前,就会害人害己,就会贻误为害整个民族,就会让中医落伍的历史一再重演!但是,诚如黑格尔先生所言:“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4.京且说:相关性并不等同于因果性。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一定有相关性,但是有相关性的两个事物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把“相关性与因果性搞混”可是国人常见的逻辑错误哦!别以为“西学东渐”之前中国人的疾病都是中医看好治好的,也别以为没有中医的维系中华民族就无法繁衍生息。看到一群白羊就以为羊毛都是白色的,只见到一颗树木就说没有森林。自己所认可的观点未必都正确,正确的观点还需要论证、拿出证据、反复验证并得到大家的认同坐实。其实,人类大约有60~70%的疾病是可以自愈和缓解的,即人类的抗病力及疾病本身的自愈性、自限性、自缓性、周期性和渐进性。这是因为首先人类具有大自然所赐予的抵抗力,即已为现代医学所证明的人体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修复功能等众多的功能。其次,人还具有自我生理、心理调节功能,由于人具有语言和思维的能力,因此这种调节很容易被暗示。相当多的患者无器质性疾病,但感到身体不适和痛苦,暗示疗法及其安慰剂效应则是治疗非器质性疾病最普通最常用的方法。此乃全赖自然自愈之机能,所谓天功也。也许这些才是两千多年来中医之所以能“治好”一些疾病的根本原因,才是所谓“疗效”与“实证”的依据,才是“不可替代”、“存在就是合理”等等诸多说辞的最佳注脚。即便是有的药物对缓解病症真的有一定的效果,也是药物本身的作用和人们自身的经验使然,绝非“神农氏”一人“尝百草”所知,也非
“中医理论”指导所致!当然随着年岁的增长,老年人的抵抗力会逐渐衰退,更应注意防病治病,恪守科学的“定期体检,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戒烟少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箴言,绝不是什么稀里糊涂毫无目标的养生沐足治未病。真是要命的疾病,那怕使上浑身解数也是没命的。那“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法则,兴许才是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原因。否则就无法说明这世界上没有中医中药的其他地域的民族何以得到繁衍生存和保留下来,2000多年以前在还没有中医中药的日子里,中国人又是怎样存活下来的。也无法回答得了其他生物物种的繁衍传承和种群扩张。就会难以自洽,混淆逻辑。世界上一切生物生存的终极目的都是DNA的的复制。只要没有类似使“恐龙灭绝”的中生代白垩纪末期的巨大灾变,能使人类顷刻像“恐龙”一样全部灭迹,人类大抵都会传宗接代繁衍下去。张三有病走了,张三的儿子有了子女;李四有病没了,其子女又有了儿子孙子;王麻子死了,王麻子的孙子又有了孙子孙女。那怕是只剩下一男一女,只要人类的DNA没有灭绝,就有一线生机,子子孙孙,生生息息,源远流长,永不停息。5.京且说:博主在先前的博文《国学研究之“憾”》中,曾列举了诸多“国学大师”对中医毫不客气的斥说言语,以飨读者。可见,并非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反对中医,自晚清以降研究国学的大师们绝大多数否定和反对中医。不得不说这是国学研究一百多年来令人“唏嘘”的“憾事”。绝不是毛老人家那价值判断先于真相辨别“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那么简单。所以开篇便提示:“国学大师”为什么否定中医?因为,大师们深谙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史、哲自然观与社会观”无法替代得了决定人类生、老、病、死的“科学生物观”。“君臣佐使”的治国与治病的“君臣佐使”,完全是两码子事。所谓“天人感应”、“天人合一”、“阴阳失衡”、“五行乘侮”、“运气演绎”;“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医相无二”、“国身治同”、“良相良医”;还有那“望而知之”和“违疾忌医”的故事只不过是转弯抹角的一种比喻、一种臆想、一份期盼、一份籍慰、一番规劝,一番番美好的愿景。其指向不明,难以企及!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那段历史已被人们所淡忘,那个时代学人们的思想早已被尘封湮没,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觉醒和智慧都被一些野心家所偷去,为人欲所遮蔽!殊不知人家两百多年来单单一項科学的“厕所革命”,就为人类的平均寿命增添了20年。过去一百多年里,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环境条件的不断发展、进步与改善,使人类的平均估计年龄又增加了30多年。当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已经达到83.4岁,香港地区也达到了82.8岁,而且仍在以每年大约3个月的速度在增加,也就是说当你看完这篇博文时,人们的估计年龄又增加了半个多小时。谁不想活到一百岁、一百一十岁、一百二十岁、甚至更长些?生命如此之短暂,不尽完美,也不可避免、不可抗拒。但是,科学家们一直在与自然、与生命进行抗争,对人类不可避免的衰老和病死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究与揭示,并试图逐步制定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所以直到科学出现之后,人类的寿命才有了实质性的延长。谁又敢想象再过两百年之后人类社会将是如何一番情景?这世上还有没有贫困、疾病、战争与不公平?可那紫禁城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家的皇子皇孙们,在饱读“国学、国医经典”的“御医”们精心调教调养之下,自顺治帝定鼎北京到宣统帝灭亡,除同治、光绪、宣统三帝没有子嗣外,其他七位皇帝总计生有子女146人,其中15岁以前即夭折的竟达74人,占到了龙子龙孙半数以上,平均寿命又能有几何?播下的龙种咋就成了跳蚤呢?帝王家的儿孙尚且如此,何况百姓家的芸芸众生?连自幼体弱多病、一辈子与中医中药相伴的光诸帝在其生命垂危之际回忆起自己一生治病的经历时也幡然悟出了中医中药无效、骗人、害人的道理。他痛彻肺腑地指责御医们无能,病虽“屡易药方仍属加重”,“总系药不对症”和“草率立方”。诉说了自己对“病势迁延,服何药总皆无效”,“且一症未平,一症又起”的无奈。并对中医中药的不见任何疗效提出了质疑,甚至全盘否定。当他感到自己的病情不断恶化时遂质问御医“服药非但无功,而且转增,实系药与病两不相合,所以误事”。他还对中医摸脉诊病的方式提出了大胆的怀疑与批评,并训斥御医“每次看脉,忽忽顷刻之间,岂能将病详细推敲?不过敷衍了事而已。素号名医,何得如此草率”。光绪帝并非仅仅是对庸医误人的指责,而是对整个中医辨证论治的质疑与愤慨。晚清的名医、御医大腕们竟然如是表现,先前医祖、医圣们的“思想”与“理论”和时下的“下工”之“下工”的“医技”就可想而知!真不知如今的“国学菜鸟”、“中医粉丝”、“自然国学家”、“中医泰斗”、“国医大师”和“中医专家、教授”及“中医科学家”们看了听了之后有何感受!这些人大多好“发古之幽思”,喜欢“厚古而薄今”,相比于过去“才髙八斗,学富五车”的“国学大师”们,基本上没看过几本像样的古籍善本书,充其量只不过是些滿大街地摊上都有摆卖的“国学”、“国医”普及读本及讲义、教科书罢了,略知一二,见识庸俗,学问粗浅,乃至于连古汉语也一窍不通,便以为自己了不得,想发扬光大了!跟当时具有国学“童子功”的科学家们更是相差甚远,完全无法比拟。在新一轮的国学热、国学研究中到底坚持什么?反思什么?正视什么?质疑什么?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到底孰是精华?孰是糟粕?孰是孰非?孰真孰假?孰雅孰俗?孰高孰低?扬孰弃孰?都是国人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难道不应当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当年研究国学的开山鼻祖们学习学习?不该问一问当年那“兼通四部”、“通晓文史哲”的“一代通儒”们的看法?听一听这既有“旧学根基”又具“新学见识”而“学贯中西”的大师们的意见?难道真的就没点底气,没点胸怀,没有一点点自信,依了时下《中国中医药报》、“中医泰斗”及那几个小喽啰的逻辑,以为只有他们自己“真理在握”,人家都是白痴!6.京且说:早在民国十八年,即公元1929年,著名中医专家、上海国医学院教务长陆渊雷先生就在其《整理中医学说刍议》一文中说道:“《素》、《灵》、《八十一难》等理论之书,多出于古人之悬揣,不合生理、解剖、病理。时医不察,尊奉之,以为医学之根柢,自招物议,引起废止中医之危机,此大不智也。”随后先生还在《内经学说之由来》一文中说道:“《内经》这部书,只好做医学上研究的参考资料,若是学医从《内经》开手,那就是用力多而成功少,还怕一辈子不得清楚,白白地把自己头脑弄得颟颟顸顸了完事。可笑有个医学校,劈头就是《内经》课,要教上一两年。在教者的意思,无非仰仗黄帝、歧伯的威名,敷衍过几年,就算完了教授的责任。讵奈现时代的青年很不驯良,遇到怀疑的地方,便不管黄帝、歧伯,七嘴八舌质问起来,教室闹得烟舞气涨。办学的人没法,死活拉不佞去担任《内经》课,不佞就老实不客气,把那些五运六气驳得过淋漓畅快。”这种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悖逆的教育简直就是荒诞虚伪至极!如果这种教育能把莘莘学子培养成只相信中医不相信其他继承传统的接班人未尝不可,但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学子在校学习期间就看出了这种教育的虚伪性。碍于学业的完成,也是为了将来的饭碗问题,只好敷衍经旨,应对考试,鹦哥学舌,葫芦画瓢。逐渐养成了言行不符表里不一的习惯,练就了说的是一套,想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见神讲神话,见鬼讲鬼话,见人不说话的本领,更何况将来离开学校步入复杂社会之后?哪有不炼就一身“见了羊是狼,见了狼是羊”的德性!敢问当今天底下的“中医泰斗”、“国医大师”、“中医专家、教授”及“中医科学家”们,居庙堂之高的教育部、卫生部的老爷们,既然“不合生理、解剖、病理”,非“为医学之根柢”,只不过是“古人之悬揣”而已,缘何“不察”?“不智”?至今仍然执迷不悟“尊奉之”?非要“仰仗黄帝、歧伯的威名”“敷衍”莘莘学子?将自己都似懂非懂咀嚼不了的“经典”拿来塞给后学,把他们的“头脑弄得颟颟顸顸”?硬要给他们灌输那些连灌输者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岂不是自欺欺人误人子弟?为什么不虚心向陆渊雷老先生学习学习?“老实不客气,把那些五运六气驳得过淋漓畅快”!究竟要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关涉到整个社会如何理解和思考这个世界,如何记忆和传承历史、文化与知识,如何培育年青一代的大问题。是接受科学的训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为偏见所束缚,不为权势所屈服,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坚持科学精神的现代公民,实现人的现代化,还是将他们豢养成只会盲从迷信,思想禁锢,自以为是,故弄玄虚的“知识骗子”和“爱国贼”!其实,整个中医理论体系都是由直观人体、人天关系以及 “冥思遐想”和“推理清谈”所构筑而成的,是 “坐而论道”与“述而不作”的产物。其中包含了不少猜测、臆度、穿凿附会和玄诞荒谬的东西,甚至有的还与鬼神迷信混杂在一起,毕竟是2000多年前的认知。业内人士大多心知肚明,只是装睡而已,装睡的人是无法叫醒的。只要国人的国民性不改变,对中医的认识仍然模糊不清,只要这里边还有市场有利益,中医美丽的传说与故事将永远属于那些有传说有故事的人们,尤其是在面对生老病死这些无法抗拒的焦虑与恐惧时,所有曾经发生过的,都不会轻易消失。一个个性很弱的社会,是分不清是非真假的,中国人所信奉的是只要“活下去”就好,不管是“三八二十三”,还是“三八二十四”!中医理论家们自称所运用的是整体性、直观性的所谓古代哲学思辨方法,实际上是恩格斯早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所论说和批判过的,是“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对生命的奥秘,国人生、老、病、死的问题,只是从“哲学”层面进行解读,但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往往缺乏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过程。所以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医思维”惯势,至今仍然是希望通过普及中国古圣先贤先知先觉的所谓“精英思想”来实现远大目标,来济世救人,期盼着奇迹的出现,“扁鹊重生”和“华佗再世”,而不是通过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来获取真正的医学科学知识,以教育唤醒人民。哲学思辨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影响科学的发展,并非杜林先生所定义的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更不是什么“科学之科学”,所能提供的只不过是一种声音而已。何况一千个哲学家就会有一千门哲学,哲学是多元的可不是万能的哦。所以,想靠哲学直接演绎出科学的企图往往是要失败的。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失败例子,时下中国的“自然国学家”、“中医泰斗”及“中医专家、教授”乃至“中医科学家”们也都不会例外。因为从现象和规律上升为哲学思维是一种认识上的飞跃,在这中间要舍弃掉许许多多非本质和本质的东西,此外还要作进一步的抽象和虚拟。所以想从哲学出发,逆向演绎出符合现实的东西来一般是不会成功的。想要从“古代哲学”,转过来重新演绎出当时的所谓“古代科学”乃至“现代科学”来,就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何况“中医理论”中的所谓“古代哲学”思想多是些“神学”与“玄学”的东西,由于在认识世界的路径上有着本质的历史差距,其与后来的科学根本毫无关系。殊不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形而上”的哲学理论解决不了“形而下”的具体实际的“生老病死”问题,“天马行空”终须脚踏实地。只有当历史和文化等等传统的东西接受了辩证法则和科学审视之后,一切哲学垃圾,才会成为多余的东西,在实证科学中消失。7.京且说:中医业内人士都以为祖国医学是经过几千年实践经验所证明了的,挂在口边经常说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中医是经验科学”的老生常谈。明明是针灸、吃中药在先,康复在后,那么康复过程就是针灸、吃药所致,就是中医的疗效,且“存在就是合理”并“不可替代”,咋就不科学?不真理了呢?长期以来,由于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是经验科学”的误读,因而产生所谓“实践就是真理”、“经验就是科学”的错误联想和判断。其实,实践并不是真理,经验也不是科学,真理有真理标准,科学有科学范式。因此,从根本上强调“实践不是真理”、“经验不是科学”,既符合真理和科学本质特征的基本要求,也符合中医的本质属性。对中医粉丝,尤其是中医学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提醒和警示,也是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常识,免得不断产生诸多毫无意义和永无休止的辩爭。中医的实践只是个人或少数人的“自我实践”,既不是“人类实践的总和”,也不是“亿万人相同的实践”,所以,根本就无法迈向真理的门槛。中医的经验也只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所谓“直接经验”,不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人的相同经验”,更不是经过科学方法所验证过的,因此,难以进入科学的殿堂。别以为“中医理论”关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等陈述,就是“实践”检验出的“真理”?就是“经验”所总结出来的“科学”?那“环跳穴”、“长强穴”就当真是石头戳在屁股上所留下的“记忆”!其实不然!且不说盘古及三皇五帝,也不说巫彭、巫咸、医和、医缓、扁鹊、仓公和张仲景的故事,更不必查遍二十五史及各大类书、丛书。请看宋代官修《圣济总录》一书中对神仙圣人诊病治病情景所作的描绘:“……闭目内视,五脏历历分明,知其所处,然后五脏可安……视表如里,亦能驱五脏之神,为人治病。”明人李时珍在其《奇经八脉考》一书中也曾写道:“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察照之。”说的是人体的“脏腑内景”和“经络隧道”只有修炼气功、禅宗静坐的古圣先贤,才能“返观”或“内视”,才能体察和认识到所谓“脏腑经络之气”,才能“视表如里……为人治病”。可见“实践”既没经过“检验”,“经验”也没通过“总结”,而是在神仙圣人“炼气化神,入神出化”的“六通境界”下所能看到听到想到并记录下来的,是神仙圣人“冥思遐想”的“望而知之”,是古圣先贤“先知先觉”的“一气呵成”,所谓“心明便是天理!”而不是凡夫俗子的“检验”与“总结”,更不是科学的“实验”与“验证”!寥寥数语将“中医理论”的产生,从源头上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向世人昭示了其前世今生。还有那“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的“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等学说,亦如其然,不必赘言。时下的“中医泰斗”、“国医大师”、“中医专家、教授”们鲜有娴于此道者,可谓望尘莫及!由此看来,那“中医科学家”们试图根据“中医理论”去寻觅和证明中医所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等的客观存在、功能实质及其相互联系,以期求对人体及其疾病的真正认识,只能是枉费心机!殊不知,2000多年前“中医理论”对“生命现象”的“阴阳说”、“五行说”、“脏腑说”、“经络说”、“诸气说”、“气化说”以及对“疾病现象”的“六淫说”、“六经说”、“邪正说”等等认识与解释,犹如300多年前史塔尔等西方化学家们对“燃烧现象”所作的“燃素说”解释一样。自1777年法国人拉瓦锡发现“氧气”之后,“燃素说”就被彻底抛弃了,为“氧化说”所完全代替。在人类文明进步史、科技史及医学史的发展轨迹上,不乏此类案例。例如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相互间一直在较量着,直到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暴露“托勒密体系”的错误、开普勒以椭圆轨道取代园形轨道修正了“日心说”之后,“日心说”才在与“地心说”的竞争中取得了真正的胜利,时下连“日心说”也遭到了质疑。又如人身上的事,从盖伦的“肝脏血液流动中心说”直到哈维才确立了“心脏血液循环说”,如今的“心脏血液循环说”论说得更加精细,而且有了更为精确的技术操作,“君主之官”也敢拿来换换玩玩的。还有那发现吞噬细胞的苦闷、无人问津的遗传性疾病及人体解剖学诞生的曲折等等事例。而在中国直到晚清才有人敢于进行“医林改错”,且还留下不少“改错之错”,民初虽有人提出“参西”,但仍要坚持“衷中”在先的“舍不得”。说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发展的,也是在不断纠正谬误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不少。究其原因,无外乎传统观念的束缚与扼杀;习惯势力的阻碍与干扰;学术权威的讥讽与压制;认识水平的有限与制约;错误哲学的误导与支配……。所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必须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与阻挠,破除对权威的过分迷信,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无论人类如何自以为是,最终都不得不否定那些以为天经地义实则认识局限的断言。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勉强为之,是为了还要更好,而不断地否定之否定。同样的,当现代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因学、病理学、生物检测技术及药理学等等学科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代谢过程、发病原因、病理变化及对药物的药理作用等等有了更为深刻的科学揭示和解读之后,中医那虚无飘渺的“经典理论”和“各家学说”理所当然地也会被淘汰和抛弃,为现代医学理论所取而代之。世界人民无不行合趋同,只是国人囿于“民族情结”和“中医纠葛”,始终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不愿放弃,非得置外于世界民族之林,人家的桥早就造好了,而且证明是成功的,何须我们再去“摸着石头过河”呢?!中国人活得确实不容易!其实,中医并非世界上唯一的传统医学,跟世界各民族所曾拥有过的传统医学一样,由于历史的原因都具有认识肤浅和主观想象的基本特征。用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其理论与方法显得十分可爱又无知,疗效也乏善可陈。纵观世界医学的发展历史及各民族的传统医学,像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阿拉伯、古希腊—罗马的传统医学,无论其历史之悠久,还是理论之完备以及成就之斐然,都胜出中医一筹而令其逊色,中医并非“历史悠久”与“博大精深”的出类拔萃。但是人家的传统医学最终还是纷纷舍弃了传统而走上以古希腊—罗马的实证代替想象为基础的实证医学之路,打开了科学医学的大门,共同造就了近、现代主流医学的辉煌!人类对客观世界包括对自身及其疾病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永无止境的,所以,中医的事儿,弄清“真相”往往比“真理”和“科学”更为重要,因为,弄清“真相”才是我们认真讨论中医是否“真理”、是否“科学”的切入点,也是获得“真理”和“科学”的前提。8.京且说: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实践是认识的阶梯,科学真理沿着实践的阶梯前进。真理被认为是永恒的、不变的和普世、普适的。第一次对真理进行哲学思考的是亚里士多德,近世几乎所有真理理论都可以追溯到他。《形而上学》中记述了他的名言:“是什么说不是什么,不是什么说是什么,这是假的;是什么说是什么,不是什么则说不是什么,这是真的。”这可能是对真理最通俗的描述,也是西方“实事求是”的最早版本。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是怎样“验验真理”的,“真理标准”又是如何确定和掌握的,仍然是个十分复杂而又艰难的问题,最后还得交给时间和历史去处理。以往不是有过不少“放之四海而皆准”和“颠扑不破”的吗?后来却都不准了被颠破了,为后人所抛弃!所谓“检验真理”,就是作为检验者应依据既定的“真理标准”,通过其主体活动,即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对既有的一定认识进行检核、验证。经过这样的检验,其认识被确认为符合既定“真理标准”的就被认为是真理,否则就被认为不是真理。是对人的“认识”进行检验而不是对“真理”,既然是真理,又何须检验?!所谓“真理标准”,是有多方面的指标的,至少应当包括公理指标、逻辑指标、实验指标、数据指标等等。这些用于检验真理的指标,不是某个或某些个人私自确定的,而是历史地形成而获得一定同共体普遍认可的。实践只不过是一种检验方法,而不是什么“标准”,更不是什么“唯一”的。因为实践的效果是多重的,检验判断的标准是多元的。而且实践检验本身,又要通过认识来进行,还有一个对实践标准的认识与把握是否正确的问题。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也是如此,对检验的客观性、标准的全面性,还要做出科学的分析。实际上,人类在社会领域的实践本身都必须接受人类历史所形成的普遍的人类价值标准的规范和评判。也就是说实践是否正确也要经过检验,那就引发出一个让国人纠结的话题:用什么来检验我们的实践?毫无疑问,实践检验活动与真理标准确定不是一回事,人类的实践活动可多着呢,如果实践就是标准,实践就是真理,则世界遍地是标准是真理,就没人会犯错误,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对的。真理的实践检验是多次的、反复的、可重复的,真理是经无数次实践总结和提升而来的。某一次或某一阶段的实践不可能成为真理的判官,某个人某一次实践或某一阶段的实践更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的实践检验的情况还需要反复评价。真理的实践检验还要与逻辑检验和理论证明同时进行,不仅要经得起实践检验,也要经得起逻辑检验和理论证明,乃至包括实践本身都得接受人类历史所形成的普遍的人类价值标准的规范和评判。所以即使实践检验过的东西,也要再问一个“为什么?”因此有人认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因为没有质疑就不能见到真理,没有真相就没有真理。但是即便是一百个问题之后,也未必就是真理!其实,在古往今来大多数中国士人和老百姓的心目中,只有神权、皇权与族权的威严,以及小农经济宗法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纲五常。几千年来的实践,根本就没有什么客观真理和公平正义,只有伦理纲常的所谓“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换换皇帝的闹剧。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是没有科学也不讲民主的,都是些以历史为依据,而非以公理为前提的思维方式。往往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开始,继而就是如何循序渐进地从中获取学问,以期经世致用,实质上是一种“以历史为宗教”的“史观文化”。只有尊孔读经、传承儒学经义,士人们所发扬的多是些人文色彩的所谓“精、气、神”,都是些没有“真”的“空虚”。其实践过程中所盛行的是“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而没能落实到行动中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这种知行不能合一的脱离,即使在今天依然堂而皇之招摇过市。时下,那怕是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也不敢独立思考,更不敢大胆怀疑,往往只是从俗从众的应声附和。所服从的绝不是什么科学真理,只不过是他们自己和与他们自己相同的观点和立场而已,所考虑的多是些对圣上、宗族、家庭及个人的忠孝问题,而不是关于人类命运的普世、普适性问题。真理的发现不是任何人所能垄断的,也不是那么容易被认定的和被否定的,人的认识有是非,人的实践也有对错,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宣称真理就掌控在自己手里,也不敢声称自己的认识与实践就是正确的。更何况真理还有个认识的过程,并非说出来就会被认同的。所以,实践不是真理,中医的实践就更不是真理了,离真理还远着呢!9.京且说:经验就是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的知识,但知识有着任何自觉活动的属性,而并非科学所特有的属性。任何人只要做一点事,总会有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是经验。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常在于成功者能从经验中获得益处,并以不同的方式再次尝试,失败者却往往只能从经验中获得坏处,陷入泥淖,而不能自拔。科学发韧于400多年前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从复兴到启蒙就是要引领人类摆脱思想束缚、社会压迫,消除神话、爭取自由,从黑暗走向光明,从遮蔽走向揭示,从愚昧走向智慧。科学发展到现代已成为一种通过逻辑推理从所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得出可反复验证的结论的思维方式。科学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思维严谨地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理性的、怀疑的、实验的思维习惯,科学能让人学会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式方法,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大量的所谓“事实”。以往之所以产生诸多歧义、纠结和纷争,从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动以科学的名义在社会上泛滥到将科学分为“狭义”和“广义”的无限延伸,乃至李约瑟同志由于信仰的皈依拔高了古代中国的成就却始终不敢承认其文化传统中缺乏科学精神的实质等等,都缘自于没有把什么是“科学”严格地加以界定。由于不能准确定义,就会概念模糊不清,就会将过去的历史、文化以及个人思想认识和经验等等属于非科学的东西与科学混为一谈,堕入“传统人文历史经验即是科学”的“泛科学化”迷雾之中,而不能厘清事实还原真相。科学的纯真就会受到糟蹋,以致造成科学在中国的困惑和悲哀。时下,甚至还有人基于夜郎、井蛙般的民族虚骄情绪,祭起“中医既不是经验,也不是科学,中医是宇宙真理”等等反科学的大旗!对待传统文化,国人总有一种自以为是的念头在作祟,似乎中华文明都是精髓,传统文化都是瑰宝,缺乏扬弃的理性和勇气。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代初谈及“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时,就曾批评国人对待科学的态度,认为:“中国人对待科学的态度,有根本不对的两点:其一,国人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我们几千年来的信条,都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一类话。多数人以为‘科学无论如何高深,总不过属于艺和器那部分,这部分原是学问的粗迹,懂得不算稀奇,不懂得不算耻辱’……其二,将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就是相对尊重科学的人,还是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性质。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结果的价值,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我大胆说一句话:中国人对科学这两种态度倘若长此不变,中国人在世界上便永远没学问的独立,中国人不久必要成为现代被淘汰的国民。”直至2010年底中国科协所作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中还显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国民比例只占3.27%,而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仅为12.2%。更要紧的是从这些简单而薄弱的调查数据背后所传递出来的中国语境与糟糕信息。叫喊了近百年的“赛先生”,可至今却仍然没搞清楚“赛先生”是干什么的!如今仍有不少人怀疑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否真的使人类从其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与问题中走来,甚至即便是了解了科学的受众,未必就会像科学家自己一样自觉地去支持和拥抱科学精神,充其量只不过是“鬼火就是磷火”之类的少儿科普认知。可见,要求国人相信科学坚持真理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科学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空泛口号,或是随意故弄玄虚的榥子,而是可操作、可达到的崇高境界。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科学是讲求证据,逻辑严密的人类认知。科学可不是胡诌八扯,科学的探索就是追求真理,不是出于功利目的,而是为求知而求真理。谁能跨越古今、横贯东西、总揽全局,在时间、空间、内容上成为不容分割的统一体,唯有科学!光凭经验,而不按科学的方式方法和基本范式加以探讨研究,是不可能归纳出科学理论来的。把中医没有说服力稀里糊涂的个案称之为“经验科学”的说法本身就不科学。按中医个性化的治疗原则,其实治好了一个、十个、百个乃至千万个病人都只是个人经验的累积与罗列,而不是提升科学理论的总结,应当从科学的更高的原则来理解中医个案经验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经验不是科学,中医的经验也不是科学。经验只是科学所要研究的素材,一旦明白了事实真相则什么都不是,只不过是重述历史所遗留下来的真真假假的传说与故事。殊不知李约瑟同志无论怎么信仰皈依、如何拔高刻意,但是始终没忘记一个根本的事实与道理,即“科学知识的世界化”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遵循其基本的实验过程和验证程序,绝非“科学知识的中国化”那么简单,所谓“奇技淫巧”、“术器之用”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世界上确实没有绝对真理,但不能说世界上就没有相对真理,没有是非、没有对错、没有真假。在科学探索和研究上,靠的不是信仰而是证明,所追求的是正确与诚实,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取向“真、善、美”中属于“真”的部分,只要用之得当做到趋利避害就会呈现其“善”与“美”!科学从来沒有说过自己无所不知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并不排斥用科学方法去认真解决现实问题,毫不吝啬地伴随着人类和造福于人类。科学毕竟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但是科学相信只要以科学的精神,用科学的方法坚持探索下去,世界万物,总是可以逐渐认识的。科学也不会许下美好的诺言但会担当起不断改进的责任。工作科学并不等于其结果必定是科学。任何科学命题都是有条件界定的,越过了条件的边界,科学结论就不能成立,科学就会变成谬误。科学还有一个独特的基本特征,那就是始终能够保持怀疑和批判精神,因而能够不断扬弃过时陈旧的经验、知识乃至科学理论,并进行自我纠正,科学是没有终极的。因此,科学家必须谦虚谨慎、勤奋努力、脚踏实地、不断地探索进取,任何骄傲自满、慵懒偷闲、急功近利和异想天开都不能获取真正的科学知识。科学不必至上,科学也不流为主义,信其者可信,疑其者可疑,“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科学不会强迫你,因为科学不是专制,而是以民主为前提的,科学只有自己的“范式”。科学精神将始终引导着人类摆脱愚昧、迷信和教条的束缚,推动着人类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10.京且说: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世间的事多是“知易行难”。“知”之所以“易”,是其为神仙圣人奉天承运的先知先觉,所以认识事物之道理易如反掌;“行”何以为“难”,是其为庶民百姓每日所必须践行之事较为艰难。所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正是在这种主流思想的影响下,实践行为的价值取向始终压过了对知识的获取,也就淡化或阻挠了人们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明辨是非,深化认识的意识和勇气。只要是老祖宗古圣先贤们发个话下来,天下士子、庶民百姓都得唯“神仙圣人”是瞻,按其所说的去做去执行。“为圣人立言”,“非圣人之言不敢言”矣!不但不能用实验和逻辑去检验神仙圣人的思想认识是否正确,相反还把敢于提出需要验证的观点视之为异端邪说,可见挑战传统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难道在中国古圣先贤们那里就没有点点是非、正误和曲直之辨、没有说不准说错了的时候?一旦“知”真的是“错”了,“行”将何以为“对”?岂不是满盘皆输了?古往今来的中国历史上,由“思想认识”之“错”导致“实践行动”之“误”的事可谓比比皆是。远的不说,近的就有圣人毛老人家那点大事,秃头和尚打伞,人欲便是天理,……以致后来为天理所不容!还有那大大小小的各级领导冒号,想当然、拍脑袋、乱指挥、瞎折腾,以致劳民伤财、白交了学费浪费了纳税人银两的事儿难道还少吗?何况医学这人命攸关的大事,可来不得半点含糊和马虎,输不起嘀哦!虽说神仙圣人认识事物的道理易如反掌,但这种认识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还有待于科学的验证,不能排斥科学标准和道德规范在衡量其认识的价值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把只凭中医的“经典理论”加上个人“望、闻、问、切”的“肉体感官的感觉”以及“感觉”加“类比”所谓“取象比类”的认知方法当作认识论的全部,完全是自以为是、自我欣赏、古旧虚玄的一种“思想认识”。以此去认识客观世界的自然现象、生命奥秘乃至用以去诊治人类疾病、拯救生命,显然是十分肤浅和片面的。殊不知“单凭经验性的观察绝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古之医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引人收藏细读者又能有几许?与其挂一漏万,不如统统不看!倘使真的什么都不看,咋知俞嘉言与程郊倩怎么掐架王叔和,叶香岩又如何唾骂张景岳,徐灵胎怎么掐架赵养葵,陆九芝又如何唾骂俞嘉言和程郊倩?类似的互相“掐架”和相互“唾骂”,旧医典籍中多的是!且不说《二十四史》、《永乐大典》及《四库全书》中“医家类”的传记和医药典籍,单清人陈梦雷等所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就收录了近万卷书,分为六大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可谓集“各家学说”而“博大精深”。那“啧啧如神仙”的叶天士也曾师从十七人之多,可见其“三人行必有我师”之谦虚好学。但从另一方面,难道不正好说明了历史上中医那所谓“博大精深”的“经典著作”及后人“鹦哥学舌”的“各家学说”真正有用能解决问题的甚少甚微,有真才实学的师傅、传人不多,乃至于“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1.京且说:人类在与自身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往往会犯“唯武器论”的错误,只注重药物,而忘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争取病人的配合,忘了希玻克拉底的教导:“医生神圣的天职在于唤醒患者的自愈力”,“人类最好的医生是人的本能……”。更忘了致病因素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忘了生存环境、致病原因、病人、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和药物等等诸缘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一名优秀的医师不仅在于其能创造“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奇迹,更在于其能否判断疾病的“不能治愈”或是“不治自愈”。“不能治愈”,可能是碍于当下的认知和医技水平所不及。“不治自愈”,兴许就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曾观察认识到并为现代医学所证明了的“不少疾病无需药石假以时日即可痊愈”,即时下人们所常说的“鸡叫天也亮,鸡不叫天也亮”的“偶合效应”。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就中医的疗效问题说过:“夫医者以愈为职,不贵其明于理,而贵其施于事也;不贵其言有物,而贵其治有效也。苟治之有效,无异于得鱼兔,安问其筌与蹄为?”这种但求捕得鱼兔不问捕捉工具的态度,与当今某些人所强调的对疾病的治疗只要有疗效就没必要问其过程和理论是否合理的实用主义态度是一致的。真不知当年的老先生和时下的年轻人是否懂得疾病还有“不治自愈”的道理,了解人类的抵抗力及疾病的自愈性、自限性、自缓性、周期性和渐进性的现代医学解释。然皮相者为医所不辨也,反以为己功,攘夺天之所成为己力!章太炎先生的老师清末著名朴学大师俞樾先生在其《废医论》中就曾道说了“其药之而愈者,乃其不药而亦愈者,其不药不愈者,则药之亦不愈,岂独不愈而已,轻病以重,重病以死”的中医奥秘。章太炎先生的学生著名医学专家余云岫先生也曾大胆地对中医治病的所谓“疗效”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拿出了古今“不治而愈”与“不治自愈”的确凿证据。强调一定要采取历史的、批判的态度,首先要实事求是,揭破人们加给它的假面具,而后才可见旧医的真相。并在其《我国医学科学之破坏与建设》一文中开宗明义说道:“余之倡言我国医学革命,十有余年于兹矣。所欲破坏者,旧医一切荒唐诞怪非科学论。以为国人富于理解性。从实事求是方面,揭示其学说之错误,方法之伪诈,必能憬然觉悟,舍旧谋新……吾之所破坏者,阴阳也,五行也,十二经脉也,五藏六府也,六气也,气运也,脉学也,皆从实地上摘其谬误,一言一语,不敢苟造,皆根本自然科学之大法,铁案如山。”其见识远远超乎乃师,几成绝响。可是这位实事求是有真知灼见的老先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却因学术观点的不同而遭遇到不应该的批判与整肃,成了中国现代医学史上“悲剧式的人物”,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平反昭雪。早年上海著名的中医专家叶劲秋先生认为“中医理论玄虚的地方多,实效虽多却少统计,但偶然的例子亦多,未必尽然。中医实效有,而经验未必可靠,科学二字误解亦多。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用批判的态度。我一生主张是批判的。”今人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药教育管理专家侯占元教授也认为“中医学术体系中实包含着两种成分,一种是合理的核心,即中医临床实际应用部分;一种是核外赘生物,即其穿凿附会的玄诞理论部分”。“其对于疾病的体系认识,完全从经验中观察归纳得来,因此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理论方面亦因之多涉及抽象与玄虚,缺乏科学上的论证,并且合理部分与穿凿附会部分掺杂混淆……”。二者虽都认同中医理论的玄诞荒谬,但同时又认可中医临床实践的“实效”与“合理”,与章太炎先生几乎同出一辙,为表面现象所蒙蔽,以为眼见为实,眼不见才为虚,殊不知看得见的背后还隐藏着诸多看不见的学问。没俞樾先生与余云岫先生的眼光深邃、见解卓识及笔锋犀利,更没两位老先生那“出自传统,走出传统”的才具。撇开对中医临床实践认识的差异性暂且不说,二者的说辞也印证了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基本事实,即中医理论是玄诞荒谬的,缺乏科学上的论证。但时下的“中医泰斗”、“中医专家、教授”们却容不得人家半点批评,硬要将这套“玄诞荒谬的理论”传授给中医学子们,用以指导他们的临床实践,去治病救人,岂不是更加玄诞之荒谬之!其实中医的危机不仅仅只是中医理论的危机,既有理论上的玄诞荒谬,也有实践中的含混、虚假与不清。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疗效的判定,必须符合科学的理性,绝不仅仅凭人口说。一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是否科学、有效,能治愈某种疾病,或是缓解病情,按照现代医学的惯例,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逻辑标准,即追求逻辑上的自恰,不自相矛盾,简洁而不是包罗万象附带诸多不必要的假设和条件,而为以后的失败留下退路,有清楚的应用范围而不是万能的,而且是可以被否定、被推翻、被证伪的。二是实证标准,即能够用观察或实验加以检验,即通过随机的、双盲的、三盲的、大样品的、有对照组的临床一、二、三期试验,通过科学方法得到确凿的证据,而且验证的结果可以被世界同行们独立地重复出来。一种真正有效的药物应当是对相当多的人有效,而不是仅对少数人有效,那现代医学的“金指标”才是疗效判定的“硬标准”,循证医学的临床证据才是评估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在中医中药的疗效评价上,中医一直缺乏底气。没有逻辑检验与实证验证,医学指标无法降得了下来,说明疾病的根本问题没能得到真正解决,医者虽可苟且,患者及家属却不会相信,即便是指标降下来了,就不兴许是人家自己降下的?时下,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无可奈何,如果不是良莠不分的愚昧无知,谁又愿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阴阴阳阳稀里糊涂的“神仙圣人”和那“电杆上的神医”?所以,中医要想有所作为,并得到世人的承认,就必须敢于挑战现代医学的“金指标”和“硬标准”,用科学的方法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而绝不是什么“集体的主观就是客观”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说辞!对中医的疗效缺乏深入细致全面正确的分析,对中医疗效的判定有失偏颇,为皮相之见所蔽,以致误读误判,满足于个案的结果,不及其余,不去追究真实原因。这不能不说是两千多年来“中医理论”和“中医思维”所遗留下来的历史缺陷、纠结与无奈。12.京且说:这世上,同一人,同一事,同一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与态度,没个统一的尺度和准绳。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将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致性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个体“认知世界”的内容和标准的差异性混为一谈,否认个体的“认知世界”与真实的“客观世界”存在着差距。分不清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以及实践观、认识论和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等等,充分显现了中医理论在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上的缺失。有人甚至把中医这门古老的传统医学当作现代科学来读,以为只要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学习和研究事物,所学习和研究的事物、对象就是科学。当从中无法获得科学的证据和结论时,其实,已经明示了什么!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人失去良知弄虚作假;有人弃而逃避不敢面对。有人却将自己的“个人感觉”、“自我实践”、“直接经验”等等由于受时间、地点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所制约的
1、中医行业业内的混乱程度,造成了&b&大量糟糕的用户体验&/b&。&br&(我知道也有感受到良好的用户体验的人,比如我自己,嗯)&br&&br&人多多少少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一旦造成了“这很糟糕”或者“这很好”的印象,这之后往往也只能变成“这很糟糕,不过也有点儿好处”或者“这很好,只不过也有缺点”这样的。&br&&br&而在现在的环境下,恰恰有太多可能感受到以中医为名的糟糕体验,包括但不限于:&br&打着中医旗号卖些反正吃不死人的药的骗子&br&打着中医旗号非让病人别接受正常的其他治疗的神棍&br&以中医为噱头谋取暴利的黑心商贩&br&学艺不精半吊子的中医大夫&br&……&br&&br&不得不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能跟中医搭上边儿的东西汇总起来,其中糟糕的东西恐怕比好的东西多。&br&&br&2、中医体系先天劣势,&b&更难自我净化&/b&&br&嗯这个我没找到特别合适的词儿,&br&我的意思是说,其实各种事情当中,都会“有”骗子、黑心商贩、新手……等等&br&但是“有没有”往往并不是关键,“多不多”,或者“会更多还是会更少”才更重要一些。&br&这个事情本身是否有相应的机制,来使得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是很关键的一点。&br&(偏个题,就好像知乎上“有没有”水答案不是关键,水答案“会不会被折叠”才是关键,嗯。)&br&&br&而这一点上,恕我实在没办法看好中医= =……&br&或者说,如果不改掉某些会导致事情恶性循环下去的理念,再好的东西也经不住糟蹋。&br&&br&比如说,过于强调“特异性”。&br&这一方面给骗子提供了良好的挡箭牌,使得行业中的糟粕更难被辨别出来,也就更难被淘汰掉&br&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人员培养的难度,即,更不容易批量产生足够多的“合格大夫”。&br&坏的扔不掉,合格的又培养不出来,自然整体就更容易越来越糟糕。&br&&br&不是说完全不要特异性,西医也得对症下药呢对吧。&br&这是个程度的问题。&br&&br&3、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原因,&b&舆论上处于不利地位&/b&&br&前面也有其他网友提到类似的意思。&br&清末民国开始,新引进的西医能够解决许多中医原先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大家情感上会更容易觉得“西医比中医好”。&br&这种事儿它不是“中医到底是不是一无是处”的问题,人在情感方面天生是爱走极端非黑即白的……&br&新、好。这是直观感受。至于“有多好、是不是每一处都好”,就已经是进入到理性层面,不是第一直观感受了。&br&当然也有人的直观感受是新、不好。但是在当时掌握了话语权的新知识分子圈子当中,认为西医好的舆论恐怕更多一些。&br&而后的战乱、运动等等,依旧使得中国整体上有西化倾向&br&在这一背景下,中医这一“旧”的事物,原有的坏处会更加被放大。&br&&br&4、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足够多的有能力使用现代思维方式的中医从业者有空在网上参与辩论,改善舆论环境。&br&这句话定语好多嗯- -……&br&总之就是没有人愿意并且有能力做改变舆论环境的事情。&br&&br&有些人是能力不足,比如……比如知乎上若干“被折叠的中医从业者”……他们不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让别人接受,只是简单重复他们所认为正确的事情。&br&但是这种世界观的差异的事儿不是你重复重复就能搞定的= =……冒犯一点的说,当年那大妈拉着我跟我说了二三十遍“世界是上帝创造的”我也没相信啊= =……&br&如果不能用别人所能接受的说理方式来阐述,那很多时候就是反效果。&br&穿越小说里的女主角还知道要把高温消毒什么的附会一个中医术语便于别人接受呢= =……&br&&br&有些人是懒得说,比如知乎上若干默默点赞或者直接屏蔽掉中医关键词的人……&br&我也觉得我未来很难再有心力再参与一轮儿了……&br&“你们烦不烦啊两边儿都毫无逻辑跟那儿嚷嚷得还都挺来劲谁也不听对方的隔三差五还有跟这儿呵呵来呵呵去秀下限的好好跟你讲从来都不听一点知乎精神都没有真是受够了”&br&大概就是这样,嗯= =。&br&&br&有些人是利益相关死鸭子嘴硬。&br&考虑到打着中医的旗号的骗子企业的存在性,咱们不能忽视这种人的存在。&br&(打着西医的旗号的骗子企业也不少,嗯。)&br&总有那么些人,他心里比谁都不信,但是嘴上比谁都坚定,否则怎么卖药卖设备给你呢。&br&还是我上面说的,如果没有足够好的机制,使得更多人能够分辨出这部分人,并且将它们从正经中医当中踹出去,那就真别指望中医的名声会好。&br&&br&另外还有些人是没空说。人家忙着做事。&br&这其实是最重要的一批人。&br&中医并非毫无长进。&br&(虽然我觉得宣传方面长进得不够快其实还是很致命的= =)&br&&br&5、由于以上原因,所以有不少人“从小观念里无法认同、觉得这是骗子,又看到身边真的有骗子验证了这个预设,提出了质疑之后没有遇到人用他能接受的方式给他讲。”&br&在这种人群中,出现一些正义感较强的,在相关话题中希望传播自己对中医的认识的人,我觉得很正常。&br&和 【因为有不少人“亲身感受到一些说法确实正确、所以相信这事儿真的挺好”,所以这当中也有正义感较强的人跳出来在相关话题中传播自己对中医的认识的人】一样正常。&br&&br&&br&&br&有些人你可以尝试一些他能够接收的说理方式,能够让他认识到“哦,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嘛,也有值得保留的地方”,也就够了。&br&毕竟我相信你也不会觉得中医就该全盘继承什么都不能改。&br&不管出发点是什么,达到同样的“有些地方该改,有些地方有价值”的结论就好了。&br&至于要不要进行下一步关于“哪些地方该改,哪些地方有价值”的讨论,就看你们讨论氛围如何了……&br&&br&至于你好好说明他也不听劝非跟那儿胡搅蛮缠的= =……&br&nc各处有,哪边儿都不嫌多……&br&不管你是哪一边儿的都会遇到很多这种人的……像俺们这种偏中立的更郁闷,两边儿的nc孩子都极其擅长“抓住一句话就把发言人推到自己对手的阵营里去”+“立刻把自己在其他地方听到的对方阵营的话语硬盖到发言人头上去”的技能……非常擅长给自己制造敌人……&br&遇上这种情况就一定要摆正心态……首先庆幸一下你是在知乎,然后该举报举报,该拉黑拉黑,如果对方是回答那么反对没有帮助之类的该点就要点。……要是心情好想继续多写点儿东西给人看也挺好的啦~,别陷入另一立场的nc模式就好了……
1、中医行业业内的混乱程度,造成了大量糟糕的用户体验。(我知道也有感受到良好的用户体验的人,比如我自己,嗯)人多多少少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一旦造成了“这很糟糕”或者“这很好”的印象,这之后往往也只能变成“这很糟糕,不过也有点儿好处”或者“…
&p&因为对于不懂的人来说,黑中医比了解中医成本低太多了。黑中医只需要用自己几年的生物化学常识,再为自己标榜予“科学”这一高尚荣誉,而认识中医却需要实事求事,需要博大的胸怀,需要深入临床探索。&/p&
因为对于不懂的人来说,黑中医比了解中医成本低太多了。黑中医只需要用自己几年的生物化学常识,再为自己标榜予“科学”这一高尚荣誉,而认识中医却需要实事求事,需要博大的胸怀,需要深入临床探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以色列格斗体系训练专家,体能、体型、康复训练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2o是伪命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