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日记三百字下册数学作业5遍每遍三百字以上

您当前所在位置: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后家庭作业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后家庭作业,希望能对大家学习数学有所帮助。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后家庭作业一、口算下面各题。68÷4= 840÷4= 220×4= 180÷3= 480÷3= ×500= ÷5= 360÷5= 360×0=
÷7= 280÷2=200×9= 0÷180= 48-19= 306÷3= 168÷8= 9÷6≈ 103÷2≈
323÷4≈ 888÷9≈ 718÷8≈二、选择题。1.4800÷6,商的末尾有( )个0。A.1B.2C.3  2.当除数是最大一位数时,余数最大是( )。A.8B.9C.1  3.下面各数被2除余数都为0的一组是( )。A. 98,45,301B. 39,48,52C. 42,980,66  4.□÷7=65……3中的被除数是( )。A.455B.452C.458  三、判断题。1. 0×8=0÷8 ( √×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 √×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 √× )4.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有0 。 ( √× )5.在除法算式里,余数有时比除数小。 ( √× )四、列竖式计算。306÷3= 517÷5= 783÷6= 624÷6= 420÷3=209÷3= 677÷4= 783÷6= 390+146÷2= =
÷5=五、应用题1、三年级学生去农场劳动,女生去了156人,男生去了124人,4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多少组?列式: 答案答:一共可以分组。2、小军读一本故事书,已经读了84页。剩下的页数是已经读了的两倍,如果要把剩下的页数在8天内读完,平均每天读多少页?列式:答案答:平均每天读页。3、光明小学三年级有8个班,每个班有8个学习小组,现在有640本课外书要分到学习小组中,平均每个小组能分到几本?列式:答案答:平均每个小组能分到本。4、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原 味草 莓 味芒 果 味黄 桃 味一 月二 月(1)一月份()味酸奶卖的最多,二月份()味酸奶卖的最少。(2)原味酸奶一、二月份一共卖了()箱。(3)观察统计表,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后家庭作业大家仔细阅读了吗?希望大家的学习能够有所提高,有所进步。相关推荐:&&&&五年级下册数学论文三百字以上,一二单元的!
羽汐颜6592
一、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原例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底长为6;求周长.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4,周长为14,求底边长.(这是考查逆向思维能力) 变式2 已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前两题相比,需要改变思维策略,进行分类讨论)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显然“3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变式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变式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14.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标内画出二者的图象.(与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别是对条件0<y<2x的理解运用,是完成此问的关键) 再比如:人教版初三几何中第93页例2和第107页例1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是一题多解不可多得的素材(AB为⊙O的直径,C为⊙O上的一点,AD和过C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求证:AC平分∠DAB) 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学生对三边关系定理的认识又深了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二,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曾刊载于《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04年第5期的案例:一位初一的老师在讲完负负得正的规则后,出了这样一道题:—3×(—4)= ?, A学生的答案是“9”,老师一看:错了!于是马上请B同学回答,这位同学的答案是“12”,老师便请他讲一讲算法:……,下课后听课的老师对给出错误的答案的学生进行访谈,那位学生说:站在—3这个点上,因为乘以—4,所以要沿着数轴向相反方向移动四次,每次移三格,故答案为9.他的答案的确错了,怎么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又怎样纠正呢?如果我们的例题教学能抓住这一契机,并就此展开讨论、反思,无疑比讲十道、百道乃至更多的例题来巩固法则要好得多,而这一点恰恰容易被我们所忽视. 计算是初一代数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把握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各老师在例题教学方面可谓“千方百计”.例如在上完有关幂的性质,而进入下一阶段——单项式、多项式的乘除法时,笔者就设计了如下的两个例题: (1)请分别指出(—2)2,—22,—2-2,2-2的意义; (2)请辨析下列各式: ① a2+a2=a4 ②a4÷a2=a4÷2=a2 ③-a3 ·(-a)2 =(-a)3+2 =-a5 ④(-a)0 ÷a3=0 ⑤(a-2)3·a=a-2+3+1=a2 解后笔者便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结. (1)计算常出现哪些方面的错误? (2)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3)怎样克服这些错误呢? 同学们各抒己见,针对各种“病因”开出了有效的“方子”.实践证明,这样的例题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在计算的准确率、计算的速度两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三、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因为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其间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就指出: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总之,解后的反思方法、规律得到了及时的小结归纳;解后的反思使我们拨开迷蒙,看清“庐山真面目”而逐渐成熟起来;在反思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在反思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分享,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交往的快慰. 更多数学论文请看数学论文专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数的互化一天晚上,我在练习题上看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带分数,把它化成假分数以后,分子是41,已知原来这个带分数的分数部分的分子是5,这个带分数可能是多少?根据我以往做题的经验,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假分数的分子等于整数部分和分母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我细细的思考了一下,假设带分数的分母是b,整数部分是a,则这带分数是a5/b,那么ab+5=41:在找出36是哪两个整...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4年春季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4年春季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6三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欢迎光临经典语录网
位置:>>>>2016三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2016三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暑假即将结束,同学们做完暑假作业了吗?快来对照一下答案吧。
一、计算下面各数。
3.28+2.76+3.04
=6.04+3.04
64.45-14.3-22.1
=50.15-22.1
82.8+(82.8-7.24)
=82.8+75.56
215-(32.39+158)
=215-190.39
二、选择正确答案。
三、排顺序。
1. 0.068&0.608&0.8&0.806&0.86
2.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一、解决问题。
(2)(估计此题出错了,那么就将错就错)
当a=b,b=5时
答:这时车上有6名乘客。
5-(1.65+1.05)
答:还剩2.3米。
二、动动脑筋。
(此题有4种组合,任选其一)
(别忘记画出组合后的示意图,为了清楚可以不化简)
①图1和图2组合
面积:m(n+a)
周长:2(m+n+a)
②图1和图3组合
面积:(m+b)n
周长:2(m+b+n)
③图2和图4组合
面积:(m+b)a
周长:2(m+b+a)
④图3和图4组合
面积:(n+a)b
周长:2(n+a+b)
一、看谁填得对。
(1)表示(三年级人数)
(2)表示(三、四年级总人数)
(1)表示(篮球总价)
(2)表示(排球总价)
(3)表示(两种球总价)
301×72=300×72+1×72
(64+38)×10=64×10+38×10
(125+15)×8=125×8+15×8
30×9+24×9=(36+24)×9
99×a+a=(99+1)×a
二、考考你的眼力。
(9)块 (8)块 (12)块
(18)块 (15)块 (22)块
一、请你动手填填看。
1.(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2.(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3.(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二、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三、画每个三角形制订底边上的高。
(略。注意记得画“直角符号”。)
四、解决问题。
16×118=1888(名)
答:这列火车最多可以乘坐1888名乘客。
692×12=8304(箱)
答:1年可以生产皮鞋8304箱。
102×(4+9)
=1326(千米)
答:全程有1326千米。
一、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算式。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249+87+151+13
=(249+151)+(87+13)
三、画出每个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略。注意记得画“直角符号”。)
(特别注意第3个钝角三角形,要画出“辅助线”再画高。)
四、列式计算。
180-110=70(度)
110-70=40(度)
答:这个三角形底角70度,顶角40度。
182-(361-301)
301-(361-182)
答: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122。
(12+12×2)-10
=(12+24)-10
答:获得三等奖的有26人。
五、填表。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十分)位 (千分)位
2. (6)个0.1 (0.06)
3. (2)个0.1、(3)个0.01和(5)个0.001
二、连一连。
比m少17的数 → m-17
m与17的和 → m+17
m是17的多少倍 → m&17
比17少m的数 → 17-m
m的17倍 → 17m
三、试一试。
(略。注意标注角的度数。)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7×(25×4)
=35×100+35×2
8×46×125
=8×125×46
75×199+75
=75×(199+1)
五、解决问题。
102×78=7956(平方米)
答:星海小学的校园面积是7956平方米。
=9996(平方米)
102×(78+20)
=9996(平方米)
答:扩建后的校园面积是9996平方米。
一、把下列各数按顺序排列。
1. 42.65&4.625&4.562&4.265
2. 0.045&0.405&0.45&0.54
3. 12.5&12.05&10.25&1.25
二、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32(注意,要笔算、还有验算!)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5.4+6.3+3.7
=25.4+(6.3+3.7)
29.1+1.26+3.74+0.9
=(29.1+0.9)+(1.26+3.74)
25.63-(5.63+8.5)
=25.63-5.63-8.5
4.52+8.63+12.48-3.63
=(4.52+12.48)+(8.63-3.63)
四、解决问题。
(45+54)×8
答:民生小学三、四年级一共有学生792人。
(54-45)×8
答:四年级的学生比三年级的多72人。
五、动脑筋。
(10)个角 (1)个直角 (8)个锐角 (1)个钝角
(84-20)&2&8
或[(84+20)&2-20]&8
或[84-(84+20)&2]&8
答:取4次才能使两袋糖同样多。
一、连一连。
2.三位小数(0.450 87.049 100.421)
十分位上是4的小数(0.450 100.421)
二、选择。
三、计算下面各题。
26×13-198&18
325+15×32-562
=325+480-562
600-(697&41+274)
=600-(17+274)
四、解决问题
答:行驶1000千米的耗油量是89升。
126×4-56-126
=504-56-126
答:王伯伯种的西红柿比茄子多322棵。
五、小实验。
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
再用三角板的45度角和30度角,贴合直角的一条边,拼画出75度角。
去掉75度角,剩下15度角。
一、直接写得数。
47.3 2.49 7.227 72.5
0.007 9.02 72 0.007
二、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52+48)×18→52×18+48×18
(52-48)×18→52×18-48×18
(100+2)×36→102×36
(100-2)×36→98×36
三、填一填。
1. 600.307
2. (180-a)&2
3. (9.5)元 (10)千米
(12.6)千克 (615)厘米
四、想一想。
(略。条形统计图左侧的人数分段,应以“5、10、15……35”)
一、直接写得数。
二、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三、按照下列步骤探索规律,并解决相应问题。
=3.6-2+0.01
四、在括号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2. (90b-xb)
一、直接写得数。
200 1.2 260 8
二、判断对错,用“√”或“×”表示。
三、仔细想,认真做。
560×12=6720(元)
答:李强家一年的伙食费大约需要6720元。
(560+60+80+270)×6
答:李强家上半年的支出大概是5820元。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41-37)×29
65×86-65×34
(52-37)×15
二、在下面的每个图形中画一条线段,使它们成为两个三角形。
三、比一比,算一算。
15×4+16&4
15×(4+16&4)
=15×(4+4)
15×(4+16)&4
(15×4+16)&4
=(60+16)&4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 (钝角)三角形
3. (直角)三角形
五、试一试。
答:李新买衣服一共花了512元钱。
一、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二、填一填。
(0.32)千克
(7)千克(20)克
(0.56)平方米
(3)吨(5)千克
三、下面是四年级二班男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记录。(单位:次)
人数:22 4 5 3 1 9
1.答:120以上成绩范围的人最多。
答:平均成绩是111次。
四、解决问题。
答:爸爸、妈妈一共收到26张贺卡。
(326-18×3)&34
=(326-54)&34
答:还需要8天才能将这本书看完。
一、直接写得数。
二、填空。
1. (70.065)
2. (14b)元
4. (4.03)千克
6. (47)个1、(8)个0.0、(5)个0.01
7. ∠3=(98)b,它是个(钝角)三角形
三、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
四、解决问题。
答:四、五年级一共有学生672人。
答:四年级的学生比五年级少96人。
五、数学歌谣。
15×2×2=60(只)
除以4余2,可转变为除以4少2
除以5余3,可转变为除以5少2
所以这个数是4、5的最小公倍数少2
所以:4×5-2=18
一、制作今年8月份的月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7)天 (4)个星期零(3)天
2. (7)月(4)日 (8)月(31)日 (59)天
3. (平)年 (365)天 (3)天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分米 (7)分米 (9)分米
( 5 )分米 ( 7 )分米 ( 9 )分米
(0.5)分米 (0.7)分米 (0.9)分米
五、动脑筋
小华 ┼ 小红
答:一共要赛6场。
一、填空。
1. (9)平方米
3. (35)平方米
4.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5. (36)个月
6. ( 5 )元
8. ( 3 )米
二、按要求写出小数。
3. (4.1) (0.5)
三、将图中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再比较大小。
(0.9)&(1.3)
四、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1. 1.8米&1.4米&0.9米
答:小刚跳得最远,第二名是小红,第三名是小兰。
2. 1.8-1.4=0.4(米)
答:第一名比第二名跳得远0.4米。
五、解决问题
答:应找回40元。
2. 16×20&8
答:40天可以读完。
一、算式投篮。
160×3=480
二、看图填一填。
1.(1) 第(4)组 第(3)组
(3) (52)本
(4) (13)本
2.(1) 1 & 3 (2) 1 & 1
1 & 1 2 & 3
(别忘记给图形涂色!)
一、解决问题。
1. 107+113=220(人)
220&5=44(人)
答:一共去220人,平均每辆车坐44人。
2.(1) (25+30+29+36)&4
=(55+29+36)&4
=(84+36)&4
答:第一小组4人平均每分钟踢毽30个。
一、将实物与适当的单位连线。
开关周长4(分米) 树10(米)
身高110(厘米) 方桌高8(分米)
粉笔8(厘米) 教室周长40(米)
二、填空。
1. (192)小时
2. (158)个4
4. (42)×(9)+(8)=386
三、填表。
3.1 1.9 (1.2)
(1.8 ) 0.9 0.9
一、填一填。
二、将下面的年份填到合适的框里。
1982年 2008年
1995年 2044年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四、解决问题。
26×14=364(平方米)
(26+14)×2×3
答:它的面积是364平方米。她一共跑了240米。
五、填表。
30米 50平方米
120厘米 900平方厘米
六、解决实际问题。
6×43=258(人)
35×8=280(瓶)
258人&280瓶
答:35箱这样的饮料够了。
一、填空。
1. (3)小时
2. (8分米) (3平方分米)
3. (7)天 (168)小时
4. (3000)元
二、应用题。
1. 0.8+16.5=17.3(元)
答:买一支铅笔和一支钢笔一共要付17.3元。
2. 下午1时=13时
325&(13-8)
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5千米。
三、走进生活。
1. 25×4×2
答:丁丁参加的是200米比赛。
2. 46×15×5
答:一共买了3450元。
方法1:先求3人平均每天安装多少台,算式:90&5=18(台)。
再求平均每人每天能装多少台,算式:18&3=6(台)。
方法2:先求平均每人5天安装多少台,算式:90&3=30(台)。
再求平均每人每天能装多少台,算式:30&5=6(台)。
一、直接写得数。
6……5 800 70 30
320 100 44 41
11 40 12 6
96 102 606 30
88 54 60 11
一、选一选。
二、想一想。
1. (24+25+32+27)&4=27(岁)
答:体育组教师的平均年龄是27岁。
2. 答:体育组教师比较年轻。
三、生活中的数学。
1. 50×6×4
答:共做好事1200件。
2. 9元=90角
答:剩下的钱能买12支铅笔。
一、测测自己的口算速度。
(按顺时针)50 40 22 6 19 60 10 18 62 22 25
二、用竖式计算。
1.7 130……5
三、解决问题。
1. 60×30=1800(千克)
答:这些苹果一共重1800千克。
2. 560&2=280(本)
答:故事书有280本。
3. (1) 1×2+1=3(种)
答:共有3种不同的选法。
(2) 4×3=12(种)
答:共有12种不同的选法。
四、接龙游戏。
一、解决问题。
46×2=92(人)
答:三(1)班和三(2)班一共有92人。
答:两捆一共重50千克。
256+374+113
答:学校有篮球743个。
相关文章:
1.##2016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2.##2016三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3.##2016三年级下册英语暑假作业答案
4.##2016年五年级暑假作业答案
5.##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暑假作业答案
6.##2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7.2016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希望本文2016三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能帮到你。上一篇:下一篇:三年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本文相关搜索网友推荐的经典语句每日推荐美文最新发布的语录范文栏目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中的错误及分析
作业要求:学员选学研修课程,根据所学内容学会如何为学生布置作业题,提交一份课堂作业及分析。
提交人:加肯·热依扎别克
提交时间:Sat Dec 12 14:03:38 CST 2015
&身为数学老师,每天课里课外,我们似乎都在竭尽全力做一件事——纠错。形形色色的错误,总是出人意料,一错再错更是令人忍无可忍。有的学生总喜欢简单地归结为:“我太粗心了!”可是,引起这所谓“粗心”的原因其实有许多,有学生的年龄决定的思维特点,也有不当的学习方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的后果。只有清楚学生真正的出错原因,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避免错误。所以,我认为有必要组织错题分析,这是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平台。仔细分析了学生们的作业,发现很多错误都与数学阅读的能力有关,特别是解决问题。人教版数学的解决问题:图文并茂、情境丰富、贴近生活,而且分散在各个教学内容中,题型更富有变化,还常常一题多问。这就给学生正确了解信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在做题时就大皱眉头甚至喊了出来;有的学生胡乱地找数字凑出一个算式,根本不去分析正确与否;有的学生以为自己做得很好,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该如何指导呢?这里我仅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中的解决问题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 一、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让学生轻易掉入陷阱。  《课堂作业本》经常出现这样的类型:画面中呈现部分数量信息,又出现话语形式的提示,最后以文字出示问题。这是人教版数学的一大特色,比起一大堆文字,学生倒也喜欢这样的花样。但是由于形式的多种变化,加上以直观为主的思维特点,学生往往只看到情境画面,而忽略了真正的数量信息,从而导致解题错误。  我曾做过三次对比实验:搜集课堂作业本中错误最普遍的题目,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完所有信息,比较分析“究竟哪些才是真正的数量信息”,用笔圈一圈、划一划,再解题。完成后,再对照数量关系进行检查验证。三次均收到了比较好的结果,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了有效阅读的重要性,养成边阅读边分析的良好习惯。   & 二、一些过渡性信息阻挠着学生正确理解问题。  1.承接型过渡信息:以上一题中的结果作为新一题的信息。  例1:(1)有84朵花,每4朵扎1束,可以扎多少束?  (2)平均每人送2束,这些鲜花大约可以送给多少人?  很多学生都是84÷4=21(束)84÷2=42(人)其实,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平均每人送2束”而不是两朵,那么应该是21÷2≈10(人)  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用以往的经验解决问题。过后还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相信自己错了。我们一定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这个问题中,单位名称是关键,在解题时,我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单位名称,进行对比观察,从而更快更准地解决问题。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单位名称法”,是一个不错的判别依据,又例如:    例2:金龙公司有808千克食用油,每瓶装2千克,可以装多少瓶?  把这些油每4瓶装1箱,可以装多少箱?  此例与上例非常相似,解题方法也几乎一样。808÷2=404(瓶)404÷4=101(箱)特别是第二个问题中出现了“这些油”,很多学生一下子就认定是808千克,毫不质疑。殊不知, 808千克 也就是404瓶,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每4瓶装1箱”。  教学时,应该肯定学生找出“这些油”这一关键,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关键词句法”。接着引导:这些油指的是哪些油?是 808千克 ?还是404瓶?用哪一个更合适,为什么?进而找出关键中的关键:每4瓶装1箱。  2.并列型过渡信息:下一个问题的解决与上一题的结果无关。    例3:万山红衬衣长有560件衬衣,如果每箱装8件,需装多少箱?如果每箱装  4件,需装多少箱?  学生这样解题:560÷8=70(箱)&70÷4=17()……2(&)。  于是我引导学生分析:第二个算式里每一个量是什么?用70箱除以4件又是什么?学生在争论中发现不对劲,装好的衣服再装什么呀?此时,我再请学生思考:是把多少衬衫装箱?要求学生把“560件衬衣”划出来,或者把第二个问题补充完整:“如果‘560件衬衣’每箱装4件……”,再解题。这是“信息确定法”,假如问题中有缺少的信息,那么一定要先确定这个缺少的信息是什么,把这个信息圈出来或添上去,再来列式解决。   & 三、长句读不清而导致解题出错。    例4:&    鲤鱼&鲫鱼&螃蟹   每条5元&每条3元&每只8元  (1)王大妈用42元买鲫鱼,可以买多少条?  (2)李阿姨用110元买鲤鱼,可以买多少条?  (3)&王叔叔买螃蟹的钱与王大妈、李阿姨两人买鱼的钱一样多。王叔叔买了多少只螃蟹?   例5:停车场收费&           停车场收费标准:  小轿车&3元  中巴车&5元  大客车&8元  &(1)管理员收了366元小轿车的停车费,收了610元中巴车的停车费。两种车管理员各收了多少辆停车费?  &(2)如果管理员收的钱都是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费用,那么停车场有多少辆大客车?  以上两例中,两个长句成了学生解题的拦路虎,有些学生还没读题,就被这长长的文字阵势给吓着了,失去了读下去的信心,胡乱解决了一下。  确实,理解长句比短句要费劲许多,尤其是我们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遇到这样的长句,教师要通过浅显的提问一步一步诱导孩子,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并鼓励一切正确的想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明白:只要认真地完整地阅读整个句子,可以结合单位名称法、关键词句法,信息确定法等多种途径,把需要的能帮助理解题目的字、词、句圈一圈,写一写,仔细理解,前后联系,就一定能弄懂这些长句的意思,进而顺利解题。同时,这也提醒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允许孩子用各种方式表达,并经常性地开展这种理解性的交流活动。    四、&不明白题目的生活意图。    例6:某居民小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下表:(如果垃圾处理车每次清理 50千克 。)  居民小区  &新世纪花园  &阳光花园  &海港小区  &垃圾/千克  &40  &60  &90  &(1)&新世纪花园和阳光花园产生的垃圾一共要清理多少次?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自己解答吗?用算式表示出来。    例7:有72人需要租车。面包车限载6人,小轿车限载4人,(图文结合呈现)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列式解答。  常常有那么一部分同学,提问总是简单地“一共”、“比多比少”,在这里也不例外:“&_____和____一共产生多少垃圾?”“_____比_____多产生(或少产生)多少垃圾?”他们不明白这里真正要解决的是清理工作。还有任意地添加、改变信息,如第2例中提:“假如有42人需要租车,需要几辆面包车?”其实这里就是找寻72人租车的不同方法。  这些孩子不明白其中的生活价值,为了解题而解题,才会如此,所以,数学学习还应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经历过的或身边发生的生活实例,模拟一些生活场景,或者适时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增进体验,真正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种方法就称为“生活联系法”。   & 五、信息太多不知道要解决什么。  人教版解决问题的又一特点就是同时呈现需要解决的好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并列的,有的是递进的,有的可能还会出现多余条件,不明确告之,需要学生自己去解读、寻找、选择、分析。这就给部分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1.多个问题和信息同时呈现。  (1)问题与问题之间没有承接关系;    例8:服装厂平均每天生产23箱衬衫,12天可以生产多少箱?  一天生产多少件衬衫?  &衬衫50件/箱  &此题中,两个问题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都需运用“每天生产23箱衬衫”这一条信息。但是学生在解题时往往“顺理成章”地:23×12=276(箱)276×50=13800(件),在问题分析时,我请学生关注:第二个问题要求几天生产的衬衫?276箱是几天生产的箱数?从而发现矛盾。其中,“12天”和“一天”这两个关键词起了决定性作用,我建议学生在解题时,将这两个词圈出来(关键词句法),提醒自己注意,检查时也可以从这里着重思  (2)前一问题可以作为后一问题的基础。&   例9:光明小学全校工友18个班级。在夏天,每班每天需要喝2桶矿泉水,全校一天总共需要喝多少桶矿泉水?如果每桶矿泉水重 19千克 ,全校学生一天一共喝多少千克矿泉水?  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出现两种错误:A.18×2=36(千克)B.19×2=38(千克)  在解题时,我请学生关注问题:是解决“多少学生、几天的喝水量?”再请学生思考:①18×2=36是什么?是全校18个班一天喝了36桶水,而不是 36千克 。根据单位名称法,就知道错误。②19×2=38又是什么?是每班每天的喝水量,从“每班每天需要喝2桶矿泉水”这个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来。那么,要知道全校学生一天的喝水量,应该怎么解决呢?需要哪些信息?  方法一:找出“全校有几个班级?”“每个班级一天喝多少水?”  2×19×18=724(千克)&或者&2×19=38(千克)38×18=724(千克)  方法二:找出“全校一天喝几桶水?”“每桶水几千克?”  18×2×19=724(千克)&或者18×2=36(桶)&36×19=724(千克)  我介绍这种方法为“问题中心法”,也就是从问题出发思考,寻找所需的信息,这样做,可以避免使用多余条件,而且条理比较清楚。但是该种方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逻辑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学生可能一下子做不到,需要老师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这样思考问题,并借助“关键词句法”“单位名称法”等一起帮助分析。而且,比较两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显得更方便一些,因为第一个问题已经求出“全校一天喝36桶水”,而每桶水是 19千克 ,那么36×19=724(千克)便是全校一天的喝水量。如果学生意识到这一点,解题将会非常顺利。  2.两种策略(或以上)不知如何选择。        枫桥香榧   &  & 净重: 2千克   &例10: 甲:有香榧137千克。乙:装这些香榧,用70只盒子,够吗?&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137÷2≈70(只),但是比70小,不需要70只盒子,所以装得下。也可以2×70=140(只),140&137,所以装得下。  也许让学生来说这个问题,他都能回答得很好,但在书面表达时,究竟是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计算结果应该和谁去比较?比出来的结果什么样的代表装得够,什么样的代表装不够?学生出现的错误则五花八门了。  教学中,一定要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白自己每一步都在干什么。可以和组内的伙伴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步骤,在合作讨论中逐渐成熟思想,形成方法技能。在书写时,则时刻关注每一步的单位(单位名称法),进而检验是否正确。     & 由上可见,数学阅读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能还是决定性因素,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而错题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习惯,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有效避免错误,寻找具体有效的阅读方法。且,时常举出一些例子,让学生来评议正误,或者进行对比分析,还能让学生意识到有效阅读的重要,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以便形成师生合力,践行各类阅读策略,并不断创新改善,最终提高数学阅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母爱作文三百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