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s与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的naoh变质化学方程式式

初三化学知识要点 常见的盐,H2S燃烧计算的九种解法_宇文网
当前位置: >
> 初三化学知识要点 常见的盐,H2S燃烧计算的九种解法
初三化学知识要点 常见的盐,H2S燃烧计算的九种解法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教学目标目标: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目标:1.培养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能力。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情感目标: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教学建议(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教学设计方案重点:(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难点: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初中语文,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初三化学知识要点 常见的盐 【重点难点解析】一、怎样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要注意式的&&&不是上的&乘号&,而是表示结晶水合物里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其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无水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而不是相乘,如Na2CO3&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跟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的和,即Na2CO3&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3&2+12+16&3+18&10=286.二、结晶水合物中通常含有两种或多种微粒,那么硫酸铜晶体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是看该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是否固定,而不是看该物质中所含微粒的种数,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即该晶体中CuSO4微粒与H2O分子之间的个数比是固定的,为1∶5,所以硫酸铜晶体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的.由此可知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类似的碳酸钠晶体也是纯净物.三、将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这一变化是否可称作风化?将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 CuSO4+5H2O这个变化是由一种物质(胆矾)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无水硫酸铜和水)的反应,所以属于分解反应.风化是指室温和干燥的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将胆矾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所以不是风化.四、碳酸钠属于盐,为什么其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于水后电离产生Na+和CO32-,CO32-和水分子发生如下反应:CO32-+H2O HCO3-+OH-,溶液中产生一定量的OH-离子,所以溶液显碱性,如果给碳酸钠溶液加热,可产生更多的OH-,使溶液的碱性更强.五、为什么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钡等物质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硝酸钾是盐,盐能与酸、碱、盐起反应,分别生成新酸、新碱与新盐.但硝酸钾与酸、碱、盐反应后所生成的新酸是硝酸,生成的新碱是氢氧化钾,生成的新盐必定是硝酸盐或钾盐.其中既无气体也没有沉淀,而反应又不生成水,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时对生成物的必要条件,故硝酸钾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同理,硝酸钠一般也不发生复分解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反应物必须可溶于水或酸,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所以硫酸钡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命题趋势分析】1.对常见盐的考察除物理性质用途外,逐步趋向于信息给予题的研讨.2.对溶解性的考察趋向于物质的共存,离子的共存.3.物质的推断趋向于答案的不唯一性,即符合题意答案的多样性,并对全章进行综合考察.4.物质的鉴别趋向于叙述的准确性,合理性.H2S燃烧计算的九种解法 题目:常温常压下,50mL H2S与60mL O2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状况,可生成多少毫升SO2?分析:H2S燃烧的方程式如下:因为 ,可知生成物中既有单质S,又有SO2。解答本题,常用的有以下九种解法。一、正向推导法假定先发生反应&1&,则50mL H2S中的S全部转化为单质S,同时消耗25mLO2,剩余的35mL O2再与部分S发生反应 。显然,当O2耗尽时生成35mL SO2。二、逆向推导法假定先发生反应&2&,60mL O2耗尽时应生成40mL SO2,消耗40mL H2S,剩余的10mL H2S再与部分SO2发生反应 。显然,该反应消耗5mL SO2,则最终剩余SO2为 。三、列方程式法设发生反应&2&的H2S为x mL,则发生反应&1&的H2S为 ,据消耗O2的体积可列式:解得 ,即有35mL H2S发生反应&2&。当然生成35mL SO2。四、列方程组法设发生反应&1&的H2S为x mL,发生反应&2&的H2S为y mL,据题意有:解得35mL H2S发生反应&2&必然生成35mL SO2。五、十字交叉法恰好发生不完全燃烧时O2与H2S的体积之比为1:2,恰好发生完全燃烧时O2与H2S的体积之比为3:2,本题中V(O2):V(H2S)=6:5,运用十字交叉:解得发生反应&1&的H2S与发生反应&2&的H2S的体积之比为3:7,故发生反应&2&的H2S为 ,则生成35mL SO2。六、直接配平法分析题意可知H2S和O2均全部反应,生成物为S、SO2和H2O,可直接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运用观察法,依次根据H、O和S原有的总量配平H2O、SO2和S的化学计量数,得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此式中SO2的化学计量数为35,即生成35mL SO2 初二。七、公式法a mL H2S跟b mL O2完全反应生成S和SO2,配平可得:则 可作为公式使用。本题中 ,则 。八、差量法H2S与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无论发生反应&1&还是反应&2&,气体总体积的减小值都是原H2S体积的 倍,本题中即减少 ,由于最终所剩余气体只有SO2。故 。九、图象法以50mL H2S燃烧为基础作图像,当O2为25mL时开始生成SO2,当O2为75mL时,生成的SO2有最大值为50mL,有机物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目标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有机物;了解甲烷的存在和性质及其可燃性。2、了解酒精学名、式、物理性质、性质及重要应用;分辨甲醇及乙醇性质的异同,认识甲醇的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3、常识性介绍煤和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目标1、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发明的过程和: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实施方案&结果分析&得出成果,培养的实验能力和能力。2、提高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古代对天然气、沼气的利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联系甲烷燃烧放热,说明甲烷可作重要能源以及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2、通过介绍我国在酿酒造醋工艺方面的重大发明和悠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树立环保意识、能源意识。教学建议关于甲烷的教材分析: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甲烷是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含碳化合物以后又一种含碳化合物,所不同的是,甲烷属于有机物。有机物知识的增加,是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甲烷作为一种简单的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学生却未必注意到它的存在、它在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更难与化学联系在一起。因此经过提示,极易激发学生的。同时甲烷的广泛存在,使学生容易收集到相关,使自主成为可能。本节教材分成&有机化合物&、&甲烷&两部分,甲烷是重点,有机物的应用是选学材料。前一部分着重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教材在列举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碳化合物后,又列举了蔗糖、淀粉、蛋白质等另一类含碳化合物,使学生对这两类含碳化合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给后一类有机化合物下了定义。在化学里简单介绍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有利于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学生参加社会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化学基础。教材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列举了甲烷的自然存在,对于这些内容,只需要学生有个粗略的了解,在教学中不宜引申扩展。教材通过甲烷的燃烧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甲烷包含哪些元素,进而确定甲烷的化学式,这样有助于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而且有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做甲烷验纯点燃的实验,并联系氢气、一氧化碳也要验纯的知识,说明甲烷在点燃前也要验纯。联系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热量来说明甲烷可作为重要能源。本节教学可采用自学、讨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关于甲烷的教法建议: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通过甲烷燃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有机物和甲烷的资料来使学生对有机物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组织材料、信息加工的能力。关于煤和石油的教学建议:本节课是常识性介绍内容。强调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接着又阐述了煤和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教材的图片使学生对&煤是工业的粮食&及&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结合实际介绍我国的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教育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可在课上播放VCD视频&煤的综合利用&、&石油化工产品&等增加直观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关于乙醇醋酸的教学建议:本节教材分为乙醇和醋酸两部分,乙醇属于了解内容,甲醇和醋酸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可以制造醋酸、饮料、染料、香精,还可以做绿色能源&&燃料。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乙醇。对我国的酿酒工艺做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甲醇的毒性,并熟练掌握甲醇、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识性介绍的醋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调料&&醋的主要成分,学生对醋酸并不陌生,醋酸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唯一一种有机酸,教材介绍了醋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对醋酸的化学性质只涉及了使指示剂石蕊试液变色,建议增加课外家庭小实验:醋与苏打或小苏打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还可用制得的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实验。对课后选学内容的学习,因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较紧密,建议利用课上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为好。甲烷的教学设计方案重点: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可燃性及其用途难点:常见有机物的判断、甲烷组成的确定教学过程 :【引入】1、百慕大三角洲之谜(趣味导学)2、时事分布(学生生活所闻)中考化学知识点之二氧化碳的性质  【&中考化学之二氧化碳的性质】对于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  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CO2 + 初中英语 H2 O =H2 CO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  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H2 O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2 + 2NaOH= Na2 CO3 +H2 O(无明显现象)  ③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上面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学习化学知识中要做到三抓一、在学习化学知识中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学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做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类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再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气体发生装置为试管。规律为只要是给固体受热无论是一种药品还是两种药品用来制取气体都要用同制氧气一样的装置-即试管。抓住规律可以加以运用如给出信息题告诉实验室制甲烷气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虽然我们没学过这部分知识但根据固体受热制取气体的装置规律可知同制氧样。再如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要抓好思路,什么题用化学式来计算即只要有元素的质量分数的题就先要根据化学式来计算。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   1.元素及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关系密切,要把这两者结合好。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之大,硫酸由于浓、稀的不同而引起性质上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必须把物质的性质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联系起来。   2.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规律性较强,知识系统都是从单质到化合物,都按存在 性质 用途 制备的顺序进行的。而物质的存在、制备、用途都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因此学习中应紧紧抓住物质的性质去带动其余的。如依据氢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来推导它的用途、存在不要去死记硬背。   3.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内容多,即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全面分析问题,即记通性又记特性。如HNO3具有酸的通性又有特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对实验的依赖性强 初中政治,大部分化学知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与C、P、S、mg、蜡烛等演示实验使你认识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所以一定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达到印象深刻、记忆牢固、理解透彻。  如何学习呢?   1. 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如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揭示了元素性质特别是元素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揭示了分子形成过程及化合价的实质。这就为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要总结规律并掌握物质的特性。要抓住典型物质总结出一般规律同时还要把握住物质的特性以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有机化合物可总结出甲烷、甲醇、乙醇、乙炔蜡烛等与氧气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规律但各自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再如学习第八章酸,通过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的化学性质学习总结出酸的一般规律,但对不同的酸所具有的特性也要清楚。如浓H2SO4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硝酸的强氧化性都要掌握就全面了,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3.要定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注意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多、零碎,但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以某物质为中心将其联系串成一个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   4.将元素化合物中类别相似的知识归为一知识块进行横向比较,辩清异同点使知识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如H2、C、CO可从具有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比较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实验操作看H2、CO分别还原CuO的操作一样,不同点是CO还原CuO需进行尾气处理。H2和CO的可燃性的火焰颜色不一样,还原性的产物都有金属或水或CO2,从反应类型看CO与CuO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三、化学计算的学习方法   1.牢固掌握化学计算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是进行化学计算的依据。若概念不清,原理不明,物质的变化规律不十分明确,就会把题做错。如式量这个概念它只表示一个化学式如H2O的式量为18,5H2O中水的式量仍是18而不是90,再如A+2B=C+2D中已知C和D的式量比为22:9,若生成4克C同时还有多少克D生成。其C和D的质量比一定是22:2&9=22:18然后再进行有关计算。如把C和D的质量比仍按22:9进行计算就是错误的,反映出你对式量的概念还不清楚。   2.掌握并运用好解题步骤 解题分为三步即审题、析题、解题。审题就是阅读原题,理解题意了解特点和类型弄清已知和未知,要防止不看全题断章取义,粗心大意。析题就是剖析原题,在审题基础上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对众多事实或复杂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挖出隐含条件及内在联系找出突破口,从而确立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解题是在析题的基础上进行的用已知求出未知得出正确结果。   3.注意解题规律和思想,掌握解题技巧 要善于从典型题的分析中找出其特点、规律和思路,能举一反三,要做一题知多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初三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题和用字母表示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中的主要思路。如a克KClO3和b克MnO2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c克生成O2多少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O2质量是a克+b克-c克。再如已知KClO3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9.2%,KMnO4中氧的质量分数的40.5%,若各取100克加热完全分解后哪种物质产生氧气多。表面上看KMn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KCl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大,但要是认真分析抓住完全反应这个关键词语,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KClO3中虽含氧元素的质量略比KMnO4低,但它的氧元素全部都转化为O2,而KMnO4中的氧元素只是部分转化为O2,近而得出是KClO3生成的O2多。再如有FeSO4和Fe(SO4)3的混合物测得混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此题按元素质量分数求可做出来但很繁索,可以巧解。即从物质宏观元素巧妙地过度到微观原子个数来找出质量比从而可以进行计算。无论FeSO4或Fe2(SO4)3中&SO4&是不变的所以: S : O原子个数比 1 :4,质量比 32 : 64 ,1 : 2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已知S元素质量为a%,则O元素的质量为2a%,那&SO4& 的总质量为3a%所以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a% 。学习初中化学,&记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谈一下记忆的方法。一、简化记忆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复杂,同学们在处理时易东扯西拉,记不全面。克服它的有效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话,或分几个要点,或列表来简化记忆。如:用六个字组成:&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在研究氧气化学性质时,同学们可把所有现象综合起来分析、归纳得出如下记忆 要点:一、燃烧是否有火或火焰。二、是燃烧的产物是如何确定的?看到、嗅到或通过其它辅助实验?。三、所有燃烧 实验均放热。抓住这几点就大大简化了记忆量。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新奇但很陌生,不易掌握,可分如下几个步骤简化记忆。一、原理?用什么药品制取该气体?;二、装置;三、收集方法;四、如何鉴别。如此记忆,既简单明了,又对以后学习其它气体制取有帮助。二、编顺口溜记忆初中化学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很适合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记忆。如刚开始学元素符号时可这样记忆:碳、氢、氧、氮、氯、硫、磷;钾、钙、钠、镁、铝、铁、锌;溴、碘、锰、钡、铜、硅、银;氦、氖、氩、氟、铂和金。记忆化合价也是同学们比较伤脑筋的问题,也可编这样的顺口溜: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氧、硫-2价;铝+3价。这样主要元素的化合价就记清楚了。三、关键字词记忆这是记忆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础上,找出概念中几个关键字或词来记忆整个概念。如:能改变其它物质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这一催化剂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的字来记忆。对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如:学习&离子&概念时,可用第二章中所学过的&原子&概念在结构方面、所带电荷方面、性质方面、表示方面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及联系,从而防止混淆加深记忆。另外离子的表示方法和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也易混淆,应注意比较,它们在数值上完全相同,只是排列的顺序不同。四、总结记忆将化学中应记忆的基础知识,总结出来,写在笔记本上,使得自己记忆目标明确、条理清楚便于及时复习。如将课本前四章记忆内容概括出来;27种元素符号的写法、读法;按顺序记忆 1?0号元素;地壳中几种元素的含量;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常见的化学式及其表示的意义;前四章化学方程式。中考化学知识要点总结 水 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都属于混合物  2. 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劝斥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  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  ①水通电(正极O2 负极H2 ,体积比1:2) 2H2O 2H2 & + O2 &  ②证实物质里是否含水: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③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除,如除去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先通过 再通过  ④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通常应先检验,如证实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应先让混合气体通过(填仪器和其中的药品),观察到时,则说明含有 ;再通过 ,当观察到 初中历史,则含有,接着通过 ,当观察到 ,则说明含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兴趣文章推荐当前位置:
>>>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如:Al2S3+6H2O=2Al(OH)3..
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如:Al2S3+6H2O=2Al(OH)3↓+3H2S↑.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NaF+H2O=NaOH+HFB.C+H2O(气态)&&高温&.&&CO+H2C.Mg3N2+6H2O=3Mg(OH)2+2NH3D.CaO2+2H2O=Ca(OH)2+H2O2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海安县一模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如:Al2S3+6H2O=2Al(OH)3..”主要考查你对&&复分解反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1)概念: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形如AB+CD==AD+CB (2)特点: ①一般在水溶液里进行,两种化合物中的离子互换。 ②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复分解反应从微观角度看,是反应物之间相互交换离子,阴、阳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如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为:H++OH-==H2O。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发生的条件
金属氧化物+酸
生成物中有水,一般都能反应
&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有水生成,一般都能反应
&酸+盐→新酸+新盐
&生成物种有沉淀,气体或水
&碱+盐→新碱+新盐
&生成物种有沉淀,气体或水
&盐1+盐2→新盐1+新盐2
&生成物种有沉淀&常见的复分解反应:①常见的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NaCl+AgNO3==AgCl↓+NaNO3 H2SO4+BaCl2==BaSO4↓+2HCl ②常见的有气休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③常见的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NaOH+HCl==NaCl+H2O Na2CO3+HCl==NaCl+H2O+CO2↑ 易错点:&&&&&& 例如CO2+Ca(OH)2====CaCO3↓+H2O这样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因为,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只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如:H2SO4+BaCl2====BaSO4↓+2HCl这个反应中,硫酸的成分(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与氯化钡的成分(氯离子和钡离子)互相交换,形成了硫酸钡和盐酸。而CO2+Ca(OH)2==CaCO3↓+H2O反应中二氧化碳的成分(C和O2)并没有与氢氧化钙的成分(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互相交换,所以这样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同理,CO2+2NaOH==Na2CO3+H2O和SO2+2NaOH===Na2SO3+H2O之类的反应也不是复分解反应。
发现相似题
与“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如:Al2S3+6H2O=2Al(OH)3..”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43291246024938621932014787322867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2s和naoh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