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g尼龙丝检查试验阳性的意义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10g尼龙丝试验和音叉震动觉试验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10g尼龙丝试验和音叉震动觉试验
10g尼龙丝试验和音叉震动觉试验
10g尼龙丝试验
1、在患者手部按压,使患者明确该感觉
2、部位:足趾第1、3、5第1趾节趾腹,第1、3、5趾足庶关节足底部皮肤,足弓左右两点,足跟部一点,足背部第1、2足庶骨间皮肤一点
3、使10g尼龙单丝弯曲1cm
4、最少有一次未触患者皮肤
5、10个点中可触知的≤8个为阳性
6、避开胼胝、溃疡、过度角化
1、在患者额、手桡骨小头、指掌关节骨性隆起处让患者明确震动的感觉
2、在第1趾足庶关节,踝关节骨性隆起部位测试
3、在患者不能感知震动的时候,将音叉移动到髌骨或髂骨,若患者可感知为阳性;或患者两侧对应部位对比; 或患者不能感知而医生能感知到震动为阳性。
深反射是刺激骨膜、肌腱,通过深部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又称腱反射。
(1)肱二头肌反射:左手托扶患者屈曲的肘部,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用叩诊锤叩击左手拇指指甲,正常时出现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2)肱三头肌反射:患者半屈肘关节,上臂稍外展,医师左手托扶患者肘部,右手用叩诊锤直接叩击尺骨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附着处,正常时肱三头肌收缩,出现前臂伸展。反射中枢为颈髓7—8节。
(3)桡骨骨膜反射:左手托扶患者腕部,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用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正常时肱桡肌收缩,出现屈肘和前臂旋前。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4)膝反射:坐位检查时,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仰卧位检查时医师在其胭窝处托起下肢,使髋、膝关节屈曲,用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之股四头肌腱,正常时出现小腿伸展。反射中枢在腰髓2~4节。
(5)踝反射患者仰卧,下肢外旋外展,髋、膝关节稍屈曲,医师左手将患者足部背屈成直角,右手用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为腓肠肌收缩,出现足向跖面屈曲。反射中枢在骶
髓l一2节。
2.临床意义
①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多为器质性病变,是相应脊髓节段或所属脊神经的病变,常见于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脑或脊髓休克状态等。
②深反射亢进:锥体束的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脊髓炎休克期过后等。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振动觉减低 视诊 触诊 病变特点 基础诊断 踝部压力指数大于0·9, 振动觉减低...84-88 辅助检查血管彩超 足动脉搏动 10g尼龙丝试验 音叉震动试验 血流变 皮温...双下肢粗测温度觉减弱, 10g尼龙丝粗测压力觉减弱,256Hz音叉粗测震动觉减弱,...(mmol/L) K Na 血气分析 PH 尿沉渣 PH 7.5 辅助检查 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 ? ? 10g尼龙丝 128Hz音叉检查震动觉 用针检查两点辨别感觉 用棉花絮检查...? 感染分期 可依据血常规、血沉、血培养、高敏感的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10g尼龙丝试验 血管造影 音叉震动试验 足压计 辅助检查 皮温计 踝肱指数 测定...下肢动脉彩超双侧腘动脉斑块形 成(软斑) 窦性心律 T波异常 右足温度感 觉...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双下肢轻度水肿,音叉 振动觉未见异常,10g尼龙丝试验未见异常...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3.陈旧性脑梗塞 实验室检查:...) 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足暖、足凉 弱、皮温有无改变、皮肤是否干燥 音叉振动觉试验 洗手 询问病人足部有无 比较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 10g 尼龙丝触觉试验 整理...? ? ? 10g尼龙丝 128Hz音叉检查震动觉 用针检查两点辨别感觉 用棉花絮检查...可依据血常规、血沉、血培养、高敏感的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 是否累积骨...10g 尼龙丝试验无异常,音叉震 动感试验可引出,双侧对称。 辅助检查: 生化 Scr...患者 2 周来自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无恶心、呕吐,无 尿中泡沫增多,无双下肢...足部检查包括:视诊、足部动脉搏动和保护性感觉的 缺失程度(10g尼龙丝试验加以下任意一种测试:128Hz音叉振动试验, 针刺感觉,踝反射或震动察觉阈值)(B)。 2. 对...坏疽 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大泡 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大泡 糖尿病足坏疽 辅助检查足动脉搏动 10g 10g尼龙丝试验 音叉震动试验 皮温计 足压计 足部X 足部X线 细菌培养...湖南中医杂志
1、2015年1月《湖南中医杂志》被评为&湖南省双十佳期刊&。
2、2012年11月《湖南中医杂志》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第四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3、2013年11月《湖南中医杂志》的&老中医经验&栏目...学术探讨
谢宇霞;谭达全;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古今脱疽医案的内服方药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探讨了脱疽类常见疾病的配伍用药特点,揭示蕴含其中的病变机制和证治特点,为脱疽辨病论治提供依据。2013年02期
1-4页 [ 9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2 ] 信息之窗 &正&我国获生物制品标准&国际话语权&1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检定所1月1日获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批准成为全球第7个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和评价合作中心。这也是发展中国家首个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和评价合作中心。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制品检验、科研能力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013年02期
4+8+20+34+58+63+84+108+111+123+150页 [ 19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学术探讨
刘文强;滕晶;以《伤寒论》条文为例,通过对脉证合参辨六经病机、脉证合参辨寒热真假、脉证合参指导治法的选择,判断疾病的传变、转归、预后。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脉证合参辨证思想在《伤寒论》中的应用。2013年02期
5-6页 [ 6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霍晓玲;根据《内经》&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的理论,得出&郁&乃痤疮发病的根本病机。通过局部和整体辨证,辨明形成&郁&之病机,从皮损辨别标郁,从整体辨别本郁,辨明标本,分型论治。同时认为在痤疮的辨证及治疗中,应关注阳气的变化,固护阳气。2013年02期
7-8页 [ 6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4 ] 临床论著
官艳华;吴学苏;目的:观察透骨散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5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给予甲钴胺口服,治疗组予透骨散熏洗双下肢,对照组予温水用相同方法熏洗,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在震动阈值、温度觉、痛觉检查的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g尼龙丝检查的改善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均有改善,在肢体无力、局部发凉等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骨散熏洗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10g尼龙丝等简单筛查指标,部分结果优于西药治疗加温水浴组,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手段。2013年02期
9-12页 [ 10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5 ]
赵玺灵;宋虎杰;目的:观察丹栀逍遥软胶囊合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劳拉西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栀逍遥软胶囊治疗,均连服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栀逍遥软胶囊合劳拉西泮治疗焦虑性失眠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2013年02期
12-14页 [ 8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毛莉娜;罗光伟;万军;杨硕;毛先明;黄小龙;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治疗。结果:治疗组对于C反应蛋白、肺功能及PO2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89%,对照组为84.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中药制剂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2013年02期
14-15页 [ 8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4 ] 老中医经验 王智先;杜武勋;杜武勋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崇尚&病证结合&作为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指导思想,推崇以&诊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为指导,构建了极具中医特色的心血管病&诊病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症,特别是运用&条畅气机,恢复气机平衡&法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介绍其运用该法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经验。2013年02期
16-17页 [ 7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5 ]
徐金华;白宇峰;王育良;&正&王育良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眼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工作,在治疗视瞻有色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思路。视瞻有色是指外眼无异常,唯视物昏朦不清,中心有灰暗或棕黄色阴影遮挡,或视物变形的内障眼病。又名&视直如曲&、&视小为大&等。该病名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视瞻有色证,非若萤2013年02期
18-19页 [ 7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徐成振;卢秉久;药对是临床用药中常用的相对固定的药物配伍形式,是方剂中最小的组方单位。卢秉久教授在临床上将肝病主要分为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脾虚痰湿、脾肾阳虚、阳虚水停等证型。在治疗上擅用苍术、厚朴,陈皮、腹皮,桂枝、茯苓,柴胡、郁金、丹参等药对。2013年02期
19-20页 [ 7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李瑶;张烨;&正&导师张烨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工作20年,在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妇科疑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于不孕症的治疗颇具心得,认为肝脾肾失调与不孕症密切相关,治疗不孕症应从肝脾肾三脏入手,并且运用中药治疗、药膳辅助及情志疏导于一体。笔者有幸跟随其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导师治疗不孕症经验介绍如下。2013年02期
21-22页 [ 77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7 ]
李云辉;张国骏;张国骏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多采用清热利湿法,泻三焦、通肠腑、利水湿;邪熏蒸于肌表者顺其病势,宣发透表,宣利肺气,散在表之湿热秽浊之邪;湿热与气血相搏,阻滞经络者,治以行气活血,通络祛瘀;病至后期治以健运中州,行气化湿。2013年02期
23-24页 [ 7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蒋雪莹;&正&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简称FGIDs)是指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但缺乏器质性疾病(如胃炎、肠炎或其他证据),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晕、头痛等,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病因。2013年02期
24-25页 [ 7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4 ]
解月波;胥京生;胥京生主任医师对复发性自然流产倡导未孕先治,以固肾为本,既孕防病,以调养肾气。安胎之法包括补肾养血以固先天之本,健脾和胃以养生化之源,宁心安神以固胎元。在治疗的同时,注意消除病因。提出了先避孕半年进行中药调治,待身体逐渐复原、病因已消除后再考虑受孕的观点。2013年02期
25-27页 [ 8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袁静;张朝晖;石晓霞;曾倩;曾倩主任医师以寿胎丸合异功散,组成寿胎异功散,临床辨证加减,用于治疗妇科杂病,如胎动不安、月经后期、痛经等属于脾肾两虚者,症虽各异,但病机相同者,即异病同治。并列举验案3则,收效较佳。2013年02期
27-28页 [ 7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临床报道 杨小青;目的:观察自拟参附活血化痰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Ⅰ、Ⅱ级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Ⅰ、Ⅱ级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附活血化痰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血清NT-proBNP的水平变化,评估其有效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P&0.05)。结论:自拟参附活血化痰饮能有效改善心肌结构,阻止慢性心衰病情进展,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2013年02期
29-30页 [ 7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2 ]
张细球;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治疗组30例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013年02期
30-31页 [ 7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冯志江;目的:观察自拟高中丹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考前紧张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高中丹治疗,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片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两组考试结束后,随访并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高中丹对考前紧张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2013年02期
32-33页 [ 7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李发茂;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高压氧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75.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在12h以内患者清醒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2013年02期
33-34页 [ 7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蔡培勇;谢苗苗;目的:观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痰湿蕴肺型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口服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和氨溴索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1%(P&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痰湿蕴肺型喘证疗效满意。2013年02期
35页 [ 5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4 ]
路习刚;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枕神经疼痛改善程度。结果:显效4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枕神经痛疗效显著。2013年02期
36-37页 [ 8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2 ]
夏恂;易译文;目的:观察参芪益肺汤联合舒利迭治疗尘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尘肺患者(气虚痰滞型)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戒烟、氧疗、营养支持、运动康复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舒利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参芪益肺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在FVC%、FEV1%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9%,对照组为67.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益肺汤联合舒利迭可明显提高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有效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2013年02期
37-38页 [ 8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刘捷;目的:观察益气消瘀祛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益气消瘀祛痰汤治疗,对照组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宽度、脾脏厚度等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益气消瘀祛痰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2013年02期
39-41页 [ 9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李志平;&正&胆石症属于中医学&胁痛&、&黄疸&的范畴。通胆消石汤为治疗胆石症的有效验方。笔者应用此方治疗胆石症3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28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2013年02期
41-42页 [ 7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
王定海;王林;黄辉碧;汪红;刘世安;史映红;刘昌弟;目的:观察活血行气祛瘀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晚血)腹水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活血行气祛瘀中药,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3%,对照组为70.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B、WBC、PT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行气祛瘀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效果明显。2013年02期
43-44页 [ 7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周聪;甘爱萍;目的:观察润肠汤治疗气阴亏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口服润肠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便通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润肠汤治疗气阴亏虚型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2013年02期
45-46页 [ 7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孙成安;欧阳敦光;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治愈率(74.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0%、54.0%(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2013年02期
46-47页 [ 7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张立新;史凤华;包艳杰;目的:观察肾病康复丸结合西医一体化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一体化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制肾病康复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改善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平均9.4天,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8天(P&0.05);两组治疗后Scr均明显下降,Ccr均明显上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病康复丸结合西医一体化治疗CRF疗效显著。2013年02期
48-49页 [ 7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金中义;周永学;邵淑慧;&正&腹型过敏性紫癜,又称Henoch紫癜,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以腹痛和皮损多形性为特点。脐周或下腹部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便血。重者可有腹绞痛、肠套叠,乃致肠穿孔。个别病例仅有腹痛而无皮损,易误为急腹症而做手术[1]。中医临床上多将腹型紫癜归因于火盛迫血妄行,气虚藏统失司,瘀阻血不循经,以及湿热中阻伤络。往往忽视寒邪的致病作用,患者为寒性腹痛,仍以清热凉血解毒药为主进行治疗;或患者素体脾胃虚弱,过用寒凉损伤脾胃阳气,致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而未取得满意疗效。笔者认为治疗腹型紫癜应以消除腹痛为首要,在治疗上采用和法,以黄连汤加味为基本方,寒热平调,化瘀止血。在此方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2013年02期
50-51页 [ 7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穆怀萍;&正&口腔扁平苔藓是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口腔黏膜损害为特点,发病部位以颊黏膜最常见,其次为舌、上牙龈和下唇。临床表现以树枝状或网状银白色细纹或丘疹、斑块、萎缩、糜烂、渗出、溃疡、大疱等为特征,患者可有口干、烧灼感、疼痛等表现。本病的特点是病程长、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因素、感染、内分泌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大部分学者认为本病患者多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上以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明显,停药而反复发作,经久不愈。2013年02期
52+150页 [ 7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中医伤科
罗书跃;张乐;雷庆良;申健亮;夏学工;刘昱;李劲松;梁红;刘斌;目的:观察冯氏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我院名老中医冯力的冯氏正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冯天有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冯氏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2013年02期
53-55页 [ 8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武海兵;冯帅华;吴官保;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并跟踪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活动情况。结果:治疗优良率达87.5%。结论:该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2013年02期
55-56页 [ 7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8 ]
罗海恩;冯帅华;汤英;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62.9%,两组比较,P&0.05;两组症状体征计分及症状体征总计分情况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初期有较好疗效,可促进伤口愈合,防治伤口感染。2013年02期
57-58页 [ 8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2 ]
王春明;孙绍裘;目的:观察下肢洗剂配合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于术后1周后予单纯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熏洗方下肢洗剂熏洗治疗。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6周后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治疗组优良率占83.3%,对照组占6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较单纯功能锻炼为优。2013年02期
59-60页 [ 7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2 ]
张志刚;姜宏;朱利民;徐坤林;&正&跟骨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2%,约75%为关节内骨折,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1]。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多种治疗方式,虽然每种方法各有其优势,但仍有畸形、跟痛、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出现,且治疗效果较2013年02期
60-61页 [ 8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田山;刘志军;何胜娟;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PVP术后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术后残余腰背痛临床疗效确切。2013年02期
62-63页 [ 8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7 ]
范大鹏;孙波;&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常见有眩晕、头痛、耳鸣、眼花、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甚至猝倒、昏厥等眩晕为主要症状,故又称&颈性眩晕&。临床又称为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项强&、&颈肩痛&等范畴。笔者自2002年8月~2011年9月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本病78例,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5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2013年02期
64页 [ 6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李万;唐本夫;目的:观察豨桐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豨桐丸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豨桐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2013年02期
65-66页 [ 7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宋原敏;夏志坚;曾宪章;目的:观察伤科外敷散治疗急性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伤科外敷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8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6%、62%(P&0.05,P&0.01),且治疗组在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伤科外敷散治疗急性关节扭伤疗效满意。2013年02期
66-68页 [ 8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曾宪章;宋原敏;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急性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四妙散加味,对照组予以口服西药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51.7%,对照组为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妙散加味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2013年02期
68-69页 [ 7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针推医学
吴攀伟;张鹏天;师卫华;张兆国;刘维海;目的:探讨针刺低张双对比造影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淋巴瘤患者30例,采用CT与胃肠道低张双对比造影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浸润型16例,占53.3%;肿块型11例,占36.7%;溃疡型2例,占6.7%;多发结节型1例,占3.3%,以浸润型最多见。其诊断结果与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针刺低张双对比造影具有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并可扩大低张造影的适应症范围,为提高胃肠道淋巴瘤诊断正确率的有效方法。2013年02期
70-71页 [ 7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文怡;任爱玲;邓琳雯;&正&排卵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出现于现代医学的月经不调、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早衰(POF)、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高催乳素血症(HPRL)、不孕等疾病,当属祖国医学的&闭经&、&月经后期&、&崩漏&、&不孕症&等范畴,促排卵治疗是治疗该类病的关键。临床上排卵障碍性疾病又以肾阳虚者较为多见,笔者根据导师魏绍斌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使用王不留行耳穴贴压联合温盒灸治疗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疾病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2013年02期
72-73页 [ 7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0 ]
张军;温宇航;李惠林;马笃军;吴宗蔚;唐雄;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灸疗法,对照组30例口服天王补心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73.3%。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有较满意的疗效。2013年02期
73-75页 [ 93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7 ]
潘长青;王智;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小针刀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对照组为7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小针刀治疗枕大神经痛具有明显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常规西药。2013年02期
75-76页 [ 8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陈雁英;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饮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饮食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饮食干预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23.08%)、显效率(38.46%)及总有效率(92.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80%、23.53%、68.63%)。结论:电针配合饮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满意。2013年02期
76-77页 [ 7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1 ] 医案医话 王占伏;杨静;&正&消风散出自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由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等药物组成。全方以祛风为主,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风散邪,共为君药;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共为臣药;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共为佐药。以此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临床上历代医家主要使用本方治疗皮外科疾病,导师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其治疗妊娠期疾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2013年02期
78页 [ 6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张以来;孙杰;郭立中;&正&郭立中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于内科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病的治疗。兹选其运用滋胃饮合痛泻要方治疗胃痛一案,以供同道参考。2013年02期
78-79页 [ 7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董红彦;樊瑞红;&正&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喘证&、&水肿&等范畴,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扩张型心肌病是世界性疑难病症,因其病因未明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从整体调控入手,通过药理作用的多靶点效应治疗心肌肥厚,具有明显地改善心肌损伤的作用,临床上导师樊瑞红采用活血通脉、化瘀止痛的强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明显,现举例介绍如下。2013年02期
79-80页 [ 8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高俊杰;杜绍萍;王晓葵;&正&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是治疗少阳病主方。笔者临床上用本方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2013年02期
80页 [ 6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病例报告 刘昕烨;李晓;&正&升陷汤是张锡纯所创立,用于治疗&大气下陷汤&诸症。该方由生黄芪、柴胡、升麻、知母、桔梗组成,治疗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李晓教授在升陷汤的基础上灵活化裁,以此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2013年02期
81-82页 [ 8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杨玉新;马建伟;董静;&正&糖尿病水疱病(Diabetic blister)是指糖尿病患者皮肤会自发地出现水疱,水疱有时呈单一的大水疱,有时为簇集的小水疱,前者Cantwell谓之糖尿病大水疱,并认为多发于长期患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后者称之为糖尿病小水疱病[1]。本例为糖尿病大水疱,其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1例,病情明显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2013年02期
83-84页 [ 7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医学护理 陆玉肖;王少柯;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8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发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除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安全度过急性期。结论:积极治疗患者的原发病,降颅压、控制血糖以及采取系统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2013年02期
85-86页 [ 7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张月娟;刘梨;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指标。2013年02期
86-88页 [ 9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9 ]
杨玲;唐杰梅;王冬梅;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增加其服务内涵,创建一种科学、高效、安全的护理派班模式,该院神经内科从2011年1月开始将医护同组包病人护理排班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方法:成立医护对应小组,对临床现有的排班模式、工作流程进行跟班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工作流程重组,改变排班模式,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流程,全方位进行优质高效的护理。结果:经过5个月的临床实践,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医护、护患关系和谐,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呼叫铃的按响率下降了80%,住院病人满意度提高3.4%,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31.5%,陪护率下降21.8%。结论:医护同组包病人护理模式,落实了护理职责,提高了护理效果,深化了专业内涵,保证了病人安全,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2013年02期
89-91页 [ 7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胡桔花;目的:观察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情志护理及耳穴压豆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将74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配合一般护理加中医情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耳穴压豆疗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1%,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有明显疗效。2013年02期
91-92页 [ 7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4 ]
冯庆龄;&正&呃逆古称&哕&,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即喉间嗝嗝有声。呃逆可分为短暂性呃逆和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临床上指持续超过24h者[1]。长时间呃逆可影响呼吸和进食,严重者可导致贲门部食管及胃底黏膜撕裂、出血和水电解质紊乱,还可出现心理抑郁、体重减轻、失眠等症状[2]。外科手术后患者常见呃逆症状,轻者可加重术后疼痛,影响伤口愈合,重者可致手术缝合口挣裂,增加术后恢复难度,也降低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笔者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和护理肝胆术后呃逆患者42例,疗效满意,现将其治疗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2013年02期
93-94页 [ 7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周月清;&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患者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本病易反复发作,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内科治疗不能根治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手术疗法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我科自2000年3月~2010年3月采用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甲亢68例,并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既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2013年02期
94-95页 [ 7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张奕;&正&骨折手术后需一定时间卧床休息,限制了患者全身及局部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此过程中护理不当,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发生挛缩和粘连并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骨折术后康复[1]。因此,根据老年骨折患者的特殊性而采取相应的护理程序,是骨折康复的重要保障,现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介绍如下。2013年02期
96-97页 [ 7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张薇;&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常见的疑难疾病[1]。我院针灸科应用无烟隔姜灸治疗RA多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无烟隔姜灸治疗RA是一种既有效且易被患者所接受的方法,同时应做好情志调护、辨证施护、施灸护理等,以此达到整体治疗护理的目的,对早、晚期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现笔者将临床工作中的一些护理体会介绍如下。2013年02期
97-99页 [ 8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汤仙;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辨证施护。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人数及治疗结束后症状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2013年02期
99-100页 [ 7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5 ] 医学教育
陈斌;刘杰;李辉;冯传平;中药专业改革并实施&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即&三个对接&、&三课堂联动&和&三阶段培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亦得到明显提高。2013年02期
101-102页 [ 6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理论研究 葛晓舒;易法银;湖南由于气候、环境、居民体质等原因,历来是痹病的高发区,湖湘医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痹经验。本文将古今湖湘医家治痹验方进行了汇总、除重后,精选出236方,在此基础上对湖湘痹病验方的药类组成、药物使用频次和常用药对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湘医治痹的用药规律。2013年02期
103-105页 [ 8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丁丽仙;对宫寒的概念、宫寒的病因病机、宫寒不孕的诊断、宫寒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等内容作了探讨。认为先天体质偏寒、后天饮食失调和居住环境潮湿是其主要病因,临床表现虚寒证多于寒实证。治疗多拟温肾助阳、温胞暖宫、调经助孕。2013年02期
105-107页 [ 89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唐昊;朱小凤;苏琛;王霞杰;对《经方实验录》中十枣汤破水饮、葶苈大枣泻肺汤泻痈胀、皂荚丸消胶痰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论述,峻剂只要辨证准确,时刻注意正气的调护,确有较好的疗效。2013年02期
107-108页 [ 7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王新丽;高建东;&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医林改错》载:&久病入络为血瘀。&随着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脏腑气化功能日渐虚衰,气血不足,气不行血,血行不畅而致瘀,瘀血阻塞脉络,结为血瘀而致病。从&瘀&论治是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大特色,现代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病变的修复或治愈。诸多肾脏病专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也为从&瘀&2013年02期
109-110页 [ 4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4 ]
郭蕾;张永臣;《针灸资生经》是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执中的代表作之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灸疮处理、饮食调养、情志调节、灸药合用等有关灸后调护的内容。笔者通过查阅并总结以《针灸资生经》为代表的古代针灸医籍中有关灸后调护的记载,以期为现代的灸后调护提供借鉴,增进与患者的互动。2013年02期
110-111页 [ 7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杂谈
梁俊薇;宁云红;刘成云;&正&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证之一,近年来其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发病与精神压力、生气、郁怒、着急等不良情绪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多具有强烈的好胜心,时间紧迫感,易激动等性格,发病后易导致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疾病的预后[1-3]。中医学的情志内伤致病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笔者通过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对其相关性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2013年02期
112页 [ 6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付聪;张娟;毒邪分内外。外毒有外感六淫、戾气。内毒指由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毒邪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常表现为热毒、瘀毒、痰毒。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解毒,扶正解毒。2013年02期
113+121页 [ 8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1 ]
陈祖华;&正&清代温病大师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立增液汤,药味精炼,配伍严谨,后世诸多方剂都由此方化裁而来,故被认为是温病养阴法的基本方。历代医家奉其为&增水行舟&之代表方剂,多用于治疗温病津亏便秘之证。笔者临床运用其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咽炎,效果显著。2013年02期
114页 [ 6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实验研究 李花;刘旺华;周小青;何倩;目的:观察健脾补土法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健脾补土小剂量组、健脾补土大剂量组、依达拉奉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小鼠均运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法建立脑I/R模型。在造模前3d用相应药物对各组小鼠进行灌胃或腹腔注射。造模完成后对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MMP-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补土法各组治疗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MMP-2的表达减少(P&0.05,P&0.01)。结论:健脾补土法保护血脑屏障可能与其抑制MMP-2表达有关。2013年02期
115-117页 [ 9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3 ]
王立兰;匡继林;刘英奇;郭锐;目的:探讨通管方对输管炎性大鼠血清IL-6的影响。方法:运用细菌悬液制备输卵管炎性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管方低、中、高剂量组和血府逐瘀片对照组,于造模后第20天开始分别给予各组相对应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常规饲养。于造模后第35天、50天(即给药第15天、30天)从各组中随机抽取8只进行取材,检测血清中IL-6的含量,比较各组两个不同时期的检测结果。结果:造模后第35天、50天血清中IL-6含量均显著升高,通过给药,每组血清中IL-6含量均有所下降。药物干预15天后、30天后,通管方高剂量组阳性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5天、30天两个时间段比较,通管方高、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管方能降低血清中IL-6的含量,但其作用机制尚不能阐明。2013年02期
117-119页 [ 10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凌晓;金红;杨智;谷捷;王雄龙;王夏峰;目的:建立益肾通络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肾通络方中的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ELSD法、以乙腈-水(34︰66)为流动相,在波长203nm处测定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对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稳定性、精密度及重复性等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要求。复方中黄芪甲苷含量在0.074mg/g以上。结论:本研究方法简便易操作,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益肾通络方的质量控制方法。2013年02期
119-121页 [ 25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5 ]
宫金艳;目的:观察丹参对博莱霉素(BLM)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内羟脯氨酸含量变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丹参防治肺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组各20只。模型组和丹参组大鼠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5mg/kg)诱导肺纤维化。造模24h后模型组大鼠用1mL生理盐水灌胃,丹参组大鼠用丹参药液10mL/kg灌胃给药。3组均正常饲养。各组分别在灌胃后第28天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样本,按试剂盒方法检测肺内羟脯氨酸含量以判断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CT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肺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肺组织CTGF表达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CT-GF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有关。2013年02期
122-123页 [ 85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2 ]
任怡;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汤组及5-FU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和六味地黄汤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0天;5-FU组隔天给予5-FU腹腔注射。观察比较各组小鼠的体重、瘤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小鼠体重和去瘤体重比较,六味地黄汤组显著高于5-FU组及模型组(P&0.01);血清VEGF值比较,六味地黄汤组低于模型组(P&0.01);肿瘤指数比较,六味地黄汤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5-FU组(P&0.01,P&0.05);各组S期细胞比较,六味地黄汤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5-FU组(P&0.01);各组G0-G1期细胞比较,六味地黄汤组高于模型组(P&0.01),与5-FU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G2-M期细胞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血清VEGF水平,影响瘤体细胞周期,诱导肝癌细胞凋亡。2013年02期
124-126页 [ 10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
彭力平;马笃军;林栋栋;裴军宇;何升华;王立新;余阗;目的:观察牛膝醇提物对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36例实验兔分为空白组(4只)和骨关节炎模型组(32只),对骨关节炎模型组动物采用关节伸直拉制动法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2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各13只,分别予蒸馏水、牛膝醇提物灌胃4周后进行关节粘连改善度测定以及软骨病理标本大体观察、Pelletier评分、HE染色、Mankin’s评分、Ⅱ型胶原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灌胃4周后,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关节粘连改善度为(69.17±5.13)°,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为(87.08±5.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Pelletier评分为(2.83±0.30),后者为(2.75±0.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基质染色变浅,Mankin’s评分(6.91±0.53),后者软骨细胞数量增多,软骨细胞呈卵圆形,潮线结构恢复正常,Mankin’s评分为(3.67±0.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型胶原表达阳性百分率比较,前者为(32.05±13.78)%,后者为(44.45±12.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牛膝醇提物能改善关节粘连,有效刺激软骨细胞增殖,增加软骨Ⅱ型胶原表达,恢复软骨基质成分,稳定潮线结构,修复软骨损伤。2013年02期
126-129页 [ 512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0 ]
李诗琴;王长军;刘宏昌;贺江林;曾昭澄;谢辉;目的:探讨棕树籽对雄性大鼠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棕树籽煎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棕树籽煎剂高、中、低剂量组每次给药20 mL.kg-1(生药量分别为60g.kg-1、40g.kg-1、20g.kg-1),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14天,观察雄鼠的不育期、体外活性精子数及雌鼠受孕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棕树籽煎剂高、中剂量组受孕率降低、不育期延长,高剂量组活性精子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棕树籽有一定的降低雄性大鼠生育力的作用。2013年02期
130-131页 [ 8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翦林宏;肖梅英;李勇敏;目的:研究大鼠连续服伤科七味片而产生的毒性反应以及停药后的恢复情况,为临床伤科七味片的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伤科七味片0.3、0.8、2.0g(片重)/kg(体重)3个剂量连续灌胃大鼠13周。结果: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伤科七味片高剂量组大鼠的AST、T-BIL、BUN、ALB均有不同程度显著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动物肝、肾病理变化加剧,二者表明伤科七味片同剂量给药期间对鼠的肝、肾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停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伤科七味片高剂量对大鼠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毒性反应,但为可逆性毒性反应。2013年02期
131-132页 [ 8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封宣伊;姜宇;左亚杰;目的:建立测定一贯煎颗粒中有效成分梓醇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99),检测波长为210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结果:梓醇在0.2~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1.91%)。结论:本法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选择性佳,可用于一贯煎颗粒的质量控制。2013年02期
132-134页 [ 19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4 ] 文献综述
王婷婷;须义贞;&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该病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组织学上虽然是良性,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异位子宫内膜可以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其中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及卵巢为最常见的受侵犯部位,其次为子宫浆膜、输卵管、乙状结肠、腹膜脏层,阴道直肠膈。其发生发展与盆腹腔内环境改变、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及异位内膜对凋亡的抵抗力增强等有关,现笔者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概述如下。2013年02期
134-136页 [ 102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0 ]
朱洁;叶丽红;&正&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在城市中居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农村居第3位[1],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有明显增高的趋势,5年生存率最高仅为15%,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肺癌在中医学中属于&肺积&、&息贲&的范畴,中医文献中有不少类似肺癌的记载。如《素问.咳论》载:&肺咳之状,咳而喘息,甚则咳血……而面浮气逆也。&《难经.五十六难》载:&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金元李东垣创制的息贲丸,所治之症与肺癌症状类似[2]。中医中药治疗肺癌注重辨证论治和整体论治,其主要优势体现在减轻手术及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病者体质等方面。现将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优势分述如下。2013年02期
137-138页 [ 77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5 ]
杨勇;王翼洲;&正&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根除Hp治疗方案包括&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两种,两种方案在根除Hp感染中均有较高的疗效,但长期联合使用抗生素,不良反应大,易产生耐药性及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因此,筛选更为安全的根除Hp的药物,受到人们的重视[1]。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中有其独到之处,在注重局部病变的同时,更注重整体调节,加上中药组方变化大,可供选择的药物多,其优势和特点逐渐被人们认同[2]。研究表明中药具有明显抗幽门螺杆菌、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胃黏膜微环境、增强组织修复能力的作用[3]。因此寻求抗Hp有效的中药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现将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胃病近况介绍如下。2013年02期
139-141页 [ 10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倪杰;陈萍;顾国龙;&正&代谢综合征(MS)又称为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IRMS)或者X综合征,是因为胰岛素抵抗而引发的一组证候群,是一群临床常见且又同时发病的代谢性疾病的总称,其中每一种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等,而其协同致病作用则更强,素有&死亡四重奏&之称[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种以代谢综合征为代表的代谢异常疾病已成为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2]。2013年02期
141-143页 [ 104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8 ]
张雷永;朱迪;&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系指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和/或烧灼感(burning)的症状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并排除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1]。其典型症状为中上腹部不适或腹痛,常有早饱、上腹胀、恶心、嗳气或食欲减退。症状可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的患者常伴有精神心理因素。根据最新颁布的罗马Ⅲ诊断标准[2],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西医对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和胃肠动力及内脏敏感性密切相关。FD症状繁多,病情复杂,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治疗该病具有疗效确切、不易反复、毒副作用较少、费用低廉的优势。现将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2013年02期
144-146页 [ 10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关闯;岳增辉;蒋文明;&正&脑卒中后,因上位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以小腿三头肌为主的患侧肌张力增高并伴腱反射亢进是引起偏瘫患者足内翻的主要原因。脑的可塑性是促进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基础,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可塑性,才使得损伤后脑组织能够通过结构重建、功能代偿以达到整体脑功能的恢复[1]。现对近年来脑卒中后足内翻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2013年02期
146-148页 [ 99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曹子康;曾伟;李东平;&正&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肛周皮肤潮红、丘疹、渗液、糜烂、瘙痒剧烈,或皮损表面粗糙、肥厚、苔藓样变、色素脱失、皲裂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浸淫疮&、&血风疮&等范畴,多因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血虚生风、脏腑蕴毒、饮食失节等所致[1]。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根治方法,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中医多从清热解毒、健脾祛湿角度治疗,中西医疗法各有优劣。笔者现将中西医治疗肛周湿疹概况介绍如下。2013年02期
148-149页 [ 8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g尼龙丝试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