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房室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滞严重吗?

房室传导阻滞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房室传导阻滞
上传于||文档简介
&&疾​病​知​识​,​可​以​从​这​里​了​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做什么检查_病症_健康有道网
&&&文章正文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做什么检查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常见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某些特殊现象的鉴别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窦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心动过速时,由于P波的发生可以在舒张中期、舒张早期、收缩晚期和收缩中期,甚至收缩中期的早期等,导致P-R间期的不等,出现P-R间期大于P-P间期或等于P-P间期,或稍小于P-P间期时,容易误诊为其他心律失常。(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窦性或房性心动过速时,若P-R间期大于P-P间期,则窦性P波需跨越后一个P波下传心室,称跨越传导。此P波称&跨越性P波&,此时易误诊为2∶1房室传导。(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窦性或房性心动过速时,若P-R间期等于P-P间期,此时由于P波重叠在QRS波中,只见一系列没有P波(或P&波)的室上性QRS-T波群,此时易误诊为房室交接区心动过速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如果刺激迷走神经,如压迫颈动脉窦使心率减慢,或注射阿托品使心率加快,均可使P波(P&波)从QRS波群中分开而确定诊断。(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窦性或房性心动过速时,若P-R间期略小于P-P间期,此时由于P波出现在收缩中期的早期,即P波位于J点至T波顶峰这段时间内的偏前部分,易误诊为超常传导和假超常传导(空隙现象)。区别点在于超常传导或假超常传导是由于在窦性心动过速的基础上发生房性期前收缩,其出现于收缩中期,而且能意外地下传。而窦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心动过速)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只有一种P波(P&波),并且P-R间期(或P&-R间期)明显延长。2.与干扰性P-R间期的鉴别插入性期前收缩后可产生P-R间期延长,此因期前收缩的逆行性房室交接区内的隐匿性传导,使期前收缩后的第1个窦性心动的P-R间期或连续几个心动的P-R间期延长;房性心动过速由于心房激动P&波下传到房室交接区时,恰遇该区处在生理性相对不应期,P&波常在前一个心动T波的后支上而引起P-R间期延长。上述两种情况即所谓房室干扰引起的P-R间期延长。3.与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所引起的P-R间期延长的鉴别有时在窦性心律时出现的&一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实际上是房室结双径路的表现。此时P-R(A-H)间期的延长是由于房室结内快径路的阻滞、慢径路的传导所致。有时窦性心律这次是通过房室结内快径路传导。下一次是通过房室结内慢径路传导。在心电图上则表现为短的和长的P-R间期交替出现。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做什么检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检查心电图特点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心电图特点(1)每一个窦性P波均能下传心室并产生QRS-T波群。(2)P-R间期&0.20s(成人);小儿(14岁以下)P-R间期≥0.18s。(3)P-R间期大于正常最高值(视心率而定)。(4)心率无显著改变时,P-R间期较先前增加0.04s以上,即使P-R间期在正常范围仍可诊断。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在心电图上的表现①P波增宽,有切迹,P-R间期延长,但P-R段大多不延长。而房室结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P-R段延长,可伴或不伴有P波增宽。P-R间期延长的程度显著者(&0.40s)大多为房室结内一度阻滞,其次是由于心房内阻滞。②只有P-R间期延长,而无P波增宽或切迹。严重的心房内传导延迟常使体表心电图上的P波振幅显著减小,此类型很难和房室结的一度阻滞鉴别,只有用希氏束电图检查,如P-A间期延长,才可确诊。通常P-R间期& 0.40s者。大多为房室结内一度传导阻滞所致。在希氏束电图上表现是A-H间期延长,曾有A-H间期延长达900ms的一度房室结内延迟的报道。很可能是不对称性的不完全性左加右束支阻滞(即一侧束支完全阻滞,对侧束支一度阻滞)。房室结的一度阻滞多不伴有束支阻滞。所以房室结一度阻滞伴一侧束支完全阻滞时。尚不能除外双水平阻滞。此由对称性左加右束支一度阻滞所致。在体表心电图上无法与房室结的一度阻滞鉴别。根据希氏束电图观察,P-R间期&0.28s者,绝大多数系房室结阻滞所产生。如在复查中发现束支图形时隐时现时,应确定为双侧束支阻滞所致。希氏束电图中房室结一度阻滞表现为A-H间期延长,而双侧束支阻滞为H-V间期延长。所以,用希氏束电图来确定阻滞部位最可靠。3.对典型心电图的详细描述(1)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在正常心脏,当心率明显增快时,P-R间期可随之缩短;但在有心脏病时,心率增快反可使P-R间期延长。无论心率是多少,只要成人P-R间期&0.20s、儿童&0.18s,或超过相应心率时P-R间期的正常上限值,即应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描记的心电图上如果心率无明显改变,而P-R间期增加了0.04s以上,应考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即使延长的P-R间期仍在正常上限值以内。这是因为P-R间期通常不会改变,除非心率十分快速。此外,当心率增快时,P-R间期不缩短,反而比原来延长了0.04s以上,也应考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3)通常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P-R间期大多为0.21~0.35s,但有时可以更长,偶可达到1.0s。有时由于P-R间期显著延长,QRS波发生得较晚。因此,下一个P波可能重叠在其前的T波内,容易误诊为房室交接区心律。此时必须仔细观察。(4)由于心房、房室结或希氏束内传导延迟所致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经常伴以正常的QRS波群,而伴以宽的QRS波(双侧束支水平的阻滞),则以希氏束下阻滞的可能性大,呈一侧束支阻滞的图形。但若双侧束支内的传导延迟程度相等,其QRS波群也可以是正常的(狭窄的≤0.10s)。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以宽的QRS波时,心电图图形对判断发生房室传导延迟的部位有一定帮助。当呈现右束支阻滞图形和正常额面心电轴时,提示伴以房室结内传导延迟;而当右束支阻滞图形和额面心电轴左偏时,传导延迟的部位可在房室结内或在希-浦系统内;当呈现左束支阻滞图形伴额面心电轴右偏时,提示有50%以上的患者其房室传导延迟的部位在希-浦系统内。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双分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和左前分支阻滞)不应认为是三分支阻滞,尤其当P-R间期很长时,因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发生在房室结内。当左束支阻滞与P-R间期延长并存时,希氏束内病变的可能性很大。(5)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表现为正常心电图。即P-R间期正常(≤0.20s)。QRS波为室上性(时限&0.10s)。这可见于下列情况:在希氏束内阻滞(希氏束分叉前的病变)时,QRS波的时限不延长。即使希氏束内传导时间加倍延长,而房室传导系统近端(心房和房室结内)的传导时间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可不超过0.20s。只有当希氏束内传导显著延迟(&50ms)并伴有正常上限值的P-A间期值(45ms)和A-H间期值(130ms)时,才可出现P-R间期延长。此外,当心房内有轻度延迟(P-A间期&45ms),而A-H间期在正常下限(45ms)和H-V间期也在正常下限值(35ms)时,P-R间期可表现正常。希氏束电图H-V间期延长诊为一度希氏束下阻滞者中,有少数患者P-R间期可在正常范围,所以不能只依据P-R间期正常、QRS正常而完全排除房室传导阻滞。4.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分型亦称文氏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P-R间期递增型。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但未继以漏搏,其阻滞水平在房室结。文氏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下列3型。在常规心电图上仅表现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只有在给予人工期前刺激引起较长的代偿期后方能出现P-R间期的文氏现象。多在期前收缩的代偿期以后出现P-R间期缩短和逐搏延长的文氏现象。这是由于在期前收缩的代偿期后A-V区脱离了不应期而传导功能暂时改善引起的。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由于没有代偿期常引起期前收缩后P-R间期更延长而形成逆文氏现象。主要是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二度窦房阻滞。窦房阻滞无论系Ⅰ型还是Ⅱ型均可引起P-P间期有规律地长短交替。长的P-P间期使A-V区的传导功能得以恢复,P-R间期缩短;以后由于P-P间期变短,下传的P波逐搏落在A-V区相对不应期的更早阶段而使P-R间期逐搏延长;窦房阻滞出现长的P-P间期时,P-R间期的文氏周期也终止。此型在联律性期前收缩时也有机会得以完全显示。亦称P-R间期固定型房室传导阻滞。即通常所说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亦称P-R间期不定型房室传导阻滞。延长的P-R间期长短不一。P-R间期亦可随心率快慢而改变,在长的R-R间距之后,P-R间期较短,在短的R-R间距之后,P-R间期较长。其原因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的波动有关。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健康有道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种类分类辨别,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频道相关阅读
看到好的,记得分享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_百度百科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二度是电激动自心房传至心室过程中有部分传导中断,即有心室脱漏现象,可同时伴有房室传导延迟。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两型:①二度Ⅰ型(文氏型)
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P波不能下传),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通常以P波数与P波下传数的比例来表示房室阻滞的程度。②二度Ⅱ型(莫氏型)
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固定,每隔一个或数个心动周期出现一个或数个心室漏搏,下传心动周期的PR间期可正常或延长。心室漏搏次数越多,心室率越慢,预后越差。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病因
1.二度Ⅰ型的常见病因 
大多数具有正常房室传导功能的人,当快速性心房起搏时,可以诱发文氏型。此外,渐增性心房调搏还可以导致一度、2:1或高度房室结内阻滞。
除此,很多药物可以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如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及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阻滞药,均可引起二度Ⅰ型。此外,患者其二度的发生率为2%~10%。另外,风可有不同程度的,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心等也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病因 
抗药物的作用,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均可引起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此外,电解质紊乱中高血钾(血钾为10~13mmol/L)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低血钾(血钾&2.8mmol/L)也可引起各级房室传导阻滞。风湿性患者中约26%可伴有一度和(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以一度多见。病毒性患者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不少见,有时伴有束支传导阻滞,多表明病变广泛。其他感染如柯萨奇B病毒感染、、腮腺炎、病毒性、、、等可使传导系统广泛或局部受损,可发生一、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冠心病、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2%~10%。其中,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前壁,其发生率为1%~2%,多在发病后72小时内出现。阻滞部位多在希氏束以下。另外,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约占4%。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直视手术、甲状腺功能亢进与黏液性、钙化性症等均可见到各种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近年来发现大约有半数慢性结下性房室传导阻滞并非系、或所致,而是两束支或三束支发生非特异性纤维性变,有时病变可侵及希氏束的分叉处,而房室结和希氏束很少受到侵及,其原因不清。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 
取决于传导阻滞的程度及心室率的快慢。阻滞程度轻时,所致心室漏搏很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心悸感。如果心室漏搏较多,导致心率减慢至50次/分以下时,可出现头晕、无力、血压下降等心排出量降低的症状。
最常见的是在一系列规则的心搏中偶尔出现一次间歇,在间歇前并无提动。听诊时由于心房和心室关系的变动,第1心音可强弱不等,心音和脉搏有脱漏。房室传导阻滞为3:2时,心音和脉搏可似形成的二联律。2:1阻滞时则伴有慢而规则的心率。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及心电图表现可以做出诊断。
1.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典型文氏现象的诊断标准 ①PR间期逐渐延长加QRS波群漏搏,结束一次文氏周期;②文氏周期重复出现;③PR间期增量递减。
(2)非典型文氏现象的诊断标准
不论非典型和变异型文氏现象的心电图如何变化,其基本特征是QRS波群漏搏后的第一个PR间期总是或多或少的缩短,漏搏前的PR间期总有或多或少的延长。这两点是二度Ⅰ型房室阻滞的最基本的标志。
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是PR间期固定加部分心室漏搏。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
1.无症状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因阻滞的位置不同治疗也不同。当阻滞区位于房室结者(如绝大多数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不需治疗,但需定期随访。当阻滞区位于希-浦系统内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须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以及对症处理。并应考虑心脏起搏治疗。
2.有症状的(特别是有晕厥史者)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不论其阻滞区的位置如何,都应积极治疗。如系房室结内阻滞者,心率过慢,可口服或皮下注射阿托品。阿托品有直接改善房室传导、减轻房室结与房室束上部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功能。但也有例外,经运动或用阿托品后使心房率加快后,Ⅰ型房室结内阻滞反而加重。也可用异丙肾上腺素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缓慢滴注(注意调节剂量),以及使用氨茶碱等。
3.儿童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在儿童不应当认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是良性表现,因为一些研究表明儿童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约有50%日后可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部分患儿可有晕厥发作。故对这类患儿应加强随访观察。
4.时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不常发生于前间壁,一旦发生,表明有广泛的希氏束、浦肯野纤维损伤,易发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对于发生于下壁者,通常不需处理。但如心率明显减慢或有症状者,可用阿托品口服或皮下注射;或口服氨茶碱片。但个别急性下壁伴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者可突然发生、,故应密切观察。
5.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房性 
例如、、心动等,也应积极处理,尽快控制室上性心动过速。但对有心动过速者不能用β受体阻滞药、洋地黄、普鲁卡因胺等有抑制房室传导系统的药物。这给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人主张用超速心室起搏治疗,但对心动的疗效不能肯定。也有人主张采用低能量(50~100J)直流电复律。如复律后仍有再发倾向,可考虑用小剂量奎尼丁维持疗效。
6.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偶发 
可不予处理,如果系频发,常为严重致命性的先兆,可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利多卡因使其消失。此外,洋地黄中毒时所致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应立即停用洋地黄、严密观察。如心室率很慢,可考虑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如无低血钾时,应避免补钾。治疗方法基本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相同。另外,对于伴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但QRS波群不宽者,心室率为45~50次/分,可以严密观察。但当心室率低于40次/分时,且频率不稳定或伴有者,可试用异丙肾上腺素。对于QRS波群宽大畸形者,应高度警惕其发展为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必要时应植入临时或永久型(例如并发、或时可用起搏治疗)。另外,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心内科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心内科
企业信用信息一度房室传导阻滞_百度百科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一度(ⅠAVB)是指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超过正常范围,但每个心房激动仍能传入心室,亦称房室传导延迟。在心电图上,P-R间期达到或超过0.21s(14岁以下儿童达到或超过0.18s),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病因
一度可见于正常人,有的P-R间期可超过0.24s,中青年人发病率为0.65%~1.1%,在50岁以上的正常人中可达1.3%左右。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其产生的原因,一些运动员中发生率可达8.7%。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钾盐、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药,中枢和周围交感神经阻滞药如甲基多巴、可乐定等均可致P-R间期延长。许多学者常把这类因素引起的P-R间期延长称为房室传导延迟,而不称为。预后良好。一度常见于风湿性、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在患者其发生率为4%~15%,尤其多见于急性下壁患者。也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先天性、心脏手术等。大多为暂时性的,可迅速消失或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在老年人原发性传导系统纤维化是较常见的原因,呈长期、渐进性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表现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诱发的多为一度或二度Ⅰ型,很少发生二度Ⅱ型,并不产生高度或完全性。所以二度II型、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为器质性损害形成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完全在希-浦系统内。希氏束电图证实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中段或下段者占35%,在希氏束上者占65%。陈新等(1997)指出未见到阻滞部位在房室结或心房的报告。在体表心电图上,约29%的患者QRS波是窄的(≤0.10s),约71%的患者QRS波是宽的(≥0.12s)。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检查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心电图特点
(1)每一个窦性P波均能下传心室并产生QRS-T波群。
(2)P-R间期&0.20s(成人);小儿(14岁以下)P-R间期≥0.18s。
(3)P-R间期大于正常最高值(视心率而定)。
(4)心率无显著改变时,P-R间期较先前增加0.04s以上,即使P-R间期在正常范围仍可诊断。
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在心电图上的表现
(1)发生于心房内引起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①P波增宽,有切迹,P-R间期延长,但P-R段大多不延长。而房室结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P-R段延长,可伴或不伴有P波增宽。P-R间期延长的程度显著者(&0.40s)大多为房室结内一度阻滞,其次是由于心房内阻滞。②只有P-R间期延长,而无P波增宽或切迹。严重的心房内传导延迟常使体表心电图上的P波振幅显著减小,此类型很难和房室结的一度阻滞鉴别,只有用希氏束电图检查,如P-A间期延长,才可确诊。③发生于房室结内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通常P-R间期&0.40s者。大多为房室结内一度传导阻滞所致。在希氏束电图上表现是A-H间期延长,曾有A-H间期延长达900ms的一度房室结内延迟的报道。
(2)发生于希-浦系统引起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有两种表现:①P-R间期延长伴有束支阻滞或分支阻滞:很可能是不对称性的不完全性左+右束支阻滞(即一侧束支完全阻滞,对侧束支一度阻滞)。房室结的一度阻滞多不伴有束支阻滞。所以房室结一度阻滞伴一侧束支完全阻滞时。不能除外双水平阻滞。②仅有P-R间期延长而不伴有束支或分支阻滞:此由对称性左加右束支一度阻滞所致。在体表心电图上无法与房室结的一度阻滞鉴别。根据希氏束电图观察,P-R间期&0.28s者,系房室结阻滞所产生。如在复查中发现束支图形时隐时现时,应确定为双侧束支阻滞所致。希氏束电图中房室结一度阻滞表现为A-H间期延长,而双侧束支阻滞为H-V间期延长。所以,用希氏束电图来确定阻滞部位最可靠。
3.对典型心电图的详细描述
(1)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在正常心脏,当心率明显增快时,P-R间期可随之缩短;但在有时,心率增快反可使P-R间期延长。无论心率是多少,只要成人P-R间期&0.20s、儿童&0.18s,或超过相应心率时P-R间期的正常上限值,即应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2)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描记的心电图上如果心率无明显改变,而P-R间期增加了0.04s以上,应考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即使延长的P-R间期仍在正常上限值以内。这是因为P-R间期通常不会改变,除非心率十分快速。此外,当心率增快时,P-R间期不缩短,反而比原来延长了0.04s以上,也应考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3)通常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P-R间期大多为0.21~0.35s,但有时可以更长,偶可达到1.0s。有时由于P-R间期显著延长,QRS波发生得较晚。因此,下一个P波可能重叠在其前的T波内,容易误诊为房室交接区心律。此时必须仔细观察。
(4)由于心房、房室结或希氏束内传导延迟所致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经常伴以正常的QRS波群,而伴以宽的QRS波(双侧束支水平的阻滞),则以希氏束下阻滞的可能性大,呈一侧束支阻滞的图形。但若双侧束支内的传导延迟程度相等,其QRS波群也可以是正常的(狭窄的≤0.10s)。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以宽的QRS波时,心电图图形对判断发生房室传导延迟的部位有一定帮助。当呈现右束支阻滞图形和正常额面心电轴时,提示伴以房室结内传导延迟;而当右束支阻滞图形和额面心电轴左偏时,传导延迟的部位可在房室结内或在希-浦系统内;当呈现左束支阻滞图形伴额面心电轴右偏时,提示有50%以上的患者其房室传导延迟的部位在希-浦系统内。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右束支阻滞和左前分支阻滞)不应认为是三分支阻滞,尤其当P-R间期很长时,因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发生在房室结内。当左束支阻滞与P-R间期延长并存时,希氏束内病变的可能性很大。
(5)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表现为正常心电图。即P-R间期正常(≤0.20s)。QRS波为室上性(时限50ms)并伴有正常上限值的P-A间期值(45ms)和A-H间期值(130ms)时,才可出现P-R间期延长。此外,当心房内有轻度延迟(P-A间期&45ms),而A-H间期在正常下限(45ms)和H-V间期也在正常下限值(35ms)时,P-R间期可表现正常。希氏束电图H-V间期延长诊为一度希氏束下阻滞者中,有少数患者P-R间期可在正常范围,所以不能只依据P-R间期正常、QRS正常而完全排除房室传导阻滞。
4.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分型
(1)一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亦称文氏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P-R间期递增型。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但未继以漏搏,其阻滞水平在房室结。文氏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下列3型。①完全隐匿型文氏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常规心电图上仅表现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只有在给予人工期前刺激引起较长的代偿期后方能出现P-R间期的文氏现象。②不完全隐匿型文氏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多在的代偿期以后出现P-R间期缩短和逐搏延长的文氏现象。这是由于在的代偿期后A-V区脱离了不应期而传导功能暂时改善引起的。插入性由于没有代偿期常引起后P-R间期更延长而形成逆文氏现象。③完全显示型文氏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是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二度窦房阻滞。窦房阻滞无论系Ⅰ型还是Ⅱ型均可引起P-P间期有规律地长短交替。长的P-P间期使A-V区的传导功能得以恢复,P-R间期缩短;以后由于P-P间期变短,下传的P波逐搏落在A-V区相对不应期的更早阶段而使P-R间期逐搏延长;窦房阻滞出现长的P-P间期时,P-R间期的文氏周期也终止。此型在联律性时也有机会得以完全显示。
(2)一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亦称P-R间期固定型房室传导阻滞。即通常所说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
(3)一度Ⅲ型房室传导阻滞:亦称P-R间期不定型房室传导阻滞。延长的P-R间期长短不一。P-R间期亦可随心率快慢而改变,在长的R-R间距之后,P-R间期较短,在短的R-R间距之后,P-R间期较长。其原因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的波动有关。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鉴别诊断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特殊现象的鉴别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或时,由于P波的发生可以在舒张中期、舒张早期、收缩晚期和收缩中期,甚至收缩中期的早期等,导致P-R间期的不等,出现P-R间期大于P-P间期或等于P-P间期,或稍小于P-P间期时,容易误诊为其他。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窦性或时,若P-R间期大于P-P间期,则窦性P波需跨越后一个P波下传心室,称跨越传导。此P波称“跨越性P波”,易误诊为2∶1房室传导。
(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窦性或时,若P-R间期等于P-P间期,此时由于P波重叠在QRS波中,只见一系列没有P波(或P′波)的室上性QRS-T波群,此时易误诊为房室交接区心动过速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如果刺激迷走神经,如压迫颈动脉窦使心率减慢,或注射阿托品使心率加快,均可使P波(P′波)从QRS波群中分开而确定诊断。
(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窦性或时,若P-R间期略小于P-P间期,此时由于P波出现在收缩中期的早期,即P波位于J点至T波顶峰这段时间内的偏前部分,易误诊为超常传导和假超常传导(空隙现象)。区别点在于超常传导或假超常传导是由于在的基础上发生,其出现于收缩中期,而且能意外地下传。而(或)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只有一种P波(P′波),并且P-R间期(或P′-R间期)明显延长。
2.与干扰性P-R间期的鉴别插入性后可产生P-R间期延长,此因期前收缩的逆行性房室交接区内的隐匿性传导,使期前收缩后的第1个窦性心动的P-R间期或连续几个心动的P-R间期延长;房性心动过速由于心房激动P′波下传到房室交接区时,恰遇该区处在生理性相对不应期,P′波常在前一个心动T波的后支上而引起P-R间期延长。上述两种情况即所谓房室干扰引起的P-R间期延长。
3.与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所引起的P-R间期延长的鉴别有时在窦性心律时出现的“一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实际上是房室结双径路的表现。此时P-R(A-H)间期的延长是由于房室结内快径路的阻滞、慢径路的传导所致。有时窦性心律这次是通过房室结内快径路传导。下一次是通过房室结内慢径路传导。在心电图上则表现为短的和长的P-R间期交替出现。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不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无症状、亦无或者无需特殊处理,主要针对原发病因治疗;对心率较慢又有明显症状者可用阿托品口服;或氨茶碱口服。青少年出现P-R间期延长,但无明显症状,经抗风湿治疗后P-R间期恢复正常,应考虑为风所致。对位于希-浦系统内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无症状的患者,必须紧密随访观察,因为它可能突然转变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甚至转变为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果患者有晕厥发作病史而又排除了其他原因。尽管心电图上只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但希氏束电图证实是希氏束内或希氏束下的一度阻滞,仍应考虑安置起搏器治疗。当患者有晕厥史,心电图P-R间期正常,但希氏束电图表现为H-V间期显著延长(&60ms),也应考虑安置起搏器。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时控制、消除原因和诱因是预防发生本病的关键
2.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舒畅、劳逸适度,避外邪。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主任医师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传导阻滞严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