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因为高考失败而放弃高考一个人才吗?

请问如何能在高一高二参加高考呢?如果被发现,国家会处罚下年不准高考,如果一个高一高二学生参加高考,_百度知道查看: 22962|回复: 1
[老渔翁]高考之时说高考:为什么百万考生弃考?
进士, 积分 7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7 积分
进士, 积分 7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7 积分
[url=][老渔翁]高考之时说高考:为什么百万考生弃考?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统计,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13个省份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早在2014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曾介绍,近5年,全国高考弃考率基本稳定,约为10%。按此比例计算,2014年高考弃考人数约百万。在弃考的人群中,有的选择出国留学,不再走高考的“独木桥”,更多的弃考学生直接选择了就业。
放弃高考的很大一部分考生是主动放弃,选择出国读书。还有一部分弃考者则是因为学费高、就业难,而这些多是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的考生。他们放弃高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读大学的性价比太低。
微博上曾经有个非常火的段子,曾引发了无数年轻人的热议。“如今,熟练砖瓦工一个月10000,木工一个月8000,按摩师一个月7000,保姆一个月6000,一般技术蓝领4000起。而大学毕业生出来2500,名校毕业干五年4000,博士找不到工作,海归有工作经验要求月薪5000被拒,邮电高校毕业进运营商摆摊且五年不涨工资…的确,知识改变命运啊!”
这让我想起《中国青年报》曾经有篇报道,说的是9年前,陕西农民韩培印的儿子考上大学,这个儿子简直成了他最大的骄傲。为了凑学费生活费,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又到西安打工。当儿子大学毕业之后,老韩却发现,他的工资尚不如中学毕业出外打工的姐姐,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儿子进城读大学后给农民老韩带来的,只有难以偿还的债务和村里人嘲笑的目光。这让老韩彻底改变了以往“我儿子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的骄傲,取而代之的是“我看读书是没用”的悲观失望。
多少年来,高考作为中国大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议:各地录取线相差悬殊、异地参加高考困难,高考加分形形色色;以及继而出现的高考移民,高考舞弊、权力寻租乱象,正在蚕食高考的神圣感和公信力。
是什么让学历不断的贬值?如果说文凭是一种货币,那么投资越多,应该对未来的购买力就越强。但如今,功利的教育,低质的教学,贬值的文凭,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应有的竞争力。于是本科生揣着毕业证书却工作难找,结果就寄托在考研上;硕士生难找工作,就再读个博士。学历的贬值,让他们不知到底应该拿什么样的文凭在江湖上混,在社会上闯。
更可怕的是,而且在“名利双收”的诱惑下,不少高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串通一气、为一些“特殊”学生获得“注水文凭”提供各种便利。
“注水文凭”文凭的背后,是权学交易、互相利用的灰幕。对官员来说,用权力换取一顶“博士帽”,便有机会获得更大的“乌纱帽”。而高校和导师可以透过官员权力达成自身利益所需,比如导师不仅可以顺利拿到很多科研项目,而且能借助官员的行政权力获得诸多社会资源。
在职研究生就是一条迅速获得更高文凭的捷径,而且是真金白银国家认可的真学历。有了在职研究生这种文凭,用不着就办假文凭了。一些学校(都是名校)经常和某些省份开展省校合作计划,省里给学校一笔专项资金,负责培养一些县处级以上的干部。甚至有高校,专门到官员所在地开设在职研究生班,提供上门服务,简直赶上遍布大中华的沙县小吃。
因而有人戏谑:这是假的真文凭。一些业内人士把“注水”文凭称为“五不型”,即“不用通过国家统一考试、不用上课、不用做作业、不用写论文、不用自己交学费”,或者是“论文型”,不上课、提交一篇质量不高的论文,就拿到一张学位文凭。形形色色的各种权学交易,为一些不学无术、滥竽充数的官员提供了升迁的台阶,伤害了那些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的学生。而有限的教育资源又被大量消耗,真正的求学者被排斥,“劣币驱逐良币”使我国的学位含金量不断下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假文凭的泛滥,从街头的“办证”广告的数量即可窥见一斑。其实学历的造假,就好像游戏的外挂,有的玩家起早贪黑辛苦几个月,好不容易才打造出一个极品角色;而另一些玩家挂个外挂,轻轻松松就能超越。这无疑打破了游戏世界的公正和平衡,也让游戏的趣味性降低,最终失去玩家信任。游戏玩家都知道,一个游戏不论多好,一旦有外挂出现而不能及时打击,这游戏就离关门大吉不远了。
弃考而出国留学的人数增加。需要反思的,不仅是这些“海归”与他们的家长,也包括我们自身的教育。他们之所以纷纷外出留学,甚至不惜降低身价去一些冷门国家去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他们对本国教育的不信任。而异地高考难以实现等不公平因素的存在,也迫使许多家长不得不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直接将自家的孩子送到国外去“镀金”。
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其实也是教育不公平、教育不理想的受害者。如果我们自己的教育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他们升学与就业的问题,那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绕道海外”去镀金再回到国内坐冷板凳吗?
作者:风青杨 :知名评论人。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微信公众号:风青杨&&作者微博@风青杨V
贴内热文推荐
进士, 积分 7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7 积分
进士, 积分 7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7 积分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举报电话:(010)(C) 环球网高考对于一个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我初三时算是比较认真的,如愿考上了重点。当时的念头就一个,我要离开这个环境,因为当时班里有许多不想上学的熊孩子( o?_o ?)而后,如今高三了。高中真叫人失望啊!抄作业,作弊,无理想,随处可见。当我说出我的理想后,不可能之声也是不绝于耳。高考,显然是帮助我去更好的环境的唯一道路吧,可是,真的那么那么重要吗?我不知道了。。。。================================================================很感谢大家的回答。也很抱歉今天才看到,因为已经禁网两个礼拜了。今天刚到家,由于要看U盘里的资料,所以就来看看,没想到已经有这么多人了。感谢感谢!还有36天,无锡首次统考快到了,现在也是压力很大啊。看了大家的回答,写到很多,更坚定了!恩!我走了!明年再来!
按时间排序
327 个回答
不要高考,会扭曲身心
作为一个2B(别的省俗称“三本”?)的学生只想说,当年不够努力永远是我心中的痛。(必须说的是当年傻逼,以为自己不用努力也可以轻松上2A,但到头来只收到一个2B学校的分...所以永远不要自我催眠说自己是个运气好的blahblahblah...)首先,四年2B一辈子的2B,这不是说改就能改的,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总有些喜欢戴有色眼镜的人,明着暗着地嘲讽你。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将来成为了一个2B(假设你是2B里面接近2A线的)的学生,那么就连2A(二本)末流的人都很有可能把你当傻逼看待。也许你可能会觉得我这样是太敏感的一种表现,但是这真的是现实。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喜欢捧高踩低的,遇到素质好的,可能觉得你是2B的学生也没什么,素质不好的,如果你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那你真的是要呵呵哒了。而且,这种“被歧视”的现象,除非你上了大学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逆袭的牛掰人物,比方说拿国家奖学金之类的,或者你肯考研,那么这种情况可能会少一些,不然这种“被歧视”的情况还会持续到工作以后,你总有机会体会到。不要觉得我在开玩笑。如果我们的社会对这种所谓的“academic background”觉得没有什么关系的话,谁会愿意跑去地处荒山野岭的所谓的“重点”读书?其实放眼望去,这种“歧视”,其实并不仅仅是2B学生被歧视,2A学生很多时候也会面临这种问题。这就好比一个恶性循环,985歧视211,211歧视双非的重点,如此类推。而且这种歧视有时候还不仅仅是停留于你的学术背景,还有可能涉及到你的IQ或者素质层面,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这种“歧视”有这么多的”情绪“。(感觉有点消极..不过这是我读大学所体会到的)其次,就是环境的问题。我一直觉得去哪个学校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高考的成功能够让你去到更好的学校,从而开辟出你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有可能是好的,有可能是不好的,但“有可能”总归是比“没可能”要好吧?好的学校最突出的首先肯定是师资和你的同学,而那些人就成为了塑造你身边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一开始看似普普通通的人去到好的大学读了一段时间后回来整个人都变得sparkling了,这不排除ta可能去了好的大学得到了爱情的滋润故而容光焕发,但更重要的是ta身上多了那种好的学校的学生身上的自信。像我所在的不入流的学校,(我不讨厌我的学校,我只是懊恼为何当初不努力,所以想奉劝大家多多加油努力,不要重蹈我的覆辙),学校里的学生多归为几种:高考失利的,自以为高考失利的,懒的,不学习的,脑袋不灵光的。试问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你要hold住自己不堕落就已经不容易了,你要花多少功夫才能咸鱼翻身呢?而且差的学校普遍的资源都不及好的学校,我对我自己学校最不满意的一点就是曾经有一年整个学校只有一个外教,以至于英语角的活动无法顺利开展,但这种事情,想来在其他学校应属实为罕见的事情吧。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鸡头实则无当凤尾有意思。--------------------------------------------------------------------现在暂时想到那么多,以后想到了再来补充。真的真的,各位高三的学子,奉劝你们好好学习,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不要去担心你努力了没有收获,但是那也是以后的你的事情了,跟时下需要努力的你无关。最后想要分享一下就是,不要觉得考了不好的学校很丢人,只要你尽力了,你就有机会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从而赢得在未来翻盘的机会。祝大家有好成绩。
怎么说,高考那种状态再来一次,我会疯了,当时我觉得自己精神不正常了,我是经过一年多的大学生活才调理过来的。
高中在广州教育强区还不错的学校,高考前很稳定,级前70,一模50,高考前一个星期高烧,高考分数比一模低了十几分,要知道高考分数一般都要比一模高几十分
只能去独立学院...出成绩那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躲在书桌下不停的哭,我妈在房间外面拍门让我开门,我没开,因为觉得特别对不起她,特别对不起自己的努力,后来志愿都是我妈填的,我永远也忘不了她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帮我看志愿手册,帮我填志愿的样子…
以前和同桌说好的一起考的学校,她考上了,我却没考上,很冲动,想出国,然后家里人劝我说,出去读研吧!不要浪费那么多钱,于是哭了两个月,每天躺在床上,单曲循环平凡之路,觉得自己一切都没了,整个人生都要完了,和朋友聊天也是随时会情绪失控,在家里吃饭,吃着也会哭,不敢复读,会想如果又病了怎么办?大一入学的时候,就有一种大学同学不及高中同学的感觉…见识,三观等等,没有别的意思,肯定是有差距感的。第一年特别煎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特别自卑,但是每天去泡图书馆,学英语刷gpa,参加比赛,大二当导生,尽力做到最好,四级考了577,六级半裸考507,不算高的成绩,但是比我很多高中同学要好,而且我高中英语是最差的,结果高考成绩里英语才是没负我的,我能说什么?只能说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吧!
现在大二下学期,在学托,真的想离开这里重新开始!昨天晚上听着平凡之路想起那个黑色的假期,哭了很久!两年里都很拼,像是在惩罚自己,又像是想弥补些什么…
高考会决定很多,真的,学校不好会抬不起头,而且就是一个心魔,会一直纠缠
不匿了,应该没有熟人吧?
高考于我,或者是心中永远的痛吧。
我高中入学的时候,年级排名100+,进入高中之后心无旁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高一第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我考进了年级前20,这个成绩基本上国内985随便挑了。
高中三年,我一直非常努力,家里为了方便我上学,在我们学校旁边租了一个房子,我爸妈每天通勤两个小时上下班。除了有段时间因为暗恋一个男生受影响排名50+以外,基本保持在年级20以内成绩,有的时候会进前10。
好了,下面说一下这个男生。我当时的男神,坐在我的前面,成绩比我稍差一点点。我们关系很好,我记得他喜欢三毛,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小说,聊电影,聊任何事情。他气质很特别,像王家卫电影里面的男主角。高二的那年夏天,非典肆虐,学校提前放假,我和他经常相约去网吧QQ聊天。有一天,他突然在QQ上告诉我,他是同性恋,他喜欢坐在我前面的那个男生很久很苦。记忆中我震惊得浑身发抖,但我还是喜欢他,我告诉他说,如果他需要一个女朋友,我永远都在。很多个放学后的黄昏,我们一起来到学校附近那条河的河边看夕阳。高二结束的时候,我们两个一起去看上一届学生的大红榜,我们相约考进同一所大学。
高考结束了,我们两个估出来的分差不多,他比我高一点点。我们的班主任建议我们赌一把,报北大。他决定报,我也报了。
但他考上了,我却没有。再开学的时候,他进入了北大,我进入了H大,专业被调剂成自己不喜欢的方向。又过了两个月他对我说,我们不要再联系了。
青春期的一切,都结束了,我消沉了很久,落榜的失意和感情的破灭,让我常常彻夜难眠。我每每想到自己高中时苦读时对前途的憧憬和父母的不易,就忍不住流泪,我不停的问自己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会是这个样子。大四,我放弃保研本校考上浙大的研究生,南方的草长莺飞流翠明媚,最后我留下在了南方,很少再回到老家,再也没有去过高中附近的那条河,只剩下一片血红色的夕阳在心底。
人的一生没有如果,如果我不那么执拗为了所谓的爱情孤注一掷,如果我的班主任能为学生的前途着想而不是为了学校一个清华北大一万块钱的奖励,或者我的人生会大有不同吧!
但如果一切重来,我想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后悔吗?也后悔,也不后悔。
但,从高考以后,我再也没有真正的努力过,在任何事情上,我心里很清楚,因为我怕努力付出之后的幻灭。我无比怀念高中时候那种忙碌而有期待的生活状态,但曾经深刻的压抑让我变得靠小聪明得过且过。
感谢知乎这个平台让我真正内醒,各位高考的朋友,人生不是戏,珍惜你每一次选择的机会。
希望,我能有机会重新突破自己,再做出另自己骄傲的事情。
可大可小吧,每个人的经历都可能不同,也不是都在走同一条路。考上好大学固然重要,但是当你发现不论怎么努力都差好大学很多的话,是否还有必要去争取那么一点点的希望?假如并不能走学霸那条路,就现实一点吧,确定一个实际一点的目标,利用好时间和资源,这也是踏上成功之路的必备技能之一。至于选择什么样的路,甚至把目标定成努力考上一个一般点儿大学,也都是看个人的选择和现有的资源吧。对于一些人来讲,能够留在城市也是一种目标。实不相瞒,在高中的时候,本人学渣渣到不行。我在高二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考一本对自己来说并不现实,开始思考换个目标。好在家里还属于小康,就决定转出国班去留学。一年以后去了费用相对便宜的加拿大,在这里我开始认真的计划时间,一步一步的充实自己,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人生经历,在我看来这些经历的价值远远大于高考这场战斗本身,当然我也很赞同国内的好大学也很有价值。但不管怎样,五年后我发现高中的学霸同学们在211 985念完本科之后也陆续踏上了留学之路。体验着和我一样的生活,接受着和我差不多的教育理念。而我现在,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心理系学术狗,今年荣誉学位毕业,接着上研究生,奖学金是所谓的全额还发零花钱的那种。听说我现在的实验室下半年要来一个北师大的心理博士过来做交流项目,想想这是全国最好的心理系,忽然发现好像这个差距也没那么大。大学里的努力和汗水,虽然别人都不会看见,但是这确实可以弥补甚至是扭转了高考带来的差距。匿了。
一只高三狗 现在正躲在黑暗的墙角里边抹眼泪边码字这可能是我这辈子 最难的时候了吧初中那种级部前几的日子过去了在这个超级中学里 我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玩耍,不学习,翘课。 你要问我最后的结果?大概就是 高三白天从早到晚学得能深刻地感受到脑子从清醒变得麻木的过程
为了保持一天的清醒能喝extra啥的咖啡两罐加各种红牛等的功能性饮料 就为了保持头脑的清醒 。就为了能再填点,再多填点。就为了能再弥补自己的犯下的错 弥补点 再弥补点。你有过那种一提梦想就会泪流满面的时候吗?我有。因为梦想。好像真的只是梦想。我就是想中国最好的医学院里 学着我热爱并信仰的生命科学。这真的是,真的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其实这时候我才深刻地感受到了,那种现实支撑不起梦想的滋味,我上不了我自己心仪的学校。我只能退而求其次,然而这一退又必将改变很多东西。没办法我只能承担。 当一辈子的医学生真的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 我从来都没有对一种东西这么向往过。三年很短,梦想很长。你只需要三年,就能拿到通往梦想殿堂的钥匙。有什么理由不去做?重要的不是高考,重要的它给你的梦想提供了一个台阶,让你离它更近些,再近些。17岁的感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狂拽炫富,各种恩怨,都没有你的梦想来的重要。 一个人只有有信仰,才能发光。现在我才明白那句话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果早知道 我愿意做一个孤独,最孤独的人。可惜有钱买不了早知道。 有钱买不了你的梦想。 这个年纪,我们不该过早的去做那些不该现在做的事。祝愿天下每个有梦想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说”早知道”这三个字。说这三个字的人大概都经历了这世界上最悲伤的故事。愿每个人都幸福如意。
高考对我最大的改变可以说是在短暂的三个月中最大的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是自我的成长 在高考中不光达到了自己的知识顶峰(上大学后只会越来越专注于自己的专业 高考前看一站到底我都不怕不怕啦 )并且心智也得到了很大的成长吧 高考两天真的很考验人的心理承受力 中间那晚还失眠了 妈妈一直抓着我的手(戳泪点啊 一辈子都不会忘、、、)我其实很感谢高考 让我走出了那个小县城 我不是班里最努力的那个 但却很幸运不过幸运也是用努力换来的 越努力 越幸运吧 现在虽然在全国排名第四的这所美丽的学校水着但是我真的很感谢高考 也很感谢那个高考中努力的自己 高考真的是最简单的改变命运的机会站在这所最美的大学 就能够给你一个很好的起点 身边的人真多都是大神 自己虽然渣 但也会想着慢慢去变强大变完美 高考永远是最宝贵的经历 它最直接的能够给你带来的就是一所梦中的大学 却不光光是一所大学那么简单为了我们的梦想 一起加油!fighting 刚把地这就是我看到的第一眼她的样子
这就是我看到的第一眼她的样子
今年大二当年为了唯一向往的大学整个人扒皮抽筋终于如愿以偿查到成绩整个人从椅子上跳起来和被电击一样然后大哭 把全身的委屈和压力都往外哭时隔两年 看到电视剧里大学录取的情景还是能立刻哭出来啊
一定要上好大学!一定要上好大学!一定要上好大学!当你知道你即将生活四年的大学走两步路就从大门走到对角线满眼荒凉外面最繁华的是小吃圈不是街进城和取经一样宿舍限电每天查卫生按时熄灯断电早晚自习玩手机每天被学校压迫听讲座坐场杂七杂八的建筑土坡我的天你会悔死的
高考前三个月突然有了紧迫感,开始好好听课,制定复习计划,查漏补缺,每天的生活非常规律,完成学习任务后的睡眠极其甜美,即使只有六个小时。快乐悲伤都很简单,进步很开心,退步找原因,每一步都十分踏实,心里有底,私以为上了大学之后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里没底。那段时间,自信心很容易培养,多提高十分就好,那是最相信类似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类鸡汤的时候,退步没关系,一定是自己不够努力或者方法不对,调整一下就好啦,又继续每天正能量爆棚地过日子。现在上大学半年,鸡汤好像都变了味儿了,太多因素足以击垮自己的自信心,颠覆原有的价值观。所以高考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最大程度提高自我认同感。十分怀念当时的自己,傻乎乎的,充满干劲儿,还觉得自己就是夜空中最明亮的那颗星≧﹏≦
高考失败,你会发现,即使你在一所二本or三本院校再怎么努力,再怎么优秀,一些企业还是会拒你于千里之外。
不匿。大三上已结束。过半年即将大四,到时候实习备考啥的接踵而来。说说参加考试那会儿。天津重点高中毕业,失利而归,全班最差之一,大概有七十多人,倒数十名以里。考前数次模拟过一本线,结果只考了将将二本的分,没复读,外地不想去,最后选择在本地读三本。高考的结果对我始终是个心结。家里人投入了很多在我学业方面,最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会让他们失望。那一阵儿会莫名其妙在卫生间对着镜子看自己,蹲在地上哭。遇到熟人就会问考到了哪里,支支吾吾没法回答。总之那一阵儿生不如死。其实到现在妈妈还有一股无名火,我妈比较易怒,我也不省心,有时发脾气会时不时提起上三本这件事,语气中带着责备和愤恨,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觉得我没出息,这些我都认因为确实自己没考好。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其实总的来说,高考结果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对一个家庭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因为父母忙活了你前二十年,就是为了能考个好点的学校。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多有出息,也侧面反映了他们自己的成功。如果你最后考的不错,那毕业的三个月你可能很开心,但是随着大学生活开始以后新鲜劲儿可能就过去了。但是对于你的父母,他们可能会在今后很多年,都一直很享受,因为同样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因为无论最后在哪里,都有学渣和学霸。一本二本三本,只是说你们在努力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下限的不同。不同的努力程度决定了最后各自不同的上限。别让家人失望,高考加油!
不能说一生。但是也差不太多。
作为一个大一的学姐,我告诉你区别在哪里。你将会看到高考成绩对你的巨大改变,你和你的同学朋友将天南海北,相会很难。你将会因为几分的差距与你想去的失之交臂,你会发现你的大学在各个方面都不如那些985的同学,你的未来会非常现实。
高考对人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很多人提到的三本大学学风不好,学生素质不高,师资水平低等劣势 其实在有些重本学校也存在。虽然这是碗鸡汤,可我还是想说 关键还是在于自身。有人说 周围环境会对个人造成很大影响。那也要看 个人愿不愿意接受影响啊喂!我本科所在学校一本211 并不是985(普通一本)就有同学 因为入校时候的水平低于其他同学而自卑 所以 即使其他人都在努力 她也只是 浑浑噩噩度日。当然 最后她因为有个好父母 也帮她找了个不错的工作。。。当然也有同学入学时候能力一般 四年的积累后 人生那是越来越精彩总而言之 无论自身家庭背景好坏 入学能力怎样 高考以后的人生还是在于 以后的日子 有没有用心在过!哦 还有我一直觉得 高考几年后 甚至10年后 还在念念不忘 “我当时高考多牛逼!我当时 要不是因为哪科的失误。。。就怎样怎样的人 ” 都是loser! 难道你们之后的人生都没有比高考更难忘 更适合吹牛逼的事情了么?
刚看了那个破千赞的知友的回答,文中说,对于那些最终考好的同学来说,高考就像过山车,虽然过程惊险,但终究只是娱乐罢了。我想说,真的不是这样,即使对于最后发挥满意如愿以偿的同学,高考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就我个人而言)言归正传,我应该算是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一共参加了三次高考。我们学校是市一中,教学质量还算可以,基本上每年都可以有几个北大青花的。我第一次是高二参加的少年班考试,刚过了二本线,我记得综合是180多分。那次考试里,学校就有同学成功考上了中科大的少年班。不过我并不以为然,我觉得高二就是练练手,玩玩嘛,到了真正高考就好了。高三时候,仗着自己底子还不错,平时也能在年级里考个前一百名,并不是非常用功。但是不知为什么觉得这样也行啊,上个985,什么的,有一种迷之自信。结果高考时候考了年级三百多名。那年我是16岁,成绩下来后还哭的跟个孩子一样对我妈说:我本来可以考100以内的。我妈说,没事,你还小,再复读一年吧。接下来就是我的第三次高三了,那个暑假,我把这三年所有的课本分门别类的码好,试卷放一边,资料放一边,笔记放一边。因为成绩出来距离高三班开课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我就在那一个月时间里,从语文课本到生物课本,每一本都看了一遍,就是当做小说那种,看完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考试的范围就在这么些个书里面(现在看来肯定是废话,当时我居然觉的好有道理●﹏●),好,现在考试范围已经划定了,接下来就是制定复习计划了。其实无非是看书+做题+改错。嗯,就这样吧,于是像大多数高中生一样,我给自己列了一个schedule,早上五点半起床,洗漱,买个糯米枣糕。六点钟到校。背半个小时单词,半个小时新概念,半个小时语文,半个小时化学和生物。上下午基本就是正常上课,课件练练题什么的。中午11点四十放学,到学校对面千百意买两个烧饼,回到教室就着一杯水就是午饭了。十二点到下午两点之间,我会先做一套数学或英语试卷,然后趴在桌子睡半小时。下午五点四十放学,六点吃完饭上楼。背单词半小时,背新概念半小时。七点进教室自习。晚上自习到十点半,回到阁楼,洗漱收拾,十一点。花两个小时做一张理综卷,然后利用第二天的课间休息做做改错的工作。一点睡觉。那时候我觉得计划简直完美无瑕,只要按照这样做,我肯定可以考上中科大。我也确实是这样坚持了一年,但其中辛苦程度一直到现在我还是记忆深刻。早上大声朗读两个小时经常会把嗓子读哑;中午的烧饼在扁桃体发炎的时候根本无法下咽;晚自习之前在其他地方读书没有灯光,在远离教室的走廊下读书会被人认为装逼;冬天发困的时候,就拿毛巾沾湿凉水抹脸;冬天早上五点半起床的时候,脚还是冰凉的,被子那端根本没有热气;刚进复习班的时候,坐在两个窗户间的墙下面,没风扇也没自然风,一天下来除了鞋子,其他地方都是湿的…………有时候夜里忽然醒过来,想着刚刚那道化工流程怎么又做错了,然后爬起来把答案再看一遍才睡过去。那一年我每次考试都能考进前10名了,我觉得即使上不了北大青花,去我想要的科大还是可以的。最后出成绩的时候,我考了年级三十多名,老师们都很替我惋惜。但是我这次没有遗憾了,因为我尽力了 ,我只能做到这样了。文笔拙劣,形容不出复读那年的心理感受,但是现在大四了,有时候还是会做梦梦到自己回到了高三的教室(不是回到过去,是复读了五六年…………T_T),一扭头,班主任笑着对我说:你还没有正常发挥吗~~有几次都是哭着醒过来,一边哭一边说我不要复习了……每次醒来都会长舒一口气,妈蛋,再也不想回去了不过回想起来,那是我人生难得的那么努力的时刻了,现在有时候临床课忙起来,也会夜里十二点开始睡,定凌晨三点的闹钟爬起来背免疫诊断。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让我在以后的路上经常看到自己当年流汗的影子,不会迷失在后高三的许多年里。
知乎处女答。。。。。。 现在大二狗,你说高考,让我又回忆到了两年前中午那个坐在教室孤独的我。 不是学霸,小学成绩中等,初中成绩中等 ,高中成绩倒数。打架,早恋,全校通报批评,曾想过用极端方式解决面前所有问题,没错,这是我。高中经历了太多事,也是在高三努力了几个月才考上了大学(虽然只是二本线过了一点分)好好努力吧,年轻人,只有敢失去所有,才会让你改变所有。
前些天QQ群里一个学长说,113号元素发现了!我欣喜的告诉舍友,她立马一脸淫笑,哈哈哈高三的那群孩子有有要考的题了(? o?_o?)?。当时觉得真是可悲。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步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