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州蒙自房价 蒙自 的物价怎么样,上大学快走了想了解一下。

湖北人的性格特点_[湖北人特点]湖北人,将远离之---有史以来最精辟的湖北人特点概括-疾风资料库
湖北人的性格特点_[湖北人特点]湖北人,将远离之---有史以来最精辟的湖北人特点概括
发布时间: 12:13&&&&发布人:
[湖北人特点]湖北人,将远离之---有史以来最精辟的湖北人特点概括
我是湖北人,户口本儿上就这么写的搜集了一些,也不是很全,有好有坏,见仁见智了一、1、湖北人其实是中和了南北的性格了~2、我不觉得湖北人有多聪明,相反的,我觉得他们很蠢.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地方的人象湖北人,总在外面攻击自己的家乡,抹黑自己的家乡人,攻击自己的同类,给人的感觉就是,湖北人好窝里斗,不团结.3、聪明、勤快、心眼多;大部分比较老实;明哲保身,缺乏献身精神;缺乏持久毅力;灵活,能较快融入新环境;基本无认同感;脾气火爆,易起争执;比较讲义气、讲感情;有时办事不够可靠;不够大气。每天都接触武汉人跟湖北人,得出印象如上,均为井见。本人亦武汉人。4、冷热共存 喜欢走极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二、 我认为,湖北人天生比其他地方的人有种高贵气质,不喜欢求人,而且傲气,能力是有的,但是办事不够塌实,又有点浮躁,外表冷漠,其实内心却是热心肠,不是说所有湖北人都这样,只是我认为湖北人普遍有这样的特点。三、按说一省通九衢的湖北省应该占尽天时地理,应该是富得流油。遗憾的是贫穷的一塌糊涂!湖北人最大的弱点聪明过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枉费了美誉!湖北人见面嘻嘻哈哈,所有说的话都不相信,也不算数。即使是多年的朋友说出的话和做出的事情,他们回家也要反复研究一番,最后觉得是欺骗。9 u4 p, z+ ~3 i& o$ b湖北人不说不,只是说在做,等等等一直让你说不为止!湖北人聪明过头,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什么事情你要先做了,他才去做,没有开拓意识进去精神。湖北人特别是武汉人,小气,没有一点的大度气质。湖北人做生意做不大,团结精神欠佳,猜忌能力超强!# r$ g8 s) z6 ey: n占尽天时地利的湖北总是经济不能像九头鸟那样飞翔,是因为思想包袱太沉重,思想的翅膀太软弱。' o) y% \! y$ e* gv! @0 n一件事情八面算计,算计到最后错过商机、时机。湖北人不相信一切!笔者怀疑他连自己都不相信。$ h$ ?+ ~' g. u5 ?z任何事情都是有漏洞的,没有完美的事情。湖北人追求完美,只要任何事情有一点的缺陷或风险,他们就不去做。风险意识强,是好事也是坏事!躺在家里就没有风险吗?刮风、下雨、地震、发水、战争都是风险的!( }) j5 u4 m3 y. d/ ?# `湖北人聪明聪明的背后是愚钝,甚至是愚蠢。湖北历史文化丰厚,有悠久的优秀的历史文化,有自古以来的经商经验,但是就是经济不能腾飞和振兴!湖北人做朋友是可以的,是比较讲究义气的!湖北要发展振兴思想观念是个主要问题。湖北人唯一学不会的是难得糊涂!四、湖北人的性格就像九头鸟,生命不熄,战斗不止.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对朋友,两肋插刀,对敌人,血战到底.古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湖北人聪明能干,古有”唯楚有材”.湖北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为天下先.湖北人象九头鸟一样,裕火重生,九转炙化.湖北男人善谋,湖北女人善变(其实是因为她们更温柔,只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当你懂后你会明白,湖北女人的多情,决不亚于湘女.所以这个变,是褒义,是类似仙女的变幻).归根到底就是你若了解了湖北人,又让湖北人相信了你,你将干什么,都会事半功倍.湖北人差的就是霸气.看历史,湖北的帅材,将材都很多,且很有分量,但没统帅.有俗语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何谓“九头鸟”,即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生有九头的怪物,其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将九头鸟与湖北人相提并论,这与湖北人地区所处的地域性不无关系,当然更与其政治、经济特殊性所产生的历史大有关联,究其原委,自古荆楚是经济文化繁盛之地,精英人才荟萃之乡,许多史剧都在这里一幕幕上演。湖北自古多战事。自先秦楚王“问鼎中原”到“亡秦必楚”的楚汉之争,自三国赤壁之战到高从诲建南平国再到忽必烈兵陷鄂州,自辛亥革命到北伐军攻克武昌,自武汉抗日保卫战到中原突围再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几千年的时间内,荆楚大地上空常常硝烟滚滚,战云密布。特别是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如西汉新市绿林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清白莲教起义,还有明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太平天国起义军多在湖北爆发活动,导致湖北人刚烈、勇敢甚至好斗。此外,即使是文士屈原其了《离骚》中所激荡的也是不平之鸣、忠直之气,还有楚楚动人的佳丽王昭君其主动请嫁匈奴,也同样充满大无畏的豪情,更有甚者,楚伍子胥掘墓鞭尸无不说明湖北人强悍、激切、忠勇,豪侠之气溢于言表。特别是近代外国和国内多种势力无不在争夺湖北这个码头,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要想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则不得不小心谨慎,乃至随机应变,久而久之养成了湖北人习惯以复杂的眼光和狡诈的心态看待社会和人生。尤其是汉口开埠后,武汉成为‘东方的芝加哥‘长期受生意人笑迎八方客,内心多机巧,精事故的影响,实实在在给武汉人乃至湖北人带来浓厚的市侩气息,性格中难免参杂着不少狭隘的得失观念。因此,湖北人既不像北方人那样直率,也不像江浙人那样细腻,更不像粤港人那样大胆开放、锐意进取。然而,他们综合了这一切,形成了一种聪慧有余,创新不足,计较得失,瞻前顾后,形似九头鸟特色的性格,这就是湖北人的性格,这就是湖北人五、我是湖北人,从小就听着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老这句话长大.可是越到后来我听到这话就越少了.湖北人的自信心被浙江人,广东人给扑灭了.没错湖北人确实有能力,他们可以在很多的岗位上做得比别人更好.但是为什么温州人的家庭小作坊可以变成家族试的工厂,最后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企业.n年前繁荣一时的汉正街,现在还是那条汉正街,甚至都不如当年在中国的影响力了.当年很多的汉正街的经营者也是在很短的时间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是武汉人的都应该知道这批人是怎么败落的.说道底就是湖北人缺乏大志气,缺乏国际化的眼光.满足于蝇头小利,不思进取,有了点钱就开始享受.这样的人是怎么可能做成大事业呢?????六、“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赞美的,是湖北人的攻于心计、狡猾与精明,然而,湖北人最大的优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厚脸皮”。湖北人的“厚脸皮”,首先表现在以“楚文化武林正宗”自居,虽然“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八个大字,就眼睁睁刻在湖南岳麓书院的大门口,然而,我们美丽的湖北人可管不了这些。(话说骂人,还真是听的蛮多的,很多人目的也不是要骂人,属于是口头语了,喜欢开口讲话前先骂一句,增点儿气势,对于骂人,我还真是词穷,国骂更不会,家乡话常讲的两个,‘恩个妥子’与‘鬼打了恩两巴掌’hehe~~~~~-_-)湖北人第三大优点是知难而退。与湖南人一条道走到黑的“霸蛮”精神不同,湖北人常常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遇到困难立马掉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取得大成功者一定是执着而坚忍,所以,总爱东张西望极目楚天往往不能坚持到底的湖北人,注定只能是小打小闹,很难做成什么大事。湖北人第四大优点是“闷骚”。湖北人的离婚率虽不如北京上海四川高,但若以偷情者论,湖北人无疑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湖北有本叫《知音》的杂志办得不错,内容非常丰富多彩,今天有女婿和丈母娘偷情,明天有大学生和达官养的二奶偷情,后天又有小混混和邻家少妇偷情……眼花缭乱,不一而足。《知音》这杂志之所以办得好,之所以全国人民都爱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湖北当地人提供了取用不竭的大量素材。湖北人最大的特点其实是“没有特点”(我目前为止没找出什么特性)。湖北位于“九省通衢”,几千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借荆州”的故典,凡我国人,大都耳熟能详。但正是由于南来北往的客人太多,湖北人一天天变得油滑和中庸,久而久之,湖北人赫然就进化成了“四不像”,特点逐渐不明显甚至是泯灭。在现在的湖北人身上,虽既有上海人的小气和广东人的精细,又有湖南人的“抖狠”和四川人的仗义,但都是得其形而未得其神,总是缺乏个性。所以近些年来,湖北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南方发财,北方当官,西部大开发不沾边”的严峻形势下,如今总算挤进了“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湖北人,不知可有新的打算?七、义气·狡黠·洒脱:湖北人有个“打码头”的说法。小时候,我不懂“打码头”,我问在汉口打过码头的姑父。他说黄陂人多,土地又少又薄,到汉口谋生的人就多。没有手艺的就到码头当搬运工。搬运工也是一伙一伙的,或是一个地方的,有拉帮结派的意思。两个帮派要抢占一个码头,往往不免打起来。有回是两方要打还没打,其中一帮里站出一个人,勒起一只衣袖,另一只手操刀,一下剁掉了自己的5个手指,然后将血淋淋的5个手指抓起来,狠劲朝对方一丢,不动声色的气概把对方镇住了,他们想遇到不怕死的,哪个还敢去送死?码头就是这样打下来的。这是在湖北流传着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九头鸟”的一个注脚: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用湖北话说,就是“狠气”。“狠气”不只是赌狠,“狠气”也是团结意味,生存意味,智慧意味。“九头鸟”的称谓,就是九个头脑的智慧,大智慧也。换句话说,就是破死亡命,又有心计。湖北人最早的开放先驱,不是有史料记载的那些大人物,而是来自乡村土地上的农民。湖北人知道,几百年前的武汉不能叫大武汉。如今的大武汉,大部分的根须是从乡村移植来的,而这大部分的大部分,来自黄陂乡下。武汉早有说法:无陂不成镇。黄陂在外地的人多,是个事实。黄陂人在外省,被视为湖北人,黄陂人在异域,被视为中国人。无论他们在哪里,作为湖北人性格中“狠气”属性是存在的,也是显明的。我差不多走遍了湖北的县份,当他们知道我是黄陂人,总要说到两句话。一句是:黄陂的锯匠,成双成对的。再一句是:黄陂烧窑卖瓦的,扎在一把的。这说明黄陂在外的手艺人也多。这也是一种“狠气”。当然流落美国的黄陂人氏田长霖等人的狠气,令湖北人骄傲,不在此说。“九头鸟”是中国的一个经典。作为湖北人的黄陂人,影响湖北人,也融入湖北人。其性格中欠缺的一面,也是相当突出的。湖北人烂熟的一句话,叫“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这话的起因,据说是说黄陂编的帽子是尖顶,孝感编的帽子是绞了边的,而汉川编的帽子既绞了边又是尖顶。人们用这个起因,挖苦黄孝一带人奸狡的一面。前几年的一个事,汉川人在棉花里掺石头沙子卖,被央视台曝了光,这奸狡的话题又多了起来。人们开口说这话,也是作为一面镜子:为人莫奸狡。在先民的经验里,奸狡也不全是狡猾,也含智慧中的狡黠。他们外出谋生,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狡兔三窟的伎俩不能没有。奸狡作为一种生存手段而沿袭下来的性格负面,在当今社会便演变成一种罪过,或曰原罪。这原罪也龟缩在“九头鸟”的狠气里,会蠢蠢欲动。我就听外地人说过,怕跟湖北人打交道,怕比不过湖北人的狠气。湖北人智慧的狠气能用对路子,克服那打码头式的赌狠,和蠢蠢欲动的狡猾,湖北人的优秀才真正体现得出来。我儿子在石家庄当过兵,我去看儿子的时候,跟部队首长聊起来,聊到一个现象:湖北兵比别地方的兵更思家,以至当逃兵的也有。我当时想,湖北地处中原,相对地富裕些,当兵是要能吃苦的。吃不了苦,想家不免强烈。后来便觉得是湖北人的一种文化因子在起作用。离开家乡土地的先民们,留下了一句完整意义的话: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不出门是个福人。在外过得好的人,也总还是想家的。家是灵魂的住所。所以有“落叶归根”说:人类遵循自然的一个天性。我这个湖北人也算是个很洒脱的,无论走到哪里,也能随遇而安。但当我去了美国之后,见到有关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总是很惊奇,很亲切。我的洋女婿蜡笔总是笑我:外公在美国来寻找中国。我在北京坐车的时候,见到有“九头鸟饭店”的大牌子,也是喜欢,我笑自己在外省寻找湖北。我现在长住武汉了,只要是听到黄陂口音,就有上前搭话的欲望。有回我在西安,去参观一个博物馆,恰巧那天因故不开放。我操着像模像样的京片子对一位守门的老年值班员说,我是从大老远来的,就是想看看这博物馆,我明天就要走了。我还没说完,他就说,列不行列不行。他全然是一副黄陂口音。“列”字是“那”字的标准黄陂土话,我顿生惊喜。我说,你郎嘎是黄陂人啵?我也是标准的黄陂土话。他郎嘎一听,也是一喜,说你郎嘎是从黄陂来的?我说是的唦。对上了,他郎嘎立即放我和我的同伴进门……呵呵,我不好说下去了,作为湖北人狡猾的毛病露出来了哦。八、 我一直认为湖北人是最典型的中国人,而最典型的湖北人则属江汉平原一带。说到湖北人,不知道怎么形容,或许湖北人最大的性格是没有性格。他没有东北人那么豪爽;没有湖南人那么好勇;没有北京人那么油滑;没有广东人那么开放;没有四川人那样热情……就好象武当张三丰的太极一样,不紧不慢,化外力于无形之中。湖北湖多水多,长江汉江越境而过,中间是一大块平原——江汉平原,那可是“真正”的平原,几百里都看不到山。气候四季分明:春天阳光明媚,夏天骄阳似火,秋天风高气爽,冬天偶尔还能见到几场雪。春天要穿夹衣服,细雨如丝,不过“倒春寒”来了还会下小雪,清明的时候是一定会下雨的,每次清明我回老家扫墓总是会下雨,估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作者就是在湖北生活过的;夏天太热了,要打赤膊泡在水里睡竹床才行;秋天气候最舒服,不过老是下雨,秋雨连绵,有时候“秋老虎”来了还是要打赤膊,冬天最痛苦了,家里没暖气的话睡在家里跟睡在街上一样的冷。湖北人是很聪明善变的,能进能退,碰到狠的能软,该狠的时候也能狠上那么一把。我想这跟湖北多变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气候分明,旱涝保收,使得湖北人没有一种忧患意识,养成了一种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性格。这种性格通常是最会做人的,所以湖北人给人印象都很聪明,比较会做人。我在湖北生活了20年,比较有感触的就是湖北的“赶人情”,可以说是全国绝无仅有。什么是“赶人情”呢?就是好比我家里今天要“过屋”,就是建了新房子要搬家了,请亲戚朋友吃一顿,而亲戚朋友呢就要给我礼金,这个就叫“人情”,而这种给钱的方式戏称为“赶”,很形象,赶着给人送钱,似乎跟人家感情很好似的。说到“赶人情”,我感觉非常复杂,牵扯到的关系太多了。首先给的钱要有学问,就是第一不能少给,也不能多给,给多少了,看上次自己请客“做好事”的时候对方给了多少礼金,就给这个数。好比上次别人送了100块,这次自己就必须也送100。不过有可能物价上涨,这个数目会相应的增加,但是不会少的。第二就看自己跟对方的关系如何,一般关系,自然钱不多,但是如果是亲戚啊或者来往密切就要多出礼金了。所以“人情”的多少就直接可以反映2家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通常“做好事”的人要请一个八面玲珑的人来做“咨明先生”,负责收礼金、记帐、安排宴席、安排请客什么的,类似于经理人之类的角色,这个角色是很重要的,通常是关系很好的朋友来担任。而“咨明先生”的帐本就是今后东家“还人情”的一个记事本,记不起来的时候看看帐本就知道某年某月某日谁赶了我多少人情,这次他家里女儿上大学请客我也要还相应的人情,当然有的人记性好就用不着这个帐本了。鄙人家里就有若干本帐本,分别代表“过屋”“做十岁”“上大学”还有一些名堂忘了,一般人生中的一些大事都有记录。帐本上就记录一些诸如“谁,什么关系,赶多少人情”之类的信息,类似于客户信息系统,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按亲戚朋友的分类一看就明了。要是脑袋不够灵活又没有帐本那就麻烦了,不知道该还人家多少人情,多了划不来少了不够,所以要用脑筋去记,花精力去应付,麻烦啊。其实人情你送来我还去,几年下来我也没赚你也没亏,但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人情大如山啊。也有一些人因为经济困难,想出一些法子来“收人情”搞创收,比如以前有小孩子过十岁要请客,后来搞出什么过5岁也要请客,还有的人刚换新屋马上又搬家请客的,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也是为人不耻的。“赶人情”在我的记忆中好象是80年代才流行的,那个时候大家钱不多,一般10块左右,后来涨到30,然后50,100,现在流行多少不知道了,反正是不断上涨了。大家都要面子,有时候没钱赶人情甚至借钱去赶人情,一般找人借钱说“哎呀,今天有个人情要赶借50应哈急”,多半能够借到,可能大家都认为赶人情这种事情是比较重要的,不能耽误。湖北人喜好面子,赶人情这种事情是争先恐后的,大家互相攀比谁赶的人情多,似乎是给钱越多人情越大,就越有面子一样。这种人情现象在当地人的眼里习以为常,就跟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但是在外人看来就会觉得,湖北人热衷于人情现象,把精力不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如何赚钱发展,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甚至可以理解成湖北人不求上进得过且过。都说湖北人聪明,但是透过“赶人情”这种现象就知道湖北人的聪明都在哪里。湖北要发展,首先要转变思想,要务实的做事少扯皮抓住机会求发展,同时要吸取教训少走弯路。湖北地理环境优越,工业基础雄厚,人才后备更是众多。如今三峡工程给湖北带来巨大的机遇,机会就在眼前,湖北要腾飞,指日可待。湖北地灵人杰,有辉煌的过去,如今发展落后,作为湖北人,我内心是非常的着急。如今在广东生活工作,耳里听的是不懂的粤语,嘴里吃的是淡出鸟的广东菜,不由得深深的怀念湖北的水煮财鱼、爆炒鳝丝、清炒菱角米……湖北,我的家乡,以前在我的眼里你是暮气沉沉、毫无前途,于是我离开了你。但是如今我有理由相信,一旦当你腾飞的时候我是一定会回来的。我深深的爱你,湖北,我的家乡!九、湖北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如果以淮河为界,湖北人当然是南方人。实际上,湖北以南的人则认为湖北人是北方人。在广州,人们说起湖北人都会说,你们是北方人。而在北方人眼里,湖北人是名副其实的南方人。实际上,湖北人是典型的中部人,因为湖北处于中国的正中。在它之南有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在它之北有河南,河北,在它之东有安徽,江苏,在它之西有四川。两个孩子在玩游戏,一个孩子问:有一个地方到全国各地最近,你知道是哪一个省?另一个孩子脱口而出:湖北。湖北在中间儿——热起来热死你,冷起来冷死你!武汉在全国以火炉著称,弄的夏天人们整天泡在水里,睡觉睡到半夜还要起来冲凉。而冬天又阴冷,不象北方有暖气。正因为湖北居中,武汉还差点成了中国的首都。湖北不南不北,性格却有南有北,湖北人有很强的兼容性,具有全国大部分地方人的特点 。湖北居中,接待的是南来北往的客,吃的是天南地北的菜,什么衣服好看就穿什么衣服,喜欢谁就认谁。冲撞之后是包容和改造。所以 湖北人既有北方人的率直,也有南方人的精明。湖北人很有江湖义气。有人说湖北水多,水多码头就多,码头多就江湖气。实际是,因为湖北处于不南不北的位置,沾染了北方人的义气和江湖气。比如“拐子”这个词,原本是江湖上帮会用来称呼“老大”的,湖北人却用来称呼自己的哥哥,把大哥叫“大拐子”。又比如“叶子”,也是江湖上的语言,指语言,指衣服。湖北人却把手表叫做“叶子”。对于这些带有江湖气的话,湖北人都很喜欢。由于有江湖义气,湖北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比如他们把所有结过婚的女人统称“嫂子”,这无异域于把她们的丈夫统统看作哥哥。他们爱“抱团儿”.“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是湖北人的信念。湖北人非常记仇,谁要是得罪了湖北人,他一辈子都不忘记。同样,湖北人极重友情,一旦认定你够朋友马厩特别帮忙,特别仗义。湖北人爱憎分明,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就好打交道。湖北人总体上比较宽容,能接受新生事物,也不排外。在湖北,海货,港货,汉货一样平等地摆在柜台上卖,京剧,豫剧,越剧和汉剧,楚剧一样拥有大批观众,不像河南,陕西那样高举“湘军”,“川军”,“西北军”的旗号在文坛上张扬。“天上九头鸟 地上湖北佬”这是外省人评价湖北人。对此湖北人还有一个自己的说法:“奸黄坡,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以此比喻湖北人精明,狡猾,强悍。楚人有崇风的传统,传说风有九个脑袋,特别聪慧精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九头鸟之于湖北人,本来是贬义的,嘲讽湖北人的狡猾刁钻。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现代湖北人都把“九头鸟”作为自己品牌标志。在广州环市路上就有家九头鸟饭店,上桌,的是典型湖北菜,热于面,豆皮应有尽有。其实,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有“九头鸟饭店”,“九头鸟”成了湖北人的一张名片。人们还能记起一图书的品牌,就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九头鸟”丛书。“过早”与世俗化的生活湖北人把早餐叫“过早”,就像广东人把晚餐叫晚茶一样。到过武汉的人对当地丰富多彩的早点羡慕不已:油条,豆皮,热干面,随处可吃,价格便宜,味道鲜美。先说热干面。湖北人的热干面,就象河南的烩面,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在全国各地的湖北人菜馆里,没有热干面,就不成湖北菜。闯天下的湖北人,不管走到哪里,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吃上一碗热干面。热干面,便宜实惠,花上几元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填饱肚子。据说很久以前,汉口有个卖面的叫李包的人,有一天很热,面没卖完,李包索性把麻油拌和在面条里,然后将面条扇凉。第二天,李包将熟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滤去水加葱作料,立刻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的津津有味,这就是热干面。它与山西的刀削面,四川的担担面,北京的炸酱面及河南的烩面并称为我国的五大名面。豆皮是湖北人“过早”的另一种食品。早年逢年过节,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佳肴,后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便成为了寻常早点。三鲜豆皮馅中有鲜肉,鲜蛋,虾仁,外脆内软,油而不腻,油光闪亮,色黄味香而著名。谈到吃还得说说武昌鱼。武昌鱼产地是现在的鄂州,洋谰湖的水在流进长江的过程中产生这种奇异的鱼,学名叫鳊鱼。可能是毛泽东的一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让武昌鱼名扬天下了。说鱼圆子是湖北的特产一点都不过份,逢年过节喜庆,餐桌上都少了鱼圆。鱼圆制作起源于楚文王时代,据说问王熊资一次食鱼时被卡住了喉,当即怒斩厨师,。此后,逢文王食鱼,厨师必须斩鱼头剥鱼皮剔鱼刺,再剁细制成鱼圆。中国最早的鱼圆产于湖北。湖北人“过早”的吃相也很有趣:蹲着吃,站着吃,边走边吃。在街头,在匆匆行走中,在候车处,在轮渡上,到处可见“过早”的湖北人,怎么方便怎么吃。在武汉,人们可以见到数不胜数风味各各异的小吃铺,使得整个城市的“吃”蔚为壮观,有既浓厚又质朴的生活味道。难怪人们把武汉称作最市民化的城市。实际上,湖北人是最生活化的人。有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湖北版,因不知出自何方圣贤之手,这里只有冒侵权之嫌盗用了:老张开车去湖北,扣了警察叔叔耍流氓,骂了碰到一个湖北人,运管队里说了几句,放了老张请他搓顿饭,喝得吐了还不算,他说 :老子就是九头鸟,这里的特产大白云边。还有武昌鱼和热干面:老子整天喝酒打麻将,最近手气不太好,女婿还算蛮孝顺,。。。。翠花,上九头鸟!湖北人的诗性和玩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湖北水多,一向有千湖之省之称。水多,这就为湖北人的聪明找到了理由。湖北多湖,最著名的武汉东湖。东湖是美丽的,从湖这边看那边的山好象蓬莱仙岛一样,烟波浩缈,忽明忽暗。当年屈原曾行吟至此,毛泽东晚年大部分时间也住这里。除了东湖还有洪湖。提及洪湖,会对湖北人肃然起敬。很多人都能上唱几句“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当人们物质生活极为匮乏艰苦时,歌剧《洪湖赤卫队》产生过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精神力量,许多中老年人在回忆这段难忘岁月时,都想到它的巨大鼓舞力量。除了湖,还有江。长江从西到东,从湖北境内通过。还有汉江,从西北经武汉入长江。湖多了当然人的水性就好,就像山东人武功好一样,湖北人的水性特好。要不,全国那么多地方,毛泽东为何偏要在武汉找湖北人陪着畅游长江呢?湖北人受道文化影响很大,就像山东人受道家文化影响很大一样。讲湖北人必讲到楚文化,《老子》和《庄子》就是楚文化的代表作。湖北有葛山,传说是葛洪炼丹的地方。正因为受道家文化的潜在影响,湖北人为人舀光养晦,老谋深算,不爱显山露水。湖北民风浪漫潇洒。远古楚地乡民奉凤凰为部落图腾,其地位与黄河流域文化的龙图腾崇拜相似。湖北人也特别重情义和友谊。钟子期,余伯牙的一曲“高山流水”传颂至今,成为千古佳话。“楚王好细腰”的故事也千古流传。湖北人有很强的童性,像孩子一样爱玩。不过湖北人的爱玩,又不同于成都人的爱耍。成都人的爱耍,都是真的去玩,武汉人则往往把不是玩也说成是玩,比如“玩味”,“玩朋友”,“玩水”,“玩水”其实就是游泳的意思。全国各地都有爱游泳的,但没有把游泳称之为“玩水”的,只有湖北人。又如说谈恋爱,湖北人把开车的叫玩车的。这可是大境界,干什么都称为玩。几年前,有一本名为《玩学习》的家教书特别畅销,它是陈克正先生的教女真经。他一家出了三个女博士 。他把湖北人经常放在口头的“玩”字用在书名上,产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令人头痛的家庭教育也能玩。湖北的女人和男人湖北人的女人风情万种。湖北人的女人在外面很优秀,在家里也是非常孝顺,不像北方女人在外面很能干,在家里温柔不够。湖北的田是水田,过去的活很重,农活中的技术活有男人干。因为湖北以丘陵为主,地在山上,主要依靠肩担背驮。湖北女人很能干,也能吃苦。在家里,如果来了客人,女人做好饭后,一般不陪客人吃饭,陪客人吃饭的都是男人。至于日常家务,相夫教子,湖北女人则认为是自己的义务。湖北女人太能干,使湖北男人养成了好多毛病。湖北的女人性子也烈,外省人刚接触时一般都受不了,但慢慢地就会品出味道来了!其实湖北女孩儿心眼都很好,各个都是刀子嘴豆腐心,你要是跟她来真硬的,没准儿她能跟你拼命!所以只能软磨。如果你爱上一个湖北女孩那么给你一个忠告:别老想着驾劝不了她。在池莉的笔下,有很多很有个性的湖北女性,在一个叫吉庆街的灯红酒绿的排挡夜市一个叫双扬的风情万种的可爱女人,点上一支香烟,那个女人的脸在烟雾缭绕中被掩映得更加多姿多彩。湖北女人这样精彩的表演,太有欣赏价值了。湖北男人的特点是很一致的。湖北男人的皮肤都很白,“白脸小生”指的是湖北男人。湖北男人显得很儒雅,在女人面前非常有风度,经常请女人吃饭,湖北男人很洋气,有一种儒雅,再加上聪明,长的又比较秀气,还比较有追求和事业心,这样的男人当然会讨姑娘们的喜欢。湖北男人不是敢说敢做的主,在家怕老婆。湖北男人的精明确是全国闻名的,不然怎么会有“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说?湖北人把精明称为“贼”。在外人听来,“贼”似乎是骂人的词语,在湖北男人听来则绝对是溢美之词。怕老婆一直是南方人的美德,湖北的男人就把这一美德更加发扬光大。家庭是男人的堡垒,湖北男人更懂得如何去维护它。由于武汉地处九省通衢,融会了各地的文化精华,决定了武汉男人中庸的特点。湖北男人兼具了北方男人的热情大方,也有南方人的精明强干,豪爽中透着一股精明,随意中有那么一点心眼。湖北男人好面子,在熟悉的人面前绝不会轻易地暴露出自己的缺点。在心爱的女人面前,湖北男人很容易争风吃醋,在正式场合下注重自己的身份和形象,并且在女士面前能够表现出幽雅的绅士风度,只为博得芳容一笑。湖北孝子不少坐火车沿京广线走,有一个叫孝感的地方,到了这个地方,人们可能下来买一些麻糖。据传,这个地方有一个大孝子董永,黄梅戏里给他找了七仙女做老婆。董永孝顺父母,心地善良,所以老天奖励他,找天仙女给他做老婆,这就是《天仙配》的故事。武汉是全国高校和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跻身全国高校前十位。黄冈中学非常著名,数次在世界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取金牌,人才优势巨大。历史上,湖北也出了不少优秀人才。十、 坏的方面,通常都说是喜耍小聪明,顾眼睛利益.出卖朋友.还可以举例子比如林总什么的,很多企业的高管湖北人居多,真正执牛耳者还是其他地方的人,湖北的牛人一般只能做到2把手,林总是,张居正也是.不珍惜朋友者,孟浩然是.其实湖北这个概念形成才多少年,现在把古人划归一起多无辜.不过,整个湖北地区遗留楚风骨的是比较少了,楚人蛮勇浪漫.湖北人这种性格属性是少了,倒是湖南作为楚人(文化)的边缘保持的很好.湘女多情,无湘不成军,现代社会的抢劫杀人行或见义勇为等冒勇的事以湖南人居多,至少在广东地区,湖北人很少干这种玩命活.有时候碰到喜欢聊这种话题人,我会试着找原因,今天的湖北作为内陆僵化地区,一方面民众有蠢蠢欲动之心,一方面不得要领.并且,武汉在湖北作为省会城市,特别是作为码头城市,引导的是码头习气,那种见面江湖义气,背后捅刀子的风气不是偶然.和湖南人不喜欢长沙一样,湖北人不喜欢武汉.长沙的无廉耻和武汉的恶俗不相上下.但中心永远是在引导着周边,湖南人现在也面临着堕落贪赖的不良风气,这个大本营就是长沙.我有时候会糊涂想,这世界很多不科学的东西却总有契合地方.比如说湖北人不忠诚就有林总这类人(但林总可能是最忠诚的),说他们不远见就没见过帝王.甚至,典籍或者传说总是巧合或者有意见重合,金庸笔下最黑暗的人性小说就在湖北荆州,以荆州为核心的周边以及当年老百姓都势利狠毒,唯一的憨厚主角,湖南人,好象是谭四筒老乡.中国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时间最久的负心者,陈世美,湖北广水人;水浒传里108个中国汉子没一个湖北人...再从湖北阳的一面看,清癯智者愤怒孤僻者多,好似武当山清峻,长江水只顾自流.李时珍屈原闻一多武子婿孟浩然等,那都是一众型男,谓飘飘然有神仙之气概,愤怒时有出尘之意.说着又想起河南,那么多n人n文化传下来的地方,怎么现在的河南人单单继承了中原人士逢战乱黄河水祸时候为谋生得到的那种手段.1000多年过的很不容易,必要的时候把逃荒作为职业,一代代传下.只是他们那么多高级玩意怎么一个都不见?不是搞地域攻击,无事敲字乱感慨.
[昆明人]昆明人的性格特点
昆明人:温吞与繁琐周重林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昆明人温吞懒惰的个性,他们在日常生活上的繁琐往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些令人迷恋过的云南意象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玄机?本文试图做一个简要的探索。家乡宝情结:只要是家乡的,什么都好昆明人很喜欢叫自己为家乡宝,表面上看是多么热爱家乡的意思,骨子里却暗含着对外地人的鄙夷之情。一个昆明人到了外地,不是发现别人的优势,而是觉得什么都不好。乘电梯嫌楼高,吃饭觉得味不够,找地方觉得远,抱怨最多的是天气,“咋个这个差?”,热了受不了,冷了也受不了。所以看到听到的那些昆明人外地见闻结论,都是“还是家昆明好”的定论。老黑格尔谈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他认为内陆居民善于沉淀和积累,中庸保守,满足于自身优势,因为他们拥有富庶的资源和稳定的生活栖息和繁衍环境,比如中国。云南坐拥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文化普遍落后,作为首府的昆明只用和云南其他地区随便比较更可以获得优越感。气候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昆明县志.风俗志》说,吾滇人最不喜欢背井离乡,其中昆明人尤其如此。士人除了外出做官,只有赴试才肯离开家乡。否则井田桑麻,以终老田间为乐。为经商而出远门的,那是百人中不见一二。所以昆明比其他地方民风淳朴。不过昆明人也因此而见闻不广,思想闭塞。 昆明人编过一个故事:上帝与一个昆明人打赌,输了就交换相互居住的地方。结果上帝输了!那昆明人到了上帝住的地方才明白,这家伙明明是故意要输,立即后悔得要死。多年前,昆明市政府力推“春城天天是春天”给外地人,“卖春计划”当然有人惊奇,连气候都可以卖?牛到这样的地步,只有那些卖空调的商人知晓,在昆明空调是没有市场的。有人在网上发帖子,抱怨昆明天气太热,受不了。点击进去的人都大呼上当受骗,一些人也骂了,才30度就叫人热啊。来重庆试试?40多度烤死你!按国家的说法是夏季的气温标准为22度,而昆明的年平均气温仅为14.9度。夏天的昆明平均气温也只有20来度。与沿海地区相比,一天中的最高气温相差10度左右。而且每年6到8月都属于降雨比较集中的季节,全年80%的降水都集中在这个时段。固然,昆明是一个避暑的圣地,这本是天然,昆明人贪图好气候仍是人之常情。他们自封“家乡宝”,说10个昆明人出去,有9个最后都回来了。“家乡宝”的背后还蕴含着,他们不喜欢去外地,也不喜欢外地人进来,形成一种非常封闭的文化人格。不遗余力宣扬只要是昆明的,什么都好。这本无可厚非,但他们对外地以及外地人充满了排斥,尤其对州县来的人。昆明人把外乡人称为“老表”、“大洋芋”,意思就是人家土得掉渣,自大意识尤其明显。有些人抱怨说,好的气候引不来有钱人,却来了一群洋芋进城。在云南电视台制作的一些方言节目和电视剧里,充满了对外乡人的讽刺,往往把一些不好的觉得配音留给那些他们认为发音很难听的地区。昆明人说起一些“玩场”(娱乐的地方),好玩就说“老表少,有品味的多”,不好玩便说说这个地方没有玩场,“都是老表,扫地的时候泥巴和石头都有一地呢。”鄙夷之情可见一斑。守得一方土地,什么都好,不思进取,甚至还消极抵抗,是昆明人的最大特点。昆明人的懒:悠悠呢过日子昆明人的懒,是出了名的。你要是对一个昆明人说,你太懒了。他会笑嘻嘻地说,懒有什么不好?悠悠呢。“悠悠呢”是昆明人的口头禅,就是慢慢地,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你去拜访昆明人,他会告诉你,悠悠呢来,吃饭的时候,他也会说悠悠呢吃,走的时候,他又会说,悠悠呢去。 如果说,这体现了昆明人无微不至的关怀,那么,轮到你等一个昆明人的时候,就会深深了解什么叫“热锅上的蚂蚁”了。昆明人说,我一分钟就到。结果你可能等了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都来不了。当你看到一个昆明人“悠悠呢”向你走来,你做不做得到“笑嘻嘻地”迎上去,告诉他慢走有益健康?悠悠呢昆明时间使得这座城市生活节奏异常缓慢,在昆明很少见到就快走的人,一些学者解释说,是因为昆明海拔高,缺氧,人的精神不容易亢奋。加上常年恒温,季节的轮换又太不明显,导致这种慢的惰性无处不在。早上七八点中,在上班的路上,吃早点是一件很窝心的事情。早上十点以前,昆明店少有开门经营的。民国时候的昆明警察,每天早上例行的任务之一就是叫昆明街道上的店铺开门,不让人们睡懒觉。麦当劳入驻昆明时候,开了24小时营业的先例,最高兴的不是昆明人,而是生活在昆明的外地人。昆明人的习惯是,中午打着防紫外线的小伞出门,买一堆日常生活用品,晚上到处找玩场喝茶喝酒打牌打麻将,凌晨时分摸上床,一觉睡到上班前的几十分钟,胡乱整理一下,上班去也!分析这样的生活习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其一是生活就是生活,在昆明人看来没有太远大太紧要的事情,心态放松,用不着勤奋地去赚钱,那不是生活的根本。休闲才是最重要的,可以玩到尽兴,可以睡到充足。朋友见面,问最近忙着什么?都会说闲着,没什么事干。闲下来的人都在玩,男女老少都相互打听哪里好玩,有什么有意思的玩场。当然,他们也会抱怨说没有什么玩场,但还是有了那句著名的口头禅“我在玩噻!”。这第二个原因就出来了,玩累了好睡觉,加上没有什么闷热的气候作祟,昆明人的睡觉质量一直都高,这样保证了第二天又可以精神抖擞地上班后继续玩。谁敢说睡觉好玩得高兴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第三个原因嘛就是昆明城市规模不大,上班骑车做车那怕是走路都用不了多长时间,年轻一辈就更享受了,找一份工作换一个地方,都临单位住下,保证在5分钟就到上班的地方。第四个是经济压力不大。昆明的消费水平一直都很低,吃喝玩乐不需要花太大的代价。昆明人懒,是因为上天给昆明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有资本这么慵懒地生活。蒸锅和烟锅:繁琐的生活样本以蒸锅和烟锅为代表的两性器皿,是昆明人用原始的繁琐来消耗时间的方式,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价值观的方式之一。昆明人的性格就像一杯温吞水,不温不火,在繁琐中尽显温吞本色。许多外地人觉得云南人办事效率极为夸张,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时间,他们需要几个小时,你要是碰巧约了人,昆明人说的“马上就到”、“还有几分钟”有可是半个小时,甚至了几个小时,这种慢吞吞的性格有着对时间和外地人的蔑视,昆明人其乐在其中,不以为是一个问题。还是回到日常生活的现场,发现种性格背后的玄机。不难看出,女人煮饭和男人吸水烟筒是云南最为特色两大生活习惯,都与蒸汽有关。昆明人的做饭其实包含两道程序,煮饭和蒸饭。流程是这样的:先把米放在锅里煮10来分钟,等煮到半生不熟时,便置于筲箕上漏干,再把不熟的米倒入蒸锅用蒸汽蒸熟,这样一来,米是米,米汤是米汤,分得清清楚楚。“煮饭”的关键点在于把米汤单独剥离出来,让米单独享受蒸汽蒸熟,还有漏不干的米汤,也会顺着蒸锅流到下面的锅里。吃饭的时候,米汤可以用作汤的使用效果。要是家里小孩问妈妈多久可以吃饭,妈妈会用“煮着了”或“蒸着了”来回答吃饭的大约时间。在蒸饭的同时,也是做菜的开始。对蒸汽烹调的热爱,不久久体现在煮饭上。昆明最为著名的美食汽锅鸡和过桥米线,无一不是对蒸汽的热爱。尽管在烹调的意义上,蒸被赋予了太多上上做法的意义,比如这样可以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保存食物的营养均衡,但是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叫人慢慢等待蒸出来的食物,一定会觉得原始和浪费,但是云南人一直热衷于此。今天随着电饭煲之类的电器出现,许多家庭已经不采用蒸饭的传统方式。蒸饭的方式却大规模出现在饭馆中,今天到昆明的人还会看到,许多专业的煮饭公司都用很大的木质蒸子把蒸出来的饭送到一些馆子里,原始的蒸饭并没有被现在文化所取代,而是顽固地保持了下来。试想,一个从儿童时代都熟谙这套繁琐程序的昆明人,性格自幼便是是蒸出来的,不温吞才怪。在昆明的男人圈里,还有一句话颇有意味,就是“等我咂(或者用吸,抽的意思)锅烟”。为什么不是根呢?因为这里大部分男人都是吸水烟筒。就连身边的女人也会抱怨,自家男人怎么会一天到晚抱着水烟筒。出门前,女人都要耐心地等着男人把手上的烟丝吸完;而一回到家,坐到沙发上的男人第一件事还是抱起水烟筒,“咕咕咕”地抽个没完。无论做什么,都会听到男人说“等我吸口烟,就来就来。”这样的语气,换到另外一个家庭或另外一种场景,都不会有所改变,最多换成这样,“急什么,烟都没有吸完呢!要是一群昆明男人在一起办事,他们会轮流抽一圈水烟筒,当作休息之用。一个人说我要去吸锅烟,就是告诉别人他想休息一下。如果一群男人中碰到不会抽烟的人,他的休息权会被大大地减弱,成为抽烟者的“使嘴人”(就是叫他们去帮忙买点东西之类的)。也许一个使嘴人开始并不想抽烟,但因为老被使唤,也毅然加入抽烟大军。水烟筒在云南被叫做“烟锅”,是一种用竹筒制成的烟具,一般长约一米,用铁条弄穿竹节,竹子三分之一处,开个小孔,斜插上一根手指般大的小竹筒,作为烟嘴,灌进半筒清水,便成了水烟筒。抽烟时,将一小摄烟丝按在烟嘴上,边对着烟丝点火,边将嘴巴贴着水烟筒上端筒口猛吸,烟经过清水的过滤,去掉大部分尼古丁和杂质,变得更加醇口爽口,不会因吸烟过多而喉咙痛、肝火盛。这正是水烟筒魅力的所在。”不吸烟的时候,昆明人在喝茶,一杯接着一杯,瓜壳子一地,水好几壶。在这里,需要说一下普洱茶。任何一位接触到普洱茶的人都会被泡茶程序吓坏了。也许叫外地人很为难的是,拿到一饼茶不知道下手,普洱茶被压得太硬,用手几乎是没办法弄开的,必须启用锥锤等利器才能弄,可是一般的家庭里那里有这些利器?昆明人就会告诉他们,用锅蒸一蒸,自然就散开了,这个法子固然不错,可是麻烦还在,普洱茶小沱可以也许一天可以喝完,可其他大号型的一旦蒸开,喝不完就失去了价值。喝茶方式一样繁琐,第一道茶是不能喝的,好泡好几次才能下口,对喝茶工具需求也很多,传统把茶叶扔到杯子里的方式不行,普洱茶一直泡着的味道会吓死人,得泡一点喝一点,于是不经意点,为了一斤茶,得要配备许多工具,本来极为休闲的喝茶,在昆明,演化成一桩累死人的活计,要是还有人参与讨论普洱茶的各种滋味,那就是另外一番感慨了。僭越:云南的就是昆明的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在许多地域,并无完整的云南概念。比如云南人在外地,你问他是哪里的人,他首先说的是自己所在的州县,甚至是村名。今天生活在云南的大部分汉人,其实都是历经数代移民、充军流放而来。在一些学者的考证当中,云南这个概念首先是这些后来者中传播出来。昆明在历史上从来不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从元代开始,昆明才取代被元朝消灭的大理国,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云南”本来只是大理祥云的一个驿站名,后来被搬来做了省会名字,认识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由此才会发现,其实作为首府的昆明,非常擅长把云南其他的地方的特产占位己有。有一点是很容易被外地人忽略的,就是昆明人其实把云南当作了自己的,他们对外省人会自嘲自己说的话是“马普”(昆明马街,以说不标准普通话而得名),但对云南州县来的却会说,我们还是讲“云南话吧”。这很容易理解,在许多人眼里,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尽管京片子听起来是那么别扭。但你却不能想象,你对一个人讲京片子的人说,我来说中国话,他会有什么表情。许多外地人把云南假定在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瑞丽等片区,但云南人眼里的所谓云南,更集中在昆明范畴。也因为,这里集中体现了,昆明对云南的僭越史。现在大名鼎鼎的“云南普洱茶”,其实所产之处不过是二三个地方,现在硬是被弄成了几十个地方都产,连老茶客都觉得莫名其妙。你看看其他茶类,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六安瓜片,祁门红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都匀毛尖,都是以极小的产区来命名,可是到了云南,死活都不给地方上占到便宜,非要折腾到云南这一笼统的大概念上来,这和昆明即云南的自大脱不不了干系。而后来的所谓原产地争论,倒想是一场闹剧,难不成非要外地人区别“云南普洱茶”和“云南原产地普洱茶”吗?云南过桥米线,本来只是云南红河州首府蒙自的特产,本应该是“蒙自过桥米线”才是。可是一到了昆明,就变了名称。云南著名的几家的连锁米线店,甚至把时间推移到比蒙自还早的历史,只是鉴于过桥米线的起源大众太耳熟能详,否则花样百出的新版本一定会层出不穷。许多外地人根本弄不清楚这些差别,以为自己吃到就是所谓的特产,其实真正特产还距离这里几百公里。云南气锅鸡也同样是云南建水的特产,如今还有多少人会了解这段身世? 类似还有三七,本来只是文山的特产,被扣以了云南三七。现在大牌的云南白药,就更加离奇。云南白药以前叫百宝丹(又名曲焕章万应百宝丹),本是江湖医生曲焕章的独家秘方,因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很好的功效而名扬天下,后来还是一样逃脱不了被谋划成“云南白药”的命运。现在,《云南印象》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品牌和骄傲,渗透到了房地产、饮料以及各种商业领域,“云南原生态”也被鼓吹成了一个重要的现象,但是只要你去寻找源头,不难发现,所以的这一切都会指向“田丰传习馆”。后人无论是杨丽萍也好,李怀秀也罢,尽管在不同场合承认曾经受教于田丰,但还是敌不过云南的诱惑,加入新一轮的命名高潮,继续把各类特色纳入到云南的范畴,而称谓和起源胡乱,也总将随着一些记忆的消失而不被人提起。 云南即昆明的思维,还体现在建设在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上,许多外人来到昆明,都想去各地看看少数民族特色,昆明人会说,有什么意思,云南有的昆明都有。这样一来,去了“世界园艺博览园“的人也用不着去西双版纳了,因为那里有的这里也有。一个更为流传广泛的版本是说,有人说云南人自大,井底之蛙,明明没有海,还喜欢把许多湖泊叫成海,比如“洱海”、“阳宗海”之类的,昆明人反驳说,我们还把五百里滇池叫做“池“呢,外地人一下楞住。昆明人早在一边笑开了,人家私底下叫滇池为”草海“呢。昆明即别处生活在别处不在是一种心灵上的奢求,而是一种很艰难的生存图景。每次听到“来创意英国喝茶”,或者说从“格林威治”走过,我都会感觉到我正过着一种“他人的生活”。在“创意英国”喝普洱茶与在“兰茶坊”喝摩卡咖啡,这有什么不同?很少有人告诉我这其中的差别与奥妙。仅仅是听起来,终于可以短暂地拥有大英帝国和它的荣耀?只有少数蠢才才会去挖掘到祖宗十八代,中国与英国之间有着列数不完的血泪史。在地产商看来,历史都是由美妙的瞬间组成的。他们动辄思绪纷飞到欧洲大陆,转瞬又拿帝王将相开刀。他们知道马赛,知道波伏瓦是文化符号,他们甚至会考证出这人在时候地方拉了泡屎,之后此地便花香满径。一个可笑的事实是,不管是波希米亚,还是马可波罗,都把这样的瞬间情感上升到传世和绝无仅有的高度。“罕有”、“高贵”这样的字眼从地产商的代理人——地产广告广告公司不断放出来,是出自大卫,还是威廉之手?在现实中,这些人应该是李有钱,王有才,但是,在广告公司,他们是olver lee,Michael Wang。“你知道王有财吗?”“你说的这个人我不认识,你得告诉我他的英语名字。”如果你认识昆明某著名的地产广告公司的人,这些对话真实得令人发笑。身份的丧失是一种可怕的开始,从这样的丧失感出发,不难看到生活的丧失。你怎么可以相信,一群丧失身份感的人,会为你炮制出所谓的“优雅”。许多东西,一旦还原,会令人无比蒙羞。“格林威治”夹隔在两条尘土飞扬的公路边,“维多利亚图书馆”最多的是《知音》、《家庭》,至于说艾林诗根——谁在这里看到了欧洲?我不得不再次搬出赛义德,这位格格不入的人,正是在不断丧失身份中寻找到一种途径。他的《东方学》令人侧目之处,在于他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西方看来,东方还没有自己的文化,必须通过西方的文化,东方文化才可以获得再现的可能。从这本书出版的近30年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封闭到开放,再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每一步都跌落到西方的陷阱。周边时不是都有人高喊做“中国的XX”,而“XX”正是西方化的产物。赛义德的本意是提醒东方不要按着西方的逻辑去做事,但是《东方学》在中国的遭遇却说明了,中国正跟随的西方的步伐在前进。福柯说,语言和学术,这些意识形态中的东西可以逐步转化为世俗的权力,也可以转化为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也可以转变成美国的海军舰队和空军??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说,这些意识形态其实也可以逐步化为到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住在“创意英国”,每天在“牛津”大道散步,喝下午茶,翻阅“生活新报”,等我们的孩子长大,别人问起他的时候,他会这样表述“我从小就在牛津”长大,那么接下来呢?昆明的酒吧地图文化巷和文林街一带酒吧艺术气质比较浓厚,是许多文青混迹的地方。蓝白红从文化巷挪了几步,搬到文林街后,人比以前多了起来,但是喝酒还是以学生和后代大学时代的青年(那些毕业后,仍然把自己当作学生看的人)为主。我上大学那会,第一次网友见面就是在蓝白红,第二次到现在的“我在生活”(以前叫面对面),当时年轻漂亮的女老板也是网友之一,我第一坐在穿低胸吊带的女子,突然就明白了口干舌燥的深刻含义。我觉得这也许多酒吧免费给漂亮女子提供酒水的原因,让男人口干舌燥的女子多了,男人喝酒的量自己就攀升。往下走,就是布拉格,每年冬天,我都会去那里烤着太阳,听音乐。记忆里,那是我第一次在酒吧听到放许巍的歌,我觉得老板是个有品味的人。“说吧”开在建设路的一个地下室里,以前是供小孩溜冰的地方。那里封闭性很强,任何大牌的手机带进去,都不会有一颗信号,霎那间变成了电子表。有人不喜欢这点,喜欢的人则觉得终于可以摆脱另一个世界的纠缠。我每次想玩人间蒸发,首先想到的就是去说吧喝酒。 我开始去说吧的时候,还是个文艺青年,当然见到的大部分也都是文艺青年,随便一数,长头发就有十几个,在那里,我曾遇到一个身着中山装的小青年,很是羡慕过。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场话剧表演,有云南大学的学生,也有些话剧爱好者自创的节目;这里也常会有一些云南本土的乐队演唱,墙上奇奇怪怪的海报更是一张覆盖着另一张。现在,这一带酒吧的老外很多,去晚了,中国人就成为点缀。许多广告都宣传说,文化巷这带,以后要变洋人街了。文化和洋人的置换,不知会带来什么效应。翠湖边的酒吧以洋酒和红酒为主,标榜着成功男女的到处都是,端着酒杯,举止熟练。叫我有点新鲜的是,茴香酒馆的自制火柴与德国黑啤都不错。青鸟的西餐也算爽口,只是不给吸烟。与文化巷一带的酒吧比较,昆都的酒吧就显得太吵了。昆明比较火爆的KTV、DISCO、咖啡厅都集中在这一带,无论去哪家音乐都是赛着响。有一年冬天,我穿着毛衣进了天籁村DISCO,没过2分钟就脱得只剩性感内衣了,我暗叹,冬天,要看性感美女,也只有来DISCO了。反正我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被一位美女迷惑住了,后来交往过两年有余。音皇更名叫芭比之后,以前的学生群体也不见了,到处是梳妆滑溜衣衫整洁的“白骨精”,酒也卖得比以前贵了一倍,不过,人多,去的时候要提前预订座位。最早的DISCO火鸟要在隐秘的位置才找得到。新贵也是联盟店TOPONE在昆都也有分店,搞过几次“搜城”,其实也是搜美女活动,我参加过两次,每次的冠军都是重庆人,不由为昆明姑娘担忧起来。 昆都深巷里有个地方叫野蜂,都是现场歌曲,任何人只要常,老板总会给你吉他伴奏,经常有人在那里哭,三四十岁的人,一哭就把情感的秘密全泄露了。地方更大点的就是金马碧鸡这带了。连同百盛为中心的商业区、包括同仁街都算上,确实可以玩许多地方。CD、七米九、绝对流听等等这些名字给人很有文化的感觉。最有名的是驼峰客栈,外地驴友都往那里跑,当作自己的家了。这里和昆都比较起来,差别就是安静的地方还是安静,吵的地方照例吵,适合不同性格的人群聚喝酒。年纪大点的人,也不会觉得真老到受不了噪音的地方。从金马出来,可以顺路去搬家到白塔路的骆驼酒吧,要是想迅速交友,继续向前走,单行道有大批交友名单等着了。昆明西边一直不是酒吧的旺地,近华浦路的红星公社是个奇迹,好几年都人气旺盛,是一些怀旧的资深酒客聚集地。有水的地方酒吧生意一般都不差,沿着昆明的母亲河盘龙江沿线随便走走,都可以找到不错的酒吧。工人文化宫附近的临江酒吧,就紧紧靠着岸提,没有灯,大家都是成件的啤酒叫来,黑灯瞎火,游戏玩不成,纯粹地喝。酒到这里,终于有些喝酒的样子,人不醉,怎么可以呢? (原文刊于《城市地理》杂志)
CopyRight&2012- All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蒙自石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