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地铁3号线到复旦大学在地铁几号线李达三楼吗

国顺路670号(邯郸路口)
复旦大学是国内知名的大学,也是上海的顶尖大学之一。以前在复旦大学合作的项目中干过活,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有点怀念。不过这次去复旦是参加旅行家的一些活动。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李达三楼里面。去的时候,大学正好有很多萌萌的卡通人物在庆祝商学院的活动,我们在二楼会议室参加活动,听了二位大咖级旅行家,小鹏和古岳的分享会。晚上还一起吃饭很开心。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李达三楼】共【1302】人浏览,最近一月【35】人浏览,最近一周【9】人浏览。
小伙伴们还看了又是一年七夕节。横跨长空的银河,虽然群星璀璨、壮丽无比,却也隔开了织女与牛郎,让他们只能一年一度在鹊桥相会。每年的这一天,相信这个传说的人们都会用各种方式纪念和祝福爱情,追求各自心目中的永恒。而在复旦,有两幢大楼同样隔着一条马路遥相对望。幸运的是,它们的存在并不忧伤,反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因为这两幢楼的捐建者是一对热心教育的夫妻,他们都是复旦的校友,已经携手恩爱了大半个世纪。他们就是李达三和叶耀珍。几乎每一个刚到复旦管院的人,都会被“李达三楼”这个名字迷惑:难道还有李达一楼、李达二楼?实际上,这幢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现代化办公楼,是由著名企业家李达三先生捐资修建的。而在车水马龙的邯郸路另一侧、李达三楼的正对面,伫立着另一幢造型婉约、精致曼妙的楼宇,名为“叶耀珍楼”。它正是李达三先生的夫人叶耀珍女士捐资建造的。“李达三楼”与“叶耀珍楼”一南一北静静相望,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从容诉说着跨越时空的情意,以及对复旦母校的赤诚心意。在复旦的光辉岁月李达三先生1921年出生于上海,从上海澄衷中学毕业以后,进入重庆复旦大学会计系学习。由于沦陷区学生均是统一分配学习,李先生幸运地被分派到位于重庆北碚夏坝的复旦大学继续就读会计系,直至1945年毕业。当时会计系的系主任张光禹老师给年轻的学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李先生他们眼里,张老师作为一位留美优秀学者,既具有最新先进学识,又怀有中国美好的传统道德观念。他教高年级专业课,常常邀请学生们到自己家里听课。“张老师很招同学们喜欢,因为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大家还可以在他家喝到咖啡,这对于这些老吃不饱的穷学生而言真是一个天大的喜悦。”直到今天,李先生还记得张老师教授的《会计理论》:“这门课对我影响特别大,正是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国际会计准则》,对我以后的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张老师还将他的藏书借给同学们阅读,扩展同学们的视野。正是在他的循循善诱教导之下,会计系同学不但收获了良好的专业知识,还学会了为人之道。当时复旦大学各个学院都是互通的,商学院给法学院经济系等同学开设会计课程,而会计系的课也有法学系的老师来上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在这样星光璀璨、大师云集的学府里问学求知,对李先生他们这样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来说,正是命运最大的恩赐。虽然战势动荡,但复旦仍然坚持严格、活泼的治学传统。在课余时间里,学生的社团活动同样丰富多彩。1942年,李先生的同学吴强发起建立了一个“中复会计学会”,希望将会计系成绩优秀的同学全部联系起来,将来在中国会计学界建立“复旦学派”。年轻的李先生就以优异的成绩和卓越的能力被协会引进并很快成为核心力量。在李先生的大力支持下,“中复会计学会”不仅打破了班级概念,加大了不同年级、班级之间的联系,还吸纳了更多见识卓著、专业精深的青年学子。匆匆岁月流逝,虽然当年协会中的成员们有些已驾鹤仙逝,但在李先生等一批人的努力下,成员之间仍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只要母校有活动,即便天南海北,也能一呼百应。这种绵长醇厚的同窗情谊真可谓人生至宝,是战乱求学生涯中最可贵的纪念。投身商海的荣耀征程1949解放后,大量的宁波人从中国内陆各地涌到香港谋生。李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辞别祖国大陆,只身南下香港。抵港后,由于携带的资金不多,他先开了一家乐声(RoxY)贸易公司,经营电器材料批发,伺机发展。白手起家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的困难主要来自于语言,香港流行讲广东话,但是广东话宁波话没有什么交集啊,要听懂非常困难,我们只好努力地学。当时做小生意,生存非常困难。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艰难岁月中李先生从未放弃、绝望过。1950年,那时母亲病了,他赶回上海探视。那年李达三已经30岁,和在上海中国银行信托部做事的女友叶耀珍“拍拖”也有2年,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于是在上海结了婚,婚后携带妻子一道回到香港定居,从此与祖国内地一别30年。1955年,李先生在九龙区旺角开设门市部经销家用电器,凭着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勤勉笃实、与人为善的经营之道,生意蒸蒸日上,在业内声誉雀起,两年后取得夏普(SHARP,港译“声宝”)电器产品香港地区总代理权。此后,他又相继成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声宝牌电器总代理。80年代后期,李先生在海外开辟第二战场,向酒店业进军。不到10年时间内,卡尔顿酒店集团在世界各地新建、收购了7家高水平的酒店,李先生也一跃成为闻名遐迩的酒店业巨子。为表彰李先生的重大成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日在南京举行命名典礼,命名3812号小行星为“李达三星”。这是与国际名人牛顿、爱因斯坦、华盛顿、林肯、邵逸夫等共同享有的崇高荣誉。伉俪情深,回馈教育李达三先生事业有成之后,不忘回馈社会,回报祖国。关于李先生的爱国之心,他的老同学吴强不无感慨地说:“我们同学阔别30年,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国家终于扬眉吐气了!’”他还常说:“一个国家要富强,人才很重要,而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根本,教育是千秋万代的大业,振教兴邦,匹夫有责。”90年代初,李先生认为,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特别是对外蓬勃的经济交往中,会计人才不可或缺,他建议复旦大学恢复设立会计系。复旦大学校务会采纳了李先生的建议,并报国家教育部批准。一心促进学院发展的李先生随即捐款500万元,在复旦大学校园内建造高10层,面积7000平方米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楼——“李达三楼”。为了帮助学院的老师更好更快地吸收国外最新管理概念与会计知识,李达三先生每年都会出资选送复旦大学会计系的讲师、教授赴香港、美国深造。现上实集团副总裁钱世政就是当年受惠于李先生教育计划的年轻学者。多年学成归来,钱世政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学校任教,而是重新开辟一片奋斗的领域。“到社会上去做更大的贡献,这是很好的事;但也要经常回复旦多多分享经验和智慧,那就更好了!”李先生的豁达让人印象深刻。李达三先生的夫人叶耀珍女士,早年肄业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该学院和复旦大学有渊源关系。在杨福家教授做校长的时候,有一次杨校长来香港讲起,教育部来检查的时候,学校里没有学生的活动中心,李达三夫妇知道了这个事情就动了心。叶耀珍女士夫唱妇随,以自己的名义捐款300万建起文化活动中心,被命名为“叶耀珍楼”。选址的时候,杨校长承诺会为这幢楼选个“好地方”:最终,叶耀珍楼与李达三楼刚好相隔一条马路,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内涵意义上,都是不折不扣的“夫妻楼”,由此在复旦传为佳话。献礼复旦,捐资1.1亿设立教育基金2015年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恢复建院三十周年,也是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今年5月,李达三先生携夫人叶耀珍女士向学院共同捐款1.1亿元人民币,设立“李达三叶耀珍管理教育发展基金”。在捐赠仪式上,许宁生校长对于李达三先生对于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表达了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深情地表示:“对于母校的建设与发展,李先生予以了长期的关心和支持,为母校的发展倾注了一腔赤诚,至2014年底,李先生夫妇已累计为复旦大学捐赠达人民币近3000万元。在此我代表复旦大学向李达三先生、叶耀珍女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忱!”复旦管院会计学系钱世政教授作也表达了自己的触动:“20余年中,李先生给我上的是人生学,让我懂得了‘感恩’,学会了‘担当’。”仪式现场,陆雄文院长还向李达三先生颁发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董会名誉主席聘书,向叶耀珍女士颁发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名誉教授聘书。数字与聘书所无法言尽的,是李达三伉俪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热情,对母校、对教育,他们竭尽所能地给予支持,用一生履行了最初的承诺:振教兴邦,匹夫有责。在这一对老复旦人心里,“感恩”是一生的主题。他们共同经历了艰难时世,又一起开拓了辉煌人生。相同的情感在漫长的日子里点点滴滴的累积,而更一致的是他们对教育的热忱。这一份诚挚的情怀,不仅铭记于大楼之上,更铭记在每个复旦人心里。如果你来复旦,我们会带你看看这两幢楼,再为你讲述这一段跨越时空、令人动容的爱情。------------------------------------------复旦大学EMBA2015年秋季班热招中复旦大学EMBA海西班电话:3邮箱:复旦EMBA海西办公室(fdhxemba)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每个走过戈壁的人,都有这样一份情怀,大家是戈友,也是战友。春风送暖,喜迎“六一”。在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校友企业中福盛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管院师生春风送暖,喜迎“六一”。在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校友企业中福盛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管院师生坚持之路——为石击林新书《以梦为马 路在脚下》推荐序谈义良(复旦大学EMBA户外运动协会会长)石击林在书中说“戈11挑战赛大战序幕即将拉开,复旦戈11的全体ABC小伙伴们要前往江南水乡进行最后一次自由而任性的大集训。当下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让人际交流变得迅捷即时,通过文字、表情、语音、视频,人与人的沟通越来越畅通无阻。然而,编者按在日的两岸菁英论坛上,网络家庭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宏志、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马编者按女朋友们聚到一起,聊天的话题永远逃不开衣服、包包、鞋子。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时尚始终充满蛊惑人心的力量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肖述复旦大学EMBA2015 秋1班、浩泽净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2003年,肖述带领20多名工程师投入到环我们原本互不相识,却一起来到复旦求学;我们曾经有过迥异的人生,如今却有了共同的目标。当为时两天的校外拓展落下徐晓亮复旦大学EMBA 2015秋2班,复星集团执行董事、复星地产控股董事长1998年,25岁的徐晓亮加入复编者按日,中国企业家(上海)高峰论坛暨2015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编者按日,中国企业家(上海)峰会论坛暨2015年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编者按近日,在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第一财经联合主办、沃尔沃汽车参与品牌支持的中国企业家(上海)峰会论坛上,复由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第一财经联袂推出的“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已于20编者按日,中国企业家(上海)高峰论坛暨2015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12月19日,2015中国企业家(上海)高峰论坛暨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编者按日,中国企业家(上海)高峰论坛暨2015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引言奔日子的企业家感受到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传统业务难以为继,而转型却如此艰难,互联网的列车极速驶来,而蹒编者按日,中国企业家(上海)峰会论坛暨2015年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引言奔日子的企业家感受到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传统业务难以为继,而转型却如此艰难,互联网的列车极速驶来,而蹒编者按日,中国企业家(上海)峰会论坛暨2015年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编者按 日,中国企业家(上海)高峰论坛暨2015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年会在上海国际会随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落幕,又一聚焦创新共享主题的高端论坛引起商界关注——12月19日,中国企业家(上2015中国企业家(上海)高峰论坛暨复旦EMBA同学会年会倒计时四天!在汇聚商界、学界、媒体界精英人士的舞台年会·主题演讲嘉宾史正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同华投资(集团)董事长“我现在才知道,在学校里引言奔日子的企业家感受到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传统业务难以为继,而转型却如此艰难,互联网的列车极速驶来,而蹒年会·主题演讲嘉宾刘永行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一切上层建筑,金融、服务业等等,基础都是实业。不管是在互联网时代2015秋季班的新生们刚刚入学,他们的“复二代”就忍不住要来送上祝福了。在这些稚气未脱又真挚无比的话语里,我陈磊校友是1985年管理学院恢复建院以来的首批本科校友。1992年,她从复旦研究生毕业,随后留学于美国密歇根fdhxemba致力培养服务于中国经济的高层管理精英,为学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工商管理知识和人文教育,传授全球领先的管理理念,搭建高端的商业平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热门文章最新文章fdhxemba致力培养服务于中国经济的高层管理精英,为学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工商管理知识和人文教育,传授全球领先的管理理念,搭建高端的商业平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复旦管理学院
李达三的复旦情缘:连续九次 捐赠 最大一笔1.1亿元
&文/韩晓蓉
日,李达三楼重建落成典礼
  自1945年从复旦会计系毕业到2015年,整整70年,岁月的年轮丈量着感情的厚度。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一位校友和他的母校七十年情深义长、情比金坚,多年来守护着、支持着心中的至爱,这份深情足以感天动地。
  李达三老校友一贯心怀回报社会、助力教育事业的理念,一直关心、支持母校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九次向复旦大学捐赠,5月26日,李达三再一次向复旦大学捐赠1.1亿元设立&李达三叶耀珍管理教育基金会&。这是复旦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捐款,而且一次性到账。
&&&伉俪楼&
  成为复旦校园别样景致
  这位校友,名叫李达三。1945年从复旦大学会计系毕业,此后艰苦创业,通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王国,目前担任声宝&乐声(香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为表彰李达三先生的卓越贡献,香港港督授予其&太平绅士&称号;复旦大学于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李达三楼授予李达三先生名誉博士学位,此前,香港中文大学也授予其&荣誉博士学位&;香港大学授予其&名誉大学院士&称号;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其&白玉兰&奖;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其&爱乡楷模&荣誉称号;宁波市授予其&荣誉市民&称号;中国科学院紫金天文台将3812号小行星命名为&李达三星&。
  在复旦大学,有一对著名的&伉俪楼&,位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内的&李达三楼&和位于复旦本部校园内的 &叶耀珍楼&,两幢楼屹立于邯郸路的两边,隔街而望,成为复旦校园的别样景致。
  李达三和叶耀珍是一对贤伉俪,李达三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会计系,夫人叶耀珍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按历史渊源,复旦大学、震旦大学都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创办,事业有成的李达三报效母校,捐资建立了李达三楼,叶耀珍追随丈夫,也以个人名义捐款建造复旦大学学生文化活动中心,被命名为&叶耀珍楼&。复旦大学校园内先后树起了一对夫妻楼,传为佳话。
  李达三先生目前是复旦大学校董、名誉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第一届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单以财富的数额而言,如今已九十多高龄的李达三先生并不是香港的顶级富豪,但是他希望通过教育让国家变强的决心和行动却感人至深。&他一直用自己在战火纷飞年代求学不易的经历告诉我们,国家弱受人欺负,国家强才能获得发展和尊重。而要想国家强盛,教育最重要,所以他大力捐赠和支持教育。&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顾问、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立鹏教授与李达三先生交情甚笃,李达三先生关心教育不求回报的情怀让他深为钦佩。
  最爱复旦好时光 兵荒马乱时代校园仍是净土
  李达三原名贤铨,祖籍宁波市鄞县东钱湖镇莫枝堰沙家垫村,1921年出生于上海,从上海澄衷中学毕业以后,进入重庆复旦大学会计系学习。李达三自己是这样描述的:&1943年抗日战争最惨烈的时候,由上海朝着西北方向,我先后经过崎岖山路、穿越荒山、搭乘火车及木轮推车等各段不同的交通工具,花费了45天时间,才到达大后方重庆。&
  由于沦陷区学生均是统一分配学习,李达三幸运地被分派到位于重庆北碚夏坝的复旦大学继续就读会计系,直至1945年毕业。当时复旦大学各个学院都是互通的,商学院给法学院经济系等同学开设会计课程,而会计系的课也有法学系的老师来上的。&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一些老师:法学院院长张志让,赫赫有名的宪政专家;教财政学的卫挺生,是老哈佛毕业生,也是国际知名的财政学家;另外一名教商法的陈顾远是立法委员,名震一时的商法权威,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教国文的有伍蠡甫、陈子展等知名教授,教英文的有林同济、孙大雨两位莎士比亚专家和大诗人梁宗岱等,剧作家曹禺也曾在复旦教外语,他上课时连窗外都站满了人&&&回忆起那时的恩师,李达三如数家珍。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在这样星光璀璨、大师云集的学府里问学求知,对李达三他们这样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来说,正是命运最大的恩赐。
  虽然战势动荡,但复旦仍然坚持严格、活泼的治学传统。在课余时间里,学生的社团活动同样丰富多彩。1942年,李达三的同学吴强发起建立了一个&中复会计学会&,简称&SOA&,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Society of Accountant&,其实真正的意思是&Specialists of Accounting&,也就是会计专家。那时他们满怀豪情,希望将会计系成绩优秀的同学全部联系起来,将来在中国会计学界建立&复旦学派&。他们提出了两个口号,一个是&自信、互信、共信&,还有一个是&Heat、Light and Power&,意思是&发热、发光、有力量&。这个团体秩序严格,在管理上实施一票否决制,十分鼓励、吸纳新鲜力量,年轻的李达三就以优异的成绩和卓越的能力被协会引进并很快成为核心力量。在李达三的大力支持下,&中复会计学会&不仅打破了班级概念,加大了不同年级、班级之间的联系,还吸纳了更多见识卓著、专业精深的青年学子,协会很快发展壮大起来。
  即使在动荡中坚持学习,也会有轻松自在的校园时光。1943年的下半年,复旦修建了相伯图书馆。但李达三和同学们却很少去,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去处。重庆人喜欢喝茶,所以茶馆到处都是,光在复旦附近就有七八家茶馆。他们常常去茶馆喝茶、看书,费用很低。&那时的茶馆有个好处,你一盅茶没有喝完可以放在原处,请老板代为保留,上完课后再来喝。当要考试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在茶馆里面复习功课,开讲座。&这一段茶馆读书的日子一直作为李达三对校园生活的珍贵回忆而保留至今。
商海沉浮不忘心系教育
  1949年解放后,大量的宁波人从中国内陆各地涌到中国香港谋生。李达三也是其中之一。他辞别祖国大陆,只身南下香港。抵港后,由于携带的资金不多,他先开了一家乐声(RoxY)贸易公司,经营电器材料批发,伺机发展。白手起家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的困难主要来自于语言,香港流行讲广东话,但是广东话宁波话没有什么交集啊,要听懂非常困难,我们只好努力地学。当时做小生意,生存非常困难。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艰难岁月中李达三从未放弃、绝望过。 1955年,李达三在九龙区旺角开设门市部经销家用电器,凭着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勤勉笃实、与人为善的经营之道,生意蒸蒸日上,在业内声誉鹊起,两年后取得夏普(SHARP,港译&声宝&)电器产品香港地区总代理权。此后,他又相继成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声宝牌电器总代理。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达三在海外开辟第二战场,向酒店业进军。不到10年时间, CARLTON(卡尔顿)酒店集团在世界各地新建、收购了7家高水平的酒店,李达三也一跃成为闻名遐迩的酒店业巨子。为表彰李达三的重大成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日在南京举行命名典礼,命名3812号小行星为&李达三星&。这是与国际名人牛顿、爱因斯坦、华盛顿、林肯、邵逸夫等共同享有的崇高荣誉。
李达三在事业上能够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成功秘诀是什么呢?对此,他谦虚地摆摆手:&我不敢说自己&成功秘诀&,只能说一些经验吧!&他始终坚持的三条原则:一是待人以诚,无论是对客户,对同业,都要真心忠诚,以诚立言;二是勤劳,包括勤劳努力,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新的管理方法;三是合理节约,将盈利大部分用于再投资。李达三一生孜孜以求 &诚信&二字,&我为人处世一直都很小心谨慎。对自己的计划讲求稳健,对他人也不会提出过高的要求,尽量顾及他们的能力和感受。&商海沉浮70余载,李达三的经历中有幸福、同样也有辛酸。但他豁达的态度、谨慎的行为、开阔的远见卓识令他保持着良好的心态稳健前行。
愿意为国家
培养一代代新生力量
李达三先生事业有成之后,不忘回馈社会,回报祖国。关于李达三的爱国之心,他的老同学吴强不无感慨地说:&我们同学阔别30年,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国家终于扬眉吐气了!&&他还常说:&一个国家要富强,人才很重要,而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根本,教育是千秋万代的大业,振教兴邦,匹夫有责。&1967年,李达三牵头宁波同乡会在香港办了两所学校:宁波公学、宁波二中。随后,李达三又捐款300万元重建上海母校澄衷中学教学楼,及捐建故乡宁波东钱湖镇中心中学&李达三教学楼&。他近年来在浙江、上海、江苏,为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捐款据统计已达5000多万人民币。为了表彰李达三先生对复旦大学教育事业的真诚奉献,1996年5月,上海市政府为李达三颁发了白玉兰奖。
其实,对教育的支持只是李达三回馈社会的一个方面。当问及为何选择教育作为自己回馈社会的首选时,李达三微笑着说:&人们不是常说人生就像白驹过隙般短暂吗?可我这匹老马已经跑了很久了,也许剩下的时间也不会很多。我从商的征程一直比较幸运,赚了一些钱,取之社会应当用之社会啊!&李达三目光炯炯:&我为什么特别重视教育事业呢?我总在想,若是我去建一个养老院,里面的老人会得到很好的照顾,但他们身体不好,行动也不方便了。我看了之后不免感到生命的有限和脆弱。但捐赠教育就不同,比如我办学校,我能看到学生上小学,读中学,升大学,看到他们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我心里非常欣慰。为国家培养一代代新生力量,自己也会觉得很有意义。人才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实在太重要了。&
百年校庆推掉宴席
和老同学吃十元盒饭
日,是复旦百年校庆庆典大会举行的日子。百年复旦,正等着她的孩子们回来看看。
中午十二点,复旦管理学院的李达三楼609室里,李达三先生身着一件简单的浅蓝色衬衫和一条米白色便裤,安静地坐在房间最中央的位子上。这时,他正和他40年代会计系的老同学们,团聚在这幢大楼最好的房间里。之前,老先生推掉了学校安排的贵宾宴席,选择和自己曾经的同窗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十元钱的盒饭。
李达三先生不止一次向他人讲述自己与复旦在战火纷飞中结下的缘分,尤其是花费了45天时间才到达大后方的重庆,沦陷区学生统一分配学位让他幸运地被分派到重庆北碚夏坝的复旦大学继续就读会计系的这段经历。&这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段经历,是母校和母校的老师培养了我。&每每回忆起重庆复旦,李达三都颇为感怀。虽然几十年来李达三奋力拼搏、开拓事业,在电器业和酒店业均占据了崇高的商业地位。而他对于母校的情谊,依然厚重而绵长。
1990年,李达三连同其他校友慨捐巨款,使第一届复旦大学校友世界联谊会于当年的12月24-25日在香港顺利举行。世联会空前的盛况下,是李达三等诸多校友的倾力支持。同样也是由于对于40年代复旦会计系的那种饮水思源的情感,激励着李达三回馈社会、反哺母校。
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时,复旦的会计系划归上海财政学院。此后整整四十年,复旦没有会计系。四十年后的1992年11月,第二届世联会在复旦举行。
他在全国多所学校均有捐资建楼和设立奖学金的行动,李达三先生常说:&一个国家要富强,人才很重要,而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根本,教育是千秋万代的大业,振教兴邦,匹夫有责。&因此,他选择了捐助教育、科技事业,以一片赤子之情,奉献着复旦,奉献着公益。
对于母校的情感,从李达三先生的六段语录中可以管窥一窥。
(一)&我最想说的是,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功,母校的良好教育是基础,出力,出钱,出点子,协助母校的发展,是我应尽的义务。&
(二)&我时常想起母校给我的诸多好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我要报答母校的教育之恩,后来,我终于找到了报答的机会和方式。&
(三)&能为祖国的教育出点力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四)&教育对于每个人、对于全民族、对于一个国家都有直接的重大的关系。&科教兴国&这个观点我非常赞成,有了好的教育才会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人才,国家才会发展、才会富强,可以说教育是根本,是千秋万代的大业。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要出一份力!&
(五)&在国外,高校基金会对于各个大学是非常重要的,就他们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这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方向,各西方名牌大学都有校友基金会。所以我非常支持在大学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为教育事业、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机会。也希望将来如果有毕业生事业成功了、有了好的发展,也能支持、回馈基金会。这样整个社会会更加重视教育,形成非常好的高校发展趋势。&
(六)&我很坚持三条原则:忠诚地对待同事、客户、同业和合作伙伴;勤劳努力,特别是对于创新的工作,要更加勤奋;对于资金要合理节约,注重再投资。我一直非常支持赞成年轻人创业,但是在&忠诚&、&勤奋&、&节俭&的同时,他们要记住一定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守旧,创业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啊,他们一定要努力加坚持。&
为教师住宿条件不好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师资,李达三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复旦管院顾问、原复旦管院常务副院长吴立鹏教授印象深刻的是,复旦会计系成立后,李达三先生非常认真地对会计系的师资培训进行了支持,他出了一笔经费,派出了一批教师到美国、中国香港进修,资助力度很大,涵盖了教师的学费、生活费,甚至房租、零花钱都考虑到了。他百忙中还抽空实地去考察,结果发现香港某一所大学没有按照他的意愿给教师提供舒适的住处,让教师单独住的地方也变成了多人合租,一向轻易不动怒的李达三先生为此发了脾气,立刻找到了有关负责人,马上改善教师们的住宿条件。
复旦的老师们非常感动,因为李达三先生对教师的细致关心。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也二十多年如一日向李达三先生汇报学院的动态,&你们始终把我当成自己人,所以我愿意为复旦管院多做贡献。&李达三先生不止一次向复旦管院院长陆雄文教授表达了这一观点。
学生们也很喜欢这个平易近人的老先生,李达三楼这幢楼也成了学生求学时的标志,有学生拉着李达三先生求合影,并告诉李达三先生,&我是从您捐助建的楼里面读书读出来的。&每当碰到这样的情况,李达三先生就笑得合不拢嘴,在年轻人的身上,他感受到了活力,更感受到了感恩和责任。
汇率差价亲自补上
李达三楼的改建工作,李达三先生捐助了800万元,楼已经落成了,有一次复旦大学财务处处长给当时的复旦管院常务副院长吴立鹏教授打电话:&李先生汇来好几万块钱是什么钱?&吴立鹏教授也觉得奇怪,后来经过打听得知,李达三先生向复旦财务处汇的4万多元钱,是800万元捐助的汇率差价。李达三先生自己亲自过目了每一笔账目,发现了汇率计算有问题,他的捐赠是通过港币汇到复旦的,复旦再把港币兑换成人民币,中间是有差价的,差价约4万多元,吴立鹏教授后来当面问李达三先生,李达三先生的回答让他肃然起敬:&捐管捐,账管账,捐是我捐给你的,但是账要让你实际真正收到800万元,不能因为汇款而把款项变少了。&这件感人的事件,在吴立鹏教授心中深深扎下了根,李达三先生的形象变得更高大起来。而正是这样的讲诚信,让李达三先生无论是在经商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深得人心,也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旦大学在地铁几号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