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句凌晨四点在路上的对前任没感觉的一句话

我终于明白了凌晨在路上走的感觉了,_吕四中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62贴子:
我终于明白了凌晨在路上走的感觉了,收藏
凌晨,没灯,走小路,还走错路,走到走不通,还退回去。吓死我了。
三叔正版授权网游公测!
抢劫,不许动!劫色不劫财…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旅行就是一种寻找在路上的感觉,收获成长,自信面对当下 | 经典语录 | 阅读时间
当前位置: >
> 旅行就是一种寻找在路上的感觉,收获成长,自信面对当下
旅行就是一种寻找在路上的感觉,收获成长,自信面对当下
&&日期 : &&来源 : 阅读时间
当一个女人变得安静,那就意味着她在逼着自己放下。生活教会了我们很多大道理,随着自己的成长,只要努力把想做的每件事尽量做的完满,不管开心抑或悲伤,相信经历的一切可能,都能练就你强大的内心,将痛苦和悲伤消化掉,你,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那些但凡死缠烂打的人,大都不是真的深爱你。多少浅浅淡淡的转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人和人刚相识的时候总是习惯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对方,相处时间久了各种缺点就渐渐暴露出来,对方把你看的透透的却依然不嫌弃你,那就是朋友了。你的脾气会赶走很多人,也会为你留下最真的人,好好珍惜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不要让他们渐渐从你的生活中消失,无论爱情还是友情,不去经营,都会形同陌路。旅行就是一种寻找在路上的感觉,收获成长,自信面对当下。---杨紫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曾计较付出的回报,到最后才懂得,一切得到终将失去的,只能空留一抹浮名。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杨绛有时候想想,人生真是太艰难了。小时候觉得只要有一根棒棒糖就满足了,长大一点觉得考试考到满分天就亮了,再大些觉得能跟喜欢的姑娘一起吹吹风就是整个世界了。再后来,就变的很难高兴起来了,愿望越来越大,日子也越来越难过。回头想想,已经买得起很多棒棒糖了,但棒棒糖再也不是我们高兴的理由了。所谓爱,就是陪伴,没太多别的。人们在提取羊毛时,绵羊总是那么温驯;而人们在提取蜂蜜时,却时刻要提防蜜蜂身上的刺。但人们赞扬的是蜜蜂,而非绵羊,甚至把世间那些懦弱的人戏称为绵羊。失去尊严的给予,哪怕给予的再多,也难以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美。你正经历的,一定不会是毫无意义。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路遥 《平凡的世界》你从最初的年少轻狂,到如今内敛静默;从独自生活的凌乱,到如今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从最初的恋恋不舍,到如今的彻底遗忘;从爱得奋不顾身,爱到如今小心翼翼。时间是一剂药,在疗程里,我们都会慢慢变成另一个人。只愿痊愈后,我们没有变成最初自 己鄙视的那个模样。当你真正需要某件东西的时候,你自然买得起,并且不会觉得贵。你永远不知道在别人嘴中的你会有多少版本,也不会知道别人为了维护自己而说过什么去诋毁你,更无法阻止那些不切实际的闲话。而你能做的就是置之不理,更没必要去解释澄清,懂你的人永远相信你。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如果你没瞎,就别从别人嘴里认识我。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原来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甜言蜜语,多数说给不相干的人听。---亦舒美国著名插画家塔莎奶奶最欣赏萧伯纳的一句话:“只有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怕的事。”为了让“年轻”永驻,她不惜花费30年的光阴,在荒野上建成一座鲜花盛开的美丽农庄。相信吧,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园;一个精神灿烂的群体,可以活成一种传奇。所谓暖男的定义,他只温暖你一个人,对别人冷若冰霜,这才是暖男,暖一堆人的那叫中央空调。生活中不要拿自己的框架去要求别人,甚至是希望改变别人,不要奢望那些阳春白雪的愿望,大家都能理解这世界最稀缺的物质是宽容,多少的苦恼都来自自我的执着,那些可遇不可求的希望和盼望,还是少放在念头心头眉头,这世间的路,能宽容,才能活。许多人把没礼貌当成别人玩不起,最后还说自己是真性情。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继续阅读下方的推荐内容
阅读时间通过文摘、翻译和原创的方式分享有益于提升个人生活品质的精品内容
鄂ICP备号&&&鄂公网安备43号韩寒的文字经常给人一种“在路上隔着车窗看人生”的感觉,
韩寒的世界
——读《19880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长篇《1988》,或许会增加一点我们对80后文学的理解。
这部小说的情节很简单。第一人称叙事者“我”,开着一辆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到几千里外的异地,去接一位朋友出狱。这辆车,就是那位朋友在报废的基础上给改造的。“我”夜宿小镇,邂逅了一位妓女。接受了服务后得知,她已经怀了不知是哪位客人的孩子,并且想生下来,培养成一个理想的后代。因为被警察抓了嫖娼,“我”跟这个妓女产生了复杂的感情纠葛,于是就一路带着她去找某个男人。“我”在路上不断回忆往事,于是就插叙进来其他少年往事和感情线索。终于到达了异地,“我”去监狱接出来的,其实是朋友的骨灰。而妓女也没有找到她的“孙老板”,接着二人在医院里走散。故事的结尾,妓女生下孩子后托人送给了“我”,“我”就“带着一个属于全世界的孩子上路了。”
如果把这个故事当成“赛车手韩寒”的夫子自道,显然是天真和外行的。书中的回忆有眼保健操里包含“为革命保护视力”的开头语的情节,有被同学批判为“反革命”的情节,此类“闪回”显然不是80后而是60后以前的人生记忆。但80后凭什么就不能借用甚至虚构60后的人生记忆呢?所以,我们不必追究作家韩寒的“创作程序”,值得研究的是叙事者韩寒与赛车手韩寒的灵魂交错。我曾经说过,韩寒的小说具有一种“速度感”。这种速度感不是简单的节奏快捷或者思维跳跃之类,而是韩寒的文字经常给人一种“在路上隔着车窗看人生”的感觉,这个感觉跟80后60后无关,这个感觉只属于一个曾经喜欢长跑、后来喜欢狂飙的狂狷之士。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天才或——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缺陷,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洞见或偏激,不论我们觉得他天马行空或鼠肚鸡肠,他都是独一无二、只可模仿不可复制的。
正因为不是在正常的速度中看世界,所以叙事者一方面“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而另一方面他所呈现给读者的世界是动荡的,是可疑的,是不可久居的,是不断向后掠过的,是没爹没妈的,是活得快死得也快的,是刚刚寻找到就发现已经成了骨灰的。80后文坛上,集中全力为读者奉献出这样一个世界的,只有一个“叙事者韩寒”,不论这个韩寒在生活中是谁,哪怕他是一个韩国人,都值得他的那些粉丝向他致敬。因为他所奉献的,是一个“韩寒的世界”。
日 (本文发表于《长篇小说选刊》2012年第2期) 本期博客思考题: 1.一个写作团队使用一个笔名,可以不可以?
2.为什么笔墨官司不宜用打官司的方式解决? 3.去掉了神圣光环的韩寒,还有没有文学和文化价值?
当我动手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方韩大战”仍万马战犹酣。双方都没有听从我的和解劝告,方舟子坚持质疑韩寒有代笔,而韩寒则向上海法院递交了诉讼。我之所以劝和,从私心角度讲,是作为一名文学研究者,希望文学的事情由文学本身来解决,不希望看到缺陷,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洞见或偏激,不论我们觉得他天马行空或鼠肚鸡肠,他都是独一无二、只可模仿不可复制的。
正因为不是在正常的速度中看世界,所以叙事者一方面“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而另一方面他所呈现给读者的世界是动荡的,是可疑的,是不可久居的,是不断向后掠过的,是没爹没妈的,是活得快死得也快的,是刚刚寻找到就发现已经成了骨灰的。80后文坛上,集中全力为读者奉献出这样一个世界的,只有一个“叙事者韩寒”,不论这个韩寒在生活中是谁,哪怕他是一个韩国人,都值得他的那些粉丝向他致敬。因为他所奉献的,是一个“韩寒的世界”。
日 (本文发表于《长篇小说选刊》2012年第2期) 本期博客思考题: 1.一个写作团队使用一个笔名,可以不可以?
2.为什么笔墨官司不宜用打官司的方式解决? 3.去掉了神圣光环的韩寒,还有没有文学和文化价值?80后文坛实力的被削弱;而从公心的角度讲,则希望同时保护创作自由和批评自由,不愿意看到哪方因遭强力压制而噤声。方舟子的质疑固然犀利,韩寒的反击固然猛烈,但由于双方皆非文学研究者,所以他们都不知晓文学理论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叙事者。一旦我们从“叙事者”的视角看待作品,许多争论就是完全多余的了。
缺陷,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洞见或偏激,不论我们觉得他天马行空或鼠肚鸡肠,他都是独一无二、只可模仿不可复制的。
正因为不是在正常的速度中看世界,所以叙事者一方面“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而另一方面他所呈现给读者的世界是动荡的,是可疑的,是不可久居的,是不断向后掠过的,是没爹没妈的,是活得快死得也快的,是刚刚寻找到就发现已经成了骨灰的。80后文坛上,集中全力为读者奉献出这样一个世界的,只有一个“叙事者韩寒”,不论这个韩寒在生活中是谁,哪怕他是一个韩国人,都值得他的那些粉丝向他致敬。因为他所奉献的,是一个“韩寒的世界”。
日 (本文发表于《长篇小说选刊》2012年第2期) 本期博客思考题: 1.一个写作团队使用一个笔名,可以不可以?
2.为什么笔墨官司不宜用打官司的方式解决? 3.去掉了神圣光环的韩寒,还有没有文学和文化价值?
一般读者都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写的。但那个现实生活中的“作者”,跟读者通过作品想象出来的“作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仅在极少数情况下,二者基本重合。写《阿Q正传》的“巴人”,决不等于在教育部当官的那个“周树人”;给我们讲述“孔乙己”悲惨遭遇的那个鲁镇酒店的小伙计,更不是少年鲁迅。因此文学理论家们发明了一个“叙事者”概念。这个叙事者,是作者通过作品所塑造出来的一个虚拟自我。例如我们读古代白话小说,觉得那个叙事者好像是在茶馆酒肆的一个说书人,隔三差五就唤咱们一声“看官”,而真正的作者可能是身居高位的大臣。30年代的人,读郁达夫的小说,感觉叙事者穷困潦倒,而生活中的郁达夫,娇妻美宅,过着“富春江上神仙侣”的日子。事已至此,我不想用叙事者这个概念去介入方韩的官司,只想从这个视角看看韩寒
问渠那得清如许 韩寒的世界 ——读《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当我动手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方韩大战”仍万马战犹酣。双方都没有听从我的和解劝告,方舟子坚持质疑韩寒有代笔,而韩寒则向上海法院递交了诉讼。我之所以劝和,从私心角度讲,是作为一名文学研究者,希望文学的事情由文学本身来解决,不希望看到80后文坛实力的被削弱;而从公心的角度讲,则希望同时保护创作自由和批评自由,不愿意看到哪方因遭强力压制而噤声。方舟子的质疑固然犀利,韩寒的反击固然猛烈,但由于双方皆非文学研究者,所以他们都不知晓文学理论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叙事者。一旦我们从“叙事者”的视角看待作品,许多争论就是完全多余的了。
一般读者都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写的。但那个现实生活中的“作者”,跟读者通过作品想象出来的“作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仅在极少数情况下,二者基本重合。写《阿Q正传》的“巴人”,决不等于在教育部当官的那个“周树人”;给我们讲述“孔乙己”悲惨遭遇的那个鲁镇酒店的小伙计,更不是少年鲁迅。因此文学理论家们发明了一个“叙事者”概念。这个叙事者,是作者通过作品所塑造出来的一个虚拟自我。例如我们读古代白话小说,觉得那个叙事者好像是在茶馆酒肆的一个说书人,隔三差五就唤咱们一声“看官”,而真正的作者可能是身居高位的大臣。30年代的人,读郁达夫的小说,感觉叙事者穷困潦倒,而生活中的郁达夫,娇妻美宅,过着“富春江上神仙侣”的日子。事已至此,我不想用叙事者这个概念去介入方韩的官司,只想从这个视角看看韩寒2012010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长篇《1988 问渠那得清如许
韩寒的世界 ——读《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孔庆东
当我动手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方韩大战”仍万马战犹酣。双方都没有听从我的和解劝告,方舟子坚持质疑韩寒有代笔,而韩寒则向上海法院递交了诉讼。我之所以劝和,从私心角度讲,是作为一名文学研究者,希望文学的事情由文学本身来解决,不希望看到80后文坛实力的被削弱;而从公心的角度讲,则希望同时保护创作自由和批评自由,不愿意看到哪方因遭强力压制而噤声。方舟子的质疑固然犀利,韩寒的反击固然猛烈,但由于双方皆非文学研究者,所以他们都不知晓文学理论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叙事者。一旦我们从“叙事者”的视角看待作品,许多争论就是完全多余的了。
一般读者都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写的。但那个现实生活中的“作者”,跟读者通过作品想象出来的“作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仅在极少数情况下,二者基本重合。写《阿Q正传》的“巴人”,决不等于在教育部当官的那个“周树人”;给我们讲述“孔乙己”悲惨遭遇的那个鲁镇酒店的小伙计,更不是少年鲁迅。因此文学理论家们发明了一个“叙事者”概念。这个叙事者,是作者通过作品所塑造出来的一个虚拟自我。例如我们读古代白话小说,觉得那个叙事者好像是在茶馆酒肆的一个说书人,隔三差五就唤咱们一声“看官”,而真正的作者可能是身居高位的大臣。30年代的人,读郁达夫的小说,感觉叙事者穷困潦倒,而生活中的郁达夫,娇妻美宅,过着“富春江上神仙侣”的日子。事已至此,我不想用叙事者这个概念去介入方韩的官司,只想从这个视角看看韩寒201》,或许会增加一点我们对80后文学的理解。
0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长篇《1988》,或许会增加一点我们对80后文学的理解。
这部小说的情节很简单。第一人称叙事者“我”,开着一辆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到几千里外的异地,去接一位朋友出狱。这辆车,就是那位朋友在报废的基础上给改造的。“我”夜宿小镇,邂逅了一位妓女。接受了服务后得知,她已经怀了不知是哪位客人的孩子,并且想生下来,培养成一个理想的后代。因为被警察抓了嫖娼,“我”跟这个妓女产生了复杂的感情纠葛,于是就一路带着她去找某个男人。“我”在路上不断回忆往事,于是就插叙进来其他少年往事和感情线索。终于到达了异地,“我”去监狱接出来的,其实是朋友的骨灰。而妓女也没有找到她的“孙老板”,接着二人在医院里走散。故事的结尾,妓女生下孩子后托人送给了“我”,“我”就“带着一个属于全世界的孩子上路了。”
如果把这个故事当成“赛车手韩寒”的夫子自道,显然是天真和外行的。书中的回忆有眼保健操里包含“为革命保护视力”的开头语的情节,有被同学批判为“反革命”的情节,此类“闪回”显然不是80后而是60后以前的人生记忆。但80后凭什么就不能借用甚至虚构60后的人生记忆呢?所以,我们不必追究作家韩寒的“创作程序”,值得研究的是叙事者韩寒与赛车手韩寒的灵魂交错。我曾经说过,韩寒的小说具有一种“速度感”。这种速度感不是简单的节奏快捷或者思维跳跃之类,而是韩寒的文字经常给人一种“在路上隔着车窗看人生”的感觉,这个感觉跟80后60后无关,这个感觉只属于一个曾经喜欢长跑、后来喜欢狂飙的狂狷之士。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天才或
这部小说的情节很简单。第一人称叙事者“我”,开着一辆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到几千里外的异地,去接一位朋友出狱。这辆车,就是那位朋友在报废的基础上给改造的。“我”夜宿小镇,邂逅了一位妓女。接受了服务后得知,她已经怀了不知是哪位客人的孩子,并且想生下来,培养成一个理想的后代。因为被警察抓了嫖娼,“我”跟这个妓女产生了复杂的感情纠葛,于是就一路带着她去找某个男人。“我”在路上不断回忆往事,于是就插叙进来其他少年往事和感情线索。终于到达了异地,“我”去监狱接出来的,其实是朋友的骨灰。而妓女也没有找到她的“孙老板”,接着二人在医院里走散。故事的结尾,妓女生下孩子后托人送给了“我”,“我”就“带着一个属于全世界的孩子上路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 韩寒的世界 ——读《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孔庆东
当我动手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方韩大战”仍万马战犹酣。双方都没有听从我的和解劝告,方舟子坚持质疑韩寒有代笔,而韩寒则向上海法院递交了诉讼。我之所以劝和,从私心角度讲,是作为一名文学研究者,希望文学的事情由文学本身来解决,不希望看到80后文坛实力的被削弱;而从公心的角度讲,则希望同时保护创作自由和批评自由,不愿意看到哪方因遭强力压制而噤声。方舟子的质疑固然犀利,韩寒的反击固然猛烈,但由于双方皆非文学研究者,所以他们都不知晓文学理论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叙事者。一旦我们从“叙事者”的视角看待作品,许多争论就是完全多余的了。
一般读者都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写的。但那个现实生活中的“作者”,跟读者通过作品想象出来的“作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仅在极少数情况下,二者基本重合。写《阿Q正传》的“巴人”,决不等于在教育部当官的那个“周树人”;给我们讲述“孔乙己”悲惨遭遇的那个鲁镇酒店的小伙计,更不是少年鲁迅。因此文学理论家们发明了一个“叙事者”概念。这个叙事者,是作者通过作品所塑造出来的一个虚拟自我。例如我们读古代白话小说,觉得那个叙事者好像是在茶馆酒肆的一个说书人,隔三差五就唤咱们一声“看官”,而真正的作者可能是身居高位的大臣。30年代的人,读郁达夫的小说,感觉叙事者穷困潦倒,而生活中的郁达夫,娇妻美宅,过着“富春江上神仙侣”的日子。事已至此,我不想用叙事者这个概念去介入方韩的官司,只想从这个视角看看韩寒201
如果把这个故事当成“赛车手韩寒”的夫子自道,显然是天真和外行的。书中的回忆有眼保健操里包含“为革命保护视力”的开头语的情节,有被同学批判为“反革命”的情节,此类“闪回”显然不是80缺陷,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洞见或偏激,不论我们觉得他天马行空或鼠肚鸡肠,他都是独一无二、只可模仿不可复制的。
正因为不是在正常的速度中看世界,所以叙事者一方面“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而另一方面他所呈现给读者的世界是动荡的,是可疑的,是不可久居的,是不断向后掠过的,是没爹没妈的,是活得快死得也快的,是刚刚寻找到就发现已经成了骨灰的。80后文坛上,集中全力为读者奉献出这样一个世界的,只有一个“叙事者韩寒”,不论这个韩寒在生活中是谁,哪怕他是一个韩国人,都值得他的那些粉丝向他致敬。因为他所奉献的,是一个“韩寒的世界”。
日 (本文发表于《长篇小说选刊》2012年第2期) 本期博客思考题: 1.一个写作团队使用一个笔名,可以不可以?
2.为什么笔墨官司不宜用打官司的方式解决? 3.去掉了神圣光环的韩寒,还有没有文学和文化价值?后而是60后以前的人生记忆。但0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长篇《1988》,或许会增加一点我们对80后文学的理解。
这部小说的情节很简单。第一人称叙事者“我”,开着一辆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到几千里外的异地,去接一位朋友出狱。这辆车,就是那位朋友在报废的基础上给改造的。“我”夜宿小镇,邂逅了一位妓女。接受了服务后得知,她已经怀了不知是哪位客人的孩子,并且想生下来,培养成一个理想的后代。因为被警察抓了嫖娼,“我”跟这个妓女产生了复杂的感情纠葛,于是就一路带着她去找某个男人。“我”在路上不断回忆往事,于是就插叙进来其他少年往事和感情线索。终于到达了异地,“我”去监狱接出来的,其实是朋友的骨灰。而妓女也没有找到她的“孙老板”,接着二人在医院里走散。故事的结尾,妓女生下孩子后托人送给了“我”,“我”就“带着一个属于全世界的孩子上路了。”
如果把这个故事当成“赛车手韩寒”的夫子自道,显然是天真和外行的。书中的回忆有眼保健操里包含“为革命保护视力”的开头语的情节,有被同学批判为“反革命”的情节,此类“闪回”显然不是80后而是60后以前的人生记忆。但80后凭什么就不能借用甚至虚构60后的人生记忆呢?所以,我们不必追究作家韩寒的“创作程序”,值得研究的是叙事者韩寒与赛车手韩寒的灵魂交错。我曾经说过,韩寒的小说具有一种“速度感”。这种速度感不是简单的节奏快捷或者思维跳跃之类,而是韩寒的文字经常给人一种“在路上隔着车窗看人生”的感觉,这个感觉跟80后60后无关,这个感觉只属于一个曾经喜欢长跑、后来喜欢狂飙的狂狷之士。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天才或80后凭什么就不能借用甚至虚构60后的人生记忆呢?所以,我们不必追究作家韩寒的“创作程序”,值得研究的是叙事者韩寒与赛车手韩寒的灵魂交错。我曾经说过,韩寒的小说具有一种“速度感”。这种速度感不是简单的节奏快捷或者思维跳跃之类,而是韩寒的文字经常给人一种“在路上隔着车窗看人生”的感觉,这个感觉跟80后60后无关,这个感觉只属于一个曾经喜欢长跑、后来喜欢狂飙的狂狷之士。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天才或缺陷,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洞见或偏激,不论我们觉得他天马行空或鼠肚鸡肠,他都是独一无二、只可模仿不可复制的。
缺陷,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洞见或偏激,不论我们觉得他天马行空或鼠肚鸡肠,他都是独一无二、只可模仿不可复制的。
正因为不是在正常的速度中看世界,所以叙事者一方面“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而另一方面他所呈现给读者的世界是动荡的,是可疑的,是不可久居的,是不断向后掠过的,是没爹没妈的,是活得快死得也快的,是刚刚寻找到就发现已经成了骨灰的。80后文坛上,集中全力为读者奉献出这样一个世界的,只有一个“叙事者韩寒”,不论这个韩寒在生活中是谁,哪怕他是一个韩国人,都值得他的那些粉丝向他致敬。因为他所奉献的,是一个“韩寒的世界”。
日 (本文发表于《长篇小说选刊》2012年第2期) 本期博客思考题: 1.一个写作团队使用一个笔名,可以不可以?
2.为什么笔墨官司不宜用打官司的方式解决? 3.去掉了神圣光环的韩寒,还有没有文学和文化价值?
正因为不是在正常的速度中看世界,所以叙事者一方面“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而另一方面他所呈现给读者的世界是动荡的,是可疑的,是不可久居的,是不断向后掠过的,是没爹没妈的,是活得快死得也快的,是刚刚寻找到就发现已经成了骨灰的。80 问渠那得清如许
韩寒的世界 ——读《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孔庆东
当我动手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方韩大战”仍万马战犹酣。双方都没有听从我的和解劝告,方舟子坚持质疑韩寒有代笔,而韩寒则向上海法院递交了诉讼。我之所以劝和,从私心角度讲,是作为一名文学研究者,希望文学的事情由文学本身来解决,不希望看到80后文坛实力的被削弱;而从公心的角度讲,则希望同时保护创作自由和批评自由,不愿意看到哪方因遭强力压制而噤声。方舟子的质疑固然犀利,韩寒的反击固然猛烈,但由于双方皆非文学研究者,所以他们都不知晓文学理论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叙事者。一旦我们从“叙事者”的视角看待作品,许多争论就是完全多余的了。
一般读者都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写的。但那个现实生活中的“作者”,跟读者通过作品想象出来的“作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仅在极少数情况下,二者基本重合。写《阿Q正传》的“巴人”,决不等于在教育部当官的那个“周树人”;给我们讲述“孔乙己”悲惨遭遇的那个鲁镇酒店的小伙计,更不是少年鲁迅。因此文学理论家们发明了一个“叙事者”概念。这个叙事者,是作者通过作品所塑造出来的一个虚拟自我。例如我们读古代白话小说,觉得那个叙事者好像是在茶馆酒肆的一个说书人,隔三差五就唤咱们一声“看官”,而真正的作者可能是身居高位的大臣。30年代的人,读郁达夫的小说,感觉叙事者穷困潦倒,而生活中的郁达夫,娇妻美宅,过着“富春江上神仙侣”的日子。事已至此,我不想用叙事者这个概念去介入方韩的官司,只想从这个视角看看韩寒201后文坛上,集中全力为读者奉献出这样一个世界的,只有一个“叙事者韩寒”,不论这个韩寒在生活中是谁,哪怕他是一个韩国人,都值得他的那些粉丝向他致敬。因为他所奉献的,是一个“韩寒的世界”。
2012年2月0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长篇《1988》,或许会增加一点我们对80后文学的理解。
这部小说的情节很简单。第一人称叙事者“我”,开着一辆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到几千里外的异地,去接一位朋友出狱。这辆车,就是那位朋友在报废的基础上给改造的。“我”夜宿小镇,邂逅了一位妓女。接受了服务后得知,她已经怀了不知是哪位客人的孩子,并且想生下来,培养成一个理想的后代。因为被警察抓了嫖娼,“我”跟这个妓女产生了复杂的感情纠葛,于是就一路带着她去找某个男人。“我”在路上不断回忆往事,于是就插叙进来其他少年往事和感情线索。终于到达了异地,“我”去监狱接出来的,其实是朋友的骨灰。而妓女也没有找到她的“孙老板”,接着二人在医院里走散。故事的结尾,妓女生下孩子后托人送给了“我”,“我”就“带着一个属于全世界的孩子上路了。”
如果把这个故事当成“赛车手韩寒”的夫子自道,显然是天真和外行的。书中的回忆有眼保健操里包含“为革命保护视力”的开头语的情节,有被同学批判为“反革命”的情节,此类“闪回”显然不是80后而是60后以前的人生记忆。但80后凭什么就不能借用甚至虚构60后的人生记忆呢?所以,我们不必追究作家韩寒的“创作程序”,值得研究的是叙事者韩寒与赛车手韩寒的灵魂交错。我曾经说过,韩寒的小说具有一种“速度感”。这种速度感不是简单的节奏快捷或者思维跳跃之类,而是韩寒的文字经常给人一种“在路上隔着车窗看人生”的感觉,这个感觉跟80后60后无关,这个感觉只属于一个曾经喜欢长跑、后来喜欢狂飙的狂狷之士。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天才或10日 (本文发表于《长篇小说选刊》缺陷,不论我们觉得他有什么洞见或偏激,不论我们觉得他天马行空或鼠肚鸡肠,他都是独一无二、只可模仿不可复制的。
正因为不是在正常的速度中看世界,所以叙事者一方面“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而另一方面他所呈现给读者的世界是动荡的,是可疑的,是不可久居的,是不断向后掠过的,是没爹没妈的,是活得快死得也快的,是刚刚寻找到就发现已经成了骨灰的。80后文坛上,集中全力为读者奉献出这样一个世界的,只有一个“叙事者韩寒”,不论这个韩寒在生活中是谁,哪怕他是一个韩国人,都值得他的那些粉丝向他致敬。因为他所奉献的,是一个“韩寒的世界”。
日 (本文发表于《长篇小说选刊》2012年第2期) 本期博客思考题: 1.一个写作团队使用一个笔名,可以不可以?
2.为什么笔墨官司不宜用打官司的方式解决? 3.去掉了神圣光环的韩寒,还有没有文学和文化价值?2012年第2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凌晨四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