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九所镇房价又有oppo售后么

海南琼海市oppo专卖店_百度知道  这个九所镇十所村其实和我没一点关系。那天,因要送行邢福壮先生,却偶然听到一个名字:十所孟氏祠堂。十所村因驻军而得名,但一直以来我知之甚少,又因那里有一个可疑之人,姓唐的,因此十所村有什么祠堂我就更不晓得了。没有彼此深刻的了解,又怎能称作为知已,你又怎能知道人世间的苦。这世上的人,也许到死都没有知己,都不知道十所村有个叫孟儒定的拔贡,并且他的曾孙就叫孟述美。
  听到的也多半是传说,要眼见为实。4月28日,我和白沙河谷志愿者“文化寻根”先生一起来到十所村。我们原本是冲着十所孟氏祠堂来的,未曾想到在这里却发现了很多东西。在孟氏族人和十所村委张清凤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陆续参观了孟氏祠堂、孟儒定拔贡故居、石头公和皇明孟文震公墓。顶着炎炎烈日,下午饭后,我和文化寻根先生又入罗马古村,我们拜过妈祖、探访明迁涯祖蔡大公古墓之后接着拜访了蔡明康先生旧居。
  岁月蹉跎,先人早饱经世态炎凉并已作古。参观完,我们无不发出感慨之情,我们叹岁月之痕迹又惊先人恍若眼前。今天,我们唯步步前行, 唯步步谨慎而行。
楼主发言:24次 发图:
  孟述美一生充满了传奇。如果你百度一下“孟述美”,他的名头和军衔称号是要吓死人的。孟述美少年在家乡读书,1932年考入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后转南京,入陆军步兵学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开始戎马生涯。之后在各高级军事院校学习,步步直上,从排长而中队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军团副司令直至军团司令、宪兵司令,军衔累至陆军中将。孟述美一生叱咤风云,声名显赫,他是蒋介石的宠儿。但孟述美拥有显赫的战功与威望,却无法改变他在中国的家族式悲剧命运。就因为孟述美跟随蒋介石而毁掉家族数世的名节。自1950年初奉命撤退台湾起,家人也同时走上绝路。有的选择了自缢、逃跑、撞墙;有的被饿死;有的,则无缘无故变成囚犯、傻子和疯子。孟述美名声愈大危害愈甚,1954年镇反运动后,名门世家疯子也越来越多。这个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国度,你说它没有毛病吗?
  孟述美和夫人遗像
孟述美司令出生书香门第之家。这次十所之行这个拔贡后裔一直震撼着我的心田。据说,孟述美在离家前还有一个原配夫人---吉氏。因孟司令一去无归,吉氏却宁愿为孟司令默默守望,她一生痴情、终生未嫁。在她心里至死都认定,她生是孟家人死也是孟家鬼。那时,吉氏天天守望在孟先生必经的路口,她期望能看到孟归乡的身影。可天天都在轰炸,不久,吉氏便含悲忍泪离世。今年清明节,孟司令的两个儿子从台湾回来祭祖时还特意到吉氏坟前跪拜,故土难离爱人难舍,这是孟司令遗书交代两个孩子的。一个不平凡的人物背后似乎都有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这个孟先生不一定知道。孟述美司令在台湾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男孩分别叫建华和强华。各位前辈,他这又是什么意思?
  五进庭院,孟氏威武。
        
  哭泣的历史 悲剧的望族
  将陆续贴出图片,敬请关注。
  继续,夜泊版主。
  “自1950年初奉命撤退台湾起,家人也同时走上绝路。有的选择了自缢、逃跑、撞墙......”  ----------------------------------------  家人的气节让人肃然起敬
  孟氏宗祠(原孟拔贡祠堂)
  据了解,十所村孟氏祠堂始建清末,原先是孟拔贡祠堂。是儒定公的后裔为纪念儒公而筹资建造的。其座落于孟氏北坊,大门坐东向西,门里祠堂为四合式的砖瓦木建筑,坐北朝南,除大门外、分前院、正堂、后院、后堂和偏房等。解放后,孟拔贡祠堂被乡政府没收,现孟氏族人已集资买回,并更改为“孟氏宗祠”。现被十所孟后人尊奉为“始祖”的是公会。明隆庆六年(1572年),十所孟氏始祖公会携妻带儿从文昌会文举家迁来十所定居,树大分枝,枝繁叶茂,现已传宗至十九世。儒定公是十所孟十二世孙,生有五子:瑞琼、瑞莆、瑞熙、瑞锦和瑞梧。孟述美系儒定公之曾孙,也是十所孟氏第十五世孙。
  另外,十所还有孟氏祠堂宫,又称“十所学宫”,系明拔贡孟文震所建,清1827年又修建,1934年改为十所初级小学,1969年十所初级小学迁新址后被毁。
  @夜泊2009   跟着夜泊了解九所古迹,了解九所人物。  乐版就是要多多挖掘这样的有历史故事、有文化气息、有社会意义的帖子!  夜泊好样的!
  要不是历史多次的劫波劫难,这样的名门应是才俊多多了。
  @大道通天2010 9楼
22:29  @夜泊2009  跟着夜泊了解九所古迹,了解九所人物。  乐版就是要多多挖掘这样的有历史故事、有文化气息、有社会意义的帖子!  夜泊好样的!  ------------------------------  孟儒定旧居……五进院落乃琼南民居之崖州合院代表建筑之一,明天上传图
  孟拔贡故居
  据记载,孟拔贡故居建于清未。其座落孟氏北坊,共10幢三合式院落,幢幢相连,幢幢相同。每幢前面是前一幢的后壁,两侧有小门楼,院落中有一露天旷地。正屋有厅堂,厅堂两侧有卧房,卧房两侧又各有两间小房,其一为谷仓库,其一为厨房,前有天井。正屋前各有三间横屋。每幢院落约630平米。
  儒定公生有五男六女,每男住两幢。尚未分家时合家用餐,用餐时鸣钟告示,三代人围拢进食。五十年代孟拔贡故居被政府没收分给农民,七十年代故居毁了两幢,后又陆续被毁损,现在保存较为完好的有五幢(但其中第二幢仅存正屋,第一幢又仅存正屋和西边横房),现已归孟拔贡后人居住。
  幢幢相连,幢幢相同。下图可清晰看到完整的后三幢。
  可见共五幢的屋脊  
  村庄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就在乡村里头。一处古宅就是一个革命老人,一个文化老人和一座精神寓所。孟拔贡故居的一幢幢古宅就是一本本厚重的历史书。它们好像在不时向我们诉说着过去岁月的沧桑。它虽然历经百年风雨侵蚀和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但仍窥见当年其雄伟气派的风貌,孟拔贡故居就是当时的封建大庄园,堪称“琼西第一拔贡故居群”。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十所村,在乐东正全面推行美丽乡村旅游路线建设的今天,孟拔贡故居可开发并加以利用。
  偏偏到此误平生。拔贡儒定公现年91岁耄耋高龄的孙媳妇罗英莲向我们述说当年无奈的心酸岁月。
  由于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她的丈夫和女婿已过早离世,孤苦母女贞烈一生,艰难度日。下图罗英莲背后是她的女儿,叫孟秀菊,拖着残疾身躯。
  九所镇的人就是太沉默了,小时候就听说很多关于九所的前辈的故事,如九所村的高氏父子连贡的故事,罗马村符氏兄弟连贡的故事,十所村孟氏、四所村蔡氏等大家族的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政治的原因,他们几乎都被淡忘了。
  十所村孟拔贡故居群,承载着浑重的历史积淀和人文色彩,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但愿孟拔贡故居群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往事如烟,却历历在目。在孟拔贡故居门口有一棵古老的酸梅树,它也是十所村历史的见证,对十所村民来说它简直就是一棵神树,时刻保佑着十所村人民。朝代的更替、人间的悲欢离合、世事的沧桑变迁都在树底下。沧桑古树,它体现着对生命的不屈精神。当年,孟拔贡定会在酸梅树上玩耍,而爬得最快,爬得最高,摘的最多的就是他的孙子孟述美。    
  我们和十所村张主任穿梭于乡间,这是九所镇十所村东坊郊区,好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景象!明代拔贡孟文震公墓和其氏墓就在边上。
  明孟拔贡孟文震公墓
  据族谱记载:孟文震,生卒年不详,迁崖四世祖,明天启元年(1621年)恩选拔贡生。现墓座落在十所村东坊。墓坐北向南,墓屋庞大顶端结球以示出官。三面有护卫墙,墓前石牌刻有:天启元年恩选贡生敕授文林郎建昌县知县孟文震公神位。因他出官,故称“官公墓”“十所知县墓”。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993年重建。
  文震公是在逆境中奋志读书成才的,传说文震公的曾祖父是落魄文人,祖父和父亲都是贫民,常舂鸭脚头小米度日,但是由于他的聪明好学,他这单姓薄产人家的穷孩子竟然中了拔贡,这是乐东县自有科举考试以来,第一个中拔贡的人。他中贡后,出官福建,先是在南康县任县丞,后因有政绩,升任建昌县和县(县长)。在官期间,推行孟氏政道,体恤民情,为民伸冤,办了实事,官满归琼,敷扬儒学,严格管教孩子,结果他的儿子源醇也考获了岁贡生。文震公死后,敕授文林郎。
  皇明孟老二太婆墓(文震公是第二子)
  说到《崖州志》不能不提到十所村的孟继渊(十所村孟氏第十四世孙)。同时,孟继渊后人还是《崖州志》孤本的收藏者,“四区土改队也在孟继渊后人的家中,得到3本残册”,是他们拯救了《崖州志》。
  据资料综合:孟继渊,清优廪生。清未年间他任崖州学正,兼任第一高级小学校长。民国元年(1912年)崖州改名为崖县,他任崖县劝学所所长、教育会长、县议事会长。同时,他创办单级师范一所,创办崖县一中并任校长。民国三年(1914年)他还和当时的崖县知事郑绍材(今崖城镇临高村人)亲自携缮稿到去广州付天成书局印刷,只印了“一百套,分饷州人”。由于印数太少,历经近百年的世事沧桑,兵刀水火之灾,蠹鱼白蚁之患,书之幸存者已寥寥无几。
  感谢楼主!  南国家乡的故事这么多,每每看到这样的故事总能引起我内心的震撼。历史的沧桑带给我无限的深思,如何珍视生命?生命的价值在哪里?生命存世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永恒的思索。  我舅舅的命运与孟将军有同样的经历,母亲在世前舅舅的事也是挂在嘴边的话题。如今舅舅的儿女都在大洋彼岸生活。1978年我们才得以相见。多少年来老者均已作古。亲情只能在留影中相见彼此。喜或悲都已成为往事。不堪回味。
  夜泊能诗能文,工于写志,赞一个。  
  好,有价值。
  真好!希望多挖掘乐东优秀前辈的事迹。
  文震公是在逆境中奋志读书成才的,传说文震公的曾祖父是落魄文人,祖父和父亲都是贫民,常舂鸭脚头小米度日,但是由于他的聪明好学,他这单姓薄产人家的穷孩子竟然中了拔贡,这是乐东县自有科举考试以来,第一个中拔贡的人。他中贡后,出官福建,先是在南康县任县丞,后因有政绩,升任建昌县和县(县长)。在官期间,推行孟氏政道,体恤民情,为民伸冤,办了实事,官满归琼,敷扬儒学,严格管教孩子,结果他的儿子源醇也考获了岁贡生。文震公死后,敕授文林郎。  ——————————————————————————————————  明清时,每年或每两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升入国子监就读,这称为岁贡,如此录用的读书人便是“岁贡生”。岁贡生应是选送,不考试。
  夜泊版主献上本年度好帖子,点赞!
  大漠孤烟直
  夜泊又让我们重见乐东名人和历史,乐东县志必定要重写了。
  再现历史原貌,重整文化乐东。
  很有价值的!也很有写头!
  皇明(永乐年间)迁涯祖蔡太公婆墓(罗马村)。毁于文化大革命,族人于1984年重建。庆幸的是,墓碑保存完整。
  九所镇罗马村风光
  罗马港口遗址  《崖州志》记:“罗马港,港口时浅时深,只管小船乘潮方可入口,会九所沟水入于海”。    
  好文章!!!
  罗马妈祖庙  又名天后宫,或婆庙,位于九所镇罗马村南坊,面朝大海,建于宋末元初(1276年)。      妈祖庙旁的古酸梅树    
  此贴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蔡明康旧居      
  这是个很有价值的帖子!好!
  支持好帖。
  夜泊关注乡村文化,挖掘故乡史实,弘扬家乡正能量,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谢谢各位进贴浏览。先人经多年为我们创造了不少文化财富,他们是乐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留下的遗迹非常有价值,值得文化部门立碑保护!  
  这些图片值得收藏,不久将来这样的境都沒有了。
  建议相关部门进行一次乐东境内的历代拔贡故居现状调查。
  跟着夜泊走街串巷学习历史
  广豪,做得。
  还是夜泊和石头妞的贴子实在
  很期待夜泊这类好贴!
  @夜泊2009   不必悲叹不必惋惜 存在即自然!  想当年孟将军以及孟将军指挥的手下灭了多少中国人,多少中国家庭悲惨破灭,  历史就是中国人杀中国人!熟人杀熟人!认识的杀认识的!
  见识了九所的史迹。
  @夜泊2009  上首页了
  九所媳妇也来看看,十所村貌似很多老孟室
  崖州合院  崖州合院民居是琼南沿海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形式,其建筑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受闽南民居和广府民居的影响,结合了琼南地区的常年干热、雨季有暴风雨的气候特点,形成独具琼南特殊的接檐式民居。  崖州合院主要分布在乐东至三亚等市县沿海汉族村落。  代表建筑为乐东黄流镇陈运彬祖宅和九所镇孟儒定旧宅。
  孟儒定旧宅崖州合院代表建筑
  有时间去拍怕丰塘村
  顶扒古迹的帖,不容易啊这样的古迹你也能扒的出来,这样的古迹扒出来越多越好,楼主辛苦了。
  姓唐的这么多年也不说一下他们村有这么好的地方,太可疑。
  这古迹一排排的  
  五进合院,少见呀!
  罗马妈祖庙旧事  纪明教  罗马妈祖庙,又名天后宫,或婆庙,位于九所镇罗马村南坊,面朝大海,是海南西南部最大的妈祖庙宇,建于宋末元初(1276年)。1279年宋军被元军驱赶到一崖山(今广东沿海),陆秀夫抱着九岁的皇帝投海殉国。南宋残佘部队一支渡海镇守崖州(今崖城)其时中原人民尤其是福建人民大量南迁海南。早在元军渡琼之前,罗马妈祖庙己经建成。罗马港已是著名的港口,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时陆路闭塞,主要靠海上运输。罗马港口即在罗马妈祖庙宇前,其东至今老纪祠堂、羊麻园一带;其西至青田下、坡陆(即今纪策家门前)。这里曾经是一片茫茫水域,潮起潮落。罗马港直通望楼港,全长四公里,宽大小不等。庙前水域面积如葫芦状。港四周长着茂密的红树林,白鹤、天鹅集其上。港湾退潮后,周围水域变为泥沼,螺覆其上,青蟹,跃鳓来去觅食,海鸥在半空盘旋。尤其是螺最多,有海螺,长螺,尖螺,铁螺、香螺等数十种。  当潮落时,罗马村的姑娘,或外村来的姑娘提着竹筐采螺,满载而归。港之西岸耸立着一座古老的妈祖庙。当时有吃人的大鲨鱼藏匿港湾泥巴中时,忽然见一女子手提竹筐采螺,但瞬间就不见了,那些采螺小姑娘正感怪异,原来那采螺女子就是妈祖娘娘变化指点救了她们生命的。因这个港,螺很有名,妈祖庙也很灵验,故这个港名叫“螺妈港”,这个村子起名叫“螺妈村”,由于时间久远,时代变迁,“螺妈”就误读成“罗马”了,这就是罗马村名的由来。  当涨潮时,港湾水泊,显出十分辽阔,波光粼粼,到了黄昏,彩霞满天,海鸥翔翔,鱼虾相跃水面,夕阳西照,千帆竞来,鱼虾满仓,渔民哼着歌曲摇橹归还,这时你站在罗马妈祖庙处望去,那就是一幅“渔村夕照”的景色了。 当这个时候,你在港湾船中朝庙望去,只见村烟袅袅,海鸥满天,寺庙里传来了晚间钟声,显得庄严肃穆,又是另一番景致,那是“烟寺晚钟”了。若是在秋夜,有月亮的时候,则是佳境了。此刻,月儿中天, 雾茫茫中的港湾,鱼儿打水,扑扑响动,鱼虾相戏,满湖跃金,偶尔有几点渔火闪现,涛声滔滔,反而显得十分静寂,真是妙不可言。  罗马妈祖庙之西有一座弓形七孔桥,长桥卧波,直通大山。尽头有一座古亭翘然;庙之东是南宫门,门内则是商业街,约长四百米,渔民,农民在此集市。南宫门之东又有一座古亭,翘然。庙宇后面至今老麦祠堂一带,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古木参天,有山莓,荔枝,花梨树,坡垒,莺哥,青梅,酸豆,沉香等良木,古藤萝攀附其上,鹿鸣呦呦,猿子爬行树上居住,啼声不绝,和海鸟互相唱和。  古螺妈港是个优良港口,停泊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船只,尤其以湛江、厦门、泉州、北海等地渔民最多。其中也一支有“蛋人”,俗称江湖隐者。这些渔民、商人都来南宫门街集市,用鱼、虾交换稻米、菜、布等生活用品。有些远方农人看到罗马水源好,土地肥沃,鱼、虾、蟹多,生活条件好,就带子携女迁来居住,开垦田园,成为永世居民。渔民、农民相互通婚,港口渐渐人口多了起来,形成了个“渔米之乡”——古老的螺妈村。村里几乎都是福建移民,以莆田甘蔗园村的最多,一直有家谱记载。  当时螺妈集市是很繁荣的,因受潮涨潮落的影响,鱼又鲜活,菜又青鲜,罗马人早上集市一次,傍晚又集市一次,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一日早晚市”,螺妈村民对吃的很讲究,鱼菜必须是鲜活的,早市买的吃了不剩余,晚市再买吃,成为至今不变的习俗。当时在本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  欲吃青鲜嫁螺妈,  欲吃咸酱嫁州城。  罗马的“一日早晚市”一直延续至今,今天的罗马人乃传承着这个优良传统,每日两次集市呢。有了罗马妈祖庙之后,罗马港更加繁荣。  罗马妈祖庙建成之前,元军尚未渡崖,南宋残余以重兵把守崖四区,设九所、十所、四所前哨保护着螺妈、六螺(今乐罗),这就是今之九所村、十所村、四所村的得名。  始建的罗马妈祖庙,规模宏大,庙宇仿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宇来建筑。整座庙为土木结构,内为檀香格,外为花梨木,为飞檐楼阁式建筑,古香古色。内端坐着面部慈祥的妈祖娘娘,其左是一个千里目,其右为一个顺风耳是天上神圣,为妈祖部下。神龛前方的对联句子为:  后德无疆天并寿,  母仪立极圣而神。  这尊妈祖神像,是由罗马村民组织迎驾船队千里迢迢,从福建莆田湄洲恭请来的,点目开光之后,极为灵验,有求必应。信众门庭若市敬奉,香火不绝。庙宇大门前,蹲着两个神石龟。  庙内有一匾,写着妈祖生平,文字较筒略,全文为:   妃,莆人,宋都巡检林愿之女。生于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湄后村之地,祥光异香,洲中土色皆变紫。生而神灵,能言人祸福,少长,能乘席渡海,尝浮云棒足游于岛。雍熙四年九月,居室十有八而升化。殁后乡人立庙于湄洲之屿。妃,曾涉风浪之险于海上救难解危。乡人水旱、疫疠、海盗,有求必应。历代累封至天妃。昔人诗:  星斗斜连北,篷瀛直指东。  秋高洲屿白,日出海波红。  明末清初,罗马妈祖庙原先的土木建筑,由于长年遭受到风雨剥蚀,严重朽烂倾圯,重新修葺。大殿内朽烂的木柱换成石柱,雕梁画栋,左右木墙改为夯土墙,重修瓦面,又在屋脊上增塑双龙戏禹门雕饰,并全部油漆彩绘一新,使庙宇更为壮观、古雅。  又在宫门前,面对宫门,摆放一只2米多高的特大型石雕香炉,炉体上镂龙云图案。又在香炉的左右两侧增设两只花岗岩大石狮。并在大埕南沿,与宫门正对,建造了一座大戏台。每逢妈祖诞辰日、羽化日等重大节日,村民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戏剧表演,或演唱崖州民歌,还在南宫门建了一座碑坊式的辕门。
  庙内东壁上还绘制一幅画,所绘为天妃助郑和下西洋事。描绘的是天妃头戴王冠,手捧圭璧,端坐于庙堂之上,殿上祥云缭绕,天妃后有侍者执雉扇护卫,文武侍卫则立于阶前,阶下则是海涛汹涌,舳舻相接,在左上方还绘有端立云间观音形象,表示天妃乃是观音弟子。全图表示观音、天妃护佑郑和船队下西洋的景象。
  罗马妈祖有着许多神奇的传说。元朝初年,村西北约二里的双墓山树上居住着一个吃人的冬鼓魅妈,村里有个九岁的小姑娘菊花姑,十分伶俐,但多病,家人就把她寄妈祖庙佑护。菊花姑对妈祖娘娘百般敬奉,每日焚香叩头敬拜。每逢春节,冬鼓魅妈都要到村里来抓小孩吃。一天,菊花姑担水路过,被冬鼓魅妈伸出长长的手紧紧揪住,捉到双墓山酸梅树上准备生吃。但看见菊花姑长得美丽,百伶百俐,就用当奴仆。每日令菊花姑为她捶背、抚足底、梳头发,在那乱蓬蓬的头发里搔痒捉蚤子。当一次菊花姑给冬鼓魅妈梳头时,妈祖娘娘从天冉冉降临,瞬间妈祖不见了。菊花姑心里明白了,服服帖帖地梳着冬鼓魅妈的头,每梳一绺发都悄悄地捆绑在树上,然后将梳子丢下树下,以拾梳子为由,逃走了。良久,冬鼓魅妈睁开鼓鼓的眼睛,大叫三声不见人应,大怒,知道菊花姑逃了,便纵身跃下树下捉她,不料头发被捆住,身体悬挂在树上,挣不脱,过十多天活活饿死了。冬鼓魅妈虽然死了,但还有她的丈夫,十个蛮子会来报仇的,于是,村民便轿抬妈祖神像在村里大巡游,以镇妖怪。巡游每到之外,家家户户在各自门口,设祭桌,供奉青果,燃放鞭炮,焚香点烛,夹道迎接敬拜。到后来,村子里居民多了,信仰多了起来,村子中央建立一座神山庙,村南坊建立一座关公庙,又在海边龙鼻湾建立一座龙公庙,到妈祖巡游之时,为了增其威,“列圣巡游,扫除妖邪”,村民抬关公、龙公、神山公一起出游,俗称“游公”,每年农历正月举行一次,渐渐成为罗马人古老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是罗马妈祖文化春游活动的由来。龙公庙,不知何时,已荡然无存。神山庙、关公庙至“文革”时期被拆毁。关公、龙公、神山公、村主公,今乃被供奉在罗马妈祖庙里。  读者诸君,请允许我给菊花姑描摹几笔吧。咱们的菊花姑子长到十六、七岁,皮肤白净,有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名声远播,时任知县老爷闻知,欲纳为小妾。又有一个财主,来往于北海与罗马港之间的大商人,也向菊花姑求婚,菊花姑父母说小女己寄托婆庙,小人作不了主,要他们去听候妈祖娘娘旨意。于是他们两人庙中焚香叩首,拜毕,摇三次签,均得同一签曰:“一女事三夫,自古及今末之闻也。对崖州民歌,由女定之。”于是择日在妈祖庙戏台对歌。是日,罗马港舳舻相接,桅杆森立,渔民近万人围观对歌,热闹非凡。那知县老爷、财主都是些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棋逢对手,此唱彼和,所唱内容都显耀自己的权势、地位、金钱,尤其是相互对骂挖苦,最为激烈精彩,博得广大听众们阵阵掌声。从早上唱到黄昏,不分胜负,最后由菊花姑唱歌择婿,她唱了一长长的歌,歌词已经无人记得,其中,最后几句为:  做官打人无天理,  老板驶船欲飘尸;  愿嫁贫家做百姓,  卧在鸾房听鸡啼。  谢绝了两位大人,嫁给村里一个小伙子。这几句崖州民歌,至今仍在崖州地区(今九所、利国、乐罗、黄流、莺歌海、佛罗、三亚)广为传唱,家喻户晓。  传说我国棉纺织家黄道婆,少年时受封建家庭压迫,随未婚夫流落崖州,第一站在罗马港登陆,居罗马六年。她在罗马开设作坊绣花织布,所织的被褥巾,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她是罗马天后宫内最虔诚的信众,每天在庙里毕恭毕敬,焚香叩首为出海的丈夫及渔民祈祷,保佑平安,又多次捐助巨资修缮天后宫,深受百姓的敬仰。她看见庙前无树,就移来了一棵酸梅树种植,给谒见妈祖的信众们乘凉。至今,这一棵枝叶繁茂的酸梅树,还在,依旧屹立庙前,诉说着千百年沧桑历史。  黄道婆在罗马居住期间,不仅学会了罗马方言,还学会了唱崖州民歌。罗马是古崖州民歌的发源地之一,许多经典民歌,都出自于此。黄道婆深受其影响,工作之余还哼着歌儿。她始来罗马的时候,有点惦念故乡,就作歌曰:  我母以我嫁海边,  无亲不戚侬自己;  日听浪来夜听漾,   夜深静静听鸡啼。  ----这就是远嫁女思乡之歌。黄道婆所作的崖州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十送情郎》了。传说是其夫读圣贤书,要上京赶考,临别之时,黄道婆所唱的离别恋歌。其歌词:  送郎下床手欲分,  心中总迷迷昏昏;  忍泪不流怕兄见,  假作看鞋擦泪痕。  忍泪不流空自叹,  百载姻缘一线牵;  离情苦中有谁知,  越思越长心姑寒。  送郎出鸾房深闺,  一片愁肠一片酸;  并蒂莲花剥开种,  鸳鸯枕床独自陪。  鸳鸯枕床空自恨,  更鼓夜长侬孤单;  秋冷月明云飞散,  春暧夜长梦飘零。  送郎来到妆台边,  对镜整容颜青鲜;  屈指按胸慢自算,  画媚重逢在乜年。  画媚重逢算有约,  秋冷冬寒雪加霜;  鹏程此下去千里,  芳草庭前怨恨长。  送郎来到酒店中,  盅酒送行嘱咐兄,  歌馆楼台兄勿去,  专心学堂争功名。  歌馆楼台兄勿又,  一曲琵琶醉江州;  欠知深闺人憔悴,  勿与青楼女飘游。  送郎出到寺门外,  日出红云映青山;  不得亲身跟兄去,  心中离愁似浪潮。  心中离愁难分手,  千里程途路悠悠;  侬心化作三春草,  海角天涯随兄游。  送郎出来到大路,  鸟鸣猿啼诱心姑;  目看流水波浪急,  耳听树高猿声愁。  目看流水浪推浪,  羞心颜红送秋波;  欠学牛郎爱织女,  莺莺女不负张郎。  送郎来到大树下,  翠绿杨柳折一枝;  杨柳青青心不变,  插放书桌叶敷爬。  杨柳常青心欠挂,  侬挂兄来兄挂妹;  风吹门响疑兄到,  雨打窗帘疑兄来。  送郎来到螺妈湾,  螺妈回头湾双关;  知妹家里等待你,  扣日至时兄欠还。  扣日至时候兄回,  妹依门庭望兄归;  闲时挂心寄封信,  金榜题名快回来。  送郎到长亭地境,  嘱兄半途欠小心;  骑马登山勿大意,  过江渡河欠注神。  过江渡河要谨慎,  千里程途兄单身;  借月隐形跟兄去,  与兄同行共枕眠。  送郎上船拆分踪,  船也顺帆帆顺风;  祝贺兄人平安泰,  去也顺帆回顺帆。  顺帆去味顺帆回,  妹慎守鸾房深闺;  祝兄中首名魁甲,  引侬京城相唱随 !  其夫上京考中举人后,杳无音讯,黄道婆很思念他,每天伫立螺妈港庙前,望着归来船上的人群,疑夫其中,便惊喜万分,可是,一个个从船上下来的人都不是她的丈夫,又一次次失望了。她三年如此,苦苦守候,风雨无阻,却始终未见夫君的踪影。  又听人说在崖城有人看见她夫君,黄道婆盼夫心切,告别了罗马,去崖城寻夫,未果。她居崖城十六年,向当地黎、汉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中年返回故乡松江乌泥泾(今为上海)。罗马村民为了纪念她,搬来一块巨石,立于罗马妈祖庙前“望夫处”,由村里书法家周通,将其民歌《十送情郎》镂刻于巨石之上,供人凭吊。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途中,闻知罗马妈祖庙灵验,使船入罗马港谒见妈祖,供奉青果,焚香跪拜,仪态至诚。拜毕,便捐金百镒,修葺天后宫。又读了《十送情郎》石勒,深受感动,捐资修建一座“望夫亭”,笼罩其石,并在亭匾上亲笔写“海不扬波”四个字。  明朝末期,村里有一户财主积善人家,为人仗义疏财,长年为村民修路搭桥,又出巨资在港中岛屿——坡巡头,建一座黄道婆祠,岁时享祀。过了百佘年,约清乾隆年间,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将望夫亭、黄道婆祠冲跨,沉入港中。  当时罗马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成为岭南一个有名的旅游胜地。  罗马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近代,从罗马港驶船出发,带去本地的特产,漂洋过海,到北海,赤坎、南洋一带做生意,少则十多天,二、三个月,多则一年二年,满载而归。罗马人很早以前就信奉妈祖,很早就有着妈祖文化的传承,应与捕渔和海上贸易有关。南海绵延的海岸线遍布众多海岛、渔村,海上航路的风云变幻,行船捕渔的危难险阻,都靠海上保护神天后娘娘在人们心理上给以安慰。她,茫茫大海上唯一的女神,在信众心中流传的,却是这样一个犹如祖母的,又仿佛母亲的最温柔亲切的名字-----妈祖。海上的人们不信神佛,独尊妈祖。引路护航的,从来不是什么飘渺不知的神通,而是洒向人间的悲悯与大爱!  千年古庙,潮声依旧。可是,罗马港优美的自然风光,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采。由于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古老的螺妈港早已往前退去了1000米(今至公司坝),不知是哪个时候起,在港的半腰建起了老芦坝、告状坝、老干坝、新坝、公司坝像一条条巨龙将潮汐紧紧抱住,海水无法进来。庙前的螺妈港口一片辽阔水域,变成了一个内陆湖,渐渐又变成今天的一片辽阔的稻田。  古老的罗马天后宫之碑刻、壁画、石雕等实物,还有鲜活而丰富的口头文化如音乐、戏曲、舞踏、礼仪、祭祀活动等,时至今日,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文革”期间,妈祖庙遭到了毁灭性灾难,殿内一应神像、祭器、案桌均遭毁弃 ,宫庙被拆毁,夷为平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虔诚的罗马村民在原庙废墟之上重修天后宫,重塑妈祖金身,再续香火。可惜的是,大量与妈祖文化有关的民俗与民间文学已消失无踪。唯有庙宇里,烛光处,妈祖不语,她在静静地冥想,在静静地注视着往来熙熙攘攘的人群,静静地听着万千个朝觐者——那些诉说着的委屈、祝愿。
  这古迹真是不得了了  
  广豪亲苦了,这么热的天,要记得戴帽子。
  @呆子先生  罗马婆庙前的酸梅树树龄可能有300余岁,与迄今700余年元代的黄道婆没有什么关系。
    孟儒定旧居平面图
  童年, 家乡罗马的鬼故事  纪明教  我童年时候很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尤其爱听关于鬼的故事。在一个晚上,我在家乡罗马村市子上倾听阿由公讲鬼的故事。阿由公是我村的故事大王,我们小朋友非常喜欢他,围在他身边,他抽着一把水烟筒,叫我为他点火,他轻轻抽了一口,水烟筒内的水“咚咚”响,烟雾从他的嘴巴里、鼻孔里喷出,精神有了就说:“小子们,今晚我讲的是咱村里的鬼故事,你们喜欢听吗?”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阿由公说:“好,但听完了你们不要害怕啊。咱村里自古以来住着四个鬼,非常厉害。村东坊,有一青面绿牙的鬼,剃着个光头,翻转着一双白眼,手里举着一把银晃晃的利剑,藏在一棵高大的酸梅树头洞里,露出半边面,窥视来往行人,若是看见小童单独行走的,就捉入树洞里吃掉。村南坊有一鬼,蓬头垢面,腹如葫芦,青蛙眼,象鼻,张开血盆大口,口内狗牙交错,伸出有二丈长的舌头,左右摆动,守在村南坊鸡岛荆棘棚里,见女人挑担路过,他就悄悄跟其后,看见箩里有吃得的东西,就伸出长舌,卷入口内吃光。但担箩里的东西没有减少,仍在。为什么看起来原封不动呢?道理很简单,就如我们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在厅堂里八仙桌上摆的供奉祖公先人的酒饭一样,虽然我们先人公妈吃了,但桌上的酒饭依然没有减少,拜公妈毕,端下桌来照吃。此鬼见路过南坊的小童,就远远的卷动着舌头,当近身,伸长舌头一勾,把小童捆成几圈,像南蛇捆树一样,拖入荆棘棚里,用长长尖尖的指甲当刀把小童杀了下酒吃。村西坊有一鬼,是个呆子鬼,性情和顺,剃着个光头,没有眼睛,没有鼻,没有耳朵,只有一口血盆大嘴,长臂短足,夜晚躺在人家屋顶上睡觉,待至更深夜静时,便从屋顶上降下来,坐在大路口,拦住去路。若遇有人路过,就伸出长臂,抓住行人的衣袖,然后冷笑三声,张开血盆大口,亲吻你的脸,但没有吃人,只吓唬人玩耍,待到吓得人魂飞魄散之后,才放行。若是遇上有姿色的女人,就抓到山洞里当老婆。若是见到小童则欢天喜地,就捉来当他的奴仆,给他扇风,捶背,抚足底,服务三个星期满后才释放。村北坊又有一鬼,是凶恶的厉鬼,壮健如虎,肌肉发达,金刚怒目,声如破锣,时时醉酒,满脸通红,使一把青龙偃月刀,专捉小童当饭吃。”阿由公讲至此就停下来吃水烟筒,然后问我们怕不怕,我们这时已吓得心惊肉跳,不敢回家了。阿由公接着说:“现在已是深夜了,此时候大小鬼出笼,游荡,至鸡蹄第三巡,鬼活动了一整夜就回家——坟墓,睡觉去了。老人常说,‘鸡蹄三声,鬼走没命’。所以,黎明前是最安全的,我也该回家了,你们也回家去。”说完他回家去了,丢下我们几个小童,怕得浑身发抖,不敢回家,哭了。因为东西南北的道路上都有鬼把守。我家住在村西坊,我想西坊道路上的鬼是个呆子鬼,且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没有鼻,全凭脑子感觉判断方向、目标,我就轻轻脚步往回家之路走,尽量不弄出声音。这时天上的云已移开,月亮已经露脸,把那皎洁的光晒在大地上。我停住脚步躲在墙角边偷偷观察道路上的动静,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我想今夜呆子鬼还在坟墓里睡觉打鼾呢,就鼓起勇气,飞也似地在回家之路上跑,当跑到六公叔爹家门口时,发现了一个黑乎乎圆滚滚的东西,伏在墙檐下,蠢蠢欲动。我想糟了,一定是呆子鬼听见我的脚  步声后埋伏在那儿等待我自投罗网了,我浑身发抖,感觉到从心底内有一股寒气冲遍全身,头皮厚厚的,麻木的。我不敢向前,生怕呆子鬼窜出来,拦住去路说:“看你往那里跑!”我后退到落兰叔爹家门口,敲门,门开了,出来的是落兰二哥。我忙对他说:“鬼伏在六公叔爹门头,一动一动的。”落兰二哥二话不说,忙拿起一支舂谷物的舂手(杵)跟我去一看,那黑乎乎的东西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光辉,似乎在蠕动。落兰二哥立即断定它是个鬼无疑,便一步步的逼近,举起舂手(杵)用力劈下,只听见“嘭”的一声巨响,这个黑乎乎的东西四分五裂。听了家乡大人讲了许多鬼故事后,心里就萌生了许多鬼影。“谁打我坛子破?谁屋爹当号假精!”骂声和开门声传来,落兰二哥慌忙丢下舂手,逃之夭夭,我也拔脚往回家路上飞跑,把呆子鬼拦路的事忘了。原来黑乎乎的东西,是六公叔爹酿豆芽的坛子。我家人口多,很贫穷,只靠父母参加生产队劳动,所得工分少,凭工分分得谷子少,不够吃饭饱。我曾跟大人到上村去挖红薯根充饥,夜里要到溪塘里去捕鱼。这就意味着我不得不与鬼打交道了。村西约500米处有个地方叫豆禾坡,是个可怕的坟场。自古以来埋葬着上千上万座坟墓。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穿过豆禾坡,下老罗冒田,过了一片水田便到成昌坝了。成昌坝是一条小河,流经罗马港直奔望楼港口入南海。河里鱼虾青蟹很多,是我经常捕鱼的好地方。听人传闻,豆禾坡是个著名的神鬼出没的鬼门关。若遇上阴天,鬼子鬼母出笼,兴风作浪,曾闻鬼哭,故古人云:“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豆禾坡最吓人的鬼是“留毛鬼”和“吊死鬼”。没有出嫁而死亡的女子,崖州习俗叫“留毛鬼”。清朝末期,村里死了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葬在豆禾坡的祖坟旁,坟墓横卧在小路边。夜间有许多人见到她,但只见她亭亭玉立的背影,衣裙飘飘,犹如仙女降临。她在等待着中意的郎君。如果中意的郎君来了,她就立即转身来,露出仙女般美丽的脸庞,嫣然一笑,秋波流媚,又有一阵幽香,沁人肌骨,不禁令人神魂飘荡。然后,她伸出白如玉软如棉的手来握住郎君的手说:“望眼欲穿,今夜愿与您共度春宵。”青年男子若被她看中了,回家就患病,因为魂魄已被掳去了。故村里的青年男子一般都不敢走这条路,又传闻村里人见此“留毛鬼”显形,就杀了一条黑狗,将其血绕墓四周而洒,让她永世不能出来。“吊死鬼”是明朝末期不知从哪里流落来村里的一个疯子,吊死在一棵大榕树上的鬼。生前,到处流浪,衣服又脏又破烂,似乎十年不补不洗,身上挂着小铃铛,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死后埋葬在豆禾坡小路旁。夜间,有许多人见到他的亡魂,身上挂着许多小铃铛,手里挥舞着一根棍子,一面大跳大蹦,震得浑身铃铛乱响,因此吓唬了许多路过此地的人。七月的一天深夜,我和四弟去成昌坝捕鱼,路过鬼门关——豆禾坡。黑沉沉的夜,似有几千座坟墓横七竖八,卧满野地,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当我们路过“留毛鬼”坟地时忽然听见“咕——咕——咕”间断的怪叫,吓得我双脚酸软,走也走不动了。我想这是“留毛鬼”在吓唬我们来了。我颤抖着声音说:“好姐姐,我们是小孩儿人家,不是你适意的郎君,不要转过脸来。”四弟说:“三哥,不是什么鬼,是只猫头鹰在叫呢。”我朝四周观察,没有发现可疑的鬼影,就往前赶路。当走到“吊死鬼”坟墓时,忽然吹来一阵阴风,吹得树草沙沙作响,风声中传来铃铛“叮叮当当”的乱响,我被吓得魂不附体,瘫倒在地。我想“吊死鬼”从坟里爬出来捉我们了,便求饶说:“鬼哥哥,不要吓我,拦住我们的去路。我家很贫穷,我和弟弟趁此更深夜静,人都熟睡了,出来到成昌坝去捕鱼,明天拿到市场上去卖,得钱买些米煮饭,得钱买布做件新衣穿。你看,我穿着哥哥的肥大的衣服,不太象样。俗话说:‘养牛侬子喜新衣,挑水小姑娘喜新扁担。’鬼哥哥,你可知道我为什么不在白天捕鱼吗?白天捕鱼,大人被抓住是走私字,小孩子被抓住则没收网具。为了确保安全,趁今夜三更路过领地,鬼哥哥,我家穷,没有钱,但你们阴间的钱可以弄到的,明天我叫人给你烧些纸钱,你就放我们去讨生活吧。”四弟说:“三哥,不是什么吊死鬼的铃铛,是六公叔爹的西红柿园地里挂着的用来吓唬鸟的铃铛。你仔细看,看见没有?”我二话不说,不敢抬头看,拉着四弟的手赶快跑,好容易过了豆禾坡,涉水过老罗昌一片稻田,便到达成昌坝。这时已是深夜三更天,月亮已经升起,把那清光洒在田野里,成昌坝辽阔的水面,波光粼粼,两岸芦花一片白茫茫,像铺在地上的雪。那一夜,我们捕到八斤鱼,天蒙蒙亮前,我们已回到家里了。我喜欢爬上酸梅树上摘酸梅,去南坊同顽童们踢脚架、摔跤。我母亲说我七岁该上学了,但苦于没钱交学费。我大哥、二哥靠捕鱼,帮助家里维持生计。关于我的学费问题,已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即到沙土塘拾鸭毛收购。沙土塘是很多生产队驻扎鸭群的地方。一夜之间,几万只鸭各脱丢几支翅毛,拾起来就两箩框,但拾鸭毛的人很多,为了抢先拾到鸭毛,我二哥在夜里鸡蹄第二巡,就叫我起床,一起去沙塘拾鸭毛去。去沙土塘拾鸭毛必经过一个名叫崩岸的地方,位于村西北方向距离村约一公里
  处。崩岸坡是最多鬼的地方,这里埋葬着历代死去的人,坟墓有万余座,村里人说这里最“垢流”(崖州方言,鬼神出没之地),是鬼的俱乐部。夜间村里有许多人常听见鬼敲锣打鼓、轻歌曼舞、欢声笑语,直闹到通宵达旦。崩岸坡尽头有一条长千余米的沙土岸,岸下临一条河,岸高20米。岸位于河流的转弯处,长期受到河水冲刷,尤其是洪水泛滥之时,岸沙每次都崩下来,许多坟墓滚下岸去,骷髅白骨散在崩岸斜坡沙土地上,任凭日晒雨淋,崩岸因此得名。崩岸靠西方有一座坟,叫“百怨坟”。坟里长眠着一位美丽的少女。村民时常听见她在坟里隐隐约约地唱着自己作的崖州民歌《辞情郎》:以累妹愁许多久,掩面偷哭泪吊珠。前当初,拆一日都不舍拆;至今旦,辞千古如何肯辞?辞千古当号又肯,欠念妹情厚意深;妹去阴间得快乐,兄在阳台悲泪淋。……原来这百怨女是明朝末期,村里的好女子,性情温顺,心灵手巧,善于绣花织布,而且识字达礼。生前与村里一个家庭贫穷的青年恋爱,遭到她父母的极力反对,并把她许配给村里一个门当户对财主人家的浮浪子弟为妻,百怨女不依,为父母所迫,跳楼自杀身亡,葬在崩岸西南处。她仍对青年情郎深沉眷恋,就在阴间作《辞情郎》土歌,夜夜在坟里演唱。青年情郎闻知,伤心断肠,为寄托哀思他用一天一夜时间创作《百怨土歌》,与百怨女互相唱和。二个月后,青年情郎因悲伤过度而殉情,葬在崩岸坡距“百怨女坟”约500米处。明末时期,村民常听见这一对痴情男女夜夜对唱崖州情歌,其调凄凉哀婉,催人泪下。村民怜悯其至情,捐资迁移情郎坟同百怨女坟合葬,称“百怨坟”,又称“鸳鸯坟”。“百怨坟”由村里父兄督修,历时半年始告完成,用去七十余万元。所有青狮白象,石人石马,均由精工雕琢。建有碑亭一座,写着“明朝百怨坟”五个字,碑上刻有一副对联“琴瑟合调花烛夜,凤凰匹配洞房春”十四个字,均系村里书法家周伟手笔,墓里罗堂椅背上刻有《百怨土歌》全文,系纪京祥手笔,《百怨土歌》因此得以传世。而百怨女在阴间创作的《辞情郎》土歌,因当时没有人敢到墓前倾听她咏唱、作记录而失传。四百多年来在人们的记忆中,仅留下寥寥几句歌词。“百怨坟”曾几次遭拆毁。清朝末期被拆去碑亭,运走石狮、石人石马等,民国初年又被拆毁罗堂,七十年代初,又被村里的坏人拆去其坟墙砖,卖给生产队筑猪栏。现仅存沙丘一堆,荒草萋萋!话又讲回来,我和二哥在深夜鸡啼第二巡时路过“百怨坟”地,我不敢走在前,在二哥背后走,心里非常害怕,提出建议:“二哥,我们改道走吧,万一百怨鬼出来拦住我们,那就完了。”我二哥说:“不怕,百怨鬼是好鬼,他们生前是我们村里有才华的人。《辞情郎》虽已失传,但《百怨土歌》则在咱崖州地区广为传唱,我略知一二,待我唱几句壮壮胆子,百怨鬼听了会喜欢的。”于是,二哥清清嗓子,唱道:涟泪下笔写封信,此下难逢见妹面;诉出当初的情节,泪水流无处好填;泪水流来擦不干,情似胸前架把刀;斩断人千般恩爱,割去我五脏心肠。……二怨归阴去丢母,头放低犁泪悲哀;喉都怨干舌怨枯,妹乜不转脚回来。七怨丢左邻右舍,不得灵前妹应声;此下去见妹形迹,又怕阎罗不勾名。二哥唱到此句,我马上打断他的唱词,说:“不要再唱了,二哥,百怨鬼听了你唱他的歌,一定会出来听的,我怕见鬼的脸孔。”我紧紧抓住二哥的衣袖,心里怦怦乱跳,闭着双眼不敢看见百怨坟。走了一会儿,二哥说已经过百怨坟老远了,我才睁开眼睛,但不敢回头看。我们终于下崩岸,涉水过河,便到达沙土塘生产队驻扎鸭群的地方。等到天蒙蒙亮,几万只鸭点头呱呱乱叫着,养鸭人吃完早餐后,去开鸭围门,几万只鸭飞也似地冲出围门,赛跑似的跑的跑,飞的飞,直奔向田野。鸭围里丢下几万根毛,我们拾了一早,装满一大袋,约三斤,这时心里踏实多了,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第二夜,我二哥抓鱼去了,叫我自己去拾鸭毛,炼炼胆子,将来能独立生活。我于夜里鸡啼第二巡起床,独自一个人向崩岸坡走。夜色深沉,遍地横卧着几万座坟墓,天气有点冷,渐渐下一场阴雨。我想阴雨鬼出笼,古诗云:“旧鬼烦冤新鬼哭,天阴雨淋声啾心”。又听得村里人传闻“百怨坟”被拆毁后,有人见到他俩雨夜出来抱头痛哭,怨叹道:“不知何方盗贼,拆去我屋瓦路,运走砖石,致使我的屋顶如同瓜棚一样漏雨,我俩无处安身啊。”我想今夜阴雨绵绵,百怨两鬼一定出来哭怨了,心里非常害怕,便站着观察一阵儿,我身边一座刚迁走的新坟穴里,闪着火光,近前一看,满坟穴里翻滚飞舞着几十只大小不等紫蓝色的火球,这是火鬼。其中两个翻滚着向我飞来,我几乎被吓破了胆,拔脚就逃命,早已把百怨鬼拦路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两个火鬼紧跟踪我飞跑。我急想前有河流险阻,后有火鬼追兵,该怎么办?前方河里又有水鬼游荡,时近农历五月端阳,正是水鬼抓人替身的时候。相传,每年时近端阳,有人听见水鬼们在河边哭诉:“一月满,二月满,三月满,四月满不得个人来替我,咿咿哈哈,不得个人替我挑粽壳。”水鬼们在等待着过河的人们,尤其是小童,就推进河里淹死,替了他当水鬼,他便当野鬼去。故崖州地区的父母都要嘱咐自家的小童不准在近端阳节前到河边去玩。我往后看,只见几十只火鬼,争先恐后的朝我追来,我急忙朝着流淌的河水哀求道:“水鬼哥哥,火鬼在追杀我,望哥哥救命!”说着便跑步涉水过河,上得岸来,心里非常庆幸。因为水鬼没有拖住我的脚。我想也许水鬼怜悯我生活艰苦,放我一马吧,或者它们在水宫里联欢喝酒,或者到别处河段去巡河去了。那些火鬼在河对岸飞舞翻滚,却没有飞过河来。天蒙蒙亮,我在沙土塘鸭笼拾到一大袋鸭毛。第三夜,有月亮,鸡啼第二巡我就起床,独自一个人到沙土塘去拾鸭毛。崩岸坡几万座坟墓在月光里静静地躺着。那个新迁移的坟穴里的火鬼也消失了,只见几块腐朽的棺木,黑乎乎的横七竖八卧着。崩岸下的那条河水静静地流淌,没有发现什么鬼影在活动。我的胆子越来越大,能独立生活了。因此,我的学费也就有了。当人为生活所迫,四处奔波之时心中无鬼,关于这个问题,我村阿培爹说得好,他说“缸里有米味见鬼,缸里无米见光光”。光光,崖州方言,空荡荡,不存在。   附:  古崖州民歌《百怨土歌》  涟泪下笔写封信,此下难逢见妹面;  诉出当初的情节,泪水流无处好填。  泪水流来擦不干,如似胸前架把刀;  斩断人千般恩爱,割去我五脏心肠。  割去我五脏心痛,不料得的人当样;  以钱买得命不死,官愿以钱去买娘。  以钱买得命不死。免妹幼年归阴司;  阴阳隔别面不见,目汁流不端四时。  阴阳隔别面不见,悲哀泪啼写封诗;  阳官寄给妹阴府,因乜屈贤妹幼年。  阳官寄给妹阴府,连颠影形泪吊珠;  不料妹命生当短,去阴司无句话辞。  谁料妹命生当短,不得手摸面按吓;  得面按吓少些挂,少些挂怀日与夜。  不得对面问一句,拾起辞阳归阴司;  枉死城中自屈志,见信还阳切勿辞。  狂死城中自屈志,忆妹形容好惨凄;  不关心人谁惨惜,叫官欲当号凄矣。  不关人心谁凄惨,我欲问阎罗判官;  人都传生与接世,谁屈妹不生世传。  人都传生与接世,忆妹形容好惨凄;  三月清明人拜扫,谁做妹的子吊钱。  兄若做得妹的子,早去灵前泪悲声;  阎罗王叹判官鬼,的节屈贤妹短情。  阎罗王叹判官鬼,我定去巡十殿问;  妹不行差与作错,谁屈妹行阴府门。
  妹不行差与做错,的节屈贤妹当号  的节屈贤妹当短,的节注人命当长。  的节屈妹寿当短,欲问阎罗判官吓;  打闹十殿不所说,去告以阎君担枷。  阎君担枷慰兄意,忆妹形容好惨凄;  看来六夜晕将到,兄去野头与鬼啼。  六夜过了首虞期,啕气捧头起看天;  恶能去得到妹府,不得灵前烧纸钱。  首虞过了二虞到,示妹英灵回托梦,  此吓肉体恶得见,得见欠求梦托魂。  三虞到都将欲进,手抱石头打胸上;  千秋不忘妹恩爱;肉青面黄因挂娘。  四虞夜晖心更挂,马抛中途失掉鞍,  前当初,高声叫来抵声应;  到今旦,千声叫来无声和。  五虞的期多怨叹,见妹英灵回托梦;  来坐身边对口言,忽醒起不见妹人。  六虞七虞到都满,十二时辰挂与妹;  一日挂妹十二次,五更一夜空指弹。  一更来到心慌张,拆散枕头上鸳鸯;  看见床上双双枕,双双枕头单单人。  二更行行又站站,心闷浮游如风车;  断了广寒路此次,此吓广寒路断行。  三更城楼鼓声响,思昏思蒙不主张;  凤凰拆散树梧桐,梧桐树头拆凤凰。  四更不睡眼醒醒,行更透夜夜透更;  鱼虾江中相分拆,分拆江河鱼与虾。  五更颠连坐又卧,听鸡啼夜心悲哀;  黄土埋花容金玉,金玉花容土中埋。  一夜五更心更挂,更更挂怀不喜欣;  不安一年十二月,十二月不吓心和。  正月新年人恭禧,不见妹来贴惨凄;  有妹在时味快乐,没妹与人过乜年。  二月到都将欲过,手抱石头打胸上;  千秋不忘妹恩爱,愁闷瘦黄因挂娘。  三月清明人上墓,鸟叫猿啼诱心怙;  屈妹年青不人做,兄做儿子添把土。  四月来到是夏天,担机知悔怨担机;  愁闷都无人代解,弦断无琴声凄唉。  五月端阳人绑粽,人划龙船在深江;  行出见人不见侬,不见侬形几凄凉。  六月将到夏至上,怨兄生来是克命;  安说合妹得长久,不料如狂风过墙。  七月十四人烧威,不见妹来查与问;  坐也不安卧不稳,与孤灯一盏相陪。  八月十五景色清,忘三顿饭颠倒颠;  月缺十五都圆回,妹死兄不知路跟。  九月重阳空弹指,日落听猿声悲凄;  昭君和番都见回,妹乜不转脚回来。  十月立冬更加惨,愁闷且没人代安;  金壶此吓断宝酒,宝酒断不载宝壶。  十一月来风霜冷,不妹问查到兄吓;  妹去阴司得快乐,抛兄阳台多闷愁。  十二月来年将满,年也大来岁也大;  夜卧单身无妹凑,被盖千层都见寒。  子时来到心昏昏,愁上加愁闷更闷;  昆仑猿声断不叫,猿声断不叫昆仑。  丑时不睡思呆呆,醒醒都如睡又梦;  红丝不参黑丝线,黑丝线不得参红。  寅时鸡啼声吟吟,忆妹形容伤兄心;  后世转生情恩爱,恩爱生情后世传。  卯时天将蒙蒙光,做不成人面恶开;  忆在衿胸空弹指,空空指弹自怨悔。  辰时日头出自东,空空悟形容空空;  花容鲜鲜悟人死,鲜鲜花容悟死人。  巳时人叫吃午更,不担不和味关吓;  连连累累夜继日,累累连连日继夜。  未时日头正中道,浮是兄浮操兄操;  檐沟水流不通透,不通透檐沟水流。  申时行行又站站,心闷浮游如风车;  商量不痕不踪迹,不踪迹痕难商量。  酉时天将蒙蒙光,见黄土不见妹面;  层层割断肠与肚,割断肚肠寅至寅。  戌时人睡声已静,坐叹与娘怨孤灯;  愁人对月静偷思,偷思情人悟景情。  亥时更深夜更半,怨叹与娘去丢官;  天伦命大不得已,势迫兄无奈其何。  一怨妹死去丢父,阴司路头难翻生;  早晚不得妹面见,吞水过喉都见卡。  二怨归阴去丢母,头放低犁泪悲哀;  喉都怨干舌怨枯,妹乜不转脚回来。  三怨丢哥与丢嫂,连颠苦形眼空看;  思欲去见妹形迹,怨妹程途路又长。  四怨丢下舅年轻,半路没人代伤心;  不妹携承与舅玩,丢舅人人真可怜。  五怨丢姨年纪轻,三亲六戚都伤心;  早晚床上排饭碗,空看神牌不见形。  六怨丢妹苦无数,叫兄心情怎作当;  乜不随风驾云去,留脚迹痕割断肠。  七怨丢左邻右舍,不得灵前妹应声;  此吓欲见妹形迹,。又怕阎罗不勾名。  八怨丢妹苦不尽,丢兄怙寒洁伤心;  妹欠英灵以兄去,阴司得陪妹言情。  九怨丢下桌前镜,并梳妆台笼与箱;  不得给妹用尽世,粗心去游枉死城。  十怨丢下官自己,如鹤拆群守孤凄;  日间好过夜恶过,悟妹形容心操持。  百怨千怨了又怨,怨天地阎罗判官;  又怨青山与绿水,怨草与土埋妹人。  怨到天崩与土动,怨到不门怨深江;  更怨童子不引去,又怨牛头马面人。  连死几次死不去,欲欠问明张天师;  屈妹情由因的节,自怨兄不知路途。  长短语言诉放纸,以去墓前烧给妹;  斟酒三杯妹欠领,土地山神勿阻拦。
  逝去的乐罗古镇  纪明教  我受法戈先生委托,要我写一篇关于乐罗古镇的文稿,载在《望楼河》杂志,法戈先生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倡议恢复乐罗古城历史原貌,使其成为今天的一座旅游风情古镇,是有深远历史意义的。  我和法戈坐三脚丁游遍乐罗古城,称其为古城,其实连古城的踪影也找不到,因为时代久远,沧海桑田,法戈先生指这指那说这是县古县衙,这是古驿站,那是德化书院,那是基督教堂马林山,这是南海光福寺……可是,往日古老厚重的城墙上,城墙残垣断壁,处处透露出苍凉悲壮的气息。我漫步在千年沧桑的乐罗古道上,内心生出一丝苍凉。  一、古县史实  西汉时,在今海南岛的珠崖郡和儋耳郡2个郡、16个县中,儋耳郡领5个县,可考为儋耳县、至来县、九龙县3个县,大致范围是从海南岛西北部的今临高县往西,经儋县、昌江黎族自治县,至西南部的东方黎族自治县;珠崖郡领11个县,可考为瞫都县、玳瑁县、苟中县、紫贝县、颜卢县、山南县、临振县、乐罗县8个县,西汉初元三年(前46年),废珠崖郡,入朱卢县,属合浦郡。乐罗县: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置乐罗县,隶属珠崖郡。县治所设在乐罗村德化驿,即今乐东黎族自治县乐罗镇乐罗村荣村坡。西汉初元三年(前46年),废乐罗县,入朱卢县,属合浦郡。辖区约在今乐东黎族自治县境内。  《汉书?元帝纪》载:“元帝三年春……珠崖郡山南县反,博谋群臣,待诏贾捐之以为宜弃珠厓,救民饥馑……乃罢珠厓……  ”明正德《琼台志?古迹》载:“乐罗县在州西一百里,今见有乐罗村德化驿,按:隋后无此名,恐汉十六县之数。” 清代《崖州志》卷五建置志?古迹:“乐罗废县,在城西八十里,即今乐罗村德化驿。隋后无此县名,疑汉时十六县之一。见《贾捐之传》。”,以上摘自海南史志。  乐罗古县在唐初被废,设德化驿,成了朝庭官员来往歇息之地。  明朝正统年间,崖州划分乡、都,分设坊厢、都、里。设乐罗里(相当于现在的镇)辖:乐罗、罗马、四所、海坡、中灶、箩蜜头、遥山(乌山)、鸭脚园、椰子园、莺歌村、抱驾、抱岁、秦标、赖肚园、山园道、皇悦、打蚊道、荷口、槐脚、三间村、、刀柄头、陈世村、酸梅园、茅坡、窑上、田套、球尾灶。  民国元年(1911年),国民政府废直属州,恢复崖州。民国九年,因海崖之滨盛产珍珠,官府取珠崖和古崖州之义,将崖州改为崖县。自此时起,乐罗一直隶属崖县。崖县四区区府多设在乐罗市(后迁九所市)。  为什么在乐罗设县府?因为乐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古称六螺,因开基之时挖到六个螺而得名。它西边是望楼河。望楼河入海口是望楼港。东南是罗马港,罗马港直通乐罗东部大木桥,地理位十分重要。当时陆路闭塞,主要靠海上交通。乐罗土地肥沃,水源好,以稻米称著。乐罗是崖州汉人最早的聚居地,为历代水陆交通枢纽。这里人口周密,商业繁荣,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个古代文化名镇。  二、 简述古城  乐罗古城,又称六螺城,始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古城呈方形,开三门,古城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古城 的古朴、别致、优雅。  古城内,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道两旁,民居古香古色。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地方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  全城面积达3平方公里,开两个城门。一个面向西面临望楼河,叫西门,面临望楼港。望楼港从望楼河出海口至乐罗古城西门,船是泊在码头里的。一个面向东南面临罗马港,叫南门。古罗马港是至乐罗大桥(木桥),在野沟开个东码头。自古乐罗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古城内的旅游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等各种业态。它是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平民化、世俗化的百姓古雅民居为主体的“建筑群是一座至今还存活着的文化古城。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中心发展区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轴线,钟楼、鼓楼和城楼为标志,古城老街具有浓郁古朴和地方特色的明清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旅游价值。  1、县衙署位于衙门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东西宽131米,南北长188米,占地2.66万平方米。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衙门外,左翼有观风楼,右翼有乐楼,前有照壁.衙门内,沿中轴线自南而北有仪门3间 、牌坊1座 、大堂5间 、宅门3间、二堂5间、内宅5间、大仙楼3间。仪门外之东西厢窑(房)各7间为赋役房。大堂前东西厢各11间,为吏、户、礼、兵、刑、工房。大堂两旁设赞政厅、銮驾库各3间 。宅内各层均有东西厢房。衙署东部有彰瘅亭,自南而北又有钏楼 、土地祠 。   2、文庙。文庙建于金大定年间,规模宏大。庙外有两大坊,东曰“德配天地”,西曰“道冠古今”,属两庙共有。庙内的主要建筑,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东西两庑、乡贤祠、孝悌忠义祠、崇圣祠、文昌祠、奎光楼、敬一亭以及供教学使用的明伦堂、斋房、教谕宅、训导宅等。由亭、殿、门、庑、祠组成三进院落,更为恢宏、庄重、婉雅、俊逸。  3、南海光福寺。建于隋朝,是坐北朝南的,寺庙大概布局。大雄宝殿为寺庙中心主体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卢殿或藏经楼(阁)、方丈室等。寺院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想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进山门之后,有钟、鼓二楼相对。左(东)为钟楼,右(西)为鼓楼。一般早晨先敲钟,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殿宇显得更加气派庄严  4、五凤楼,始建于宋万历年间,楼高29米,楼台三叠,屋担八角,为层甍三重担结构,基呈亚字形,共24个飞檐,就象五只彩凤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天花板上绘有龙凤呈祥等图案,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5、“贞节牌坊”,自古乐罗有“贞节牌坊”二十二个,通常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或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而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流传特异事迹的女性,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  6、古码头。乐罗古老码头有两个,一个在古城西,临望楼港;一个在城东南,临罗马港。停泊着来往于泉州、南安、安溪的木帆船,最多时竟达一百多条。码头是山珍海味的转换地,山里的香菇、木耳、茶叶、草纸、香末、木炭等都挑到这里装船,从泉州等地用木船运来的布匹、丝绸、食盐、海产、百货、煤油等则到这里卸货。  7、陈家大院。陈家大院昔日共建8处院落,门头高大,屋宇相连,楼檐叠层,高低错落。整个建筑群分别由南北两条 纵向的甬道将8个院落串连起来,形成大院套小院、小院连大院的建筑格局。那风韵独特的出檐楼,雕刻精美的檐下隔屏,中西合壁的拱卷门窗,都折射出往日这座官宅的极尽豪华。更为有趣的是,在院落之间,还横贯有数条狭窄的通道,有的通道在墙洞中还置有碾磨和水井,这些回转狭窄的通道,深藏在高墙耸立的院落间,生人进去如入迷宫。传说陈圣与在陈家大院教书发生一桩移花接木的故事。
  8、基督教堂。基督教堂位于古城东南马林山,始建于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面积有四五百平方米,为传教士冶基善所建。教堂主体结构为土木结构、四撇水瓦屋顶,保持着西欧教堂的风格,又具有浓郁的中建筑特色,是一座中西结合式教堂。  教堂内有一大厅可容200人左右。厅堂后壁悬挂基督教救世主耶蘇受难像。门口上面写《福音堂》三个大字和一副对联:  萃五洲同结善缘庆登福音难回其助上帝  避群魔乃谈真道钦崇基督庶几有利中邦  附近几十里的村庄,如望楼、罗马、十所、四所、九所等地多数老者均信其教。每逢星期日都到教堂拜上帝,接受洗礼者近百之众。任光在教堂接受教育。  9、庙寺  有文昌庙、神山庙、三教堂(书院)琼文会馆、东莞会馆和东南西北四坊有四个“土地公庙”。  文昌庙位于乐罗村东南方,康熙年间建,咸丰六年改为乐育学堂,1915年乐育学校改为崖县县立第二高级小学校。1942年被日寇拆去建黄流军用飞机场。  神山庙与文昌庙相并立,康熙年间建。光绪十四年并人乐育学堂。  三教堂(佛、道、儒),位于村的北方,建于明末清初,村民常来这里祷神拜佛,保佑平安。  村的东南西北四坊还建立四个“土地公庙”(俗称庙子),每逢元宵节人们都到这里来“求丁”、“求物”求中者来年送还。  10、祠堂  乐罗村大、人多,全村有20多姓氏。凡大姓都设有祠堂。祠堂由姓族内有文化、有名望的人管理。又指定一人当“庙祝公”,专为庙内年节烧香、点灯祀奉先人。祠堂里有几亩或十几亩水田,由掌握祠堂的人摆布。这些人降仗权势,任意侵吞祠堂内的财粮,土改时凡管祠堂的人多被划为地主。全村祠堂有:陈氏二甲祠堂、陈氏九甲祠堂、颜氏祠堂、林氏祠堂、周氏祠堂、吴氏祠堂、潘氏祠堂、容氏祠堂、符氏祠堂、蔡氏祠堂等。  ,解放初期全村有1950户,人口6100人。现在全村有2100户。解放前全村水田3200亩,园地3100亩。现在全村水田5915亩,旱田320亩。  全村姓氏有:陈、林、颜、周、张、黄、王、吴、符、蔡、容、罗、邢、胡、潘、黎、朱、吉、苏、李、徐、卢、关、欧、谭等二十五个姓氏,其中姓氏最大,人数最多的是陈姓、颜姓和林姓,三个姓氏人数几乎占全村的一半。  明清以来,乐罗文化教育事业日臻发展,望子成龙曾为村人所重视。有钱人家总是聘请家庭塾师教诲子弟。清朝解元陈圣屿曾在本村陈姓一大户当过家庭塾师。咸丰恩贡生颜睿同里人为祀奉先贤和训诲学子。其中较为出色的是老颜祠堂。老颜祠堂是清朝的古建筑,四合院式的结构,高大宽敞的门厅和正殿依次分列在中轴线上,雕刻精美,前进正殿面宽三开间,两侧施扇面墙,光滑宜人的青石基座。前廊施有卷棚顶,月梁上雕饰着龙凤图案,龙舞九天呈吉祥,彩凤云间现如意,龙凤都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祠堂里还有一口大钟和一棵高大的红棉树。1972年,当时的公社领导头脑发热,下令将老颜祠堂拆去建设公社礼堂。这一古建筑就这样给毁了!  11、德化书院。清咸丰六年,德化驿被改设为德化书院。德化书院是当时崖四区的最高学府。德化书院古崖州书院之一,咸丰六年(1856)乐罗人在德化驿旧址建立,又称德化学社,位于今海南省乐东县九所镇乐罗村。乐罗是崖州文化的重镇,明清以来文化教育事业日臻发展,望子成龙是村中古老的传统。有钱人家不惜金钱聘请私塾教师教诲子弟。书院曾接纳“琼州三杰”之一陈圣屿(儋州人)、陈式平(崖州官村人)开坛兴教,崖州才子举人吉大文也曾在此主讲,育化了一代乐罗学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德化书院改为乐育学堂,1915年又改为崖县县立第二高级小学校。在德化驿旧址创建起德化书院(又称学社)。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雅,显然是教书、读书和作育人才的地方。相传被称为琼州三杰的陈圣屿(儋州人),陈式平(崖州官村人)曾在德化书院任教。光绪十四年,德化书院改为乐育学堂,其后物换星移,人事变迁,学堂停办,仅存乡绅设立的私塾。  12、乐罗骑楼、会馆。从清末时期就有人开始闯南洋,很多老房子就是那些从南洋衣锦还乡的商人们修建的住宅或商铺,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南洋风格:门窗、墙柱的精美雕刻,一层都是石柱支撑的骑楼,因为南洋雨水太多,骑楼的建筑是为了便于人们在雨天出行,即使下着雨,也可以走在骑楼宽敞的房檐遮盖下。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曾经是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其实,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乐罗骑楼建筑,从传统建筑、中西兼容并蓄的近代建筑到彰显时代气息的现代建筑,都形成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涵盖了传统民居、寺院庙宇、亭台楼阁等经典建筑,涵盖乐罗开埠以来骑楼会馆、教堂、学堂庭园等中西结合的精品建筑,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都市建筑精品。  会馆。清朝开始,从广东南海、东莞、汕头和岛内琼山、文昌等地来这里建屋创业的商户有好几十家,乐罗老街在那一时期相继出现了“东莞会馆”、“琼文会馆”等等,聚居在新街两旁的商店多以经营百货、纱布、药材、香烟、花生油等为主。较具规模的有三民店、美昌店、吴明记、悦昌行、美利堂、成记等,除了经营百货,还兼营药材、香烟等生意,个体商贩几十家,鱼贩、米贩、菜贩、肉摊不乏其人,商品种类应有尽有。精明的乐罗商人还输出大米、薯粉、瓜子等到西营(湛江)、赤坎、江门、北海、海口等地销售,换回纱布、药材、洋纱、烟草、文具等必需品供应市场,乐罗市场曾出现一派繁华景象。  13、崖州民歌的发源地。乐罗,也叫六螺,古称六螺。古代文化名镇,它西边是望楼河。望楼河入海口是望楼港。东南使是罗马港,罗马港直通乐罗东部大木桥,地理位十分重要。当时陆路闭塞,主要靠海上交通。乐罗土地肥沃,水源好,以稻米称著。古乐罗是汉代十六县之一,县城在今乐罗村东南,是崖州汉人最早的聚居地,为历代水陆交通枢纽。这里人口周密,商业繁荣,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崖州民歌的发源地。成为崖州民歌的昌盛地,各色各样的民歌如《王昭君歌》,《薜仁贵征东征》,《民族英雄岳飞歌》等都是从乐罗村里专著出来,据民歌专家陈运江先生说“乐罗是崖州民歌的发源地”。 乐罗又是崖县民间文化最璀璨、民间艺人最为集中的地方。这里有着自古以来流传广泛的各种各样的民歌、民谣,例如《王昭君歌》、《薛仁贵歌》、《林攀桂歌》、《陈三五娘》、《摇儿歌》等,有时白天或是晚上空闲时,就会有一些爱好者三五成群地用当地方言围唱这些歌曲。
  14、古镇骄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乐罗古城虽然不见了,但是它的文脉仍然存在,仍在滋养着乐罗人民。从不完全统计,明末至清末时期,乐罗村考取恩贡、岁贡、拔贡榜有(18人)。慕容献,今九所镇乐罗村委会人,明代天启年间岁贡。颜乃华,今九所镇乐罗村委会人,清代康熙年间恩贡。陈孔文,今九所镇乐罗村委会人,清乾隆年间恩贡。吴邦彦,今九所镇乐罗村委会人,清乾隆年间恩贡。陈敬修,今九所镇乐罗村委会人,清嘉庆年间恩贡。蔡廷凤,今九所镇乐罗村委会人,清道光年间恩贡。颜睿,字晴岩,今九所镇乐罗村委会人,清咸丰年间恩贡。能文工诗,尤善楷法。游羊城,受业进士陈钟麟之门。为人雅量高致,善容人过。首创社学,以培养后进。居家友爱,尤敦以道德,为州里矜式。年七十终。陈其机,今九所镇乐罗村委会人,清代康熙年间岁贡。广东海康县教谕。罗允成,今九所镇乐罗村委会人,清代康熙年间岁贡。陈文显,今九所镇乐罗村委会人,清雍正年间岁贡。少年父亡,随母徙居秦标村,十余岁始读书,遂以文行闻于时。配祀乐罗社学。颜其亮,字允鉴,今九所镇乐罗村委会人,清乾隆年间岁贡。少负文名,学养深邃,执经者满帐下。凡星历形家诸书,靡不研究。配祀乐罗社学。陈肇盛,清乾隆年间岁贡。陈达士,清乾隆年间岁贡。黎元实,,清道光年间岁贡。陈邦茂,清道光年间岁贡。陈元典,清道光年间岁贡。罗珊瑚,清光绪年间岁贡。陈锡龄,清嘉庆年间府学贡。其父陈达士是清乾隆年间岁贡。  颜任光(),又名颜嘉禄,字耀秋,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乐罗村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曾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光华大学教授,任私立海南大学校长。早期从事气体离子运动的研究,在测定气体离子的迁移率方面做了独到的研究,对几种气体的粘滞系数的绝对值做出了精确的测定。主要研究仪器仪表,特别是多种电表的设计制造,对发展我国的仪器仪表作出了重大贡献。胞弟颜任明,曾获得北京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当时北大颁发的最高学位)任崖州中学校长,备受崖州人士敬仰。颜任光生育两男,长子颜瑞琪,留学加拿大,获博士学位,移居加拿大,曾任加拿大参议院议员;颜瑞璘,男,颜任光博士之次子。1925年11月生于上海,从小学爱好无线电,自制智能玩具。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接着留校在电气工程系任教。1962年获该系的教授称号。1966年起参加宇宙系的研究工作,1980年提升为大学教授。他终生未娶,全身心致力于教学与研究。世界工程学界超长基干理论的创立者,获得这个领域的世界最高奖———罗诺福奖,他同时还获得爱因斯坦奖和爱迪生奖和赫芝奖,是美国科学领域里杰出的华裔科学家之一,其中最突出的是,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超长基线干涉理论。这一申请人领先美国实验超长基线干涉系统5年,并成功地用于星座探测,成为今日射电天文视测的基本系统。此项技术曾用于美国阿波罗登月船。当年此举第一次实现人类几千年来登上广寒宫的梦想。在乐罗这样的地方,曾经产生过这样对中国和世界的进步和文明做出如此卓越贡献的人。  日元的笑话故事。日元,清朝乐罗村人,他是个笑话大王,日元的笑话故事是一种幽默智慧的结晶,在崖州地区家喻户晓,相传日元的笑话故事有1000多个。  陈垂斌,乐罗村人。海南革命先驱之一。革命先烈。  陈祚烈,琼南民歌作家,乐罗村人,(1906---1985),一生创作民民歌颇多,从1930年至1984年,创作的民歌有《西游记》、《正德王游江南》、《宋金朗》、《穆幽桂英》、《狄青征南》、《精中?报国》、《红牡丹》、《佘赛花大战临潼关》、《侠女救夫》、《封神记》等,其作品被收入《海南民歌》。  法戈,原名林元法(1942----),乐罗村人,海南作家协会会员,当过“土律师”、记者,一生为民请命打官司,晚年创办《望楼河》杂志,挖掘和弘扬乡土文化。  三、古城复原浅见  历史文化是乐罗的一块金字招牌,古城是乐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乐罗最丰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历史文化资源。因此,明确了恢复古城风貌、提升产业水平以及实施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的目标。政府只能是一个媒介,充当倡导者和引导者,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引进合适的商业资本,古城保护和发展由许多独立子项目构成,乐罗将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开发一个、收益一个”的原则,逐步独立地立项开展,保证每个项目的顺利运转。  经济愈发展,社会愈前进,便愈要保护历史文化。乐罗满地都是珍珠,但以往都分散在各处。我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让它们发出更亮眼的光彩。  1、以文化为核心功能,以旅游为主导产业,以当地居民为主要社会支撑,通过多年改造,将古城改造为集文化、旅游和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古城的整体风貌要注意的是,不能为建古城而打造出空城、一味把居民迁走,历史古城也要现代化。古城里的人们本身就是活生生的风情文化,是古城最好的背景。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作为建筑或人文资源存在,古城里的人民需要享受现代化生活。  2、县衙署、县文庙、关公庙等公共衙署机构的修复与建设;偶园、陈家大院等大型宅第园林的保护与修复建设。、项目的历史和现状功能及古城未来发展需要传统宅第院落、传统商业建筑、名人故居等保护修复。  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文化也是社会与经济发展及旅游发展的需求,是历史街区、传统公共建筑、传统园林建筑、博物馆的灵魂,特别是进入21世纪,城市以文化来论输赢,一个拥有文化的城市才拥有未来。可以这么说,文化是一个城市昨日的辉煌、今天的财富、明天的希望。  乐罗古建筑来说,大都是土木结构,土木结构容易遭水火等自然破坏,容易腐朽,大都要不断进行修复,古城大多毁坏较大,仅是修复现有遗迹、遗址不能形成“古城”规模,所以在保护古城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原貌的恢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绿化、美化、亮化,达到休闲、观光、健身的开发功效,使古城能有效地展现历史的真实性,充分发挥效益,造福百姓。启动古城修复工程,使古城轮廓初现,西、南二个城门楼以及南海光福寺主殿,使千年古刹再现辉煌。将按照“修旧如故”的原则实施,其中古城核心区建设将按乐罗原有历史文脉修复古县衙、东阁、南阁、牌坊街等建筑,再现“千年古城”等历史景观。  乐罗古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址遗迹。搞好古城保护修复是乐罗人的心结、群众的意愿,是传承历史文化、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必须以对人民、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踏遍崖州沿海,向乐罗走来,法戈先生的倡议适宜其时,只有乐罗有识之士携手并肩,共同为乐罗经济发展,群众生活着想,那么,逝去的千年古镇会回来的,想到这些,我的目前仿佛一瞬间,看到乐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现一座古城,一座法戈先生倡议的旅游风情古镇,古城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回来吧,逝去的千年古镇!  (本文参考《琼台志?古迹》、《海南史志》、《崖州志》及海南日报记者蔡葩、中山大学教授黎祖福、法戈先生等人著作,民间传说等)
  难得的好贴。
  汉族人的古迹就是多啊,顶来看看。
  感谢夜泊,我自己是十所村人都没真正了解这些有价值的文化
  夜泊辛苦了!
  十所老孟室人,后起一批能打的。
  好想法,好做法,好笔法
  纪明教很有才啊
  向夜泊致敬!  在权力正在阉割着我们历史和记忆的时刻,夜泊重新揭开本土的一段历史和记忆。  因为我们深知,社会记忆是一个民族的良知,一个没有记忆的民族,一个对过去无论是经验教训还是荣耀,无论是成功的,还是苦难的东西,把它们都忘掉的民族,这样的民族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很“悲催”的,也很可耻。
  文化需要良知者自觉的保护行动,文化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原动力。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南省乐东县九所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