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医生谁谓了测量人体的温度发明了体温计谁发明的

致读者:在阅读本科普词条时,请不忘参看词条“”,将会对您的知识进一步巩固。
我们知道很多疾病可以导致的升高,然后19世纪的医生却只能通过粗略的判断来诊断病人是否,因没有准确的测量仪器,有些因为诊断不及时或不够准确,导致治疗不及时而使病人病情加重,有的甚至导致死亡。其实,早在16世纪,意大利注明生物学家伽利略就制造了第一支测量人体体温的温度计。
伽利略温度计发明1
当时伽利略在威尼斯的一所大学教书。有些医生找到他,恳求说:先生,人的时候,一般都会升高,能不能想个办法,准确地测出体温,帮助诊断病情呢?
这里我们打断一下:并非所有的都会导致的升高,最常见导致体温升高的疾病是,尤其是。很多疾病本身不会导致体温升高,最常见的是一些慢性病,比如、、等。所以这位医生的话是不严谨的。
医生的真诚请求,使得伽利略感到难以推辞。为了制作出这一医疗器具,伽利略不停地思索,但总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一天,伽利略给学生上实验课。他边操作边讲解,学生都听得入迷了。他问学生:当水的升高时,特别是烧开的时候,为什么会在罐内上升?
学生回答:因为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时,体积增大,水就膨胀上升。水冷却,体积缩小,又会降下来。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这个常识性的回答经学生一说,顿时使伽利略来了制造的灵感,伽利略兴奋地想,水的温度发生变化,体积也随之变化,那么反过来,从水的体积变化,不是也能测出温度的变化吗?
伽利略高兴地忘乎所以,竟然不顾自己还在上课,马上回到办公室,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做起实验来了。
伽利略温度计发明2
根据这一原理,1592年,伽利略终于成功制造出了第一支温度计,那是一根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呈球形,未封闭的一端插在水里;当周围的气温发生变化时,管内的水柱高低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得知气温的高低。但是,由于水式露在大气里的,水柱的高低受气温的影响外,还受到大气压的影响,因而仅仅凭着水柱的高低测量气温的变化往往欠缺准确性。
在此之前,医生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只是凭借手掌来感觉患者的体温。所以世界上的第一支体温计,则是用数值使人的体温量化。虽然这支体温计还不能很准确得测量体温,但是它使体温由手掌的感觉变成了可以看见的数值,所以在体温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最早的体温计上虽然也有刻度,但是那是根据医生个人的喜好随便画上去的。即便是这样,用这种体温计给人测量体温的时候,医生们逐渐发现健康人的体温总是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医学界正确测量健康人的体温则是一个世纪以后的事情了。1691年沸点被人们发现,并与之前发现的水的结冰点为端点,制定测量温度的标准。1714年德国的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用皮革袋盛装水银,来测量温度,这便是华氏温度计。用这个温度来测量体温,发现健康人的体温时华氏96度。顺便一提的事,在中国把华伦海特发明的这一套温度标准称为“华氏”,用符号“℉”来表示。但是体温计用在医学疾病治疗上,则是1858年以后的事情。这一年德国的一位非常有名望的医生文德利希出版了《疾病与体温》一书,在书中他指出,根据疾病的不同,人体的体温也是不同的。在那以后,体温检测就成了诊断病情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那个时候使用的体温计长30公分,测量时间5分钟。而且拔出之后,体温计内的液体柱,不是像现在的水银体温计停留在原处,而是迅速下降。
伽利略的第一支温度计准确度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654年,伽利略的学生改用酒精代替水,制成了一种不受大气压影响的温度计,并首次被意大利医学教授圣托里奥用于测量人的体温。大约过了10年,意大利人又用水银代替酒精制成另一种温度计,从此,这种水银温度计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虽然水银温度计被广泛应用,但人们又发现它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
1714年,加布里埃尔·华伦海特研制了在水的冰点和人的体温范围内设定刻度的水银体温计。一位荷兰医生用它来给发热病人量体温,但体温计仍然太大了,大多数医生未能很快使用它。
19世纪50年代以后,细菌学、细胞病理学等医学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疾病的原因也被确定。另外患者特有的体温变化曲线也已经被发现,确立了临床检测体温的地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1867年,英国伦敦的一名叫奥尔巴特的医生根据测量人的体温的特点和需要,又研制出一种专门用于测量人或动物体温的温度计,至此,体温计才证实诞生,并一直沿用至今。
现代体温计
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体温计也在不断地被革新换代。1984年,芬兰的一位医疗器械设计师又发明了更方便、准确的电子体温计。随后不久,美国的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又发明研制出一种专用于婴儿的奶嘴式体温计。可以预言,在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明天,一定会研制出更先进、更科学、更准确的新型体温计。
出自A+医学百科 “体温计,1867年”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体温计,1867年”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在1593年今天,我们已习惯了将冷热的变化用多少度这一量化概念来表示,因而无论谁对温度计都不陌生。然而,温度计究竟是怎样诞生的,那些温度又是怎样确定的呢? 18世纪以前,人们是无法准确表示气温的微小变化的。为了测定出如今普通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发明家大约花了一千多年的时间。 最初,冷热是凭人们的感觉主观臆测的,因为那时没有温度计,大多数人说冷了,那就是冷了。 公元2世纪,一位叫加莱的希腊医生提出建议:为了看病的需要,最好分四个等级来表示人体的冷、热变化。加莱的建议??冷热的四个等级就成为没有温度计之前的温度标示了,这个不足为奇的温度准衡,在17世纪之前,一直被医学界采用。 当人们生活得还不十分精致的时候,粗略的说明勉强可以应付人们了解温度变化的需要,但是对于科学研究说却不同了,它需要进行准确的温度测量。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第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应该有一个计量冷热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要发明温度计的原因。 1575年,意大利学者希罗的一本科学著作出版了。在这本书里,他描述了许多离奇的设备。后来,一些细心的学者研究了这本著作,他们指出,这些离奇的设备中有一台仪器能够证明物体受热会膨胀。 对物体热胀冷缩特性的认识直接导致了温度计的出现。 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是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在1593年制造的。他在一根一端附有玻璃球的管子里面装入带色的液体,然后把这根管子倒放在水里制成了最原始的温度计。这时如果在球外面用不同温度的物体与球靠近或接触,由于管内空气热胀冷缩,水面就会发生升降,这样从水柱的高低就能分辨出温度的变化。这种温度计叫空气温度计,它是现代温度计的鼻祖。空气温度计虽然很灵敏,但很不完善,容易受外界大气压变化的影响,从而使所测的温度不够准确。 后来,伽利略的学生继续研究,把管子制成密封的,并用酒精来代替空气。如此一来,测出的温度就准确多了。但是,因为酒精到摄氏78度就开始沸腾,所以它不能用来测量一般的高温。 1714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名叫华仑海特的仪表商用水银代替了酒精,克服了上述的缺点。因为水银在摄氏350度才开始沸腾气化,在摄氏零下39度才开始凝固。所以水银温度计能测出较高或较低的温度。 不过,那时各种温度计所取刻度的含义很不统一,都是各取所需。比如,英国皇家学会实验部主任罗伯特?胡克把水的结冰温度作为一个起点;有的医生以正常血温为起点;而牛奶场的商人则以牛奶溶点为起点;还有的天文学家以巴黎天文台地下室的温度为温度计的起点,等等。有人统计了一下,这一阶段约有27种不同刻度的温度计,它们的确方便了确定温度起点的个人,却给更多的人带来了麻烦。为此,1740年,大家经协商后一致同意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作为温度计标准刻度的依据。但应给这两个温度作怎样的标记呢?学者们又各抒己见了。 最初,发明水银温度计的华仑海特提出,把水在一个大气压下的冰点定为32度,沸点定为212度,中间划为180格,每一格定为一度,这就是华氏温度。用华氏温度计量出的温度度数,常用“F”来表示,例如华氏82度就记作“82摄氏度F”。 对普通人来说,华氏温度计使用不便。 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西斯设计制造了一种温度计,他把一个大气压下的水的冰点定为零度,沸点定为100度,中间划分100格,每格定为一度,这就是我们今天最熟悉的摄氏温度。气象台预报气温变化时就是采用他制定的标准。用摄氏温度计量出的温度,常用“C”来表示,例如25摄氏度,记作“25℃”。 此后,国际上对温度标准还曾进行过多次修改,现在科研活动中多已采用1968年制定的国际实用温度。国际实用温度还用绝对温度来表示摄氏温度。绝对温度是英国物理学家开耳芬在1848年提出的,所以也叫开耳芬温度,简称开氏温度。它用“T”来表示,度数后面用符号“K”来表示。例如摄氏零度是水的冰点,用绝对温度来表示则是:T=273K。绝对温度可使热力学中很多定律的公式变换起来更简单,计算起来更方便。 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温度计大多采用摄氏温度,它仍是利用液体的膨胀或收缩来测量温度变化的,液体被密封在一个玻璃泡里,玻璃泡又与一根细玻璃管相连。温度较高时,液体膨胀并在管内上升;温度较低时,液体收缩并在管内下降。液面最高处的管子上的刻度可以准确地显示当时温度是多少。 体温计是温度计中的一种,现在这种在小玻璃管上刻刻度,玻璃管下端装储存水银的小玻璃泡的现代体温计是由英国医生奥尔布特于1867年创制的。 玻璃液体温度计 玻璃液体温度计是一种膨胀式温度计.是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原理制造的。它利用作为介质的感温液体随温度变化而体积发生变化与玻璃随温度变化而体积变化之差来测量温度。温度计所显示的示值即液体体积与玻璃毛细曾体积变化的差值。 玻璃液体温度计的结构基本上是由装有感温液(或称测温介质)的感温泡、玻璃毛细管和刻度标尺三部分组成。感温泡位于温度计的下端,是玻璃液体温度计感温的部分,可容纳绝大部分的感温液,所以也称为贮液泡。感温泡或直接由玻璃毛细管加工制成(称拉泡)或由焊接一段薄壁玻璃管制成(称接泡)。感温液是封装在温度计感温泡内的测温介质.具有体膨胀系数大,粘度小.在高温下蒸气压低,化学性能稳定,不变质以及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能保持液态等待点。常用的有水银.以及甲苯、乙醇和煤油等有机液体。玻璃毛细管是连接在感温泡上的中心细玻璃管,感温液体随温度的变化在里面移动。标尺是将分度线直接刻在毛细管表面,同时标尺上标有数字和温度单位符号,用来表明所测温度的高低。
相关问题略懂社热议相关搜索
hey! 我们在略懂,邀你速体验教科版科学三年级第三单元复习题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第三单元复习题2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温计放在肛门测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