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危害学术框架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中韩传统医药与亚健康高峰&&&
发布时间: 17:28:26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日,由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与韩国国际亚健康开发中心共同主办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中韩传统医药与亚健康高峰论坛在首尔市高丽大学隆重开幕。中国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局局长孙涛主任、韩国亚健康开发中心金凡理事长、世界中联学术部邹建华主任、高丽大学保健协会林国焕会长出席并致辞,出席本次大会的还有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朱嵘研究员、韩国国际亚健康开发中心副会长何炅秀先生、世界中联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魏育林女士、副秘书长马文杰女士,以及来自中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领域100多位研究者与从业者,大会由金凡理事长和马文杰副秘书长主持。
论坛在高丽大学Healthy Campus举行,孙涛主任致开幕辞,他指出在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下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大健康产业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高度,正式开启了中国的财富第五波大潮,也将迎来全球的财富第五波,一个健康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将推动了中韩两国亚健康事业的相互合作与发展,而且也将引领亚健康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随后,高丽大学保健协会会长林国焕先生以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学术部邹建华女士分别致欢迎词。主题演讲特邀请孙涛主任、金凡博士、韩国SPA协会保健养生研究所所长全道云先生、魏育林研究员做了关于亚健康、中医疗效评价和椰灸养生等方面的报告。与会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共同分享中医药在亚健康领域的最新进展。会上,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和世界中联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特为金凡博士、Open Ciber University金恩柱教授和何炅秀副理事长颁发了促进国际亚健康学术交流贡献奖。同时,孙涛主任、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朱嵘研究员和国际部马文杰主任也获得了韩方颁发的亚健康产业发展功劳牌。本次会议还颁发了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孙涛主任致开幕辞
林国焕会长致辞
邹建华主任致辞
论坛结束后,代表团参观考察了韩国G-SAM医院,并与医院董事长及多位医院代表在健康的调理、评价和检测设备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基于有着相似的经营理念,双方希望展开深入合作,共同促进亚健康事业的发展。
参观SAM医院
参观医院现场
医院会议室洽谈会亚健康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
主页 & 健康时报 & 第十版 生殖健康
亚健康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
  本报讯&由中国经济调查编辑委员会组织,“2002年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将于~28日在北京召开。此会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机构的支持,由卫生部、医疗科研院所、海内外健康产品生产商等单位发起。&&&&(梁婉)
&&&&《健康时报》 (日第十版)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当前位置:
全国亚健康学术委员会图片
原创共享素材
编号:上传时间:大小:33.511 M
分辨率:150dpi
尺寸:630像素 格式:PSD (CS5)颜色:CMYK
扫一扫,下载知聊
关&键&词:亚健康 学术委员会 各系列产品 适配表 功效 盒装 美容养颜 色斑暗疮 神经衰弱 玛卡颗粒 改善记忆 丰胸 美发美甲 护肤 展架 背景展板 排毒养颜 蜂胶 胶原蛋白 易拉宝 PS分层图 素材 矢量图 设计 源文件 宣传彩页 写真
设计 广告设计 展板模板 150DPI PSD
图片描述:全国亚健康学术委员会石家庄分会各系列产品适配表 展架
&昵图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
商用正版图片亚健康:忽悠国人十六年
亚健康:忽悠国人十六年
亚健康:忽悠国人十六年  在中国,有一个很火的词叫做“亚健康”。  小孩子学业紧张亚健康、年青人生活不规律亚健康、上班族朝九晚五亚健康、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也是亚健康。…[详细(附一)]  既然中国是个“亚健康”大国,商家们也就纷纷献策献力,电视上的保健品广告一个比一个玄妙——总之,它们都能用各种花样改善亚健康状态。  可悲的是,追根溯源,亚健康概念始于一个中医自创,此概念之所以火爆,亦与商家的营销策略不无关系……国人,已被这个概念忽悠了十六年。  一、今日话题 “亚健康”概念来自中医自创   亚健康理论创始人:王育学   前苏联学者曾提出模糊的“第三状态”概念  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提出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一种“第三状态”。他认为,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着一种似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  “第三状态”同时也被称为 “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潜病期”、“前病态”等。  这一概念实际上十分模糊,在主流学界反响甚少。  青岛中医教授王育学受此启发,提出“亚健康”概念  在90年代中期,青岛医学院的中医教授王育学,将N·布赫曼的“第三状态”理论,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中“不归类在他处”的“衰老”、“不适和疲劳”等字眼对应,自创了“亚健康”的中文名称。  1996年1月,《健康报》开辟了名为“亚健康学术探讨”的专栏,为国内最早刊载“亚健康”的媒体。在由王育学写的“编者按”中,他指出“亚健康目前尚无规范性的明确定义”。此外,他还曾表示“在国外,没有亚健康这一说法。”…[详细附二棒棒:亚健康真相]  二、“亚健康”概念是伪科学   ( 王育学所著亚健康书籍《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 )  1.“亚健康”是个口袋罪,什么都能往里装  在“亚健康”的概念中,包含“精神紧张、身体不适、负担过重、浑身乏力、容易疲倦、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平衡……”等等。甚至有的亚健康专家总结了24类症状。  的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几乎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称为“完全健康状态”。健康如同数学上的“极限”,人类个体只可无限趋近,却无法达到绝对健康值。  所以,在医学实践中,只要身心各项指标正常的人,就被认为是健康人。如果被检查出病症,则被认为进入了疾病状态。  就此,“亚健康”便有了用武之地,以上种种“症状”,试问哪一个体检指标正常的人身上没有出现过呢?如果你还没有被查出确实的病症(即不是病人),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亚健康”了。  据亚健康支持者言,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世界上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数据不知来源为何,据称为某协会副秘书长“造”出来的。)  是啊,按照这些症状分析,哪个人敢说自己不符合其中一条或多条,不是亚健康呢?…[详细附三张功耀:“亚健康”概念剖析]  2.“亚健康”概念经常与“慢性疲劳症”、精神类疾病混淆  王育学认为,造成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就是疲劳。另有人言,N·布赫曼的“第三状态”得到了响应——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命名此症为 CFS(慢性疲劳综合症)。  但这两个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慢性疲劳综合症有国际统一标准,是一种真正的病症,在人群中发病率为0.1%左右。而“亚健康”没有任何标准,据说有70%的人具备此特性。  此外,亚健康概念中还有众多属于“焦虑症”和“情绪类疾病”范畴的病症,这些都属于精神病学的内容,是真正“得病”了,不是“亚健康”。  总之,“亚健康”概念中混杂了许多实际上“不健康”的内容。再一次扩大了打击范围。  3.“亚健康”是个中国人关起门来自己玩的概念  据王育学称,亚健康的标准英文名称是“sub-healthy”。在学术论文搜索引擎中搜索中文“亚健康”或英文“sub-healthy”,作者一栏都会浮现出大量的中文人名。  据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教授黄建始称,其查遍医学文献,“亚健康”的说法仅存在于中国人的圈子里,“又是一个所谓的‘中国特色’”。而目前医学科学的主要成果80%以上是首先在英文文献中发表的。英文医学主流文献中找不到“亚健康”的研究不是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吗?   三、“亚健康”概念为何走红?实乃药企炒作   ( 采力合剂“突破亚健康”主治: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失眠健忘)   央视主持人欲说还休的一段“主持人手记”  樊登是一位曾经主持过央视《12演播室》栏目的主持人,他写下过这样一篇“主持人手记”——  “国内一家著名的家喻户晓的企业打算推出一种新的保健品,苦于没有找到热销的契机……出资数十万资助一位搞了一辈子保健工作的医生教授,去做些研究搞搞调查拿出一些令普通人民群众信服的‘科学依据’。于是,全国各大小媒体都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而且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个科学概念——亚健康。”…[详细附四主持人手记:亚健康与成功学]  上文提到的企业,或许就是资助王育学搞调查的青岛海尔药业  自1996年王育学提出“亚健康”概念后,起初在学界和社会上并无多少反响。  然而在1998年时,四家协会及学会一起主办了场调查,这场调查面向全国范围,以问卷方式登在《中国青年报》上,共收回有效问卷近5万份,花费定然不菲。  在王育学写的《亚健康 21世纪健康新概念》一书中,专门提到了这个调查(这也是他开山立派之本),这场调查的实际承办方,正是青岛海尔药业公司。  在这本书的“上篇”最后一部分中,王育学专门拿出一章介绍了“亚健康与‘采力’”。“采力”即海尔药业出品的“采力合剂”,彼时还是保健品,在2010年时已经成为了非处方药。  在另一篇文章中,王育学这样写到——“海尔药业公司推出的保健药采力合剂,明确提出‘采力突破亚健康’的醒目招示,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次提出调治亚健康状态的药物。”  而海尔药业总经理李青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有过如下表示——“我们与王育学教授合作,向社会推出了‘采力’”、“我们受到许多患者的反馈,他们不但对‘采力’的功效表示认可,还说‘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亚健康’在作怪’。”  作为“市场培育者”角色的“采力合剂”,最终并未获得想象中的成功。但亚健康概念已在中国打响。…[详细 附五突破亚健康 实现真健康]  四、“亚健康”概念的两大受益者   ( 中医与亚健康联姻& 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治未病’及亚健康论坛)   保健品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如同樊登所说——亚健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描述的所有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而它把有这些症状的人从正常人群中划分了出来,告诉你这是亚健康,如果不理不睬的话可能会导致如何如何吓人的后果,这是威逼。然后再说重视得早就能治好,调理调理会让你活的像个超人,这叫利诱。   反正保健品也不是药,那些症状又如此模糊,即便吃下后没疗效,顾客也很难拿这些商家如何。…[详细附六世上本无“亚健康” 只因此词有“金砖”]  中医借机打出“治未病”概念  如果在国内论文期刊库中查找“亚健康”,会出现很多和中医有关的搜索结果。  据说,中医有着“治未病”的医学思想,即治疗未得病的人,预防病症。这与尚未得病却即将得病的“亚健康”简直一拍即合。  所以“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对亚健康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等文章接连出炉。  更令人惊讶的是,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司长王晓方还写下了《‘治未病’——医疗保障的思路创新》一文,他说“西方发达国家基于现代医学的医疗健康保障模式正在成为‘供不起和不可持续的医学’……中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念为创新中国特色的医疗健康保障之路指明了方向。”  五、结束语  16年前一位中医自创的概念,经卫生部部长发文助推,经卫生部、科技部、统计局专家强调后,已经成为我国最普遍的公共健康问题。这真是一出无奈的黑色幽默。  (附一)应对国民“亚健康”研讨会在京召开  日09:34中国科学报祝魏玮 何家艳我要评论(0) 字号:T|T   应对国民“亚健康”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表示,对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国民健康问题不能光靠打针吃药来解决,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根据我国卫生部、科技部、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我国“亚健康”人数已达6亿。与会专家强调,应对亚健康问题,主要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可以调节工作生活节奏,补充膳食纤维、抗氧化剂等。不过来自中科合创科技推广中心的专家表示,规范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确保食品安全,明确市场定位,以及让百姓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应对“亚健康”的关键。  (附二)棒棒:亚健康的真相  日10:09南方网棒棒我要评论(85) 字号:T|T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N.布赫曼(Berkman)提出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一种“第三状态”。这一模糊概念刺激了青岛医学院一位中医教授叫王育学的灵感,他于90年代中期创造了“亚健康”一词(据说当时他只是一家健康杂志的编辑);1996年1月,对伪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健康报》开辟了“亚健康学术探讨”专栏;同年5月12日,中国药学会在北京召开“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确定“亚健康状态”的名称;1998年“第2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给亚健康状态取了个英文名“sub-healthy states”,这是一个专供中国中医意淫的英文名儿,因为以此为关键词在外文数据库中搜索不到一篇文章。从此,“亚健康”一词就像“治未病”一样,以其无比的模糊性无比体贴地迎合了广大中医乐于忽悠的心理。  简单的文献检索可以说明问题,中文期刊网上关于亚健康的论文有1500篇左右,期刊档次都非常低,基本是《中国社区医师》《中国疗养医学》《中国健康月刊》《**中医药大学学报》等上不了学术台面的杂志,90%以上是中医写的。在著名的PubMed上用sub-health 检索,不到10篇文章,并且其谈论的都是亚健康研究机构,没有一篇谈论亚健康本身。显然,“亚健康”这个非名老中医一时灵感而创造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对其进行的“研究”完全是中医自己的瞎折腾。  中医创造出“亚健康”这个概念后如获至宝,拍脑袋自拟标准,煞有介事的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结论是,中国人群健康者15%,疾病者15%,亚健康者70%。现代中医已经无耻到连“未病”都要治一番宰一刀,不要说“亚健康”了,这大概是中医热衷于亚健康的唯一本质原因。  关于亚健康,迄今也没有“诊断标准”,只有众说纷纭的各种归纳,这些经验的归纳是否也有一些合理之处呢?我们知道,中医除了装神弄鬼的“辨证”外,对于严格的疾病诊断完全依赖于西医,他们对亚健康的诊断学症状学的归纳充分体现了缺乏科学训练的江湖医生本质。比如,有人归纳了亚健康的十种“典型”症状:心病不安,惊悸少眠;汗出津津,经常感冒;舌赤苔垢,口苦便燥;面色有滞,目围灰暗;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指甲成像,变化异常;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口吐粘物,呃逆胀满;体温异常,倦怠无力;视力模糊,头胀头疼等。所谓亚健康应该是尚未到疾病的程度,而这十组症状每一组都强烈提示有病而不是未病,每一组都可以提出几个需要鉴别的疾病来,比如第一组“心病不安,惊悸少眠”,至少要考虑心脏病、甲亢和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体温异常,倦怠无力”则提出一百种疾病来鉴别也不必奇怪。把这十组症状列为亚健康的“典型症状”是没有丝毫临床思维训练的无脑人拍脑袋的产物。  亚健康的诊断是基于有症状而无阳性检查结果而做出的,这种判断容易导致诸多误解。一是有症状,在医师经验不足或检查水平低下时,容易误诊。比如“视力模糊,头胀头疼”当然可能仅仅是休息不好,但是,也完全可能是青光眼,甚至可能是颅内肿瘤。头脑简单只知道亚健康的中医,或者没有相应设备检查,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误诊。其次,诸多严重疾病的早期并没有症状,连亚健康也称不上,但严重性非同小可,比如肝癌早期,可以通过高危人群的健康体检或筛查来发现,要是不幸碰到中医给戴个亚健康的帽子肯定就废了。  当你有症状而被中医诊断为亚健康,有两种可能:你其实是功能性疾病,被过度治疗;你有超出中医诊断能力的严重疾病,被延误治疗。当你无症状而被中医判断为健康或亚健康,也有两种可能:他们要为你“治未病”;你可能有隐匿很深的远远超出中医诊断能力的疾病。关注亚健康,除了使你更加容易被忽悠外,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附三)张功耀:“亚健康”概念剖析  日10:12东方网张功耀我要评论(0) 字号:T|T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元。概念不清楚,整个思维就不会清楚。遗憾的是,由于我国从小学生到博士生的学生培养都没有逻辑学的训练内容,许多已经读完了博士,当上了教授,甚至已经掌管我国科学技术资源分配大权的人,也不知道怎样给出概念,不知道怎样进行概念分析。不管有没有充分的依据,只要标榜科学,似乎那被标榜的东西就是科学,只要标榜系统,似乎那被标榜的东西就是系统。因此,一些未经任何逻辑分析的科学概念,都可以随随便便地见诸各种媒体(包括大众媒体和学术媒体),横行无忌,欺骗世人。  必须指出,“亚健康”不是一个得到了国际医学界认同的科学术语。迄今为止,它也还不是得到了最起码的科学语言解析的概念。我不知道“亚健康”概念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引入我国的医学文献的。但是,这个概念已经欺骗了我国许多善良的人们。最近的一个消息显示,“亚健康”居然出现在我国新任命的卫生部部长陈竺先生的口头文献之中了。也就是说,这个概念把卫生部部长也给骗了。由此可见,由这个概念造成的思想混乱已经不是一个小问题。不澄清这个问题,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将遭受严重损失和巨大的浪费!  怎样进行概念构造?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没有明确地阐述过,研究得也不深入。虽然孔子说过“必也正名乎”,可是,究竟怎样正名,孔子并不清楚。在诸子百家中有一个“名家”,也曾经试图解决“正名”(弄清概念)的问题。春秋的时候,子产和邓析子曾经长时间针尖对麦芒地进行过概念纠缠,结成的私人恩怨也很深。可是,所有这些努力都没有促使我国把如何构造概念这个问题及早地解决好。  有关概念构造的逻辑学问题,在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当中是说得很清楚的。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逻辑学家都以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作为概念构造和概念分析的基本工具。遗憾的是,一天到晚沉溺于中国旧文化的人,至今还不会使用这样的逻辑工具。这样的人不少。这种状况给我国的科学和文化建设事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相当严重。  依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概念构造中第一个要注意的,是概念的指称要明确。诸如“圆的方”或“方的圆”都是不合格的概念构造,因为他们的指称不明确。事实上,“亚健康”这个概念相当于说了一个“有病的健康人”或一个“健康的病人”。这无异于说了一个“圆的方”或一个“方的圆”。因此,单从逻辑学上分析,“亚健康”就是一个不合逻辑学基本规则的概念构造。  “亚”只能用于层次描写,不能用于状态描写。在上一个层次与下一个层次之间,如果还存在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层次,我们可以把这个层次描述为依附于上位层次的“亚层次”。于是,在生物学的物种层次划分中有“亚种”,在物理学的物质层次划分中有“亚原子”(按:这个表述容易产生歧意。我本人不主张这样的划分。它容易使“亚原子”被误认为是一种“亚原子”粒子。),如此等等。  “亚”是不能用来描述物质状态的。从状态描写的数学方法看,给定一种物质状态由X1,X2,X3,……,Xn来描写,则其中每一个状态参量的改变都意味着一种新的物质状态。据此,从一个给定的状态S1演变到任意一个邻近的状态S2,不管这个演化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都不可能用“亚状态”来描述第二个状态与第一个状态之间的关系。如果在这样的演变中发生突变,这样的描写就更加不可能了。更何况中医生在给出“亚健康”概念的时候,只指出了三种状态,不包含任何邻近状态的变化。在通常的医学实践中,如果一个人经体检后所得到的状态参量全部符合正常值,则这个人就可以被诊断为一个健康的人;而当这个人的身体测量值绝大部分正常,只见血压测量值偏高时,则这个人就可以被描述为“患有高血压”的疾病状态。显然,我们不能把“只是血压偏高”的身体状态描述为“亚健康”状态。要是那样的话,一个肝癌患者也会被错误地描述为“亚健康”了。  我国大部分中医生和部分中医药大学教授的文化水平都很低。他们的知识贫乏状态令人惊讶!许多中医生(尤其是那些中医泰斗)甚至还不符合当今世界的脱盲标准。他们缺乏对医学科学进步的基本了解,甚至完全不具备理解现代医学科学的能力。由于他们过分沉溺于中医典籍之中,使得他们连基本的逻辑规则也不懂。正因为这样,中医生至今还不会给出概念、不会做概念分析,更不会按照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推理。所以,不但古代的中医生给出的概念没有实际意义,现代的中医生给出的概念,也大部分没有实际意义。  众所周知,中医至今还不会做体检,也没有标准的健康概念。中医生如果不通过望、闻、问、切得到对病人的“感觉描写”(如疼痛、奇痒、肚腹膨胀)和“外部特征描写”(如气促、吐血、拉稀、脸色铁青),就不能对这个人进行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医学描述。所以,中医生只能“跟着感觉走”,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感觉语句”来描述身体状态。于是,他们只能把那些“没有感觉到有病”的人叫做“健康人”,把那些“已经感觉到有病”的人叫做“病人”,把那些“没有感觉到有病又没有来找他们看病”的人说成“亚健康人”。  这样划分的荒唐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医学清楚地告诉我们,“已经感觉到了的疾病”不一定就是严重的疾病;“没有感觉到的疾病”不一定就是轻微的疾病。因此,跟着感觉走给出的“亚健康”概念是不可靠的。只有按照科学医学的诊断方法接受体检,才能对我们的身体状态进行可靠的描述。由此可见,所谓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直觉的判断认为,被我国中医生描述为“亚健康”的人可能是所有人。这样一来,中医生就可以广泛发挥他们“治未病”的“特长”了。不过,头脑稍微清醒一点的人会提出质疑:  至今不会做体检的中医,凭什么判断我们的“亚健康”状态?  至今还不会做早期诊断的中医,又怎么可以“治未病”?  依我看,中医生还是带着他们捏造的“亚健康”概念,高举他们绣制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杏黄旗,到一边凉快去,免得搞乱了我们的思维,为害我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附四)主持人手记:亚健康与成功学  日10:08CCTV樊登我要评论(0) 字号:T|T   这两个概念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恰好同时出现在《12演播室》的选题中,又恰好接连着播出。我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给我一些同样的感觉。都有点经不起推敲。  大家知道亚健康的概念是怎么热起来的吗?原来是国内一家著名的家喻户晓的企业打算推出一种新的保健品,用于抗疲劳、防健忘、治失眠、通排泄……总之是非常之有用。但是苦于没有找到热销的契机,也没有特定的人群。为了将有以上症状的人群归拢,便于看人下广告同时甚至可以吓得这些人自己奔向各大药房超市购买分不清是药还是食品的万能保健品,他们出资数十万资助一位搞了一辈子保健工作的医生教授,去做些研究搞搞调查拿出一些令普通人民群众信服的“科学依据”。于是,全国各大小媒体都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而且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个科学概念——亚健康。亚健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描述的所有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而它把有这些症状的人从正常人群中划分了出来,告诉你这是亚健康如果不理不睬的话可能会导致如何如何吓人的后果,这是威逼。然后再说重视得早就能治好,调理调理会让你活的像个超人,这叫利诱。  在这个全民惜命的市场中,对消费者威逼利诱是颠扑不破的销售真理。虽然后来这家大企业的产品没怎么卖起来,但催生的一大批在电视节目中间惹人讨厌的广告产品,的的确确谋杀了消费者大量的银子。  另一样同样让很多人花钱请回家又没什么用的东西就是成功学的书籍。当年著名的各种爸爸和奶酪已经使很多人大呼上当,可如今我们本土的大师们又开始用各种理念来指引人们向金钱和地位奔去。但仔细研究一下这些人会发现,成功学大师们在开始贴小广告教人们如何成功之前,普遍混得很不怎么样。再翻开他们的著作一看,一点都不像个自学成才的样子,大量重复使用的没有根据的励志小故事充斥期间,一旦有原创的内容,就更加文笔不通纷乱可笑。如果这样都能成功,真是世界大乱了。  亚健康与成功学的本质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利用人们的无知和求好心切硬生生造出一片市场,让人们以为自己的确需要这些东西。我能理解现在找到真正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新服务是越来越难了,所以他们一旦发现一个领域就会从内心里涌起一股喜悦,根本顾不上想一想自己能不能提供有效而长久的服务。  我得感谢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这些伪科学或伪学科的死穴,一击即中。让我们少花冤枉钱,少走冤枉路。关键是不要对捷径和灵丹妙药报有幻想,实践证明几乎所有的上当都源于贪心。  (附五)突破亚健康 实现真健康  日20:33中国青年报我要评论(6) 字号:T|T   今天,本报与青岛海尔药业公司等合办的“海尔药业杯”全国亚踺康状态有奖普查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国内首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亚健康”这一医学新概念的医药企业,海尔药业始终致力于我国的大众健康事业,并取得了可贵的成果。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总经理李青。  记者:请您谈谈什么是“亚健康”。  李青: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类的健康观念简单分明,身体状态被笼统地区分为疾病与健康两种状态。一切器质性病变称为疾病状态,除此之外的非疾病状态即为健康状态。那个时代的健康是什么?简而言之,没病即是健康。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谱已转为找不到病原体的非感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这类疾病的病因十分复杂,与精神心理、社会环境、生活行为方式、饮食营养各方面关系密切,又称为身心疾病。这些疾病不像感染性疾病突然发病,其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界限很不清楚,而且在确诊前相当长时期内各种仪器或生化检查很难发现阳性结果,只是感到身体或精神上有很多不适,如疲劳、烦躁、头痛、胸闷、失眠等,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尤其是精神和心理医学的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处于这个状态的人群竟高达70%。  也就是说,在过去所定义的“健康”与“疾病”之间出现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类似于过渡阶段的两难状态。这种似“病”却又难以从医学角度定义为“病”的状态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因此为健康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80年代末,这一现象同样引起了中国医学界的讨论。经过多年的取证、分析、研究,90年代初,青岛大学医学院王育学教授率先提出了“亚健康状态”这一健康史上的全新概念,对这一介于完美健康状态与器质性病变状态之间的不健康状态做了形象定义。  记者:那么,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是什么?它会产生什么后果?  李青:造成亚健康的因素有以下四种:①过度疲劳造成的脑力体力透支,②人体的自然衰老,⑧心脑血管及各种慢性疾病的前期和手术后恢复期,④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期。因此,原因的多样化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复杂性和顽固性,它的持续存在给患者本人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这种痛苦包括身体上的不适应、心理上的变化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由于人体在亚健康状态下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机体免疫力也越来越低,容易被各种疾病侵袭。长期有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和心慌的人,在做心脑电图检查时,有可能不会发现异常,但这些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比一般人高出许多倍。仅就中年人而言,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年人若顺其自然,这个群体中2/3的人将有可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还有一部分人可能死于肿瘤、糖尿病代谢障碍、过劳或意外猝死,而只有1/10的人有希望安享晚年。  记者:国内外医学界目前对“亚健康”的研究情况怎样?  李青:亚健康状态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由于亚健康状态的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西方医学界的研究一直没有取得大的进展,但祖国传统中医“治病求本”的原理却使中药在治疗亚健康状态上有了突破性进展。祖国传统中医理论在研究及临床实践后认为,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所讲的“虚证”有很大相似之处,其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因此治疗上必须从平衡阴阳和增强五脏功能人手。  记者:海尔集团是一家国有大型家电企业,已创出了国际知名的电器品牌,为何要投资医药产业?  李青:不久前,’97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在北京发布,海尔的品牌价值升值为1 18亿元,比上年净增40.6亿元,显示了海尔强大的品牌优势。在这同H寸,海尔也在不断拓宽前进的道路,寻觅着新的增长点。由此,海尔药业公司于两年前诞生了。  记者:一个新生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定位,请问李总,您为何以海尔药业的名义喊出了“突破亚健康”的口号?  李青:其一,“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是海尔人一贯坚持的企业精神,投身大众健康事业,是海尔人的心愿。其二,我认为,我们的产品所要推介的不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商品价值,而是它倡导新观念的内在价值。正如海尔人所讲,“卖信誉,而不仅仅是产品”,我们海尔药业更注重输出一种文化和用户满意的服务:这是我们的生存之本。所以我们选择了“亚健康”这一新的医学领域。  记者:海尔药业是如何推广这一新的医学概念的?  李青:海尔有句话叫“先有市场,后建工厂”,还有一个观念讲要创造市场,而不是去抢占瓜分市场,又称为“自己做自己的新蛋糕”。海尔药业在确立“突破亚健康”这个定位之后,即多次组织专家研讨,并在中医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在此基础上,我们与王育学教授合作,向社会推出了“采力”这一具有300年历史的中药古方。“采力”取“采自大自然的生命力”之意,经严格的药理学实验及临床实验研究证明,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全血黏度等指标,调节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清除自由基,从而平衡阴阳,增强五脏功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不是先打产品广告,而是先与当地卫生医药部门联合召开研讨会,取得认可与支持,然后派出经过严格培训的医学专家,开通亚健康热线,踏踏实实开展免费咨询服务。患者可以不买产品,我们先赠药服用,并派专业人员定期回访,指导用药。1997年5月,中国药学会在北京召开“亚健康研讨会”,确认“采力”是目前我国首创、调治亚健康最理想的药物之一。我们受到许多患者的反馈,他们不但对“采力”的功效表示认可,还说“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亚健康’在作怪”。有意思的是,在威海还出现了一个“采力”受益村。  记者:请您谈谈这次普查的意义  李青:这是我们又一轮推广“亚健康”观念系列活动的开端,也是我们致力大众健康事业的又一次尝试。其实,这也是一个新的科学观念普及所要做的最基础的工作,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大众的广泛参与,“突破亚健康”的口号能被更多的人接受。  (附六)世上本无“亚健康” 只因此词有“金砖”  日10:14南方网黄建始我要评论(0) 字号:T|T   近几年来,国内对于“亚健康”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各式各样打着“亚健康”招牌的公司、机构也多如牛毛。在许多人眼中,“亚健康”已经是一个能脱口而出,不需多加解释的词语。“亚健康”到底是什么?“亚健康”的说法源自何方?“亚健康”的说法科学吗?谁最可能从“亚健康”的说法中得利?  “亚健康”到底是什么?  连“亚健康”的权威也说不清楚“亚健康”到底是什么。我和我的研究生查阅了许多文献也没有找到关于“亚健康”的科学定义。但还算运气好,基本上可以说找到了“亚健康”提法的来源。国内“亚健康”一词的提倡者一般都说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学者布赫曼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研究,发现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一中间状态。90年代中期国内青岛有人提出这种状态叫“亚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一种完整的躯体、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的美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这是一种理想的健康状态,实际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因此,按照“亚健康”倡导者的说法,只要你现在没有生病,您就是“亚健康”。因为怎么做也不可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所以,锻炼也好,平衡饮食也好,戒烟戒酒也好,你做什么都不可能摘掉“亚健康”的坏分子帽子,除非你生病了。既然这样,也就没有必要去科学地维护和管理健康了。因此,一些所谓的“保健品”就大有市场了。  喜欢说“亚健康”的人常引用的一个数据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5%的人真正健康,20%的人有病,75%的人亚健康。”因为不知道这5%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人在哪里?我想看看这调查是怎么设计的。结果,查了许多引用这个数据的文章,包括个别院士写的文章,居然没有这个数据的第一手参考文献。  台湾一位哈佛大学训练出来的医生也问我大陆这个数据的引文,他也是查遍文献库找不到这个数据的来源。后来,有一位研究“亚健康”的朋友在饭桌上透露,这个数据是一位什么协会的副秘书长“造”出来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找到来源了。  不过饭桌上的话也很难证实来源是否可靠。因此,读者只有自己去判断孰是孰非了。  “亚健康”的说法科学吗?  在我所能找到的国内外所有和“亚健康”相关的资料中,都没有见到“亚健康”的确切定义,也没有见到支持“亚健康”一说的科学依据。国内有人宣称进行了几组“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亚健康”连定义都没有,如何去界定一个人是否属于“亚健康”状态?科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是其中一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重复性。这种自称的“‘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能重复吗?连调查对象都不清楚,我不知道这流行病学调查是怎么进行的?但我知道其结果肯定是不可能客观重复的。  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概念和理论的出现应该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可重复性是科学的第一要义。最近,诺贝尔奖得主琳达·布克(Linda Buck)因为发现原始数据与文章内容不符,无人能够重复,从《自然》杂志撤回了她7年前发表的文章。同理,一个无法准确重复测量的状态是不能认为是科学的,不管它的理论或者实用意义看上去多么伟大。“亚健康”状态因为没有明确的定义,无法准确重复测量,因此,即使冠上“亚健康学”,即使获得有关机构的科研资助,恐怕也很难被科学界接受。  顺便说一下,查遍医学文献,“亚健康”的说法仅存在于中国人的圈子里,又是一个所谓的“中国特色”。我们知道,目前医学科学的主要成果80%以上是首先在英文文献中发表的。英文医学主流文献中找不到“亚健康”的研究不是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吗?  有人问:相当多的人,既没有病,在相当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经系统检查和单项检查都没有发现有病,而这些人确实感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这应该叫什么?这些人是我们健康管理中处于“中危险状态”或“高危险状态”的人群。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状态,实际上都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些人要做的就是用健康管理的方法,找出自己身上的健康危险因素。然后,用健康管理的方法,尽可能去掉这些健康危险因素,维护和促进自己的健康。不要相信貌似科学,实则经不起推敲的“亚健康”概念。  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是:个体从健康到疾病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是从处于低危险状态、中危险状态,到高危险状态,再到发生早期改变,出现临床症状。往往在被诊断为疾病之前,有一个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到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去掉健康危险因素,就有可能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高血压、吸烟,这些都是健康危险因素,这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到的,可以客观重复,大家都可以理解,也能自己采取行动。这就是我们应该提倡的科学的健康管理。  谁最可能从“亚健康”的说法中得利?  关于“亚健康”概念和理论的讨论,作为学术上的争鸣应该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真理不辩不明。但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滥用和误导国民,谋取私利,那么,一个明理的人就有权利不袖手旁观。有一次在辽宁讲课,我说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所谓“纳米保健品”没有科学证据证明有效。课后,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对我说,“黄教授,我早一个星期听您的课就好了。”  我问,“为什么?”  “我刚刚上星期花了5000多元买了一堆纳米保健品。”  “老同志,您每月的退休金是多少?”我问他。  “500元。”  我无言。部分商人利用“亚健康”的说法来误导老百姓购买高价无效的所谓“保健品”,骗走了老百姓本来可以用于更重要地方的宝贵资源。“亚健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描述的所有症状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这些商人推销的保健品则能够“包治”这些症状。  于是,在“亚健康”概念的误导下,有些所谓的“保健品”已经卖到了三五千块钱一盒,甚至更高,这是相当离谱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许“亚健康”的最大得利者就是所谓的保健品公司的老板们。
发表评论:
馆藏&4033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健康的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