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固坚定不移意思什么意思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中医中出现的(癓积)是什么意思啊!!!急。。_百度知道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 中医基础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5477|回复: 101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青岛 于殿生
  探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中医,因此,为了有序地有针对性地相对比较透彻地探讨有关问题,以后将定期列出一个题目进行辩论,今先向师长同仁们汇报目录情况,以供参与辩论者备查。目录中的内容可根据同仁们的要求进行修改补充。
第一部分、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1、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 && &
    2、四季脉搏配脏腑的错误
    3、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的错误
    4、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第二部分、& &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将会产生的主要变化
    1、有关六淫内涵
    2、有关脉诊的意义&&
    3、有关“心主神明”
    4、有关肝升肺降、肝左肺右、肝主左肺主右之说
    5、有关脏腑表里说
    6、有关经络学说
    7、有关针灸作用原理的探讨
    8、有关《伤寒论》是“六经辨证”还是“六病辨证”
    9、有关脏腑相生相克的关系
    10、有关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的问题
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理由:
  鉴于目前中医学日趋萎缩,形势异常严峻,如何突破中医学发展瓶颈,是整个中医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今天,我在医学界的师长同仁前面不揣冒昧,再次正式提出“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这一课题,与各位探讨是否合适。恳请医学界的前辈与同仁不吝赐教。
下面谈一下我对中医学发展方向的浅见。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中医药学,什么是传统医药学。所谓中医药学,就是中国的医药学,而不是什么传统医药学。中国医药学自古以来就是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凡是有用的东西,均来者不拒,并随着时代的进步,随时吸收当代科技成果。她是汇集所有当代医药的精华于一身,为患者提供与时代科技水平相适应的、相对最完善的医疗服务。否则,就是传统医药学。传统医药学只是继承了某一时期医药学的有用部分而停滞不前。
  当代的中国医药学,确切地说,就是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并吸收包括西医知识在内的中国传统医药学。有人说,中、西医理论无法沟通,事实则不然,中、西医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病人,同一个病情,只是从注重宏观调控、注重直观之结构功能不同的角度,对其解释不同,治疗方法各异而已。二者是完全可以结合、直至融合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要认清五行学说是从哪里来的?她是人们在科学不发达时期对自然规律的最原始的粗浅的认识,古人试图用五行学说对阴阳学说进行细化,但事与愿违。
  五行学说,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是有贡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的提高,西医知识的引进,很多生理、病理或业已明了,或正在明了,因此,五行学说已不适应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的需要了。五行学说这种僵化的思想,只能给中医后学者增加了大量的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与无谓的迷惑,因此,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使中医理论更精确、更明了。
会员【azhuwei】为您送来2013年的圣诞节礼物 ...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1:03 编辑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目 录
  探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中医,因此,为了有序地有针对性地相对比较透彻地探讨有关问题,以后将定期列出一个题目进行辩论,今先向师长同仁们汇报目录情况,以供参与辩论者备查。目录中的内容可根据同仁们的要求进行修改补充。
  第一部分、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1、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 之一
  /forum.php?m ... 9146&extra=page%3D2
  2、四季脉搏配属脏腑的错误――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二
  /forum.php?m ... 9170&extra=page%3D1
  3、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三
  /forum.php?m ... 9146&extra=page%3D1
  4、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四 [复制链接]
  /forum.php?m ... 9282&extra=page%3D1
  五、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五
  /forum.php?m ..._dsign=80c12b92
  六、五味配属五行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六
  /forum.php?m ... &extra=page%3D2
  七、五味配属五脏的错误——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七
  /forum.php?m ..._dsign=
  八、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脏腑表里说的错误——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
  /forum.php?m ..._dsign=5b38b156
  补充内容 ( 18:44):
  九、五行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及其循环路线的错误—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九
  /forum.php?m ... &extra=page%3D1
  十、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子午流注说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 之十
  /forum.php?m ... &extra=page%3D1
  补充内容 ( 11:40):
  十一、由五行学说等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学说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
  /forum.php?m ... &extra=page%3D1
  十二、由五行演绎出来预测生死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
  /forum.php?m ... &extra=page%3D1
  十三、由五行演绎出来的灵龟八法及飞滕八法的错误-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
  /forum.php?m ...extra=#pid405830
十四、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肝升肺降说、肝主左肺主右说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40&extra=
  第二部分、 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将会产生的主要变化
  1、有关六淫内涵
  2、有关脉诊的意义
  3、有关“心主神明”
  4、有关肝升肺降、肝左肺右、肝主左肺主右之说
  5、有关脏腑表里说
  6、有关经络学说
  7、有关针灸作用原理的探讨
  8、有关《论》是“六经辨证”还是“六病辨证”
  9、有关脏腑相生相克的关系
  10、有关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的问题
  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理由:
  鉴于目前中医学日趋萎缩,形势异常严峻,如何突破中医学发展瓶颈,是整个中医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今天,我在医学界的师长同仁前面不揣冒昧,再次正式提出“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这一课题,与各位探讨是否合适。恳请医学界的前辈与同仁不吝赐教。
  下面谈一下我对中医学发展方向的浅见。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中医药学,什么是传统医药学。所谓中医药学,就是中国的医药学,而不是什么传统医药学。中国医药学自古以来就是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凡是有用的东西,均来者不拒,并随着时代的进步,随时吸收当代科技成果。她是汇集所有当代医药的精华于一身,为患者提供与时代科技水平相适应的、相对最完善的医疗服务。否则,就是传统医药学。传统医药学只是继承了某一时期医药学的有用部分而停滞不前。
  当代的中国医药学,确切地说,就是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并吸收包括西医知识在内的中国传统医药学。有人说,中、西医理论无法沟通,事实则不然,中、西医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病人,同一个病情,只是从注重宏观调控、注重直观之结构功能不同的角度,对其解释不同,治疗方法各异而已。二者是完全可以结合、直至融合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要认清五行学说是从哪里来的?她是人们在科学不发达时期对自然规律的最原始的粗浅的认识,古人试图用五行学说对阴阳学说进行细化,但事与愿违。
  五行学说,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是有贡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的提高,西医知识的引进,很多生理、病理或业已明了,或正在明了,因此,五行学说已不适应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的需要了。五行学说这种僵化的思想,只能给中医后学者增加了大量的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与无谓的迷惑,因此,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使中医理论更精确、更明了。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将我的主要论据也列出,敬请师长同道们先了解一下我的论据后,再进行批评。因为我们的辩论,不是为了辩论而辩论,而是为了发展中医。
  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内容提要:该文章共分四部分, 1、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利;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弊;3、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4、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将会产生的主要变化。
  第一部分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利,主要有两个方面:
  1、根据五行学说编制经络线路 在人类尚未发现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之前,能够根据临床实践绘制出经络系统的线路,尽管经络理论有一定的缺陷,但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2、说明肝胆与胃肠病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是肝木乘土,在治疗胃肠病时,注重肝胃肠同治。
  第二部分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弊
  下面是几位当代中医大家对五行学说弊端的观点
  一、邓铁涛先生、郑洪先生:《五脏相关学说可否替代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的缺陷已经成为长期以来,中医教学中令人困扰的问题。教材中的五行学说 ,不得不从最基本的五材概念关系说起,这已经较难令现代的初学者接受;到了实践中再费力地向学生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增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这里,我们提出: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
  二、赵洪均先生:《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五行常常和阴阳并提,却不等于二者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古人几乎从未怀疑过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则一向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实际上,荀子批判五行,早在战国末,所以,早在引进中医之前,五行说就曾受到批判。
  “在诊断方面,色诊的理论依据,即五色借助五行附五脏。我们在张仲景的《论》、《金匮要略》中,在金元医家代表作中,在《温疫论》、《温病条辨》、《叶天士温热论》、《医林改错》等几乎一切中医后世名著中,都看不到古人重视五行色诊,多数人基本上不用这种诊法。
  “五味补泻是基于五行学说的一大推论。当代中药学已经放弃了五味所入或五味补泻学说。
  “在药理方面,试查一下历代本草和当代中药学,有哪一味药是严格按五味所入归经的呢? 
  在方剂方面,有几个方子可以完全用五行生克、五味所入之说解得通呢?独参汤治血脱,难道可以用五行学说解通吗?   
  “总之,五行学说在实践上是失败的。”
  三、蒋文跃先生 北京大学医学部:为理性与勇气喝彩—读《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有 感
  中医只有洗去锈迹,才能蜕变前进。这不但需要中西学识,更需要勇气。一个真正热爱中医的人,才敢自信地解剖不足,并进而提出前进的方向。如赵先生在书中认为五行的生克关系及其在脏腑上的推演应该淘汰;六淫从本质上来说就四淫,即寒火湿燥,或更简单地说,就湿度与气温二者;如认为心包、膻中、三焦、命门均为理论模型的多余构件,完全可以舍弃;还有对经络本质的观点更是一针见血:经脉络脉基本上即是血管,目前的经络本质研究方向上根本就是错误。
  第三部分、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首先要认清五行学说是从哪里来的?她是人们在科学不发达时期对自然规律的最原始的粗浅的认识,古人试图用五行学说对阴阳学说进行细化,但事与愿违。
  下面我们通过四个方面,看一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配属的错误。一是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二是四季脉搏配属脏腑的错误,三是东西南北中配属五行的错误,四是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1、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春木(肝)夏火(心)—— 长夏土(脾)—— 秋金(肺)冬水(肾)。从中可以看出,四季无法配属五行,便人为地编出一个“长夏”来与(土运)对应。其实,如果弄出一个长夏来,那么,长春、长秋、长冬怎么办?与谁对应?
  在一年四季中,春天阳气渐盛,阴气渐衰,夏天阳气极盛,阴气极衰;然则物极必反,阳气盛极就会渐渐衰退、阴气衰极也会渐渐旺盛,这就成为秋季;进一步发展,阳气衰极、阴气盛极,即到了冬季。但事实上,四季的寒温变化,只是阴阳相互消长转化的过程,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以此足以证明,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需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也说明,任何事物的消长过程,都是可以用阴阳学说这一自然界的客观变化规律来解释的,她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一致的,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2、四季脉搏配脏腑的错误:如春弦(肝)、夏洪(心)、秋毛(肺)、 冬实(肾)。
  事实上,春天阳气上升,万物俱荣,人体也同样具有勃勃生机,因而出现柔中略带刚劲的“弦脉”,并非与肝脏的功能相关;夏季阳气盛极,人体为了有利于散热,外周血管扩张,因而出现浮而大的“洪脉”,心脏的功能亦非如此;秋季阳气渐衰,阴气渐长,人体渐渐减少散热,外周血管渐渐收缩,因而出现浮而弱的“毛”脉,如此并不能与肺脏功能相提并论;冬季阳气极衰,阴气极盛,为了有利于保温,外周血管极度收缩,因而出现下潜的“沉”脉,这同样与肾脏的功能不能相比拟。这说明四季脉搏的变化,只是人体适应阴阳相互消长制约过程的不同反应,而与五行学说没有联系。
  3、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的错误:
  A、先看地球北半球:东(木) 西(金) 南赤道(火) 北北极(水) 中(土)
  B、再看地球南半球:东(木) 西(金) 南南极(水) 北赤道(火) 中(土)
  由此可以看出,地球南半球与北半球的五行定位无法统一。
  4、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是由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衍生出来的。
  A、 先看地球北半球寸口脉脏腑分配:
  左手寸: 南方火(心);右手寸:西方金(肺)
  左手关:东方木(肝);右手关:中央土(脾)
  左手尺: 北方水(肾),右手尺:北方水(肾)
  B、 再看地球南半球寸口脉脏腑分配:
  左手寸:南方水(肾);右手寸:西方金(肺)
  左手关:东方木(肝);右手关:中央土(脾)
  左手尺:北方火(心);右手尺:北方火(心)
  (亦可有其它脏腑分配法)
由此可知,传统上用五行学说在寸口配属脏腑的理论,只适应于赤道以北半球的人们,这就说明五行学说配属方位的适应性并不符合实际。这同时也说明,如果赤道以北半球的人们,可以利用五行“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理论, 在寸口部位分配脏腑,但赤道以南半球的人们则无法用这套理论。如此这般,那么,赤道以北半球的人们到南半球时,又如何评脉呢?反之,赤道以南半球的人们到赤道以北来生活时,又如何将五行分配在寸口上呢?而现实中,地球南、北半球人们的脉搏,除了受寒温燥湿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产生不同变化外,基本上是一致的。那么,这更说明五行学说在寸口脉分配脏腑的应用上,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四季配属五行是错误的,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是错误的,五行配属脏腑是错误的,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是错误的。同时,十二经循行路线说、十二经相互顺接说、子午流注说等,是从五行配四季、配方位、配表里、甚至配昼夜十二时的关系里衍生出来的,自然都是错误的。因此,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根本就是阴阳学说,无论解释生理、病理、诊断、养生保健,抑或治疗,都是遵循“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这一根本大法来进行的。然后因受寒、热、燥、湿四种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情志、饮食等等方面异常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体气、血、津液、肌肉组织、神经传导等异常情况的发生。治疗方面,则根据平衡阴阳、治病求本等原则,而采用相应的方法纠正这些偏差。
  无可辩驳地说:如果西医学是科学的话,那么,脱离了五行学说的中医学比西医学更科学;如果中、西医学都是科学的话,那么,西医学是低级科学,废除了五行学说、并吸收了当代科技的中医学才是高级科学。因为西医学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的原因,只是由于其延伸了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功能,而废除了五行学说、并吸收了当代科技的中医学,则全面继承、发展了人类在目前已知领域中能够被医学所利用的智慧。
  对于传统中医理论就应该持科学态度,其中的精髓,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其中的谬误,也要决不吝啬地摒弃。对于西医与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也同样要积极主动地吸收。如此使中医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适应于临床需要。
  中医学侧重于从阴阳是否平衡方面,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乃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西医学则主要从直观所能感受到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方面入手的。从两种医学所用的思想特点、研究方法来说,西医学知识恰好是对传统中医理论在直观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方面的补充。
  中医学为什么会萎缩?一言一蔽之,那就是某些中医理论不适应于临床需要,不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本质,从而不能正确地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学在脱离五行学说这一千年桎梏之后,再吸收现代科技与西医学之长,将会使中医学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并势必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勃勃生机。
  第四部分、 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将会产生的主要变化:
  1、有关六淫:中医学中外邪中的六淫,就只是“寒、热、燥、湿”四淫,说穿了,就是外界环境中,温度与湿度的太过与不及而已。例如,风邪本来就是不存在的。风,流动的空气,没有寒、热、燥、湿因素的参与,是不会致病的。暑与火都属于热的形式,二者只是在季节上的不同,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2、有关脉诊的意义:反映疾病的部位、性质、进退、正气的强弱、气血的运行情况等。
  3、有关“心主神明”: 因为神志与五脏中主管血液循环的心脏,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在全身生理功能的归类上,为了照顾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五大系统”,就理所当然的将“神志归纳为心所主”了。因此,中医学中的“心主神明”与西医学中的“脑主神明”,在本质上没有矛盾。
  4、有关肝升肺降、肝左肺右、肝主左肺主右之说: 因为任何脏器的功能都有升降适宜的范围,从来没有哪个脏器但升不降,也从来没有哪个脏器但降不升。因此,脱离五行学说后,肝升肺降、肝左肺右、肝主左肺主右之说,都没有存在的根据了。
  5、有关脏腑表里说: 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实质,是情志生火后,并在饮水比较少的情况下,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导致泌尿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实质,就是通过某些治疗方法使腹腔内的压力减小后,胸腔内的压力也就相应加大,从而改善了肺的通气。脾(可能是胰腺)与胃,一个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一个是容纳饮食物的容器,肝与胆相接、肾与膀胱相通,没必要分表里关系。因此,脏腑表里说理应废除。
  6、有关经络学说:经络是存在的,是目前所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组织等等功能的集合。针刺的作用,恰恰就在于用各种针刺手法,通过上述诸系统对人体进行多向调节,而不是虚无飘渺的。但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循行路线说”、“十二经相互顺接说”、“井荥俞经合原说”、“子午流注说”等都没有实际的临床意义,自然要从中医学中消失。
  7、有关《伤寒论》是“六经辨证”还是“六病辨证”:十二经循行路线事实上不存在,那么,《伤寒论》也就恢复了张仲景“六病辨证”的本来面目。
  8、有关脏腑相生相克的关系:通过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脏腑相生相克关系,就不复存在。同时,“心包、膻中、三焦、命门均为理论模型的多余构件,完全可以舍弃。”
  9、有关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的问题:脱离五行学说后,在吸收现代科技与西医知识方面,便消除了不必要的障碍。在当代,西医知识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重中之重的是西医对危、急、重症的抢救技术。
  最后强调一下,什么是当代的中国医药学?传统中医学理论是主体,西医学知识是辅佐;换言之,传统中医理论是根本,西医知识是枝叶(或是形象地说,传统中医的头脑与西医肢体的结合物)。——这就是当代的中国医药学。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第一部分、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1、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
  山东 青岛 仁海诊所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为了有序地有针对性地相对比较透彻地探讨有关问题,现定期发出一个题目进行辩论交流。
  我的论据:
  1、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春木(肝)夏火(心)—— 长夏土(脾)—— 秋金(肺)冬水(肾)。从中可以看出,四季无法配属五行,便人为地编出一个“长夏”来与(土运)对应。其实,如果弄出一个长夏来,那么,长春、长秋、长冬怎么办?与谁对应?
  在一年四季中,春天阳气渐盛,阴气渐衰,夏天阳气极盛,阴气极衰;然则物极必反,阳气盛极就会渐渐衰退、阴气衰极也会渐渐旺盛,这就成为秋季;进一步发展,阳气衰极、阴气盛极,即到了冬季。但事实上,四季的寒温变化,只是阴阳相互消长转化的过程,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以此足以证明,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需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也说明,任何事物的消长过程,都是可以用阴阳学说这一自然界的客观变化规律来解释的,她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一致的,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参与辩论交流说明:
  1、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辩论交流,即无论中医、西医、非医务人员、暨欲取消中医之人士均可。
  2、由于参与人士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加之本人才疏学浅,不得不求教于有关老师与同仁、或需查寻相关资料时,回复的时间一定会延迟,届时尚请各位鉴谅。
  3、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好的学习机会,希望师长同仁们不吝赐教,以期碰撞出灿烂的中医思想火花。如此,中医幸甚,于殿生幸甚。
  谢谢各位!
阅读权限200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拿出来探讨的出发点是好的,有利于促进认识,开阔思路,看到不足;所以,有时间和兴趣的中医爱好者,不妨交流辩论;但本着学术交流的精神,摆事实,讲依据和道理,为了避免前车之鉴,争辩的过程中伤人的话就不要说了,有辱斯文,欢迎大家与楼主共同探讨。。。。。。
中医的理解有很多东西跟认识的深度、广度及角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各持己见;记得中学老师说的:银子是白的,但站在银原子的角度来看,银原子是黑的!中医,怎么辩?各显神通。。。。。。
阅读权限20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仁海中西医
& & 你先把五行学说推翻,然后再把脏腑学说打倒在地,进一步,《论》、《黄帝内经》都被你推翻,然后我看你怎么治病,那就只好去学西医了,中医就是这样灭亡的。不过有些东西你是推不翻的,比如说气化学说,六经气化,因为五行学说没搞懂,这些内容就更不要提了。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回复&&仁海中西医
& & 你先把五行学说推翻,然后再把脏腑学说打倒在地,进一步,《论》、《黄帝内经》都被你推翻,然后我看你怎么治病,那就只好去学西医了,中医就是这样灭亡的。不过有些东西你是推不翻的,比如说气化学说,六经气化,因为五行学说没搞懂,这些内容就更不要提了。
chenyongchang 发表于
& &先生,学术争鸣,要的是证据,不是口号。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学科的发展需要学术争鸣,争鸣的前提需要各方理性。
谢谢版主先生的支持!
阅读权限20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先生,学术争鸣,要的是证据,不是口号。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 & 楼主是个彬彬君子,那我就跟你说道说道。
& & 五行不是你这么粗浅的理解的,你这是读死书,中医讲气化,你要把阴阳五行都纳入到气化学说中才是正道。
& &《内经》:在天为气,在地成形。
& &&&五行首先在自然界中是一种气,在人体内作用成形,形成五脏,这才是天人合一的真正含义。
行就是运行,就是一气流行的五种状态。说阴阳,说五行,都是方便说法,其实都是一气运行的不同状态。阴阳是强调其升降,五行是强调其运化,归根到底只有一气。
气处于生发状态就是木,其性温,炎上状态就是火,其性热,收敛状态就是金,其性凉,蛰藏状态就是水,其性寒。运化状态就是土,其性平。所以肾气就是闭藏之气,补肾就是恢复肾的收藏功能。
木火属阳,金水属阴,只不过是区别一气升降状态不同而已。
所以中医讲的是气化。
左路木火生化,火神派常用之,右路金水制化,寒凉派多用之。常用生化,精血耗散。常用制化,则败阳气,二者各有偏颇,合之则双美。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五行配五脏是自古以来中医的辨病基础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那么照你这样说 五脏之间岂不是没有联系 没有联系就没有所谓的整体观 斑竹 我强烈要求删贴 这帖应该放在学术交流上面 而不是基础版面 连五行都没弄懂的人看了估计会产生置疑&&不利于学习中医初学者的发展
阅读权限200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研究中医的人尚且见解纷纭,更何况初学者;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深入认识,即便套搬继承,也是盲目不求甚解的继承,对中医的本质、对中医的内涵也是义理难明,既然是讨论贴,大家都去理性辨别。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chenyongchang
咱们一个一个地慢慢来讨论。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理性发言是什么样子的?现转来部分让各位看看。
“哲医”先生的发言:
  四时阴阳与五行相配,是按照古代哲学方法和古历法进行的.仁海先生,说实话,你提出的论据表明,以及你以前的一些文章表明,你对古代哲学的系统方法和具体内容尚不够熟悉.比如,你说四季的寒温变化与五行学说无关,说明你只想知道四季的寒温变化,不想知道四季还有其他气候变化,这反映出,你不太了解,五行对于概括四季气候变化还另有作用.比如,春多风乃木之性.夏多热乃火之性,长夏乃梅雨季节,多潮湿,乃土之性,秋燥乃金之性,冬寒乃水之性.古人是用五行概括一年当中的总的气候变化规律.而不是单独反映寒温变化,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中医学里的五行,其实质,只是抽象出来的五种特性.也可以说是一种系统性的论理工具.用现在的话说,是比较早的系统方法论.但是,由于五行是以五为基数,所以,有时用起来,确实会有些事物凑不够数.或者,虽然够数,但并不符合五行之间的规律.比如,上下\左右\前后等,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却不适宜用五行.这是五行本身的缺陷.因不够数,就不能用.再如,脏配五行,相对而言是符合规律的,应用的就比较多.而腑配五行,虽然各腑也有五行属性,但因不太符合五行的规律,应用的就比较少,这是虽然够数但也不好用.举例如下:众所周知,脾土克肾水,临床应用就比较多,但是,胃也属土,膀胱也属水,若说胃土克膀胱水,临床就不太适用,这是因为五腑之间不太符合五行的规律.因此,传统中医学是承认五行学说有一定缺陷的.
  在古代,哲学方法很多,有整体观,有阴阳二元方法,有三阴三阳的三元方法,还有四方四象,五行,六合,纳甲,八卦九宫等,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作用,也都有一定缺陷.所以,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里,并不是单独用了某一种方法,也不是单独用了阴阳和五行这两种方法,而是用了很多种方法,比如,除阴阳五行外,还有三阴三阳,三部九候,六合,六经,十二经,八脉,九宫等,这都和古代的哲学方法有一定关系,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难道,都是错误的吗.看得出来,你的临床是非常不错的,但理论基本功,其实真的很不够,别怪我这样说你,我绝无恶意,你对中医理论的探讨,确实也下了一定的功夫,不过,对中医经典的研读,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掌握,可能不如你的临床更得心应手.
  再说明白一点:用阴阳来概括或解释四季气候,与用五行来概括或解释四季气候,其实是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更全面的反映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用的,既可单用,也可共用,二者是可以共存的,可以互相补充的,而不是矛盾的.很明显的呀,阴阳侧重反映寒热两方面的变化规律,五行则能反映寒热风燥湿五个方面的变化规律.二者合起来,才能更全面的反映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这有什么不可以的.难道我们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只需要了解寒和温的变化吗.事实上,中医对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并不只是用了阴阳和五行这两种哲学方法,除此之外,五运六气的理论,则是五行和三阴三阳共用,是从六个方面反映气候变化规律,实践证明,这对指导临床,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越是中医高手应用的越多.因此劝你,不要把不同的哲学方法对立起来,而是要看到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哲医先生的发言:
  你说任何事物的消长过程,都是可以用阴阳学说这一自然界的客观变化规律来解释,这是你过高的估计了阴阳学说的作用.我来问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的道 生一,乃至二生三和三生万物,你用阴阳解释一下.
  还有,一年中,春夏多风多热,秋冬多燥多寒.这也是自然规律,用阴阳可以解释寒和热的消长过程,你用阴阳解释一下风和燥的消长过程?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的发言:
  争论双方有水平,欢迎这样的争论。谢谢二位。
  五行学说是一种认识方法,即分类方法,分类是建立理论、系统的基本步骤。阴阳是二分法,五行是五分法,三才是三分法,八卦是八分法,六经是六分法,十二经脉是十二分法等等。在中医理论中各有不同的用途,人体、宇宙如此复杂,仅仅二分法解释不了众多复杂的现象,因此,才有了这么多的分类方法。这些分类方法最基本、最简单的是二分法,既然是“分”,就不可能小于二。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的发言:
  “上下\左右\前后等”
  这个方位的标定,是以五行为基础的,方位的标定必须以“我”(中)为参照物,才可能有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上下左右前后是立体三维结构,他由三个相互垂直交叉的平面组成,前后左右中、上下左右中、前后上下中,是三个五组成的五行结构。
  正确与否?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中医是客观描述人体运行规律的学问,是有机的、动态的、辩证的、统一的。
& && && && && && && && && && && && && && && && && && && & ----黄海制药先生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10:26 编辑
  哲医 发表于
  你说任何事物的消长过程,都是可以用阴阳学说这一自然界的客观变化规律来解释,这是你过高的估计了阴阳学说 ...
  一、你说任何事物的消长过程,都是可以用阴阳学说这一自然界的客观变化规律来解释,这是你过高的估计了阴阳学说的作用.
  ————————————————————————————————
  谢谢教诲,我违背了不矛盾律,改过来,以后就用“大多数”、或“相当一部分”这样的词汇来表述。
  二、我来问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的道 生一,乃至二生三和三生万物,你用阴阳解释一下.
  ——————————————————————————————————————
  开天辟地之前,世界一片混沌,这种情况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真不知道。
  哎呀,这可是您的强项呀。再说了,这已经偏离辩题了啊,不要这样折腾人哈。
  三、你用阴阳解释一下风和燥的消长过程?
  先放一下幻灯片:
  风是怎样形成的
  http: // zhidao. /link?url=YrWfHrmmNZJ4e6RaZKncRat3eGXOiEzlQSyo1rkYcIWunKbN0ZAOAXoSCAUUsV2HnDMWDVfyxK35mPAcDXCyZ_
  1、风形成的原因有两个,即地球的转动以及地球表面受太阳加热程度的差别。地球是转动的,这意味着某个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每天大约要运动2.5万英里。地球表面对大气的摩擦使此人头顶上的空气同样发生运动。但由于大气与地面没有固定的连结,其运动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好像是空气在动。但由于太阳的存在,风的运动情况更加复杂。在陆地和海洋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空气较为温暖,并向上运动,反之则向下运动。向下的空气产生高压区,高压区的空气会流向低压区,于是我们便看到了风。而这只是关于风的最简单的解释。实际上,我们每天看到的风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其原因除了上述作用力外,还要加上水、山川甚至建筑物和树木的影响。
  2、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的热量,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在气象上,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或风力)来表示。风向指风的来向,一般用16个方位或360度来表示。以360度表示时,由北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度。风速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空气的行程,常以米/秒、公里/小时、海里/小时来表示。1805年,英国人F.蒲福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的影响,几经修改后,得出了风力等级表。
  然后,空气流动大,就带走的水份多,就会出现相对的“燥”;反之,空气流动少,带走的水份少,就会出现相对的“湿”。
  补充内容 ( 15:37):
  正是因为阴阳消长的变化,产生了不同地区的空气压力差,从而空气流通起来出现了风,并进一步影响了水份在不同时区的差异,“燥”与“湿”也就出现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仁海中西医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gl0101 发表于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四行、六行或者n行?为什么只有长夏而没有长春、长秋、长冬?
  1、我说几行都可以。
  2、有长夏,能没有长春、长秋、长冬?都给排上,要平等嘛。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仁海中西医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gl0101 发表于
  还有一个问题:你认为五行是哲学还是科学?
  五行学说应该说属哲学范畴,哲学也属科学的范畴,那么,五行学说属科学。但五行学说不能正确地揭示自然规律,因此,她是错误的哲学,或是粗糙模糊的哲学。如果说她是粗糙模糊的哲学,那么,最终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如果说她是错误的哲学,最终她就不能算科学。
& && && && && && && && && && && && && && && && && &&&----仁海中西医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gl0101 发表于
  老于你说的长春、长秋、长冬是个什么东东啊?
  人家哥四个,您还不知道?长春是长夏的大哥,长秋是长夏的大弟,长冬是长夏的二弟。
& && && && && && && && && && && && && && && && && && &&&----仁海中西医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13:35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风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善动而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这是另一个辩题的内容,既然老先生来参入辩论,这是求之不得的,就早回答,做成小抄,以备下次考试时使用。
  风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善动而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
  其实,如果以风力的大小论,那么,还是冬天的风大些。有热,就要找能散热的途径,故热病致血管扩张而易汗,寒病致血管收缩而不易汗。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易袭阳位,指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可使肌表腠理开泄,常可见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
  这时的受风,一般地,说是受凉更合适。劳累、上火或受凉等,致身体抵抗力低下,病原微生物乘虚入侵而发病。流动的空气没有寒热燥湿(再加上病原微生物)的参与,是不会致病的。热则上升、易汗,寒则下降、不易汗。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即是风气偏盛的表现。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发病多急,传变亦较快。
  ————————————————————————————
  “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为病邪建的“据点”尚不巩固;痛处固定不移,病邪盘踞日久,已有“扎根”之势。二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是量变,而不是质变。
  “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此系多种因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或外来异物剌激所得,或不易出汗血行欠畅新陈代谢减慢,有害物质剌激血管,临床上因致敏者也不少。因些,与风无关。用“风”描述,在诊断上不准确,在治疗上亦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如肝病所致者,单纯用发汗的方法几近无效。
  (3)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
  由多种因素促使血管或肌肉肌键痉挛所致。应该寻找病因以从根本上治疗。
  如破伤风、、脑动脉硬化、帕金森氏症等。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加用肌肉松弛药物如白芍等。如此诊疗更准确,效果也更好。
  (4)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凡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故有风为“百病之始”、“百病之长”的说法。
  ————————————————————————————————————
  细想一下,风寒,就是劳累、上火、寒凉等原因导致抵抗力底下,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起的;风湿,就是外部(皮肤肌肉)长期处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发病的;风燥,秋天空气干燥而受凉,就患凉燥(多为细菌感染);久旱不雨,气候燥热,就是温燥(其实就是病毒感染,或细菌病毒合并感染)。风热病多为病毒感染,气候应寒不寒反温,春季患之是春温,冬季患之是冬温。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仁海中西医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中医的“风”与西方科学的“风”大不一样,怎么办?
  不能用现代医学与现代科学的概念,直接解释中医 ...
  中医的“风”与西方科学的“风”大不一样,怎么办?
  ——————————————————————————————————
  中医的风,是通过取象比类弄出来的。在古代科技不发达时,相对不能明确诊疗时,算是很先进的。现在对病因、病位相对古时,已经很明了、很精确了,那么,取消这种模糊的比类方法,就是医学的进步。但其中的正确认识及治疗方法,我们应该借鉴或是继承下来。
  不能用现代医学与现代科学的概念,直接解释中医学的概念!同样,不能够运用相对论的概念,解释牛顿力学里的概念,因为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不能够相互直接解释。但是,相对论、牛顿力学都是正确的,只是适用范围不同,都是相对真理。这也适用于中医、西医、现代科学。
  ——————————————————————————————————————
  中西医相对的是同一个人体,同一个病情,或从宏观上描述,或从微观上描述,恰好互补。
  中西医能够熟练地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对方之日,便是中西医融合水到渠成之时。
  我们不能够用风速、风向、风力、风级去测量中医的风邪。
  ————————————————————————
  本来就不是风,又到哪里去测量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仁海中西医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包牺氏观物取象,不是一人一时之举,而是无数人千百年的观察,经过分析归纳、类比、推演,把万事万物归类于八卦,用阴阳标识的八种符号表示万事万物的相互关系。这就是一个取象比类过程,是认识世界的过程,即实践论中的认识过程。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圣人用卦画来显示天下万物的繁杂现象,模拟万物的形态姿容,反映它们的特征,因此称为卦象。圣人用卦象来显示天下万物的运动变化,观察运动变化中的普遍联系,以推行立身处世的准则和规范,加上文辞,用以判断吉凶,因此称为爻。言说天下万物最繁杂的现象,不能妄自开口;言说天下万物最复杂的运动,不能胡言乱语。拟出卦象,然后言说,琢磨探求,然后行动,经过比拟和讨论,来把握事物的变化。
  什么叫做爻呢?爻者交也;爻字是上下两个××,也就是彼此交通的意思。即把不同系统之间建立起交通关系,寻求他们的共同之象,共同参考系。
  中国古代学者的治学精神是非常严肃、非常认真的,即便如此,得出的结论仍然是或然性的。
 ————————————————————————————
  仁海中西医
  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地提高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红莎草 发表于
  按照你的解释,那西医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对于应该有效啊?为什么无效?你想过没有?
  ——————————————————————————————
  抗生素对于热,近期有效,远期效不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仁海中西医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llyyjj先生发言:
  说四季,转到“风”了?
  二位关于的讨论,因为含义不明确,所以两人说的两岔。建议先把风湿定义明确了再讨论。
  西医风湿一词,好像是两个含义,1,急性风湿热。2,风湿免疫类疾病。前者是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变,算一个病。后者是一系列疾病。
  西医风湿的两类疾病,和中医的痹证内容有许多交叉处,二位要讨论这个问题,先把要讨论的范围明确了。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研究中医的人尚且见解纷纭,更何况初学者;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深入认识,即便套搬继承,也是盲目不求甚解的继承,对中医的本质、对中医的内涵也是义理难明,既然是讨论贴,大家都去理性辨别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谢谢先生!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仁海先生,五行这个丑陋而令人恶心的幽灵,自从它缠上中医药后中医便缠步不前,一代代消沉落伍,而被其束缚心智之人很难醒悟,甚至害怕醒悟,因为离开了这个“终极理论”、“终极学说”、“放之四海万物皆准的万能学说理论”,那些靠五行安身立命之徒、用五行自愚骗人之辈,他们不成了、、、、、,所以仁海先生,废五行,许多人要和你拼命!不要把精力放在口水上,还是认真刻苦修行没有五行的中医药学,尽快建立新型医学构架,让后来者不要再坠入五行,让有我们华夏民族特色的医学走向世界。五行中医,伪中医,这是真理!所谓五行学说,不过是封建精英们主观编造的封建神学体系,它的本质是为封建的皇权统治服务的,它严重禁锢了民众的科学创新智慧!中医学子们,早醒悟早受益啊!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仁海先生,五行这个丑陋而令人恶心的幽灵,自从它缠上中医药后中医便缠步不前,一代代消沉落伍,而被其束缚心智之人很难醒悟,甚至害怕醒悟,因为离开了这个“终极理论”、“终极学说”、“放之四海万物皆准的万能学说理论”,那些靠五行安身立命之徒、用五行自愚骗人之辈,他们不成了、、、、、,所以仁海先生,废五行,许多人要和你拼命!不要把精力放在口水上,还是认真刻苦修行没有五行的中医药学,尽快建立新型医学构架,让后来者不要再坠入五行,让有我们华夏民族特色的医学走向世界。五行中医,伪中医,这是真理!所谓五行学说,不过是封建精英们主观编造的封建神学体系,它的本质是为封建的皇权统治服务的,它严重禁锢了民众的科学创新智慧!中医学子们,早醒悟早受益啊!
qunli888 发表于
——————————————————————————————
& && &&&先生无疑是位睿智的人士,您对我的鞭策与鼓励,让在下深受感动。
一、为了避免口水战,我早已改变辩论策略,即找到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配属错误入手,让挺五行学说的人士从根本上失去反驳的能力。
二、将中医与西医的优势融合起来,以利于中医学的发展,事实上,这也就是有利于中国医学的发展,以造福中华民族为最终目标。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笃信不移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