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寒窑赋全文有几个儿子?

吕蒙正的品格:吕蒙正为什么能三次为相-历史趣闻网
昭人类社会之兴衰,究古今往事之踪迹
当前位置:>>
吕蒙正的品格:吕蒙正为什么能三次为相
16:22:49字号: |
[导读]吕蒙正简介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金榜题名入仕,三登相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吕蒙正
吕蒙正简介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金榜题名入仕,三登相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吕蒙正故里吕蒙正出生寒门,早年间住在破窑中寒窗苦读,977年高中状元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吕蒙正先后任监臣、通判,后升左补阙、知制诰,十分受到宋太宗的宠信。吕蒙正做官以后,不记恨当初抛弃他们母子的父亲,接其同住,周到礼待,其父死后,吕蒙正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吕蒙正由于为人仁厚宽容,严于律己。在朝中名望甚高。在李昉被革职后,吕蒙正任中书侍郎兼尚书。且吕蒙正为人刚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不隐瞒受到皇帝的赞许。后来母亲去世,吕蒙正辞官守丧,不到三年重新起用。当时由于的惯例是宰相的儿子一入仕就任不小的官员,吕蒙正便向朝廷进言,认为自己的孩子刚成年难以胜任如此的官职,以此开始宰相的儿子均以九品官位起。此后,吕蒙正在对外征讨等多个事件上对皇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均被皇上采纳。宋太宗去世时,吕蒙正念其知遇之恩,伏地痛哭。咸平六年,吕蒙正兼任的老师,封国公,为规劝太子写下流传至今的《破窑赋》。景德二年,吕蒙正辞官回乡时,由儿子搀扶着向宋真宗进言肺腑之见,六十八岁逝世,追赠中书令,谥文穆。吕蒙正故事吕蒙正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度量宽大,此外他还独具一双识人慧眼,能够知人善用。吕蒙正有一天,宋太宗与吕蒙正商议派谁出访辽国,吕蒙正向皇帝推举了一名姓陈的大臣,皇上认为此人不合适,就没有同意。次日,皇上又以此事问他,吕蒙正还是推荐了昨天那位陈姓官员,皇上依旧否决了。第三次,当皇上又问起此事时,吕蒙正再次提议此人,气得皇上大拍桌子,十分生气,问他:“卿为何如此固执?”吕蒙正回答说:“陛下,不是臣固执,而是您未能查明谅解啊。这个人可以出任辽国,别的人都不如他。为臣不愿意像其他人那样顺着您的意思去发表意见,这样只会耽误国政。”吕蒙正的话气得其它大臣都敢怒不敢言,反而使皇上深受感触,自愧不如。吕蒙正有一位客人叫做富言,有一天他对吕蒙正说:“我的儿子十几岁了,能否让他进书院呢?”吕蒙正应允之后见了他的儿子,十分震惊地表示:“你的儿子将来一定会功成名就的,他的官职能做到我的位置,他的功绩定能远远超过我!”吕蒙正令他与自己的儿子做同学,十分厚待他。果然那个人就是富弼,长大以后成了宰相。此外吕蒙正还多次推荐常说他坏话的老同学,可见他心胸开阔,唯才是用,且独具识人的眼光。吕蒙正破窑赋《破窑赋》是北宋初期宰相吕蒙正的诗作,也称作寒窑赋,他早年中举前生活在破窑里,他创作此赋是为了规劝太子,写了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加以上诸位坎坷起伏的命运,来向太子诉说一种人生的自然规律。吕蒙正破窑赋塑像吕蒙正出生贫苦人家,因此深知穷人的困苦,从而发奋读书,金榜题名后为官清廉爱民,是个贤相。年轻时他在破窑中苦读,直到后来做了宰相,他深知人情冷暖与人心宠辱,因此特意作了此赋。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极深,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主张过于消极饱受,因此他有很大一部分著作都已失传,而这首赋被看做他的经典佳作。据悉当年吕蒙正三次入相,作为太子的老师,由于太子年少气盛、目中无人,又没有太傅敢当面教训太子,于是吕蒙正决定写此文来告诫太子。这篇诗赋虽然篇目不长,但字字皆精髓,内含大智慧,明智的太子一读便理会了吕蒙正的深意和良苦用心,传闻太子在读过以后,还一改往常的面貌,变得虚心受教了。破窑赋中吕蒙正写出了人生命运的多变以及天地自然自有其循环规律,全篇内容讲述了自己从凄凉的境况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富贵之位,还举了很多自古以来历史名人们命运多舛的磨难与经历,通过事实来叙述其中的道理,证实世界上人生路途遭遇起起落落是难免的,以此来警示太子。吕蒙正的品格吕蒙正是北宋的一代贤相,三次为相是对他能力的认同,也是对吕蒙正的品格的肯定。同时代或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大多集中于对他品格的赞扬,比如“宽厚”、“气量”、“质厚宽简”等。吕蒙正戏剧照片吕蒙正的品格中被赞扬最多的要属他的度量。有个故事说,吕蒙正刚当上副宰相的头一次上朝,就被人指着说:“这小子也可以当副宰相?”而他却假装没听到,还制止了想要帮自己出头的官员。下朝后,吕蒙正还劝那些还是愤愤不平的官员,说“一旦知道了那个人的名字,我就会终身都忘不掉;那还不如不知道他的名字,不问又有什么损失呢?”吕蒙正的度量,是很好地印证了“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所以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匡义就才曾经说过“蒙正气量,我不如”。不过身为宰相,不能只靠度量服人,更重要的是能力。吕蒙正有一特长就是,知人善用。宋太宗说不如吕蒙正,就是因为他推荐了一个官员来出使辽国,而且被皇帝两次否决了还是依然坚持,而结果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比皇帝要好。此外,据说富言曾经做过吕蒙正的宾客,他让其见了自己的十几岁的儿子。吕蒙正见了惊讶地说,这个儿子以后名位会和他一样,而功勋甚至会超过他。的确如此,这个儿子就是后来也官至宰相的富弼。此外吕蒙正也举人不避亲,不过他推荐的不是儿子而是侄子,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但这个侄子有宰相之才。
←支持左右键盘翻页→
责任编辑:guanhuimin
与吕蒙正相关新闻
吕蒙正雅量《吕蒙正雅量》是一篇很短的文言文,节选自的是司马光的《湅水纪闻》。全文只有一百字出头,内容是说北宋宰相吕蒙正“不计人过”。从题目可知,赞扬的就是宽宏的雅量。
吕蒙正不受镜吕蒙正,北宋初期的宰相,为人仁厚善良,敢于进言,对部下百姓宽容有德,是历史上著名的以贤良著称的官员。且吕蒙正为人一身正气,不受贿赂,对此他还有一个著名的镜子典故。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吕蒙正是一代贤相,后世评价很高。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匡义自认,就气量而言,不如吕蒙正。所以,同为北宋的欧阳修后来评价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史》也赞
吕蒙正为相吕蒙正是北宋初期的著名宰相,担任了太宗、真宗两代皇帝,是两朝元老。吕蒙正为相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先后担任了三次宰相,这一情况在宋朝除了他只有之前的赵普,就是帮助赵
吕端是谁吕端是北宋著名的宰相。吕端是河北廊坊人,生于后唐清台二年,卒于北宋咸平三年,共享年66岁。吕端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早年做过县令,后来官拜兵部侍郎。吕端画像吕端从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霍成君,西汉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小女儿,汉宣帝刘询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称霍成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也是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亦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位皇帝
  韩安国,出生日期不详,死于公元前127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大臣,也是抗击匈奴的
  赵佗是汉朝藩属国之一的南越国的第一位王,号称“南越武王”,后来因为与汉朝决裂
  商汤,不姓商也不姓汤,之所以被叫做商汤,是因为他建立商朝的时候,庙号成汤,后
  周文王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为周国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周朝一片昌盛,且创作
  作为一代将军,驰骋战场,因此他也只能在战场上才能显示出他的英勇和计谋。虽然对
  彭越因投靠刘邦,为刘邦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刘邦建立政权后,将彭越封为梁王。早
  梁启超生于日,家庭位于广东省新会县,是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
  殷纣王,商朝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纣王年轻时天资聪明,口才过人,行动敏捷,接受
  审配最终是死于与曹操的邺城攻防战中。在邺城被曹操攻破后,审配被曹操麾下的将领
  曾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华雄是谁?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或
  曹锟字仲珊,1862年生于直隶天津一个小业主之家。  幼年曾入私塾,粗通文字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曲雄壮的《国
  普贤真人在《封神演义》中是阐述教义的十二个上仙的其中之一,他协助周武王一同讨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了赞颂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心而造的一个石碑。墓碑
  本报兰州8月31日电
“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
  “开元”和“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加上其父唐睿宗李旦禅位时的“先天”
  古代买房都是先“立契”,立契即如当今的买房合同,房契立好后,各有关部门要在上
  在春秋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子产最先打破了一直以来“刑不可知,威不可测”
  关于一次战役的胜负,很多时候会存在争议。尤其是在双方都有斩获的时候,更是各有
  实际上,《玉龙经》并不是扁鹊所作的,它最早出现在元朝由王国瑞借扁鹊神医之名,
  号,也就是日军占领热河省会承德的当天,日军一支先遣部队便长驱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卫星图像显示现任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正在其住所附近建造数条专属
  在电视剧《亮剑》中,主角李云龙指挥“苍云岭之战”一炮击毙坂田联队长,就是取材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个纪念日里,有
  向来口出狂言的“大嘴”特朗普,最近又在朝鲜核问题上发表疯癫言论,无故将朝核问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3月16日报道,目前在共和党美国总统的候选人比拼中遥
  “同志们,还记得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抗战老兵乘车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那
  “这不是西方媒体第一次对普京总统进行恶意中伤,西方媒体之前就多次针对普京先生
  从国民党抗战老兵江硕朋亲属处获悉,江硕朋于日上午10点59
  4月17日上午11点过,98岁的张克端像往常一样,躺在家中床上休息。保姆做好
  据山东媒体《半岛都市报》报道,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虽然是一部神话小说,但其内容很多都在影射当时的现实,这
  据《新唐书》记载,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的孙思邈自幼聪慧好学,记忆力
  武松的哨棒,在《景阳冈武松打虎》一回里是作者精心设计、重点描绘的一件小道具,
  李白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
  凤姐罗玉凤的征婚条件很多,但最苛刻的是要有刘德华的帅气、任达华的性感、立威廉
  女子缠足通常从四五岁开始,其做法非常残忍:先将脚拇趾以外的四趾弯屈在足底,以
  道光帝一生有四位妻子,原配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继后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
  宋朝也流行“好声音”。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开封举办了“好声音”选拔赛,分为
  咸丰帝一生之中,拥有三位皇后和诸多嫔妃。三位皇后分别为: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
  25年前,我和一个同学去造访戈革先生,我们初次见面,相谈甚欢。据这位同学后来
  对于咸丰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有他人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咸丰帝虽然不及康乾两帝
  树敌过多身败名裂造成皖系迅速衰败的原因主要是北洋派内部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
  袁世凯死后,皖系以北洋正统自居,操纵政局,声势显赫。但好景不长,1920年7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
  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
  孙传芳在北洋军阀中属于直系,但并非曹锟、吴佩孚的嫡系。他可以称得上是直系军阀
  吴佩孚字子玉,1874年生于山东蓬莱县一个小生意人的家庭。青年时考中秀才,因
  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曾长期控制北京政权代表人物为冯国璋、曹
  冯国璋,字华甫,直隶河间西诗经村人(今河北省沧州市)。  1859年生于普通
  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交界地区建立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
  闵子骞,春秋鲁国人,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孝子,不但其老师孔子对他赞誉有加,后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骆宾王,生于公元619年,卒于大约公元687年,字观光,是唐朝婺州义乌(今浙
  古人眼睛为“目”,箭靶中心目标为“的”。这两个字如何组合成了“目的”呢?  
  陆羽是唐代人,生于公元733年,卒于公元804年。以当今地名来说,陆羽是湖北
  缪希雍,号慕台,字仲淳,是我国海虞(今江苏常熟)人,他是我国明代著名的中医临
  杜甫为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在中国古典诗坛上影响甚大,遂被世人称为“诗圣”,
  杜甫草堂现如今有两个,一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另一个也在四川省,不过是在绵阳市
  明四家说的是明朝时期四位在绘画领域取得过突出成就的画家。他们分别是沈周、文徵
  白朴生于1226年,卒于1306年,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元曲家,因为在元曲杂剧
  钟繇书法家的身份很是出名,可是他不止是一个书法家。钟繇也是一个政治家,重点是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吕蒙正据玩物
寿光民声网
吕蒙正是历史上第一位直接从平民出身的宰相,第一个书生宰相、状元宰相,是宋朝当宰相经历过三朝的两个人之一。吕蒙正为人宽厚质朴,为官清廉,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
在吕蒙正当宰相之前,有位宰相的儿子刚出仕就当上了水部员外郎,以后就成了惯例。到吕蒙正时,他上奏说:&臣成为进士,刚出来只做了九品京官,何况天下有才能的人终老林泉,没有得到俸禄的多了。现在我的儿子刚刚长大就受到如此恩宠,可能会遭到阴间的惩罚。请皇上只让他当臣刚刚出仕时做的官。&
大臣中有收藏古镜的,还说能照见两百里远的地方,这位大臣就想把镜子送给吕蒙正寻求升官。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只不过有碟子那么大,哪里用得着能照见两百里的镜子?&听见他这番话的人都惊叹佩服。
有人献上一方古砚,那人当场打开,呵上一口气,砚台就湿润了并可以研墨。吕蒙正不屑一顾,他说:&就是一天能呵上一担水,也只不过值几文钱罢了。&献砚者十分沮丧,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去碰钉子。
吕蒙正做了宰相还没多久,有人揭发蔡州知州张绅贪赃枉法,吕蒙正就把他免了职。朝中有人对宋太宗说:&张绅家里富足,有的是钱,哪里能把钱看在眼里呢?是当初吕蒙正在贫寒之时,曾向张绅要钱,张没给他,今天做了宰相就报复人家。&吕蒙正没有为自己辩解,太宗就恢复了张绅的官职。
后来其他官员在审案时又得到张绅受贿的证据,太宗这才知道冤枉了吕蒙正,就对他说:&张绅果然贪污受贿。&吕蒙正只说:&知道了。&不辩亦不谢。名臣名将状元宰相吕蒙正 - 历史 - 互联 - 宾阳网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您,快展示才华吧!
您当前位置: >
名臣名将状元宰相吕蒙正
来源:一路军事 编辑:宾阳网
在我国的古代史上由科举中状元的就很不容易,因为他们要苦读诗书,要通过多次考试。而由状元担任宰相的也不太多,北宋时期的吕蒙正就是这样的一个,由状元而任宰相,而且一生中三次出任宰相,这样的人就更少了。吕蒙正一生奋斗的经历,用今天的话说,还是很励志的。吕蒙正(公元944年—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出身官僚家庭。据《宋史·吕蒙正传》记载,他的祖父吕梦奇是户部侍郎,父亲吕龟图是起居郎。虽说应该是出身官僚家庭,但吕蒙正却一点儿也没沾上父亲的光。因为他父亲妻妾多,关系不好,而吕龟图听信了小妾的谗言,与嫡妻刘氏不和,竟然一怒之下,把刘氏及幼小的儿子吕蒙正赶出了家门。母子俩因而流落在外,生活穷困窘迫,刘氏决计不再婚嫁,要带着儿子努力奋斗。幼年的吕蒙正非常懂事,在极为艰难的处境下发愤苦读,决心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吕蒙正的机遇还是不错的,他正处在北宋的初期。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他的弟弟赵匡义抢先继位,这就是宋太宗。这兄终弟及的做法打破了那子继父位的传统惯例,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宋太宗的继位成为了当时舆论的焦点。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宋太宗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其中一项就是开科取士,以培植自己的官员队伍。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宋太宗的主持下,举行了科举考试,而且扩大了规模,一次考试竟录取了500名进士。数量之多,史无前例。而在这考试中,吕蒙正崭露头角,荣获了第一名,成为了响当当的状元。对这批进士,宋太宗是特别重视的,因为是他登基后亲自主持的,而对这状元吕蒙正就更有特别的印象,于是就授予他监丞、升州通判的官职,赐钱二十万,允许他如遇到不利民生的事情,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一时间,吕蒙正受到特殊对待。此后也官运亨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竟然升任为宰相。史书对吕蒙正的评价是:“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这意思是吕蒙正为人厚道而宽容,有很高的名望,以坚守正道来要求自己。遇到事情时敢于出来讲话,每次讨论时政,只要有不公正的,他一定反对。能坚持己见,不阿谀奉承,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这是吕蒙正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他襟怀坦白,为人刚正。有一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宋太宗设夜宴招待群臣。宴会厅里,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好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酒过三巡之后,宋太宗兴奋起来。他还没等到大臣们歌功颂德,就情不自禁地便自我吹嘘起来了。他颇为自豪地对大臣们说:“五代的时候,民不聊生,周太祖率军队从邺地归来,百姓又遭到了劫掠。那时候,地上有火灾,天上有彗星,看到这情况的人没有不惊慌恐惧的,人们纷纷议论说天下难有太平的时日了。可是自朕执政以来,万事和谐,没什么乱象。朕常感念这是上天的赐福。不过,现在国家安定,人民富庶,朕才觉得国家的安定与混乱,全在于人,而不在于天啊!”宋太宗得意扬扬地说了一番之后,很想得到群臣的附和,可是大臣们听了以后,心中却不是滋味。心想作为一国之君,哪能这么骄傲自满呢?现在真是太平盛世,一点危机也没有吗?因而谁也没有开口,大家在沉思着。宴席上的气氛一时间显得非常尴尬。就在这时候,吕蒙正站了起来。他离开座位,走到宋太宗的面前,恭敬而严肃地启奏说:“陛下所在之处,各种人才和物产都汇聚于此,所以显得十分繁华、富庶。可是城外不远的地方,我就看到,因为冻饿而死的人也不少呀,不全是像京城里这样的情形。希望陛下从身边的近处也能看到远处,这才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啊!”吕蒙正的这番话如同给宋太宗当头浇了盆冷水,他心里生气极了,顿时就变了脸色,没有再说一句话。看着这情况,群臣都为吕蒙正捏着一把汗,可是吕蒙正却不慌不忙,他一脸正气地回到座位上。他的做法得到了同僚们的钦佩,都称赞他刚正不阿。在用人上也是如此,他从不屈从皇上的意见,总是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有一次宋太宗要派人出使朔方,就让宰相物色人选,皇帝的要求是要有才干,能胜任这次使命。吕蒙正很快就向宋太宗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一个人,可是宋太宗对这人有成见,并没有接受。几天过去后,宋太宗又让吕蒙正再推荐人,吕蒙正依然推荐的是那个人。宋太宗很不高兴,心想,除了这人以外,难道朝中就没有人才了吗?因此还是没有批准。当皇帝再次要求他推荐时,吕蒙正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对此,宋太宗很不满意,他当着其他大臣的面激动地责备吕蒙正说:“你怎么就这样固执呢?”吕蒙正心情也很激动,他说:“不是臣固执,而是您没有体谅到臣的良苦用心。我反复考虑这个人完全可以胜任这一使命,其他的人都比不上,所以才再三推荐。我不想因为迎合陛下的心意,而使国家受到损失啊!”看着君臣那激动的样子,身旁的大臣一句话都不敢说。宋太宗退朝以后,很有感慨地对身边人说:“这吕蒙正的气量真是我不如的啊!”他终于接受了吕蒙正推荐的人,事后证明这个人确实能干,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在封建时代,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作为臣子,谁敢得罪皇帝呢?而吕蒙正却从不屈从皇帝,所以大臣们无不佩服。其实,吕蒙正敢于说话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只有不计自己的安危得失,不考虑为此要付出的代价,甚至遭到贬黜、罢官,才能这样敢谏敢言。吕蒙正的刚直无私,也体现在其他的事情上。从前,在卢多逊担任宰相的时候,他的儿子刚刚出仕就被授予水部员外郎的官职,这样就开了一个先例,对宰相的子弟会授予较高的职位。吕蒙正当上宰相以后,也该他的儿子授予同等级别的官职了。作为家长一般来说自是求之不得的。儿子封高官并非自己特殊,也是按先例来办,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吕蒙正却上奏说:“臣出身进士,刚入仕途时仅授为九品京官。现在天下有才能的人,有的终身隐居于山林,没有得到朝廷丝毫俸禄的也不在少数。臣的儿子刚刚成年,就获高位,恐怕会遭到上天的谴责。因此请求以臣刚出仕时的九品官职授给他。”从吕蒙正开始,宰相的儿子就只授给九品京官,后来就成为了法定的制度。一个父亲,不为儿子求高官,而是要求皇帝对自己儿子降职授官,这在当时官场是极为难得的。由于吕蒙正敢于直言,又得到皇帝的信任,吕蒙正在朝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有的人就想通过他谋求职位或升迁官职,遇到这种事,他总是巧妙地予以回绝。有一次,有人向他献上一面古镜,说这古镜非常奇特,能照见方圆二百里范围内的东西。吕蒙正一点儿也不好奇,他笑了笑对来人说:“我的脸盘也就不过一个碟子那么大,哪用得上这种照得到二百里的好镜子哩!”来人只好懊丧地走了。还有一次,有人要送一个古砚给他,当着吕蒙正的面,来人取出古砚,呵上一口气,砚台上马上渗出了水,就可以研墨。看着这神奇的古砚,吕蒙正却无动于衷,他淡淡一笑说:“即使能呵出一担水,又能值几何钱呢?”送古砚的人显得非常尴尬。就这样那些想通过他求官、升官的人,便不敢再上门了。吕蒙正律己严格,对人却宽厚。当他初任宰相时,很年轻,只有42岁,因此有的人就很不服,有的甚至嫉妒他。有一次,当他进入朝堂时,有人在帘子后面议论他说:“这小子竟然也是参政?”语气很是不屑。但吕蒙正好似没有听见,头也不回地就走过去了。和吕蒙正一起同行的官员,听了这话很是气愤,觉得对宰相也太不尊重了,便要查出说这话的人究竟是谁。吕蒙正赶忙制止说:“不要查呀,查出来,我一辈子也会忘不了,还是不知道为好,不知道会有什么损失呢!”官员们都佩服他的度量,真是不记人之过。对他人如此,对家人就更是这样。当年他父亲听信小妾的挑拨,一怒之下,竟将幼年的吕蒙正与其生母一起逐出家门,使他们备尝苦辛。然而当吕蒙正当官以后,他不计前嫌,仍然把父亲接到家里,依然很周到地侍奉他,极尽孝道。人家嫉妒他,他没有放在心上;而面对委屈,他也能处之泰然。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没有必要去反复申辩。有一年,他发现蔡州(今河南汝南县)知州张绅贪污公款,便启奏皇帝撤去了他的官职。这时,就有人向皇帝进谗言说,这是吕蒙正报复啊!因为张绅家境富裕,很有钱,应该是不会贪污的。而吕蒙正当年贫寒之时,曾向张绅借过钱,张绅没有借,因而心存芥蒂。现在吕蒙正当权,便要报复张绅,以此发泄心头之恨。宋太宗一听,觉得说得也还在理。若是这样,便冤枉了张绅,于是改变原来的决定,恢复了张绅的官职。张绅复职之事,吕蒙正知道以后,依然很平静,他没有去向宋太宗申辩,没有去作任何解释。他觉得真的就假不了,时间久了,自然会水落石出的。到了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吕蒙正终因直言而获罪,被罢免了宰相,他没有当政了。这时朝廷在重新考察官吏时,发现了张绅的劣迹,确实贪污了公款。宋太宗便又下令,将张绅贬为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团练副使。事实证明,当年吕蒙正对张绅的处理是正确的,决非是挟私报复。两年后,吕蒙正又出任宰相,宋太宗召见他,和他谈话时,又说起了张绅这件事。皇帝想,吕蒙正一定会表白自己的委屈,一定会感谢为他恢复了名誉。然而吕蒙正既没有表白自己从前判断正确,也没有表示对皇上的感谢。他什么也没说,对这过去了的事提也没提,好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吕蒙正就是这样地对待他人,所以人们赞扬他为人正直。也正因如此,他得到皇帝的信任。晚年吕蒙正退休之后,定居洛阳。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宋太宗已过世,其子继位)在东封泰山,西祀汾阳,拜祭宋太宗的陵墓之后,在经过洛阳时,两次到吕蒙正家中看望。当他谈到要选用人才时,诚恳地问吕蒙正道:“您的几个儿子中,哪一个堪当重用呢?”想从吕蒙正的儿子中挑选人才。吕蒙正很认真地回答说:“不瞒您说,臣的几个儿子都不堪重用,但有个侄子叫吕夷简,还是宰相之才,他现在在颖州(今安徽阜阳)任推官,倒是可以重用的。”宋真宗接受了这一推荐,后来吕夷简确实不错,也成为了宋代的一位名相。对出使朔方使者和吕夷简的推荐,就可以看出吕蒙正很有知人之明,这种事例就多了。有一位朋友叫富言,与吕蒙正常有来往,富言对吕蒙正的学识、为人都很敬佩,很想把儿子带给吕蒙正看看,看能否造就?有一次,富言趁机会对吕蒙正说:“我的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很想送到书院来读书,您看怎么样?”吕蒙正很痛快地就答应了,让富言把儿子带过来看一看。富言把儿子带来了,吕蒙正一看,非常惊讶。他兴奋地对富言说:“这小孩了不得呀!他将来的名位会和我一样,而且他的功勋会远远地超过我。”他很高兴地就让这孩子和自己几个儿子一起读书。这孩子确实超群,他叫富弼,后来两次担任宋朝的宰相,也是宋代的名臣。吕蒙正于1041年去世,享年68岁,曾封为莱国公,死后赠中书令,谥曰“文穆”。吕蒙正生活在北宋的初期,社会相对来说比较平静。这样的社会环境,使他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建立卓越的功勋的机会。然而他刚正不阿,宽厚待人,严格律己的品格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好的名声,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寄快递的?
一句话引发的血案,印度独立战争竟然是因为士兵不吃猪牛肉
1938年,美国黑人在街头下“中国象棋”,围观者众
重庆谈判时给毛主席递纸条要注意安全的人是谁?蒋国经将军的女婿
鹿牌暖瓶厂|神鹿出世 从制帽社转行保温瓶艰苦创业
秦国大将蒙恬与毛笔初形
他是毛主席的亲家,国共两军的中将,做了一件事影响中国历史进程
韩信谋反之谜 韩信被杀的真正原因?
秦始皇陵未解之谜:项羽死于兵马俑?兵马俑百年之后将变成煤坑?
康熙皇帝的五大养生之道 传统中医养生法
(习主席访问捷克大家谈)中捷互动:超越双边的良好示范
“最好炒货”被罚20万冤不冤
女性地位如何才算真正提高
精准扶贫更要用好“市场之手”
首设增长区间为政策和发展留足空间
把握好新型政商关系的两个关键字
返乡日记成“虚构小说”呼唤新闻立法
从高铁出行看春运供给侧改革
快播确实有罪,但每个下载过的人都该记住它
专访雷洪钧:2.5万台电动物流车大单为何花落扬子江?
曲靖市2016年送戏下乡暨交通安全宣传演出走进大莫古镇
一次特殊的捐赠
传沈阳东进遭球员起诉,因未支付解约补偿金
军人剪影:北疆卫士的逆光美
张掖市食品药品监督系统举行《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
特朗普和希拉里在美国五州初选获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吕蒙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