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病不山地车适合长途骑行吗骑行??

骑行出事怎么搞? | 谋杀 现场 法医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019157人加入此小组
【中国夫妻环球骑行在美被撞重伤,肇事者无钱赔偿】3月12日,来自中国的舒炜、王思夫妇环球骑行期间,在美国遭遇严重车祸。肇事者是无业游民,无钱赔付,而抢救费用已超百万美元。两人需要复健,一时无法回国。王思家人表示,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关注,以及更好的法律援助好像这两位是走人家机动车道。。。。人家一没喝酒2没超速。。。意外不犯法,而且没钱,讹都难,应该没律师接。。。没买保险。。。中国政府管,就浪费公帑吧?
+ 加入我的果篮
认真刷了下苦主的微波我总结一下吧苦主这样有钱闲着骑车环游世界的人在自己祖国花了一千四做血检,哭着喊着说自己被医院抢了。然后旅游摔跤被解放军救了还缝了10几针。嗯。接下来苦主还是讽刺自己的祖国。最后出门没看黄历也没水晶球占卜一下,不买保险就环游世界去了。结果在灯塔国疑似违法在高速路上骑自行车,于是出了车祸。现在,苦主希望得到祖国政府关注以及法律支援。
某天,误骑在机场2号高速上。突觉到下一站的距离太远。于是倒过来逆行。发现过来的小汽车都十分谦让,远远的降速绕行。后发现身后有一辆闪着灯的警车慢慢跟着。我猜那天交通广播上一定在说:“机场2高速上有一脑残老头儿骑着三轮残疾车逆行(我的三轮躺车经常被人误认为是残疾车。而且我还带着拐棍),请经过这里的司机注意……”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出口,赶紧下去了。后面的警车也没有再跟过来。十分感谢当时一路上跟着我的警察,以及向当时见过我的司机道歉了。
这件事最大的槽点难道不是他们做完计划发现预算要12万,但还是毅然决然地攥着5万块钱上路了么?来自
导语: ,有人质问为何美国政府不出面“管管”。事实上,美国紧急救援服务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对待在美旅行发生意外的外国公民也算是“好人做到底”。 中国夫妇骑行遇车祸,美国救援机构出动直升机:无论是否为美国公民,是否拥有支付能力,只要满足“地面救援时间过长”、“伤者病情危急”等条件,直升机接到报警就会出动中国夫妇骑行被车撞伤后,肇事者拨打救援电话呼来医疗直升机,这对于美国紧急救援来说是家常便饭。无论伤者是否为美国公民,是否拥有支付能力,美国紧急医疗服务在接到求助后,都会及时响应。例如“加州中部紧急医疗服务”部门,24小时不间断管理加州中部夫勒斯诺(fresno)等4个郡的救援直升机派遣。当地面救援路程超过30分钟,并且被救助对象是红色或黄色等级的危重病人(例如伤者失去意识、伤者急需截肢),该部门就会派遣直升机进行救援,直升机上至少会配备1-2名以上的持证护士。相反地,美国国务院反而提醒到中国旅游的美国公民,“中国救护车总是姗姗来迟;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直升机救援还未投放市场”。 除了政府,美国非营利机构也参与人道主义空中救助:加州CALSTA救助的病人70%都没有投保,其中不乏外国旅客,因此CALSTA每年自掏腰包7000万美元帮助未参保者缓解困境在政府部门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之外,美国还拥有商业机构或非营利机构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加州CALSTA是美国第一个提供空中救护的非营利机构,他们受使命驱动,而不是利益驱动,依照创伤救治“黄金一小时”原则派遣直升机,救助的病人70%都没有投保,其中不乏在美旅行的外国公民。结果是,CALSTA每年自掏腰包的空中医疗服务金额达到了7000万美元。2008年,他们建立“病人困难基金”,以缓解未参保者和自身偿付的困境。 对中国夫妇提供的急救服务是“先救助后付费”: 紧急医疗服务法规定,无论患者是否有支付能力,医院必须为患者提供急诊服务加州医院为受重伤中国夫妇提供的急诊服务属于“先救助后付费”。1985年,美国紧急医疗服务法规定,所有医院和医疗服务机构必须为患者提供急诊服务,无论其是否有能力支付相关费用;当患者病情稳定时,方可将其转到其他医院。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美国也会帮助非美国公民:紧急情况下,即使没有绿卡的外国公民甚至非法移民也可以获得医疗救助计划(Medicaid)的救助美国普通人的医疗账单动辄几万美元,全靠各种各样的保险来偿付。许多没有保险且无力承担的美国人会求助于医疗救助计划(Medicaid)。1965年开始实施的医疗救助计划针对对象是低收入群体,适用范围是美国公民和符合资格的移民,资金来源是联邦政府公共财政拨款与州政府拨款。没有在美国纳税的外国公民一般无法享受医疗救助计划的福利,但在紧急情况下,孕妇或其他需要紧急医疗救助的人,即使没有美国绿卡,照样可以享受到医疗救助计划的补助。联邦法律禁止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覆盖到非法移民群体,但根据凯泽健康基金会2013年新闻报道,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联邦和州共同运营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医疗保险项目,为非法移民每年支付20亿美元急救费用。 外国游客“逃单”,联邦政府会“自认倒霉”:每年在美旅行外国公民产生50亿美元未偿付医疗费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会替医疗机构的未偿付服务进行补偿,2007年联邦政府补偿120亿美元如果患者“逃单”或者暂时没钱支付服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会对医疗服务机构的未偿付服务(uncompensated care)进行补偿,2007年单是联邦政府就补偿了120亿美元。实际上据估计,每年在美旅行的外国公民产生的未偿付费用可能高达50亿美元,“好心”的美国政府和医疗机构往往自认倒霉,有时医院会对下落不明的外国游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处游客“缺席审判”。外国游客不会因为没有还钱而被逮捕,只是在下次入境时会遇到麻烦——他们需要偿清费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利息才能再次进入美国。 面对“天价账单”,外国公民其实无需“逃单”:美国医院愿意协助患者制定还款计划,或者愿意给患者打折;美国GoFundMe等众筹网站还能为外国公民筹款因撞人的无业游民无钱偿还,外加不了解美国医疗与保险,中国骑行夫妇很难从无业游民身上讨钱,难免“吃亏”。不过大部分美国医院十分“通情达理”,一个外国公民若在美国产生了天价医疗账单,还有很多选择可做。根据福布斯杂志网站介绍,美国医院愿意与患者进行协商,尤其是那些没有投保、个人支付全额账单的人。有时医院会协助患者制定还款计划,可能给予患者免息支付的优惠。另外一些时候,他们会给患者打折,费用可以减免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例如2010年,纽约时报一名编辑的亲戚将一份1000美元的账单减到500美元。的消费者教育主管认为,“病人能够与医院协商也应该协商。” 专业医疗保健律师能够帮助患者与医院进行更专业的砍价,没有投保而面临天价账单的外国游客,通过这种律师可以获得更高的减免。而且,美国、、、等众筹网站还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一个替代的筹款渠道,例如,医疗救助就是该网站的主要众筹类型之一。
我同学美国生完孩子伤口有点感染,去了趟急诊,回家不久就收到4000美金帐单!!!去医院讨价还价才发现那才是第一张帐单。谁TM说灯塔国医疗便宜甚至免费的。那绝对是胡说。澳洲的公立医疗体系对于公民和永居是免费的,包括急诊。但是你只要在急诊室不是致死情况,等1,2小时都是超级短的。我有看到等12小时或更久的例子。很多人急诊等到后来就自己回家去了。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点击「箭头所指处」可快速关注公众号:qixingzn
每天分享关于单车的一切!
当自行车成为当前最潮流的时尚健康运动之一的时候,你们骑着你的爱车,却知道你的座驾具体是谁发明的吗?中国人?名字叫啥,在我们印象中,我们只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你真的会不会对自行车的发明有所疑问,现在小编带你了解自行车背后的密码,到底是不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看完以后你就知道自行车到底是谁发明的! 达芬奇发明过自行车?
半个世纪以前,一群负责修复达·芬奇手稿的意大利修道士发现了一张草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呢?
一辆自行车。
这辆自行车明显是木制的,木制的车架,木制的车轮,木制的辐条,木制的脚蹬,前后轮都没有车胎。但它的的确确是一辆自行车,因为它具备自行车的所有关键构件:前有车把,后有车座,底下有链条,链条连着链轮上的齿轮和后轮上的齿轮,骑行者只要踩动脚蹬,链轮就会带动后轮,后轮就会推动前轮,一路蹬,一路飞驰而去……
修道士认为,这张草图是达·芬奇1493年的作品,所以他们宣称达·芬奇发明过自行车。
众所周知,达·芬奇是个奇才,是个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奇才。在飞机出现之前,他画过飞机;在坦克出现之前,他画过坦克;在机器人出现之前,他画过机器人;在自动挡变速箱出现之前,他画过自动挡变速箱。他的脑子是如此好使,以至于我们现代人不得不把他想象成一个穿越者,一个从21世纪穿越到15世纪的穿越者。
这张模糊不清的自行车草图传说是达·芬奇在1493年画出来的。
如此聪明的达·芬奇有没有可能发明自行车?完全有可能。问题是他没有造出实物,他只是在纸上画了一个设想。有设想,没实物,不能叫发明。
1998年,德国学者Hans erhard lessing写了一篇《The evidence against Leonardo’s bicycle》,对那幅自行车草图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它不是达·芬奇画的,而是二十世纪某个意大利画家的伪作。意大利画家为什么要给达·芬奇伪造一辆自行车呢?没别的,民族主义情绪作怪罢了。
真的也好,假的也罢,仅仅一幅草图,不能证明达·芬奇发明过自行车。
中国人黄履庄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
还有人说,这颗星球上的第一辆自行车是由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这个伟大的发明家名叫黄履庄。
清朝人张潮编了一部《虞初新志》,这部书里收录了另一个清朝人戴榕写的一篇《黄履庄小传》:
黄子履庄,予姑表行也,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垫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十岁外,先姑父弃世,来广陵,与予同居。因闻泰西几何比例轮捩机轴之学,而其巧因以益进。尝作小物自怡,见者多竞出重价求购。体素病,不耐人事,恶剧嬲,因竟不作,于是所制始不可多得。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犹记其作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许,约可坐一人,不烦推挽能自行;行住,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
这篇文章大意如下:
黄履庄是我(指作者戴榕)的姑表兄弟,打小就很聪明,读书两三遍就能背诵,最擅长发明创造。他七八岁时在私塾里读书,不好好听讲,趁老师不知道,偷偷做了一个小木人,上紧发条,往课桌上一放,手脚乱动,咔咔咔地往前走,同学们大呼神奇。十来岁时候,他爸死了,他来扬州跟我同住。在扬州这些年,他自学西洋科技,这下如虎添翼,发明创造的本事更大了。
他发明过很多东西,多得我都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是一部小型两轮车,三尺来长,能让一个人乘坐,不用旁人推,自己能走。怎么走呢?车轴两边各有一根木拐,可以摇动,乘坐者摇起木拐,木拐带动车轮,摇啊摇,摇啊摇,一天能走八十里。
从上文描述可以看出,黄履庄发明的“双轮小车”正是自行车,一种非常原始的手摇式自行车。
黄履庄生于1656年,发明手摇式自行车的时候不到二十八岁(虚岁)。换句话说,他在1683年以前就发明了自行车。
黄履庄发明的木制手摇自行车(想象图)
前面说过,达·芬奇在1493年画了一辆自行车(假定那幅画不是伪作),但是他没有造出来,而我们的中国同胞黄履庄却在1683年实实在在地制造出了自行车,这一点是胜过达·芬奇的。
事实上,黄履庄不光胜过了达·芬奇,还胜过了同时代的所有欧洲人,因为在他发明自行车之后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世界还没有人可以制造出来一部自行车以及跟自行车相近的某种交通工具。
西方人对自行车发明的不断改进
1790年,一个名叫希布拉克的法国人终于发明了一部近似自行车的东西:他在两个大小相等的木轮中间固定了一块弯弯曲曲的木板,然后跨到木板上,用腰胯和两腿的力量操控着,蹬着地面前进和后退。
欧洲人不知道中国有一个黄履庄,更不知道黄履庄已经提前一百年发明了自行车,他们认为希布拉克发明的那种近似自行车就是现代自行车的鼻祖,虽然它既没有脚蹬,又没有手柄,甚至连车把都没有。
从此以后,欧洲人在希布拉克非常粗陋的发明基础上大踏步地前行。
1817年,一个名叫德莱斯的德国林务员改进了希布拉克的发明,在木轮子上面加了车杠、车座和车把,人骑在低矮的车座上,双手扶把控制方向,双脚交替蹬踩地面,推动着车和人一起前行。读到这里,聪明的读者可能会联想到最近十几年来流行的一款踏地式健身自行车,那种自行车也没有脚蹬,完全靠骑行者双脚交替蹬踩地面,骑车的姿势仿佛跑步。我怀疑这种后现代风格的健身自行车正是像两百年前的发明家德莱斯致敬。
1820年,两个骑着蹬地自行车的捷克人
没有车座和踏板,完全靠骑行者蹬地驱动的新型健身自行车
德莱斯的发明一经问世,立即在欧洲流行开来,伦敦和巴黎的工匠们纷纷仿制,并在仿制过程中不断改进,例如把木轮改成铁轮,把直把改成更为舒适的弯把等等。直到1839年,苏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在前轮的轮轴上加装了一个用连杆和曲柄连接到后轮的踏板系统,欧洲自行车才真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骑乘者再也不用踩地了,只要踩动脚蹬,车子就可前进。
德国邮票上的高轮自行车,这种形态怪异的自行车在十九世纪晚期的欧洲非常盛行,德国、法国、英国和捷克都成立了“高轮自行车俱乐部”。
又过了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869年,一个名叫穆尔的英国人给自行车设计了滚珠轴承,大大降低了摩擦力。这个发明问世不到一年,就被英国所有的自行车生产商采用了。
1876年,一个名叫劳森的英国人把早期自行车通常采用的前轮驱动变成了后轮驱动。
1885年,J·K·斯塔利给自行车发明了飞轮、刹车和链条驱动。
1889年,英国爱尔兰籍兽医邓禄普给自行车发明了橡胶轮胎。到此为止,自行车已经完全现代化,车把、车座、链条、脚蹬、刹车、飞轮、滚珠、后轮驱动……该有的都有了。
1931年,波兰摄影师、自行车骑士Nowak穿越非洲大陆,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出,当时的自行车构造已经完全成熟。现代自行车不是中国人的发明
令人沮丧地是,当自行车在欧洲已经被改进得接近完美并给使用它的人带来巨大便利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还没有见过自行车。
晚清上海得风气之先,号称中国第一繁华大都会,1890年一个法国人骑着自行车经过虹口,竟然能引起几千名同胞围观。1897年,某洋人在烟台街头骑自行车,“见者咸为称赞不止,叹未曾有。”1903年,一个传教士骑着自行车深入四川盆地传播福音,沿途一旦停下,就会有大批国人迅速围拢过来——他们见过外国人,但是从来没见过自行车。甚至到了1930年,一个在北京做保姆的女士回到老家河北,还向她的老姐妹吹嘘她在京城见到了自行车:“两脚一动,轱辘就会转,好像是画儿上的那个哪吒。”老姐妹听了两眼发直,直念阿弥陀佛。
清末版画《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图》,画面上有一对骑自行车的外国夫妇。
中国很大,也很穷,在清末和民国,大部分老百姓买不起自行车不足为奇,没见过自行车也有情可原,真正不能让现代同胞原谅的是,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我们中国人竟然还不能制造一辆完整的自行车,只能从国外购买零件进行拼装。
不是说清朝人黄履庄早在1683年以前就发明了自行车吗?不是说全球第一辆自行车是被中国人制造出来的吗?为什么到了民国时代却不会制造自行车了?
末代皇后婉容在紫禁城里骑自行车。
我觉得跟文化有关,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一向不鼓励发明创造。没错,古代中国是出现过许许多多非常伟大的发明创造,但是它们都是由哪些人做出来的?是知识分子吗?不是,而是农民、工匠、太监、倡优……而这些人在社会上的地位非常低下,低下到无论搞出多么伟大的发明创造,都不会被满嘴子曰诗云的上流社会所认可,更别提靠这些发明申请专利发家致富了。
另外我觉得跟制度也有关。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都是专制社会,专制社会压抑着人们的思想,扼杀着一切不被独裁者需要的发明创造,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和清朝中后期连续两次闭关锁国以后,一切新发明在独裁者眼里都成了不务正业的奇技淫巧。
OK,现在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自行车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我的答案是:中国人发明过自行车,但自行车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因为现代自行车完全是西方人在他们自己的发明上一点点改进出来的,跟我们老祖宗黄履庄的发明没有一毛钱关系。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哦~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每天学习,自我成长。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优质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成长一点点。活动召集、骑车线路推荐、单车俱乐部合作,请联系版主微信:olympic-bj【关于骑行指南】每天分享关于单车的一切。专门搜集骑友们单车骑行中的实用小常识。你身边的自行车骑行小百科~欢迎关注!骑行是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 ,能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 。——关于单车的一切精选内容,骑友必备APP,即刻扫码下载! 骑行指南 每天分享关于单车的一切!爱生活,爱骑行!骑行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5869 更新:
人气:33440 更新:
人气:29597 更新:
人气:24756 更新:
骑行指南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爆笑NBA四格漫画,懂得人就懂
谁说男孩子跳舞娘?Boys,跳出你们的霸气啦!
健身不会这个动作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载誉回家】骑士团荣归克城 数千球迷疯狂迎接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本篇推送由力量哥 自 掏 腰 包 赞助播出
“看完啦,欢迎赞赏,吐槽,扔鸡蛋”
关注力量哥,骑车不爆胎
很多喜欢骑行的人都有病
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向往西藏也是一种病
不去骑行是治不好的
力量哥为此采访了几位车友
听听他们骑行西藏的原因吧
阳光的蚂蚁
19岁,大学生
我从小就非常的向往西藏,记得当时有一部电视剧叫《尘埃落定》,女神范爷演的,看了这部电视剧之后就对西藏很感兴趣了。
上大学之后开始和同学一起骑车,刚好放暑假,我就建议大家一起骑自行车去西藏,没想到大家都有这个想法,于是我们就出发了。
骑行去西藏也算是圆了我小时候的一个小小梦想!
28岁,新媒体达人
我是上班之后才开始喜欢上骑行的,周末经常和车队的骑友一起去骑车,经常听他们谈论骑行西藏,慢慢的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入坑久了之后,发现骑行西藏是很多人的梦想,慢慢也成了我的骑行目标,在去年我终于圆梦了,和朋友一起完成了318之旅。
我骑行西藏基本就是慢慢被骑友们慢慢洗脑的!
18岁,准大学生
讲真,最开始我对西藏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去骑行西藏完全是被骗去的。
一起骑车的同学说他们要骑自行车去西藏,我就跟着去了,好像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42岁,老会计
西藏吸引我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了,环境,美景和文化都很吸引人。
虽然我年龄比较大了,但是我的心还是很年轻的,既然向往西藏,又喜欢骑车,那为什么不骑行去西藏呢?
有些事,现在不做,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21岁,大学生
骑行就应该挑战自己,川藏线作为国内最富盛名和挑战性的路线,肯定要去调整一下了。
真正出发之后,遇到的困难和艰辛比之前想象的要大得多,但这也正是骑行西藏的魅力所在。
24岁,研究生
喜欢骑行很久了,也经常和朋友一起刷街,但是刚开始并没有相关骑行西藏,直到我看了《转山》这部电影,内心的那团火一下就烧起来了。
应该不止我一个人是因为《转山》而骑行西藏的吧!
32岁,编辑
没有啥特别的理由,大家都骑行西藏,我就骑了,就是跟风去的。
不过这也是一段非常特别的经历,回想起来还是挺自豪的事情,自己也干过牛逼的事情,哈哈!
之前在微信上看过318的美景图片,这个深深的吸引了我,也是我骑行318的主要原因。
景色实在太美了,这对常年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来说的确是震撼,我和享受在路上的过程,反而骑行到西藏之后没那么激动了,看到布达拉宫也没有在路上时候的那种惊喜,反而有点失落。
16岁,键盘党
我是个键盘党,还没有自行车,来参与这个话题会不会被打啊
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自行车,但是我一只混迹与各大骑行相关群和社区中间,也一只关注着力量哥。看了很多朋友的骑行故事,西藏基本是出镜率最高的伺候,骑行者都向往西藏。
耳濡目染之下,我发现我中毒了,可能还不轻。
等我高考完,我一定要去骑行西藏!
向往西藏,骑行西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你为何喜欢?为何出发呢?
推荐关注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投稿指南期待看到你的骑行故事
投稿请发至邮箱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骑行者聚集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骑行旅行会给一个人带来哪些变化?
最近骑行西藏似乎被黑的很厉害,从一件曾经被认为是很牛的事情变成了庸俗扎堆的代名词,微博上流传着许多“揭秘”骑行川藏的文章,纷纷表示在旅途中其实“没有得到多少宝贵的人生感悟、“也就那么回事”。但我仍然很疑惑,几千公里的身心考验、见识过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体验过一路上的人情冷暖等等,这些经历难道真的不足以让一个人产生一些深刻的改变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太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了。如果我来总结,真正让我感到难忘的并不是骑行本身给我带来了多少改变,而是我为了实现骑行这个目的让自己改变了很多(而真正意义上骑车的那段时间只是实现骑行这个目标的最后一步而已)!首先,来一句提纲挈领的话:如果你喜欢一件事(物或人),你就别算计太多,如果算计太多,要么是你不够喜欢它(他或她),要么是你不配喜欢它(他或她)!说说我的骑行经历吧。话说我是从成都某区县的家里出发,骑了保守估计2500公里,实际上这个距离对于骑长途的驴友们根本不算啥。途径了四川、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中途的风景带给我的感悟神马有很多,但是为了保持我一贯不装逼的风格,我就不在这里多瞎逼逼了。就像前面总结中所说的一样,这只是我实现骑行这一目标而付出的最后一步而已。为了骑行,我自认为我准备的东西远比一般骑行的人要多。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第一出成都市是在高中毕业和同学们去峨眉山旅游时;我第一次出省是在我大四下学期,2013年4月份,还差一个多月23岁,也就是此次骑行。在我真正出发前2个月,我对骑行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识储备等于零。没错,我就是so weak,呵呵哒。我大三上学期(2011年10月份)做出骑车去北京的决定的,这距离我出发还有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而我就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踏上了我的征途。下了决心之后该干嘛?该想办法把梦想(当时称之为梦想一点都不过分)变为现实!就像在比尔博与矮人们获得宝藏之前,还必须先打怪升级买装备,干掉四毛哥与半兽人才行。当时我面对的困难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如下几个:1、时间。2、金钱。3、身边人的支持。4、父母同意。5、相关的知识。捋顺情况之后,剩下的就是一个一个克服。而正巧,我们刚上大三,大家都开始自己的职业规划,该考研的准备考研,该考公务员的准备考公务员(考公务员是我们专业的主要就业途径)。然后正好学院某个靠搞公务员培训的老师H就在这时候鼓动我们大家考公务员,我和我哥们儿B的合意下,发现,只要我参加了2012年11月份的省考,然后顺利的话能在13年3月份通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就能在13年6月份毕业答辩之前有两个月的真空时间。这就成功地解决了第1个难题。而考上了公务员,成功解决了就业问题之后,难道还怕借不到钱吗?第2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于是乎我就“自甘堕落”地上了老师H的“贼船”,踏上了漫长的公务员考试这条不归路。我从12年底开始看书,翻年之后,也就是13年寒假之后,3月份开始正式准备,到11月4日正式考试之前,整整八个多月一直在准备笔试。这么说吧,当时市面上能买到的各省真题哥们儿我几乎全做了。除了个别时间偷懒,以及要上课以外,每天上午8点半都11点半、下午两点到五点、晚上七点到九点半,不间断复习,包括暑假。我大学一直是学渣,除了体育考试因为我丑得别有一番风味没法找出一个和我丑成一个风格的人来替我考试以外,基本上门门考试作弊。英语四级考试的时候,我抱着低碳环保的理念,以428的高分低空飘过(这次不是作弊)。当时我是我们学院最先查分的人(因为我暑假没回家,在外面打工),在空间里(当年还年少轻狂依然乐此不疲地玩着qq空间直至后来微信&知乎出现在我生活中呵呵哒)发布了这个消息,结果后来很多同学朋友返校之后遇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啊?你居然都过了四级?”“你都过了我就放心了,估计我也能过。”ps:这不是大家开玩笑所说的话,是人民群众发自肺腑的心声!!!所以,你知道我有多渣了吗???所以,你知道如此渣的一个人花八个月时间去准备一门考试是需要下多大的决心吗???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别人花三个月时间准备而我偏偏要花八个月准备吗???因为我是渣呀我得笨鸟先飞呀魂淡!!!你们体会过一秒学渣变学霸的快感吗?我来告诉你呀那赶脚好比是你走路都带风啊阳光专挑你照啊红旗专为你飘啊人们都为你喝彩啊!!话说公布成绩那天,得知我的分数是我们学院第二、全校第三之后,昨天还以为我是渣的人今天都为我喝彩呀。可是此刻的一秒变学霸可是以八个月时间换来的啊魂淡!!!之后顺利过了面试、政审、体检。我也找我表姐借了8000块现大洋,解决了资金问题。期间也不忘顺便解决第3、4、5个问题。赢得身边人支持还比较容易,年轻人嘛,头脑都容易热。一听到你热血的计划后或是发自内心或是随口应付大多都会说:哇塞!你还有想法哟~~~当然还有不少人也会发自内心地说:我擦!你特么脑袋是被驴踢了吗?对于这些真心或非真心的言语我一概照单全收。对于那些嘲笑或是反对的声音,我一概频闭。原谅我就是这么无耻,呵呵哒第四个问题是最棘手的问题,当时正值过年,我家所有亲戚来团年,一听说我这个想法,立马炸开了锅。好比是曹操大大要从北方打过来了,孙权老爷本着民主的理念,紧急召开民主决策会议,邀请大家献言建策,就主和还是主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就我这个问题而言,按照一般的套路也是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态度的两极分化,有支持我的,有反对我的。另一方面的站队人员比例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占据了人数的大部分,气势如日中天,一部分人数少得可怜。当然,不出大家所料的是,支持我的是少部分。呵呵哒。于是呀那个年过得可热闹了,你懂的。当然,最后我也做出了和孙权老爷同样的举措,撕开了民主这一虚伪的面具,管你主和派人数再多,老子就决定要打了你要咋样?别以为这一步有多容易,这好比是不被祝福的婚姻,所有人都等着看你笑话,如果你失败了,在某些人眼里你成了年少轻狂的教训,你成了娱乐大家的乔克先生!!!更重要的是这直接导致了我第5个问题没能全部解决。为了避免更多无谓的争论,我提前出发了,而那时候,我还没有学会补胎、换刹车线等骑行基本技能,并且没能约到一名通行的驴友就独自出发了。再后来就是翻山越岭,一路直捣北京。日下午六点左右。我到达了天安门。这就是我这一年半为骑行付出的所有努力。好吧说说感悟吧。一方面是骑行路上的感悟。网上、贴吧里已经有太多太多传烂了的骑行感悟,他们当中除了有些装逼装过头的以外,其他都写得很好,也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我觉得可以说说的是当我真正到北京的时候,我从通州自东往西骑过了建国门,夕阳正好打在我的脸上,我以为我会兴奋地像条犬一样狂吠,发出各种稀奇古怪表示兴奋的声音,但是我没有。过了建国门,我就一路傻笑而已,就单纯觉得完成了,任务完成了,开心,心里痒痒的,但是并不激动,也不兴奋。看看天安门,第一反应是,咦?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宏伟嘛!然后例行公事地照个相之后,就开始想办法找住的。。。原来以为到了北京想看很多东西,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北海公园;史铁生家修的地坛;埋着还珠格格的公主坟;登上了就能一秒变好汉的长城;作为伪知识青年逛逛清大北华那是必须的必。。。计划太多太多。可是除了发现向往已久的北京炸酱面好难吃、故宫里面真的有个淑芳斋、住宿只能住地下室、北京饭店修得太高太大以至于我连一个台阶都爬不上去以外,其他蓄谋已久的计划全都夭折了。没钱是其中一个原因(实际上当时我到了北京第三天就不想呆了,然后我告诉了我爸我要回来了,我爸以为我没钱了,就说给我打点钱过来,既然千辛万苦都经历了,到了就好好玩玩。但是我没要),因为是一个人来的没人陪也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主动放弃了。我终于明白了王子猷“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的真意,既然兴致已逝,去了也不过是图完成任务而已。当然一路上经历了很多风景,也吃了很多灰,遇到了很多好人。老实说,无论是刚开始决定要走这趟,还是到达天安门楼下,一直以来我也不曾期待过什么网上、电影里美好的景色、淳朴的人民、感动的泪水、热血的回忆。我之所以走这遭,原因很简单,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一个so weak 的理由。自己想想都挺呵呵哒的。另一方面是骑行以外的感悟。1、探索,才是旅行的真谛,无论你的旅行是骑自行车还是坐飞机还是开坦克,也无论你是在旅途上还是在生活中。现在想想当时我的雄心壮志,自己都能被自己感动得哭一场。这并不是觉得2500公里有多遥远,对于骑游来说这不算啥。而是当我面对各种未知的事物的时候,居然一直没有放弃。从一开始,我不知道考公务员该怎么考,考试到底黑不黑;也不知道过了绵阳往北是怎样的风景;秦岭到底陡不陡;也不知道河南人是不是真的很坑,山西人是不是真的很抠,天津人是不是天生就会说相声,北京人是不是真的住在山洞里(纯属当年年少无知乱开的地图炮,实际上我觉得一路上遇到好人最多的,除了陕西人就是河南人了,在这里真的很感谢一路上遇到的各种不认识的好心人)。。。我甚至在出发三个月前不知道骑行到底要准备什么,驮包到底长啥样。。。可是,这一路上,全是我一个人在探索,走下的每一步都是未知新世界,都是自己人生的另一个高度。2500公里,不仅仅是我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更是我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而不是有人告诉你,下一步是秦岭,是太行山,是渤海边,告诉了你一切,然后让你放心大胆的走。这样的旅途仅仅是看风景而已。其实后来我在想为什么我真正到了北京却失去了一切兴致的时候,发现也许并不是因为北京让我感到很失望,而是到了北京,我就丧失了探索的目标了。2、我们真的需要相信自己很强大。特别喜欢看《灌篮高手》,安西教练对樱木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你们真的很强大!如果我没有像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那么努力过,我真的不会明白这句话的力量。我当时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时候,是听了一个学姐的交流,她说她做了全部真题(约100套),给我们秀了她的笔记与纠错本,厚厚几大本,我惊呆了。她考了150几分,很牛逼,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所以我就告诉自己,她那么聪明而且还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所以她很牛逼,那我人笨,但是努力付出和她一样多的汗水,尽管不能像她一样考150,考个120问题应该不大吧。但是后来发现,原来我也不笨嘛,也能学渣逆袭,也能一秒变学霸,真正笨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以为自己很聪明,所以不需要努力也能成功的;一种是以为自己很笨,所以努力也没用的。3、别人对你梦想的嘲讽,会在你梦想实现的那天反弹回去,变成对他不尊重别人梦想这样傻逼行为的嘲讽。4、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或物改变,让自己更加强大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如果没有做到,就不要说你喜欢它、他、她。因为你要么不够喜欢,要么不配喜欢!5、其实过了将近两年了,你问我骑行对我生活有什么改变没有。答案是没有!妹纸没有因为我骑过2500公里就坐我女票,领导也没有更加赏识我。支持我的人依旧是那些人,嘲笑我的人也依然存在。更有甚者现在回来了,人家听说我的骑行事迹,直接不加掩饰地笑出声来,你咋那么瓜哦~~~感觉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是至少我对很多事物的态度改变了。比如说,上述几条。。。貌似有点答偏了,主要是心有所感,有感而发。
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进行所谓的旅行、壮游,其实用掉的时间真的不算多。可能在一些人眼中,出去三个月就算挺长一段时间了。我们不说那些骑车环游全国的人,骑青藏线、川藏线,其实也就是花一两个月的时间。现在问题就是:在这一两个月里你发生了哪些改变。更重要的是:发生改变的你,回归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之后,又发生了哪些改变?我见到过的很多骑行者,尤其是第一次,在结束了一段长途骑行之后,回归正常生活之初往往是带着一种“老子无所不能”的伪Buff。有点游戏里的英雄主角杀了大魔王后,回归村庄后面对往日宵小之徒轻松虐之的感觉。那种感觉可以形容为:只要我保持着这份拼搏/奋斗/死命坚持的精神,所有事都不叫事。这份经历可能会带来一些东西,比如说一份工作、一场爱情,以及周围人的好奇与羡慕。这些东西也是我在我的骑友圈子里经常见到的,冒险之后抱得美人财宝的那种相似感。再然后呢。给你的那份工作可能并不是你喜欢的;爱情可能是你喜欢的,但不一定是对方父母喜欢的。以为已经无坚不摧的自己,还是会在某些时刻流露出软弱的迹象。这时候你发现,你的拼搏奋斗,好像也不是对于所有事情都适用。很多表示没有从中获得多少人生感悟的人,说的都是实话。因为在回归到了正常生活之后,有些人发现,除了自己内心的落差,其他的事情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变化。骑行的意义,比你想象的要小很多。有太多人在面对困难时会想:只要我抱着xx时候的那种态度/水平,就一定能解决现在的难题。你这么想,你就很有可能到不了那种水平。很多电影里不都讲了么:抛弃过去,面对现在,你才能战胜恶魔把公主抱回家。骑行只是比打篮球踢足球稍微累一点点的运动,浮光掠影的认知比不上安心旅游的详尽,所谓人情冷暖哪里有在现实社会中体会的深刻。你所拥有的,只是过去干了件挺有意思的事,偶尔翻开相册,会想起那时的自己、一些美丽的景色。
手机知乎随机推荐,看到你的回答。让我很是感动呀 ~ ~ ~
勾起我一些回忆,刚躺在床上的时候,闭上眼睛总是会想到刚开始骑行那段时光,和我现在生活的一些问题。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完全不同的,从家庭到外貌,从学识到性格,同样的一件事情,给不同的人会带来不同的感受。骑行旅行会给人带来什么变化,这个问题真的答不出来,骑行旅行给我带来什么变化,还能说上一二,给题主你一点点参考。有付出才有收获,不禁爬起来打开电脑,想写点东西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很普通,但是总是想说说吹吹牛逼~)————————————如果我来总结,真正让我感到难忘的并不是骑行本身给我带来了多少改变,而是我为了实现骑行这个目的让自己改变了很多(而真正意义上骑车的那段时间只是实现骑行这个目标的最后一步而已)!———— GOD DAMN IT。 真的说到我心坎去了呀~~~~~~~~~~~
~~~^_^~~~本来码了快五十分钟的字,但回头一看,还是
写得好。真的很好呀。刚毕业的我进了一家网络设备公司,被坑了四个月没出工资,很不爽。但是现在突然又想回了以前为了骑行做准备的那段充实的时光。让我又突然有了斗志。谢谢哈~
骑久了会很。。。蛋疼。。。
骑车前我是一个娇娇女,不去大排档,不吃路边摊,不住小宾馆。骑车后一手灰抓起包子就吃(某次比赛时),国道边的一些破饭店、破旅馆(专门给路过司机提供的那种,你懂的)我都可以住得安然若素了。这种生活为我后来找虐奠定了基础。后来出去玩住农户家里,几天不洗澡,反正越条件艰辛反而让我觉得越好玩。当然,我这些都是小儿科,和那些风残露饮的狂人不能比。 ----------------------------------------长途骑行的话风景已经成为附属,享受的是骑行的过程。同伴间相互帮助这些不用多说。骑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正的“深入群众”。那些几乎永远不可能有游客的小镇,我在这些陌生的地方逛他们的集市、广场,街头巷尾游荡一下,吃当地最普遍的饭馆,睡的是没有其他客人的招待所。这是我至今怀念的感受。
1,骑行是一种高位写入--------就是在应激状态思考人生会形成一种更可靠的世界观,升级你的个人世界观2,骑行过程中你会思考何为快乐,以及鄙视懒惰状态中的你。。鄙视的本质就是超越3,经历很多困难,应对失败不那么紧张了4,长途骑行的生活规律会美容,会变帅5,当你翻过一座山,飞速下坡,用一种傲娇的目光看着路旁或呆呆、或闲聊、或茫然的村民,你会感觉:这些人好没气质,这些被生活剥夺了气质的人们哟。。6,318川藏线人暴多,可以交朋友,会发现骑行中的人都Nice,没有生活中的尔虞我诈与提防7,翻4000米的山,下坡得到剧烈的成功体验,加上速度在人脑中起的作用,就像-----海洛因8,人生需要英雄壮举的另一个原因是低落的时候可以想起那个真实而勇猛的自己,激发再次奋起9,一定要带自行车音箱,有力的音乐可以催化翻山过后的成功体验------加速快乐出翔
骑得久了,你会瘦,最显著的是腰瘦了;骑得久了,你肌肉会多,最显著的是大腿粗了;结果是我暑假骑行完以后买牛仔裤勉强套上大腿之后发现裤腰比我的腰宽太多,,,正经的来说,长途骑行给人带来的是:毅力和意志方面的增强和心境的开阔最关键的是,当你骑出去面对广阔的世界的时候,你的很多想法会发生改变这很重要。
这是一个好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不可一概而论。就我来说,骑行领略了藏区风光,也对一些问题有了时间做更为全面的思考。具体而言,包括骑行与工作的联系,如何看待上一份工作对我个人的情绪化影响,如何处理骑行的人际关系,对性关系与婚姻的联系等。这些问题以往受限于居住于上海特特定区域的狭窄视野而无法得到全面分析。
另一方面,骑行提高了我对这项户外娱乐的理解,不需要赶路,也不需要提前筹划太多,随遇而安,随机应变。在骑行过程中,提高了修车技能,也认识了喜欢骑行的朋友。
结尾,我举一个例子,骑行每个人的速度,消费观,时间,性格都不一样,共同点基本就是语言和目的地,这种多样化让我对于人更少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不会强求一致,做好分分合合的准备。这也许就是一种变化。
经历过长途骑行后,个人感觉,最深刻也最简单的感悟就是,只要出发,就会到达。这八个字或许过于精简,但真的是这个道理。一路上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你的身体、未知的路、未知的食宿、难以确定的天气、同行的伙伴、途径的城镇路人……这些都会影响到你的行程,但他们都不能是阻止你前行的东西。比如下雨。雨骑很伤车伤人。雨骑中,雨点扑面而来,打湿了我的镜片,这世界模糊,却更专注了更看得清前方的路了。呼吸里只有天地被雨水冲刷的磅礴、青山被洗净的澄澈和自己的笃定心跳。无畏风雨,不是因为骑多了就习惯了,而是明白风雨不能阻挡我前行,会冷会湿会滑会毁车,可是,我们还是要上路。一点点挪步向前,终会抵达。很多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而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出发的力量。只要开始了,那么坚持下去,天地中自己的笃定的心跳,爬坡累成狗时的喘气呼吸,还有无数折磨你心的琐碎,都只能让你更专注自己的骑行,更了解自己的步伐,多踩动一圈,你就离目的地更近一点,一点一点,就会到达。除了这种精神上的磨砺与收获,长途骑行还可以带来很多快乐。如果你不是千里走单骑,那么一同骑行的小伙伴们带来的快乐是一路上最美好最温柔的东西,风雨过后,并肩上路,那么多天的同吃同睡同骑行,这种经历这辈子除了父母和伴侣,没有几个人能再给你。长途骑行往往能带来最真挚的友谊,骑行中人往往会更nice,因为去除了平日里太多浮夸功利。不得不说,这样是运动本身的魅力。一个人可以骑很快,一群人可以骑很远。
[谁陪你翻山越岭,谁去你去看风景]咬牙爬坡后,下坡,是从头爽到脚趾头的快乐,你像一只鸟,一路呼啸,寻找风的缝隙。很特别的感受。匀速轻松前行时,阳光和树梢,树梢和鸟儿,鸟儿和天空,天空和雨露,你能感受到这大自然最深沉最纯净的美,这种美是一种让人折服的力量。在自然面前,人还是那么渺小,而平日里我们却那么叫嚣那么自以为是……穿越一个个城市村镇,看过农户院里的闲聊,庄稼地里的收割,那些对你友好打招呼的路人,可能你这一生就只有这一次机会和这些风土人情擦肩而过,但是正是因为骑行,才给你打开这扇独特的窗,让你看着世界另一种模样,平凡、真实,却和这千年历史一样沉着有力。对于骑行的人,车就是自己最亲密的伙伴,是老婆是媳妇。长途骑行中,每天的接触能让你跟你的车有一个更好的磨合,你能感觉到自己与它越来越适应,如果是新车那么磨合后的车才真的属于你了。虽然有时它会罢工,但看着它,想想它陪你走过的路,心里是甜的。修车水平进一步提升。这绝对是骑行人的必备技能呀。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长途骑行,无论去哪里,事前都是需要足够强大完备的计划的。那些看上去牛逼闪闪的旅行,都是实现做足了准备的,按计划走,才能走得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骑行,骑行带给人的感受也各有不同。长途骑行中,每一天其实很平常,就像之前每一天的生活。无论听起来多牛逼骑行,其实每天也都还是在过日子。生活从车轮间流淌出来。如果骑行之前多期待这种牛逼,那么反而会失望吧。因为最宝贵的东西,是不能用牛逼来形容的。不骑车的人,觉得骑行很辛苦很牛逼,但其实有时很苦逼有时很傻逼,总之,它真的不牛逼,它平淡着也生动着,生动而有力着。上路吧,出发吧,去看看吧。
图片摄于2013年7月,辽宁。
图片摄于2013年7月,辽宁。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适合骑行的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