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们推荐几个节奏感强的蒙古呼麦语的、低沉的男声民歌,或者呼麦

ГСэлэнгэ I 3-р шат I Дугаар 2 I Авьяаслаг Монголчууд 2015布里亚特(buryat_mongol)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Улаан-?дэ?гэ ба х?гж. АлагуйХаранхы соо гансаараа Мини非常风趣幽默可爱的老奶奶,祝她身体健康长寿!相关阅读蒙古厨房|Huushuur|Sharsan eleg|Gujeenii horhog此歌原唱为新疆蒙古歌手乌·斯尔琴创作于2008年用手帕表达各种亲情友情爱情词:那·巴图那生曲:乌·斯尔琴翻唱Зугаа–ДангинаДАНГИНАYгэнь Г. ЧимитовайХ?гжэмынь П. Дам相关阅读87岁老奶奶制作布里亚特美食-糌粑"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生活希望不要终结在这些孩子身上。相关阅读蒙古版《小鬼当家》值得每个父母观看如诗画般的19卡尔梅克女人的丈夫赛智布的意外归来,不仅震惊了和巴拉耶夫,同时也震惊了大头领亚克汗。当他得知这个没腿的人15葵花心灵手巧,这一点很快就被温师傅发现了。温师傅看出她是块做裁缝的好材地,不但能受(注:意即能吃苦),而后记那年,母亲带着我和尚在襁褓中的弟弟离开贝子庙。当我们坐着一辆胶轮马车经过嘎鲁图草原的时候,母亲惊喜地发现。春季是牧人最繁忙劳碌的季节,更是五畜兴旺的季节,五畜即绵羊、山羊、牛、马、骆驼。到了这个季节,牧民一般都家家АМЬДРАЛ ?д?р б?р гаи?халтаи? Б ДашдондогГаи?хамшигт хаи?рын т??хии?н эрэлд【摘要】 国际油价的暴跌让产油国哀声一片:中东产油国收入锐减,赤字增加;俄罗斯、尼日利亚等国的经济出现萎缩;Дарима Цырендондопова – Мориной Соло相关阅读Darima 一首唯美新歌《相关阅读MTV 《向母亲献礼》青吉斯用卡尔梅克语演唱《母亲》Татьяна Штырёва и Роман Попов–Ёхор (Prod. by Ayur Tsyr草原日益退化,牧民生活遇到了严峻的考验,为了永不消逝的草原,为了可爱的牧民,财富牧场在行动......?гэнь: ДБолдбаатарХ?гжэмынь: МАмгаланжаргДулма Сунрапова – Байгал Далай 相关阅读道力玛 o 索诺日普娃最新MTV《问候内蒙古知青往事离离原上草 爱情篇知青和牧民小伙子、牧民姑娘,几乎是属于两个不同时空的人,所以我们很想知道当年布里亚特歌曲
Mend amuur altargana
Dangina巴尔虎故乡 Barg蒙古厨房|Huushuur|Sharsan eleg|Gujeenii horhog相关阅读卡尔梅克女中音歌手黛安娜歌曲《草原雄鹰》最新卡尔梅克民歌分享|来自巴达玛,黛安娜Ууланд зуссан эмээ相关阅读加入苏联红军的传奇蒙古女人|《前线·澈格木德》Eejdee ba相关阅读相关阅读蒙古小网红又有新作蒙古小网红又闪亮登场啦?相关阅读足球--从草原深处发出的民族迴响近日,针对今年以来较为严重的旱情,陈旗在全旗范围内开展“我助牧民度难关,携手共购爱心羊”活动,号召广大干部职Khishigdalai - Alyaska相关阅读蒙古混血歌星UKA新MV三首Hugjim - Zorig根据鄂温克旗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自治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1元,同比增加991在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草原5万亩牧场上,500头戴着绿色耳标的安格斯牛散落在草原上,悠闲地吃着草。见到有陌生人DZE - Ярууна! Шэнэ сагаи? тулоо!相关阅读Desant, DZE X feat在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梁外的乌兰壕村,有农户一年四季仅靠卖沙柳纯收入3万多元,而另外一些农户却一分钱也挣不上。URA-NA #Tuund buu heleerei相关阅读高颜值布里亚特女歌手乌日娜·巴雅拉新歌|《Hus提到大型犬类,很多人都知道在中亚有一些比较高大上的种类,比较突出的就是中亚牧羊犬,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作词:尼·巴雅尔 作曲:赛音朝克图演唱:达西道尔基、巴图吉日嘎拉、巴雅苏乐、达丽玛、阿拉坦、斯仁汗达、斯木吉作词:道·嘎拉森道力玛作曲:道力格扬演唱:呼伦、达西道尔基、巴德玛吉日嘎拉、道力格扬 、斯仁汗达、巴拉吉玛相Хальмг ?ир?л|Калмыцкое счастье|Kalmyk happinessЗэрлэг гахаи?н баян с?рэг харлааAnu-Aavdaa НАну-Аавдаа?св?р ?еии?нхэн концерт 1973 он仰望之天与地|内蒙古布里亚特祭祀|历时四年拍摄相关阅读布里亚特人敖包祭祀全纪录呼伦贝尔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北部、西北部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有包括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四个原Амархуу БорхууБадма-сэсэг бойз?эрюухэн ??ни?эрюухэн h?Drone оор малаа хариулж байна цаана чинь相关阅读草原上的小牛犊都有颗演唱者:森德/斯乐哈相关阅读“悠扬的锡尼河”之《那木斯来佛的故乡》What is Happiness in Mongolia?Bayarlana daa Chuluunkhuu Byambajavburyat_mongol介绍布里亚特蒙古民俗风情,民族音乐。热门文章最新文章buryat_mongol介绍布里亚特蒙古民俗风情,民族音乐。点击上方“民歌中国”可以订阅哦“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呼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新疆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以及蒙古、俄罗斯图瓦地区也能听到这种歌唱方式。------------------------------------交流与合作请联系QQ: 或 微信:leminge------------------------------------民歌中国(mingechina)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海然海然》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歌词表达的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的情爱与甜蜜,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达对心仪之人的爱慕时所演唱的歌曲。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民歌中国-覆盖度最广的民歌自媒体社群。《少帅》由导演张黎执导,文章、李雪健、宋佳出演,讲述张学良的一生。作曲人王备在接到蒙古族词作人葛根塔娜的合作邀请时,连夜创作,一气呵成写成了这首歌。点击上方“民歌中国”可以订阅哦猜你喜欢彭丽媛《珊瑚颂》(歌剧《红珊瑚》选曲)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17首彭民歌中国-覆盖度最广的民歌自媒体社群。听到前奏就泪崩!郑少秋赵雅芝牵手献唱《问情》回到童年!关晓彤唱出老胡同味道《前门情思大碗茶》含糖量满满!张也再飙高音放歌《走在小康路上》陈思思《雪恋》:北体姑娘用身体拼出最美雪花5555!听哭了!杨洋佟铁鑫化身《父子》真情流露当《茉莉花》撞上西洋乐器 华裔姑娘演绎另类芭蕾不仅仅是回忆!郭兰英贠恩凤阎维文等献艺组歌《回声嘹亮》史上第一次!凤凰传奇与玖月奇迹两大组合合体了。《金猴闹春》甩了央视几条街!六小龄童炫酷3D秀再现天宫盛景钢琴中国风混搭!郎朗霍尊零瑕疵弹唱《春宴》1983年春晚,李谷一老师唱的《乡恋》,传遍全国!春晚1987 | 费翔用《冬天里的一把火》烧向全国神曲来了!凤凰传奇《合家欢》火热首秀可能是我感觉出了错,或许是我要的太多,是否每个人都会像我,害怕相见的人已走了,也许从未曾出现过,怎样去接受才是解脱……王二妮王小妮共同演唱《献给阿妈的歌》来自草原的天籁之声展现呼麦神技,韩红举双手赞叹,要求再唱一个你好像春天的一幅画,画中是遍山的红桃花,蓝蓝的天和那青青篱笆,花瓣飘落你身下
画中呀是不是你的家,朵朵白云染红霞,哥哥心中的九妹你知道吗……为你 我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的来看你,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王丽达演唱的的歌曲《老司城》,把老司城作为土家源头的千年王者之气和古风古韵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首由金沙作词,孟勇作曲的作品,通过极富诗情、虚实结合的的描写以及流畅柔情的旋律,把湖南儿女对家乡的热爱抒发得淋漓尽致。1500人!!!嗨爆体育馆!!!我的天!!!刘涛将《忍别离》翻唱后,《红颜旧》在曲折凄美的剧情画面中多了一丝韵味,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歌曲中声声惆怅,句句断肠的本意。吃过那么多的苦,从来不说伤悲,什么时候又发现,你眼角的泪,在艰难的岁月里,依然真心面对,相信未来 一定会比现在更美……雪山皑皑,四面环绕,斯姆哈纳哨所静悄悄。这里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古丝绸之路要冲,位于海拔近三千米的帕米尔高原,在祖国的最西端,交流与合作联系微信:leminge安徽民歌《对花》、河南民歌《编花篮》、湖南民歌《浏阳河》、山西民歌《想亲亲》、江西民歌《请茶歌》、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等通过一个创新性的联唱节目展现,由张也、沙宝亮、佟铁鑫用美、民、通三种方式共同演绎,真是一个神奇的组合呀。溜溜的美,溜溜的棒,溜溜的女子赶时尚……《卜算子·不是爱风尘》是南宋中期女词人所著,通过描写在长官面前陈述衷曲的词,表达了不卑不亢、婉转明确的意愿,抒发了自己的无奈之情。清新轻松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与扎西一向健康优质的形象颇为相符。“中国爱乐乐团&凤凰传奇音乐作品交响演奏会开创了民族流行与古典音乐的跨界新纪元。当晚音乐会分为家乡篇、民族篇、艺术篇、军旅篇、祖国篇五个篇章,众多中国歌坛大腕轮番登台,用歌声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阿宝和王二妮合唱《溜溜的山歌溜溜地唱》,绝对的中国民歌之王!有过多少不眠的夜晚,抬头就看见满天星辰,轻风吹拂着童年的梦,远处传来熟悉的歌声,歌声述说过去的故事……往来的岁月相信你, 路过幸福好似花絮, 我无意化雪常花季, 只信你将伴我到底。阿鲁阿卓 程琳唱《青藏高原》,一开口便惊艳全场!不一样的《鸿雁》!蒙古语斯琴格日乐版本《鸿嘎鲁》《甜蜜蜜》的原曲是写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印度尼西亚民谣,上世纪70年代末,邓丽君于东南亚巡回演出时发现它并带回国内,交给宝丽金公司寻找作词人填词。李丹阳和阿丘唱《过河》,表演乐坏宝宝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三位好姑娘——看中国顶尖级别的演奏家于红梅、赵聪、陈悦共奏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真是太美了!点击上方“民歌中国”可以订阅哦交流与合作联系微信:leminge摘了一点红开在月楼中,芬芳袭人前事滴滴浓,撒了一襟泪坠落花丛中,泪水本不该相送,落花已成冢……刘欢力荐,全场沸腾,孙楠以出道时期单曲唱出“第一次”的简单整首歌曲不仅是写一个西藏小孩的成功的人生,同时也是西藏一代人的梦想成真的描述。王二妮 冯晓泉 浪漫对唱改编版《赶牲灵》mingechina关注“民歌中国”公众平台,及时获取最新民歌资讯,民歌音乐,民歌公益等信息。关注民歌,关注民歌中国论坛。官方网站:热门文章最新文章mingechina关注“民歌中国”公众平台,及时获取最新民歌资讯,民歌音乐,民歌公益等信息。关注民歌,关注民歌中国论坛。官方网站:&点击上方“民歌中国”可以订阅哦猜你喜欢交流与合作联系微信:leminge民歌中国(mingechina)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海然海然》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歌词表达的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的情爱与甜蜜,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达对心仪之人的爱慕时所演唱的歌曲。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民歌中国-覆盖度最广的民歌自媒体社群。《少帅》由导演张黎执导,文章、李雪健、宋佳出演,讲述张学良的一生。作曲人王备在接到蒙古族词作人葛根塔娜的合作邀请时,连夜创作,一气呵成写成了这首歌。点击上方“民歌中国”可以订阅哦猜你喜欢彭丽媛《珊瑚颂》(歌剧《红珊瑚》选曲)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17首彭民歌中国-覆盖度最广的民歌自媒体社群。听到前奏就泪崩!郑少秋赵雅芝牵手献唱《问情》回到童年!关晓彤唱出老胡同味道《前门情思大碗茶》含糖量满满!张也再飙高音放歌《走在小康路上》陈思思《雪恋》:北体姑娘用身体拼出最美雪花5555!听哭了!杨洋佟铁鑫化身《父子》真情流露当《茉莉花》撞上西洋乐器 华裔姑娘演绎另类芭蕾不仅仅是回忆!郭兰英贠恩凤阎维文等献艺组歌《回声嘹亮》史上第一次!凤凰传奇与玖月奇迹两大组合合体了。《金猴闹春》甩了央视几条街!六小龄童炫酷3D秀再现天宫盛景钢琴中国风混搭!郎朗霍尊零瑕疵弹唱《春宴》1983年春晚,李谷一老师唱的《乡恋》,传遍全国!春晚1987 | 费翔用《冬天里的一把火》烧向全国神曲来了!凤凰传奇《合家欢》火热首秀可能是我感觉出了错,或许是我要的太多,是否每个人都会像我,害怕相见的人已走了,也许从未曾出现过,怎样去接受才是解脱……王二妮王小妮共同演唱《献给阿妈的歌》来自草原的天籁之声展现呼麦神技,韩红举双手赞叹,要求再唱一个你好像春天的一幅画,画中是遍山的红桃花,蓝蓝的天和那青青篱笆,花瓣飘落你身下
画中呀是不是你的家,朵朵白云染红霞,哥哥心中的九妹你知道吗……为你 我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的来看你,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王丽达演唱的的歌曲《老司城》,把老司城作为土家源头的千年王者之气和古风古韵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首由金沙作词,孟勇作曲的作品,通过极富诗情、虚实结合的的描写以及流畅柔情的旋律,把湖南儿女对家乡的热爱抒发得淋漓尽致。1500人!!!嗨爆体育馆!!!我的天!!!刘涛将《忍别离》翻唱后,《红颜旧》在曲折凄美的剧情画面中多了一丝韵味,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歌曲中声声惆怅,句句断肠的本意。吃过那么多的苦,从来不说伤悲,什么时候又发现,你眼角的泪,在艰难的岁月里,依然真心面对,相信未来 一定会比现在更美……雪山皑皑,四面环绕,斯姆哈纳哨所静悄悄。这里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古丝绸之路要冲,位于海拔近三千米的帕米尔高原,在祖国的最西端,交流与合作联系微信:leminge安徽民歌《对花》、河南民歌《编花篮》、湖南民歌《浏阳河》、山西民歌《想亲亲》、江西民歌《请茶歌》、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等通过一个创新性的联唱节目展现,由张也、沙宝亮、佟铁鑫用美、民、通三种方式共同演绎,真是一个神奇的组合呀。溜溜的美,溜溜的棒,溜溜的女子赶时尚……《卜算子·不是爱风尘》是南宋中期女词人所著,通过描写在长官面前陈述衷曲的词,表达了不卑不亢、婉转明确的意愿,抒发了自己的无奈之情。清新轻松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与扎西一向健康优质的形象颇为相符。“中国爱乐乐团&凤凰传奇音乐作品交响演奏会开创了民族流行与古典音乐的跨界新纪元。当晚音乐会分为家乡篇、民族篇、艺术篇、军旅篇、祖国篇五个篇章,众多中国歌坛大腕轮番登台,用歌声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阿宝和王二妮合唱《溜溜的山歌溜溜地唱》,绝对的中国民歌之王!有过多少不眠的夜晚,抬头就看见满天星辰,轻风吹拂着童年的梦,远处传来熟悉的歌声,歌声述说过去的故事……往来的岁月相信你, 路过幸福好似花絮, 我无意化雪常花季, 只信你将伴我到底。阿鲁阿卓 程琳唱《青藏高原》,一开口便惊艳全场!不一样的《鸿雁》!蒙古语斯琴格日乐版本《鸿嘎鲁》《甜蜜蜜》的原曲是写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印度尼西亚民谣,上世纪70年代末,邓丽君于东南亚巡回演出时发现它并带回国内,交给宝丽金公司寻找作词人填词。李丹阳和阿丘唱《过河》,表演乐坏宝宝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三位好姑娘——看中国顶尖级别的演奏家于红梅、赵聪、陈悦共奏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真是太美了!点击上方“民歌中国”可以订阅哦交流与合作联系微信:leminge摘了一点红开在月楼中,芬芳袭人前事滴滴浓,撒了一襟泪坠落花丛中,泪水本不该相送,落花已成冢……刘欢力荐,全场沸腾,孙楠以出道时期单曲唱出“第一次”的简单整首歌曲不仅是写一个西藏小孩的成功的人生,同时也是西藏一代人的梦想成真的描述。王二妮 冯晓泉 浪漫对唱改编版《赶牲灵》mingechina关注“民歌中国”公众平台,及时获取最新民歌资讯,民歌音乐,民歌公益等信息。关注民歌,关注民歌中国论坛。官方网站:热门文章最新文章mingechina关注“民歌中国”公众平台,及时获取最新民歌资讯,民歌音乐,民歌公益等信息。关注民歌,关注民歌中国论坛。官方网站:蒙语版《敖包相会》呼麦版《敖包相会》汉语版《敖包相会》敖包相会1952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而歌曲《敖包相会》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据影片编剧之一的玛拉沁夫介绍,他将《敖包相会》的歌词写好后,交给了另一位编剧海默修饰润色,两人几经切磋后,又拿给影片作曲--著名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看。随后,通福来到了他的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根据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创作而成。1953年,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上映,《敖包相会》也随之飘向了祖国的五湖四海。锋艺星驰文化传媒(fengyixingchi)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学习架子鼓,每天都要练习基本功!每天的练习会使鼓手充满自信,保持良好的状态!架子鼓基本功练习中特别注意的:一关于乐器的学习,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有些人会说手型很重要,它关于孩子未来的演奏形态;有人会说练习的时间很重关于乐器的学习,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有些人会说手型很重要,它关于孩子未来的演奏形态;有人会说练习的时间很重大树的繁茂取决于大树的根基,高楼的雄伟取决于地基的深度,人一生的成就取决于儿时的启蒙教育。
儿童的启蒙教育不能说电子琴一点好处没有。弹奏旋律用的电子琴键盘黑白键的音程关系,与钢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能在电子琴上弹出现代社会,各种才艺辅导班越来越火,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特长,那电子琴凭什么来吸引人们呢?它到底有哪些优点呢?众“全友杯”后旗童星梦工厂
携手蓝天下商业广场
正式启动 “童星梦工厂”立足于后旗,由锋艺星驰民族文化 锋艺星驰文化传媒现代社会,各种才艺辅导班越来越火,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特长,那电子琴凭什蒙语版《敖包相会》呼麦版《敖包相会》汉语版《敖包相会》敖包相会1952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钢琴教学可分为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学习内容通常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街舞:
1.街舞训练是小肌肉群的运动,它很好地弥补了其它健身项目的局限,使锻炼更全面,同时由于它的动作多出你是一千年前的月光,如水,如霜。  你穿透时空,流照我身上。  会不会,我,也是从一千年前穿越而来的呢
学习架子鼓的好处
1.架子鼓没有音高限制,最容易让孩子接受,可以满足孩子好玩的好奇心。
通过2016年东三省四市一模考试数据分析,得到今年高考录取分数段上限数据,此数据仅供参考不可作为现代社会,各种才艺辅导班越来越火,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特长,那电子琴凭什么来吸引人们呢?它到底有哪些优点呢?众一、学习声乐要有扎实的声乐基础  学习声乐是一件艰难、辛苦的事,声乐不像学数学那样,只要多做题,便有道可行了孩子学电子琴的好处  开发孩子的音乐智能,应该是越早越好,这里说的“早”不是说一开始就非要孩子学弹琴、学声乐每当很累的时候,静静聆听这悦耳的音乐, 还能解解压,帽子是时尚最好的单品,也是点睛之笔,要选就选最好的。现代社会,各种才艺辅导班越来越火,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特长,那电子琴凭什么来吸引人们呢?它到底有哪些优点呢?众才华横溢的星爷音乐《把悲伤留给自己》(笛子)尤克里里究竟是什么乐器?(动漫图文解读)学习声乐是一件艰难、辛苦的事,声乐不像学数学那样,只要多做题,便有道可行了。声乐是一门科学,需要科学的方法去练习;它更是一门艺术....当吉他 遇到古琴,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吉他演绎古琴曲《钗头凤》?? 吉他演绎古琴曲《大胡笳》? 如果闭着眼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钢琴,电子琴(合成器)和电钢琴这三种乐器,但也有很多人对这三种乐器的区别不甚了解,下面就以孩子学电子琴的好处  开发孩子的音乐智能,应该是越早越好,这里说的“早”不是说一开始就非要孩子学弹琴、学声乐一、利用电子琴进行乐理教育
利用电子琴键盘功能,可对学生乐理教学方面进行形象的、直观的教学,让学为孩子准备充足的艺术材料为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颜料,让他自由地探索各种颜色带来的快乐,或许不久之后您就会发现声乐,指的是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是一种现在好多人包括孩子都在学习的艺术形式。孩吉他是目前最普遍的青少年启蒙乐器,那么少年儿童学习吉他有那些好处呢?
提高个人修学习架子鼓的好处 1.架子鼓没有音高限制,最容易让孩子接受,可以满足孩子好玩的好奇心2.通过学习打击乐练习双4岁小女孩首登舞台演唱《爸爸去哪儿》内蒙古生活周报“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一曲婉转悠扬的草原歌曲《鸿雁》,唱出了蒙古族牧民对鸿雁的情怀。歌,总是美妙的,能带给人无尽的遐想,歌,让人遨游在梦幻的世界,忘乎所以。蒙古族人民尊重礼仪,习惯成自然,至今仍然如此。一事一物,无不依据其礼为之,敬长慈幼,同胞相见,长幼有序,宾朋有礼,客至如归。爵士鼓从外观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挂着很多鼓,鼓手演奏起来十分神气、显眼,抑扬顿挫的立体鼓点铿锵动听。在中国,人们就按它的外型而习惯叫它“架子鼓”,鼓手的演奏俗称“打架子鼓”。蓝蓝天上白云飘——蒙古族。蒙古族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勤劳勇敢的蒙古族劳动人民,世代生息在
蒙古民族音乐基本上是以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构成,其五阶中每个音皆可作为调式主音。以徵音和羽音作主音蒙古族群众崇尚礼仪,讲究礼貌,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当有来客拜访时,首先为其看狗,微躬身施礼,互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好客之情人皆有之,而蒙古族尤盛。来蒙古包作客,不但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款待,还会感受一些从未接触,从不知道的民族文化。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绘画和雕塑都主要运用形、色、质以及点、线、面、体等造型手段构成一定的艺术形象。前者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后者则在三维空间中塑造,造型性是它们最重要的审美特征。舞蹈是人的身体按一定节奏进行连续性动作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劳动,并和音乐、诗歌相结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电影、电视艺术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是与它们所具有的逼真性、运动性和综合性的审美的特性是分不开的。绘画和雕塑都主要运用形、色、质以及点、线、面、体等造型手段构成一定的艺术形象。前者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后者则在三维空间中塑造,造型性是它们最重要的审美特征。fengyixingchi锋艺星驰文化传媒热门文章最新文章fengyixingchi锋艺星驰文化传媒呼麦,蒙古的声音
杭盖乐队的领军人物伊利奇形容瘦小,全然没有蒙古大汉的威猛,但是淡定从容,冷静坚定,就像他唱的呼麦一样,是凉的,但是听他的歌就像喝冰镇过的酒,喝下去的人都会热血沸腾。杭盖乐队的另一个主唱巴图巴根非常年轻,他身材很高,却完全不会给人压迫感,因为他很内敛。他其实很聪明,但表面上木讷,当整个演出现场被他点燃的时候,他却像火焰下面的木炭一样安静,只有火焰呼呼的声音从他那里传来。而老胡就完全不同,他就是风,他就是火,他唱的呼麦是风吹着烈火,是云卷着暴雨,雷霆万钧。
安达组合和杭盖乐队是目前在世界音乐领域最为成功的以呼麦见长的中国乐队。呼麦,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形式,一个人的嘴里可以唱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高低不同的声音。低沉的低音,比任何男低音的声音都要低,虽沙哑却洪亮,,而哨音则更像金属震动的声音,远远地飘在高处。有人说呼麦是来自天堂的声音,有人说来自神秘世界,呼麦的声音像风吹过树梢的声音,像瀑布飞泻、山鸣谷应……总之,不像一个人唱的。
“严格的说,不应该叫演唱呼麦,应该叫做演奏呼麦。”在电视上穿着西装戴着墨镜,又酷又严肃的音乐人巴音,此刻穿着件松松垮垮的T恤衫,坐在呼和浩特的一个奶茶馆里,告诉我“演奏”呼麦的秘密,“就像吹笛子,吹笛子的时候,气口在嘴唇这里,音高在手指头上。呼麦呢,就全收进去了,气口在喉咙里,上腭就是管音高的那个眼,那根管子呢,就是口腔。”
我第一次听到呼麦是二十年前,在腾格尔为电影《黑骏马》制作的电影音乐中。当时,我以为这个声音是一种乐器演奏的,或者是音效,比如到草原上录的风声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呼麦”这个词,CD的封面上,歌手的名字前,印着一个冗长的头衔:喉音双声演唱。
和腾格尔合作过多年的音乐人图图,此时也跟我和巴音一起在茶馆里喝茶,他说他初次接触呼麦也是在二十年前,
“腾格尔那会儿把录好的素材给我听,还神神秘秘的,我一听,这个声音牛!问他哪里录的?他还不告诉我!后来我听说新疆喀纳斯那里有老人会这个,我还紧着催他们年轻歌手去学,我当时还以为世界上就这一个人会呢,特别着急,后来才发现很多。”
“内蒙古过去有呼麦吗?”我问。
“哎呀?没有!就是锡盟有一种‘潮林道(chooriin
duu)’,一个人在下面唱一种低音,很像那个低音呼麦,但不是,它那个胸腔不响,只是喉部这里有声音。”巴音说,“这种歌曲前几年会唱的人不多了,这几年又有不少人会了,锡盟拿这个很当个事呢!”“道(duu)”就是蒙古语“歌曲”的意思,“潮林(choor-iin)”就是“和声的”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和声的歌曲”。潮林道是一种流传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民歌,至少需要两个人演唱,或者多人演唱,锡林郭勒盟的长调歌王哈扎布在世的时候,经常与别的歌手合作演唱这种民歌,他唱高音部分的长调,再有一个或多个人伴唱低音,这个低音的声音和低音呼麦很像,但发音方法略有不同。
“草原上有很多寺庙,如果你到庙里听喇嘛念经,那个声音就很像低音呼麦。”图图说,“其实原来大家不知道什么叫呼麦,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小的时候听那个说书的,我们就喜欢那种哑嗓子、有那种像低音呼麦似的声音的人。但说书人不是人人都会,有的人不会发这个声音,喜欢他的人就少,而会发这种声音的人,用现在的话说粉丝就多,而且他从早说到晚也不累,要是光用声带,说一天,受不了。”
“喇嘛念经也是这个道理,从早念到晚,如果没有呼麦的因素,一个是他声音没有这么洪亮,一个是他嗓子受不了。”巴音说。
在大多数内蒙古音乐人的记忆中,他们在1980年代之前,几乎没有听到过呼麦。“说几乎,是因为呼麦在内蒙古重新火爆起来之后,我们才回忆起来,哦,我们也有类似的东西!比如潮林道的低音部分,比如喇嘛念经的声音等。但是系统化、整理发掘,使呼麦成为一种演唱方法的这个工作不是我们做的,名字也不是我们起的,这主要是蒙古、图瓦那边的工作成果。”图图说。
和那些意气风发的中青年音乐人不同,宝力道老师已经上岁数了,他用手指理着稀疏的花白头发,让它们盖住头顶,然后把他的胡笳和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口弦找出来,摆了一桌子。他不善言谈,就给我演示他会唱的五种呼麦,嗓子根部的低音呼麦、哨音呼麦、鼻音呼麦等。他告诉我,不久前他到北京做了一个实验,北京友谊医院的嗓音医学专家李革临用很多仪器探测到呼麦到底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北京,友谊医院里,李革临医生告诉我,在人的喉咙内部有个皱褶,皱褶上方是假声带,用来保护下方的真声带,真声带是说话、唱歌时发声的器官,假声带一般不参与发声,但是在宝力道老师演唱呼麦时,他注意到,假声带参与运动了。李革临给我放了一段录像,是他用口腔镜拍到的。屏幕上,探头深入到宝力道血红色的口腔里,随着宝力道老师的歌唱,他的喉部正在奇怪地震动着,我看到在他的真声带上方有一个组织被挤压得紧紧的,和真声带一起运动着,那就是假声带,在演唱低音呼麦时,这个结构的震动尤其明显,而在演唱哨音呼麦时则相对不明显。
很奇怪,一个微小的改变竟然能孕育出那么神奇的声音,以至于不像人声,而像风吹过大地,像水跳下山崖,像野狼的嗥叫,像骏马的嘶鸣,像家畜的哭泣,像呦呦鹿鸣。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声音肯定是来自蒙古人的生活的!”巴音说,“你就站在草原上,有风的时候,把嘴张开,变换口型,你就能听到那种‘呼——’的声音。我们学呼麦的时候,学‘沙哈(shahaa)’可以学绵羊叫,学‘依斯和列(isgree)’的时候就学山羊叫,学‘哈日和拉(harhiraa)’的时候学牛叫。”巴音说的“沙哈”、“依斯和列”、“哈日和拉”都是呼麦类型的名称。呼麦到目前为止总共整理出十几种类型,有单纯的低音呼麦,也有带和声的哨音呼麦,有些种类声音很接近,不懂呼麦的人可能听不出其中的区别,只有会唱的人才知道发声方法和声音的微妙差别。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学呼麦的时候都模仿过动物的叫声,现在的呼麦教学已经学院化,可以不用这种方法了。
年轻的蒙古族组合祖鲁组合演唱的呼麦《草原的倒影》&
图图本名叫图力古尔,毕业于内蒙古艺校。“图图”其实是个音乐圈、朋友圈中人人都知道的外号,他如今是内蒙古数一数二的键盘手和音乐制作人。他的一位老前辈,内蒙古艺校的老校长莫尔吉呼老师是一位八十多岁的学者,他听到呼麦的时间比其他内蒙古的音乐人都早。
图图开着车,把我带到呼和浩特一个新的居民小区,我一直问他和老师约好了没有,他颇有点紧张,说:“哎呀,我应该直接去他家找他,打电话不好!”我想起在草原上,牧民拜访长辈时也不会事先打电话,认为打电话让长辈在家等,不礼貌。人到中年的图图仍然保持着对老师的敬畏,离老师家近了,他就表现出小学生一样的紧张。“他比内蒙古有文化,没有自治区之前,就有他了。”图图说。老师不在家,图图把家门找清楚,告诉我明天再过来。
第二天清晨,我按响了莫尔吉呼老师家的门铃,一位身材魁梧、精神矍铄的老人把我们迎进门,老人说话的声音因为上了岁数已经很沙哑,眼睛却烁烁放光。莫尔吉呼老师30年前写过一篇论文,记录了他第一次听到呼麦的经历。那几乎是一次奇遇。
莫尔吉呼老师1950年代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二年级上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时候,提到一种乐器,叫胡笳,老师知道莫尔吉呼是蒙古人,就说:“莫尔吉呼,你们古代蒙古人还有这么好听的乐器,我们唐代有很多诗人都写诗,描写“哀笳”、“悲笳”,说一听到胡笳就要掉泪。西汉的一个部队,被匈奴包围了,出不去了,打又打不过,怎么办呢?一位当时的领军人物站到城墙上头,吹胡笳,结果吹得匈奴的兵哭着想回家。吹散了三千匈奴兵,这么好的音乐,怎么就给失传了呢?”莫尔吉呼在课堂上就有一个想法——我应该挖掘一下、寻找一下,肯定有。
随后中国进入政治动荡时期,挖掘整理胡笳的工作只能断断续续地进行,这一找就找到了80年代。莫尔吉呼把整个内蒙古都找遍了,没有发现,而后从甘肃一直到新疆,新疆有博尔塔拉和巴音郭勒两个蒙古族自治州,莫尔吉呼都去了,都没有。这时他听说,阿尔泰山里有很多蒙古人,好像他们都会这个。这样,1984年,莫尔吉呼来到了阿尔泰山,山里有个小小的土房子,当地人说:“你进去跟这个老头问一下,他好像老吹一个东西,挺怪的。”
“我进去一问,他说他吹的是‘冒顿潮尔(modon
choor)’。我就怀疑,这个冒顿潮尔是蒙古话啊?我说:‘胡笳,知道么?’他说,‘胡笳我不知道。’”
莫尔吉呼看到他吹的是一根木头管子,而“冒顿”就是蒙古语的“木头的”。莫尔吉呼回来以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康熙时期出过一本翻译字典,满、蒙、汉、藏、维五种语言互译,其中汉语的“胡笳”一词对应的蒙古语就是“冒顿潮尔”,他这下明白了。冒顿潮尔在古代汉语里称胡笳,但由于在莫尔吉呼发现冒顿潮尔之后,又有人另外根据文献记载重新制作了胡笳,现在这两个乐器虽很接近却已经不同了。冒顿潮尔是一直流传在民间的古老乐器,它的演奏法同样古老,不仅靠吹木头管子来发出单个一个高音,演奏者在吹的时候,还要唱低音,声音与呼麦相当接近,有些蒙古族音乐人形容他们是“叔伯兄弟”。
回头说呼麦。找到冒顿潮尔以后,莫尔吉呼准备离开阿尔泰山,走的这天,附近村里人都听说外面来了一个人,来看老爷子的乐器,一下子全村大小都来了。莫尔吉呼就把自己带的酒拿给大家,结果在那儿喝着酒,有人就“呃——”开始呼麦了。“我就在那个地方亲耳听到了呼麦!当时我真兴奋得不得了,我就看啊看啊,到底是怎么出来的?一个人能出两个声,我怎么也观察不出来!一个人怎么能发出两种声音?敲鼓只能是一个声音,它绝对不能敲出镲的声音来,那么一个人出两个声音,这是怎么回事,我是搞不通。但是阿尔泰深山的蒙古人里头,就有这样一种音乐现象。这件事情很不简单!从来没有一个民族从自己身上发现这里头还能出两个声音!能从自己身上发掘出这种神奇的能力!后来我采访了更多的人以后,我才觉得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发现,是蒙古人的一种非常古老的音乐形式。”
莫尔吉呼写完胡笳的田野调查报告以后,又写了一篇论文《浩林潮尔(hooloin
choor)之谜》。浩林(hooloin)是蒙古语“喉咙的”的意思,潮尔(choor)则是“和声”的意思,浩林潮尔就是“喉咙的和声”,莫尔吉呼用这个名字来形容他听到的那种“一个人发出两个声音”的歌唱手段,当时“呼麦”这个名字还没有传到中国。
潮尔是蒙古族独有的一种音乐形式,它是两个和多个音的和声,但是它和西洋音乐中的和声有明显的区别。在潮尔音乐中有一个旋律在进行的时候,另有一个固定根音一直在跟着,两者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叫潮尔。它与和声的区别在于:潮尔的根音是基本不变的,它不会遵守西洋和声学理论和音程关系,有很多地方它会出现极其不和谐的效果。而和声却严格遵守音程关系,不允许有不和谐的音效出现。这也是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之间的最突出区别。在蒙古民间音乐家族中,马头琴可以拉潮尔,陶布绍尔(一种蒙古传统的弹拨乐器)可以演奏出潮尔,口弦可以弹出潮尔,胡笳可吹出潮尔,人也可以唱出潮尔。后者如今被称做“呼麦”。
在莫尔吉呼看来,蒙古历史上有一个漫长的“潮尔音乐”时代,从匈奴时期起,到成吉思汗登上汗位,这个期间的音乐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潮尔”。他首先纠正了我对蒙古历史的认识,他说:“不能说蒙古族只有八百年历史,从成吉思汗时候算起。汉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从汉朝算起是两千年,把商、周都算进去才是五千年,不说商朝是商族、周朝是周族,是把它们给穿过来了,为什么到了蒙古族,就不穿了呢?蒙古族也是从匈奴,还有更早时期的各个部族,经过很多时代演变过来的,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
“内蒙古这边过去也应该有过呼麦,但是失传了。今天,内蒙古这边的呼麦是这二十年重新学的,经过发掘整理,学院化教学出来的。要想听到民间流传的呼麦,还得到新疆的阿尔泰山里头,或者去蒙古国的科布多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也就是围绕着阿尔泰山的一大片地区,呼麦主要是在那里保存下来的。”莫尔吉呼这样告诉我。
夏日的阳光下,杭盖乐队在北京的一个露天酒吧演出,一首接一首的呼麦之后,一个相信萨满的朋友坐在旁边说:“我觉得很多魂在我们周围飘,这种歌肯定能召来鬼。”萨满是蒙古地区的一种原始宗教,信奉长生天和万物有灵,很多人认为呼麦和萨满教有关系,是萨满祭祀和做法时使用的。但是有一个人坚定地告诉我:“不对,那是本末倒置!在萨满教之前呼麦就存在了,呼麦是人类最古老的声音,可能比语言还要早。”这个人叫敖都苏荣。
“我是跟敖都苏荣老师学的呼麦,”伊利奇说,“我原来听过呼麦,也忘了在哪儿听的,大概是从磁带上,好想是图瓦那边人唱的,我当时特别喜欢。那年我听朋友说,从蒙古国来了个老师教呼麦,三四天就有人能把哨音发出来了,我就想学。正好有班,我就去了。那时候,我的蒙语说得特别差,老师就那么连比划带说地教我,指着我的肚子、胸口,让我出什么声音从哪里送气,我很快就成了那个班里学得最好的。。”
“我原来自己学过呼麦,学得不好,后来跟敖都苏荣老师学了,就好了。”巴图巴根说。
“我03年办了一期班,从蒙古国把老师请过来,那是老师办的第三期班,出来好多年轻人。前面两期都是内蒙古的专业文艺团体出的钱,学的人岁数也都比较大,我那个班是自费,所以学得也好,杭盖的伊利奇、安达的那日苏,都是我们那期的。”巴音说。
跟不同的呼麦手交谈过后,我发现,他们竟然都是一个老师的学生,这位老师就是敖都苏荣,现在蒙古国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的教授。
乌兰巴托,蒙古国国立文化艺术大学一楼的教室里,老师不在,几个二十郎当岁的学生在教室里进进出出,他们的衣着色彩明丽,发型各具特色,显然一帮时尚小青年,给人一种叛逆的感觉,但是跟他们相处一会儿就会发现他们相互尊重,礼貌周到,学生们之间只要是第一次见面,就会立刻相互握手,无一例外。有的学生弹钢琴,有的学生拿出巨大的低音马头琴,有人放伴奏带,学生们随着音乐发出高亢、明亮的呼麦声,声音非常响,旋律悠扬,一点也不像我早期听到的那种像风吹过窗子的声音。
“蒙古国的呼麦变了!”安达组合的那日苏曾经这样告诉我,“他们那种学院化了,像呼麦里的美声唱法,音很高,很亮,可以跟西方音乐接轨。我们学了以后,把调降下来,这样可以和内蒙古的民歌结合。”那日苏当时还给我做了些演示,但我还是没有想到,蒙古国国立文化艺术大学里的呼麦会这样高亢悠扬,高深莫测。
2004年,我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见过敖都苏荣,对他隐约有点印象,我记得他很严肃,整个人硬邦邦的。今年5月底的这次,是我第二次来拜访他,他不在,有一位年长的呼麦手去世了,他要去送。等了两个小时之后,敖都苏荣出现在学校,事隔七年,他有点变了,显得和蔼、淡然,也显老了。敖都苏荣唱呼麦已经太久了,他讲话的时候,喉咙里甚至有回音。
敖都苏荣和呼麦渊源很深,他1949年出生于蒙古国的扎汗省,在那里,呼麦是一门活的民间艺术,不神秘,也不特别,只要喝酒唱歌,就能听到。敖都苏荣从小就和家里的长辈一起唱呼麦,到八岁上学的时候已经唱得不错了。
在敖都苏荣的记忆中,爷爷就是个优秀的呼麦手。他印象中呼麦最神奇的记忆来自于小时候他父亲给他讲的一个故事:庙里的喇嘛们把酸马奶倒在一个盆里后,大家就开始一起念经,念经的发声方法就是哈日和拉(一种低音呼麦),大家齐声念的时候,盆里的酸马奶就会跳起来,当时父亲是庙里位置最低的喇嘛,亲眼见到过这个场景。但敖都苏荣不信。直到很多年以后,敖都苏荣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呼麦教授,一年新年,学生们来给他见礼,十几个学生在高脚杯里倒上白酒后,一起为老师唱呼麦以示尊敬。奇迹发生了,酒杯里的酒真的都跳了起来。
除了演唱呼麦,敖都苏荣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无法探索到呼麦起源的具体年代,但他认为,呼麦是马头琴和长调的最原始状态。有一个旋律在进行的时候,另有一个固定根音一直在跟着,这种一起出来的声音结合就叫潮尔。演奏马头琴时,马头琴的一根弦奏旋律音时另一根弦往往会跟着走一个固定音。这与呼麦的演奏法是一模一样的。先有原始的人声演奏方法(呼麦),后才会有工艺的琴。呼麦时,所有会呼麦的人都会一口气演唱很长一段时间。而这又与长调的呼吸要求相吻合。先有悠长的旋律(呼麦中的isgeree)后才会有带词的歌,只有会呼麦的民族才会产生长调这样一个艺术。也就是现在世界各地人都欣赏长调,而又怎么都学不像的原因。当然与他们没有蒙古族生活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他进一步认为,呼麦是游牧狩猎民族最古老的声音,在旧石器时代,人们狩猎走不远,活动的范围小,必须用声音把动物呼唤到自己身边,狩猎中学狼嚎、鹿鸣,学狐狸的声音……这就是呼麦最早的源头,后来人们在驯化动物的过程中,用呼麦和动物交流,呼唤五畜的声音也是原始的呼麦。所以敖都苏荣认为人类可能在有语言之前,就已经有呼麦,并且用它和动物及自然进行交流。它是人、动物和自然界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联想到李革临医生拍到的假声带的工作,我猜想,人类身体上的很多器官都是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退化的,比如动耳肌,人类不用再竖起耳朵来听野兽的声音以后,动耳肌就退化了,但有些人的耳朵经过练习还能动。假声带可能也是这样,在人类还处于原始人的时期,用假声带发声来呼唤野兽和家畜,可能是人人都掌握的技能,现在却需要特殊的训练才能使假声带工作。
呼麦经过漫长的发展,曾经在蒙古帝国时期走向全胜。“成吉思汗祭祀黑苏鲁锭(蒙古人的军旗)的时候,曾经几千人合唱低音呼麦,声势浩大。在那时候,军队作战也会齐唱呼麦,这个声音贴着地面传出去,敌人听了都特别害怕!”敖都苏荣说。如果你听过低音呼麦那种低沉、洪亮又非常神秘的声音,可以想见一下,几万大军走在草原上,发出这样的声音,是不是会给对手洪水猛兽来袭的感觉?什么叫闻风丧胆?尤其对那些没有听过呼麦的异族,听到这种声音就会被吓破胆。
呼麦的削弱可能与近几百年来复杂的政治环境有关。清朝推崇佛教,蒙古一多半的男子都要出家当喇嘛。那时喇嘛诵经时使用的低音呼麦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哨音呼麦因经常被和王公贵族作对的英雄好汉们演唱而被压制。到了蒙古民主革命以后,哨音呼麦作为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而低音呼麦则被当做“喇嘛的声音”被否定了。直到1986年,各种形式的呼麦又得到重视,被整理发掘出来,并被学院化,更多的人才有机会学到这种神奇的音乐,包括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这些有名的呼麦手。“那时候,会呼麦的人已经很少了,只有我们几个人,其中有一位叫根布拉德,就是刚刚去世的那位。当时演唱呼麦的老先生们觉得这种民间艺术只靠口口相传不是长久之计,就要从我们中选一个当老师把这门艺术传下去。”敖都苏荣说。“我成了那个被选中的人。于是,我开始办班。1987年,我开始在贝加尔湖边的布里亚特教呼麦,1993年,在内蒙古开课,到1997年,在蒙古国立大学开课,当时是先教给研究人员,后来到了2004年,在文化艺术大学里教青年演员。”从开课以来,敖都苏荣已经培养了数百名学生,而学生的学生就更多了,与此同时当年和敖都苏荣一起抢救呼麦的几位老先生陆续故去,敖都苏荣叨念着他们的名字说,“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我认为在有生之年,把呼麦的各种形式、各种曲调展现给世人,就是我们的任务。”
听过了“学院化的”呼麦,高昂而悠扬、神奇得令无数人赞叹不已,我依然向往未经雕琢的原生态之美。
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夫妇因“吉祥三宝”在国内家喻户晓,事实上,多年以来他俩一直致力于呼伦贝尔地区传统民间艺术的发掘和整理。我于是向他们请教呼伦贝尔草原上有没有原生态的呼麦流传。布仁巴雅尔想了想说:“哎呀!没有,这么多年走了这么多地方也没有发现,有也是后学的。”乌日娜说:“我觉得很奇怪,我们鄂温克人没有呼麦,但是呼麦这个词好像是鄂温克语,我们就把从肩胛骨及锁骨到下巴之间的这块地方,也就是喉咙叫做‘浩米(khoomii)’。”实际上呼麦这个词在蒙古语里的发音也是“浩米(khoomii)”,而且在蒙古语中并没有实在意义。敖都苏荣在这一点上对乌日娜的观点表示赞同,在他的研究看来,“呼麦”这个词正是来自于鄂温克语所属的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
“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我是没发现呼麦,”布仁巴雅尔说,“但是我们在敖鲁古雅,发现很老的老人会一种喉音,喔吼,喔吼,那样的。”布仁巴雅尔解释说,这种喉音和呼麦不一样,旋律不是很强,节奏感很强,也是从喉咙发出来的,有时候也可以一个人同时发出两个声音。他们跳舞的时候就会唱这种歌。
敖鲁古雅的使鹿鄂温克是生活在呼伦贝尔北部大森林里的驯鹿部落,属于通古斯人,和俄罗斯远东的雅库特人、鄂温克人、蒙古西北部的查腾人属于一个族群。“他们划分国界的时候被分开了,”乌日娜解释说,“中国这边有两百多人,蒙古有两百多人,俄罗斯远东有三万多人,他们是一样的。”
在古代森林中,驯鹿和狩猎部落是自由迁徙的,蒙古史上也称他们为林中百姓,他们曾经和草原百姓一样兴盛,但后来少了。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经常被现代“林中百姓”邀请参加他们的音乐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听到不少类似呼麦的“玩喉咙”的演唱方法。此外,布仁发现,加拿大的因纽特、美国的印第安人、挪威、瑞典等地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拉普兰人也有各种“玩喉咙”的唱法。
我在蒙古国寻找原生态的呼麦时,也遇了一位“玩喉咙”唱法的奇人。
“民间流传的呼麦,主要在那些高山的盆谷地带,那里的山上有森林,山谷里有草原、河流和湖泊。在蒙古国,主要是西边的几个省,包括科布多、扎汗和库布斯古勒。”敖都苏荣告诉我。他所描绘的这种地方,就是蒙古语中所说的‘杭盖’。如果查看蒙古国的地图,可以看到在它的西部,有一大片山就叫杭盖山,而中国出版的地图上标注为“杭爱山”,从杭爱山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都是“杭盖”。这一地区的北部现在属于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南部属于蒙古国,西部的一角在新疆,再往西属于哈萨克斯坦。这片蒙古文化的重要区域,现在属于四个国家。
我们于是从乌兰巴托驱车一直向西,走了两天才到达库布斯古勒省的省会牧仁。走到第二天,车窗外的风景变得惊艳,山坡上是森林,谷地里是草原,鲜花遍野,牛羊成群,骏马闲走,流水潺潺。以至于我觉得拍风景照是一件无聊的事,因为那千年不变的风景日复一日地静立在大地上,拍不拍它都在。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杭盖。真正的杭盖山。开车的朋友边巴告诉我一句蒙古谚语:“在戈壁做人,不如在杭盖当牛做马。”
我们到达牧仁后,迎接我们的老太太托娅先问我们是不是来找查腾人的?她说查腾人都在山上呢!这会儿都没下来呢!又问我们是不是来找萨满的?库布斯古勒省北部有个库布斯古勒湖,是蒙古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贝加尔湖的水源之一,在这个湖北边就是那两百多查腾人居住的地方,那里湖水圣洁,森林茂密。除了查腾人,库布斯古勒省还以萨满教发达著称。终于说清楚我们是来找呼麦的,她说:“呼麦?我小的时候在艺校上课,楼道里‘呜……’,就有人唱。”托娅年轻的时候是个舞蹈演员。“那时候,学校就教呼麦吗?”我问。“喔!不是学校教的,那时候,是把会唱的人招到艺校来。”托娅说。
在托娅的介绍下,我们认识了她的朋友查无嘎杰。查无嘎杰今年66岁了,是一个神奇的老太太。查无嘎杰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舞蹈演员,现在还保持着舞蹈家的风度,穿着漂亮的连衣裙,盘着头发,脸上虽然有皱纹,但皮肤还是绷得紧紧的。她会唱一种类似呼麦的歌,称作“浩林林部(hooloin
limb)”,这是蒙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喉咙的笛声”。声音也是从喉部发出来的,没有和声,它不像人声,更像笛子吹出来的声音,但更有质感,且旋律很长,很像鹿鸣。后来,我把这个音乐带给乌日娜、布仁巴雅尔夫妇听,乌日娜刚听的时候,说:“她吹的什么?”我说:“是唱的。”她说:“你录像了吗?这个应该录像,要不人家不相信是唱的。”
查无嘎杰告诉我,她第一次听到这个声音时,还年轻,是个舞蹈演员。后来她上岁数了,不能跳舞了,就琢磨年轻时听到的声音,自己尝试着发出来,真的发出来了。除了浩林林部,查无嘎杰还会弹口弦,会用羊的肩胛骨敲打中空的腿骨,发出一种独特的声音。现在查无嘎杰正在准备去乌兰巴托参加蒙古国五年一次的民间艺术家汇演,与她合作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呼麦手,名叫苏德。
苏德看上去和大城市里的演员没啥区别,穿着白汗衫,发型很潮。苏德的呼麦是自学的,他说:“以前呼麦都是自学的,2004年以后才有人教。”按照他的提议,我们开车到城外,坐在草地上听他们唱呼麦。苏德唱低音,查无嘎杰唱“浩林林部”。
库布斯古勒日落的时间很晚,大约十点钟,天色幽暗,还有一点红光,草地是暗绿色的,镇上小木屋里的光通过窗户透出微弱的灯光。苏德发出“呃——”的声音,查无嘎杰发出婉转的鹿鸣,两个人配合得还不是很好,但是在广阔的大地上,这个声音随风飘着,和风声混在一起,风很轻,苏德的声音很沉,像是被烤热了的草原上刮过的一阵风,而查无嘎杰的声音则像湖水,在森林边,清澈,宁静,透明,湖底有五彩的卵石,湖面上有风吹的涟漪,天空中有白云,无边无际。
查无嘎杰的“浩林林部”还没有被学院派收录到“呼麦”这门演唱艺术里,苏德虽然被认为是呼麦手,但很明显,连我这个门外汉都可以听出他与敖都苏荣的学生们唱的呼麦稍有不同。也许,在我寻找民间流传的呼麦的旅途中,会有更多意外的发现。
如果在一个人头错杂的大城市里,有人说他能和上天沟通,那真是活见鬼,但是在库布斯古勒的森林边上,桑萨尔坐在草地上冥想的时候,我相信周围的神灵在和他交流。在库布斯古勒省和后杭盖省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小苏木(在蒙古的行政级别在省下一级)叫“阿尔山”,桑萨尔就住在那里,他是个萨满。
帮我们开车的朋友边巴在库布斯古勒湖边看上一块地,他想买下来,这是个比较大的决定,因此,他想去问一下萨满,于是带我们去拜访他的亲戚桑萨尔。桑萨尔只有30岁,瘦瘦的,穿着普通的衣服,脸上有一点得意的微笑。他的母亲曾经是个萨满,父亲是摔跤手。蒙古国在社会主义时期,萨满是被完全禁止的,不知道母亲是如何度过那个时代的?在萨满可以公开活动以后,他母亲要做一套萨满的服装,问桑萨尔做什么样的,桑萨尔那时还不是萨满,在外面开公司,他随口说:“做个我穿着合适的!”而他比母亲的个子高出一大截,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随口的一句话预示了他将成为萨满的命运。不久,桑萨尔的母亲失去了力量,桑萨尔成了萨满。他于是放弃了公司,回到故乡小镇,如今和做英语教师的妻子以及两个孩子一起生活在那里。桑萨尔并不神秘,只是和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能说出素不相识的人的各种情况,尤其是身体情况。
我们到达阿尔山的时候,桑萨尔的父亲说:“明天有那达慕,你们留下吧!”我们就住了下来。
我还在北京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来的教呼麦的老师,他叫敖特根胡,他的家在蒙古国和图瓦共和国的边界上,父亲家在图瓦共和国,母亲家在蒙古国,当初这两个地方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大家都是一个民族,可以随意走动,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分边界的时候,图瓦共和国加入了俄罗斯联邦,从此敖特根胡有了一个跨国家庭。说起图瓦共和国的呼麦,他形容说:“呼麦在图瓦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开那达慕的时候,这个会场上有两个人唱,那个上可能就有三个人唱,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于是,我期望阿尔山的那达慕上也能听到呼麦,那种不加雕琢的呼麦。
第二天,我们开车去参加那达慕。会场离小镇很远,在一座高山下面。那座山就是今天这场那达慕要祭祀的山。这一带是山的阴面长着茂盛的森林,阳坡和山谷是草原,山不陡峭,曲线温和但十分雄伟。阳光很强烈,一片云彩飘过,就“噼噼啪啪”地落下雨点。桑萨尔说:“只要祭祀,当天多少都会下点雨。”
那达慕上确实有个歌手在唱歌,唱的全是蒙古国的流行歌曲,伴奏带放得很大声。仪式正式开始之后,几位喇嘛诵经,然后就开始摔跤。过了一会儿,看比赛的人突然都往山谷里跑,是赛马要回来了。桑萨尔选的马得了第一和第三,他非常高兴,带我们去看得第一的马,他说看到这匹马,今年一年都会交好运。而后,他带我们离开会场,去森林里感受神的力量。
在森林的边上,桑萨尔看着寂静的草原感慨地说:“十年前,这里还有很多鹿来回走,从森林里走到草原上,鹿到了草原就和家畜混在一起,这十年少了,现在都看不到了。”蒙古国有一首歌《草原蒙古人家》其中有这样的歌词:“野鹿和家畜分享着草场,草原蒙古人家多么安详。”这不是传说中的美景,在这首歌写出来的时代,杭盖山里还有这种生活。
“民间流传的呼麦需要这样的环境:在那些高山的盆谷地带,清晨的时候,你学狼叫狼就会来,学鹿叫鹿就可以来,那里有高山、有水声,所以那里有呼麦。在蒙古西部那几个省现在还有那样的环境,如果在清晨,呼麦手模拟狼叫,狼就会来,模仿鹿叫,鹿就会来,到现在还是这样。”还在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的时候,敖都苏荣说过这样的话。“但是,如果在内蒙古的锡林郭勒草原,或者蒙古国的戈壁地区,那里已经没有野兽了,你学熊叫?可那没有熊了呀?必须有这样的环境,才能有这个艺术。”
忽然我听到一阵奇异的风声从森林后面传来。“什么在响?”我问。
“是赛马的孩子在唱歌。”桑萨尔平静地回答。
“呼麦吗?”
“不是,‘叮嘟’,小孩们唱这种歌可以鼓励马跑得更好,马儿听到这种歌以后就特别兴奋,会跑得很快。”桑萨尔说,“这种歌更像长调。”
“叮嘟”不是呼麦,但它的声音明显不是长调,而且这边的山谷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长调,对于这边的人来说,他们熟悉呼麦,不熟悉长调,只要是歌声和呼麦有区别,他们就会觉得它更接近长调。呼麦的存在环境需要有山谷,有森林,有水,这样声音才会更美,而长调更适合在广阔无边的草原或戈壁上传播。
小孩子们的歌声穿过森林,形成非常神奇的和声,不仅是人的和声,也是和森林的和声,和风的和声,和马的和声。夕阳西下,这声音就是天、人、畜,三位一体的歌。
次日,我们回到桑萨尔家,边巴请他做法,我们在外面等。起初他们在谈话,后来,一种带哨音的和声从桑萨尔的房间传来,我过去一看,桑萨尔在弹口弦。口弦是一个薄薄的金属片,中间有破开,形成一个细细的簧片,桑萨尔把口弦含在嘴里,弹那个簧片,就发出像呼麦的哨音一样的和声,但是音量不大,只在房间里轻轻地响。桑萨尔就用它和神灵对话。
和苏德、查无嘎杰不一样,桑萨尔和赛马的孩子都不是民间艺人,他们的音乐不是用来表演的,是他们生活中确实能用到的,而且仍然在用。经过长途跋涉,我开始对呼麦有了更多的理解,呼麦是一种复杂又神秘的音乐,它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有两大家子亲戚,一家是潮尔音乐,一家是各种喉音。林中百姓的各种喉音就像呼麦的娘家,它出生在那里,潮尔音乐就像呼麦的婆家,它长大以后就生活在这个家族中,并且和这个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互相学习、影响、合作共处,它同时还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家庭,就是呼麦本身。
呼麦刚刚发掘整理的时候,蒙古国定义了其中的六种,图瓦共和国整理出五种,经过这些年的再发掘,现在呼麦的家庭成员大约有16个成员,并且还在继续发展。敖都苏荣曾经很骄傲地说:“在我的学生中,父母生下来那天就对呼麦有非常高的领悟能力,并且能创新的学生不少呢!”
经过多年的教学,敖都苏荣也感到一种压力,承传呼麦不仅需要好演员,而且需要好的老师。现在呼麦已经遍地开花,他的学生有蒙古国国内的,有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有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甚至还有美国人、韩国人、法国人。但是敖都苏荣有些担心,学生中有些人学了,唱得还不好,就开始教学生,用敖都苏荣的话说:“这是作孽。”他现在的学生中,有四个内蒙古来的留学生,他希望这四个学生回去以后,能成为好的老师,将正确呼麦用气和发声的方法教给学生们。但是他笑着说,很多学生教出来,都没去当老师,自己唱呼麦赚钱去了。
那日苏是敖都苏荣比较早的学生,如今已经小有成就,除了和安达组合在外面演出,那日苏也教学生。他的学生大多是牧区来的,有些是为了考学,有些是为了打工。现在内蒙古、北京有很多蒙古风味的餐厅都请来呼麦手。“哎!这个最不好了。”那日苏说,“你说吃饭就吃饭吧,还听个呼麦。有人说,‘我们去听安达组合的音乐会吧!’有人就会回应,‘听那个干什么?去餐厅吧。都唱安达的歌,还能吃饭。’”
不过,那日苏也很看得开,“那么多牧区的孩子,那么多艺校毕业的孩子要就业呀!歌舞团早满了!他们怎么办?这样下去我们的音乐就便宜了,但是没办法!”
那日苏仍然希望呼麦能根植于民间,安达组合不仅唱呼麦,也唱长调,演奏马头琴和陶布绍尔。安达组合现在经常带着他们的乐器到牧区的小学给孩子们免费演出。他说,现在给孩子们拿出马头琴,他们都认识,但是陶布绍尔,就很少有人认识。那日苏说:“不错了!都认识马头琴已经很不错了。”
将呼麦根植于内蒙古的另外一个举动,就是把呼麦和内蒙古民歌结合起来。那日苏他们经过研究,把从蒙古国学来的呼麦的调门降下来,这样它们就变得很容易和内蒙古的东部民歌相结合。内蒙古东部是乌力格尔,也就是说书调流传的地区,有很多短调民歌,一般拉着四胡演唱。汉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敖包相会》、《赞歌》等都是根据东部的民歌小调改编的。那日苏把呼麦和这些短调民歌结合起来,效果很好。用那日苏的话说,这两种音乐本来就是“亲戚”,很容易结合。
我把这个现象告诉了敖都苏荣,他说:“四胡拉的乌力格尔是用来讲故事的,它和我们这边陶布绍尔弹着伴奏演唱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有很多接近的地方。把他们结合起来我是赞成的!内蒙古有些人把别人的创作歌曲改编了,说成是自己的作品,这个我坚决反对,但是把那些古老的,已经不大流传的民歌整理发掘出来,加上呼麦,我非常赞同。”
北京的夏天很热,杭盖的演出现场更热,杭盖乐队的气场如今已经相当强大。演出之前,杭盖请了一个特邀嘉宾——小黑。小黑的呼麦和杭盖、安达唱得不一样,他的不是一直在炫耀和声,而是有狼嚎,有鹿鸣。他的歌声非常活跃,低音的、高音的、像说唱的、像喇嘛念经的,都有。小黑的老师和伊利奇、那日苏他们的老师不一样,他的老师是来自图瓦共和国的敖特根胡。
敖特根胡身材高大,四方大脸,他也是从小唱呼麦,他的呼麦不是旋律悠长、尊贵稳重的,而是活泼灵动,甚至有点滑稽的。2011年5月,敖特根胡在北京办了一期培训班,北京有很多优秀的马头琴手、歌手都参加了。对他们来说,图瓦共和国的呼麦更加原生态,其实它只是更加朴实,蒙古西部的呼麦即使是民间的也是隆重和尊贵的。图瓦共和国的呼麦除了技巧灵活以外,还幽默风趣,颇有点意思。
小黑的本名叫额日和木巴图,意思是尊贵坚定,小黑很时尚,同时又像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古代蒙古人一样。他大部分的头发都剃了,只头顶留了一小撮,后面留着个小辫,笑起来又朴实又狡黠。他原来是个摔跤手,但是太喜欢音乐了,就学唱歌,又学习呼麦,还在电视上给小明星乌达木伴舞,他舞跳得很特别,外人从没见过,但实际上他的舞步非常普通,就是那达慕摔跤比赛上跤手们入场时跳的舞。他的呼麦也与众不同,土土的,没有一点洋范,但是其实也非常普通,就是图瓦共和国山里的人平日唱的歌。
在小黑已经让全场观众惊呼以后,杭盖乐队开始正式演出,然后观众就疯了。
杭盖乐队现在经常在国际上参加各种音乐节,表演呼麦,在杭盖乐队和安达组合走向国际之前,西方人听到的、乐队形式演唱的呼麦主要来自图瓦共和国,鸿忽而图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支。杭盖乐队在早期也受到过他们的影响。
在杭盖乐队成员玩呼麦之前,他们是玩摇滚的,伊利奇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组乐队,什么歌都唱过,也喜欢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之类的有蒙古音乐色彩的创作歌曲。伊利奇的父亲一直说他唱的不像蒙古歌,他那时不理解。后来,他听了很多蒙古族的老作品,又学习了呼麦,有一天,父亲说他唱得像了。
2007年,伊利奇和杭盖的伙伴们录制了一张CD,这个碟里所有的歌曲完全用蒙古族最古老的唱法演唱,用最传统的弹拨乐、弦乐伴奏,没有用一点点电声。这个碟传出去后,杭盖乐队受到了世界音乐类音乐节的邀请,迅速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团体,变成走遍世界各地的知名乐队。成功以后,杭盖乐队获得了另一种解放,他们把自己年轻时玩的摇滚捡起来,直接和呼麦、民乐结合在一起,成了了不起的乐队,你如果没去过现场,就无法想象呼麦洪亮的声音使电声变得暗淡无光的情景。和摇滚结合以后,伊利奇他们的呼麦又有了点变化,特别强调和声、炫技的东西少了,声音更洪亮,中气更足。
1948年,蒙古国扎汗省的一个歌手在专业演出中唱了《四岁的海骝马》,是哨音呼麦。从那时起,呼麦被专业舞台发现。如果说森林中人们“玩喉咙”的各种音乐是呼麦的原始形态,那么在杭盖地区,呼麦已经出落成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时至今日仍然根植民间且充满活力,而蒙古国东部到内蒙古这一带的草原上,呼麦一度失传,只剩下残存的遗迹,而如今他们又把它找回来了,就像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一见面就认识,一相处就感情深厚。它就像是一种珍稀的植物,本来已经很少了,但是在众人的努力下,很快繁衍起来,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在故乡根扎得更深,生长得更茂盛。
&(华夏地理今年八月号,杂志过了才能上博文,不好意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节奏感强的民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