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中科创新广场东莞200字

您现在的位置: >
东莞市第二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名单公示
&&&&&&&&&2015-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央视播东莞变“型”记 创新是活力东莞真正底气所在
来源:东莞日报
  播出的《经济半小时》节目视频截图
  3月31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来自创新一线的报告:“东莞变‘型’记”。央视记者通过翔实的调查,展示东莞转型之路,指出创新是东莞经济活力底气所在。
  “机器换人”展现新气象
  日,东莞市发布2015年度GDP数据,增速8%.主管东莞市工业和金融的副市长贺宇接受采访时说,2014年,东莞GDP增速只有7.8%,2015年,在这个经济最为困难的年度,东莞经济止跌回稳向上,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报道称,2009年,东莞的GDP增速从2008年的14%跌落到5.3%,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东莞,在册的有10万多家企业,大多数都是劳动力密集、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加工型企业。人员成本逐年在涨,设备升级困难。东莞市政府决定,转型升级,就从提升存量做起。
  从2013年起,东莞市委市政府每年对外发布的“一号文”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产业发展这个主题。2015年的“东莞制造2025”战略和2016年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的两份文件,更是直接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五株科技董事长蔡志浩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实施“机器换人”以来,企业实现了“减员增效”。工人减少了212人,产能却从11156件/天显著提高到244000件/天,劳动生产率也提高近6倍。在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同时,单位成本下降6.5%,让企业摆脱了订单量逐年增长和招工难之间的矛盾。
  统筹统贷机制创新以需引供扩大行业规模
  东莞市联驭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振华进入3C产业已经有16个年头。他的企业加工手机壳,规模一直维持在100台设备左右。这个不大不小的规模,在过去16年的时间里,让曾振华大单不敢接,小单吃不饱,很是尴尬。
  没有规模,很难有稳定的订单;可在资金压力下,曾振华想要做大规模,又非常困难。面对沉重的资金负担,曾振华不敢轻易谈转型。
  无独有偶,就在一些中小企业主因无力增添设备而烦恼时,另一些企业也在琢磨如何拓宽自己产品的销路。大连机床是一家老牌的机床生产商,2015年,因看好东莞市大力推广“机器换人”和智能装备的势头,与东莞市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智能制造装备基地,并积极开发出了针对东莞市场的产品。
  2015年10月,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积极更新设备,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关于省市共建发展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年,每年由省市财政各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以共建方式设立“省市共建发展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专项资金”。同时,东莞市政府还和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融资租赁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统筹统贷机制,以贷款形式批发承接国开行的低成本资金,再以融资租赁模式向“机器换人”企业提供所需资金。“统筹统贷机制”让大连机床看到了新的销售模式。2015年12月,大连机床创业孵化基地一期正式运营。
  贺宇介绍,东莞利用自身市场需求,吸引一批投资研发集成运用和综合服务的企业集聚,让投资和供给在东莞扎根,然后就变成了东莞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东莞全市已集聚相关工业机器人领域企业近200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约400家,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60亿元。
  以研发带动产业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东莞所遇到的转型危机,让东莞市的决策者深刻地意识到,东莞转型升级的应对之策不应该是短期的、暂时的,而应该从制度层面给东莞注入一种长期的增长活力。贺宇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在设计东莞转型升级的方案时,他们就希望东莞的经济能够发生气质性的变化。也就是说,要靠创新,让东莞具备永久的增长动力。
  在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思路指导下,东莞近年来在推动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建设和人才引进方面下了不少功夫。2015年,东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计986家,比2010年增长了193%;全市高企后备入库企业达到774家;省市创新团队数量分别达到了26个和18个,全省排名第三。
  无论是机器换人,还是鼓励创新,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希望东莞从此具备一种持续发展的活力。尽管东莞2015年的经济数据已经显示出经济转型的部分成效,但是,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这一点,东莞市的决策者有着清晰的认识。
  半小时观察
  创新,是活力东莞的真正底气
  过去30多年,东莞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精彩缩影,也让东莞具备了一个工业强市所具有的积累。眼下,东莞正努力成为中国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标杆样本,向“活力东莞、魅力东莞、创新东莞和‘不一样的东莞’”发力。充分发挥它毗邻香港、劳动力及土地成本较低等优势,要在过去闻名中外的“世界工厂”的基础之上,向高端制造、精细制造转型发力。从东莞的企业家们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也看到了他们调整存量,让传统制造业激发出新活力的作为。希望在他们的努力下,东莞这张“中国制造”的新名片,能展示出更强的实力。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东莞市政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作协签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文化创新驱动助东莞转型升级
南方日报讯 (记者/段思午 靳延明)21日上午,东莞市政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作家协会联合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协议为期5年,包括8个领域的29项合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将成为三方合作的首站,“289艺术Park”、“水乡艺术集市暨南方草莓音乐节”等文化产业项目将相继在此落户,将为东莞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搭建广阔的舞台,以文化创新驱动助推城市的转型升级。 此次三方战略合作按照“起于水乡,但不限于水乡,重点在水乡”的原则,以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文化产业领域作为重点突破。合作涉及打造东莞水乡特色文化、推动水乡创意产业发展、创新传播东莞水乡、提升东莞城市形象、深化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加强人才交流互动等多个领域,合作覆盖区域从水乡拓展到东莞全市,将构筑水乡文化创新平台、产业转型升级平台、美丽乡村建设平台、传统文化活化平台、东莞城市资讯平台和智库平台。 文化产业被定为新动力产业。东莞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文化创新来驱动城市的转型升级。今后,三方将陆续合作开展草拟“《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文化规划》实施方案”、打造“东莞水乡艺术集市”、水乡作家人文行等文化活动,力争把东莞水乡建设成“岭南第一水乡,世界创造之城”。东莞市确认南方报业二八九创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东莞水乡文化建设监理全案服务”提供商。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莫高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经理黄常开,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吴伟鹏及三方代表70余人参加了签约仪式。徐建华表示,深入挖掘文化潜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东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本次合作是东莞以文化发展为突破,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四新经济”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东莞综合实力、实现高水平崛起都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积极意义。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2015年赢在东莞创新创业大赛62个项目获奖
&&&&来源:&&&&
原标题:大赛助推企业加速创新发展
■赢在东莞创新创业大赛现场
“参加了本届创新创业大赛后,公司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融资难已经迎刃而解,我们刚刚与投资机构签订了协议,很快就获得投资。”1日下午,在东莞市尔必地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总经理卿茂荣正在谋划着接下来冲击新三板的发展大计。卿茂荣对记者直言,本届创新创业大赛让公司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了。
日前,东莞市科学技术局网站正式公布了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东莞赛区)2015年天安数码城杯赢在东莞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赢在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62个项目的获奖名单,一、二、三等奖项全部揭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除了获得大赛直接奖励的奖金以外,很多参赛获奖项目都像东莞市尔必地机器人有限公司一样,得到了融资、品牌、检测、法律、知识产权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扶持,在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推动。本报记者 刘耕/文
企业难题迎刃而解
东莞市尔必地机器人有限公司是国内较少拥有核心技术的机器人生产厂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53项,计算机著作权5项,现已开发工业机器人13款,量产机型5款,同时还在研发服务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智能远程医疗机器人等。“我们从2009年就进入机器人领域,但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 卿茂荣对记者说,而参加了本届创新创业大赛之后,这种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观。
“通过参赛,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投融资机构,也获得了很高的认可。” 卿茂荣说,到目前公司已与相关投资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很快将获得公司发展急需的资金。不仅如此,在卿茂荣看来,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还让公司品牌得到了推广,并对整个行业发展的状况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于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刚刚起步的智能并联机械手创新团队也通过这次大赛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据了解,该团队的“基于arduino控制的智能并联机械手及其产业化”项目在大赛上获得了团队组一等奖,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参加这次大赛之后,我们的商业模式更加清晰了。”项目负责人张俊平对记者表示,比赛过程中,项目得到了评委、嘉宾的专业点评和指导,让整个团队对于未来的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判断。
此外,参赛团队也在参赛过程中得到了成长。“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到很多地方去学习,团队成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对我们接下来的发展也很有帮助。”张俊平说,而随着在大赛比赛中获得奖项,项目知名度也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同期举行的首届赢在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也让很多东莞大学创新团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比赛中,CC创客的“IOST2.0物联网实训平台+大学生”项目得到了学生组一等奖。据介绍,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该项目在比赛中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风险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崔毅教授和国民创投董事长彭新国的点评指导,明确了接下来的发展思路,还得到了各支持单位所提供的银行贷款帮助、风险投资介绍以及导师指导、券商辅导、法律、宣传、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加快了发展步伐。
参赛企业发展提速
实际上,在得到了本届大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的基础上,很多参赛企业也对今后的发展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我们希望能以本次参赛获奖为契机,全面开拓省内市场。”张俊平告诉记者,参加本次大赛后,项目已在全省范围内小有名气,因此团队将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力图实现快速扩张。
据介绍,该项目接下来将采用部分零件分批外发加工、部分材料网络采购、核心零件自己加工、最后集中组装调试的方式进行生产,后期将建设自己的生产线进行生产以降低成本。“通过直销、代理销售、网络销售等手段将产品推向市场,因为相比市场水平其具有更高打印速度和更高打印进度以及稳定性的优势,我们的并联3D打印机获得了业内较高认可。”张俊平说,项目虽然刚刚起步,但到今年12月底之前预计能完成20台的销售目标,明年全年的目标是达到200万元以上的销售额。
东莞市尔必地机器人有限公司同样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计划在2017年冲击新三板,并在2020年登陆中小板。” 卿茂荣说,近几年公司的发展势头良好,连续保持100%以上的增长速度,今年的销售额预计达到2000万元。“解决了融资问题之后,按照这个发展势头,明年至少能达到4000万元以上,到2017年突破8000万元。”
在本届大赛上,很多获奖企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以“基于塑化产业集群智能协同服务平台”获得企业组二等奖的东莞市盟大塑化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刚刚宣布B轮融资5000万,其“大易有塑”平台有望在年底实现30个亿的交易额。
大赛一等奖获奖名单
1.基于智能传感器的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
东莞思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2.防爆继电器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有限公司
3.九轴联动喷涂机械手
东莞市尔必地机器人有限公司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试剂盒
广东优尼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超高精密大聚光新能源镜片的研发及产业化
广东东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6.轻型航空器倾斜摄影及三维模型应用
广东图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基于arduino控制的智能并联机械手及其产业化
智能并联机械手创新团队
2.面向物联网行业的智能传感器芯片 智能传感器国际设计团队
3.基于电磁感应传输技术的无线充电器 伟博智能科技创新团队
4.基于心电信号识别的认证/支付系统 Pratek
1.IOST2.0物联网实训平台+大学生 CC创客
(大赛获奖名单公布网址http://www./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dgkj/s/983099.htm)
(责编:乔梁(实习生)、秦晶)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特别关注|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中科创新广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